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新观念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之心得

时间:2019-05-13 00:5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教育教学新观念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之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教育教学新观念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之心得》。

第一篇:在教育教学新观念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之心得

在教育教学新观念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之心得

陇川小学

李国栋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更新观念,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标准》明确提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提出给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那么在新课程中是如何体现这些新理念呢?

1.课程是开放性的,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打开新课程,我们看到课程的设计变得灵活了,变得富有弹性了,变得不像老教材那么容易把握了,结构有些“散”了,实际上反映了新课程是开放性的,是可发展的,是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应用的。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其中一个任务是对圆锥的学习,我们可以首先通过实例引入圆锥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观察圆锥模型,考察它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的、另一个面都是曲的,如果用刀横着去切圆柱、圆锥,那么,切得的面都是圆的等等)、又有什么不同点(它们的侧面展开图不一样,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圆柱有两个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它们的体积公式不一样等等)、它们有何关联(除了它们的共同点以外,圆锥可以看作是圆柱的一个底面越来越小直至变为一个点而形成的)、生活中哪儿有圆锥?

上述例题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目标明确,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富有个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资源得以共享。这样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对数学课一改枯燥、呆板的印象,主动合作,积极交流,人人都在参与活动,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2.数学学习的形式是多样性的

新课程的另一个特色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化了,它不允许我们像以往那样用简单的“介绍定理、法则—示范例题—强化训练”流程来学习数学,不再只把“双基”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目标,新课程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把学习方式的改变作为这次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例如,在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两个思考题“:有一条大小为1×7的纸。怎样用它折成一个单位小正方体(也就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两个相距最远的顶点处逗留着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蜘蛛可以从哪条最短的路径爬到苍蝇处?说明你的理由。”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讨论交流;在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电脑制作截面、反复演示,可以利用萝卜、土豆等让学生进行实验,多种感官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中,对思考题:想象一下,正方体用一个顶点在桌面上立着,光线从上面直射下来,这时正方体的影子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就想到“就是要画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有的猜、有的想,还有的学生实在想不出来就说“我晚上用手电筒试一试再说”。这样的教学,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与学活动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教育目的,实质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3.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新课程的精髓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逐渐构建数学知识,反对把学生培养成模仿解题的高手,还学生一个生动的学习过程。例如,对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学习,标题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以往的教材标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相比,课题的提出就已让我们感受到教学指导思想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以往的教学,我们侧重的是给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看如何用定理来证题、进行应用训练,而现在,我们是要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观察、想象(只给出一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所画出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是通过想象就可以得出的),操作、比较(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如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是3cm等,所画出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通过画图比较,让学生感受反例),推理、交流(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时,讨论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使学生在实践探索的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丰富的数学思想(比如分类思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设计富有发展的空间,有极大的自由度,由于学生思考、讨论内容的不同,教学自然就不能给学生一个思维框框,就不能限定“今天我们就讲SAS”了,而要完全服务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机,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中心构建知识体系,在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能力发展,注重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这样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与提高,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4.教学内容的设计更加贴近生活

新课程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加强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一改以往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相对自我封闭、过多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题型教学的老面孔。在这里,银行利率,企业利润,分期付款,有奖销售的概率,正方体包装纸盒的设计,细菌的繁殖,光的折射,人口图的绘制,图案的设计等等,一切都来自学生的身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数学的意义,在学习中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世界新生儿图”的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学会通过统计图分析给定各数之间的差异,还要让学生通过查阅报纸、杂志、书刊以及上网搜寻资料,来绘制反映近几年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情况的统计图,绘制所在城市一个月以来的空气质量情况统计图,绘制我国近几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情况统计图,调查班内同学上网的目的并利用所学统计知识绘制统计图或统计表,调查本年级各班各科的作业情况,并利用所学统计知识绘制统计图或统计表,为教师合理化布置作业及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服务等等,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因此,作为教师就首先要留意身边的数学,不断把我们身边的实例引入到课程中来,发展新课程。

