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王开东)(必修课堂实录)
师: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很愚笨的问题,小说何以叫小说?
生1:老师,是不是小说刚开始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和诗赋等正统文学相提并论? 生2:我特喜欢《三国演义》,其中有很多真实的英雄人物,而《水浒传》中大多都是草寇。师:喔,你还有点封建思想,认为草寇不上档次,是吧,还有吗? 生3:我喜欢《三国演义》,主要是喜欢那种历史的风云和纵横捭阖的权谋斗争。师:透过历史的烟云,看到惊心动魄的斗争,确实有味道。生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很有意思。师:哦,说来听听。
生4:你看刘备那么忠厚,甚至显得愚笨,但是诸葛亮却死心塌地辅佐他。所以,我读出了刘备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师:有意思,还有哪些新颖的见解,说出来我们分享。
生4:我还发现刘禅也并非扶不起来的阿斗,他对诸葛亮很倚重,就是一种聪明的表现;而乐不思蜀更是他全身而退的一种大智慧。
师:说得很精彩!这就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希望今天我们同学们也要保持这种阅读的姿势。还有吗?
生5:我不喜欢《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感觉他们的性格很单调,特别不鲜明。而《水浒传》就不一样了,很多人物血肉丰满。比如林冲,他的性格就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师:就是说,你发现《三国》中的人物性格是平面的,缺乏变化;而《水浒》中的人物性格却是立体的,流动的。是这样吗? 生5:是的。
师:同学们,你们评评他说的如何? 生:(很多同学点头认同)
师:这就是说,她说出了大家人人心中都有,人人口中都无的话。老师很高兴,这个观点也是鲁迅先生的观点。先生认为“欲显刘备之忠厚而似伪,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就是对《三国》塑造人物的批评。刚才同学们说,《水浒》中人物,尤其是林冲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过程。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
生6:情节可以划分为“林教头沧州遇故友、陆虞侯设计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豹子头山神庙复仇”。
师:这个概括如何,谁来说说?
生7:概括得不错,但是不够简洁、不够统一。师:你来试试。
第二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浙江上虞丰惠中学 小刘
执教:刘建松 记录:赵金华 马秀芝
时间:3月15日 8:25——9:10 班级高二(1)班
本节课是三月份学校教学观摩课,现在的一些所谓观摩课,只观不摩。缺乏真正的研讨批判激烈争辩之风。只瞧外表,不看内在。实教者之悲哀。还是要感谢两位年轻的老师认真的记录,看了自己的真实的东西后,才知要改进学习实在太多太多。师:同学们,今天几号? 生(齐答):15号。师:几月? 生(齐答):三月(生笑)师:什么日子? 生(1):消费者权益日。师: 按惯例,今天轮到谁上台演讲?以面对3月15日为题演讲。(一女生上台演讲老师点评)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当一个人面对邪恶怎么办?(停顿)我想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屈从,二是毫不妥协。屈从可能带来暂时的生存,但结果往往是耻辱的;相反,毫不妥协可能导致肉体的消灭,但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勇气,将象天上的星辰一样,让邪恶胆战心惊,让后人在深夜里仰望。在阴森恐怖的山神庙,在风雪连天的草料场,面对邪恶,一位名叫林冲的男人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涅磐,请同学们朗读标题两遍,要求一次比一次响亮。(学生朗读,气势浩大)
师:谁第一个告诉老师,你是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七个字的?或者这标题包含了那些信息? 生(2):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中(生笑)具备了人物、时间、地点。生(3)林冲在山神庙中发生了流血打斗。生(4)山神庙发生紧迫的事情„„ 师:什么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生笑)本文是英雄史诗《水浒传》中第十回。我们不妨看看第七回至第九回,到底在林冲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投影显示这三回的目录)
师:我们从中看出林教头出身中层干部,国家公务员(生笑)家有娇妻,丰衣足食,生活滋润,要是现在,带着妻子逛逛超市休闲休闲。用时髦的话来说,很有小资情调。(生笑)可如今虎落平阳(学生接口“被犬欺”)以一个刺配犯的身份,类似于现在的文身,但部位是在头部,这是带有耻辱性的标志。流放到哪里? 生(齐答):沧州。
师:沧州,并不是林冲停泊的港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波澜情节。生(5):沧州遇旧。师:谁是故人? 生(齐答):李小二,林冲曾经资助过他。师:买刀寻仇。师 :谁是仇人? 生(5)当然是陆谦。师:接着说。生(5):接管操场
师:在草料长发生了大事情。是„„ 生(5)火烧草料场。
师:前几个情节概括的主语都是林冲。最后情节以手刃仇人为佳。(生点头同意)通过情节的梳理,我们认为林冲是英雄吗? 生(齐答):是 师:水浒传歌词中对英雄有精练的评介:路见不平„„ 生(齐答):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师:我们来听听别人的评论吧,这是清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观点(投影出内容如下示: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师:我们同意金先生的论断吗?(有人摇头,有人点头)注意两个字,太狠还是不狠。或者说忍耐还是不能忍耐? 生(6):该狠时狠,不该狠时时不狠。(生笑)
师:这是比较中庸的答案,我们学学中央台《焦点访谈》的口号„„ 生(齐答):用事实说话。
师:那我们找一找事实,先说一说林冲不狠或者说能忍的一面。沧州遇旧后,教头对李小儿的话可看出一些苗头。生(7):林冲指着脸上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师:打住,注意“恶了高太尉”这五个字,假如要你回答,你会怎么说? 生(8):天杀的高俅老贼,我把你碎尸万段(生笑)师:林冲为何称自己为罪囚呢?他到底有罪吗? 生(9):没有
师:如果有的话,那只能怪妻子太漂亮了。吸引别人的眼球了。(生笑)这说明林冲对现实还抱有幻想,这属于忍的一方面,另外还有吗? 生(10):到草料场时,林冲的住房条件特差,属于危房。(生笑)师:是歪房,林冲大小也是个场长啊。(生笑)同学们读读有关住房的句子,生(齐读):仰面看那草屋时„„ 师:这里有忍吗?
