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学案

时间:2019-05-14 20:3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纸船》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纸船》学案》。

第一篇:《纸船》学案

《纸船》

一、文学常识学习。

1、《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是《新月集》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2、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

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是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英国的莎士比亚一人。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本诗选自《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3、关于《新月集》:

《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英文儿童散文诗集,也是他众多散文诗的第一本,共收录诗歌40首。出版于1913年。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

《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语言朴素,格调明快,譬喻瑰丽。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孩子的世界》、《开始》、《金色花》、《告别》、《纸船》等是《新月集》里有代表性的诗作。

《新月集》洋溢着一种向往自由的浓烈情绪,折射着诗人童年时的种种梦想和憧憬。

二、字词学习。

(一)字词注音:

泰(tài)戈(gē)尔浮泛(fàn)刊载(zǎi)满载(zài)

(二)词语解释:

异地:他乡,指家乡以外的地方。

仰望:抬头向上看。

游伴:旅游时的伴侣。

子夜:半夜。

浮泛:课文指漂流在水面上。

满载:运输工具装满东西。

三、整体感知学习。

1、人们常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一个可爱的儿童在小河边投放着一只只纸船,他把他的梦想都装在纸船里。

2、“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我”期望什么?梦想什么?

明确: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还会想到用这船载着秀丽花平安得到达岸上;“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浮泛前去”;希望天上的船也“放下下来同我的船比赛”,“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3、诗人为什么要赞美这样的场景?

明确:赞美儿童的童心童趣。

【本诗正是以奇特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孤寂的儿童渴望被外界所了解的情怀和梦幻般的希望。而纸船正是这美好、纯洁的心灵的象征,作者创作这首时,正是表达对这种奇思妙想和童心童趣的向往和赞美。】

四、深入探讨领会诗歌内在意蕴。

1、“我” 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目的是什么?

明确:孤独的“我”希望能够得到友谊或希望“我”的祝福能传给远方的人们。(答案只要扣紧诗意即可。)

2、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我”是一个怎样的一个孩子?

答案示例:

“我”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从“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可以看出,用“大黑字”用语质朴,充分表现了“我”的天真稚气。

“我”是一个执着的孩子,从“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可以看出,“每天”即天天如此,可见“我”内心强烈的渴望,渴望别人知道“我”啊。

“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从“我投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可以看出,把云朵想象成“白帆”,新奇而又独特。

“我”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从“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可以看出,“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得到纸船就可以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

(答案只要扣紧诗意即可。同时可以通过本题引导学生体会一些限制、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3、末句“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梦”是怎样的梦?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渴望得到友谊和别人的承认。

希望给远方的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

期盼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平平安安。

„„„„

4、你认为本诗要表达怎样的主题?

点拨——

对于本诗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解:

(1)通过对儿童奇思妙想的描绘,歌颂儿童纯洁的心灵和天真的童心、童趣。

(2)抒发儿童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之情。

五、写作特点。

1、想象大胆奇特。(具体见“整体感知学习”2)

2、注意运用限制、修饰性词语突出想象事物的特点。(具体见“深入探讨领会诗歌内在意蕴”2)

六、拓展提高。(课外作业)

1、比较阅读的泰戈尔《纸船》与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回答下列问题。

(1)两首诗围绕纸船各自展开了怎样的想象?

(2)两首诗都选用了“纸船”这个意象,它们的涵义有什么不同?

(3)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泰戈尔《纸船》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还会想到用这船载着秀丽花平安得到达岸上;“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浮泛前去”;希望天上的船也“放下下来同我的船比赛”,“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冰心的《纸船——寄母亲》梦想着这些船儿能出现在母亲的梦里。

(2)前一个是童心的象征;后一个是对母亲的眷恋和思念的寄托。

(3)泰戈尔《纸船》写的是童年的梦想,纯真的心灵,乐观,幼稚,感情基调应该是明快、活泼;冰心的《纸船——寄母亲》是怀念母亲,是痛苦,难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深沉而哀痛。

