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
摘 要
随着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教学模式的转型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模式的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现状的反思、教学模式转型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模式转型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转型
浅析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
随着社会转型的持续深入,我国的经济、文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调整转型,这也对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也要稳步跟进。
1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现状的反思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教学模式的建构也有了发展,“导学法”、“诵读法”、“质疑法”、“情境法”„„从不同方面诠释了《新课标》理念,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1.1“新瓶旧酒”现象存在。“新瓶旧酒”——在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是否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标》出台后,如一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其对广大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却不清楚到底该怎样做,这恐怕也正是许多一线教师深感困惑的地方。究其原因,有三点值得深思:
1.1.1对《新课标》学习认识不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在一夜之间,把左右教师数十载,左右小学语文教学数十载的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扫除干净,开创小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局面,显然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新课标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本身也并不是重起炉灶,它与传统的教育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加上部分老师对新课标学习不够深入,断章取义,教学难免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1.1.2对旧的教学模式过于依赖。不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谓的改革,也只是把“讲授式”、“串讲式”,变成“问答式”。课堂上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显然与《新课标》理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大相径庭,亟需变革。
1.1.3教学评价体系发展不完善。《新课标》所倡导和构建的评价体系在两年的实践中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新的教学评价重过程,重积累,重视能力培养,关注个性差异,为老师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大了工作量。加上评价体系处于摸索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着不合理须改进的地方。另外,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下,分数仍是一些地方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评价改革在有些地方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异现象,课堂改革也因之步履艰难。
1.2“邯郸学步”现象存在。“邯郸学步”——在新的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是否考虑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语文新教材的广泛使用,小学语文课程
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里,会看到有的老师对时下的教学模式“邯郸学步”,存在不足与误区。具体表现为:
1.2.1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在小学语文课堂,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哪怕是不着边际,哪怕是南辕北辙,也从不轻易否定,甚至还大加褒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说:“你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们喜欢哪节就学哪节”„„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凸现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足以显示老师的先进的教学观。试问,学生的阅读感悟就一定正确吗?教师的因势利导体现在何处?我们认为,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同时,决不能无视学生的认识偏差,忘记文本的价值取向。惟有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将学生的认识偏差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才能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2.2追求表面的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安排学生质疑,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课文。这一“质疑———解疑”的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呈现———接受”模式提出的,其先进性不容置疑。但是,突现学生主体到底以何为标志?由学生提问就算突出主体了吗?且不说这样做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且不说课堂教学是单主体,还是双主体,至今尚无定论,即使认定学生是唯一的主体,我们也必须同时承认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有分组讨论,已作为体现学生主体,体现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被反复使用,但是什么时候分,为什么分,怎么分,才能真正做到“省时高效”呢?我们认为,无论是“质疑———解疑”,还是“分组合作”,将其视为时髦,作为摆设,以不变应万变,一律简单机械地套用,决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只有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让学生充分参与语文学习实践,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1.2.3.讲求无限制的课外延伸。适当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拓宽教材内容,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习兴趣,符合《新课标》精神。但是,上课动辄扩展,课后必定延伸,背景资料、相关作品、发展历史„„试问,学生能有多少精力应付延伸作业?课课延伸是否有这个必要?我们必须认识到,老师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或过多安排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的活动,其后果势必导致师生对教科书,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忽视。何况,现在学生所缺乏的,往往并不是搜集资料的能力,而恰恰是处理资料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立足于课内,立足于教材本身,对开发课外资源要纵观全局,有长远的打算。
2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转型的意义
当前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小学语文课堂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了,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只看到功利的浮躁而看不到精神的升华;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看不到对探索的渴望;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看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按成人对世界的理解被强行塑造而看不到创新潜质火花受精心呵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看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改变当前教学模式就在于要最大能力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
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3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转型的策略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凸现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实现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现代转型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它不是简单的吸纳,而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范式的重构[3]。
3.1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3.1.1引疑激趣,激发学生情感态度,诱发创新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3.1.1.1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描绘了一幅奇特、秀丽的山水景色。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1.1.2以悬念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爬山虎是植物,怎么会有脚呢?它的脚又是怎么爬的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
3.1.2从扶到放,引导创新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
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3.1.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3.1.4积极评估,鼓励创新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
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3.2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3.2.1整合同一作者的作品。教材选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其中有许多名家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人的生活人们会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来接受它。因此学生在课本上精读过某一作家的一篇课文以后引导他们亲近大师走近经典阅读与该作家的表达方式类似的一系列作品从而让他们体味该作家的语言风格积淀语感陶冶情操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例如教学杜甫的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让学生充分理解“涕泪满衣裳”的兴奋和快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杜甫的一颗炽热的爱国心。这时教师可以紧扣杜甫的爱国情感,适时地简介杜甫的理想,当时唐朝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安史之乱” 进而推出杜甫的一系列名作。如《春望》、三吏、三别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他们课后阅读。类似的可以开展“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的阅读实践活动。