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就一定要发扬教学民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善于实践、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交流合作,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对数学的情感认知不同,因而,呈现为学生对学习需求的多样性,作为教师就要及早了解并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用多种手段去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教学模型,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学习有用的数学,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增强信心,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拓展一个无限空间。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之写作教学

《初中英语课程课标》解读

——写作教学

(一)新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一至五级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总体描述和专项目标描述中关于写作的描述。

一级:能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二级: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三级: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

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

3)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

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四级: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

1)能五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

3)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初一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达到达到了一至四级的要求。大多数的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根据作文要求,理解写作题材,然后按各类题材格式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基本能使用简单的短语和句子来进行描述。在作文的修改中,学生基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小组讨论中完成修改。

(二)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学生层面分析:

1.缺乏自信。学生中有不少人对英语写作感到头疼,存在着恐惧心理,总是担心自己写不好,越是担心就越不敢下笔。

2.拼写错误。英语写作中,大小写、标点符号和单词拼写错误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程度不够,从单词记忆到实际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Eg.I am Zhuhui, I come from chin.→ I am Zhuhui.And I come from China.3.语言知识错误。语言知识错误包括语法和用词等方面的错误。英语中谓语部分千变万化,谓语变化又以动词为主,动词时态、动词短语搭配以及与各种人称代词的一致性等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学生在运用时就很容易出错,还由于学生本身自己脑中词汇就匮乏,学生写作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缺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词句,使文章看起来呆板,缺乏生气。如 ① 主谓不一致。eg.1.Father and I am going to visit her.(am→are)2.My uncle often go to the cinema himself.(go→goes)② 时态、语态混用(时态不一致)。eg.The meal is so nice that we all enjoyed it very much..(is→was)The old man knocked down by the car and injured badly.(man∧was)She closed the door and hurries away to class.(hurries→hurried)③前后人称不一致。eg.Swimming and football are his favorite sports,he likes it all his life.(it→them)The little girl usually goes to school at 7 in the morning ,but today he was late for school.(he→she)④分词做状语,与逻辑主语不一致。eg.Having heard the news, her heart beat faster and faster.→When she heard the news ,her heart beat faster and faster.(2)习惯搭配乱用。eg.I very like the novel.→I like the novel very much.Then we set off digging, planting and watering.(off→about)(3)名词单、复数不分。eg.He will give us a talk on American film.(film→films)

He is one of the best player in our school.(player→players)We planted many tree yesterday.(tree→trees)(4)词性混淆

有的学生平时在识记单词时,只记拼写、读音和词义而忽略词性,这是错误的。因为英语句子的各个成分都是由特定词性的词来充当的。eg.Can you tell Asia elephants from Africa elephants?(Asia→Asian, Africa→African)(5)用词或搭配不当eg.I hope you to help the girl with her homework.(hope→wish)He will remember firmly what the teacher said and did.(firmly→clearly)(6)拼写和词形变化错误。eg.The car hitted the old man and drived away.(hitted→hit,drived→drove)On his way to school ,he sew a little girl.(sew→saw)(7)句子成分残缺∕非完整句错误。eg.The young man running in the street fast.(man后加was)

The picture is about a poor little girl lived in old China.(girl后加who)(8)用词累赘。eg.On one day, he went to the cinema.(去掉on)Helen is frightened with fears by the strange sound coming from the next room.(去掉with fears)

4.层次表达不清,逻辑性差。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能很好的审题,不能把握题目的精髓,写出的句子没有层次性和条理性,有的句子衔接生硬,没有关联词,导致句子过渡不自然,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意思不连贯,语义表达不清楚明了。eg.My best friend is our English teacher.His name is Tom.He has taught us English for three years.My best friend is our English teacher, Tom, who has taught us English for three years.5.思维受母语制约。学生毕竟汉语说了十几年,所以在英语写作时,学生经常不能按照英语的习惯和特定的搭配,总是喜欢用汉语的习惯来表达,写出来的是英语单词连成的汉语句子,结果造成句式结构的错误,所写的句子当然是中国式英语,外国人根本看不懂,还容易闹出一些笑话。Eg.How to say?→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 I haven’t English name.→ I don’t have an Englishi name.I think I can’t.→ I don’t think I can.等等。