生(11)有。天晴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是说林冲要安心改造,表现优秀,争取提前释放。(生笑)
师:对,教头毕竟有个小康之家,早点回家,与妻子团圆,但试问家在何方?还有吗? 生(11):到山神庙中,求菩萨,希望菩萨能保佑他,度过难关,也可说明能忍。
师:菩萨保佑林冲吗?看来好象没保佑吧。草厅被雪压了,假如草厅压倒了,你会怎么办? 生(齐答):逃回家。
师:林冲没逃,他到半里外的山神庙去寄宿,这儿老师发现了一个疑问。草料场中另外还有房子吗?(生答“有”)那为什么舍近取远呢?要到半里外呢? 生(12):怕晚上被压。不放心。师:那什么是草料场,(停顿)沧州是边防前线,草料场类似于现在的军需仓库,油库。属于战略物资,没有油,坦克就变成一堆废铁。开不动了(生笑)为何寄宿半里外的山神庙。生(12):哦,原来仓库内有官府的封条,贴了封条是碰不的„„
师:不仅是碰不得的事,而且是要杀头的,这也说明林冲的小心谨慎,能忍。所以宿在山神庙。还有吗?
生(13):在山神庙一个人喝闷酒,怪可怜的,也说明林冲能忍。师:好,读一读这段描绘。(生读“将那条絮被放开„„就将怀中的牛肉下酒)
师:这一节写尽了英雄末路的悲叹,是英雄的悲情时刻,无比的凄凉。真正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在迷糊中,他会梦到谁? 生(13):妻子,幸福的时光难忘。
师:真是梦里依稀娇妻泪,而今孤单山神庙。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梦烧醒了。林冲怎么办? 生(齐答):拿了花枪,开门救火。师:如果是平常人,会怎么做? 生(14):逃,逃之夭夭。(生笑)烧了草料场,可是死罪一条啊,此时不逃,(众生接口“更待何时”)
师:此刻,林冲还能忍,忍到家了。忍到这份上,用幻想来麻痹自己,明知危险,却不敢面对。我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真的猛士„„ 生(齐答):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林冲到底有没有狠的一面呢? 生(15):有,比如听到陆谦来到沧州,林冲买刀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又到城里城外寻。寻了一天。这说明他狠。生(16):还有林冲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这也说明狠。生(17):林冲杀人是够狠。师:读一读山神庙复仇的场面
生(齐读)林冲挺着花枪„„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 师:注意其中的典型动作“搁、剜”。假如换作李逵会怎么做? 生(17):很简单,乱砍一气。砍倒一个算一个。师:林冲杀人就有档次,先把一把钢刀搁在你的脸上,(模仿)然后发表杀你的宣言,让你死得明明白白,杀人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生(18):老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是不是省略了一些场面? 师:你说呢?
生(18)我想,省略了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因为前面有个“剜”字,估计是很血腥的。师:你推测的相当有理,原文的确如此。我看过原文,这个描写我就不读了,我不想渲染血腥和暴力。不过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场面,也写出了林冲的„„ 生(齐答):狠。
师:对,我想到了电影英雄本色中发哥的经典台词。(生笑)我等了许多年只等一个机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夺回来。复仇的烈火在升腾,手刃仇敌,何等快哉。自己的结义兄弟昔日的铁哥们倒在自己的钢刀之下。其实林冲也是杀了自己,那个屈辱的忍气吞声的林教头已死去,天地间屹立着充满血性的豹子头,这一切就让这场暴风雪作证(出示电视剧《水浒》林冲在风雪中复仇的图片)本文中有大量的风雪描绘,你认为有何意图? 生(19):风雪是环境„„
师:是自然环境,读一读风雪的正面描写。生(齐读)正是严冬天气„„卷下一场大雪。生(19):推动情节的发展,师:说得具体些。生(19):下大雪,林冲要买酒驱寒,路上看到山神庙,草厅由于雪大压倒后,寄宿山神庙,于是就有复仇之戏。
师:概括很简洁明了,还有吗? 生(20):有助于表现英雄的坚强斗志,渲染悲壮的气氛。生(21):我想风雪有象征意义,“那雪下得紧”可能象征邪恶势力的威逼。就象《红楼梦》中“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样。师:鲁迅先生说:‘雪下正紧,说紧字极具神韵’。的确如此。大雪纷飞,荒野独行,在冲天的火光中,英雄知道拼命挣扎想回家和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已被大火吞噬了,眼中的热泪只有迎着呼啸的北风无声的飘洒,他注定要漂泊,前路属于他的只能是雨雪霏霏,而永远不会有杨柳依依。这就是英雄末路的悲剧之美,令人扼腕叹息。这不是官逼民反的简单之事,而是官逼官反,这样的世界是腐烂透顶了。有人曾为林冲写了一首小诗(出示投影,大声朗读。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问苍天,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一杆枪,把江湖走尽,不再彷徨!)
