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详细总结)
中考化学总结(2011)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归纳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稀有气体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 质 纯净物 无机物 酸 其他氧化物 元素种类 碱 化合物 有机物 盐 混合物3.: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纯净物4.: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5HO)都是纯净物 4 2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单质5.: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化合物6.: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有机物7.(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2无机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2 氧化物8.: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性氧化物a.: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SO,SO 2 2 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CO HO= HCOSO HO= HSOSO HO= HSO + + +2223 2223 322
4碱性氧化物b.: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O MgO FeO CuO 2 2 3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 KO CaO NaO溶于水立即跟水 2 2 反应 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CaO+HO=Ca(OH)BaO+HO=Ca(OH)NaO+HO=2NaOH KO+HO=2KOH 22 22 2222注意:CO和H Oc.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2.酸9: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
+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碱10.: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NaOH Ba(OH),氨水)它们的溶液
2 无色。↓)、蓝色的氢氧化铜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盐11.: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 13.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钾钠硝铵溶 溶碱有五种 钡钾钙钠氨 不溶氯化物AgCl 不溶硫酸盐BaSO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4 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的化合物只有BaSO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4 4 2-+++含CO的物质只有含K Na NH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3 42- 14.沉淀物中AgCl和BaSO不溶于稀硝酸,Fe(OH)是红褐色沉淀Cu(OH)是蓝色沉淀 4 3,2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Al(OH)CaCO BaCO)2 3 3 3 2AgCO 2 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 4 若讲沉淀 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若讲沉淀部分溶 4 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元素15.: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 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 N O Cl 2 2 2 2 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 “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2-- - ⑴ H和He ⑵ CO、N和Si ⑶ O、S和 S ⑷ OH和 F 222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物质组成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类原子总称 构成 构成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构成 原子 分子 粒子16.: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 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分子1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1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原子团19.: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2-2-常见的原子团:SO CO NO OH MnO MnO ClOPOHCO43344343+NH 4--碳酸氢根(HCO)硫酸氢根(HSO)磷酸氢根(HPO)磷酸二氢2--根(HPO)34424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里: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2+ 3+ 2+NH、FeFeCa+ 阳离子:Na Mg Al、H + 2+ 3+ 4阴离子:O、OHS、F Cl SO CO NO MnO PO MnO ClO2- - 2---2-2-- 3- 2-- 4 33 4443 - 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注:铵是NH原子团;+ 2价的铁叫“亚铁”; +1价的铜叫“亚铜” 42-
无氧时S为-2价,跟氧结合时+4或+6价。SO原子团叫“亚硫酸根” 3 无氧时Cl为-1价,跟氧结合时+
1、+
3、+5或+7价 2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要记住哦)
26.①化合反应:A+B+...=C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A=B+C+...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AC+B 溶液里的置换反应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Ba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按顺序背诵)钡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 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按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由小到大排列: Al(9)
Mg(12)Ca(20)Na(23)Fe(28)Zn(32.5)K(39)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都保持不变。注意事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能同时有难溶于水的物质。初中化学只有碳酸盐跟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酸跟碱中和反应: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7.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主要有:造纸术、火药、烧瓷器 28.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或得到氧的化学反应),不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缓慢进行不易被人觉察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 燃烧必备的二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自燃: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H、CO、C等,具有还原性。2 29.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注意:二氧化锰只是在氯酸钾分解的反应里作催化剂,在其他反应里可能不是催化剂 30.书写化学方程式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各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化学式写正确,方程式要配平,条件箭头要标明。③遵守二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便臆造化学反应和化学式;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种原子数目必须相等
(四)溶液、溶解度 3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在溶液里的反应,一般是溶质参加反应)3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但没有溶解的物质 不是溶液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是溶质。例:20℃时,50克食盐放入100水中,没有溶解的24克食盐不是溶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3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是液体,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其溶剂是水。34.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3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向饱和溶液加溶剂或升高溶液温度可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向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低溶液温度、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①加溶质②降低溶液温度③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高溶液温度 37.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关键词:一定的温度
100克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溶解度曲线38.: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但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强的增大而增大。39.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20℃的溶解度(克)>10 1~10 0.01~1 <0.01 常见难溶于水的物质有:大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BaSOAgCl、CaCO等碳酸4、3盐 混合物的分离
40.:把混合物里的各种物质分开,得到混合物中每一组分的纯净物。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溶解、过滤、结晶等
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某些组分变为与原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而分开 .结晶
41: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方法: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NaCl)从盐水中得NaCl固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如硝酸钾)
此方法还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
(五)电离 42.溶液的导电性:物质溶于水发生电离使溶液能导电。(纯水、固体酸碱盐不导电)电离
43.: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注意
①电离是自发的过程,不须通电。②在溶液里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和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溶液不显电性。但阳离子的个数不一定等于阴离子的个数 电离方程式44.的书写注意:①离子电荷数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数值②原子团不能拆散 y+x-y+x-AB=xA+yB
A(RO)=xA+yRO x y xn y n
二、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水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属于混合物 2.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电
① 水通电(正极O负极H,体积比1:2)2HO==2H↑ + O↑ 2 2 2 2 2 ②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二)空气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0.03%