6.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字迹不工整,不能正确运用英语的基本句型进行准确而又得体的表达,平时很少练笔,更别谈用英语学写日记了,即使老师布置写作练习了,也是冬拼西凑的,以应付差事为目的。

7.摘抄短文。还有少数同学平日里压根就不愿意动脑去想、去写,在考试中就地取材,顺手牵羊,在试卷上随便选取一段文字抄进答案纸上,以博得老师的同情换取些许辛苦分。像这类的同学可是为数不少,有时阅卷老师看见抄写干净真的会酌情量分的。

二、从教师层面分析:教师对于“成品过于重视,过程指导不足”,缺乏相应的写作技巧的指导,及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写作练习常是一带而过,布置为课后作业,成了“蛇尾”;布置作文题目随意性,题目过大或过于难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反馈不及 时,评改方式陈旧。评改的重点在词汇,语法,拼写等句子水平上的正误,而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克服困难了。

(三)解决写作中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写作水平的要求

教师要认真学习《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部分的目标,领悟其中的实质,然后从写作的质和量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准确地定位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处理好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过渡阶段。英语作文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验,它要涉及到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思维意义的定位、词句结构的使用,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它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的意义有两点,一要达到一定的量;二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对于学生来说,都无疑是值得他们欣赏的佳作,是他们写作的极好范例。我们不应割断阅读佳作与促进学生写作的联系。客观地说,阅读与写作之间应该有“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平常的阅读教学课,既要着眼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汲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达到理性和实战的升华。

三、扩大语言信息的储备在朗读和背诵方面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背诵每个单元的重点短语和重点句型,还根据实际情况背诵和默写习作范文,看了好文章,不单是理解就够了,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背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据为已有的效果。所以我每个单元都会选一篇比较好的课文让学生背诵,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有短期的突击性应试模拟训练变为长期的、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技能培养。这个培养过程应是一个能力渐进的过程,应有一个由易到难的阶梯。具体做法如下:

1.循序渐进

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每堂课我要求一位学生做2分钟英语报告,用英语谈谈自己熟悉的事情,如你的家庭、学校、同学、学习和生活等,并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转为书面表达,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在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英语作文打好扎实基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2.限时训练

每周有一节写作课。初期先让学生训练写段落,等时机成熟,就开始让他们把段落连成文章。根据每周所学的内容设置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现场进行写作,限时上交。要求学生:(1)先列提纲;(2)看格式和时态;(3)列出需要的短语和句型;(4)写完后认真检查。如:Introduce your friend.我们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写:基本情况(名字、年龄、国籍等)、外貌和爱好。

3.范例引路,体裁各异,师生同作,同改互改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教师可与学生同时撰写短文,规定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笔,听教师读范文。教师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树立样板,而且要考虑到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学生在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维与写作之后,及时听到一篇比较规范的答卷,比较一下自己的作业,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的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考虑到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最后,要求学生再对全文通读几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可作最后修改,誊写工整,交老师查阅。

五、建立学生有效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

1.批改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教师批改

每次学生的作文教师不一定要全阅全改,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每次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班上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讲解,确保学生每次都能有所收获。(2)学生相互批改

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找出对方作文中的错误,再加以改正,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能力。(3)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错句收集起来,定期组织单句改错练习。(4)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改编为短文改错,进行短文改错训练。

2.组织学生评选出最佳范文,全班传阅欣赏评析。

3.定期选出进步较大的作文给予奖励,以激发其写作兴趣。

4.平行班级之间也可以组织作文竞赛或交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成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实现了反馈与评价的结合,矫正了学生的错误,并促使学生自我检查以及学生间的相互检查,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而且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只要平时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根据错误分析理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必经阶段。作为教师,要明白初中生写作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教师怎样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只要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渐得到提升。

