第一篇: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中职汽修专业“三化一体”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中职汽修专业“三化一体”教学模式构
建与实施
【摘 要】按照“情境、合作、交流、意义构建”的要求,构建“以质量提升为主线,集信息化、教室公司化、自主合作化于一体”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修专业 质量提升 信息化 教室公司化 自主合作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B-0039-02
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代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驱动型发展思路”取代了“要素驱动型发展思路”,这些转变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依赖路径的选择和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未来五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将是“结构调整,质量提升”,而“质量提升”是具体改革的发展重要内容与着力点。
为了使广西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广西职业教育需要探索并建立与广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打破“传授知识”的传统育人模式,努力体现适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做中学”新理念。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简称汽修专业)经过近五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实施了以坚持“人品为先、知识领先、技能优先”的培养理念,倡导“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想,按照“情境、合作、交流、意义构建”的要求,实施了“以质量提升为主线,集信息化、教室公司化、自主合作化于一体”的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全面构建集“教学资源库―引导学习表―作业流程表―学习评分表”层次化的教学程序。在推进汽修专业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信息化教学等方面具有创新点和推广应用效果。
一、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中职汽修专业“三化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质量提升为主线。当前,一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睡觉、玩手机,不愿上理论课,操作课又不认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实训教学效果,甚至造成实训秩序的混乱。同时,部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后,出现动手能力差、不肯吃苦等现象。为确保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在新课改的全面推动下,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汽修专业将教学质量提升作为一个紧迫的课题来研究。
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目的是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二是解决汽修实验实训操作不规范、多污染、高损耗、不安全、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三是解决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涯发展质量。四是解决如何选取教学内容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三化一体”。“三化一体”即信息化、教学公司化、自主合作化有效结合成一体。
1.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1)课程创建。用于教师备课使用,教师根据自身授课课程的需要调用资源库平台中的相关资源,创建新课程,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需求。(2)课程学习。用于学生学习及教师课堂授课使用,课程学习主要以动画、视频、文字、3D等方式表达,并可以自动保存学习进度。(3)PPT课件制作。提供教学教案的模板,通过PPT调用系统内置素材资源,同时教师可以自己加已有的教学课件。(4)授课进度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课程信息,查看课堂结束后所在的课程节点和课程整体进度。
2.教室公司化实施。在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存进行自主合作教学时,要拥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建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即“教室公司化”。
在向企业工作环境看齐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车间,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讲解与操作手段一体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要求一体化教学的授课方式,将每个教学车间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多媒体理论学习区、拆装修理实习区、故障诊断检测区、整车综合实习区,并在四个功能区配备不同的教学设备,在每个功能区都安装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真正实现自主合作的教学。另外,对于实训车间采用与公司类似的“7S”标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自主合作化。中职汽修专业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其基础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客观条件是教室公司化学习环境。自主合作教学能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学生对学习的个别化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岗位可分为操作岗位、评估岗位和观察岗位,转换师生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上“7S”的全面落实,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中职汽修专业“三化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中职汽修专业“三化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共分为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一)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包括:制作学生可自主学习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教学设计引导性学习表单;情景创设;确定学习岗位。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四个部分。学生的岗位可按以下三个来确定。其一,操作岗位。学生按照作业流程表,在指导岗位学生协助下进行技能训练,并完成相应的操作工艺单,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二,指导岗位。利用教学资源库、教材、手册、作业流程表等,信息帮助、指导操作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在有责任的前提下对预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掌握,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等。其三,评估岗位。学生用具有可操作的评分表,完成对操作学生的客观准确考评。操作完成后与指导岗位的学生一起对操作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汇总,选代表对操作岗位进行操作情况的点评。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有效的组织、科学的管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过程中能真实地培养综合能力,加上“7S”的全面落实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学生团队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自主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三)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加以检查。教师检查作业流程表的完成情况,里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反映的问题;设计上课时组织、引导学生解决的方案。
(四)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知识构建问题进行讨论,并由学生提出相应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五)学生按各自学习岗位进行轮流实操学习。分三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操作。实操岗位学生按照预习完成的作业流程表,在指导岗位学生协助下进行实践操作,并完成相应的工艺表。指导岗位学生仔细观察操作学生的操作情况,利用作业流程表和各种学习资料,及时对操作学生进行指导,使其能顺利完成练习。评估岗位学生对实操岗位的学生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判、考核,完成评分表的填写。