3.2.2整合同一主题的作品。纵观小学教材我们可以提炼出许多主题如爱国的主题、亲情的主题、描写自然美景的主题等。在精读课文后可阅读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深化对主题的认识增加语言和文化储备。例如《陈毅探母》、《沉香救母》、《第一次抱母亲》都是讲亲情的课文。亲情对小学生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因为每个人时刻都沉浸在亲情之中。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资源如请每一位学生谈谈父母爷爷奶奶关心自己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从而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由此更深一层地启发学生爱是相互的,我们如何感谢父母爷爷奶奶的恩情,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家帮父母洗脚、买一件礼物给父母等。通过行动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老人孝顺父母。
3.2.3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日出、还乡、送别等相同的题材由于各个作家人生阅历不同,情感各异时代背景有别,因此他们个性化的感受反映出不同的主题。教学中阅读不同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比一比语言风格、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进入文本与不同的作家进行精神的自由交流和心灵的对话撞击,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如课文《黄鹤楼送别》一文中介绍了李白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春光明媚、烟花三月、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杨柳依依孟浩然乘舟下扬州,李白伫立江边直至看不到帆船,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融于景物描写之中。诵读品味之后,教师过渡,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送别诗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下面老师向大家推荐三首有名的送别诗《赠汪伦》、《渭城曲》、《别董大》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些诗句读后交流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千古名句,在比较阅读中关于送别、离愁的感情体验变得更为丰富和细腻思考也变得更为理性。
3.2.4整合同一写法的作品。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文化、语言储备有了很大提高.那么如何来构筑这些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
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写法类似的课文通过精讲一篇而让学生触类旁通,在增加语言积累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这种写作方法。如《黄山奇松》一文,讲述黄山三大名松及黄山松千姿百态的特点都是以中心句构建,再具体阐述,是典型的总分写法。在总结课文写法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课文,教师则推出一组这样的文章,通过阅读、理解、领悟深化,最后进行迁移训练水到渠成。
3.3小学语文教学范式的重构
3.3.1建构反思型语文人才培养目标。反思的本质就是理想与实践的对话。“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为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家,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种双重角色的定位实际上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刘铁芳认为:“教育引导人去追问自我,发现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体验并获得人的意义;不断走向人之为人的存在。”刘铁芳的论述切中了反思型语文人才培养目标的鹄的。反思型培养目标与行为主义培养目标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教师善于在教育实践中认识自我,并在反思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这种反思超越的路径有五:其一,实践前的反思,这是一种对语文教育史的反思,旨在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少走弯路。其二,实践过程反思。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实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三,实践后的反思。整体认识实践的得失,提炼最有价值的经验。其四,学习性反思。把学习过程当作反思的过程,不盲目迷信专家权威,敢于怀疑,敢于反思,获取最佳学习效果。其五,批判性反思。批判的目的在于有效的接受和有效的创新。
3.3.2建构教师参与的课程现。教师参与的课程观实际上是后现代的课程观。它力图消解传统的“专家设计课程──教师实施课程”的传统,打破专家的权威,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歧。语文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是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设者。这从政策层面规定了教师参与课程的权利。参与课程建设需要教师把教师知识与课程意识有机地整合,并创造性地实践:首先,参与地方语文教材的开发。地方教材系指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一,涵盖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选读。地方教材要反映地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地域特点,教师有参与开发的义务。其次,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指选修课程模块二,涵盖十余种选修课程。教师既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又是校本课程的实践者。再次,参与课程改革试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革教学设计,改革教学实践,教师参与的课程才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基础。
3.3.3建构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观。平等对话是后现代课程专家提出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甫一提出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新课程提倡教学对话,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在语文学科教育学实践中,这种对话可以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学文本是指专家设计的国家认可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备课讲课本身就是一个对话过程。其次,教师与教学实践者对话,语文教育学有实习见习环节,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小学去听课,教师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教学实践者对话。第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是理论的权威、实践的专家。教师要对缺乏实践感受的学生一次次地引导。第四,学生与理论文本的对话、与实践文本的对话。理论文本指教科书,实践文本指课堂教学实践。第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是一种
学习者与学习者、实践者与实践者的对话。对话是教学的表征,平等是对话的基础。教师是专家、权威,但不是“法官”;学生是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在这种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对话的首席。
3.3.4建构新的语文学科教育学课程范式。语文学科教育学经历了教授法、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四个阶段后,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范式,这种课程范式是一种典型的模块相加的模型:课程的实践性、执行者的知识结构包合理论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两个方面,其中理论性学习来源于学科理论,而实践性学习来源于实习与见习。
这种课程范式将理论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截然分开。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重理论性学习,轻实践性学习。其结果只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追求被假定为真理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教育学教学范式应是一种圆柱体模型。课程的理论学习与课程的实践是学习者成长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师知识与课程意识的整合是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模型中,理论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是课程学习的两个维度,课程意识与教师知识是语文学科教育学的基础。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课程促进教师发展,这是新范式的价值追求。
3.4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
3.4.1让课件成为渲染课堂气氛较有效的武器。课件图片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图片,或配乐课件,甚至一段录像,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3.4.2让学生积极参与故事的发展意识。当今,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流构成课堂主阵地,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将课文进行表演,课堂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3.4.3适当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荷花》这一课中,我先自已画一幅白色的素描荷花,让学生通过图,先了解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对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要不然单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还是茫然。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
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模式转变过来,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5]。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3.5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还要“以生为本”
