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赣州市举办的《赣州市初中校长暑期研修班》的学习,虽然时间只有四天,但受益非浅。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下面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校长的定位与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的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工作实践中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测。有些问题用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用另一种方式却得到圆满解决,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校长手里不是拿着
鞭子,而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
二、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有人这样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就是财富;学习就是生命。”,“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朔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作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展开,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职业也才能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能替代性。”它明确道出了“先有名师,才有名校”的道理。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师只要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广阔的宇宙。潜移默化,互相影响,不但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中收到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和谐、进取的校园。要想使教师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作为一名校长,首先要用人文关怀来激发教师的理想。其次,我们要鼓励教师多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书永远是成长的阶梯,我以为新的价值观的形成需经历一个学习过程。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曾向教师推荐100本必读书,概括起来我认为有几点很有价值:
1、读前沿性理论。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学会生存》、《第五项修炼》等大量国内外人文,科学的论著。
2、精读一写名著,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中外教育史》„
3、读名师大师的教育文章:如李吉林,斯霞,魏书生等人的文章。4,读好书,读各类不同的书。正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作为校长要为教师创设一种读书的氛围、读书条件。其
三、要引导教师勤于反思,行成于思毁与随,没有反思,认识是盲目的,教育亦然。鼓励教师平时多做教育教学随笔,积累教育教学案例,如上网交流,如做读书笔记等等,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三、教育与教育公平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理解教育公平的含义:“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平等享受教育资源、教育机会和教育效果的权利。”教育公平的内容简单概括为一下五个方面: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学业成就公平、学生成就机会公平、教育祈求公平。作为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对学校工作负有重大责任。首先校长要树立教育公平的思想意识与教育观念,其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动态,特别是自己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把教育公平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公平行为,公平对待不同性别、民族、家庭经济状况或背景的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成功的机会;让所有的师生在公平、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用一把“尺子”量不同的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中种形式看似公平的东西,而在实际上恰恰是不公平的。要建立教育公平支持系统,寻求政府的支持、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支持、教师学生的支持。
四、校长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学习的意识
社会的发展寄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看校长。校长要善于学习,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要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学习是进步的先导,不学习是落后的象征。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
2、服务意识
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站起来当伞,服下去能当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理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谊。
3、教学质量意识
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狠抓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师生的荣誉。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一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4、创新改革意识
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以科研为先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教师必须不断认真学习、领会。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教育可以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做为农村校
长必须心系农村,立足实际,不怕困难,敢于奋斗,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培训,提高认识,明确了职责。一个好的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以人为本,转换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是新形式下对校长及全体教师的新要求。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教师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倍努力,辛勤工作,营造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
瑞金市陈东坑初中 毛艳东
2010-9-18
第二篇:如何当好一个好校长
[摘要] 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如何当好一名乡村小学校长,是教育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校长一定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打开局面。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教育环境的熏陶。
三、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小学;校长;策略。
乡村小学是中国教育的最基层单位。乡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差,教学质量差。到乡村小学如何当好校长,既是乡村小学校长直接面对的问题,也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句话意味着,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对学校各项工作影响极大。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我从1996年8月开始担任民安镇三盆小学学校校长,后于2001年8月调入民安镇大熟小学担任校长,2002年8月调入民安镇山头小学担任校长,2004年8月调入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现将我任乡村小学校长8年以来所经历锻炼梳理一下,把我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一、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打开局面
(一)调整心态,尽快融入新集体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抱美好的明天。
任何人到新的环境都有一个心理适应问题,特别是调到乡村当一名小学校长。如果是从一所“好学校”调到一所“差学校”,那么校长很容易猜想领导是对自己不信任,还担心遇到比原学校更多的困难,心情容易不好,信心也往往不足。反之,如果从一所较差的学校调到一所较好的学校,则校长大多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暗中欣喜,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群体是否会“看不起”自己的担心。
学校来了新校长,教职工或热情,或冷漠,或担忧,或期盼,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无论如何,校长都不能寄希望于教职工调整心态,适应自己,而是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认为,自己从一所“好学校”调到一所“差学校”正是我为党的教育事业做贡献的时候。因此,在第一次和教职工见面时,我就明确表态:“学校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尽全力工作。如果明年这个时间大家对我不满意,我就地辞职当老师!短短的讲话表现了我强烈的责任感和敢于挑战困难的自信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年以来,我体会到,校长必须目标明确、充满自信、坚忍不拔。因为你目标明确,大家才会感到有奔头;你充满自信,别人才有在这里继续工作的信心;你有坚强的意志,别人才能坚持下去;你能把自己看成新学校的人,别人才会接纳你;你能深入到教师中去,他们才会接近你;你把学校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别人才可能对工作倾心竭力;你在困难面前往前冲,别人才可能不懈怠;你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才不会放松自己;你把教师当成战友,别人才不会把你当成高高在上的官员。
(二)调整群体的心态,使之接纳新校长
校长初来乍到怎样开展工作才能使大家尽快接纳自己呢?