第二步:交流汇总。以评估岗位学生为主,另外两个岗位学生为辅,对操作学生情况加以汇总,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步:互相点评。推荐一名学生,根据汇总的情况对操作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简明有效地点评,帮助操作学生发现问题及改进方案。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接下来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岗位完成一次整个项目教学。
(六)教学检查、教学总结反馈。教师对上述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并总结和分析整个教学得失,以进一步改进。
三、实施效果分析
(一)全面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教育信息化主题。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为基础、教室公司化为平台实施的中职汽修专业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同类学校中具有领先水平,突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结合,全面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教育信息化主题,学生能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通过实践、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展开学习,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使学生学业质量提升。
(二)突出了职业教育与学生人品陶冶有效结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是特定汽车维修职业必备的相关知识、技术与技能、职业道德与态度,同时,还包括必要的普通基础知识的教育,突破了传统汽修教学单纯的技能学习,明确了职业教育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知、情感和技能,这一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将过去只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转化为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人品比方法重要,方法比知识技能重要。
(三)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采用“教室公司化”学习环境四大因素――情境、“合作、对话、意义构建”,并有效实施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岗位分成操作岗位、评估岗位、观察岗位,让学生在这个“小社会”环境里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社会合作能力,弥补了学生就业时实际工作能力的不足,探索出一条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生涯发展质量的新途径,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综上所述,中职汽修专业应通过教学模式改革,使自身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更好地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作为现代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徐峰.中职汽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6)
【作者简介】黄亦文,男,广西玉林人,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教学。
(责编 卢 海)
第二篇:“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取向、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大胆革新,勇于探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子、新模式。近年来在不断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吸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反思总结过程中,我校逐步摸索出一种较为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本文就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基本流程、遵循的原则、实施的措施及效果进行概括介绍。
【关键词】模式 构建 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38-02
我校自2010年开始尝试实施“三案一体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勇于展示自我,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三案”是指“预学案”“导学案”和“固学案”三个学案。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解决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其中预学案是让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能力在课前自行解决部分学习目标的学案;导学案是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案;固学案是课堂学习后的课后延伸学案。“五环节” 是指“课前先学先行、课上互动探究、课堂问题反馈、课内训练巩固、课后发展提升”五个环节。
“三案一体五步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要求教师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包括:①目标的有效:确立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②内容的有效: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③教法的有效: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
2.课堂的有效组织,包括:①语言组织: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②时间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③教学组织: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3.课后的有效练习,包括:①设计精准的课后练习。②习题设计要有归纳、总结作用。③编选的练习题要有拓展提升作用。
二、“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 基本流程
(一)课前先学先行
课前预习?p自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教师综合考虑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p教学内容?p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预学案。在学案中,教师要明确:(1)新课程标准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要求;(2)教学内容;(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与难点;(5)教学程序。学生释疑解难,完成课前的预习?p自学任务,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阶段,是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围绕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自主探究主题进行思考,形成个人对问题的新认识,这样便体现了学习个性化的特点; 各组同学在组内互相交流,各小组长组织学生学习并对本组同学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结论。这一阶段,教学真正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从而体现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第二阶段,全班互相交流,共同进行问题的探究:这一阶段,先由学生代表在全班展示本组同学的学习成果,然后,全班同学自由讨论。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展示学习成果,如建议各组发言的同学要注意表达要清晰,要把握住文章的重、难点;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质疑,但不能冷嘲热讽,要注意团结;在评价时要注意客观公正等等。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学生活动成果。
(三)课堂问题反馈
这一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领会方法,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训练巩固
教师搜集一些典型试题,包括原创试题?p模拟试题和网络试题,当堂检测,巩固新知识。要把习题制成考试课件,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既可以随时练习,又可以即时讲评,容量大、花时少、效率高,随时学习,反复消化、巩固,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课后拓展提升