让我们套用金庸小说中一句话来结束课文:那一夜,我看到了真正的江湖。
板书
恶了太尉 我是罪囚
屈辱的林教头
忍 修屋过冬 神明庇佑
宿山神庙 开门救火
风雪 逼 摸不着杀人放火
狠 骨肉为泥 买刀寻敌 血性的豹子头
手刃仇人 搁剜两字
作者sina
第三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奖课堂实录(两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奖课堂实录(两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457字
(注:2007年6月,由王乃宁老师执教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获全国中语会高中语文录像课比赛一等奖)
【教材简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专题的一篇课文。该文为自读课文,可用一课时授完。
【学情分析】初中学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外阅读过名著《水浒传》。
【教法设计】主要突出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通过老师指导、探究阅读、课堂讨论、鉴赏评价,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多媒体投影1)
课前播放《好汉歌》,显示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入新课〕
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介绍作家作品〕
(多媒体投影2)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师: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水浒》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家对《水浒》的故事情节还是相当熟悉的,哪位同学能讲讲林冲被发配看守草料场的经过吗? 生1: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
师:讲得很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品读探究课文〕
师: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水浒》中的人物,尤其是林冲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过程。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2:情节可以划分为“林教头沧州遇故友、陆虞侯设计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豹子头山神庙复仇”。师:这个概括如何,谁来说说?
生3:概括得不错,但是不够简洁、不够统一。师:你来试试。生3:我的概括是“沧州遇故交、买刀寻仇人、接管草料场、杀仇上梁山”
师:我觉得这两个概括各有千秋。前者具体明确,一目了然,但角度不够统一;后者角度一致,简洁明快,但内容上稍有疏漏。
(多媒体投影3)
沧州遇旧
开端
买刀寻敌
发展
管草料场
发展
杀仇上山
高潮、结局
〔探讨人物性格〕
师:根据刚才的情节概括,我们来探讨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谁先来?
生4:沧州遇旧是“忍”,买刀寻仇是“不忍”,管草料场又是“忍”,杀仇上山是“忍无可忍”。
师:好,既然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有两方面,那么,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列举一下林冲有关“忍”的具体表现。
生5:沧州遇旧中,林冲帮小二,说明林冲扶危济困,有侠义精神,一个“恶”字,一个“高太尉”,袒露了林冲软弱的内心,善良安分、严守等级、忍辱负重,这是林冲“忍”的一面。
生6:陆虞侯来了之后,林冲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到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也自心下慢了,也就是说,林冲好不容易燃起的反抗怒火,又慢慢熄灭,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师:文中还两次具体写林冲防火,特别是两次锁门,而房子里实在没有什么好偷的,这些能说明林冲的“忍”吗?
生7:……我认为这是林冲性格中的“忍”的体现,因为他不愿也不敢和统治者决裂,所以,他用管好草料场的幻想来麻醉自己。明知危险,却不敢承认,不敢面对。
师:说得好,你们看,林冲都忍到这个份上了!有没有其他的旁证,来证明林冲确实是充满幻想,不敢面对? 生7:有,林冲在山神庙里顶礼说:“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他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上,说明他还是认识到了危险,只是不敢面对。甚至到草料场烧掉了,都已经是死罪,还想着要去救火。
师:就是说,作者是在批评林冲不敢正视现实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8:我认为不是,作者在这里反复“抑”,一方面是为了后文的“扬”;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林冲的善良,而如此善良软弱的林冲最后走上反抗道路,更能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逼民反的道理。
师:说得好,也更能够衬托林冲以后革命的坚定,无论是火并王伦,还是反对释放高俅,林冲都是梁山中斗争最坚决的人之一。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想听听林冲“不忍”的具体表现,可以结合你们看过的《水浒》来谈。
生9:林冲的反抗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了,当陆虞侯为高衙内骗林冲的娘子到自己家去,林冲就开始反抗了,不过,反抗的对象不是高衙内而是陆虞侯。
生10:当李小二告诉林冲陆虞侯来到沧州时,林冲又一次怒从心头起,买刀寻凶,但最终一无所获,于是反抗的怒火慢慢熄灭,委曲求全又占了上风;草料场着火后,当林冲在山神庙听到陆虞侯等人的自供状,终于忍无可忍,手刃仇敌。
(多媒体播放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偷听、杀人的精彩片断。
师:看了影片,大家有个比较,对小说人物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林冲的杀人,写得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11:林冲杀死其他的人,都是用花枪,而杀陆虞侯却是用解腕尖刀,因为这把尖刀就是为他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其实不是在杀人,而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控诉社会的不公,显示林冲革命造反的正义性,读来痛快淋漓。
师:林冲性格由“忍”到“不忍”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12: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朝政的腐败。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易于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
生13: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在雪夜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这就是“官逼民反”。
(多媒体投影5)
林冲性格由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反抗增强-苟安求生-大怒杀敌-逼上梁山,让读者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
〔鉴赏景物描写〕
师:同学们的交流中多次提到“雪”与“火”,给我启发很大。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中哪几次写到雪,作用是什么?(学生速读课文)
生14:从林冲接管草料场开始,大雪初起“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沽酒时,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回来时,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林冲进庙“把身上雪抖了”,雪地杀仇,把陆虞侯“丢翻在雪地里”,最后,雪夜上梁山。师:风雪写得很有层次,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15:直接写雪,比如卷起大雪,雪下得紧,雪越下得紧了;侧面写雪,比如林冲沽酒背风迤俪而行,回来迎着朔风,还有风雪压倒草厅;而人物行动描写也时时不忘风雪。师:风雪描写的作用,有何作用?