附录:《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

第二篇:《纸船》教学案

《纸船》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进而感悟母爱; 2.体会诗歌的构思精妙,语言简炼朴实; 3.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体会诗歌的形象性特点; 4.进行朗读训练

5.能力迁移,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朗读训练;能力迁移。教学难点: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能力迁移。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读写结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1)引入

(2)背景介绍: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文学作品大部分表现的是她的“爱的哲学”,歌颂人间真爱,感情细腻,语言清新朴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思考: 本诗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2.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表现了诗人离开祖国,远涉重洋,内心孤独,思念母亲,也从侧面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注:如学生理解不到位,提议“将这个问题暂时放在这儿,待后面进一步分析后再归结答案,好不好?)三.品读课文。1.师范读诗歌

2.学生再读,品析诗句,“对:朗读重音、轻读、语气语调的处理,词句的理解,写法、构思等说说你的发现,先小组讨论,然后推举一位发言人全班交流。” 学生可用下面的句式阐述:

我注意到的是,因为。

知识点:①“从来”②“总是”③“仍是”“每天”④“万水千山”⑤“含着泪”“爱和悲哀”⑥“我要他到的地方”是哪儿? 纸船能否流得到? ⑦纸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据学生发现的实际情况,或点拨,或订正,或补充)3.在学生分析后,要求其示范朗读,以加强朗读训练。4.归纳诗歌主旨(照应“自读思考”)四.能力迁移,说一说,写一写。

1.读了本诗,你想起了怎样的往事?有没有一些心里话想和你的父母说一说?对母爱(父爱)有什么感悟想写下来?能不能同大家分享?(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用下面的格式: 母(父)爱是,母(父)爱像,2.教师举例: 3.学生交流 4.齐读诗歌

五.特殊作业:元旦将至,给你的父母打一个电话或写一封信,说出你的感恩和思念,送去你的节日问候和祝愿!这也可以成为你的纸船!【板书设计】 《纸船》

冰心 “我”————留纸

∣ ↓ 含∣爱 叠船 着∣和 ↓ 泪∣悲 放船

↓哀 ↓ “母亲”———梦中

第三篇:《纸船和风筝》--学案第一课时

《纸船和风筝》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导学问题

(一)交流汇报(课内)1.我用了什么办法记住了生字。

2.我会读本课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在小组中展示课文的朗读,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我来闯关: 1.我会给生字组词。

坏()

松()

扎()

抓()祝()

福()

句()

幸()2.我会连线。

cǎo méi

小溪

sōng guǒ

松果

xiǎo xī

草莓

dǐng

屋顶

xìng fú

漂流

kuài lè

飘荡 piāo liú

幸福

piāo dàng

快乐

3.我会选词填空。

纸船

风筝

小熊

小松鼠

()和(),让()和()成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为了一件

四、参考资料

1.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们喜爱。

风筝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2.《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这是一篇童话色彩浓郁的文章,生动有趣的场景和通俗浅显的语言易于让学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还有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通过对此类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在倾听中感知理解,在学习中体会意境,在人际交往中能更好地沟通。我将本课定为两课时,我现在着重说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德国教育学家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根据课文特点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强化倾听

综合发展》课题研究,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文本内容的倾听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小组讨论,自主识记生字的方法突破,在此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我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并感悟课文。我将本课时的难点定为:让学生明白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注重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之情。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种方法是合作探究法,如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朗读课文时强调你读我听,我读你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另一种方法是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出示画面,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课文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流程

加拿大教育专家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因此,我将本课时的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配乐讲述,创设意境

为了吸引学生情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课前我先配乐讲述这个关于纸船和风筝的故事,学生认真倾听,我巧妙地揭示课题: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关于纸船和风筝的童话吧。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情趣,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2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我利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你读我听,我读你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他们良好倾听的习惯。

我还引导他们用比较的方法或顺口溜的方法识记“漂”和“飘”。让孩子们把带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用开火车读、比赛读、抢读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生字、词语的识记和积累。