5.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三)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点燃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 + O CO 2 2 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点燃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 SO 2 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点燃⑶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PO 22 5
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点燃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Mg + O 2MgO
2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 FeO 2 3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 点燃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2H + O2HO 2 22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 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
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⑻ 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OH)CO2CuO + HO + CO↑ 2 2 32 2(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氧气的制法: 10.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①加热高锰酸钾
2KMnOKMnO + MnO + O↑ 42 4 2 2 MnO2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2KCl + 3O↑ 32 △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其他生成氧气的反应: 通电③水通电(正极O负极H,体积比1:2)
2HO=2H↑ +
O↑ 2 2 2 2 2 △④加热氧化汞 2HgO2Hg + O↑ 2
(五)氢气的性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 点燃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 + O2HO 2 22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H +CuO Cu+HO 2 2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 后加热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先停止加热,实验结束时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2⑥⑦)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Zn + HSO=ZnSO+H↑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SO=
4422 4 FeSO+ H↑ 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 Mg+HSO=MgSO+H↑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SO= 2 4422 4 Al(SO)+3H↑243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 Zn +2HCl=ZnCl + H↑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 2 2 2 H↑2⑦镁和盐酸反应 Mg + 2HCl=MgCl+H↑⑧铝和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H2232 ↑(六)铁的性质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O又有O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22化铁FeO 2 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 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Fe+CuSO=Cu+4FeSO 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SO=FeSO + H↑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 2 442 2 H↑ 2 3+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亚铁离2+子Fe)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O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O23 34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七)单质碳的性质 不同15.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碳的化学性质16.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点燃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CO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 2
点燃
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
2C+O2CO 2 ②还原性: 高温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C + 2CuO2Cu + CO↑ 2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试验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 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高温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3C +
2FeO4Fe + 3CO↑ 2 32(氢气跟CO不反应)2高温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CO 2C
点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O2CO 2 2 ①② ③④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物质间的转换关系: COCO 2 ⑤⑥
(八)二氧化碳的性质
1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8.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 + HO =HCO 2 2 2 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 + Ca(OH)= CaCO↓+HO 2 2 3 2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 + 2NaOH= NaCO+HO(无明显现象)2 3 2 ③通常情况下,CO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2(九)一氧化碳的性质 19.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 20.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点燃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CO+O2CO 2 2 △
②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
CO + CuOCu + CO 2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 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 FeO = 2Fe + 3CO 2 3 2 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 三种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碳、一氧化碳(都可用于冶炼金属、用作燃料)
(十)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1.碳酸钙主要以石灰石和大理石存在,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大理石和石3灰石做建 筑材料,工业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制水泥。碳酸钙22.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①跟盐酸、硝酸反应(碳酸钙不溶于水,可溶于酸)CaCO+2HCl=CaCl+HO+CO↑
(实验室制取CO的反应)2 2 2 2CaCO+2HNO=Ca(NO)+HO+CO↑
高温 高温 ②高温分解:CaCOCaO+CaCO 3 3 3 2 2 2 3 CO↑ 32
水加CaO
+HO=Ca(OH)(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CaO Ca(OH)22 2
(十一)有机物甲烷CH 23.(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难溶于水,4密度比空气的小 点燃 有可燃性CH+2O=CO+2HO 现象:火焰明亮呈蓝色,放出大量热 4222乙醇(俗名:酒精24.,CHOH)无色液体,易挥发,与水可任意比互溶 2 5 点燃 酒精燃烧 CHOH +3O2CO +3HO 25222甲醇(CHOH)有毒,不能饮用,饮用后使人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3煤
5.(主要含碳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称为“ 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三种最重要的矿物燃料,都是混合物 4
(十二)酸 碱 盐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盐
↓HO ↓HO 22 碱 酸 碱的通性
酸的通性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②氢前的金属+酸→盐+H↑ 2 注意: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 应不生成氢气,生成水 ②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③碱+酸→盐+水(“中和反应”)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④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⑤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碱的通性的①②④项的碱必须是可溶于水 碳酸盐+酸→盐+HO + CO↑ 22盐的通性(盐的通性中(1)(3)(4)项的盐必须是可溶于水)⑴金属+盐→金属+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⑵酸+盐→酸+盐 碳酸盐+酸→盐+HO + CO↑ 22⑶盐+碱→盐+碱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 1122
⑷盐+盐→盐+盐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1 2 3 4律)26.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O+HO=2NaOH CaO+HO=Ca(OH)2 2 2 2 KO+HO=2KOH BaO+HO=Ba(OH)2 2 2 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HO=HCO SO+HO=HSO SO+HO=HSO 2 2 2 3 2 2 2 33 2 2 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 SO)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4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
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酸 盐酸 硫酸 物理性质 挥发性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 浓硫酸有吸水性
化 证明是①石蕊试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色 石蕊试液遇硫酸:变红色 酸的方液 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 无色酚酞遇硫酸:不变色
法
②跟金Zn +2HCl=ZnCl+H↑ Zn +HSO=ZnSO+H↑ 222442
属反应
Fe+2HCl=FeCl+H↑ Fe +HSO=FeSO+H↑ 222442学 跟金氧化铁 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属氧 FeO+6HCl=2FeCl+3HO FeO+ 3HSO= Fe(SO)+3HO 243233223242 化物 氧化铜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反应 跟碱氢氧 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反应化铁 的方氢氧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性 程式化铜 现象 跟碳碳酸钠 酸盐质 碳酸钙
