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苏教版

时间:2019-05-13 00:5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苏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苏教版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

2、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3、在写作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抛砖引玉,以学生读为主,并付诸实践。与写作结合,形成文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树立伟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读完整本书,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选看几集电视连续剧。

(二)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分析人物性格。

(三)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重点:精读的引领 教学难点:阅读兴趣的激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外阅读阶段 :

1、开学初,课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自我检查一下读书的速度和质量。

2、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3、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

4、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5、一边读,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

一、名言导入: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二、检查整本书通读情况:

1、必答题:每一组选出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但其他组有纠错机会,纠错正确,得10分。

(1)保尔因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2)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3)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4)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2、抢答题:最先抢答正确得小组得10分。

(1)、说出书中除主人公保尔外至少5个人物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身份。(2)、保尔的第一把武器是怎样得到的?(3)、保尔的母亲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4)、对创作小说的工作,保尔的家人和战友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内容提要]: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急着四处打听。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

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是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三、导读,明确:

1、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2、简单勾勒小说的情节线索。

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3、揭示小说标题的含义。

“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4、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部小说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四、作业:

品读《生命的意义》这一篇章,用圈点勾画写批注的方法,赏析引发你感触的语言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从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品位精彩片段。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被罗曼•罗兰誉为“最罕见的道德、最纯洁的勇气的同义词”;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视为“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这位作家就是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复习旧课:

1、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小说的情节线索。

3、小说标题的含义。

4、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分析保尔形象:

1、我喜欢保尔的勇敢、刚毅、顽强、机智、反抗精神、热情……

2、我不喜欢保尔的鲁蛮、急躁、对爱情的犹豫不决、不爱惜自己的健康……

3、揭示保尔精神的实质。

四、合作探究:

1、品读《生命的意义》这一篇章,用圈点勾画写批注的方法,赏析引发你感触的语言文字。全班交流。

(1)《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___(篇名),作者用此做书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保尔·柯察金)

(2)保尔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保尔对生命的意义想得那样深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愈之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 自己曾经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

(3)结合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内容,深刻领会“生命的意义”。

明确:这是一部作家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题是歌颂苏联青年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青年的杰出代表。他具有了崇高的革命品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地战斗和劳动。当他卧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成为苏联文学中最年轻的英雄形象之一,激励着苏联和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成为几代共产主义信仰者心目中光辉的楷模。所以只有结合作家人生经历和保尔的一生奉献,才能深入理解保尔精神,理解保尔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理解共产主义者愿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的崇高理想。这样,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把文中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名言奉为座右铭,才能在榜样面前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步一步走向崇高。

(4)思考生命的意义应多为议论,文中为何浓墨重笔写环境?

明确:选文的重点是抒情言志,表达保尔革命的人生观。保尔在什么场合思考这种人生的哲理的呢?作者把他安排在凭吊烈士公墓这个场合。在保尔走向烈士公墓和在烈士公墓的过程中,展开了出色而含蓄的环境描写。作者渲染了两种不同的气氛。一种是肃杀的;另一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这种气氛是用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样的环境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昨天”的遗迹,一方面写出了今天的“新景”;烈士牺牲在“昨天”那样的环境里,但是他们赢得了“今天”这样的环境。这样双重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又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显示了烈士生命的意义,这就自然地激发了保尔关于人生的深沉思考。

2、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

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天并不都是蓝的,云也并不都是白的,但生命的花朵却永远都是鲜艳的。

3、对比阅读:找出两段文字中的异同,根据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理解,你更喜欢哪种翻译,为什么?