生16:雪越来越大,是不是预示情况越来越危急,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
生17:阴冷的雪还是林冲孤苦命运的一种象征。
生18:烘托人物心理。最后,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生19: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不是风雪,林冲不会沽酒御寒,不沽酒御寒就见不到山神庙。见不到山神庙后来就不会到那里栖息。而没有风雪,草厅就不会倒塌,林冲也不会逃过一劫。另外,如果不是风大雪紧,林冲可能不会用大石头抵住庙门,那就听不到仇人的自供,林冲由懦弱到坚强,由屈辱到反抗,也就失去了依据。
〔分析细节描写〕
(多媒体投影6)
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烘托作用,而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手法。细节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师: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精读重点段落)
生20:文章开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后文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生2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生2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师: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还有补充的吗?
生23: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些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生24: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生25:对话的细节描写传神。文本第11节,九个“一个”的细写,既是个性化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又能使林冲听得真切,从而完成了性格的裂变,手刃仇敌。〔小结〕
师:本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水浒》的魅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结合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就能够对其内在的性格进行深入的挖掘,就能如疱丁解牛般轻轻松松抓住要点,条分缕析地展现人物性格发展的整个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多媒体投影7)
〔课外作业〕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中选取一点,写100字左右的评论文字。〔板书〕
林教头 风雪 山神庙
杀敌复仇
┏━━━━━━━━逼上梁山
┃(奋起反抗)
┃亲
┃闻
买刀寻敌
┃阴
┏━━━━┓自心下慢
┃
┃
┃
┃谋
沧洲遇旧
┃
┃管草料场
┃━━━━━┛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公开课实录载《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师: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选自中国名著《水浒传》的第九回。大家在预习时,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 生:林冲手刃仇人
生:我也是,林冲雪夜奋起杀敌……
众生达成一致:课文最后一段——血溅山神庙给人印象最深刻,是全文的高潮。
师:清代著名评论家金圣叹在读《水浒传》时曾说:
(投影)“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识字,便当教令反复细看,看得《水浒传》出时,他书便如破竹。”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即《水浒传》)师:这段话主要有三个意思:第一,阅读不能只记情节,应从文字入手;第二,阅读宜细不宜粗,重整体,更应关注细节;第三,《水浒传》的“含金量”高,读懂,读透《水浒传》,阅读能力必将大幅度提升。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根据大家的兴趣,这堂课我们将结合金圣叹的评点,尝试通过细读文字对小说最精彩的一出戏——血溅山神庙作一次文学鉴赏。
(请一女生、一男生分别朗读末段。另请生评点)生:女生朗读很有气势,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味道;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缺少一种霸气,比如:“泼贼那里去!”“好贼!你待那里去!”应大声一些,要符合“喝”字。
生:女生朗读活脱就像一个“女林冲”,但我觉得她感情太投入了,声音太晌了。比如: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我觉得要低声。
师:为什么? 生:因为陆虞候面临杀身之急于为自己开脱罪名。
师:那你能不能作个示范?(生读得很懦弱,赢得同学掌声)师:下面请同学自己独立研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发现,比如林冲杀人有什么特点?有了发现之后,你可以和同桌展开讨论,也可以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约5分钟后)生:我发现林冲武艺很高强。比如“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就被林冲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林冲这么短时间内就把敌人放倒了,可见其武艺高强。
师:短时间指什么? 生:指的是步数,如“走不到十来步”“才行得三四步”。
师:你的发现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以此比照林冲,谁厉害? 众生:林冲更厉害。
师:根据作者的描写,林冲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我觉得林冲杀人很谨慎,如“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这一句中的一个形容词“轻轻”和三个动词“掇”“挺”“拽”,它们给我的感觉是林冲在得知真相时竟能如此镇静,换成我是肯定做不到的。
生:我发现林冲杀人用的武器不一样,比如他杀差拨和富安用花枪,杀陆虞候用他前面买的解腕尖刀。
生:写林冲杀差拨和富安很简单,但杀陆虞候却很详细。这可以通过动词“劈”“提”“丢”“踏”“搁”“扯”“剜”等来体会。
生:老师,我有个疑问。林冲杀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废话? 师:他主要是对谁说的? 生:陆虞候。
师:好,这个问题其他同学有没有想法? 生:因为陆虞候是这次密谋杀害林冲的主犯。所以林冲对他特别愤恨。
生:林冲和陆虞候曾经是好朋友,被朋友出卖是极其痛苦的。所以林冲对陆虞候就特别“关照”。
师:文中有没有透露这一信息? 生:有的,如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师:你不仅读得仔细,而且符合人物言行。不过文中林冲还说了一句话,哪一句? 众生:“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师:“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前半句的意思是杀人有时还可以宽恕,后半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的理解是伤情害理的事却是难以容忍的。
师:联系上下文,你觉得对林冲而言,伤什么情害什么理的事让他难以容忍? 生:应该是和陆虞候的友情吧,陆虞候卖友求荣,背信弃义,让林冲痛恨不已。
师:请大家注意这个“义”字,这是林冲性格中的“闪光点”。课文开头有没有体现这一点? 生:有的,如课文开头的李小二因林冲曾经有恩于他,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向林冲通报信息。生:林冲不仅“救了李小二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还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他和李小二非亲非故,全因一个“义”字而为。
师:很好,正因为讲“义”,小说前面的鲁智深才会千里迢迢保护林冲,免去林冲“野猪林”一劫;正因为讲“义”,所以课文后面的林冲才会“火拼王伦”后把寨主之位让给晁盖。
把同学们的发言概括起来,我们大致可以发现林冲杀人有三个特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他
先把两个次要的解决了,然后集中力量来收拾主要的仇人陆谦;第二,杀得理直气壮。他杀陆谦是因为陆谦卖友求荣,背信弃义;第三点,他杀人很讲究。包括他的
武器、杀法都不同。总之,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因为他曾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再加上过多的人生挫折造就他谨慎精细的性格,这就使 得他为正义而杀人,不是随随便便地去杀
师: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老师,文中有两个省略号,我很想知道作者省略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省略? 师:两个省略号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在公布省略的内容前,我想先请同学们猜猜,看看哪个同学的答案和原文最接近。(生思考约1分钟后)生:前面应该是林冲看着陆虞候缓缓倒下,后面可能是林冲进庙收拾了一下衣服。
生:前面可能是林冲拔出刀,对着白茫茫的大地高喊着:我终于报仇了!后面大概是林冲进庙向山神祈祷表示感谢,也希望山神能继续保佑他。