3.合作探究,听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学生认真倾听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挑战读、赛读、展示读、合作读等。强调别人读书时,同学们要认真倾听,师生共同评价。“低年级阅读应注重重点词句的理解。”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读的过程中我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祝你幸福!祝你快乐!松鼠高兴得哭了。让学生通过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进一步体会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产生了“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4.拓展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小松鼠和小熊和好了,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在纸船里写点什么呢?在深入挖掘文本内在蕴含的基础上,让学生适时地写一写,为学生创设一个绝好的语文实践的机会。

五、板书设计

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将本课时的板书设计成为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洁地把故事内容清晰地显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展现一种童话美。以达到活跃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的目的。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倾听习惯,紧紧围绕发展与创新的“三条主线”阅读、习作、口语表达展开,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意志和习惯个性的“三项素质”落实于教学设计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篇:纸船和风筝集体备课教学案

纸船和风筝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三册主题单元备课设计

XX

06

日第 五

单元 单元主题

友好相处、团结协作教研组长 主备人林晓艳教研组成员

单元教材分析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有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有体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称赞》;有体现互相帮助的《蓝色的树叶》;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有体现尊重他人的《从现在开始》。每篇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教学随想学情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本单元课文要求认识40个生字,语文园地认识12个。会写4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4.识字、写字抓住重点句品读;懂得人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对怎样交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5.能用问句和陈述句表达不同的语气,体会问号和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想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想

三、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单元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2、单元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设想:

1、本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读词语、句子识字,利用图画辅助识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识字。

3、通过组词、朗读课文、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的字。

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搜集发生在身边的关于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事,反思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品格。

6、利用讲故事、表演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一篇带多篇的辐射阅读式:以课本中的一篇为例,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规律,然后推荐学习主题学习中的三到四篇。每篇的训练重点要有所侧重,不宜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老师精心研读文本,整体规划学习目标,用心设计学案,一篇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一到两个问题。主题学习课堂基本模式:课前预习[自主学习阶段]、小组交流[互助共享阶段]、班级汇报[拓展提高阶段]、反馈检测[反思收获阶段]。

三、纸船和风筝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纸船图片: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3件礼物呢,瞧,你看见了什么?(指导说话:一只纸船在水面上漂着。)让我们一起把纸船写上黑板吧!3生读出示风筝图片:你还看见了什么?(一只风筝在天空中飘动。)看老师写一写风筝这个词。2生读第3件礼物呀是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就叫《纸船和风筝》(补充课题)。指2生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想听听这个故事吗?这个动人的故事就藏在我们的书本里,请你轻轻翻开语文书,翻到92页。小眼睛看着书本,静静地听老师读读这个故事。

故事好听吗?想自己念念吗?老师有两个小提醒,一要读准字音,二是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多读几遍,读通顺为止。好,开始吧!

2、读词:第1组:(逐个出示)傍晚翅膀愿意

抓住幸福吵架第2组:一个草莓一个松果一只纸船一张纸条(开火车夺红旗,读对了,就跟他念)第3组:折纸船扎风筝(重点读好扎);乐坏了受不了

3、读句子:句子你能读对吗?(1)出示句子: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自己轻轻地试一试。指名读—哪个勇敢的孩子会读?齐读(重点提示扎、乘。)

(2)出示句子: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这句肯定难不倒你,指2生读—男生读—女生能不能超过男生呀)

三、细读课文

(一)第1自然段

1、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老师奖励你们去松鼠和小熊的家看看。(出示:第1自然段)谁为我们介绍介绍?指2生读预设:谁能更流利地为我们介绍?真流利,谁也跟他一样优秀?