校长来到学校,教职工最为关注两件事。一是校长对事的态度,二是校长对人的态度。校长的“三把火”就应该从最关系到教职工的利益、最能体现校长工作态度的小事做起。
记得我在接到上级的任命通知(调往三盆小学任校长)8月25日,我到学校以后,发现教师办公条件极差,教师没有一张像样的办公桌,很多教师是用学生课桌拼成的办公桌。我了解情况后经商议,马上购买了一批办公设备,同时增添了一些相应的设备,大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
这样,细雨润无声,新学年有了新气象,大家对我的管理风格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对我的态度由冷漠、担忧转向热情、真诚,越来越有“读你的感觉像春天”的味道了。
(三)提高管理效能,缩短“融入期”
快人一步,更能步步快。
排他性的心理因素,教师对新来的校长一般会持警惕、观望态度。校长到一所新学校,的确需要一个了解情况、逐渐融入群体的过程。但是在当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采用高效的方式尽量缩短“融入期”。记得我在接到上级的任命通知(调往三盆小学任校长)之初,我首先通过一些教师、干部群众了解教师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性、工作能力态度等。这对我以后果断采取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举措帮助很大。在我报到的当天,我就要求教师在三天之内交上一份对本职工作情况的分析及对学校整体情况的分析,这使我对该校教师工作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10月又做教师对行政信任度的民意测评。采用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大大加快了我了解学校情况的进程。
事实证明,校长若能广开调查之路、找准问题、集思广益、积极思考。就会缩短“融入期”,争取主动。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教育环境的熏陶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形成一致,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校长要实现从学校文化的无意识建设到有意识建设的转变,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
(一)迅速提炼并宣传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这是我在湛江市麻章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校长提高班上获得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使我特别重视到学校后迅速提炼并宣传核心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我把学生到校学习的任务归纳为“认识自己,学会自我调控;认识他人,学会和别人相处;认识科学,学会学习。”我认为,影响人发展的要素有5个:理想、信念、意志、勇气和方法。由此,我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四种教育,即“理想与责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与意志品质教育、信心与心理教育、方法教育”。针对教师教书、育人“两张皮”的现象,我提出了教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要从抓学生做人入手抓学科学习的理念。针对教师缺乏个体教育体验的实际,我提出“要想做个好教师,先做个好家长”、“教师要做学生的导师”的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校长,尤其是现代乡村的小学校长,要领导好学校和发展好学校,“首先要实现思想上的领导”,校长只有把学校和教师引导到最高境界,进而把学校发展到最高境界。学校办学理念明确,能具体化被教师认同,并最后变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学校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特色可以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同时要明白文化不是茶,越新越香;文化是一杯酒,愈陈愈显示出她恒久的甘醇和无尽的魅力。我们一边享用前人给我们创造的一切,同时又应为我们的后人有所创造、积淀。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大家既要知道跟着校长怎么干,还要知道这么干的道理。校长一定要目标明确,只有用一种正确的理念作为支撑,学校教育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把小事做好,将理念落到实处
为了开好家长会,我提出了家长会的宗旨即“尊重家长,服务家长,勾通信息,宣传学校”。1996年9月18日是我上任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校家长会。我提出要求:印发详细的家长信,把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和评定都打印成文稿,交给家长。经过精心准备的家长会,实现了我们的初衷:家长认为家长会开得值,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放心。
我曾经借筹备“东海区中小学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的时机,为全校教师做了题为“学校无小事”的报告。在列举了学校存在的各种“小事”之后,我引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话告诫大家:“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并指出:“没有破产的行业,但有破产的企业;教育不会破产,但是学校会破产。”
天下大事都源于小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小事做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校长的思想也正是通过点滴小事才能化为教职工的共同思想。
(三)更新观念,完善管理机制
现代学校制度管理,它不仅仅是管理手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管理文化的创新。它要求突破“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结构,建立扁平式的、民主的、互动的、信息畅通的、具有四通八达 “立交桥” 式的快速高效管理机制。在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管理上也要进行了若干改革。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机构
乡村的面上小学是大多数都是每个年级只有1、2个班的完全小学。班额小,学生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根据学校的实际的情况,开学初我们可以努力完善机构,成立了政教处、教务处,增设了教育教学部、教科研室等。