这里,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点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4]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3.5.1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3.5.1.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3.5.1.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海水》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大海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美丽的大海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大海、了解祖国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大海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5.1.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3.5.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3.5.2.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
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3.5.2.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5.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才能最大化的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励,我们教师必须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综合素养各个层面完成调整和质的升华,重新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发展型角色,才能与时代对教育的期望共呼吸,才能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契合。而要把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使这种学习形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仍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减少陈旧观念,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结束语
两年多的网络教育学习就快走入尾声,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学习过程,取得了些许成绩,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学习中心和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老师为我提供学习的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田老师和刘老师的帮助,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们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认真指导,帮助我解决了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在这里表示真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孙春成.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31-32.[2]刘济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1-102.[3]孙素英,赵亚夫.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指导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81-82.[4]雷树仁.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探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1-53.[5]李亮.小学语文有效的教学技能[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85-86.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本教学模式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构建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改革目标
1、目标多维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应包含学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征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新型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诸如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价值观、品德、审美情趣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掌握学科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过程方法目标;(3)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
2、多元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缺乏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新型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中是合作的伙伴、交心的挚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元互动成为教学的亮点,只有多元互动才能产生教学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大的教学益。
3、以学定教
学是教学活动的本源、基础与条件,教必须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能否按照学的客观规律而施教,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因学论教”。其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结构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来筹划。其二,课堂教学要渗透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只有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才能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
4、方法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风格等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一方面倡导“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科学把握好和运用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遵循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实践为主线能力为目标;育人为主旨。
三、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才能,发展其个性;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满
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还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
——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学生心理安全方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既不拘泥于教材,又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表现在思维空间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表现在教学结果上,不满足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过程性原则。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引导学生探求未知上来,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加强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挑战性原则。教师要倡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敢于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敢于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于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质疑权威的结论等。——差异性原则。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方面。通过实施差异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
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
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低年级学生谈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认识的生字新词,并且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1)、(2)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
说明: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二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学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六是在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第三,第
(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默读、小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要根据读书的主体及文本内容,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起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三阶段(3)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第三篇: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本站推荐)
小学语文“以读为主、自主学习”
教学课堂模式
教 师:倾听——引导——点拨——启发——归纳
学 生:听——说——读——写——思
模式的运用说明
以人为本,以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阅读的全过程中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这一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参与本节课学习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打下情感基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教学的基础。因此,初读时,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即,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自由地读,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边读边初步感知语言,在读中咬准字音,在读中感知字形,在读中理解部分词义,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找出精读课文的切入点。