2、通过小朋友的朗读我们知道了,松鼠和小熊住在哪儿呀?(板画:山)山的顶上就叫——山顶,谁家住在这个儿?(松鼠板书)山的底下就叫——山脚。谁家住在这里呢?(小熊板书)。这条小溪从上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经过。

多美的地方呀,让我们一起用朗读

(二)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1、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自己轻轻地读一读吧。(出示课文2—5节)

2、你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一个一个说)谁也会说?松鼠折了纸船送给小熊,小熊扎了风筝送给松鼠。

(三)学习2-3自然段

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要慢慢地读、细细地读,才能读出味道来。、读第2自然段。谁来给我们读读?你来读,就读上面这段。(出示2、3自然段,点红第2自然段)

你真聪明,把“漂呀漂”读得这么优美,让老师知道了纸船是“漂呀漂”,漂到小熊家的。(贴字条)我们也来读读这个好听的词。

2、收到纸船的小熊真是——(点红)乐坏了。(1)什么是乐坏了?(乐坏了就是很高兴)那就请你高兴地读一读吧!(2)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呢?现在你们都是小熊,我来采访采访。(3)小熊小熊,你为什么乐坏了?这么好的礼物,难怪小熊乐坏了,谁来当当这只快乐的小熊?(4)我发现你好像没有课文中的小熊那么高兴,我们看看图上的小熊乐成什么样了?(预设:眉开眼笑、笑得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手舞足蹈、心里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是呀,这就叫乐坏了。能学着小熊的样子来读吗?2生读。(5)你什么时候也像小熊一样乐坏了?(指导把句子说完整)快乐的事说也说不完,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吧!

(四)学习4、5、6自然段

1、第4自然段(1)教师引读: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小熊们,快把小手放到脑袋边想想办法吧!我们一边想一边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2)啊,办法想出来啦!(出示第2句)你刚才表演得很像,奖励你来读。(3)风筝是怎么到松鼠家门口的呀?谁能用朗读来回答我?(1生读)(4)瞧,风筝“飘呀飘”,飘到松鼠家门口啦!(贴字条,读词)咦,(手指黑板)你发现了什么呀?(两个piao字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哦,我终于明白了。那我要来考考小朋友了。美丽的国旗在天空中飘动,是哪一个piao?碧绿的水草在小河里漂呀漂,是哪一个piao?

(5)(出示带有两词的句子)读懂了这两个词,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个句子。(男生读,女生读)原来呀,不停地在水里漂就叫漂呀漂,不停地在风里飘就叫飘呀飘。那么,不停地走就叫——

不停地唱就叫——(在空白处写3个)

2、第5自然段。(1)松鼠见了风筝会怎么样呢?自己轻轻读一读。出示: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自由读——指名读)哪只快乐的小松鼠愿意读给大家听?

(2)你知道松鼠现在的心情了吗?课文中用了哪个词?为什么要用“也”字(因为不仅小熊乐坏了,松鼠也和小熊一样快乐。)你会用“也”来说话吗?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说前半句,小朋友接后半句。我们班获得了流动红旗,小朋友乐坏了,还有谁也乐坏了?谁来完整说一说。上课了,小红听得很认真,……谁能自己来说一句。(3)聪明的孩子们,让我们再来当当这只快乐的小松鼠吧!(齐读)

3、松鼠把装满快乐的纸船送给小熊,小熊也把写满幸福的风筝送给松鼠。就这样——(出示,齐读)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四、指导写字

1、你有好朋友吗?(出示生字:祝你幸福)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这句话念给好朋友听!

2、祝福不仅可以说,还可以写呢!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3、教师边说边范写“幸福”。

4、看到老师发给你的小纸片了吗?请你认认真真地写下“祝你幸福”这四个字。

5、交流评议,修改。

6、课后请你把这张纸装饰一下,做成小贺卡,送个你的好朋友。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和小熊是怎样维护友谊的,从中受到启发。学习准备:多媒体、纸船、风筝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纸船和风筝》的第一课时,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说。过渡:纸船和风筝为他们带去的问候,带去了祝福,让他们成为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了,小溪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为什么看不见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呢?他们吵架了,心情怎么样?课文中哪里告诉你的?

(二)学习第7~9自然段。

1、出示7~9自然段,在凄美的乐声中老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听中受到感染。

2、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范读,你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感到难过呢?

