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易方程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知识树说明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用字母表示数到简易方程,是代数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这既是学生对所学的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应用,又是学生进行第三学段代数知识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其中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能够唤起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黑鹳等很多动物濒临灭绝。本单元以这些珍稀动物数量变化情况为素材,注重了素材的现实性,同时突出了数据的真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借助天平来学习知识是本单元一大特点。
本单元在编排时,无论是理解方程的意义、探索等式的性质,还是学习解方程都是借助于天平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3、信息窗中的信息循环使用。信息窗中的信息循环使用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又一特点。如信息窗1中的信息在解决信息窗2中的“2004年白鳍豚大约有多少只?”问题时,进行了循环使用;信息窗1中的信息又在解决信息窗3中的“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有多少只呢?”、“2003年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两个问题时进行循环使用。这样,既使学习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也体现了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安排知识结构。
本单元知识结构的编排,是遵循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设置的,体现了数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如:学生在解决信息窗2中的问题时,先列出了方程,同时产生了解方程的需要,顺应这种需要,教材先安排了等式性质的知识,然后再解方程,呈现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体现了学习方程知识的必要性。
(二)单元学与教建议
1、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
在此之前,学生解题一般列“算术式”,通常称之为“算术法”。本单元,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这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大的转变。用“算术法”解逆向思维的题目,难度比较大。而“方程法”则是把“未知数”看作是“已知数”,让这个“已知数”也参与列式,将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变成了顺向思维的题目,大大降低了思维难度。因此,初学方程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实现由“算术思维”向“方程思维”的转变。
2抓住列方程解题的关键。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有关找等量关系方面的练习,突破列方程解题的难点。
3、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绝不能单凭猜测和想象完成,应该按教材的编写意图,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4、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检验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意识,并能够通过检验及时对结果进行矫正。
5、本单元建议课时数:9课时。
第二篇:简易方程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简易方程
栾庄小学 张建根
第二学段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方程表述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数学思考:初步形成数感,感受符号直观的作用。
● 解决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 情感与态度: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生数学的价值。内容标准: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
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
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下面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来谈谈第二方面:说教师用书。教材编写特点:
特点一: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特点二: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的呈现解方程的原理。
特点三: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突现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特点四: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突现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特点五: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 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是:激发兴趣的主题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可操作性方法的小结(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全面的整理和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单元内容结构:
第四单元的内容有: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说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二是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
三是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节教材的四部分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的发展。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又如第2节中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构成等等。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评价建议:
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能力。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 时,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巡视参与时,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通过手势、眼神、表情和语言等方式适时鼓励。然后结合整体的学习过程从“认真操作,积极讨论,得出结论和大胆汇报”几个方面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每周统计一次,期末总评。