生:林冲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后,可能还要折磨一下陆虞候,比如看着鲜血从陆虞候身上慢慢流尽,让他死得极其痛苦。这样,方能解其心头之恨……
师:大家都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有的比较善良,有的比较“残忍”。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进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
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
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 投东去。
——课文中最后一段省略的内容
师:大家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太残忍了。
生:和想象差距太大,林冲怎么会这么残忍呢!
师:林冲挖出陆谦的心肝,又割下三个人头,作者这样的描写的确很血腥、很恐怖。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个细节:林冲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金圣叹对此是这样评点的:“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神,又算结煞。”(投影)你能对此做一下评点吗? 生: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冲向山神证明自己报了仇,让世人明白为非作歹是没有好下场的。
生:联系前文“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天可怜见林冲”,我认为这个细节加深了林冲对神灵的信任,期望山神能保佑他平安度过后辈子。
生:可以看出林冲对这一段仇恨告一个段落,对过去任人欺侮的自己说一声再见。
生:刚才我还觉得林冲杀人太可怕了,和前面逆来顺受的林冲画不上等号,但这个细节仔细读来我发现林冲还是比较仁慈的。如果换成别人,就算把人头喂狗了,也难消心头大恨。
师:在林冲看来,陆谦等人干了伤天害理之事,竟然在山神庙前津津乐道,是对山神的亵渎; 也是他自己在山神庙这块净土杀人(尽管是该杀该剐的恶人)后,祈求山神谅解他对神灵的不敬。教材把这段文字省略了,固然避免了血腥味,但我以为,这恰恰可
以窥得林冲的主导性格是安分守己、正直忠厚。否则,我们读到的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林冲。
林冲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就在于他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想象、争论的空间,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眼中,林冲其实可以代表这样一类人:能忍耐时就忍耐,虽然很多人都羡慕鲁智深、李逵那样性格的人,但现实中却总有好多的人当 不了他们那样的,而只能像林冲一样忍辱负重。
《水浒传》中有一个常常能让我感动的镜头:大雪纷飞的荒野,林冲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
知道,他拼命想挣扎到回去和他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没有了,已经被这把大火吞噬了。林冲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含热泪迎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地前行,雪地里一串逶迤的脚印渐渐延伸到远方……
第四篇: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时数
第 1课时
总
课时
授课人:毛建英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情节,感知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作品的主题。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一、导入:
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杨志失了生辰纲,武松景阳岗打虎,真如《好汉歌》中所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林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庵,有的说是两人合写。现在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相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⑵《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检查预习:注音、解词
沽——买 赍发——资助、慷慨解囊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赏赉:lài赏赐
尴尬人——鬼鬼祟祟、不正派的人
解腕尖刀——日常应用的小佩刀。一般尖长,背厚,刃薄,柄短。按酒:指下酒的肉菜;
酒馔:jiǔ zhuàn下酒的饭食
髭须:髭,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两颊上的胡须。消耗——消息、音讯。彤云密布——阴云密布。忒杀——副词,太甚,过于。向火——面向火,烤火。
碎琼乱玉——指雪花。琼,美玉。形容雪花洁白散碎。顶礼——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
栲栳——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茅茨——茅屋,泛指平民居所。茨,用茅或苇覆盖屋顶。(cí)二声。瘴——瘴气,致人生病的气。高卧,幽人——指隐士幽居之人。
天理昭然——昭然,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掇——搬。央浼(mei)三声——央涣,恳托。搠(suò 去声)——扎,刺。
艨艟(chōng 一声)——古代一种船。
四、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
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然后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五、分析正文: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商议此事。恰好李小二与林冲交好,特意留心了这尴尬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
酒店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
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六、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阶段。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发展(2-5自然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仇敌。进一步发展(6-9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2、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七、随堂练习:
1.下列句中的“将”与“只见林冲走将入店来”的“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B.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C.林冲钻将出来。D.果品酒馍只顾将来。
2.下列的“与”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 B.独卿与子敬与孤同。
进,与操遇于赤壁。
C.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D.传令与诸将。
报与三藏。
3.课文第一自然段对全篇有什么作用?以下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代了李小二从偷东西到自办酒店、自食其力的经历,表现林冲仗义助人的品质。B.通过插叙和对话交代了这一回中主要人物和事情的起因。C.揭示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和斗争。
D.点明了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准备。
4.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冲突,为什么一开始就写这一段?它对表现林冲性格起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虽然落难,林冲仍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B.由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后来李小二感恩图报留下伏笔。C.为了使李小二知道林冲为什么由禁军教头变成囚犯。D.表明此时的林冲有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软弱性。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知了小说的情节,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却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我们下节课分解。
九、作业:熟读课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时数
第 2课时
总
课时
