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总结
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总结
新学期,我校创建了361课堂教学模式。我个人理解,我们学校之所以大力提倡和不遗余力的推行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原因肯定不是为了完成教育局的要求,而是我们学校领导经过慎重思考、反复比较、交流学习、研究讨论之后得出的最佳选择,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为了应付教育局的检查,而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拓宽我们学校发展的内涵,进而促进我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当时在各班里做了形式上的改革:座位的调整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总结,也有一点失败。
一、取得的成效与方法。
1、小组里面进行口算练习,扩大练习面,增加练习量,提高口算的准确性与速度。
2、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等能力。个体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而小组集体的思想意识可能迸出与众不同的火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很多,AB水平的学生都能照顾到C水平的学习。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 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给众多孩子上台展示的机会,提高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6、小组合作学习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存在的问题
当然361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一些问题。我总结以下几条:
1、分组不合理。其主要表现在:①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②分组过大,不方便交流,一个小组内4个成员为最好;③对于一个小组,组内的成员只是硬性的按照不同能力相互合作兵教兵的模式组合在一起,教师较少考虑小组内成员的文化背景,致使某些时候学生的合作交流出现问题,最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影响。
2、同学关系不协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有效进行。
3、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很多学生趁小组合作交流之际聊天,脱离课题闲聊,做小动作,尤其是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差。有些学生把小组交流当成简单的对答案,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有些小组就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相互不交流,这些都导致小组合作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4、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在教学实践中,好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参与的更多,有的时候,一个好学生可能一节课发言达十多次,这样使更多的困难生成了仰望者,久而久之他还有自信吗?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且好学生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致使他们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不再进行思考。
5、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重视总体,忽略了个体,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困难学生,总是分享好学生的结果。
6、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大部分是6人一组,分组比不分组占的空间大,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另外有很多课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三、采取措施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3、建立合理、可行、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
4、多让学困生进行展示交流。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模式总结
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模式总结
何官屯学校 李义成
我制订了生本课堂改革方案,着力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验。经过近一个学的探讨和实验,我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现将这套模式记述下来,希望在共同分享的同时,能得到大家的指点,达到共同探讨、共同商榷、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小学低段数学三模块教学”。
第一模块: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小学低段,儿童年龄小,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持久的耐性,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是被动的,不专心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见识阅历少,不谙世事,心灵纯美的像一片白纸,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传统的教学对他们来说就是逆来顺受,认为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因此,低学段孩子们的学习,大多以老师的讲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被完全遏制了。实行生本课堂改革后,我针对低段学生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非常感兴趣的特点和儿童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在低段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采用多种途径创设与教学联系紧密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引发出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产生一种想去自主探究的意识,抓住时机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积极交流等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例如:我在教《前后》一课时,课前制作了公鸡、小猫、大象、兔子、小狗、小熊等动物头饰,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故意把头饰举起来一一放在讲台上说:“看见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做扮演各种小动物的游戏,喜欢吗?”我的话音还没完,学生就齐声答出“喜欢”来。紧跟着我说“不过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哦!上台扮演动物的人要把队形站整齐,队伍中的人要不断变换位置,下面的同学要仔细观察辨认出台上各人排第几,队伍中的同学要仔细听说出台下的同学辨认的对不对?”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了学习新知识环节中,自然地成了主动合作者。
模第二块: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的核心原则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智慧各放异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能体现这个原则的。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很稚嫩,大部分的学习都还依赖教师,他们不能独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学习目的性不强,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的积极程度。我在这个模块中采用了小步走的流程: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引导学生把逐个要求读明白;
3、教师巡视引导教会学生合作探究。
4、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及时指导学习小组展开学习。学生按优良中差搭配,4人为一小组,选出平时成绩优秀,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明确组长的任务是领取学习任务,组内及时分工、帮助学困生、对小组学习进行评价等。组长既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又是小组学习的领导者,是推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点。组长确定发言人1、2、3、4的任务,小组交流、准备上台汇报每个人的发言任务等等。我要求小组的第一发言人是平时不善于发言或程度比较差的学生,组长一般到最后做总结性的发言;每过一段时间要要求小组长根据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换各人的任务,使每位同学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一般是我给学生提供发言的句式(主要是教会学生说完整的话,也可以学生自己灵活组织)是:①.我用xxxxx方法来做的(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②.我知道了(发现了、学会了)什么?③.我认为在解题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④.我还不懂的问题是什么?