在课堂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固学案中设计多种交流、互动途径和习题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并对固学案及时检查批改和反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三、实施“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1)每组6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3)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促进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
3.编好用好学案:(1)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三案一体五环节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2)学案编制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包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的集体备课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研讨,对内容再修改;
(3)对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三案中应适当的反复体现,强化学法指导、方法训练、思维提升和能力培养。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以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为唯一目标;(4)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以便形成学校资料库。每个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1)预习的习惯,要做必要的预习,了解新知识环节的出现引发了哪些新的知识冲突,并能发现问题。想尽办法尽可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弄明白预习中出现的问题;(2)课上会听“讲”的习惯,要做到“五到”即口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3)学会互作交流,要善于合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要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能在教师指导及小组合作下解决预习遗留的问题;(4)及时复习的习惯,树立今日事今日清的思想,及时反思当天所学的知识,把不熟练的、欠缺的知识加以整合和融会贯通,不留知识“死角。” 善于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由“活”到“悟”。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同学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5)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先看课本后做作业的习惯。独立、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作业书写认真、美观、规范,步骤完整。
5.认真备课:按“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要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四、实施“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阶段性成果
1.教学中突出了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三案一体五环节 教学模式” 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满堂灌模式,建立起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与发展。
2.教学中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三案一体五环节 教学模式”摆正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通过对知识点的问题化、层次化,教法的讨论化、示范化,技能训练的方法化、自主化,帮助学生找到了一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调整克服了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实现了“以导促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
3.在教学中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三案一体五环节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的位置让给学生,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讨论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知识外,还应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大胆提出问题,标新立异,哪怕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我们都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探索精神。
4.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五年来,每个学科的成绩量化指标都连年提高,毕业年级在高考中的重点和普通本科率都居于地区同类校的前列。2014年的毕业生是首届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学段,他们在高考中有六名同学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文理科都取得了地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文理科的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率均创历史新高。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在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并以车刀体设计制作为例,讲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学”为中心 模式 设计 实施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高考落榜或者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多数对理论课很厌烦,导致了在应试教育中的失败。他们来到职业技术学校后,学校如果继续用原来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因此,职业技术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增长学识。这一过程,如果离开学生这个主体,便变得没有意义。正如宋玲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一书前言中说:“老师一直都是绝对的权威,而我们这些学生曾经做过的、最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我拿着参考课程标准并以教科书为蓝本设计出的教学方案走进课堂时,整堂课几乎都是我在唱独角戏,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时常引来一片难以忍受的沉寂。”这段话,是一个学生成长成为老师后,对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生动描述。
以“学”为中心,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把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应教学对象――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正如萝卜白菜,既可以炒食,也可以煲汤,既可以切丝,也可以切片,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能消化吸收营养。反之,如若学生对所学内容听不懂,且脱离实际,他们就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堂睡觉。曾有一位学者提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这不无道理,解决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就是必须围绕学生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其自觉学习的潜力。
二、以“学”为中心,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
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老师也是教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教亦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所谓的教学,是为促进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而设计的一系列外部学习事件,教学是经过一系列设计的,旨在引起、激发和支持学习者学习的事件。
教师如何使“传递”的内容更有效,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学习的接受情况,以“学”为中心能更好让学生掌握知识,如表1所示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对比。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教学为中心而去设计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学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做教育者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设计。以“学”为中心是以小组课堂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相互讨论的学习方式,如图1所示。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课堂 以“学”为中心课堂
