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上学期]

时间:2019-05-13 00:3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纸船[上学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纸船[上学期]》。

第一篇:纸船[上学期]

《纸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三.教法、学法

1.情境烘托与熏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像;

2.读中求知的方式;

3.教师“启发式”、“讨论式”;

4.学生“自主、探究式”;

四、课前准备

影像资料、flash歌曲、图片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几周前,我们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王梦微同学在会上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与爱,让家长们为之动容,甚至有家长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座的各位想不想听王梦微同学是如何表述的?她的倾诉好不好?为什么能让大家感动?(真情实感,感恩的心)每个人内心都有许多的情感需要倾诉。而语文不外乎是个交流与传达的工具,它的媒介主要是语言与文字。冰心女士的《纸船》这首小诗正借助文字穿越时间与空间在与我们倾诉着什么呢?

1、借flash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把握情感、节奏、语音、语调。)(倾诉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女士的《纸船》,看看她与王梦微同学的表达不同在什么地方?

2、了解有关冰心的文学常识。“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思念母亲的诗。

[初读]

1.放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2.自由读,学生结合课文旁的“批注”理解重点词句

师:你认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

二、分析课文

美教美读──入情1.读懂诗意

师: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是一个游子对母亲的思念。

师:从哪里看出的?请再读。生:结尾“1923年8月27日太平洋舟中”,表明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善于结合写作背景来体味诗人的情感。那么诗人是用什么具体意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的呢? 生:纸船。

2.读出诗情 师: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浓缩在纸船里,同时还蕴藏在字里行间里。还有哪些词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请默读。

生:“从来不肯”“总是”“仍是”“总希望”这些词语充分地表达了诗人

对母亲的执著思念。

生:“至爱”“含着泪”“爱和悲哀”这些词语更是直接将诗人对母亲的思

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生:我认为像第二节中的“万水千山”。生1:说明纸船要到达母亲身边需要经历很远很久。

生2:纸船虽然很小很单薄,但承担的是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纸船载着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思念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母亲的身边。所以这个词更能体现诗人思念之苦,思念之深。

师:你认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出了重音。但我觉得读时语速还应再慢些、舒缓些,这样就能更充分地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

师:想不想试试,体会一下?

生: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响起掌声)

师:诗歌,读准了节奏就读懂了诗意。要读出诗情,你觉得还应注意什么? 生: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进入

诗的意境,读得深情、低沉。

4.学生再次自由读。4.比较与王同学的不同。a王是直抒胸臆,而《纸船》是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它象征着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纸船虽然很小很单薄,但承担的是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纸船载着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思念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母亲的身边。所以这个词更能体现诗人思念之苦,思念之深。:“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我想,这首诗借纸船表达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恰恰体现了诗人的纯真的童心,恰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挚爱及我对母亲切切的思念。B情感上更悲伤。因为冰心离开母亲远走他乡,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

5、世上幸福的母亲不止是王梦微同学的母亲和冰心女士的母亲。我想太多的母亲是幸福的。但更为幸福的是-?己的孩子勇于表达出对母亲的爱。看看他们是如何表达的。

6,那在座的各位对母亲的情感又有哪些自己细腻而独特的体会呢?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 唠叨巴掌呢?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试着写一两句诗。

上学后,母爱

。生: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深夜里,母爱渗在被子里,盖着它,暖烘烘。(全场掌声。)

生:饥饿时,母爱浸在饭菜里,嚼着它,美滋滋。干渴时,母爱冲在牛奶里,啜着它,热呼呼。

上学后,母爱聚在唠叨里,品着它,爱切切。(雷鸣般的掌声。)

生:求学时,母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

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挨着它,热辣辣。(一阵笑声,长时间的掌声)生:上学后,母爱嵌在灯光下,看着它,心酸酸。

离家后,母爱镶在相框里,望着它,泪潸潸。师:这就是诗啊!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

爱,每人的体验皆不同。课外延伸

如何读名著?老师有布置让同学们背诵《繁星》《春水》如何才能读好一本名著,同学们有自己的认识了吗?