精读体验品味语言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采用“读”、“悟”的方式,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生读的过程 1
要有目的、有层次,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循序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对课文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读中充分地揣摩。引导读懂课文的内容,品味课文的语言;有时候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揣摩文本的表达顺序。
美读成诵掌握学法这一环节目的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用笔圈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有感触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的感受,透过文字的表面意义想象背后的蕴意。
延读创新拓展运用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交流、评议,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张卜学校王新毅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式
【引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汇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
一、基本模型
拓展延伸
平等对话
合作探究
自主研读
激疑生疑
深读启思
精读领悟4
初读感知
模型说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主要以“读”为基本形式和途径,那么,其“探究”也应以“读”为基点,围绕“读”而展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按照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由“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平等对话、拓展延伸”六个环节构成。一般而言,六个环节是逐步生成的,具有一定的序列性,但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
二、操作程序
(一)初读——探究中感知课文。
初读阶段,主要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行自主研读,在迫切的探究心理伴随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一阶段一般可分成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三个步聚。
(二)精读——探究中领悟课文。
精读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关键性环节,探究心理、探究性学习方式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阅读、感受、理解、品评课文,最终领悟、吸收、内化课文内容。这一阶段主要分成合作探究和平等对话两个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当然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较多的时候是交叉着进行的。
(三)深读——探究中拓展课文。
在“深读”阶段主要是完成“拓展延伸”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研读,进一步深化课文的学习,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心理,有条件时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最终养成。
三、模型讨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去收集、分析、处理与文本阅读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始终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状态,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采用好探究模式,我们应注意教会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自已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重新定位,同时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既以教材为主要凭借,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
当然,这一教学模式并非适合于所有课文及所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对于一些知识性的说明文章、抒情性的诗歌或相对而言比较浅显的课文,这一模式不一定适用。即便是适合采用这一模式学习的课文,对于年龄较小的中、低年级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也只能逐步培养、逐步展开。同时,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进行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信息传递快的优势,将没有探究价值的知识和和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活动模式”
一、基本模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活动指导
方案设计
总结评定
拓展延伸
组织评议
活动交流
教师
学生
活动准备
活动实施
活动总结
模型说明:活动教学模式按三个大环节、四个具体步骤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大的环节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具体分为四个操作步骤:从教师角度说,是“创设情境——活动指导——组织评议——总结评定”,贯穿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从学生角度说,是“激发兴趣——方案设计——活动交流——拓展延伸”,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策略。教师与学生两条线相得益彰,建构共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操作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情境,都是在相应的情境中展开的。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推动、暗示、移情作用,能使学生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结合课文,精心设计活动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对课文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动力,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
(二)设计方案、活动准备
在学生进入活动情境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潜心会本文”,精读感悟,并以此为根据,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设计活动方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设计,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完成活动方案设计。
(三)组织评议、活动交流
这是活动教学模式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当好组织者,一方面,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活动方案,自主活动(可以个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在学生们能较好执行活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增加体验。另一方面,组织好对学生活动的阶段性评价工作,及时肯定优点,同时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加以改进,使活动更趋完善。
(四)总结评定、拓展延伸
在学生活动交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前一阶段的学习作出总结和评价。并对活动进一步拓展延伸,比如向课外开放,向其它语文训练方式延伸,从而进一步发挥活动效益,提高教学效果。
三、模式讨论
1.本模式运用范围
近年来,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学模式。但每一种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运用范围。活动教学模式适用范围,一是教材,一般要求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课文。课文精短的,可全文纳入这一教学模式;课文较长的,可选重点段纳入这一教学模式。而一些议论文、散文则不适宜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二是对象。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因为这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发展各自的个性。
2. 处理好活动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活动仅仅是学习的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不应该单纯地为活动而活动,也不应该把教材文本丢在一边,一味地只是活动,要真正发挥活动的手段作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钻研,去领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教与学的关系
在活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切实转变角色,充当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编导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展开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要帮助学生克服参与活动的盲目性,避免在活动中放任自流,保证学生活动规范而有效地进行。
(3)收与放的关系
活动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角色转变了,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但同时也极易导致课堂的失控,纪律松散,乱糟糟的,有时甚至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纵,并不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而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力求放得开,收得拢。
(4)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活动教学,以活动为手段,以兴趣为纽带,因此,就“预设”与“生成”两者而言,教师更应注重“生成”。不能缚住学生手脚。活动方案不要预先设计,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要让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设计活动,以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模式”
一、基本模型
初 读 课 文
自 主 质 疑
归 纳 分 类
定 向 导 疑
定向导疑
读 议 讨 论
多 法 解 疑
合 理 存 疑
鼓 励 探 索
初读、提问、记录
筛选、引疑、集中营
读、议、猜、辩等
延伸、拓展、探究
模型说明:本模型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初读课文,自主质疑”;第二板块“归纳分类,定向导疑”;第三板块“读议讨论,多法解疑”;第四板块“合理存疑,鼓励探索”。四个板块构成一个总体的框架。每个板块又根据其不同的教学任务,设定了相应的教学程序。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初读课文,自主质疑。