图1 课堂组织形式
以“学”为中心形式的教学课堂与传统教学不一样,它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手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图2所示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讨论问题的情景。
图2 讨论问题
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般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但若要提高职业技术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小组成员先单独练习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然后再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通过此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任务,就像在企业一样,尊重劳动成果,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如表2所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以完整不变的形式来表达所有步骤的实施情况,而是根据任务的难与易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达到更高层次的发挥。
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分组,合作完成车刀体加工的任务,在拓展训练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机夹式车刀体的制作,小组成员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实施时运用头脑风暴法,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积极确定加工工艺。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指点后,学生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工过程中能相互探讨、交流技术,起到了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效果。
教学安排开展的顺序不一定是机械刻板、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提供全部教学事件。现以加工车刀体任务为例,做出实施过程的安排,如表3所示。
五、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成效
1.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在一体化教室中,以不同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不再单一把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课堂上出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过程中很好地完成实际任务,达到自主学习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学生在进行操作 图4 学生讨论加工工艺
第二,学生适应共同学习。教师一般不提倡学生单独学习,而是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起学习,互相探讨、交流观点、提供反馈,促进彼此共同进步的学习机会(如图4所示)。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融为一体,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2.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以“学”为中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论和技能知识,同时也能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如图5所示)。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良好的秩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能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的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规划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3.多方面评价学生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并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靠书面测试,应通过多种途径去评价学生,突破传统评价方式,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图6所示为学生自检、互检和教师检测的情景。
图6 检测工件
评价中应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图7所示是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地发挥本身技能,达到教学目的。
第四篇:中职汽修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汽修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慈溪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综合实验研究课题为大环境、大系统,在此环境下结合本校教师、学生、实训基地等基本条件以及慈溪地方经济对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汽修企业对人才结构、知识、技能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汽修专业 项目循环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8-02
一、研究的背景
我校于2008年1月开始参与了慈溪市中等职业学校综合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子课题――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实验与研究,在我校全体汽修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这个子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边研究过实践、边实践边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用实践教学来验证理论研究。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思路不断发展的学科,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又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清一色的男生加中考综合成绩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传统的授课模式的教授,出现了学生专业兴趣的缺乏,上课纪律的松散等现象。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学生实际教学需求及行业人才的培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又由于不少专业教师多年来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影响,仍习惯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地束缚了学生主体性和自主力的发挥。其结果不言而喻,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极低,这种教学模式对职高学生非常的不适合。基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及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我校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从2008年2月开始实行了“项目循环制”的教学模式。
二、“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解读
“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以“项目”为基点,以“循环”为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我校在对“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点:
1.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
所有项目的开发设计都是以汽车维修企业中对该内容的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导向设计,把工作领域的工作化过程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化过程,在对汽车维修企业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学习项目,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的开发设计克服了传统学科体系下结构化内容学习的弊端。
2.源于学生实际为出发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决定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基础差、综合素质低、好动等问题迫使了学校的课程改革。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自由活泼的教学课堂都是源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改革。