反应 -2-检验方法 Cl: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硝SO: 4-Cl、酸 2-SO 现象 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4方程式
2--此类反应必须加稀硝酸,以消除CO、OH对实验的影响。3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区别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 不能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硝酸磷酸29.(HNO)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HPO 3 3 4 氢氧化钠30.(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 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O、N、CO、NH CH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22234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
显
现
象)
CO+2NaOH=NaCO+HO SO+2NaOH=NaSO+HO SO+2NaOH=NaSO+HO 223222322242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Fe(SO)=3NaSO+2Fe(OH)↓ 243243 b.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CuSO=NaSO+Cu(OH)↓ 4242现象 c.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2NaOH+MgSO=NaSO+Mg(OH)↓ 4242.氢氧化钙
31(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 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 Ca(OH)=CaCO↓+HO NaCO+ Ca(OH)=CaCO↓+2NaOH 2232232 3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CaCO→CaO→Ca(OH)→CaCO323
32.常见的盐 氯化钠
a.(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AgNO=NaNO+AgCl↓ 3 3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碳酸钠b.(俗名:纯碱,NaCO)类别:盐,正盐
不是碱
①碳酸钠+酸→盐+HO + CO↑ 例: NaCO +2HNO=2NaNO+HO+ 2 2 2 3 3 3 2 CO↑ 2 ②2AgNO+NaCO=2NaNO+AgCO↓ ③CaCl+NaCO=2NaCl+
CaCO 2 3 3 2 3 2 2 3 3 ↓ ④BaCl+NaCO=2NaCl+ BaCO↓ ⑤Ca(OH)+NaCO=2NaOH+ 2 2 3 3 2 2 3 CaCO↓ 3 硫酸铜c.(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CuSO +5HOCuSO +5HO= CuSO·5HO ·5HO 44 4 42222CuSO+2NaOH=Cu(OH)↓+Na②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422
SO 4③置换反应Fe + CuSO=FeSO + Cu Zn + CuSO=ZnSO + Cu 4 4 4 4、1.若干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
S 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 化学符号及含义 三
2Ca 2个钙原子 2.若干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分子 ①2HO 2个水分子 ②2N 2个氮 ③nSO n个二氧化硫分子 2 2 2 3.若干个
2-2+ 2-①2S 2个硫离子 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②2Ca 2个钙离子 ③2SO 2个硫酸根 4 离子 -
3+ 2+ ④nOH n个氢氧根离子 ⑤2Fe 2个铁离子⑥ 3Fe 3个亚铁离子 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
-2
+1 Ca +2价的钙元素 O -2价的氧元素 HO
5.“2”的含义 2Ca 前2:表
2+ 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2价示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HO 前2:表示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2 +2 CaO 氧化钙中钙+2价。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
物元素的化合价是算
指定部分的质量1.指定部分的质量分数=×100% 质总质量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B x(y)×B的相对原子质量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
某元素原子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
3.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 4.物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
混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合物的总质量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纯度、百分含量)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5.元素的质
6.个数关系和质量关系的关系式: 个数关系 n个A粒子 ~ m个B粒子 质量比
n×A的相对分子质量
:
m×B的相对分子质量
五、有关溶液的计算 注意:溶质必须是已溶解的,未溶解的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1.基本公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2.以下公式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
== 100克蒸发溶剂的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溶质质量② = 100克溶解度溶液质量 ③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件:在的里:溶解度析出晶体的质量溶质质量①
解度:100克:
(100
克+溶解度)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3.溶质质量分数=×100%=×100% 质量溶液质量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
在的里:溶解度(S克)
S100p
p%)的关系
m)
S= p%= 克
4.加水稀释浓溶液过程中,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质量+物质的颜色
m)×稀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六、大部分固体白色,大部分气体、液体、溶液无色黑色固体:木炭、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氯化铜、硝酸铜,它们的溶液也是蓝色黄色固体: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它们的溶液也是黄色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
不溶于水可溶于
酸 2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3 硫磺是浅黄色固体 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红磷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浅绿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和它们的溶液 绿色:碱式碳酸铜(俗名:铜绿)
七、化学实验 1.制取气体选用装置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要加热)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的,可用相同的装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相同:
①加热固体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氨气、甲烷,加热碱式碳酸铜、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 H CH CO等。2 2 4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O,HCl 2 2 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CH,NH
32.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3.加热铜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4.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木条复燃
5.鉴别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6.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 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8.做可燃性气体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和CO等)前,都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9.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
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
瓶内气体。10.干燥剂:除去含水物质中的水份(特别是除去气体里的水蒸气)的物质。酸性碱性
常用的干燥剂有:呈浓硫酸;呈的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碱石灰。注意
:干燥剂不能跟待干燥的物质反应。氢氧化钠、生石灰和碱石灰都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酸性气体。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的氨气(NH),能干燥其他气体。3 氢气的干燥和除杂质:实验室制得的氢气里常含有水蒸气和酸雾,可选用碱石灰、氢氧化钠 把水和酸雾同时除去。见图中常用的干燥和除杂质装置: 除水的装置接在其他除杂质的装置之后;证明有水的装置则要在证明有其他物质的前面。长管进短管出 大头进小头出 气体进出要求:
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 挨紧。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 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
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
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 能倒置。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2.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贴低一贴:滤纸紧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于漏斗的边缘,低紧靠漏斗内液 体的液面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引流的玻璃棒,轻靠紧靠玻璃棒的末端轻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接收的烧杯。13.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托盘天平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14.浓酸、浓碱有腐蚀性,必须小心。不慎将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溶液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 涂上硼酸溶液。浓硫酸沾在衣物或皮肤上,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
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 眼睛。
15.洗涤玻璃仪器:玻璃仪器附有不溶的碱性氧化物、碱、碳酸盐,可用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油脂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 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16.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
17.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18.蒸发: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放在石棉网上。19.物质的鉴别 ①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 各气体的性质:
氢气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O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甲烷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鉴别五种气体的步骤: 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 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九、化学之最 硬软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坚的矿物 石墨是最的矿物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N)2密度最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H)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2是氢原子(H)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O)
2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甲烷(CH)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钾(K)、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C)原子是化学淡化中的最小粒子
十、几种气体性质的对比 气 物理性质 化 学 性 质 特 性 体 溶解性 密度 H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可燃性、还原性 密度最小的气体 2 CH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可燃性 CO 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毒性 N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2 CO可溶于水 比空气大 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2 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浑浊 通入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助燃性,不能燃烧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O不易溶 比空气大 2
十一、典型解题方法 1.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分离的固体须满足:一种固体可溶,一种不溶,且溶解后两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2.共存问题:在溶液中的物质两两之间都不发生反应,组内物质可共存于同一
溶液,只要组内物质间有任意两种能发生反应,则组内物质不能共存; 离子间能共存须满足:任意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合不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推断题的突破口:①颜色(铜盐蓝色,铁盐黄色,无色酚酞遇溶碱变红色)
②沉淀(AgCl BaSO4不溶于酸,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其他沉淀白色
若沉淀物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
有BaSO4AgCl或BaSO
4;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
硝酸的沉淀。③气体(复分解反应中有气体生成:酸和碳酸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氢前的金属跟酸反应生成密度 最小的气体氢气)4.一次性区别多种物质选用的试剂必须满足:组内的每一种物质跟该试剂作用后的现象各不相同。供选 试剂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紫色石蕊试液区别一次性区别酸性、碱性、中性的三种溶液(如:HCl NaOH NaCl)②碳酸钠、碳酸钾或盐酸、硫酸产生沉淀、气体和其他现象。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 ⑴氯化钡、硫酸、硫酸钾溶液_____ ⑵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溶液_____
⑶硝酸钡、碳酸钾、硝酸钾溶液____ ⑷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_____
③用硫酸铁或硫酸铜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及反应现象:
区别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的试剂____ 现象______ 5.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鉴别几种物质的方法: ⑴用组内的铁盐或铜盐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分步区别各物质,例: 不用其他试剂如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硝酸银、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铁 ⑵组内有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且碳酸钠或碳酸钾跟另外三种物质反应,分别有沉淀、气体和另一现象例: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组内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一一区别组内所有物质的是_
十二、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和化学式
汞(水银)Hg
硫(硫磺)S 氧化钙(生石灰)CaO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 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分)FeO 2 2 3 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 3 碱式碳酸铜(铜绿)Cu(OH)CO 2 2 3 氯化钠(食盐)NaCl 甲烷(沼气)CH 4 乙醇(酒精)CHOH 乙酸(醋酸)CHCOOH 2 5 3 碳酸钠(纯碱)NaCO 硫酸铜晶体(蓝矾、胆矾)CuSO·5HO 2 3 42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水煤气: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爆鸣气: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
十三、物质的化学式 A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排列)钡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氢)铜 汞 银 铂 金 Ba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2、非金属单质 氢气H 氧气O 氮气N 氯气Cl 氟气(F)
溴(Br)碘(I)2 2 2 2 2 2 2 碳C 硅Si 磷P 硫S 臭氧(O)3
3、稀有气体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B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
(一)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和CO的化合物)23 甲烷 CH 乙醇CHOH 甲醇 CHOH 乙酸 CHCOOH 乙炔 CH 尿素CO(NH)253 2 2 32 2
(二)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通常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成同价的含氧酸)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HO CO CO SiO PO SO SO 2 2 2 2 5 2 3
2、金属氧化物 氧化钡 氧化钾 氧化钙 氧化钠 氧化镁 氧化铝 氧化锌 BaO KO CaO NaO MgO AlO ZnO 2 2 2 3 氧化铁 氧化亚铁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铜 氧化亚铜 氧化汞 氧化银 二氧化锰 FeO FeO FeO CuO CuO HgO AgO MnO 2 3 3 4 2 2 2
(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
KOH KCO KSO KNO KCl KSO 2 3 24 3 23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硫酸钠 硝酸钠 氯化钠 亚硫酸钠 NaOH NaCO NaSO NaNO NaCl 2 3 24 3 NaSO23 氢氧化银 碳酸银 硫酸银 硝酸银 氯化银 AgOH AgCO AgSO 氨水 碳酸铵 硫酸铵 硝酸铵 氯化铵 NH·HO NH)AgNO AgCl 2 3 2 4 3 CONH)SO NHNO NHCl((3 2 42 3 424 4 3 4 氢氧化钙 碳酸钙 硫酸钙 硝酸钙 氯化钙 亚硫酸钙 Ca(OH)CaCO CaSO Ca(NO)CaCl 2 3 4 32 2 CaSO 3氢氧化钡 碳酸钡 硫酸钡 硝酸钡 氯化钡 Ba(OH)BaCO BaSO Ba(NO)BaCl 2 3 4 3 2 2 氢氧化镁 碳酸镁 硫酸镁 硝酸镁 氯化镁 Mg(OH)MgCO
氢氧化铜 碳酸铜 硫酸铜 硝酸铜 MgSO Mg(NO)MgCl 2 3 4 3 2 2 氯化铜 Cu(OH)CuCO CuSO Cu(NO)CuCl 2 3 4 3 2 2 氢氧化锌 碳酸锌 硫酸锌 硝酸锌 氯化锌 Zn(OH)ZnCO ZnSO Zn(NO)ZnCl 2 3 4 3 2 2 硝酸汞 氯化亚铜 Hg(NO)CuCl 32 氢氧化亚铁 碳酸亚铁 硫酸亚铁
硝酸亚铁 氯化亚铁 Fe(OH)FeCO FeSO Fe(NO)FeCl 2 4 3 2 2 3氢氧化铁 硫酸铁 硝酸铁 氯化铁 Fe(OH)Fe(SO Fe(NO)FeCl 3 24)3 3 3 3氢氧化铝 硫酸铝 硝酸铝 氯化铝 Al(OH)Al(SO)Al(NO)AlCl 3 2433 3 3
H夹在中间)碳酸氢钠NaHCO,碳酸氢钙Ca(HCO)3 3 2 磷酸二氢钠NaHPO
磷酸二氢钾KHPO
硫酸氢钠NaHSO,硫酸氢钾KHSO 2 4 2 4 4 4
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 Cu(OH)CO22 3
8、其他盐 高锰酸钾KMnO 锰酸钾KMnO 氯酸钾KClO 硫化钠NaS 4 24 3 2 碘酸钾 KIO亚、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6硝酸钠NaNO
硫化钾
KS 22
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十四、1、计算 徒劳!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
①化学式写正确②方程式要配平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步骤:⑴解、设⑵化学方程式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⑷列比例⑸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MnO2质量比等于 2KClO 2KCl + 3O↑ 32 △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 245 149 96 每①微观意义: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 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每③量的意义: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 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注意:“+”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3.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 有CO生成(各写两个)2点燃化合反应 2H+O2HO 2 22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其他反应
第二篇:2010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2010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两点两度色态味、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有毒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①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一变多)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五个不变”: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2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①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②命名: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③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④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⑤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⑥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⑦一种溶液里溶剂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单位:g)。
24、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 Cl; H2SO4==2H + SO4组成特点:一定含氢元素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Na+ + OH-;
组成特点: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
③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2SO4==2Na+ + SO42-;
组成特点:一定含非金属元素。三者均能导电!