3、师:同学们,一队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不和了,老师跟你们一样,心里也很难过,你们也像老师那样读读,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吧!(根据学生喜新求变,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思考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中悟出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伤感,深悟友谊的纯真、可贵。)

4、学生配乐朗读。过渡:松鼠和小熊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为什么不折风筝、折纸船呢?他们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吗?他们是怎样和好的呢?

(三)学习第10、11自然段

1、指名朗读10、11自然段

2、问:松鼠和小熊是怎样再次和好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语说说)

3、松鼠和小熊再次和好了?他们的心情回怎么样?你们的心情也怎样?(激动高兴)

4、出示课文中的图3,让学生感受松鼠和小熊再次和好后,松属把屋顶上的纸船放进小溪里的动人场面。

5、指导学生用激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第10、11自然段。(读出松鼠和小熊对和好的渴望和再次和好后的兴奋心情。)A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B分男女生读。c全班齐读。

6、问:你是松鼠你回放出这些纸船吗?松鼠和小熊你喜欢谁呢?为什么?(敢于伸出友谊之手。)

7、散思维:当松鼠把屋顶上的纸船放进小溪里,每放一只,它会说句什么祝福的话语呢?

板书:贴出纸船

8、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在他们的友谊出现裂缝时,纸船和风筝让他们再次和好,给友谊就带来的快乐。过渡: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一下它们的纯真友谊吧!

9、生齐朗读全文。(以读为主,在读中学、读中悟,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角色体验,去体会成为好朋友的高兴、吵架后的伤感、孤独,再次和好后的兴奋心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一步理解课文。)

10、进行思想教育:问:学习本文后你以后会怎样跟朋友交往呢?师总结全文:我们应以广阔的心胸去接纳身边的朋友,要学会容忍别人,谅解别人,要勇于伸出友谊之手,成为受欢迎的人。

11、质疑学习本文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向老师提出来。过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班集体,平时,同学间相处肯定会出现快乐和矛盾,现在,请你们勇敢地敞开心扉,走进谈心屋,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朋友达心意吧!。

三、巩固练习开展谈心屋活动

四、板书设计

教学资源包配合课文的多媒体、配乐、作业本、生字抄写本等。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第五篇:《纸船——寄母亲》导学案

2010年武汉市第七届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教学课评选新洲区阳逻街第三初级中学周红林

《纸船——寄母亲》教学案例的设计说明

新洲区阳逻街第三初级中学周红林

教学设计理念:

为了体现新课标“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以“美读吟诵,体验感悟”作为设计理念,以读导学,以写体悟。因为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课堂上,完美的实现“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文实践方式。这样也尊重和适应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引导学生在感受文学魅力、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

七年级学生的朗读还停留在小学时的唱读模式上,而且这些90后的孩子思想感悟上还比较幼稚,对母爱的关注也不够,觉得母亲为自己流汗、操心是天经地义的。加上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许多学生在校住读,第一次离家,难免想念父母;还有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借着学校和社会正在进行“感恩教育”之机,我就想以这节课为依托,在训练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切实体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去关注、发现和感受母爱。

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现代诗,因此这节课我没有过多分析诗歌的语言内涵,而是重在训练朗读的技巧,通过听说读写唱去感知诗歌的情感,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进行延伸学习,去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亲情。

教材选择及特点:

《纸船——寄母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教科书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关注学生成长生活的内容编排的。本单元是以情感的涟漪为主题,单元目标中要求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和圈点批注的方法。有手足情、亲情、友情、思乡情等,《纸船》和《母亲》都是表现母爱的现代诗,《纸船》也是冰心早期“爱”的哲学观中“母爱”的深刻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

本课特点和优势:

本节课从学生叠纸船的经历入手,通过听说读写唱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充分渗透了情感教育,实现了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目标。顺利地实现了三个学习任务:深情的朗诵、细腻的感受、诗意的仿写。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诵,自己寻找身边的母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课后自己上网搜索歌曲,学生兴趣很高,气氛也很活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课的教法与学法选择:

1、情景设置法:利用音乐、画面设置相关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2、切身体验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情感。