3.归于教师素质为提升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下,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性,文化课教师的多余,专业课教师的奇缺,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每个学校都在进行文化课教师转岗培训和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提升培训。在转岗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教师对新课程的不全面、对新岗位的不适应、对技能操作的不规范等等,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使转岗教师能迅速适应岗位的要求,在教师定岗位精项目的环境下进行素质提升。
4.成于企业需求为根本
所有项目的开发设计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是与学校目前的实训设备相结合,二是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邀请了大量的汽车维修企业的一线技术工人和技术总监共同进行设计开发,真正使职业教育为企业而服务。
三、“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强调的都是发展,说到底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追求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并为将来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我们在构建“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时,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2.创新与合作共存的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大突出的位置。合作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过程,使教师产生新的思想,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又改变了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
3.活动建构理论
活动建构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把课堂知识点的进行分解,在“活动”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知识的建构,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实现的。我校“项目循环制”的各个项目的设计都是以活动的过程来实现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建构,实现有意义、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活动。
四、“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教学结构的新分配
“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中的项目班级打乱了原行政班的模式,按15-20人重新进行组班开展小班化教学,由一个实训老师负责,另设1名学生辅助管理。由项目教师根据边做边讲或先做后讲的方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2.教学形式的新设计
高一学生在每周周四周五两天在实训室进行汽车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高二学生在每周周一周二周三三天在实训室进行汽车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高三学生每周周一到周四四天在实训室进行定岗位项目强化训练。在此期间所有的学习、操作过程全部在实训室内完成,把实训室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区,并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要求进行实训室项目区的布置,每一个项目区内放置20人位置的桌椅,并把桌椅按U字型布置,教师在中间进行授课及示范操作。根据项目设计配备完全相应的实物与设备,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物与实际的设备进行讲解与操作,所有开发的工作页内容与实训室实物和设备一一对应,使学生一目了然并能独立完成工作页的相应内容。
3.教学方法的新尝试
每个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间为两周,两周后学生进行项目轮换而教师在原项目区对新项目班进行项目教学,一个学期完成9个项目共计18周时间(除掉考试、放假等)。每个项目班完成两周的教学任务后项目教师要对本次项目教学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完成教学反思记录并对所开发的工作页进行新的修正与改进,达到工作页和教学过程的精品化。
4.教学机构的新设置
根据“项目循环制”教学的需要,在汽修实训基地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办公室――汽修实训基地办公室,办公室隶属于校教务处,是教务处的二级机构。实训基地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干事两名,主要负责“项目循环制”的日常教学工作、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学生实训管理工作、项目教师考核评价工作等。
5.教学评价的新突破
在“项目循环制”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评价方案由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实训基地办公室对项目班的验证性评价四个方面所组成。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根据自己的完成质量及自己对本项目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等方面根据评价表对自己所作的评价。
6.教学行为的新规范
(1)统一思想,提高兴趣
高一新生入学前半个月不上课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军训和兴趣培养。
(2)统一服装、统一形象
学生必须穿着工作服进出实训室(工作服由学校统一购买、免费洗涤)。
(3)统一宣誓,振兴精神
在进实训室前进行立正与跨列训练,每天共五次集中整队,喊口号,统一排队进出。
(4)统一管理,统一行动
整个实训过程中做到设备包干、卫生包干,培养良好团队合作意识。
7.管理引入的新理念
实训基地推行“5S”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实训室“5S”要求,实现“上课”成为“上班”,“老师”成为“技术主管”,“学生”成为“技术工人”的企业化的教学管理形式。
五、“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项目循环制”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项目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状态;由过去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逐渐转变为接受和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单纯注重知识转变为知识、能力(操作、表达、应变、思维、合作、质疑等)并重的学习过程;课堂气氛由沉闷转变为活跃轻松,学生学习由厌烦转变为较乐意地接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良好的“5S”习惯初步形成。我校学生在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丰田”杯全国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2.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教师的教法由灌输转变为引导;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由只注重教而转变为教与学的合作互动。现在的课堂已成为引导探究、合作互动、边讲边练、全面发展的师生共演的大舞台。教师已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点不断涌现。
3.实训室的综合使用发生了变化,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项目循环制”教学推行后的实训室已成为了学生日常教学用的教室,原行政班意义上的教室只有在晚自习的时候进行使用了,大大提高了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和实训设备的最大利用率。现在的实训室改变了以前开门时间少关门时间多,设备上灰尘等现象,使实训室的使用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简介:
陆松波(1977.8-),男,汉族,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副校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法。
第五篇:袁卫军 探究项目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项目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上海工程技术管理学校
袁卫军
摘要: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第一线生产工作,对实际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是不足够的,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出现,使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出合格毕业生,是中职汽修教育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汽修专业、应用、变速器、拆装、检测