25、①酸性氧化物(大多数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CO2+H2O= H 2CO3
②碱性氧化物(都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uO)。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CaO+ H2O=Ca(OH)2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如NaOH)。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
-+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 CO2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CO、CO2、CH4、SO2、NO、NO2、H2S、HCl
4、化学式和化合价:
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7、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化学符号的意义: 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b.化学式:见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9、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⑴氧气(O2):
Ⅰ、反应原理: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2KClO3=======2KCl+3O2↑, [固+固]或[固+液] Ⅱ、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Ⅲ、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Ⅳ、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Ⅴ、注意事项:(“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同“茶庄定点收利息”)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⑵氢气(H2):
Ⅰ、反应原理:Zn+2H2SO4=ZnSO4+H2↑([固+液])
Ⅱ、检验: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Ⅲ、收集方法: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Ⅳ、验满(验纯):<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火焰呈淡蓝色。Ⅴ、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⑶二氧化碳(CO2):
Ⅰ、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固+液] △Ⅱ、检验: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Ⅲ、收集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Ⅳ、验满(验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Ⅴ、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1、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⑴氧气(O2)
Ⅰ、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Ⅱ、化学性质:
①C + O2==CO2(空气中持续红热;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②S + O2 ==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均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4P + 5O2 == 2P2O5(空气中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氧气中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④3Fe + 2O2 == Fe3O4(空气中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4Al+ 3O2====2 Al2O3(空气中灼烧至红热,离火后变冷;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⑥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Ⅲ、用途: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⑵氢气(H2)
Ⅰ、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Ⅱ、化学性质: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淡蓝色火焰)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
3H2 + Fe2O3 == 2Fe + 3H2O Ⅲ、用途: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⑶二氧化碳(CO2)
Ⅰ、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Ⅱ、化学性质: ⑴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非金属氧化物+可溶碱=盐+水)
⑵氧化性:CO2 + C == 2CO ;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Ⅲ、用途: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⑷ 一氧化碳(CO)
Ⅰ、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Ⅱ、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Ⅲ、用途:
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三、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1、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
⑴白色固体:CuSO4、MgO、P2O5、CaO、Ca(OH)
2、CaCO3、KClO3、KCl、NaCl、Na2CO3、NaOH等。
⑵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⑶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木炭)、铁粉。⑷蓝色固体:CuSO4•5H2O。⑸淡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
⑹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了解)Cu2(OH)2CO3
2、常见沉淀的颜色
⑴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
⑵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是CaCO3、BaCO3等。⑶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是Mg(OH)
2、Zn(OH)
2、Al(OH)3。⑷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是Cu(OH)2。⑸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
3、常见溶液的颜色
⑴常见的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磷酸是无色的;其中浓盐酸、浓硝酸有刺激性气味。⑵蓝色溶液:含Cu的溶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⑶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⑷浅绿色溶液:含Fe的溶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
4、常见气体的颜色 2+2+⑴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⑵黄绿色气体:氯气(Cl2)。
⑶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5、溶液的酸碱性
⑴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如硫酸氢钠(NaHSO4)、硫酸氢钾(KHSO4)等 ⑵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等。⑶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四、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五、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常见气体吸收剂见下表: 吸收剂 水
无水CuSO4 灼热的铜网 灼热的CuO 吸收的气体杂质
可溶性的气体;HCl、NH3等 H2O O2 H2、CO
吸收剂 NaOH固体 碱石灰 NaOH溶液 浓硫酸
吸收的气体杂质 CO2、HCl、H2O CO2、HCl、H2O CO2、HCl H2O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
2、气体的干燥:
干燥剂
名称或化学式 浓H2 SO4 酸碱性 酸性 状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可干燥气体
不可干燥气体
H2、N2、O2、CH4、HCl、CO2、CO等 NH3 H2、N2、O2、CH4、NH3、CO等 除NH3外所有气体
HCl、CO2、SO
2NH3 固体NaOH;生石灰 碱性
无水CaCl2 中性
六、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气体 O
2H2 CO2
CO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有关容器内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白色的无水CuSO4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木条复燃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 黑色CuO变红,白色CuSO4变蓝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现象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再向烧杯中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没有水珠凝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结,石灰水变混浊
CH4 N2
HCl 水蒸气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 黑色CuO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再向烧杯中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混浊
将点燃的木条插入有关容器内,再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木条马上熄灭,石灰水不变混浊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通入水里,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通过白色的无水CuSO4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不溶解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白色无水CuSO4变蓝
七、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 酸(H+)使用试剂 ⑴紫色石蕊试液 ⑵pH试纸 ⑶加入锌粒和镁条
碱(OH-)⑴紫色石蕊试液 ⑵pH试纸 ⑶无色酚酞试液
盐酸或可溶解的盐酸盐(Cl-)
硫酸或可溶解的硫酸盐(SO42-)碳酸盐(CO32-)可溶性铜盐(Cu2+)可溶性铁盐(Fe)铵盐(NH4)+3+
现象 变红 pH﹤7
产生可燃性气体 变蓝 pH﹥7 变红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硝酸银(AgNO3)溶液和稀硝酸(HNO3)氯化钡(BaCl2)溶液和稀硝酸(HNO3)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要
注意溶液里是否有Ag+)
盐酸(HCl)和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NaOH)溶液 NaOH溶液
NaOH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无色酚酞试液,加热
产生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生成蓝色氢氧化铜(Cu(OH)2)沉淀 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沉淀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石蕊试纸变蓝或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八、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过滤法 ①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物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理
蒸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 方 结发 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晶法 法 降低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
温度
气化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化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学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方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法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转化法 将杂质 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九、除杂的相关例题
⒈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举例
粗盐的提纯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分离NaCl与KNO3的混合物
除Na2SO4中的Na2CO3,可加适量稀硫酸: Na2CO3+ H2SO4 =Na2SO4+ CO2↑+ H2O
除中NaCl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 Na2 SO4+ BaCl2 =2 NaCl+BaSO4↓
除FeSO4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 FeSO4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 = CuSO4+ H2O