通过建章立制、完善机构,又建立了管理重心下移、便于教师和学生与领导直接沟通的组织机构。同时这种组织机构又为实施导师制奠定了组织基础。我认为,这不失为一次有效的组织创新。
2、奖惩分明
奖惩制度是把“双刃剑”,特别是惩罚制度执行起来难度大,但是为树立学校良好的风气又不能不用这把剑。为此,我们从制度文化的高度建立了学校的奖惩制度。制度文化有诸多新的特征。例如:制度的规范性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惩罚制度尤其需要有科学依据,不然就会伤害被管理者。有科学依据的惩罚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坚决执行,这又是制度文化的另一特点,即制度的强制性和公平性。
教师按课程表准时上课这是学校的一项起码的制度。譬如:在巡视中发现,上课五分钟了,有一个班还没有教师。我首先查看是什么课,找到教师以后责成其迅速上课。随后马上召集校级干部开会,做出了扣发这位教师当月浮动工资的决定。教师还没有下课,处罚决定就发到了这位教师的办公室。
这是一例典型的处罚。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如果执行具有科学依据的惩罚制度时不坚决,要反复“研究研究”,生怕得罪人,那就会大大影响人们对制度本身的信任度,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风气的习惯。
(四)用“爱”走进教师的心灵
常听有的教师说:“学校有些事情真让人寒心!我真的不想干了。但是看看无辜的孩子们,不用心教他们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是的在校园里你依然会看到教师们忙碌的身影,课堂上他们依然会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但是你再也找不到神采飞扬、满腔热忱的教师了。原因在于我们校长对教师有一种高于常人的要求。多些关心,少些批评。譬如:当教师病了的时侯,不要埋怨教师请假给学校工作带来麻烦,这样只会使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养成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对给学校带来的麻烦,教师心里比谁都清楚。他时刻想的可能是早日康复,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如果此时此刻能得领导的关怀,今后他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三、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无疑是学校工作重心所在。在教师的发展与培养上,也能体现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和高瞻远瞩的气魄。这也是我们乡村小学校长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乡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水平良莠不齐。我们首先要分析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现状。根据教师队伍年龄特点、发展动力根源和研究气氛的现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相应采用一些科学策略。
(一)建立“分级认定,分级使用”制度
学校都在讲“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但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如果摸不准教师的需求,我们就难以引发教师发展的动力,也难以留住骨干教师。教师主要有两方面的需求,一是养家糊口的需求,二是专业发展的需求。
教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大致有3种,一是认为自己的能力游刃有余了,不用再提高了;二是认为自己岁数大了,不能再提高了;三是不想在本单位继续发展。不用、不能和不想都会导致教师失去了发展动力,那么学校的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就会表现为“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学校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基于此,我们应该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引发教师的发展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的“分级认定制度”就是将教师的职称和教师的职称评聘脱钩,将教师的工资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我们把教师分为见习教师、专业初级教师、专业级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我们又把校级骨干教师的认定作为教师分级认定的关键环节,一年一定,经过个人认定、骨干教师课堂大比武、写教育教学个案分析、做调研考题等4个环节,最终确定校级骨干教师的人选。
教师的校内专业级别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与外出学习的机会挂钩。这个制度使得想发展的教师找到了目标,不想发展的教师失去了混事的空间,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二)深入研究,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发展
教师分级认定制度的实施必须以培养教师专业理想、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措施作保障。
首先是倡导教师作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因为只有基于实践的研究,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乐于参加的研究。
其次是创造教师反思和交流的氛围。一是设立“星期教师论坛”,编写《校园简报》,为教师反思和交流提供条件;二是开展“课例研究式”教研组活动,大部分教研组活动都由说课、讲课和评课三部分构成,形成人人争上“最佳课”的氛围。
个人反思、同伴互助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外界交换能量的方式无非是我们通常说的两种,一是请进来,二是派出去。我们要把外边的一些有名的专家学者请进来,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我们还要多次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市内、区内的各种层次的观摩学习和研讨。竭尽全力为教师的发展穿针引线、铺路搭桥。
(三)实施导师制,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那么为什么育人、怎么育人?目前乡村小学德育工作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一是德育的目的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德育成了为学科学习服务的工具;二是教师缺乏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简单化、形式化。