要求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记下不懂的问题,并自己尝试解答。无法弄懂的就写上“质疑簿”。
第二步,归纳分类,定向导疑。
这一步的关键是对问题进行“集中”。“集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归纳分类”。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既多又杂,有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有的只是一些枝节问题、细节问题,远离课文的主旨,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就要求教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抓住几个主要的问题。二是“定向导疑”,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某个关键之处,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以教师的“导”带出学生的“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归纳分类”必不可少,“定向导疑”不一定课课用到。如果学生的提问已经涉及到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定向导疑”就显得重复和多余了。
第三步,读议讨论,多法释疑。
贯穿这一教学过程的主要手段是反复地读书,因为通过“读”这一最基本的途径,可以解决许多疑问。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议”,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不了的问题,或者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辩”也是一种很好的解疑方法,如果在“辩”中出现争持不下的局面时,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拔引导,以帮助学生归纳筛选,理出头绪,正确地开释疑难。当然,解疑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猜、查、画、演等等,实际操作时,运用什么方法,要看具体的情况。
在完成这一教学环节的时候,有两点必须说明:①任何解疑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应该有所交叉。②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解疑,读书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只有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其它解疑方法才会显得有意义、有价值,否则,所谓的这法那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四步,合理存疑,鼓励探索
存疑是为了进一步探求知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移到下阶段的学习中去,它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模型讨论
1.“问题模式”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精神。这是它的优势。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它的适用范围上。内容比较“实”的课文,比如写人记事的,较为适用;内容比较“虚”的课文,比如描景抒性的,就不大好用。就是说,我们要根据课文去选“模式”,而不能用“模式”去套课文。
2.“问题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对教学过程要有充分的“预设”,要尽可能多的估计到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要关注“生成”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能总想把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再次,教者要具备较强的调控能力,要善于对问题进行筛选分类,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些枝节问题纠缠不休时,要巧妙地将他们引到对主要问题的解决上来。
3.“问题模式”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能机械地套用“模型”,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些变化和微调。如第四步“存疑”的环节,就不宜每次都用,课上能解决的一定要当堂解决,如果每堂课都留个问题的尾巴,对树立教师的形象是不利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讨论模式”
一、基本模型
提出问题 组建小组 营造氛围
(教组织交流
指点方法
(程序)个人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探究
(学生)默读、思考、圈画 流、品味、感悟、朗读
(教师)观察、了解 导、点拨、评价、小结
师)讲清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分工、发言、倾听、集中 交倾听、指点、引导、了解 引
二、操作程序
㈠个人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时应提出一两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问题可先由老师提出,而后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的问题最好能围绕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应是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或是有争议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讨论。
2、指点方法
提出问题后,有时还需指点方法,否则学生还是不知如何做,特别是刚开始时。有了方法,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3、自主学习
此环节主要是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圈画批注,教室里尽可能保持安静,尽可能给足思考的时间。此时老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信息。如发现普遍问题可让暂停,进行相应指导。在孙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专注地读书、思考,并拿笔画、注。
㈡小组合作商讨
1、组建小组
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讲请要求
讨论前需讲请要求,如怎么讨论、具体的方法、先后的顺序等。
3、小组合作讨论
合作商讨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深入参与到小组中,倾听、指点、引导、了解。要引导围绕主题真正讨论起来,制止“万马齐喑”的局面和看似热闹的不切题的讨论。要真正让全体学生参与,要么在发表意见,要么在倾听思考,尽可能不让一人游离于小组之外。要给足时间,划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讨论,而不是图形式、走过场。有的讨论学生刚进入状态,或谈兴正浓,老师却因为时间关系命令停止,这会影响讨论的效果。㈢全班交流探究
小组讨论时有的问题不能解决,或分歧较大,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有的问题需全班交流,使思维得到碰撞,相互获得启迪,实现资源共享。这就需小组发言人集中小组的意见参与全班交流,个人亦可补充,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探讨研究。
1、营造氛围,组织交流。
交流时可根据讨论的内容营造一定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如以比赛的形式、采访的形式、辩论的形式、导游的形式等展开交流。
2、全班交流探究
全班交流探究时要紧扣问题、结合课文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品味、感悟,同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地引导、点拨、评价、小结。
三、模式讨论
1、小组讨论教学是一种发现学习,它所花费的时间有时是传统教学“告诉”式的1.2—1.3倍,因此时间安排尤其要紧凑,无需讨论的不要讨论。要合理分配各阶段时间,避免一二阶段形式化、把主要时间仍集中到第三阶段。
2、为了提高讨论的效果,要教会学生讨论:⑴学会发言,先想后说,组内发言声音要小,不影响其他小组;⑵学会倾听,集中注意,不随便打断别人,努力记住要点;⑶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要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⑷学会总结,用简单的概括性语言总结小组意见;⑸学会反思,意见不一致,熟是孰非,亦或皆可,学会判断;借鉴合理成分,修改完善答案。
3、为调动各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引进竞争机制,采取评选最佳小组的办法。加分依据: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效果好,全班检测交流时发言多、质量高、有创意的小组„„小组讨论时,组长的角色伊然是一位小老师,他起组织、管理、指导、协调作用,要选拔、培训好小组长,发挥其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读模式”
一、基本模型
初读寻疑
(初读、圈画)
再读导学
(合作、交流)
精读思悟
(讨论、释疑)
赏读积累
(欣赏、品味)
熟读运用
(延伸、探究)
模型说明:本模型由五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初读寻疑,自主质疑”;第二个板块“再读
导学,归纳总结”;第三个板块“精读思悟,集中释疑;第四个板块“赏读积累,提倡赞赏”;第五个板块“熟读运用,延伸创造”。五个板块构成一个总体的框架,每个板块又根据其不同的教学任务设定了相应的教学程序。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初读寻疑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初步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文的空白处或相应的地方写上自己的理解、感受,同时对文章含义深刻的,自己不能搞懂的语句,做上标记。第二步:再读导学
学生通过自主初读,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产生了一些疑问,在此基础上,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1.合作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般四人一组)说说在初读中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的?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在小组内自主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或者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2.归纳总结
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个人所得时,总会出现一些分歧,教师切莫急于解答而应相机诱导。讨论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既多又杂,有的远离课文主旨,有的没有讨论价值,有的甚至没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行整理、归纳,抓住文中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巧妙点拨,开释疑难。
第三步:精读思悟
贯穿这一教学过程的主要手段是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围绕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重点段落,抓住重点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品一品以解决诸多疑问。第四步,赏读积累
对于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课文,我们教者要从语言文字内容中挖掘出丰富的思想内涵,抓住关键处分析、推敲。让学生欣赏、品味、多读多背,体会课文的内容美、形式美。第五步:熟读运用
学生的头脑中已积累了部分精辟的词句后,我们又该如何教给他们将这些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呢?