第三篇: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

《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西宁市北小街小学 朱红英

开学之际学校教科研组织全校教师分科集中学习新课程标准。四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集中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学习中使我再一次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下面就结合本人几年的实践与学习来谈一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四基”指引我关注学生基本思想的形成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相比较以前的课标,将“双基”修改为“四基”,本次明确提出的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是巨大的进步。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很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训练基本知识,课后也反复进行练习。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明显发现,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题型稍微变动,就无从下手,说明长时间只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既能,使得学生学得比较机械。这已经让我注重对学生提问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又明确提出,更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次为重,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二、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讲授新知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这一点我很认可。在数学教学中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如教学《位置》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三、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目的明确,盲目的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否落实到位,最关键的是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目的。不光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学生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为方式和手段都是围绕目的来实施的。

四、注重培养学生做中学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1版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从而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简单的几何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建立初步的空间。

总之,数学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数学课堂更明确的指导,更有利用我们准确的把握住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四篇:论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化

论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化 傅海伦

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当今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的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人才。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这样才能进行数学推理、演算、求出结果,对原来的实际问题作出判断,并能够预测未来。然而,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它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必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因此,作为普通中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学习并掌握数学建模的有关知识方法,胜任数学建模的教学。本文首先简介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数学建模过程与方法,提出优化数学建模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标准》中数学建模的意义与方法

简而言之,用数学语言和方法设计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标准》指出:“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已经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和基本的内容。” 关于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标准》主要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将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两个方面来论证的。二者的意义都在于突出体现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标准》将数学建模作为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是《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程通过设立“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正是将它作为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正如《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论第5条所说: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数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中学数学建模的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标准》倡导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方式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课程标准》在“数学建模”的内容标准中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合乎实际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建模”学习活动,通过该活动的组织开展,它将与“数学探究”活动一起,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二、优化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正确理解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建模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不同,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实际问题。对某一问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成立一个小组进行合作解决。对同一问题所得出的数学模型也可以不同。

优化数学建模教学,就是要把现实问题带到教室,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与现实交流,试图用所学数学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当现成的数学模型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适合于现实的新的数学模型。虽然,学生不一定有意识地建立数学模型,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逐渐地掌握建模的方法。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新的模型,也是掌握新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新起点。同时,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优化数学建模教学有以下重要意义:(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标准》指出:在数学建模中,问题是关键。数学建模的问题应是多样的,应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实世界、其他学科等多个方面。同时,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思想、方法应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有联系。《标准》同时要求: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学会通过查询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抽象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3)扩展数学概念,强化数学应用的意识,增强数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能力。《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将了解和经历下面框图所表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创造意识。《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对同样的问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探索解决的方法,从而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创新意识。(5)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对数学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标准》指出:学生在数学建模中应采取各种合作方式解决问题,养成与人交流的习惯,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掌握数学建模的过程与方法

自然界的事物千姿百态,其发展变化也非常复杂。所以,给自然界的事物建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数学建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要利用许多技巧以及翻译、解释、分析和综合、计算等高级的认知活动。因此,建模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标准》中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前页框图体现:(1)实际情境

这是建模前的准备工作。即建立数学模型之前,必须理解实际问题的情境,掌握所要解决问题的有关背景知识和数据资料等信息,从实际问题的特定关系和具体要求出发,找出影响实际问题的重要因素,牢固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此外,还应明确建立模型的目的。(2)提出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科学抽象过程,要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因此,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舍弃次要方面,猜测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化。这是建模的关键的一步。简化假设要适度,否则会对建模产生不良影响。(3)建立数学模型

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表示问题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4)模型求解,得出数学结果,进行模型分析

建模以后,对模型进行数学解答。例如,求方程的解、列表、作图等,得出初步的数学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翻译、解释,指出结果的实际含义和模型的应用范围等。例如,对问题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等进行分析。(5)模型检验

将模型的结果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运行模型,对模型结果与实际相互比较,以便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要进行修改,进一步提出问题。(6)可用结果

对于符合实际的结论,就是可用的结果。数学模型被接受之后,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不断地改进模型。3.正确把握《标准》的教学要求