2、知识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识的情况采用了“评比+评语”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和每次测评的结果分优、良、合格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同时,站在学生的高度上,写上赏识激励的语言,帮助树立信心。如 “你的计算如果能像你的字一样认真漂亮就更好了。”如果有学生对测验的结果觉得不满意,要委婉幽默地鼓励学生重新解答:“试题在向你挑战呢,去战胜它。”学生通过努力做对试题,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以评价,并给出鼓励性评语。这种“推迟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
3、应用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宗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如,借鉴哲理督促聪明却懒惰的学生:“梅花香自苦寒来,你要战胜惰性。”用精妙之语,激励爱钻研的学生:“你肯定还有高招,我为你骄傲”。说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效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小数的知识。
教学方程的意义,需要学生动手测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模拟学具和身边真实物体这两大资源来帮助教学,如:测量水壶和茶杯、花盆和花瓶、墨水瓶和铅笔盒、的重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堂。深入生活中去学习,课外资源的开发会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材介绍[推荐]
一、教学内容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解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一是,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二是,根据课标要求,明确给出等式的性质(原来只是借助天平平衡来理解),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三是,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分散难点,并且解方程的类型更全面。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符号意识,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作用,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在这过程中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
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用字母表示数,学习了用符号表示一个特定的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等,所以教材就不再从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一般的数起步,而是直接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开始。
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本技能。对小学生来说,受以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影响起初会有一些困惑。因此,为了突破难点,保证基础,教材加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除了原有的两个例题之外,还增加了两个例题,学习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也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具体内容如下表)。相应地还增加了一个练习。
例1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30)
例2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6x 例3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例4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3x)例5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4x)
同时,还加强了代入求值的教学,使学生不断看到,用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量,当用一个合适的数代替字母并求值,就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突显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从小学起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代数思维习惯的培养。
以等式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变显现出来了。例如,解形如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与加上,得与;解形如与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与乘上,得与。这样解决方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3.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教材一方面在第一节,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为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解方程单独编排,并且解方程的类型更全面,分散难点。
在 解方程这部分内容中,方程没有刻意一一从现实情境引出;而且解方程的过程,充分借助实物直观、几何直观,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变形、求解的过程。待学生有了一定的解方程基础后,在实际问题与方程这部分内容中,再由实际问题引入前面没有出现过的方程。这样处理,两部分内容各有侧重,既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又关注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材对实际问题与方程这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并有所加强。一共安排5个例题(具体如下表)。这部分的5个例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答,都需要逆向思维,从而便于突出等量关系的分析,突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
例1 x+b=c的应用 例2 ax-b=c的应用 例3 ax+ab=c的应用 例4 x+bx=c的应用 例5 ax+bx=c的应用
<<<1234&&&
四、具体内容
(一)用字母表示数
1.例1:用字母表示加减的关系。
重点让学生体会还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特点:具有一般性,可以看作一个具体的量。具体编排体现具体一般具体的过程。
(1)重视抽象概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这是列方程的基础。教材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路,先列出用具体的数表示的式子,让学生看到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个别现象,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看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具有一般性,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
(2)渗透函数思想。让学生体会:a+30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一一对应,以渗透函数思想。
(3)取值范围。关于字母的取值范围应该让学生明确,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4)代入求值。代入求值是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通过正反两个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当a是一个具体的岁数时,a+30也是一个具体的岁数。