在汽修专业教学中,我们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以现阶段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为目标,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汽车维修工实际工作中的各个工作任务,结合目前汽车维修工初中高技能鉴定要求,确定其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把原来开设的理论课、实训课的内容重新整合,形成现在的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里的教学内容是作为汽车维修工要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技能。这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是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符合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项目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而进行的教学,即以项目带动教学。在项目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发挥咨询和协调人的作用,在整体上主导学习过程,通过让学生或单独或协作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只依靠老师,更多的是通过自主学习,综合运用知识或探究未知,达到知识扩展的目的。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传统教法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习惯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时,由于缺乏对汽车结构的感性认识,对发动机、底盘等结构及工作原理感觉抽象、不易理解;而到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时,学生虽很感兴趣,但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很多,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要经过企业的技术培训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1、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汽车原理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修理技能形成的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2、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在管理上各自为政,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模式
项目教学法最关键的就是设计教学项目,把以理论的系统性为目标转向以实践的系统性为目标。如何把有关的教学内容全部转化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法最大的困难。其次,对专业课教师综合性的要求很高,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更是学科知识的综合。为此我们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
革,开始探讨和实施项目教学。紧紧围绕项目教学法的五大环节分步实施:①提出任务;②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③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④独立或分组完成任务;⑤又一新任务的提出。
一)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就应该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整个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围绕达成项目的完成来组织教学过程,因此精心准备和策划设计恰当的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所以在确定项目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所选项目应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设计项目时,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力求使大纲中的知识点融合到各个项目中去,学生通过操作项目后,可以概括性地了解所学的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胜任这些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二是项目的难易程度应适宜。确定项目时,既要考虑教师的自身能力,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的项目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项目,也是学生乐意去做的项目。三是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制定计划
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即项目开发小组。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各方面不同的特点把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促使来自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立相互信任、了解和欣赏。组员人数要适中,一般每个小组确定6个-8个成员,每个小组由其成员推选一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开发计划以及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三)实施计划
该阶段以学生的自学和相互协作为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此时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并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去分析决策,体验工作的艰辛,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同学相互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矫正错误,共同探索完成“任务”的不同方法。每个项目完成后,教师必须根据实验项目的要点对学生完成的模块项目进行阶段考核,并及时评价,一方面对于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应该对全班同学做出解释,督促学生改进;另一方面应适时对表现突出的项目小组进行表扬,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阶段性评价总结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针对教师的
提示,进一步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完善操作技巧,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四)检查评估
当整个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总评,总评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评价还应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项目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有机结合。例如,“发动机拆装项目”评价根据实践经验制定了项目评价表和学生个人评价表,在评价过程中参照评价表,兼顾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学生个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三、项目教学法在汽修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在汽修专业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是指借助具体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将一门或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学生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研讨、组织、演示讲解、团队协作、沟通等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下面简要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项目的设置
汽修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突出教学的实践性,项目的选择应该就地取材,结合学校实训设备的实际情况,汽车维修课程可以分为:汽车保养、汽车拆装与修理、汽车排故三大项目。
汽车保养的项目包括: 二级维护前的准备、发动机静态检查,维护空滤;发动机动态检查,更换汽油滤清器;发动机启动电流、启动电压、发电机检查,更换火花塞;检测冷却系统、配置防冻液、检测电瓶、用诊断仪诊断;静态检查;转向、传动系检查维护;行驶系检查维护;制动系的检查维护;灯光、仪表、刮水器、喇叭;电动玻璃升降器、中控门锁、音响检查;空调、暖风系统检查等。
汽车拆装与修理的项目包括:运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曲轴连杆轴径;运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曲轴主轴径;运用百分表测量曲轴各端面径向圆跳动;运用高度游标
卡尺检测曲轴扭曲程度;运用内径量表测量缸套的磨损程度;检修、调整变速器换挡操纵机构;检修变速器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和倒档轴;检修齿轮、花键轴、轴承、止退垫圈、弹性挡圈;检修同步器组件;装配、调整变速器;制动盘、制动片的拆装及检测;制动鼓、制动蹄的拆装及检测;手制动拉索的拆装及调整;制动总泵的检修;制动分泵的检修。