授课人:毛建英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情节,感知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作品的主题。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一、复习导入: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小说中这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二、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采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教师启发的方式教学。
(一)沧州遇旧
思考: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对表现林冲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1)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段插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
(2)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
(3)“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铺垫。
总之,(板书)沧州遇旧——(表现了他的)善良安分
(二)买刀寻敌
思考:林冲无辜受害,被发配到沧州,远离了京都,高俅、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了林冲了什么性格?
明确: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并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的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遍怒气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息事宁人、安分软弱又占了上风。充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三)接管草料场
思考:但是,陆谦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的态度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真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的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他却像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径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还有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另外,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性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四)手刃仇敌
思考: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三、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思考:回首看看林冲所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明确:“逼”。从相国寺里辱娇妻,到白虎堂上遭陷害,高俅一步一步紧逼,逼到野猪林里害性命,逼到火烧草场断后路。林冲忍无可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而反抗斗争的道路。板书:
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思考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 裕安定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
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板书: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真理
四、合作探究:课后趣味思考
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可灵活安排为下节课的趣味开场,学生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
五、小结、作业:
本节课我们分析了林冲性格特点,也深入感知了小说的主题,课下自行分析文中细节、环境描写特点,下节继续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时数
第 3课时
总
课时
授课人:毛建英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情节,感知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作品的主题。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一、先从解决上节课的趣味思考导入。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应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收束:)
杀陆谦的解腕尖刀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的手段是残忍了些,但唯其如此,方能显示敌人的阴险狠毒和林冲的被逼无奈,最终忍无可忍,以此来释放心中的愤怒。因而林冲杀陆虞侯,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和社会的不公,从而显示林冲造反的正义性;林冲杀人,既是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掉那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自己,而一个全新的林冲也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好了,这就是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一切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个思路来探讨下列问题。
二、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②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④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 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2、合作探讨:
文章两次写到了偷听,请找出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店里:李小二的妻子有意去听,但由于陆谦等人是在谋划害人的亏心事,因而做贼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私语,隔墙之耳也就听得不甚清楚了。
②庙里:林冲无意中听到了陆谦等人谋害自己的全部对话。陆谦等人放火成功,根本没想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上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免不了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林冲又仅隔庙门,因而听得清清楚楚。
3、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三、分析景物描写——风雪的作用:
1、直接描写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2、侧面描写
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风大雪紧,留下具体印象。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作用: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①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 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②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四、随堂练习: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写到草屋崩坏时,林冲想:“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哪一项与人物思想不符()A.表现了林冲随遇而安,没有什么反抗的意图。
B.说明林冲已无复仇之心,只求安稳地过日子,想待刑满后回东京与家人团聚。C.说明林冲没有完全识破高俅、陆谦的毒计,仍然忍辱负重。D.说明林冲安贫乐道,有长期看管草料场的想法。
参考答案:D 点拨:林冲没有安贫乐道的性格。林冲的性格是随遇而安,忍辱负重。
2、雪景有不同的写法,作用也不同。下面四段雪景的描写各属于哪一种。()(1)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竟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2)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捶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A.从形状、规模的角度写,用以渲染环境的气氛,或造成某种特定氛围。B.从视觉或听觉的角度写,用以表现人的感受或情感。C.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写,用以衬托人的思想或情感。