让教师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勇于开拓、大胆尝试。我们可以每个班成立了导师小组,每个教师任两个学生的导师,并规定导师的任务是:每周和受导学生谈一次话,每周和学生家长沟通一次,每周和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一次,每周观察学生的一个行为。
按需分配,急需个体教育的学生群体受到了导师的特别关注,我们所倡导的“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变成了教师的行为。
校长必须用“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选择、使用、培养教师,使学校名师辈出。
有人讲“经历就是一笔财富”,到乡村小学当校长不过是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步。有研究表明,一个优秀的校长的基本标准是:要有战略思想和改革独创精神;要有令人信服的思想水平和品德修养;能科学地管理学校,具有管理才能和管理艺术;有较高的权威。我把8年的工作经历总结为20个字:“深入一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缜密计划,积极实施”,同时我对“摆正自己的位置,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三篇:有一个好校长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月15日,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慕名去全国闻名的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参观学习。
这所辅读学校建于1986年6月,在上海卢湾教育实施“零拒绝”后,学校招收对象为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及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是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一贯制学校。这所学校虽然很小,不过三亩多地,外表看上去也很不起眼,硬件设施在特教学校中也谈不上领先,但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精细的校园管理,丰硕的办学成果却在全国特教学校中领先,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知名度。
学校在这条件不算怎么好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享有这样高的知名度?一个上午的参观、学习,我得出的答案是缘于该校何金娣校长的领导有方,参观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再次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何金娣校长以前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1990年起担任小学校长,1995年起担任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何金娣身处事务堆中,但不论酷暑严寒,她差不多总是早上第一个到学校,晚上最后一个离校,凡事事必躬亲。有时因为教学设备需要修理,或者有外文资料需要翻译,还把丈夫和女儿拉来一起加班;为了更好地了解自闭症患儿,探索与他们交流的方法,她还把孩子领到自己家里,给他们洗澡、买衣服;为了鼓励弱智儿童配合教学和训练,每次送教上门,她都要带上一些孩子爱吃的巧克力等,这特殊的“教具”都是她自己掏钱买的,学校来了客人,用于招待的糖果、水果也是由何金娣自己花钱,没有报销过一次;“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了让孩子们过得更愉快,她又悄悄拿出500元钱给学生购买节日礼物„„所有这一切,何金娣从来不声张,她说,是校长,就应该这样做。“人往高处走”,特教教师既苦又累,工作的成就感很小,待遇又不高,还常常被人瞧不起,前几年,卢湾辅读学校先后有近十位青年教师跳槽,可自从何金娣当了校长后,何金娣把全部心血倾注给特教事业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卢湾辅读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现在学校不但没有一个教师跳槽,还引进了22位年轻人,至今个个都很安心。她就是这样言传身教,用自己对弱智儿童的爱心影响教师,以自己的师德魅力感染教师,学校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她的带领下,卢湾辅读学校形成了一支充满青春朝气、富有创新精神和热爱特教事业的青年教师队伍。
1996年,香港辅读教育代表团来到卢湾区辅读学校考察,代表团参观后告诉何金娣校长,内地的辅读学校与普通学校没什么两样,既没有特教课程,更缺乏特教理念。这句话对何金娣校长来说,犹如一次核裂变,使她开始重新审视学校的定位,特教应该“特”在何处?何金娣的脑海里萦绕着这个问题。两过香港,两进北京,三赴大连„„何金娣骨子里的认真劲儿转变成为如饥似渴的学习与考察。同时在与特殊孩子家庭的一次又一次接触中,何金娣开始一点点意识到,要让弱智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老师们光凭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方法。她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不断求索创新,走“科研强校”之路,努力探索弱智教育科学化、人性化、多元化的道路。她带领全校教师在开展《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同时,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尝试自己编写教材。在几年的时间里,她和同事们编写完成了中度弱智教育的学校课程、学生用书和教师指导用书整整72册,结束了内地特殊教育只有大纲没有教材的历史。其中36册向全国发行,国内250多个特殊教育学校使用该校的教材。她和老师们撰写的近20万字的《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还在上海市第七届教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同事们戏称何金娣校长是“另类”,说她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因为她的毅力普通人难以达到。但是何金娣心里明白,编教材、搞科研也好,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特教事业,为了那些不幸的孩子。