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 CaCO3 = = =CaO+ CO2↑
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Cu+ CO2
⒉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⒊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⒋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⒌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⒍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Cu(OH)2),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 2O)沉淀,就含葡萄糖。
十、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十一、初中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9、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7、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18、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9、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20、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2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2、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3、唯一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Br2)。
24、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25、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26、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27、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十二、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三: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2+
十四、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酒精 熟石灰、消石灰
生石灰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干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苛性钠、火碱、烧碱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
胆矾、蓝矾 铜绿、孔雀石 盐镪水(工业名称)
氨水 水银
学名 乙醇 氢氧化钙 氧化钙 乙酸 固态CO2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 亚硝酸钠 硫酸铜晶体 碱式碳酸铜 氢氯酸、盐酸 一水合氨
汞
学名 C2H5OH Ca(OH)2 CaO CH3COOH CO2 Na2CO3 NaHCO3 NaOH NaNO2 CuSO4•5H2O Cu2(OH)2CO3
HCl NH3•H2O Hg
十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磷酸盐只溶钾钠铵(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只有钾钠铵钡溶)少溶。
2、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十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Ne,H2O,NH3„„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a(OH)2)。(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CO+CuO→Cu+ CO2)。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无金属元素。
1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1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0、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 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NaHSO4)溶液显酸性,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1、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 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性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25、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6、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于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7、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8、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Fe+CuSO4= FeSO4+Cu)
29、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0、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如 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 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有可能要发生化学反应)。可能等于 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紧接前)
十、初中化学之三
5、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6、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7、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8、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9、铁的氧化物有三种:(1)FeO、(2)Fe2O3、(3)Fe3O4。
10、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11、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14、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15、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7、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8、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9、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2、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3、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4、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6、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27、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8、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2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主要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0、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腐蚀性)脱水、强氧化性。
3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点燃的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3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十七、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Fe Sn Pb(H),Cu Hg Ag Pt Au
(按分隔符背诵):
钾 钙 钠 镁 铝 锌,铁 锡 铅(氢,铜 汞 银 铂 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专指稀硫酸、盐酸)里的氢(元素),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其他的酸就不一定);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活动性顺序相隔越远的越先反应)。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十八、金属+酸→盐+H2↑中:
① 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 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 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 不同金属跟同种酸反应,生成等质量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有多到少Zn>Fe>Mg>Al。
十九、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0;现象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反应程度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十、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二十一、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二十二、化学反应归纳
1、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
(1)、酸 + 碱→盐 + 水(条件:酸、碱其中一种必须可溶)。例:Cu(OH)2 +2HCl= CuCl2+2H2O(2)、酸 + 盐→新酸+ 新盐(条件:酸必须可溶)。例:2HCl + CaCO3= CaCl2+H2O+ CO2↑(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反应物盐、碱两种必须可溶,生产物必须有难溶物)。例如:CuSO4+2NaOH= Cu(OH)2↓+ Na2SO4(4)、盐+盐→新盐+新盐(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生产物必须有难溶物)。例如:NaCl+AgNO3= NaNO3+AgCl↓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条件:酸必须可溶),例:H2SO4+CuO=CuSO4+H2O。总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产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有就能发生。
2、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例如:H2CO3=H2O+CO2↑
(2)、碱(难溶性)→金属氧化物+水,例如:Cu(OH)2===H2O+CuO;2Fe(OH)3=== Fe2O3+ 3H2O(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例如:CaCO3=====CaO+CO2↑
3、其他反应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例如:2NaOH+CO2=Na2CO3+ H2O 二
十三、实验
1、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 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常
见
事
故
酸液流到桌上
处
理
方
法
立即加适量NaHCO3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再用水冲洗后,用抹布擦干。若酸量少,用湿抹布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酸液沾到皮肤上 碱液沾到桌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立即加适量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若只要少量,用湿抹布擦干即可,再用水冲洗抹布
碱液沾到皮肤上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 温度计碰破,水银渗出
二十四,解计算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立即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 可用硫粉覆盖吸收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二十五,实验室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少于。
2、用试管振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度角。
4、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 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6、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7、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 处。
化学方程式汇总