3、圈点勾画和批注:这也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4、诵读法:以读导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和情感美。

5、学导式讨论法:指导学习与自主解读相结合,指导学生品读诗歌的一些步骤方法,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情感。

6、分组讨论探究: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双向互动,从而实现个人和小组的进步与收获。

七年级语文《纸船——寄母亲》共6页第1页

课件说明: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2003和Flash动画制作,容易掌握,又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素材资源丰富,在不同的人手中可以有不同的演示方式。缺点是交互性差了一些,主要还是老师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学习,而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纸船——寄母亲》教学设计

新洲区阳逻街第三初级中学周红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托物抒情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并学习借鉴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并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间至深亲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托物抒情手法的运用,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亲情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回眸童年,激趣导入

以“纸船”图片及学生自己叠纸船的经历导入。

你们知道吗,这小小的纸船曾经承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你们每天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每天领受着母爱的恩泽却浑然不觉,对于母亲的给予和付出,觉得只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必须远离母亲独自去生活时,你们会想妈妈吗?(联系住宿生)如果想了,如何排遣思念之情呢?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在她大学毕业以后,荣幸地获得了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为了完成学业,她离开了亲爱的祖国,远离了疼爱她的父母,独自背上了行囊,登上了远走大洋彼岸的油轮。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难以遏制对母亲的思念,于是写下了一首诗——《纸船――寄母亲》。她就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冰心的小船,划着记忆的桨,感受那《纸船——寄母亲》的脉脉深情。

【展示课题,作者】

二、走近冰心,认识冰心

1、学生随意介绍搜集的有关冰心的情况后,教师补充明确: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冰心的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她的三个支柱是母爱、童真、自然,她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2、背景介绍

【屏幕显示】

三、走进作品,朗诵感受

(一)读出画面

听录音,想象你所眼前出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先小组每人一两句,再全班交流)

(二)读懂诗意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聆听作者深情的倾诉,走进冰心的心灵世界,随她一同飘洋过海,感受那份赤子情怀。学生听读,自读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

1、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诗歌常常通过一种具体事物表达情感,这种事物被称为物象。诗人是借助什么具体物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引出托物抒情)

3、全诗共三节,围绕纸船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

(分小组合作交流后概括)

4、诗中哪些词句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情感?请在书上圈点勾画并简要批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三)读出诗情

对于诗歌,我们主要通过朗读来体悟情感。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这首诗歌?(可在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方面思考)

1、你认为这首思念母亲的诗作应读得深沉还是高昂?

2、这首诗应读得急骤还是舒缓?

3、刚才我们找到了表达诗人思念之深的词语,这些词语应重读还是轻读?

(分小组自读交流,划分节奏及标出重读)

4、我们要读活一首诗,与作者心曲相映,还缺乏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感情)

5、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朗读,然后选代表,单独读,同学互相评议,全体同学齐读。教师点拨小结,鼓励优点,提出建议:

用心读,用心感受,你便能自然进入诗歌情境,领悟诗人情感。

四、我配乐,我朗诵

学生进行配乐朗诵表演,注意节奏、重读、情感的把握。

(如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配乐)

五、我展示,我快乐

《纸船》这首诗歌是借助纸船这一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1、仿写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母爱在里,着它。

(提示:母爱又何尝只是“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呢?请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上学后,母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

深夜里,母爱渗在被子里,盖着它,暖烘烘。

饥饿时,母爱浸在饭菜里,嚼着它,香喷喷。

干渴时,母爱冲在牛奶里,喝着它,乐呵呵。

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挨着它,热辣辣。

离家时,母爱镶在相框里,望着它,泪潸潸。

这就是诗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爱,每个人的体验皆不同。

2、课后拓展

借一种事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爱。

六、课外自选活动

“爱心回报”——怡情

写——可仿照诗人的写法写一、二句表达母爱的小诗。

唱——可唱首与诗人感情相类似的歌。

(可上网搜索:《烛光里的妈妈》、《母亲》、《妈妈的吻》、周杰伦《听妈妈的话》、满文军《懂你》……)