残障学生各有各的“残”,有的自闭,成天不说不动;有的多动,一分钟也闲不住;有的脑瘫,不能走路或走路不稳,有的„„,何校长认为既然是特殊学校,就要为有特殊需要教育的孩子服务,因为拯救一个不幸的弱智孩子,就是拯救一个不幸的家庭,特殊教育不应该挑挑拣拣。于是学校承诺:敞开大门随时欢迎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对那些实在不能来校学习的孩子还送教上门。在卢湾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卢湾辅读学校在全市率先取消了特殊教育挑挑拣拣的老规矩,向一所真正“有教无类”的辅读学校走出了第一步。何校长带领老师们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制定详细的个别教育计划,不放弃一个孩子,为了0.01%的成功,付出了100%的努力。如自闭症孩子行为上刻板,认可一件事或一个人一般要经历排斥——不排斥——接纳——喜欢——依赖的过程,可以说解读或破译一个自闭症孩子不亚于攻克一道科学题。10岁的脑瘫患儿梁梁经过何校长送教上门4个月的艰辛努力,终于会喊出“何老师,你好”。何校长花心思在训练梁梁上足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梁梁进步了,何校长打心眼里感到了欣慰。
人都有尊严,智障学生也不例外,该校到处体现着对学生人文化的关怀,体现学校为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享受尊严、健康和快乐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学校虽小,但绘画室、多感官训练室、音乐治疗室、言语训练室、心理咨询室、脑瘫训练室、迷你游戏室等功能室齐全,学校就像一个设施完备的大家庭,而老师们就像父母般温暖着这群特殊孩子。老师们无私的奉献为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为许多家庭乃至社会点燃了希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何校长的带领下,学校通过科学管理、教育科研、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打造了一流的教师队伍,创建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学校文化。学校里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儿童少年都拥有尊严、健康和快乐,让每一个儿童少年都能充分、和谐、多元的发展。许多毕业的智障学生已在上海各行各业中工作,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许多自闭学生学会了和人交往、交谈,许多脑瘫学生学会了走路,学校形成了以生存教育为核心的“充分+和谐→学会生存”的办学特色,学校成为上海市素质教育试验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上海特奥运动实验基地,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做出了榜样。
我校也是以接受智障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关心领导下,学校近几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了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的验收,走出我们姜堰,看到别的特殊教育学校,可以这样说,我市的党政领导、教育局领导真的是很关心我们特教的,和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相比,我校硬件建设比人家好,学生综合素质也比人家强,但学校软件建设差了许多,主要表现在1、学校近几年忙于硬件建设,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学校领导对教学业务的钻研不深,还没有成为一个学者型的领导。
2、学校教科研工作搞得不实,应付现象严重,没有具体的科研成果。
3、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虽正常使用,但训练效果差,满足于学生的一些表面的进步,学生的潜能没有真正的得到开发。
4、学校缺少专业化教师,教师对学生个别教育、个别训练业务生疏,校本培训工作不实。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原因是我这个校长抓得不力,督查得少,今后在学校管理中,我决心把上级领导的关心化作工作的动力,多向何校长学习,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做个学者型的校长,同时十分重视学校的教学工作,重视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不辜负领导的希望,把我们姜堰特校办得更好。
第四篇:怎样当一个好校长
怎样当一个好校长
怎样当一个好校长?借用石局长工作报告中的话“一个好校长就是用上几年功夫,倾尽一己之力,打磨出一所有特色、有质量、声誉高的好学校、名学校,区域内争相把孩子送进去读书的好学校,这样的校长就一定是一个好校长”。
今天我受中心校领导之意,在这里和大家共享我对好校长的理解以及我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不妥之处望大家见谅。
一、作为一名校长要有担当
校长是学校各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上至教育局、中心校,下至各位教师、学生、家长,不论什么事都得校长把控,有苦有甜,有喜有悲,有时因事情太多而烦恼,有时也因为不顺心而发脾气,这也很正常。但是,我从不在教师面前有失校长尊严,不在领导面前有失自己的教养,遇事冷静处理,家有三件事,先挑紧事做,凡事要分轻重缓急,必须承担起所有工作的责任,遇事不怕事,无事不找事。我们当校长的都是双肩挑重任,双手写青春,我们能把大好青春年华洒在这里,这说明我们是一批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人,能委于重任;这又说明我们是教师中的姣姣者,是领导眼中的中流砥柱,是教师心中的带班人、好班长。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添乱做贡献,不给领导添麻烦,不让教师唾沫淹,不让家长往外撵。
二、作为一名校长,工作要高效
要求教师所完成的工作,我们时常对教师要求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同样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也要按时完成,甚至还得高质量完成,因为上级要求我们的比我们要求教师更具体、质量更高,所以说我们在工作中时时处处高效工作。不论领导交给我们什么任务应不折不扣。只要领导交给我们任务,就说明领导信任我们,在领导心目中我们是能胜任的,是放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高兴,应该接受,因为我们是受重用的。高效的意义也就是在完成各种工作时,保质保量按时甚至超前完成。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在领导还没有布置时我们已经做了,领导还没有安排,我们已经安排下去了。走在前面、想在前面,因为我们的工作有重点、有中心,谁都知道干什么、怎样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常规工作的安排与检查、课堂结构的改革与高效,这些工作就是我的本职工作、重点工作。分时段的工作我们更要统筹安排,今年大家都知道是“国检”年,重点又多出几个,事情又多出很多,这就要求我们高效工作,什么事情也不能放下,什么事情也得我们亲力亲为。
三、作为一名校长,要团结好本校的全体教师
石局长报告中说到:“抓队伍就是抓质量,抓师德就是抓质量,抓改革就是抓质量”,各位校长要把队伍建设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千方百计,持之以恒,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做出不懈努力!