D.从气势的角度写,用以提供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的背景,或产生某种象征意义。参考答案:(1)A;(2)C(3)D(4)B 3.“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样描写的意义或作用是()
A.有象征意义:当时的社会正如这草厅,动荡、腐朽,行将崩塌。
B.有象征意义:林冲的命运如同这草厅,被黑暗的腐朽的恶势力(用“风雪”象征)压得走投无路。
C.对情节有推动作用:草屋崩坏,才使林冲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寒;否则,林冲将被烧死,高俅如愿以偿,也就没有逼上梁山的情节了。
D.有衬托作用:草屋的破漏,动荡,衬托了林冲的动荡的、矛盾的、不佳的心境。答案:C 解析: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析出,C项的分析最切合实际,A、B、D均脱离情节而显得牵强。
五、总结:
本篇课文,在结构上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却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第五篇: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一、导入
1、教师演唱或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依儿呀„„”
在我们的印象中,梁山好汉就应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当遇到不平之事时就会挺身而出,手刃仇敌,铲除贪官,替天行道!歌词当中也有这么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是否所有的梁山好汉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呢?
2、《水浒》里总共塑造了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前些年还有人将书名改为《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你最喜欢这108人当中的那个人呢?说说原因。以水浒传中108将的绰号的来历 导入
00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002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00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004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006天雄星豹子头林冲(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00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008天威星双鞭呼延灼、009天英星小李广花荣、010天贵星小旋风柴进、011天富星扑天雕李应、012天满星美髯公朱仝、013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014天伤星行者武松 015天立星双枪将董平
二、作家作品
1、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据说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
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
三、关于林冲的故事
本文中 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比较安定。正是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养成他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性格。当然,他的思想性格里也存在着善良正直刚强的一面,这两方面是矛盾的,反抗思想与委屈求全思想一直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本课正是这种斗争最激烈并发生转化的关键阶段。2.有关情节:
禁军教头━━起义英雄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四、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林、李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而是设置悬念,一开始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部分(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五、分析林冲的性格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的思想性格有哪些特点:
明确:1.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林冲被剌配沧州完全是高俅一手陷害所致,但林冲却说:“我因恶了高太尉,„„”并自认作“罪囚”怕“玷辱”了李小二夫妻,对“罪囚”的前程,他说:“未知久后如何。”这时的林冲对高俅竟毫不痛恨,连口称他“太尉”,对高俅的狠毒完全没有认识与估计,不但委曲求全,而且充满幻想。到了草料场,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可看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特点。
2.心地善良,侠义济困。
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了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 “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可见林冲很善良。他对高俅认识不足,除了他有逆来顺受的特点外,也有心底过于善良的原因。
3.刚强、正直,性急。
李小二说他“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林冲听说陆虞候前来害他,立刻大怒,说“休要撞着伐,只叫他骨肉为泥”并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最后杀三个仇人时,他取出刀来搁在陆虞候的脸上,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看来林冲很看重“情理”,他的意思是,你陆虞候想杀害我,杀人的行为我是可以宽恕你的,但“情理”上,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宽容你的。可看出林冲身上具有“正气”。
4.做事细心。
林冲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打酒回来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些都可看出林冲是做事仔细的人。
六:作者塑造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是一成不变的吗?如果不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展开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 “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
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4、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板书
让我们来根据有关情节看看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情况。
杀敌复仇
┏━━━━━━━━逼上梁山
┃
(奋起反抗)
┃亲
┃闻
买刀寻敌
┃阴
┏━━━━┓自心下慢
┃谋
┃
┃
┃ 沧洲遇旧
┃
┃管草料场
┃ ━━━━━┛
┗━━━━━━━━┛(善良安分)
(随遇而安)
林冲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情节的变化中,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面发展变化的。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
七、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八、作者是怎样塑造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 小说中常见的表现人物的手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3、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明确: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学生自主梳理,教师点拨)
侧面烘托:景物描写(雪)
九、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归纳总结:
细节描写包括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 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1)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 ”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 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
(2)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化作品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3)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里,细节描写就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4)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 鲁迅的《祝福》开始描写鲁镇祝福的情景,就渲染了当时鲁镇 弥漫着的浓厚的封建气息。