1、在模拟表演中运用。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通过语言的表达,声音的模仿,情感的表露,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迁移练习中运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的语言文字对学生的继续内化起了很重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或写联想文,或写模仿文。
3、在延伸实践中运用。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实验、写调查报告等方式让学生把课内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让语言文字进一步得到创造运用。
三、模型讨论
1、“自读模式”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按“初读—再读—精读—赏读—熟读”的顺序阅读课文,把读、思、悟、用贯穿在一起,使课堂统一于“以读为主”的整体教学中,达到了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和谐统一。课堂上学生通过“寻疑—释疑—感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过程,主动地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运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2、教学模式是特定教学情境下的特定产物,与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该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自读模式”强调的是如何将启发式导读贯穿到整个教学,因此在应用该模式教学时,应以读为轴心,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来完成教学任务,否
则会事倍功半。2“自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教学教程中要有充分的“预设”,要尽可能预料学生将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懂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某些枝节问题时,老师要能巧妙地根据课文归纳总结到中心问题上。3“自读模式”在具体操作时,不能机械地套用“模型”应根据实际情况作些微调。如:第五步“模拟表演”的环节,对于没有表演因素的课文就不宜生搬硬套,否则会弄巧成拙。还有在运用“延伸实践”这一环节时要找到与课文的结合点创设情境,不能游离于课文之外。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一、基本模型
激趣导入
学习感悟
迁移体验
运用巩固
链接积累
点击生活
拓展课程
走出课堂
模型说明: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我们提出并构建 “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人为本,以“开放”为核心,按“激趣导入——学习感悟——迁移体验——运用巩固”四个主要环节设计流程。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链接积累”、“点击生活”、“拓展课程”、“走出课堂”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各个环节的教学。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激趣导入
1、链接生活积累
学生对自己了解或者知道的东西总是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兴趣,教学伊始紧扣学生的这一特点,链接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积累,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激发其学习兴趣,自然学得积极主动。
2、音乐渲染情境
听觉的刺激,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形成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初步体验词作所描绘的意境;而感受的表达和交流,充分调动其学习探究的主动性。
第二步:学习感悟
1、开放学习方式
①范读课文,注意生字及课文的朗读;
②自学课文,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b、自学形式不限:可一人自学,也可小组合作自学;
c、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借助各种学习条件和手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记下不明白的地方。
课堂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读中生疑,品中释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更有利于其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2、点击学生生活
本阶段的三个环节均指向于生活,课堂教学中,我们把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生活体验,把学生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训练与儿童心理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让生活实践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
3、沟通学科联系
语文教学不能囿于语文学科本身,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课堂上,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文本情景画出来,交流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而且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头脑中优美的图画、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完成练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内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词的解读能力。
第三步:迁移体验
课程文本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而是一种有待于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加以选择、延伸和处理。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第四步:运用巩固
1、在活动中运用
唱唱:跳跳:教教: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巩固运用语文:唱唱、跳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配乐、设计让学生感到新奇;做小老师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在实践中运用
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终止。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所学知识,成为本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环节的设计,将个体和群体、合作与探究、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加强了对文本知识的巩固,同时促进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三、“开放模式”的思考
1、注重灵活运用。该模式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并不代表它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万能。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的课文,灵活运用该模式或者将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起
来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注重营造良好氛围。该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迸发智慧的火花。
3、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模式的“开放”并不是无限制,无目的,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大胆地“放”,巧妙地点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促使学生创新本能的萌发,生动活泼地发展。
4、注重学生人人参与。本模式注重让学生参与阅读实践,以教师的点拨结合学生个体自读自悟、群体讨论交流,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个别差异,激励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辐射模式”
一、基本模型
相关文本
(作者)
(主题)课
相关文本
文 相关文本
(题材)
(写法)„„
相关文本