第二篇:纸船教案

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授课时间:2003年10月9号

学习过程:

诗歌导入:

(出示投影片)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学生回答:纸船)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只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专心致志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首诗歌——《纸船 寄母亲》,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同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简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

附:学生课堂交流资料摘录

学生一: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课后的《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

学生二:冰心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冰心自小是身着男装长大的。七八年的海边生活给冰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学生三:冰心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冰心”的笔名始于作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学生四:根据诗歌的创作年代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冰心年轻时代正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也和诸多爱国志士一样,选择了先外出求学,后回国拯救国民的救国道路。这首诗歌便是作者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学生五:我阅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还创作了另一首诗歌,名字叫做《乡愁》。我们可以结合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朗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寄给母亲最深沉的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学生根据银幕提示,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

(出示字幕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不灰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本节是作者的想象,全诗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

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学法指导:

教师导入: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分析重点字词来感悟诗歌独特的魅力。

(出示第一小节,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品味诗歌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教师总结:“从来”、“妄弃”“留着”这些词语说明冰心对母亲的爱由来已久;

“一只一只”、“抛”说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合作探究: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含着泪”:邮轮颠簸在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远离母亲,以前钝化了的对母亲的情感突然间变得鲜明起来;女性纤柔敏锐的心灵难堪重负,灵魂难以得到解脱等等;《惆怅》一诗可以印证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灵体验)

2、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洁,在儿童的游戏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爱的情感中介物)

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关于本首诗歌的疑难问题,由学生老师帮助共同进行解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三篇:纸船 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

《纸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理解诗的内容、主题和主要表现手法;

(2)领悟母爱,体验人间亲情,感受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三.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是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走近诗境

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支起耳朵,屏气凝神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从前,在华山脚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自己却累得花了眼,驼了背。后来,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这对恋人在湖边悠闲的散步,姑娘饿了,竟然提出一个非分的要求,说要他把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竞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被杂草绊了一跤,将母亲的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啊,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这话的是母亲那血淋淋的心。如果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你怀疑它的真实性的话,那么下面的报道却是千真万确的: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双手;波黑战争中,被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同学们听到 这,你的心中肯定会猛然抽搐,掀起波澜。此时此刻,你最想表达怎样的心理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或是一句诗来表达你们每天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每天领受着母爱的恩泽却浑然不觉,对于母亲的给予和付出,觉得只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必须远离母亲独自去生活时,你们会想妈妈吗?(联系住宿生)如果想了,如何排遣思念之情呢?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在她大学毕业以后,荣幸地获得了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为了完成学业,她离开了亲爱的祖国,远离了疼爱她的父母,独自背上了行囊,登上了远走大洋彼岸的油轮。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难以遏制对母亲的思念,于是写下了一首诗――《纸船――寄母亲》你们知道这个女孩是谁吗?

在这里,老师简要介绍一下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此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代表作有小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小说散文集《往事》。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冰心的内心世界,用心去聆听来自太平洋的声音。

(二)朗读练习,感知诗情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比如说妄弃、惊讶、倘若、无端、至爱,等会儿我会请同学起来读一读,看一看你们掌握了没。

2、好,请xx同学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我们读一读这首诗。个别学生朗读,再由学生点评。在朗读中谈体会,同时注重对朗读时停顿、节奏、重音、情感等方法上的指导。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接下来,老师做示范朗读。(配乐钢琴曲《眼泪》)同学们再细细体会一下刚才老师说的那几个方面。并且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4、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齐读一下。

(三)体会意象,体验诗情

1、刚才同学们都体会到这首诗歌里对母亲的思念和爱,那课文用一个什么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的呢?接下来呢,我们一起来走进文本,细细品味一下诗人是怎样通过纸船这个意象把他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的。

好,请同学们再读全诗,用纸船来组成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诗歌每个小节的主要情节。(叠纸船 放纸船 梦纸船)

2、第一节诗主要写诗人通过叠纸船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诗中哪些词语表达了这感情? 关键词语有:“从来不肯” “ 总是 ” “一只一只”(引 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4、第二节诗里哪些诗句表达诗人对母亲执著的思念?