第三篇:初中(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很全》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铁)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黑色金属:Fe、Mn、Cr(铬)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酸、碱、盐)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ii.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iv.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②盐与酸反应(与前面相同)③盐与碱反应(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 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 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② 性质 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中,除了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硫酸和SO42-:用BaCl2溶液和稀HNO3 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磷酸H3PO4 氧化钙CaO(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磷酸氢二钠Na2HPO4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氯化钠NaCl(食盐)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杂质而易潮解尿素CO(NH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 亚硫酸钠Na2SO3 碳酸钠Na2CO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10H2O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磷酸二氢钙Ca(H2PO4)2 碳酸氢钠NaHCO3 硫酸氢钠NaHSO4 氨水NH3·H2O(属于碱类)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有关物质的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 Fe2(SO4)
3、FeCl3、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FeSO4、FeCl2、Fe(NO3)
2、(即Fe2+)浅绿色 Fe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 CuO黑色 CuCl2、Cu(NO3)
2、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 CuSO4·5H2O是蓝色 Cu(紫)红色
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 KCl白色 KMnO4紫黑色 MnO2黑色 Cu2(OH)2CO3绿色
13、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
2、铁、白磷、纯碱晶体。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 ⒁ 检验Cl-:AgNO3、HNO3溶液 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
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
制取Ca(OH)2用:CaO+H2O—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14、制碱
(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 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2CuO,CuO+2HCl=CuCl2+H2O,CuCl2+2NaOH= Cu(OH)2↓+2NaCl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
(实验部分)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 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5)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6)胶头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9)集 气 瓶 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瓶口是磨毛的)
(10)广 口 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 口 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13)长颈漏斗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15)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 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 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19)燃烧匙
(20)温度计 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21)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2: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 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 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B: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4)过滤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蒸发与结晶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6)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8)玻璃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3、气体的制取、收集(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4、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一定先净化后干燥(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6、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
8、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用AgNO3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用BaCl2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9、(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 +酸--------盐 +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 碱--------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7)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8)盐 + 盐-----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7、PH=0时,酸性最 强,碱性最 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十二:实验室制法
△
1、实验室氧气: 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
Mn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 +H2O 十三:工业制法
1、O2: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气和水煤气
高温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第四篇:中考化学复习资料专题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
教学难点: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引入
播放课件:常见的酸和碱01
实验引入: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②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
③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讲解: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
二、新课学习
(一)酸碱指示剂
阅读:教材P48第一段和“资料”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酸、对碱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②你所知道的酸和碱有哪些?
通过刚才的呼气比赛我们发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现的问题,提出猜想,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教师适当的引导,可能出现的猜想有:
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变成什么颜色?
其它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
猜想式探究报告:
将各组猜想及验证的结果进行交流总结:
1.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实验演示,继续播放课件。
讲解: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就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
通过大家的实验探究我们还发现:
3.无色酚酞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酒精浸出液遇到酸或碱溶液,也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随堂练习:
1.上表列出的五种物质中,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有(填名称)。
2.小明在厨房中取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他看到的现象为。
3.各小组桌上都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对该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并根据本节课探究出的酸碱指示剂对你组的猜想进行验证。
(二)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我们知道了一些常见的酸,现在我这儿有一瓶盐酸和一瓶硫酸,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常见酸的性质。
展示:盐酸和硫酸
引导:学生根据实物和投影的内容进行观察分析。
演示:分别在两个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称出起始质量,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并让学生完成表格。
投影:
讲解:通过观察现象我们就会发现: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口形成白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有白雾,但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因此,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硫酸和盐酸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2.浓硫酸的腐蚀性
继续播放课件:点击画面播放视频:浓硫酸的脱水性
讲解:从试剂店购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浓硫酸,而平时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那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
回答:许多同学可能会说“容易,加点水不就行了吗?是这样吗?
继续播放课件:点击画面播放视频:浓硫酸的稀释
讲解:通过实验大家不难发现,简单的向浓硫酸中加点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带动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那么,正确的稀释方法应该怎样呢?这两个实验在装置上和操作顺序上有哪些不同?你能将正确的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吗?
小结: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或大入小),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提问: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结论: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在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提问:(1)用大量水冲洗的目的是什么呢?(使浓硫酸稀释且带走稀释时放出的热量。)
(2)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目的又是什么呢?
引导实验: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逐滴滴入5%的碳酸氢钠溶液,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讲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稀硫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下面各小组就以盐酸、硫酸为例,按照投影的内容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3.酸的化学性质
讲解: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我们就会发现:
(1)盐酸、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2)镁、锌、铁等活泼金属都能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3)盐酸、硫酸中生锈的铁钉上的铁锈都逐渐溶解,溶液均变成黄色,说明酸能与金属氧化物(Fe2O3、CuO等)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如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要求各小组以“这节课的收获”为题,展开讨论,派代表上台演讲。
第五篇: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5、淡黄色固体:硫磺S
6、无色固体:冰,干冰CO2,金刚石C
7、银白色固体:银Ag,铁Fe,镁Mg,铝Al,汞Hg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Fe,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Fe(OH)3