学校的各种工作都靠我们来指领、来引领,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核心还在各位教师,特别是今年迎“国检”的重要时期,我们的主力军是教师,我们的生命力也是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要团结每一位教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能动性,让每一位教师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来。重用一些有责任的好教师,提拔一些能干的教师,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让他们也能团结一批好教师各尽其职完成各种工作。我们的权力有限,经费有限,不能给予教师物质上的奖励,但我们靠的是用心去和他们相处,情感的投入往往比其他更长久、更有效。
四、作为一名校长,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从这点来说,我认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还是我上面所说的,领导给了我们任务要不折不扣完成,因为这是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赞许。如果说领导对我们不放心,他不会给我们布置任何任务。正如这样,想一想:我们能胜任这份工作吗?如果胜任不了这份工作,我们还能坐在领导的这个位置上吗?所以说良好的执行力,就是高效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五、作为一名校长,要绝对忠诚,忠诚大于能力
我工作了32年,在校长位置上干了27年,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工作过,回头想想我的最大优点就是:向主,“吃哪家向哪家,打铁忙工向主家”,忠诚于每一个领导。不论领导安排什么任务,我都会去完成,完成不完成是态度问题,完成的好坏是能力问题。
当了近三十年的校长,我知道我的能力不如大家,什么也不会,但我能不折不扣的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能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能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领导的声誉和权威,始终与领导保持高度一致,这也许就是我当校长这么长时间的心得体会吧!
同时我也要求教师维护中心校、维护学校、维护领导的声誉和权威。因为我时常做到了:在什么地方也不说教师的坏话,竭力维护每一个教师的声誉;同样教师也在维护我的声誉和权威。也只有这样,我在传达和布置各项工作时没有遭到任何一个教师的反对,也反映出各位教师对我的尊重和理解。
六、作为一名校长,要宽宏大量,有大爱之心
当校长难,当个好校长更难。像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面临的是各种性格、各种脾性的教师。有时各种难听话、不负责任的言语、对工作的不同态度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都与我们所想的格格不入,有的教师甚至还对我们指桑骂槐,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不能逃脱又不能避而不见,只能用一颗宽宏心、大爱心对待每一位同志,对待每一件事情。作了这些年的校长,我的体会是:平时要对同事们好,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遇到困难及时帮助,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化解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的矛盾。不论教师做错什么,我做到及时纠正,特别是家长找到学校,我的做法是首先理解家长倾听家长的诉求,然后针对事情作出处理意见,再找教师沟通交流。只要对教师充满爱,对学生充满爱,我相信教师会理解你,家长会尊重你,社会会认可你,面带笑容接待每一个家长,真情实意带好每一位教师。我们西片的教师心直口快,说话不留情,也许我们听了不舒服,但他们的心声又反映出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同时又能让我们反思工作中的失误,不要随便指责教师,不要把教师的缺点挂在嘴上,多考虑教师的优点,善待每一个教师,让他们工作的舒心、对你放心。
七、作为一名校长,要有构画学校发展的前瞻力
学校的发展主要靠校长来谋划,今年干什么,明年干什么,哪个教师能胜任哪个年级,哪位教师能胜任哪门学科,我们当校长的应该对学校的每位教师了如指掌,对学校的发展心中有数。今年该购置什么准备什么,明年购置什么准备什么,都应该提前构想。学校的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想办法解决什么,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尽量满足什么。有时因经费短缺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应及时沟通,我想教师会理解的,只要你时时处处为学校着想,为教师所想,为学生所想,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教师、每一件事情。
八、作为一名校长,要有上传下达的协调能力
学校的大多数事情,我们当校长的都是在上传下达。上级的各种制度方案,我们不仅要及时传达,还要听取教师的见解和意见,采纳一些好的建议向上级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教师对制度方案甚至对上级领导的质疑。有反抗有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度方案的进一步解读,站在大局的角度,站在全体教师共同利益的角度来解释,不把矛盾上交,不把事情搞大,不把问题升级。校长首先是一个充满公正心的人,只要公平对待,你就是最受尊敬的人。
九、作为一名校长,要有处事不惊的沟通能力
学校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处理,有些事情教师难免不理解。有位教授讲的好,不要指责老板的不是,老板晚上睡不着在想工作的事,你说他们不在工作吗?白天他们休息了一会儿,你说他们不工作违反规定吗?我的经验告诉我:开会交格调,遇事冷处理,分析事情原因,了解事情经过,不随便承诺任何一件事情,积极配合家长,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事情,采取虚心接受的态度去面对家长。不慌不忙,冷静对待,因为你一慌忙就容易出错,你不冷静,就容易把矛盾升级,再处理那就更难了,要记住我们才是最后的裁决者。
十、作为一名校长,要有敬畏之心
校长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我们都是第一责任人,这就要求我们敬畏法律法规、敬畏生命,不触法律红线,不让我们干的我们坚决不干,绝不以身试法,讲规矩守底线。
引用石局长报告中的话说:注重平安建设,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意识。安全无小事,来不得半点侥幸与疏忽。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切实使教育法律法规硬起来,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强化综合治理。
第五篇:如何当一个好校长
如何当一个好校长,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诸子百家,各有宏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校长如果要成就一番事业,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头脑清晰,不做糊涂校长,校长对你任职的学校现状如何?在你的治理下,学校准备向哪个方向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如何?采取何措施去实现这些规划和目标,大到学校的教育方针,校容、校貌、校风,小到课程的设臵乃至每个教职工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校长都要心中有数。保持清醒头脑,才能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才能驾驭全局!否则,校长头脑一片茫然,学校的前景也只是一片茫然,校长是糊涂校长,甚至是大家的玩偶校长,这样的校长是“短命”校长。
2、要投入感情,要有精神、有信心感情投入,指专心致志,全身心的投入,干一行,爱一行,对校长这个岗位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这一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忽冷忽热,患得患失,校长是难以当好的。人生在世几十年,在历史和长河中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短暂几十年,掐头去尾,真正的黄金时间就那么二三十年。人的一生,最大的乐趣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这是人的一种境界。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永存的是人的精神,人的声誉,人的影响。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精神的,人做什么事,都是靠精神支撑,人无精神,如同行尸走肉。”所以,要当好校长,首先要拿出点精神来,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学校办好。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去,并持之以恒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学校是没有办不好的。3,要学会放弃执着是一种美丽,有时放弃是一种洒脱。学会放弃,是因为心灵的天空不能塞得太满。作为校长,(1)要学会放弃“奢望”,不为“名利”所逐。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以平常的心态,安稳的心情,干实实在在的工作。(2)、要学会放弃“负重”,不为“权力”所争,努力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尽量不做别人能做并且能做好的事,将部分权力授予下属,为自己“减负”,释放自己的空间。(3)、要学会放弃“私欲”,不为“情色”所困。会原谅人,会赢得老师一片心,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管得住小节,两袖清风,从不放弃自己的作风建设。放弃是一种高度,一种习惯!放弃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校长治校三方略
眼界就是境界
