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纸船》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1:1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母亲》《纸船》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母亲》《纸船》说课稿》。

第一篇:《母亲》《纸船》说课稿

《母亲》《纸船》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母亲》《纸船》,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和教学中使用的教法、学法、教学手段4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母亲》《纸船》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生文上册第一单元亲近文学,该单元以亲近文学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发展学生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刚深入初中的同学打开一扇文学之门。本篇课文题材为现代诗,作者通过《母亲》《纸船》两首诗,体现伟大的母爱和儿女对母亲深情的呼唤,也表明了冰心“爱”的哲学。

第二方面: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从学生情况来说,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由于文学作品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本课作为初中语文第三课的第一课时,为让学生体会现代诗奇巧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因此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1、体会《母亲》《纸船》中诗人对母亲爱的无比深厚。

2、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第三方面: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单元的总目标为亲近文学,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的第一课时,主要怎样去阅读现代诗,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体会小诗的形象和哲理,并感悟冰心诗中“爱”的哲学。

第四方面:教学程序和教学中使用的教法、学法、教学手段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 :

创设情境: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上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人,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师长,让学生依次划掉其中不太重要的,最后看看剩下的是哪个人?通过测验引导出我们的母亲。

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 此导语以活动的形式,借助心理学测试,让学生明白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渴望让学生带入情感,加强对本诗的理解。

环节2 明示并解读学习目标,预计2分钟 通过对学习目标的解读,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环节

3、检查学生预习稿的预习效果,了解学生的学情(3分钟)教师针对预习案中练习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及作者、作品有关文学常识进行指导,这样做,既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环节

4、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1、朗读训练(学法指导)(5分钟)

教师配乐范读(或放磁带),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全班齐读。

2、合作探究及展示(15分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针对教学稿上的4个问题,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得出问题答案。展示时重在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充分调动各层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养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师通过学习小组考核评分标准,对各学习小组进行考核,对各优胜的小组给予加分表扬。

3、我的疑惑(3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自学稿中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惑,针对性的进行解答。

环节

5、当堂检测(10分钟)

本次检测主要加强学生对《母亲》这首诗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学以致用。第二个题目对母亲这个话题自由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环节

6、课堂小结、点评(5分钟)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和启示,教师加以点评。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肯定自己,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第二篇:纸船说课稿

纸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纸船》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诗两首》,这是一首冰心写的诗。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人间亲情。

冰心的《纸船》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可以由让学生在朗读、感悟、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培养与家人的亲情,同时通过对诗歌特点的认识,让学生学习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

2、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理解诗的内容、主题和主要表现手法;

(2)领悟母爱,体验人间亲情,感受美的熏陶。

3、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训练朗读和圈点勾画重点词句。理解诗的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

4、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是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二、说教法

初一学生大多爱表现自己,发言积极,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充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接受新事物敏感的特点,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诱导他们学习。利用这一点可更好的调整课堂的气氛。初一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情境渲染,走近诗境;朗读练习,感知诗情;体会意象,体验诗情;拓展延伸,深化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品析诗歌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亲情。

三、说学法

1、读中悟,悟中读,逐步加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2、学生合作、探究诗的语言及写法上的特点。

3、在了解本诗借物抒情的写作特征后,真情流露,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短小的诗歌。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走近诗境

先来考考学生:一次全球性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词当选为世界上最美的英文单词。你知道是哪一词吗?(mother)

问题:当你每天沐浴着母爱的光辉,当你每天领受着母爱的恩泽,有没有想过为母亲做点什么呢?

等学生回答好,放轻柔音乐,教师抒情地描述:

在上世纪20年代,一位著名作家,她漂洋过海,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思念自己的母亲。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中国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

(二)朗读练习,感知诗情

1、我国是个诗歌的国度,我们今天学习诗歌一个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组织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个别学生朗读,再由学生点评。在朗读中谈体会,同时注重对朗读时停顿、节奏、重音、情感等方法上的指导。

如:“一只一只”:说明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从而表现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不灰心、每天的叠着”:表明思念和爱的执着。

“含泪、悲哀”:表现思念深切之至。

利用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做到正确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

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体味母爱。之后学生点评教师点拨,使朗读与原有的形成比较,更好的把握朗读的要点,读出感情。

(三)体会意象,体验诗情

1、课文用一个什么意象来表达感情?再读全诗,围绕中心意象各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诗歌每个小节的主要情节。(叠纸船 放纸船 梦纸船)

2、同学们,朗读中,我们感悟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那么诗人是如何通过纸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四人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2)诗人为什么要借纸船这一意象呢?