10、白色固体: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硫酸铜CuSO4,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MgO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H2O,双氧水H2O2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Cu(NO3)2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SO4,氯化亚铁溶液FeCl2,硝酸亚铁溶液Fe(NO3)2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Fe2(SO4)3,氯化铁溶液FeCl3,硝酸铁溶液Fe(NO3)3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KMnO4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
18、黄绿色气体:氯气Cl2
19、无色气体:氧气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氯化氢气体HCl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六、俗称
1、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2、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3、氢氯酸(HCl):盐酸
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5、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6、甲烷(CH4):沼气
7、乙醇(C2H5OH):酒精
8、乙酸(CH3COOH):醋酸
9、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0、汞(Hg):水银
11、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12、氢氧化钠(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一: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加热
Mn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其他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种,课本里只介绍了最小公倍数法,现在再介绍几种常用的配平法。
(1)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是则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例燃烧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 FeS2+O2——Fe2O3+SO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氧气是双原子的分子,无论有多少氧分子跟FeS2反应,反应物里总含有偶数氧原子。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个氧原子,是奇数。在SO2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是偶数,它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怎样,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总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我们可以在化学式Fe2O3前试写一个最小偶数2,再进一步配平。FeS2+O2——2Fe2O3+SO2
生成物Fe2O3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应和反应物FeS2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相等,因此,必须在反应物Fe2S2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4FeS2+O2——2Fe2O3+SO2
由此可以推知在化学式SO2前应写一化学计量数8。4FeS2+O2——2Fe2O3+8SO2
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的总数是22,那么反应物里氧的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4FeS2+11O2====2Fe2O3+8SO2(2)用观察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例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H2O+Fe——Fe3O4+H2
显然,Fe3O4里的三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原子,而Fe3O4里的四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3。4H2O+3Fe——Fe3O4+H2↑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的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4H2O+3Fe==Fe3O4+4H2↑
也就是,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有氢以氢作标准,无氢以氧为准绳; 调整只能改系数,原子各等就配平。氢氧全无找一价,变单成双求配平; 配平系数现分数,全式乘2必平整。
十二、初中化学各类仪器的使用
1、常用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水槽、集气瓶。
2、玻璃棒的作用:在过滤开始时,用于引流,结束后,用于转移物质;溶解时,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蒸发开始时,用于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结束时,用于转移物质。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加液体时,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不可把滴管放在试验桌上,不可倒持滴管。
4、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超过灯体的2/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过多溅出;试管斜持45o ,不要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6、称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错放后,实际质量少于读数,实际质量=砝码-游码
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眼睛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出读数。俯视会导致读数大于实际体积,仰视导致读数小于实际体积。
8、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配制液体溶质溶液,需要的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溶质是固体时,需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
9、pH试纸的使用: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先用水湿润,会稀释待测溶液,导致测得的pH不准;不能把pH试纸直接伸进试液,会污染试液。
10、实验室制取H2的原料是锌和稀硫酸,制取CO2的原料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O2的原料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装置都是固液不加热装置,仪器是锥形瓶(或大试管,或广口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双孔塞的导管。
11、鉴别O2、H2、CO、CO2、CH4气体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使木条燃烧更
旺的是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可以鉴别H2、CO、CH4: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H2,烧杯内壁无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H4(或其他含C、H、O元素的有机物)。
12、鉴别盐酸和硫酸: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盐酸;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同理,鉴别NaCl和Na2SO4,也可用这个方法)。
13、鉴别Ca(OH)2: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通入CO2,变浑浊;或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4、鉴别碳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草木灰含有K2CO3,纯碱(面碱)是Na2CO3,鉴别碳酸盐的方法是: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水溶解,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5、分离和提纯:(括号内是要除去的杂质)(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
(2)NaCl(MgCl2或HCl)加入适量的NaOH(3)CaCl2(HCl)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
(4)BaCI2粉末(BaSO4)溶解、过滤、蒸发(与粗盐提纯的方法相同)(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分离Na2CO3和NaCl方法相同)(6)H2O(NaCl)蒸馏法
(7)Cu粉(Fe粉)磁铁吸附;加入过量CuSO4溶液,过滤;加入过量酸,过滤。
16、验证和除杂
(1)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2: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除去CO2: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2)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变红色,证明有CO。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除去尾气中的CO:点燃尾气。
(3)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Cl气体并除去: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或通入硝酸银中有白色沉淀,证明有HCI;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HCl气体。
(4)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2O蒸气: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4,无水CuSO4变蓝色,证明有H2O。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通过装有CaCl2的干燥管,或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除去H2O;
(5)检验气体的顺序: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气体净化的顺序:先除杂,后干燥(除去水分)。
17、鉴定和判断
(1)观察颜色。蓝色溶液:含有Cu2+的盐溶液,如CuCl2、CuSO4、Cu(NO3)2。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盐溶液,如FeCl2、FeSO4、Fe(NO3)2。黄色溶液:含有Fe3+的盐溶液,如FeCl3、Fe2(SO4)3
(2)闻气味:盐酸、硝酸有刺激性气味;氢硫酸(H2S气体的水溶液)有臭鸡蛋气味;氨气(NH3)、SO2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观察生成沉淀。一般是:白色:、BaSO4、AgCl、Mg(OH)2,蓝色:CuSO4,红褐色:Fe(OH)3,且不溶于稀硝酸有:BaSO4、AgCl。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是CaCO3、BaCO3。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无气体放出的是Mg(OH)
2黑色固体有:C、MnO2、CuO、Fe3O4、、Fe粉。(4)检验生成气体。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是:CO2或NH3(NH3是碱性气体,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18、离子的检验
(1)检验H+:石蕊试液;pH试纸;碳酸盐溶液;活泼金属,有氢气产生;滴入酚酞的碱的红色溶液;不溶性的金属氧化物如CuO Fe2O3;不溶性的碱如Cu(OH)2。
(2)检验OH-: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石蕊试液和酸溶液。加入MgCl2或CuCl2或FeCl3溶液,分别产生白色、蓝色、红褐色沉淀。
(3)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4)检验SO42: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
-(5)检验CO33:加入HCl或稀H2SO4溶液,有气体产生;加入CaCl2或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9、实验探究
(1)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探究的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使气压减小(如软塑料变瘪等)进一步探究的方法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Na2CO3。
(2)无明显现象的酸与碱中和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滴加酸,至红色突然消失,证明酸碱恰好中和。
(3)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或气体后,是否完全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取上层清液,加入上述溶液中的一种,看是否还有沉淀或气体产生。
20、常用干燥剂:
(1)浓H2SO4,气体干燥剂。
(2)固体CaCl,气体干燥剂。
(3)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混合物)气体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含CO2、SO2的气体,(4)CaO或Fe粉,食品干燥剂(不能食用)。
21、常用仪器联接方法:铁架台:从下向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U型管:左进右出。
22、实验评价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安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消耗能量;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物是否便于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