模型说明:所谓辐射式阅读就是以课文为轴心,通过对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题材、写法、对象„„)等相关材料进行辐射拓展阅读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能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从而超越文本,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奠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操作程序
1、课前预习,自查资料。课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思乡思亲的诗歌,引导学生建立资料收藏夹,在学习小组内共享交流,从而丰富知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实践的能力。
2、精读课文,感知领悟。这一步作为辐射阅读的铺垫必不可少,学生只有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和老师对话,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辐射比较,探究积累。精读品悟课文之后,以课文为内核,辐射比较相关材料,探索它们在思想内涵、语言表达等诸方面的异同,之后练习背诵,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4、拓展延伸,迁移训练。如果说第3步骤更多体现了教师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辐射阅读,这一步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辐射阅读,全班交流搜集的与课文有关的文本,拓展积累,我们称之为“二次辐射”。在此基础上,迁移训练,或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或进行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三、模式讨论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语文能力培养“强化素质”的趋向,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中的跨教材文本阅读的成分将有所增加,辐射式阅读教学模式适应了这
种趋势,以课文为轴心辐射阅读,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强调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铺垫,致力于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人生伴侣。其次,它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查资料,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探究比较,积累升华,并且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法,由一点而辐射拓展比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进行辐射式阅读,且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关系,一般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及其以上使用。当前在课改实践中有一些甩开教材的“怪”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辐射式阅读关键要找准课内和课外的结合点、所教课文向课外阅读的延伸点,它不是无源头的辐射,不是完全脱离文本、游离于课堂的辐射,不是天马行空,盲目拓展,课堂教学和辐射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另外,由于现有课时的限制,辐射阅读时间上的保证、学生阅读素质的检测与评价等也值得我们深思,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模式”
一、基本模型
模型说明:“体验模式”大致可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情境体验,感知文本”。教者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出示新教材,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第二板块“角色体验,探究文本”和“生活体验,感悟文本”。教师运用“表演性”和“生活化”的手段,如角色扮演、链接生活等教授新教材。第三板块“活动体验,创新文本”。教师通过“活动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超载文本。在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依次为:思启激趣——感受体验——领悟升华。而一堂课就是由这三个基本环节的重复叠加完成的,即由师生共同开发和设计的一系列语文体验活动构成。这儿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必须借助体验来达到对文本的领悟、升华、创新,师生创设的语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二、操作程序
(一)、情境体验,感知文本
课堂教学伊始,创设模拟文本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生活、建立鲜明的文本形象,然后带领学生整体回顾课文内容,感知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急切地想走进文本,以获得更强烈的文本体验,营造一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氛围。
(二)、角色体验,探究文本
教师在借助课文的情境,让小朋友们演一演,当小导演。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认为可以表演的内容。
学生以“小导演”的身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研究一下怎么演。小组学习开始前,老师提醒每组的学习小组长要安排好每个小导演发言的次序,注意讨论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影响其他小组的活动。小组讨论。(学生认真地自主研读、探究课文,不但要找出可演的内容,而且还要研究怎样演,为什么这样演,使他们体验、理解课文。)
学生汇报各自的研究所得。在汇报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内容,有意识地寓朗读的指导及训练于小导演的“示范”之中,并尽量练到位。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角色体验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语文教学理念得到极好的体现。这样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感受文本的过程,更是运用语言的过程,语文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
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小组合作演一演。让学生们扮演角色,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使语言文字内化,思想得到升华。
6、请一小组学生到讲台前汇报演出。
7、师生共同评价演出。(教者在这里运用“角色体验”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演一演、评一评、议一议的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和思想。)
(三)、生活体验,感悟文本
教师在学生潜心学文基础上,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深入体悟、欣赏课文。
(四)、活动体验,创新文本
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写出来,既尊重了学生的感受,又将写的训练“挤”进了课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师小结: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感觉,老师尊重每一位小朋友的意见。《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句话揭示了学生阅读活动的本质。学生由于各自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其看问题的角度、眼光也会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模式讨论
体验教学的目标即让学生以认识主体的身份,亲自参与课堂中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痛苦、成功、道德评价等,获得丰富的个体经验,以再创造的形式建构起自己对文本内容、作品意蕴的理解,促进儿童的整体和谐发展。体验教学的试验很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意识化和高效化,对研究教学中无意注意很有意义;同时它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个性,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国内外对体验教学模式正大力倡导和实验。
体验教学模式和其它教学模式一样,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限制,需要和其它教学模式互相交叉使用,互相补充,互相取长补短,融合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体验教学的课堂才有生命和活力!