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应当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随时都有可能中断生命。”

(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曹缦西 王志棣 译)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梅益 译)

4、用名言小结:阅读就是带着一个有准备的头脑,一副探究的目光与一种深掘的期待,来品味你所选定的蕴含丰富的书籍。它是一种缘,会激起你强烈的共鸣和深切的感悟。

5、听八只眼乐队演唱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受祖辈、父辈的阅读人生。

五、作业:

1、背诵名言。

2、摘录优美文句、段落,做3~5张读书卡片,加一个标题,注明作者、出处并背诵。

3、从报纸、杂志、书籍或网上收集资料,参照书上附录,写一篇短小的书评。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小说主要内容。一.导入:

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二、小说概要:

自传性长篇小说。作者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加以概括和提炼,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个平凡又伟大的英雄形象。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三、小说人物:

1、保尔·柯察金:

• 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2、朱赫来(茹赫腊依):

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十分了解,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和剥削者作顽强 的斗争。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冬尼娅:

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4、丽达:保尔的真爱,她漂亮、机智、干练、勇敢,心地善良,爱憎分明,有着顽强的革命意志。

四、精彩的片段

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第一部分第七章)②熔铸“钢铁”的过程(第二部分第二章)③打消自杀念头(第三部分第八章)

五、题目的含义: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义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六、节选内容:

1、筑路者面临着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秋雨,泥泞,寒冷,饥饿……物资匮乏:没有枕木、运输工具,小火车头需要大修……尖锐的阶级斗争:匪徒,肃反,开小差……

面对这些困难,筑路者,特别是积极分子,以惊人的毅力和无比顽强的意志同困难进行斗争,表现了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保尔是病愈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时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

因为保尔自己就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这段名言就是他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所以他想得那样深刻。

3、精彩语录: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特色:

1、苏联30年代长篇小说,尼古拉·阿力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著.一部影响了几代人成长历程的精神路标和人生教科书.本书最重要的三个特色:

①、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②、表现了一种对革命理想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③、具有史诗风格,在单线叙述中采取了多种叙述手法。

2、艺术特色: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人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八、布置作业:进一步阅读原著。

第四五教时

教学要点:讨论写作 教学内容和步骤:略

第二篇:钢铁是怎样炼成名著的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迷上了一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震撼全世界的英雄史诗!小说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战胜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的光辉历程。

这本书中蕴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凝结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所传达的是坚强、奋进、勇敢和毅力。

主人公保尔先是失学做工,神父瓦里西很看不起他。后来又去当新兵,保尔非常喜欢战斗,他为人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书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下面这段:由于绑匪的破坏,城市里燃料不足,而抢修铁路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因此保尔去抢修铁路。谁也没想到那里的生活却如此的艰难,保尔穿着一件白衬衫,一条短裤,站在冰冷的雪地里,只能紧紧的依靠在一起用体温取暖,吃的食物只有扁豆和黑面包……尽管这样,伟大的革命战士仍然热情饱满的投入工作中,完成了在常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艰巨的修路任务。

这本书我即将读完,保尔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也要像保尔一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一定要尽自己的一切去克服,把自己锤炼成真正的、永远顽强的钢铁!

第三篇:《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文内容 1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2谈家桢

《奇妙的克隆》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4梅涛

《生物入侵者》 桂文亚

《你一定会听见》

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这一组,可以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改写而成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学习这两则短文,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学习这篇,不仅能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学习这篇应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以上五篇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3.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不可轻视,因为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方式和习惯养成的过程。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图说四季导入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一年中哪一季节。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并作简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利用实物投影,结合自己讲解展示成果)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理清顺序,感悟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探究局部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第二课时

(一)揣摩语言,体会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为主。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然后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可以参照范例: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如:“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提示: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

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几则农谚,并想想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重点)

2、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收集有关克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放映《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片段,然后讲述导语:孙悟空在紧要关头总能逢凶化吉,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本领吗?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我们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梦想来学习一篇新课《奇妙的克隆》(在“克隆”的图片上出示课题)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字词学习(幻灯展示)繁衍

胚胎

鳞片

蟾蜍

濒临

两栖

脊椎

.........

2、感知内容,体会写法

速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具体介绍了那些内容?

明确:说明对象是克隆,从小标题可知文章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克隆的含义、克隆的实验、克隆的发展、克隆的利与弊。(板书:含义——实验——发展——利弊)

追问:你觉得使用小标题有何好处呢?

(提示:四个小标题从形式上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从内容上看:所统领的内容一目了然,使读者更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

(三)研读赏析,深入探究

再读课文,思考、交流问题:(幻灯展示)

1、为了说明克隆含义,课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克隆实验部分实验对象有哪些?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说明?