明确:“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一句中“仍”“每天”表现诗人挥之不去的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5、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 不要惊讶 含着泪叠的 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6、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义?(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象征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象征作者爱母亲的那一片诚挚之心。诗人将象征孤独和思念的纸船送入母亲的梦里,以表达怀念母亲的感情。

7、诗人为什么要用纸船这一意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呢?(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如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 壮志。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

明确:纸船。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诗歌就是善于把无形的情感转化为有形的事物。这就是“托物寓情”。

(四)迁移拓展,丰富情感(1)古今中外抒写离别、思念之情的诗作,很多运用托物寓情的写法,有的寄情于月亮、有的寄情于山水、有的寄情于大雁,请你读出七年纪学过的相关的诗句。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练习:仿课文填空

▁▁▁▁,倘若你▁▁▁▁▁▁▁▁▁▁, 不要惊讶▁▁▁▁。

这是▁▁▁▁▁▁▁▁▁▁▁,万水千山, ▁▁▁▁▁▁▁▁▁▁▁▁▁▁▁▁▁▁。例如: 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小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老师用爱和诗的精魂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

(五)布置作业,感受亲情

同学们,诗是清晨嫩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是放飞想象的青春翅膀,我们既然已经领会了本诗的特点是借物抒情,我们能不能也借某一意象写几句献给我们最爱的人呢?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相信大家会妙笔生花的。

(六)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感受美的旋律,体验爱的温馨,鼓动情的风帆吧?!《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再次响起,在全体师生满怀深情的《纸船——寄母亲》的朗诵声中结束授课。

第四篇:《纸船》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纸船》教案1 课标要求

1、了解作者主要情况及其主要作品。

2、揣摩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3、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

4、理解作品中的童心童趣。

5、体会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

学法点悟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整体感知

这首诗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写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秀利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还写了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

疑难解析

质疑:泰戈尔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解惑: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2000多首歌词。1913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语言揣摩

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每天”即天天如此,这样坚持不懈,可见孩子内心强烈的渴望,他多么想让别人知道他呀。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用大黑字”,用语极为质朴,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稚气,仿佛让我们看见孩子写字时专注的神情,体察到那盛满了希冀的小小心灵。

3、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知道我是谁”,道出了孩子的心理,原来这么执着地放纸船,就为了这个呀!

4、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的人,就可以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多么美好的愿望!水晶一般的童心。

5、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满鼓着风”,既写出了云的形态,又写出了云的动态。最妙的是把云朵想象成“白帆”,新奇,独特。

6、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同我的船比赛”,特别符合孩子的心理。

7、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把脸“埋在手臂里”,大概就是为了作一个美妙的梦吧?孩子的睡姿如在眼前。

8、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梦的篮子。

梦中有梦,在孩子的眼里,睡仙的篮子是可以装载无数的美梦的。

研究课题

1、读泰戈尔的其他诗,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感受他奇特的想象力。

相关链接: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②,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4,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感受其创作风格。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为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枕戈待旦()溪涧()仰望()扬帆()记载()载重()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游弋 蹊跷 压抑 载梦 船帆 干戈 溪流 瞻仰 栽赃 巩固

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异地: 仰望: 游伴: 浮泛: 子夜:

三、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内容多是抒情的,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泰戈尔的《纸船》就是一首散文诗。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我”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人为什么写那么多想象?]

2、现代诗从内容来看,怎么分类?

[提示: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分。]

五、欣赏评价

1、这首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为什么?