第五篇:小学语文“六字”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六字”教学模式
概念
“六字”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导”、“读”、“识”、“研”、“学”、“练”为主要内容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理论依据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升育人质量为目的,以强化备课和教研为手段,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认知主义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更加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被看作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有效地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并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了解。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为真实的揭示学习的规律奠定了基础,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合作学习基本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共同目标,为共同完成某一目标或实现共同利益而合作;强调合作个体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只有依靠个体间的配合和协调,才能实现共同目标;强调个体目标和共同目标的同一性,在合作中,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使个人目标也获得实现。合作学习把教师置于教学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之下,强调师生多维互动。合作学习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任务分享、责任共担的人际间的动态教学活动过程,是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小组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合作过程。
目标
通过程序化的教学行为,落实课程目标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使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使抽象的课本知识有效地、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内容
导,就是引导、导入。导入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学情,导入既要与文本有紧密关系,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其中的“趣”是需要老师去激活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先做好谋划,是保证教学成效的前提条件。课前导入语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停留课前某一情境上拉回来。导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导语像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学生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任何一节成功的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付出无数心血。总之,课前导入,不容忽视。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就是读文本。既要有教师富有情感的范读,又要有学生的大声朗读、自由读。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文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叶老的话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读文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而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学生各自埋头读文,声音有高有低,速度有快有慢,注意力有集中有分散。“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那么流行的充满积极意义的初读要求往往是流于要求的形式或者流于阅读的表面的。怎样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要求落到实处,发挥它的积极意义呢?大声朗读是最佳方式。宋朝的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须要字字响亮”对朗读的音量提出了要求;“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说明了大声朗读的效果。大声朗读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在大声的朗读中大脑处于排空状态,孩子才会自觉地发现哪个字读不准或者不会念,哪里读不顺,有障碍。琅琅书声中,孩子才不好意思打个疙瘩,蒙混过关。再配合平时训练的遇到不会念的字查字典,问同学的好习惯,初读课文时候“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要求就容易实现了。
识,就是认识,就是认识文本,知道文本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要求学生不仅要解决字、词,还要了解主要内容、故事梗概、主题思想等等。这里主要解决文本“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也就是要读“懂”文本。读懂一篇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懂”,是了解了,明白了的意思。所谓读懂了一篇课文,从我们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上去看,应达到五个“标准”:识字理词,即认识字,理解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特别是反映人物品质、事件意义、事物特点的句子;认识结构,即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了解内容,即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认识中心,即弄明白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何去做呢?应分三步走:
1、理解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的含义。所谓“字词的含义”指包蕴在字词中的意思,它并不拘泥于字典、词典中的解释。如,《走,我们去植树》中“金色”一词,仅仅从字典中去看,认为它是春天的意思,这便大谬了。再联系上下文去看,才能理解它的含义,此“金色”,指在父母亲人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同学朋友的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是金色的。
2、读懂句子。指弄明白句子说的是什么,它的意思是什么。如,《走,我们去植树》中的最后一句话:“绿色宝库”指树木能够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抵挡风沙、调节气温、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木材、为动物提供乐园等。在读懂句子中,我们特别要注意那些反映人物品质、事件意义、事物特点的中心句、重点句,如上面那句话。
3、弄清结构。通过读懂每个词、每句话、每个自然段,进一步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集中讲了一个什么意思,然后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弄清课文的结构。以上三步总的来说,是对课文的认识。
研,就是研究,就是研读文本。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课文研读。袁枚曾说: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传巧不传拙。其中内容上的“真”和形式上的“巧”,是我们研读课文的目标,把这些“真”和“巧”传给学生,则是阅读教学的追求。对于研读课文,就是教师要带领学生用自己的眼和心去进行接触,要抓住文本的第一要素——语言。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入手,进而扩展到全篇。怎样研读文本呢?首先要理解词句,积累语言。词句训练是研读的主要内容。要求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次要领悟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学,就是学习,就是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学习文本的表现手法、材料的组织方法等。这里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读写上的经验之谈。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巩固字词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好方法;而写作调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是说,读是写作的准备,写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怎样写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除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遣词造句的精妙,这就是说阅读教学本身就包括写作教学因素,两者绝不可截然分开,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我们应该结合这种能力教学,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写作。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读”实际上是作者“写”的逆向活动过程。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打开文章的字、词、句、篇等外在语言材料入手,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进取。读一次有一次的认识、所得、进展。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逐步引学生入书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弄清作者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并探索写作脉络,积极吸收别人的长处。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做法就是:“练”。但收效甚微,这说明行之无效,教师们也感棘手。如何才能让师生“束手无策”变为“有章可循”,我们认为要加强读写联系、渗透,借阅读之力学会写作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基本写法来写片段,减缓写作的坡度,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学会表达情感的手法,学会初步的谋篇布局,初步学会组织材料,形成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练,就是练习。也就是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性的应用。这里主要以课堂中的“小练笔”为主。
小练笔是学生丰富的作文材料的积累,因为形成写作活动并取得作文成果所需要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都包蕴着主体和客体两种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读写结合,安排切实可行的小练笔,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开展“小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巧抓关键词语开展“小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将会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能结合课文中的“佳句”,启发学生奇思妙想开展“小练笔”,就有助于培养小学的发散思维;还可以以“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形式开展“小练笔”;还可以说说你身边的类似本文提供的人或者事开展“小练笔”。
综上所述,以“导”、“读”、“识”、“研”、“学”、“练”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互为阶梯,互为结果,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它既有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有方法过程的学习,更注重语文的最终学习目的;同时,又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人文性,也注重了“文以载道”的思想性。所以,我们在实施时,要从文本的整体高度着眼,要在具体的语言文字细处着手,做到“宏观”与“微观”的有效、有机结合,切不可分割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