3、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利弊? 讨论分析:

1、先说植物再说动物,由低级到高级。(板书:植物→动物 低级→高级)这部分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学生举例)

2、实验部分实验对象有鱼类、两栖类、哺乳类。[板书 鱼类→两栖类→哺乳类(多利)]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3、利:可以有效地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可挽救珍惜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弊:会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齐读最后一段第一句话)深入理解:大家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或者大家针对老师提供的两则消息,谈谈你的感受。

(投影显示):

1、我国克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山东曹县诞生的“克隆牛”受到生物科学界的好评;

2、意大利有一位妇科医生声称已成功克隆出一名女婴,受到各国科学家批评。

学生讨论、交流。(投影展示老师语: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危害着人类。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能因为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而裹足不前,应在发展中注意避免或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拓展讨论,注重人文

下面请大家议一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吗?”或“我看„克隆人‟” 参考一则资料:(投影显示)

一群科学狂人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夭折的十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于明年年底诞生。

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投影显示我看“克隆人”。

我看“克隆人”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梦想、一种空想,然而,在今天,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可使之变得“可能”。

如果你是球迷,也许,你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也许,你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固然好。但是,请别忘记:世界卫生组织的决议: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这一行为同人类的诚实与道德背道而驰。就拿美国女婴这一事例看:就克隆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这样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岂不是不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克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本文的说明方法及顺序,而且还知道怎样辩证地来看待科技的发展。(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作业:大家回家以《我看克隆人》为题,写一段三百字左右的短文。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重点)

2、反复.自读,学习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难点)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查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遗骸 蟾蜍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将制作的大陆漂移示意图用课件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板书课题及作者名)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读文,思考讨论: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此题意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2、教师点拨:

(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尤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三)细读课文,揣摩语言

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速读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结合课后练习讨论分析)

(四)布置作业

通过资料的搜集、思考,以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有关恐龙灭绝的文章。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非典图片)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以“从文中我了解到了————”为句式搜集信息,每四人小组不少于3条。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2、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下面请两组同学列本文的结构提纲:

(小组分工、组间不准抄袭)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摆出现象及危害:毁灭物种、经济损失(2-4段)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径:跨国贸易(5段)揭示态度:不同(6-7段)采取措施:(8段)

教师对比点拔,明确说明顺序: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①打比方:课题“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作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形象生动,增添文章情趣。

②列数字:“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通过精确的数据对比,清楚地阐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严重。

③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事例支撑说明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第3、4两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具体说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

(三)亮点探究:

播放课件,让学生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形成感性认识。

围绕“对„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为干预”这个话题,结合第7段课文内容,展开讨论

(基本观点:(1)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失衡是暂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2)人类必须干预“生物入侵者”,如果听任其发展,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会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社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会将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课堂高潮:

拓展性学习:对生物入侵者现象设计理想的治理和预防方案。

组织形式:抽题(激趣)------设计方案(小组合作)------评委打分(同学聘定)-------专家点评(教师)A、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B、飞机草蔓延牲畜死亡

飞机草,一种绿意盎然的菊科半灌木植物,却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畜牧业遭受

空前打击,天然草场被大面积侵占,牲畜死亡,畜牧业减产,原本并不富裕的彝族老

乡因此雪上加霜。州政府在5年前就出台了红头文件,要求全面动员,防除毒草。

C、野兔成灾

1939年野兔入侵澳大利亚,糟蹋了饲养绵羊的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绵羊的锐减,最后政府动用空军、用毒剂、花巨资修防兔栏、请细菌学专家研制涎瘤炎这种恶性传染病,这才控制住了兔子造成的灾害。

方案构想:

严防死守,生物治理,保护自然。

1、谨慎引种,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及危害状况;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2、政府出资,万众一心,寻找天敌。

3、加大宣传,严格检疫,法律保障。

4、变废为宝,零报告监控,农林质检防疫部门配合。

(五)布置作业

以“我看生物入侵”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个教案

落日的幻觉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落日的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

2、默读课文相关段落,能根据需要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说明内容的要点,把握说明的中心。