5、小组交流汇报;一节课重要的、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就是把在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我安排的小组交流汇报时的要求是:①.小组里尽量做到每个人都发言。②.一人发言完,小组长要完成和台下同学做互动交流的任务。比如: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不同的看法请做补充(哪个同学还有疑问?哪个同学想做评价?)?然后,组长要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③.组长还要要求每个小组里的同学都认真倾听其听发言,做好及时针对性的发言并进行评价、补充和质疑。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的适时尽量用少而精炼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学生释疑,这里的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放”“引”的作用。
第三个模块: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一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是否有实效性,这里就要求数学的课堂练习题目的设计一定要有层次性、挑战性,练习题结合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成: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于问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的无意注意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走进主动探究的过程之中。
例如:我在教人民币认识这节课时,在巩固训练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知识得到了巩固提升,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达到了学以致用。
以上是我在生本课堂改革中的一点不成熟的探讨,教与学是没有固定之法的,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也不会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知识内容,可以根据上述模块进行不同的删减和增添,只要是紧抓生本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去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生本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即可。
第三篇:低年级小班音乐课教学模式初探
低年级小班音乐课教学模式初探
长宁区教育学院宋玮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音乐课都采用了小班化教学的形式。音乐课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在低年级唱游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唱游教材分听听、唱唱、玩玩三个主要部分,我们把唱游教材的内容分成四种课型(器乐、律动、欣赏、歌表演),并进
行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开展低年级小班音乐教学模式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加强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为前提的审美基础教育”、“提倡以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口的音乐基本训练”、“以即兴创作为抓手,以想象、联想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两年教学实验,我们认为小班教学更能落实以上的改革措施,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
个体接受音乐教育的充分程度。
我们开展低年级小班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机会,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丰富的音乐情感。
二、积极探索低年级小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在小班教育环境下,基于对课型的分类——器乐课、律动课、欣赏课
与歌表演课,开展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启发诱导模式:
所谓启发诱导是把学生广泛而杂乱的兴趣爱好很快集中到一点上,从而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巧妙地设计启发式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歌表演课型是研究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表演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增进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力,激发学生表演的欲望。
例:长宁实验小学 王培丽老师执教的歌表演课《小司机》,运用启发诱导模式,引导学生以生活中乘车的亲身体验,来表演车上不同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生动形象的车厢见闻。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公交车上发生的事情,接着启发学生:“你们能不能用歌表演的形式来表演车厢内发生的故事?”学生争先恐后
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演欲望强烈。学生在扮演车厢内各种人物的过程中,不仅
提高了歌唱表演能力,而且形象地体验了人物的美好情感。
(二)师生互动模式:
所谓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如吹奏、律动、欣赏、表演等,和学生一起讨论,尊重学生的想法,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鼓励肯定,错误或不完整的回答不予批评,而是提出修改建议,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探索性原则,教师将学生现有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要学习的新知识精心组织在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环节处,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己去尝试解开这些疑团,亲自获取成功的喜悦。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掌握学生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以小组为单位,以“音乐组长”为组织核心开展讨论,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展示。如:律动教学是研究采用律动的动作来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等,学生通过自编及教师的指导,能用优美的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要素、意境等。
例:江五小学的周颐老师执教的律动课《龟兔赛跑》,通过学生对已学的律动动作的复习,并在教师的提示图上选择创编合适的舞蹈动作来表现龟兔赛跑的动画场面,培养学生的创编及表现能力。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律动图象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一起用自己创编的动
作来表演小兔的各种形象,学生很有兴趣。
(三)引导创作模式:
所谓引导创作模式是用比较法、发现法、选择法等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手法来进行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谈他们的创作思路,同时可充分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教师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将学生的创作火花发展成他们的创作作品。如器乐教学课型主要研究通过小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运用小乐器进行音乐小品创作,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使乐器