2、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处用词?说出理由。

六、拓展阅读

将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进行比较阅读。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第五篇:纸船读后感

纸船读后感

清梦如歌,天马行空的奇想,真诚朴实的祈愿,都可以映漾在梦境里,倒影在歌声里,化作悠长,化作美丽的希望……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千千万万个梦想,读完泰戈尔的《新月集》,其中的《纸船》让我感慨万千,纸船读后感。

文中的小孩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用大黑字在纸船上写上姓名与村名,可见他是多么渴望与异地的人们相识,希望异地的人能通过这一小小的纸船知道他,认识他。这让我想起了我童年时妈妈给我讲漂流瓶的故事,稚气的我就到处找合适的瓶子,也想做个漂亮的漂流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与联系方式,好让拾到的人知道我。可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

那时的我们是多么天真啊!《纸船》引着我又回到了童年。我曾经想在漂流瓶上贴上五颜六色的粘纸,而作者则想把黎明才开的秀利花载在船上,让它们在夜里平平安安的带到岸上。他是多么希望与未曾相识的人分享自己的秀利花,给那些清晨可能发现小船的人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我在寂静中体味着那份纯真,在回味中想象着那位充满稚气的孩子。

整首散文诗充满着奇幻与童真,孩子仰望天空,把那小朵的云比作张满帆的船,渴望着天上的伴侣放下船来同他比赛。点点滴滴,流淌在童年里,温馨而美好。我好想再一次回到童年,像那孩子一样,将纸船轻轻的放在溪中,目送它漂去……

这,让我回想起有一年去海边,我在去那儿的前一夜在一张张精美的纸带上写下我那小小的愿望,写下自己的姓名与地址,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折成一颗颗星星。第二天一早,我来到海边,在海风的陪伴下望着那蔚蓝的天空与巍峨的远山,将星星放在胸前,闭上双眼,面朝大海再一次许下愿望。随即,奋力向大海抛出那五彩的星星,顿时星星如彩蝶般在空中飞舞,又如落花般悠然而下,落在那层层浪花中,随波漂去。

星星啊,你就如同那纸船,载着我的梦想远去吧。看着你飘落的瞬间,我知道,梦想终于起航。

漂吧,漂吧,载这我那小小的梦想而去吧。

夜来了,我怀着无限的期待进入梦中,梦见天上的星星正和我的星星赛跑,梦见我的星星在子夜的月光下缓缓地浮泛而去……

梦想已经起航……

2.放学后,妈妈给了我一本书《寄小读者》冰心著。妈妈告诉我,冰心先生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位著名爱国人士。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书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的一首小诗《纸船》。妈妈告诉我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冰心先生的妈妈生了重病,但是作为女儿,冰心先生此时正飘零海外,不能回去见母亲一面。于是,她在飘零的邮船上写了这首小诗。一个一个的纸船被她折好放入海中,有些瞬间就被浪花打得没有了,有些被风卷走了。但她希望借着这水的漂流,总有一只折好的纸船来到母亲的身边,诉说她对妈妈的思念之情。纸船寄托着冰心先生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对当时黑暗时事的愤慨。

我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又一遍一遍轻轻地念着这首《纸船》,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首小诗里面所包含的对母亲浓浓的思念。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纸船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下载纸船[上学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纸船[上学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纸船》教案[大全]

    一、教学目标(一)领会诗歌的主旨。(二)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语大诗人E·庞德曾这样评价一位诗人的作品:“我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

    《纸船》学案

    《纸船》一、文学常识学习。 1、《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是《新月集》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2、作者简介......

    纸船说课稿

    纸船 一、 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及作用: 《纸船》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诗两首》,这是一首冰心写的诗。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人间亲情。冰心的《纸船》表达了诗......

    纸船备课

    一、导入 去年我们学习过冰心的一首小诗《荷叶母亲》,冰心在诗中结尾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谁是我在无遮蔽天空下的荫蔽。诗人在诗中通过荷叶赞......

    《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风筝 一、案例背景信息 学科/领域:语文 年级:二年级 课的名称:纸船和风筝 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时数:二学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

    《纸船》+欣赏

    《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

    《纸船》(泰戈尔)

    《纸船》 泰戈尔导学平台课标要求1、了解作者主要情况及其主要作品。2、揣摩修饰性词语的作用。3、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4、理解作品中的童心童趣。5、体会朴......

    纸船 赏析

    此诗作于1923年8月27日,当时作者正处于海上,航向大洋彼岸。 冰心的诗一向都是充满了自然和温柔,而黄昏下那粼粼的海波则正好与其互相匹配。“母爱”与“童心”是此诗的主调。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