汽车排故的项目包括:诊断与排除燃油系统压力引起的发动机启动困难;诊断与排除燃油泵继电器引起的发动机启动困难;诊断与排除保险丝及电器线路引起的发动机启动困难;诊断与排除喷油器引起的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诊断与排除燃油系统压力引起的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
二)项目教学的环境和设施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形象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专业教室应为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使用工具及与工作任务相关的零部件,以便于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零部件的拆装、检测和维修,对于汽车发动机各总成以及发动机动态的检测与维修可以在实验室中完成。在项目化教学中,将专业教室与实验室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提供开拓创新的机会,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和教学效果,拉近在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距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力求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三)项目化教学的方法
项目化教学是由认识引入课程,由问题引入知识,教师以规范的技能引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各个项目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边讲解边演示,有理论、有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根据项目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最终达到项目的教学目标。根据所授课班级学生人数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小组,以组长负责制进行学习、讨论、训练,保证每个同学有机会听清楚教师的讲授、看明白教师的演示,每位同学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下面以“汽车变速箱拆装项目”为例说明项目化教学的教学过程。
1、将学生以4~5人分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每组一台发动机,首先进行配气机构的分解,这种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符合工艺要求的操作技能训练。通过分解,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变速箱机构的结构。
2、针对变速箱机构的结构情况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机械零件知识来总结变速箱机构的结构特点。这时学生会产生各种问题,此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通过答疑、设问、点评等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导。这一过程注重学生自我理解,树立学习的信心。
3、变速器的功用及其工作原理是这个项目中的新知识。
为使学生能理解这些新知识,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变速器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lO分钟演示和讲解。然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析和讨论变速箱的工作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变速器的整体有了完整的认识。
4、零部件的检查与拆装是变速器教学的重要内容。
例如,拆装变速器步骤、方法与注意事项。1)在整车上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怎样保证变速器第一轴与曲轴同轴的。2)拆下变速器的上盖,重点观察分析操纵机构中自锁、互锁、倒档锁装置,了解拨叉与拨叉轴的安装。3)拆下手制动鼓总成,拆装过程中分析手制动器怎样起作用,拆下后轴承盖,分析其怎样防止润滑油流入制动器的。4)前端拆下轴承盖,并上下晃动拔出第一轴及轴承,观察第二轴前端如何支撑。5)手托起第二轴前端上下晃动、并往后退出第二轴,取下第二轴的轴承止推环。6)依次从第二轴前端取出四、五档同步器总成,四五档固定齿座锁环,取下止推环,则第二轴上二、三档同步器总成和它前面的所有零件可依次从轴上取下。7)观察锁环和定位环是如何定位的,观察同步器怎样与第二轴联结,各档齿轮又是怎样联结的。8)从壳体中取出第二轴,观察中间轴和倒档轴。9)思考为什么各档(除一倒档)齿轮都用斜齿轮传动,各齿轮是怎样润滑的。10)观察同步器的构造,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能判断区别四、五档同步器和二、三档同步器和各同步器的前后。11)重点观察,理解各档位的传递路线。12)思考变速器怎样防止润滑油的渗透,怎样防止润滑油进入离合器和手制动器。13)按相反顺序装复变速器,注意装复时不要遗漏。
教师演示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检查方法及拆装工具的使用。装配过程是学习考核的过程,装配质量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在装配过程中是否有漏装、错装及装配顺序是否正确等检验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四)项目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项目教学中,要求教师大量采用现场教学,先结合实物讲解该项目的理论基础知识,继而进行拆装及检修等实践教学,这对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变革课程内容适应新的要求,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即能讲会练。所以,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设计能力,而且要有计划地进行技能培训或下厂实习,到企业中去“工作”,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使之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五)项目化教学的考核
就《汽车结构与拆装》课程来讲,在课程的考核过程中,仅靠笔试是不能完全判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好坏的,因为这门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而且还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我们改变原来的课程由一份试卷考试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多次、多样的“项目化”考核方法,同时结合学习内容,灵活运用课堂提问、闭卷考试、技能操作演示,撰写实训报告等考查方式对这门课程进行综合考核。在讲课过程中,每一或两个项目作为一个模块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训技能考核。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作为该模块的成绩;将几个模块的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得到该课程的考核成绩;再将课程考核成绩与平时作业、实训报告进行综合评定得到课程总成绩。课程补考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补考方式,即哪个模块不及格就补考哪个模块,哪个模块的理论知识不及格就单独补考该模块的理论知识,哪个模块的实训技能不及格就单独补考该模块的实训技能。理论知识考试可采取闭卷笔试或课堂提问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实训技能采取课内外训练,抽签进行现场操作与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和学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首先,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要求教师对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由“授”转为“导”,由“执行”转为“督导”,由“打分”转为“评点”。其次,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加强自学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较其它专业更多,更广,要系统地掌握所有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显然太难,采取什么的教学方法能让中职学生更直接地学到第一线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地运用,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教学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
2、雷佑新《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启示》经济师,2004(2)。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汤定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人民交通出版社
5、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6、董国平《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人民交通出版社
7、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上海工程技术管理学校
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