国际上普遍重视数学建模的联系实际问题。德国必修课中有37处要求联系物理、化学、经济、日常生活以及哲学观念。他们还强调球面几何、球面三角。建立的模型包括人口增长、质量控制、疾病传染、抽样试验等。我们国家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虽然没有对展开数学建模活动的次数、时间与具体内容作统一的规定,但还是对数学建模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并规定高中阶段至少应为学生安排1次数学建模活动。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数学建模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例如,可以结合统计、线性规划、数列等内容安排数学建模活动。此外还应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数学建模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4.正确理解《标准》中的说明与教学建议(1)学校和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数学建模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安排。数学建模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选择;或者提供一些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数学建模可以采取课题组的学习模式,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寻求帮助。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参谋。

(3)数学建模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教师在必要时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4)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数学建模报告,报告中应包括问题提出的背景、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问题解决的过程、合作过程、结果的评价以及参考文献等。

根据《标准》中的说明与教学建议,数学建模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前所述,数学建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指导这样复杂的活动,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还需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适应数学新课程的变化和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就应该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意自觉地、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知识,还要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关注其它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科学的新动态,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方法,不断充实自己的“问题库”。同时,教师要不断增进数学建模的意识,平时多发现、多实践、多总结,既要在现行数学教材的数学知识应用与建模的切入点上多实践,还要不断积累高中数学教材的应用和建模的参考素材,创造性地开展数学建模实践活动。

摘自《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4(36~38)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图形与位置的教学策略之感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图形与位置的教学策略之感想

在课程标准中阐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能从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听了专题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讲座中的图形与位置,让我再一次感受到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需引导学生以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专家们特别强调图形给人带来的直观。学生每天都在和图形接触、交往,日常生活中积累下的对图形世界感知、表现和思考构成了学生丰富的经验背景,这就决定了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更多的要依赖于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会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自主学习的程度就越高。如:学习了《长方形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计算粉刷所在教室的总面积;学习《圆》、《圆锥》后,引导学生测量、计算大树直径与横截面的面积,计算沙堆的体积与重量。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只有亲身体验的知识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更熟念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在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密切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的学习,有机的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丰富的经验。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比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出示:主题图、剪子、水龙头、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从中抽出角的图形,随着学生的回答并用红色标识出来。为学生初步认识角建立表象。在教学的最后,当学生对角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的物体表面上有角,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抽象出图形并应用于生活中的过程。又如在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射线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射线的例子:如太阳光、手电筒的光线进一步感知射线的特点等。这样的教学,为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数学,培养空间观念。

二、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直观与操作在学生形成几何概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亲自动手,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及实际操作探究活动,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小学生的思维经常是从动作开始的,动手操作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先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有的学生用绳子绕圆一周,测量绳子的长度,有的学生把圆形物体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等,记录好周长和直径,通过计算,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又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这样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通过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形成空间观念。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既有助于学生很好地认识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又为今后进一步系统的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载在教育教学新观念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之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教育教学新观念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之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教育教学方式的思考

    学习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教育教学方式的思考龙华山黄林小学:丁邦课标解读工作自上而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2012年3月12日上午,我们在市实验二小参加了2011版......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心得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心得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心得1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

    “大班额”下数学教学反思解读(最终5篇)

    “大班额”下数学教学反思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城关小学 陈娅 我校每班都有六、七十个学生,加之一位数学老师带两个班的数学,每个人都被繁重的教学工作累的筋疲力尽。面对这种......

    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心得

    学习《教育新理念与名师教学案例》心得 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与名师教学案例》一书,仔细的阅读了书中的内容,我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念,自己认识的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让自己......

    教育教学学习培训心得★

    教育教学学习培训心得 连湾学区东升教学点陈海龙 通过学习,感觉受益匪浅:我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脉络,理解了课程改革的政策。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教育......

    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心得

    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心得 在当今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众掌握双语是各国在语言选择和使用上的大趋势,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1981年,新......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之初探[精选5篇]

    情境教学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盘塘中学:杨欢 摘 要: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

    数学教育教学心得1000字最新[大全5篇]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我,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得体,举止礼貌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努力做得更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