(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情感,因为诗人漂泊在太平洋上,无法与母亲互通音信,而船又是负载东西、运送物品的,所以诗人借助纸船,仿佛可以载着自己对母亲的爱、眷恋和思念,回到母亲身边一般,这样就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借纸船来抒情写出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借纸船抒情适合于大海上这一特定的环境特点。纸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于表达女子的心态。以此让学生了解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

(五)布置作业,感受亲情

同学们,我们已经领会了本诗的特点是借物抒情,我们能不能也借某一意象写几句献给我们最爱的人呢?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相信大家会妙笔生花的。

(初一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布置这样的作业,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近现实生活,让他们进一步感受亲情和爱。)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纸船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下册《纸船》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纸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共设置了五篇课文。《纸船》出自泰戈尔的《新月集》,诗人依照儿童的心理,用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儿童出儿童的种种动人的情态和奇思妙想。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我爱这土地》、《乡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作品,对诗歌学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有了一些自己学习的积累。为此在教学本首诗时,我将与全班同学一起共同探讨、分析诗作的内蕴,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笔下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世界。

2.品味诗歌朴素的语言,明快的风格,实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3.学生尝试仿写诗歌,体会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掌握诗歌的一般写作方法。

诗歌是一种形式独特的文学样式,具有独有的文学特质,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诗歌教学应回归其最本真的阅读,那就是“体悟”,学生只有浸入诗歌的感情世界,不断的与之交融、重合,这才是真正的“体悟”,为此,教学这首诗,我将重点通过阅读、仿写,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瑰丽的世界。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纸船》内容较为简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便可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先是想到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用船载着秀利花平安的到达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这节课,我充分利用游戏创设情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入课文的意境中。(2)引导发现法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生生交往、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学习这篇课文,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美。具体操作将在下面的环节中加以渗透。

2、说学法

(1)自主自悟学习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还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对语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节课,我准备为学生的自主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自主交流、自主体验、自主感悟,由浅入深,感受诗歌的韵味。(2)诵读品味法

新课程强调凸显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而在语文课中,就必须强调个性化品读。通过深情的朗读,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使之能体验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文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水平。

三、说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手工作品“纸船”两个大字,要求学生说说小时侯常常折叠的手工,叠制中的故事。

这样导入一种情景的氛围,从而为下一步的入情作很好的情感铺垫。

2、根据自己阅读诗歌的积累,说说欣赏诗歌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置,既是温习学生以往的相关知识,又为下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可能学生的发言比较分散,那么,可以把问题再细化些,如“你觉得诗歌的美在哪些地方体现出呢?”而课件中“画面美”、与“情感美”可以机动处理,先后顺序可顺着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多媒体出示: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1)、听配乐朗诵,请学生说说感受到的画面。

(2)、展示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的四幅画,请学生说说你觉得哪幅画最适合做本首诗的插图,并说说原因.新课标强调:语文阅读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优美的音乐和动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感体验。诗歌又以其独特的画面美,其美的意境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其营造的无限的空间。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笔画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解读文本。也许学生的作品是稚嫩的,也许学生的评析是比较肤浅的,但通过这个环节,最起码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诗作的画面美。

4、多媒体出示: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1)、请你用你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划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诗句,并说说理由。(2)、你们中间也有远离家人的,你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新课程呼唤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倡导民主平等的对话。本环节的设置就很好地体现这种精神。读文学作品,做到“动嘴”、“动手”、“动情”、“动脑”,多感官感受作品的内涵。学生可以从作品的局部进行分析,品味词语的精练,句子的回味无穷,诗节的丰富感情。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反复品读,反复玩味,反复领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为今后的创造美奠定基础。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细细体会诗句细节处的情感变化,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说话训练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蕴涵的浓浓的感情,并请发言的同学能深情地用自己方式读出这种感情。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尤其是个性化感受,丰富个性阅读的内涵。

5、多媒体出示:感受诗歌的音乐美。(1)、说说诗歌朗读的技巧。

(2)、选择背景音乐,说说你选择这首歌的原因。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读脚本,在用你们的方式读给大家听。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其诗意往往藏在或纷繁杂乱,或清醇玄妙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天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观书须熟读,其言皆者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学生通过设计朗读脚本,反复朗读揣摩、体悟,从而品味出诗歌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

音乐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学生在选择不同音乐的过程中,已经融入到诗歌的情感世界中。诗歌的急切舒缓,起程转合的律动特点与背景音乐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可能有些学生所选择的背景音乐在我们看来并非最恰当,但只要他自己能投入地朗读,深入地领会诗与歌结合所达到的艺术美好的境界。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6、拓展延伸

(1)、请学生小结这一节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也可补充其他的鉴赏方法。(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鉴赏春水繁星中你认为精彩的诗作。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现在又有一种说法:“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传授基本的欣赏方法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培养语文素养。

新课程强调教师“用教材教”。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教学过程关键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学完一篇课文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节课中讨论的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并非是权威的,仅仅作学生今后学习诗歌的一个参考。鉴赏方法是其次的,主要激发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文学天地。