学校的领导关键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的指引。而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源于校长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校长就可能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可以说,校长的境界有多高,学校办学思想的层次就有多高。而校长崇高的境界又来自高远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眼界就是境界,校长的眼界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反之亦然。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但要目光远大,眼界高远,更应境界崇高,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抱负;更应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不搞短期行为,不搞急功近利,一心一意为民族的大业、国家的命运着想,对学生的终生幸福发展负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同一切违背教育规律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为教育的理想奋斗终生。修养、素质的不同,决定着校长眼界、境界的高低。
思路就是出路
许多学校办学没有效益,校长苦于找不到发展的出路,其原因就是缺乏思路。在企业界,思路就是出路,出路就是财路,出路就是效益。运用到教育界也是同理,没有思路学校就没有发展的出路,就没有腾飞的机遇。思路从哪里来?它来源于科学的发展观,来源于不断的自主创新,来源于对学校情况全面的系统思考。校长要有思路,首先要搞好文化诊断。校长要率领教师运用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地对学校的过去、现在进行系统的思考,从学校发展的轨迹中总结出学校值得继承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即“学校精神”,进而对学校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社会资源,对学校的客体形象、组织形象、内形象、外形象,对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劣势作出系统、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其次要搞好论证,对学校的共同愿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发展策略、战略步骤等进行论证;对学校的精神力、执行力、感知力等系统进行梳理和设计;对学校的理念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整合,最后找出“创新点”,形成思路和规划。在论证的基础上,校长要找到能引起学校发生持久根本性变化的“发展点”、“杠杆点”,即“创新点”,进行自主创新,避开同质化竞争,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之路,或科研兴校,或特色立校,或质量强校,或机制活校等等,最终形成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思路,作出短、中、长规划并付之实践,使学校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为才有位
有些学校的校长和干部,总怕失掉自己的位臵,总感底气不足,常为自己没有威信而苦恼,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明白“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的道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工作上因循守旧,谨小慎微,怕吃苦,怕奉献,就不会有大的作为,就不会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子。如果眼睛只盯着位子、票子、车子、房子,最后只能丢掉“威”字和“位”子。有为才有位,有位是为了更好的有为,因此学校的领导和干部应勤修德、重修养、常修行,做到有位就作为,有位更有为,有为更有威,无为就让位,真正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北京市六一中学副校长)名校长谈治校方略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是因为一个好校长,能够改变学校、发展学校、使弱校变为强校,并造就名校,办出和谐教育。
做一个好校长,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胸怀,最难的是要拥有大局观,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抓住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准确做出判断,规划学校发展目标,引领师生共同前进。
校长是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校管理的指挥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学校在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以后,校长便是决定的因素,而这个决定的因素主要是在校长成功治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所学校办学层次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发展实际已证明了这一点。
校长是管理者,但不仅仅在于如何去“管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层次去“影响人”。校长的职责应定位在“引领”和“倡导”上,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领”教职工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快乐工作;并“倡导”教职工科学工作、用脑工作、有效工作,从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师团队,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那么,校长在治校中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层次呢?作为校长,应该积极地探索、实践和追求。
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校长的教育行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鲜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凝聚,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位的选择,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指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说,能否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张,是一个校长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缺乏理论指导的学校管理,其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盲目的实践,严重一点说也可能是危险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职务不仅仅是行政职位,更是一种学术地位。校长应有一种学者风范,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
要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
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需要。用法纪规范学校,首先校长必须熟悉掌握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特别是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方方面面的要求。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对办学负有法律责任。同时办学是法律赋予校长的职责,由此可见,校长行使办学权力时应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必须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用法纪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职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校长高超领导艺术的职责。对一所学校来说,除有了一套好的章制外,还需要狠抓章制的落实。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章制都将变成一纸空文。制度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校长及学校办学思想的外化。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说得好:“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制度、机制在学校管理运行中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性。
要形成特有的管理风范
办好一所学校特别是办成一所名校,归根到底是要进行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积淀。学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以特色文化立校。我认为,学校之间的真正差距,并不是物质上的差距,而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距。一所成功的学校必定有其内在的精神积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这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精神纽带。因此,校长要注重办学经验的积累和校园文化精神的积淀,并且加以扬弃、总结提炼,使其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管理风范。从本质上说,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引领。