2.例2:乘除的数量关系。
(1)编排和例1相同。同样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过程,再从一般到具体的代入求值。
(2)介绍字母与数相乘的习惯写法。
3.例3:运算定律、计算公式。
(1)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优越性。对比用语言描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体会到:用字母表示,一目了然,准确、简明、易记。
(2)代入求值。以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为例,教学怎样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怎样把已知数据代入公式求值。介绍平方的书写方法,数与字母相乘的书写习惯。
4.例4:两级运算。
例4例4和例5是新增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为后面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
这里数量关系比前面进了一步,含两级运算,重点是还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这里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出代数式,代入求值。
5.例5:两积之和(ax+bx)。
(1)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2)引导学生化简式子。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化简,学生熟练后可以直接写出7x。
(3)拓展例题。将式子改为4x-3x,让学生说出它的含义,再说出化简的结果。这时将出现数与字母相乘的特殊情况,即1与字母相乘,1可省略,可用来检查前面学习的书写习惯。
(二)解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教学方程的概念要从认识等式开始。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通过天平演示,经历由数的等式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不等到相等的比较,为引入方程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基础。
<<<1234&&&教学时,可制作动画或自制的天平教具来演示。因为精密的天平仪器小,学生不易看清,也不容易取得平衡。
通过实物演示得到了一个方程,接下来再通过图示得出第二个方程。然后以两个方程为例,给出方程概念的描述。为了丰富对方程的感知,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并呈现三个同学在黑板上写的方程,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2.等式的性质。
原来没有直接出示等式性质,但是解方程时不利于学生的描述,这次正式总结出。通过插图演示天平平衡的实验,探究等式基本性质。
用连环画式的插图,一方面提示教师可以怎样演示,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思考、感悟天平保持平衡的变化规律,提供了直观的观察材料。要注意的是,教具演示能使学生看到动态的过程,获得实实在在的真切感受。但演示过后,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只剩最后的结果状态。而连环画式的插图,没有实物演示那么生动,但可以保留初始状态和结果状态,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双向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等式性质1的演示过程中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这样从直观演示过渡到等式,帮助总结。等式的性质2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交流完善对0的补充说明。
3.解方程。
(1)例1:解形如x+a=b的方程。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①这里借助三幅天平演示图展现了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为了便于通过图示说明解方程的全过程,这里的数据比较小。但是学生可能一眼就能看出结果,为提高学习掌握新方法的积极性,可以明确指出,要根据等式性质来解方程。在这里要暂时避开算法多样化的讨论。
②结合解方程的过程给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不再单独编排。
③检验。由小精灵给以提示,介绍了验算的全过程,就是前面所学的代入求值的过程。
(2)例2:解形如ax=b的方程。
编排思路同例1。练习中尝试解形如x÷a=b的方程。
(3)例3:解形如a-x=b的方程。
这是新增的,解方程的类型更全面。
重点突出转化思想。教材以20-x=9为例,讨论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思路是转化为x+b=a,即转化为例1的形式。这里不再依靠天平的图示,意在及时抽象,启发学生直接依据等式性质进行转化。a÷x=b类型的方程让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积累解方程的经验。完成基本类型的方程求解后,小精灵提示学生总结解方程的思考方法(利用等式性质)、解题步骤、要注意的问题。
(4)例4:解形如ax+b=c的方程。
(5)例5:解形如a(x+b)=c的方程。
这两种都是新增的稍复杂的类型。同样也是利用转化的方法,将解较复杂的方程转化为前面的基本类型来求解。教学重点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实际问题与方程。
(1)例1:基本类型。
①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这里的问题比较简单,容易发现数量关系。学生也比较容易直接利用算术方法求解,教材在这里尊重学生的经验,先出示了算术解法。以此鼓励学生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接下来引出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对将所求数量设为x,对未知数参加列式,都会感到不习惯。所以,教材引导学生将未知数设为x,列出方程。
②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特点: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未知数参与列式。其中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教材用色块予以凸显,但它不是解题书写的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列方程。
③淡化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方法的对比。这里的数量关系简单,体现不出列方程的优势,重在经历一般方法,规范书写格式。
(2)例2: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
①体会优越性。这里的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决需要逆思考,思维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错误。而用方程解,思路比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1234&&&②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这里的数量关系,学生常有不同的分析(如下)。学生有必要的话,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分析。如:
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③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教材给出了基本步骤,提升学生的学习经验。
(3)例3:列方程解形如ax±ab=c的问题。
这里的数量关系是两积之和,是典型的数量关系,生活中很常见。而且,理解了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也就容易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差)的数量关系。同时,两个积中有相同的因数,可以根据分配律,得到含小括号的方程。所以例3具有举一反三的典型意义。
(4)例4:列方程解形如ax±bx=c的问题。