当然,在完成次环节中,需要学生课前先读一读冰心的诗集,也许难度比较大,但作为语文教师,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学会科学地用教材教,把学生带入语文的渔场,文学殿堂。

7、布置作业(1)真情告白:用你的方式向你地亲人表达你对他们地深深地爱。

(2)阅读《春水》《繁星》并积累精彩诗句

第四篇:纸船寄母亲

五年级上册14课《冰心——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3.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爱。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体味诗歌内涵。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仿写诗歌。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前准备:

教师: MP3歌曲、PPT课件。

学生: 查阅冰心资料,了解本诗创作背景。

教学设计:

一、认识作者、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1.出示冰心诗歌:《别踩了这多花》指名同学读,这是谁的作品? 学生回忆有关冰心资料: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和《寄小读者》以及散文《往事》。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其文笔凝练、清丽,短小隽永。

你有过与父母、朋友分别的经历吗?你想他们时怎么办? 2.创作背景:

1923年秋23岁的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船赴美国留学。第一次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当她孤零零地随着航船在海上漂泊时,对亲人、对母亲倍感思念。由于当时通信条件有限,她不能打电话,更不能上网,此别就是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何时能回到母亲怀抱?在太平洋的习习海风中,冰心含泪写下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纸船——寄母亲》

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课前大家已经读了诗歌,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朗读。

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诗歌。要求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要读出诗句的节奏和情感。

2.多指名几个同学读,在小组内试着说说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3.教师配乐朗读

注意听老师的读和你的朗读有没有区别,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听得感受。

师: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语句、美的韵律、美的画面、美的情感。“诗歌要用心来品读。不仅品凝练的语言,更应品其内在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感悟诗歌独特的魅力。

三、赏析诗文、品味意境 1.教师带学生学习第一节

要求: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节,读完后想一想哪些词语用的好?表现了什么?

抓住:从不肯 总是、一只一只 舟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做出评价)2.自学第二三节

自学提示:a读出诗的节奏 b体味诗的情感(画出你认为最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词句简单写写你的感受)c理解诗的内涵

山水寄意,草木传情。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本文作者正是借着什么抒情呢?冰心正是借着一只只小船表达对母亲的无限的思念。

3.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悲哀是不能和母亲团聚,想见不能见。诗人想象纸船能进入到母亲的梦中,向她倾诉女儿对她的无限深情。5.指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节。

6.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对你的朗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朗读标准:

声音响亮

吐字清晰 节奏舒缓

感情深沉 体味诗情

进入诗境

播放音乐:学生朗读全诗。四.拓展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歌颂母亲的诗文、歌曲比比皆是,大家来欣赏: 古诗:唐代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纸船是来自远离家乡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浓浓的爱,此时,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写在纸船上。(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第五篇:纸船——寄母亲

纸 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 船——寄母亲》赏析

“从不肯妄弃”,足见感情执着;“妄弃”,随意丢弃。“一只一只”,可见数量之多。

“不灰心”“每天”感情诚挚,愿望强烈。“含着泪”“悲哀”思念之苦,刻骨铭心。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船虽然很小,但是所蕴含的感情却很深,愿望很强烈。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它的爱和悲哀归去”因为爱和悲哀是融在一起的,因为有爱才倍觉思念,因为孤独和思念才有无边的悲哀,这悲哀当然只能诉说给母亲听,所以要将爱和悲哀载去。

“悲哀”是指思念母亲的孤独、惆怅、难舍的痛苦之情。最后一句话:点明题意,诗人的感情抒发以达到极致,令人怅然不已。诗中的“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祖国、思念母亲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推荐人:宋冬梅)

雨之歌

【黎巴嫩】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推荐人:宋冬梅)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⑴,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 字词注释: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推荐人:宋冬梅)

下载《母亲》《纸船》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母亲》《纸船》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纸船》《母亲》1五篇范文

    课题: 《母亲》《纸船》 课型:新授 时间:2012年8月19日 主备人:杨娜 审核人: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内容】 《母亲》《纸船》,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

    纸船说课稿(最终五篇)

    纸船说课稿1一、说教材《纸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以“家庭、亲情”为在主题,共设置了五篇课文。这些文章作者均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纸船和风筝》是本册入选的新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可是,就因为一......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一、教材解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1、文本解读:课文讲述了一个感......

    冰心《纸船——寄母亲》

    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

    《纸船寄母亲》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世纪老人冰心写的《繁星春水》。其中,有我们曾经学过的《纸船寄母亲》。在读完这篇时,我已热泪盈眶。此时,我深深体会到了冰心奶奶怀念母亲和对母亲的爱。初读时......

    《纸船——寄母亲》教案

    山东光远中学王新伟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

    24《纸船》说课稿2

    《纸船》说课 稿 文学院09级师范一班 2009071029 杨惠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纸船》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诗两首》,这是一首冰心写的诗。这个单元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