画——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做——可折一只纸船或纸鹤,写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诗歌是生活的一方净土,心灵的一泓清泉,老师感动于你们在此播种的爱。最后,老师也送大家一节短诗:

亲爱的同学们

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束温柔的烛光

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挚爱的周老师用爱和诗意为你点亮的学途漫漫,求它闪亮你们别样的青春年华

教学反思:

在诵读中体悟深情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课堂上,完美的实现“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文实践方式。在这节课上,顺利地实现了三个学习任务:深情的朗诵、细腻的感受、诗意的仿写。我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当是——深情的朗诵,它是后两个任务实现的前提。

1、在情感中体验学习新诗

教学时,我明确了在朗读中感受、在想象中感悟,在于诗人的对话中体验情感的方针,读懂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填补诗中的空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多读多说多体验。

2、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诗歌本身的凝练性和跳跃性给读者留下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读者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因此,读诗也是一个在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是的意象并大胆想象、合理猜测,批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对于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只要不偏离整首诗的主题,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3、结合学生切身体会

把听说读唱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课文为依托,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母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兴致非常高,气氛也很活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很好地进行了情感的渗透教育。

只是在朗读、仿写时,学生都很踊跃,表现欲都很强,现有课件难以兼顾每一个学生。再就是朗读和仿写展示是,原打算让学生自己配乐、录音等,又担心这样会不会上成了信息课,这也是今后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学体会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说实话,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我原先只是简单地以为就是把课件运用到语数外、理化或综合课等其他学科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兴趣或辅助教师教学的过程,是以就是为主体的。现在才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来营造一种新型数字化教学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境,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提法和做法:

(1)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

包括课堂讲授模式和网络交互式,是以教师的指导和学生集体学习为主。

(2)协作教学模式

主要是以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

(3)网络探究学习模式

就是给出研究课题或任务,学生部分或全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完成任务。

3、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学科就是赢具备的素质: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资源,利用网络搜索教学资源;熟练各种信息技术媒体的运用,能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保证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4、如何将学生信息技术课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语文教学:

学生掌握了电子文档的使用,网上资源的查询与下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上网查找资料图片和音乐,进行诗配乐、配画、录音试听自己的朗读效果等。

5、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广义的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等。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知识更多资料,利用多媒体授课,并通过教学软件、网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使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学校,还可以朝着校外、网络发展,如学校各项活动、旅游、艺术节、社会热点、网络资源等整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把学生能够把握的学校、家庭、社会的课程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式整合起来。

下载《纸船》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纸船》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纸船》学案语文版

    12. 纸船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并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 2.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品味诗歌生动的语言、明快的格调。 3.理解作品中的童真童趣,引导学生品味......

    纸船和风筝导学案(第一课时)

    纸船和风筝导学案(第一课时)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二(1)、二(3) 课 题 20.纸船和风筝(第二......

    《纸船》(泰戈尔)

    《纸船》 泰戈尔导学平台课标要求1、了解作者主要情况及其主要作品。2、揣摩修饰性词语的作用。3、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4、理解作品中的童心童趣。5、体会朴......

    纸船说课稿

    纸船 一、 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及作用: 《纸船》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诗两首》,这是一首冰心写的诗。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人间亲情。冰心的《纸船》表达了诗......

    《纸船》+欣赏

    《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

    纸船备课

    一、导入 去年我们学习过冰心的一首小诗《荷叶母亲》,冰心在诗中结尾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谁是我在无遮蔽天空下的荫蔽。诗人在诗中通过荷叶赞......

    《纸船》读后感

    《纸船》是冰心1923年去国留学途中在海船上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寄母亲。船抵横滨码头时,她在船舱里接连写下三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便是其中之一。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借叠纸......

    纸船朗诵

    1、左: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教会了我叠纸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右:我用彩笔把它画成彩船儿,小小的彩船里装着我无数的小秘密。 中:我把纸船抛到窗外的小河里,小船儿飘啊飘,飘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