成为音乐课上学生的学具。
例:江五小学的李瑾老师执教的器乐课《母鸡一家》,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口风琴上的do.mi.sol三个音来模仿公鸡、母鸡及小鸡的叫声,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叫声可以用不同的音高来表现,并进行节奏、旋律的创作及“母鸡一家”的器
乐小品表演。通过学习器乐创作,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展现,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
(四)创设情景模式:
所谓创设情景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教室中的椅子、桌子、凳子及小乐器、头饰等多种教学资源,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从身边感受音乐,寻找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音乐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不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集中到最佳方案上来,或者是把几种方案综合成一种最佳方案。如欣赏教学课型是研究从听觉入手,培养学生整体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
表现力。
例:长宁实验小学的谷瑛老师执教的欣赏课《快速波尔卡》,是由欣赏作品的片断到整体,让学生感受火车快速行进的场面,并将课堂设计成火车轨道,让学生分组进行即兴创作,在快速波尔卡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引导学生用各种手段来表现火车快速奔跑的场面,学生用图画、舞蹈、打击乐器等手段来表现他们所欣赏的乐曲内容,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综合才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
既学到了知识又展示了才华。
以上的四种课型(器乐、律动、欣赏、歌表演)所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尽管各自都有其主要的特色,但在原则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实行 “小班化教学”。因其小班环境,教师能更充分地利用活动空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特长,使每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充分施展活动能力,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与发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启发与引导,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和力,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相结合、发散
与集中相结合的平等和谐的新型教学关系。
本文是在课题研究《小班化低年级音乐课型初探》的基础上作出的分析与归纳,我们认为只有将这些最本质的教学理论与“小班化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创设出低年级小班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使“小班化教学”更具有生命力与
推广价值。
第四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及案例
低段“识字写字”教学模式
一年级语文组
低段“识字写字”模式教学实例
一年级语文组
“用随笔让生活与作携起手来”实验小结
实验教师梁桐爱
第五篇: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
1.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
(1)激趣导入,学习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课文的教学是否成功,导入新课的效果如同一首曲目的序曲,定下了发展基调。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为学习新知架上一座五彩桥,铺上一条缤纷路。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游戏导入、猜谜导入、插图导入等多形式,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链接已学的知识,联系生活体验,围绕所学的新文本主题建构一个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好新旧知识的链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如:叶青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就运用了歌曲导入法,她选择了一首跟《三个儿子》内容有联系的《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以及自己的歌声中感受这是一只孝顺妈妈的小乌鸦。
(2)以读代讲,品析词句
崔峦老师给出的十条建议中指出:“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要舍得花时间,并持之以恒。”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一定要注重有层次地读。首先,要求学生读“通”,即: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不读错字,这也是初读课文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求学生读“熟”,即: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更流畅,有一定的速度,能读好一些长句、难句等。接着,要求学生读“懂”,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带着问题品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词,读中析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读出语气,这是朗读的升华。如:我区一位名师,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中,就是通过引导读熟、读懂课文中关键的五个句子,在读句中品析“碧玉盘”、“一组一组”“距离”等词语,理解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3)多元识字,提高效率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开始,是人类打开知识文化宝库的钥匙,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舵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字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如: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顺口溜、借助插图,运用多媒体演示、表演动作、儿歌记忆等,通过变换组合各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4)正确书写,培养习惯
写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低年级尤为重要。一定把写字教学放到课堂上,置于老师的指导之下。新《课标》要求每天的语文课安排十分钟写字,不仅要“量”的完成,还有“质”的达标。教学时要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认真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5)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崔峦给低年级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注重语言积累。”指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并学会运用好词好句。以课文为载体,进行仿写、续写、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