在管理过程中,校长要做到,决策讲究民主化,执行讲究规范化,评价讲究多元化。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是一名战略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得清事务的主和次、本和末、源和流、重和轻、急和缓、善于抓根本、抓大事,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繁而不乱,众而不惑,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简单地说,管理就是让合适的人做适当的事,在适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让有效的资源做有效的事。校长是管理者的管理者,学会“分化”,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在事务中“闲”下来;去不断地思考学校的发展策略,进行学校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校园文化水平。我认为,管理最少的又是高效的校长才是最好的校长。
要用创新动力发展学校
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理性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地创新教育。高考制度及新的课程改革向我们校长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教学如何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又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让他们得到自然健全的发展,为将来知识积累作准备,使学生不仅有辉煌的今天,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辉煌的未来。“近渴”(高考问题)当然要解,远水(未来发展)更要蓄。使学生有很强的可持续的发展,将来能立足于社会、发展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我想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思考的深浅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勤勤恳恳工作、管理好学校是校长的责任,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能够赢得未来的竞争是校长的高层次责任,而且是更重要的责任。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清醒、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站在理论的前沿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提高学校管理层次的根本。
我们常说,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而教育的使命是每一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教育是一项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社会活动。学生的才能与潜力的发展不能单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它需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的方法不是教师的随意性动作,它需要针对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的质量不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它需要有科学的传授方法与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校的发展不是凭校长的个人意志和文化水平,它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有文化的力量,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因此,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用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至关重要。校本就是立足于学校发展,研究学校、教师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校长、教师应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通过研究,规划发展,提升学校品位。
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
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本的观点看,我认为,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既然如此,那就必须重构学校的教育管理,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有质量生活的生态园,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能持续有质量生活的共同体。学生有质量的生活源于教师有质量的生活,一个不幸福的教师,不可能使学生幸福。教师的有质量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张扬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的过程。就办学目标而言,学校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层面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分上。作为校长,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应该考虑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办学的层次。用开阔的眼界和抱负,认真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情感、道德、能力、体魄、精神诸方面全面发展。校长应善于提出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且把制定目标的过程变成动员、激励全体师生不断奋斗、努力进取的过程,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办学追求。一流的校长既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发展机遇的胆识。
作为一校之长,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编织学生生长成才的摇篮,搭建教师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让每一位教师感受教育的甘甜,让每一位家长分享丰收的喜悦,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发展的乐园,是我的教育目标和不懈的追求。
要用人格魅力影响学校
人格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我想作为校长要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学校的象征,“人格”至关重要。首先,作为校长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师生、感染师生;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要有博爱的品质。只有这样,校长的思想才会有辐射力,道德才会有感召力,威信才会有穿透力;学校才能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主流意识,才能带出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出良好的校风,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其次校长要有宽阔的胸怀、健康的心态,以及亲和力和感召力。作为校长,面对着一个个生命体,如何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校长就要善于集思广益,虚心听取教职工的建议与意见,善于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理性地接受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性评论;要学会理解、宽容,善于为教师喝彩;要加强与教职工、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走出办公室,走进教职工中,走进食堂,走进学生中,了解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言行拉近与师生的距离。再者,校长既要懂得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又要懂得维护教职工、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人格尊严的关键在于学会尊重,校长要学会尊重教职工、尊重学生。我们强调民主管理,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核心的内容是人格的尊重。因为从权力上、能力上、知识上学校成员是不可能平等的,唯有人格(作为人的资格)才是平等的。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魅力;你可以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大好人,但是没有思想,绝对不是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个教育家,其次才是一个管理者。
总而言之,管理中的“管”和“理”是辨证的,“管”是为了更好的“理”,“理”是“管”的基础、前提和准绳。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提升学校的层次和品位,尤其是打造成名校,的确需要几任领导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