3、研读重点语段,通过语句排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说明文语言逻辑的严密性。

4、认识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的中心,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关于落日描写语句的品读

1、导入:

观察提供的一幅有关落日的图片,请学生略作思考,说一句话。

用抒情的方法讲一下自己看了这幅画后的感受

用描写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用说明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引出关于《落日的幻觉》中描写落日语段的学习

2、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2)正音,全班齐读

(3)请学生讲讲这样的描写落日,美在何处?(4)根据理解,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 由“幻觉”一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第二板块:关于说明文主体语段的阅读

1、概括4~7各段说明的主体,提炼各段的中心句 快速默读课文第4~7段。思考: 示例:第7段作者从利用科学仪器观测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并没有真正变大的原因。

第4段作者从 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第5段作者从 这些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第6段作者从 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

2、根据4~7段中心的提炼,概括全文说明的中心 用以下句式概括:《落日的幻觉》一文,作者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了 这一事理。

3、研读课文第5段,打乱顺序排序,体会说明文语言和结构的严谨性

排序(5241637)为什么这么排序?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可否互换顺序?为什么?能不能根据全文来找出必须这样排序的理由。第三板块:关于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

学习本文,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认识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举例说明(笑、月亮)。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鸿鹄hú 流杵chǔ 恐吓hè 消遣qiǎn

B、弓缴jiǎo炫耀xuàn 嗜好shì 狡黠xiá

C、辟若pì 潜逃qiǎn 勉强qiǎng 懈怠xiē

D、九轫rèn 庞大páng 余暇xiá尴尬gāngà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敏而好学 摇尾乞怜 丑态必露 虚怀若谷

不耻下问 三翻五次 略施小计 一丝不苟

物及必反 一笔勾销 正襟危坐 心无旁骛

劳师动众 人赃俱获 当人不让 煞有介事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妥的是()(2分)

A、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积累

B、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谋:谋划。商讨,交谈。

C、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标榜: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

D、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当代作家

B、《黄生借书说——袁枚——清代文学家

C、《论语》——孔子——春秋

D、《窃书记》——林海音——当代女作家

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3分)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8、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6分)

①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②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③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④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

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

B、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为_____。

C、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课内文字,完成9-13题。(16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9、前三段的中心论点是()(2分)

A、天子读书者有几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D、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10、为了说明藏书者不读书这种现象,作者举出了哪些例证 ?(4分)

11、“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一句中“借者”是指__________ ;“可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4分)

12、“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读。”句中“知幸与不幸”是希望__________,“归书也必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4分)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就黄生允修借书一事发表议论,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

B、与结尾一句“为一说,使与书俱”相照应的一句是开头说的“授以书而告之”。

C、“说”这种文体内容是记叙性的,篇幅一般都很长。

D、本文运用了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19分)

忆读书xo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P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也不是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U)D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9jE[Y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6f^D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W<[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鲜明的性格特点。《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E5Z?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Bg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Z[6P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ZD,c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选用时有删节)

14、“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Sv15、第二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3分)

16、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WJ++

⑴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F

⑵我决定咬了牙……k17、“……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3分)

18、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分)

19、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3分)fsAw

三、写作(40分)

20、先哲曾把读书喻为“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铸就人类仰望的姿态,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在满目风景中,人们更可以执书对酒,偃仰歌啸,为佳词妙句、昔人情怀而击节称叹。但是,假如有一天,世上的书籍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心灵又将栖居何处?

请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大胆想像,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少于600字。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 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字词掌握;文章内容梳理iu 教学难点: 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 十六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1.本文......

    八年级音乐教案 上册 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 第一课时四川民歌《采花》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与技能目标:1.明确新学期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2. 学习本学期必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学唱、......

    八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二)通过欣赏,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族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三)通过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6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课题 云南的歌会 总课时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的写作思路。 重点 积累生字词,整体感......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用心 专心 尽心 16、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2、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

    苏教国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看你基本功一、知识积累(1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zhuì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选举**》教案

    15《选举**》 人生就好比一艘小船行驶在波面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也会遇到汹涌澎湃的海浪,其中经历着各种**,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这就是人生。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