(5)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
了”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十、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请指出来。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
3、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2)侧面衬托风雪:①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②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3、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为下文做铺垫
①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②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归纳总结: 环境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指向自身)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指向人物)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指向情节)⑤揭示或深化主旨。(指向主题)
十一、课堂小结
十二、作业布置
【补充资料】
一、《水浒传》的结构和语言(茅盾)
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如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用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的逻辑却从一连串的一正一反螺旋式地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读者此时急于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
„„自然,《水浒传》也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人物的对白中常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写,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在纸上„„
(节选自《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鉴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第十回。《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活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激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传说他和元末的农民起义军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明王朝建立后,他在史实、民间传说、话本、剧本的基础上,编写创作出这部文学巨著。
《林》,写的是林冲终于被逼走上梁山的故事。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其父做过提辖,岳父也是教头,家有贤妻,生活美满。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使他安于现状,软弱妥协。妻子遭人调戏,他正要怒打歹徒,一看是高衙内,提起的拳头又自行放下,慑于权势,忍辱息事;对头布下陷阱,赚他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他仍逆来顺受,不想反抗。两个解差在途中百般折磨,他甘受凌辱,“野猪林内几乎丧命,他反劝鲁智深勿杀解差,仍然幻想能够“挣扎着回来”;他一直委曲求全,但总是得到对头更加凶恶狠毒的迫害。节选部分着重表现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
①《水浒》,在统治集团腐朽凶残、官吏土豪无法无天、广大人民苦难深重的典型环境中,描写各个英雄人物走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典型性格。《林》这个节选部分,则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由陆谦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狠毒谋害林冲,又具体地揭示出统治阶级凶残永无止境、善良人民委曲不能求全的社会环境,揭示了促使林冲思想性格产生飞跃的典型环境。
②本篇开头写出林冲发配到沧州以后遇到李小二的情景,表明了林冲当年救过李小二,小二不忘相救之恩,常常往来。这不但增强了作品的生活实感,而且为后文描写陆谦、富安在小二的酒店出现,小二夫妇窃听谈话,告知林冲,作好了捕垫。叙写这些,看似脱离故事主干,实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的必要的情节安排。
③本篇从李小二的视点,描写陆谦、富安在酒店出现的情景,写出二人在沧州的出现。通过描写二人鬼鬼祟祟地让小二去邀请管营、差拨,他们之间交头接耳地诡秘交谈中泄露出“高太尉”这个名字,差拨还表示“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似明又暗地表明了二人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来谋害林冲。这样写出二人在沧州出现,不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而且自然地引出林冲听小二述说情况后,断定二人来害自己,突出了尖锐激烈的矛盾,过渡到描写林冲对二人追来谋害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既揭露了高俅及其爪牙的阴险恶毒,又给具体描写林冲的反应提供了条件。
④本篇多次描写朔风大雪,虽然着墨不多,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林冲得知陆谦买通管营、差拨谋差他性命后,反被“抬举”去看管大军草料场。他带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寒的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满天低压的乌云,凛冽呼啸的寒风,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渲染出天地茫茫的环境气氛,烘托着林冲前途未卜的心情。
林冲来到草料场,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寒冷难耐,只得出门沽酒,“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沽酒后,“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肆虐的狂风,飞扬的大雪,茫茫的原野,渲染出险恶凄凉的气氛,烘托着林冲踽踽独行的凄惨心情。
朔风大雪,林冲才难耐寒冷,只得出门沽酒;大雪压倒了朔风摇振得动的草屋,林冲才只得到古庙栖身,并且为免风雪侵袭,掩上庙门后,又用大石头“靠了门”;因而得以免被陆谦等人放的那把火烧死,并且隔门听到陆谦等人自己说出恶毒用心、凶狠行径。这样一门之隔,仇人相遇,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矛盾斗争达到了顶点。
⑤本篇细致描写出了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飞跃过程。
林冲被屈衔冤,饱受折磨,被发配到沧州以后,本来安心作囚,希望能够再回东京。但高俅并不因林冲遭际悲惨、逆来顺受、安心作囚而放松对他的迫害。陆谦、富安又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必致林冲于死地。听到李小二述说陆谦等人鬼祟情景后,林冲为对头追踪而至、继续迫害而既惊且怒,脱口说出“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且“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他心中燃起了反抗的怒火,带上了武器,急欲报仇了。但“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反抗怒火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猛烈。他对派他去看管大军草料场,起过疑心,还是“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去了,而且准备修理草屋,好度严冬;虽然未忘携带武器,却也又想安心作囚。寒冷逼得林冲到市井沽酒,风狂雪骤,天地茫茫,英雄困厄,可悲可叹。雪压厅倒,林冲只得到古庙栖身。草料场起火,他“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一门之隔,仇人相遇,陆谦等人不打自招,和盘托出了恶毒用心、凶狠行径。烧了大军草料场又是个死罪。仇人逼得林冲想安心作囚也不可得,统治阶级的恶毒凶残打掉了林冲对他们的幻想。林冲奋起反抗了。他一扫以前的委曲求全之态,思想性格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大喝“泼贼那里去”,石破天惊,鬼蜮丧胆,陆谦等想跑却迈不开步;他略施武艺,如虎搏狗,手刃仇人,陆谦等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才显出了他那英雄的本色。从此,林冲坚定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成为梁山一员叱咤风云的大将,以他那超群的武艺歼丑除恶了。
作品细致地描写出林冲思想性格飞跃的过程,反映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这也正是林冲这个典型性格深刻社会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