①含有两个未知数。此类问题称为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其特点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知道这两个未知数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两个未知数(如本例)。如果用算术方法解比较难。改用方程解,都可归结为解形如ax±bx=c 的方程,思路统一,解法一致,学会其中之一的解法,其他类似的问题,如和差就很容易类推解决。
②设未知数。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确定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来表示。但这里重点是设谁是x,一般为了解方程方便,设倍数关系中的单位量为x。也可以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思考。
(5)例5:解决问题。
这里是行程中的相遇问题,比较经典,这里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编排,让学生体会方程解的优越性。
这里的方程形式与例3相同,重点是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五、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知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蕴涵较为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价思想、模型思想等。比如:
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连串依据等式性质的演绎推理过程,最终将原方程转化为与其等价的x=?的形式。x=?是方程变形的目标。教学时,应要求学生做得对、说得清,从而在理解变形依据、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所学方程的解法。
列方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建模过程。教学时,应启发学生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比较直接、简明,能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为易。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的优越性。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还要注意引导他们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便于思考的简便解法,进而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1234&&&
第四篇:简易方程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对号入座”你能行。(每个空2分,共30分)
1、五(2)班有学生a人,今天请假3人,今天出席()人。
2、比x多12.5的数,在扩大4倍是()。
3、用方程表示出下面的数量关系
①比一个数的2倍少6的数是14。
②比x的3倍少2.5的数是9.5。
③90减去5倍x的差等于16。④从58里减去一个数的5倍,差是13。
4、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5、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底和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6、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千米。
7、甲仓库有大米x袋,乙仓库所有大米是甲仓库的3x,那么3x表示(),x+3x表示()。
8、学校买来8个足球和5个篮球,每个足球a元,每个篮球b元,一共用去()元。
9、老王a岁,小李a-18岁,再过c年后他们相差()岁。
10、一批零件有a个,每小时加工x个,a÷x表示()。
二、判断题,“火眼金睛”辨真伪。(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2、x=7是方程2x-3=11的解。()
3、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4、a2 与a·a都表示两个a相乘。()
5、7.5比x的3倍多3,列方程是7.5-3x=3。()
三、选择题,“精挑细选”找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式中等式有________,方程有________。
A、7x-3=0B、x-1>1C、x=0D、x+5=0E、x+1<42、1.1+x=1.1,方程的解是_________。
A、x=2.2B、x=0C、x=13、甲数是a,乙数是甲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
A、3aB、a+3aC、a+34、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25xB、15-3=12C、6x+1=6D、4x+7<95、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少4棵。四年级种树()。
A、26棵B、32棵C、19棵D、28棵
四、解方程,“神机妙算”显身手。(每小题4分,共20分)
X÷3=1.38X—5X=272×(X+1)=6
4X +1.2×5=24.40.95÷4X=1.9(10-7.5)X=0.12
5五、应用题,解决问题我能行。(列方程解答,每小题5分,共30分)
1、爸爸买一副羽毛球拍和4只羽毛球,共用去59.2元,一副羽毛球拍48元,一只羽毛球多少元?
2、爷爷今年69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5倍还大4岁。小明今年几岁?
3、一条水渠的横截面是梯形,上口宽4.5米,下底宽2.1米,横截面的面积是7.92平方米,这条水渠的深是多少米?
4、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出发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后,甲船落在乙船后面57.6千米,甲船每小时行32.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饲养场鸡和鸭共饲养3150只,饲养的鸡比鸭的2倍还多30只,鸡和鸭各饲养了多少只?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35千米,乙每小时行47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第五篇:简易方程知识点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a×a可以写作a·a(或a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a+a2、数字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前面。(如b×4写作4b)
3、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如2+3=5是等式,但不是方程。此类题如乐园第1页,第一题。注意:X=3此类也是方程。
5、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每天坚持练习)
(1)一定要写‘解’字。
(2)等号要对齐。
(3)两边乘除相同数的时候,这个数不要为0.典型例子:3.8x-x=0.563.8-x=0.567x+3x+26=742x-4×2.5=3.66、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7、列方程解应用题
总结几种情况:
(1)比字句。(如课本20页第7题,根据比字句找出关系式,列方程)
(2)找总量。(如课本19页第3、4题,根据总量找关系式,列方程)
(3)相遇问题(如课本21页第9题,根据总路程列方程)。
(4)根据公式列方程(如15页第3题,根据公式列方程)。
(5)根据不变量列方程。(如: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有20人没床位;如果每房间住8人,正好住满。有多少房间?根据两种方案的不变量“总人数”列方程)。
请根据几种情况,找题练习。
注意:问题为两个未知量时,一般根据有关倍数的句子,写设。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如x=3,不加单位名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如30-3x=21,这类-x或÷x的方程的解法小学阶段没有学习,因此,列方程时,尽量不要列成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