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阳二十五中数字教育资源接受
宁阳二十五中数字教育资源接受
播放设备使用工作计划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行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应用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和有关会议精神,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据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学校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中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促远教资源的应用,围绕远教资源应用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1、抓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促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按照市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应用检查评价标准要求,认真抓好五项建设工作的落实(学校管理、工程建设、队伍建设、资源管理、应用要求)。重点抓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工作,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迎接上级的检查评估,对照标准,逐条落实,不留空项,力争全校项目学校检查评估一举达标。
2、抓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确保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活动的顺利开展 建设是基础,应用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的。为了促进全校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工作,中心学校特制订本方案,建立远程教育教学教研制度,帮助学校组织教师参与远程教学、教研活动。通过听公开课、展示课、比武课等形式开展活动,确保学科教研覆盖面不低于95%。
3、通过开展远教资源应用活动,促资源应用的校本培训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认真抓好校本培训,通过培训抓应用,采取互帮互学,互教互学的方式抓培训,促应用。
二、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
三月份:对照远教工程建设和应用评价标准抓基础建设工作,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全年工作安排,积极采取措施,规范远程教育工程管理,推进远教工作应用,完成项目学校的自检工作。
四月份:①集中精力完善远教工程的建设,大力开展远教工程的应用比武,迎接县教育局对我校远教工作的检查评价。②通过远教资源的应用,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组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以级部为单位组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课,从而促中学综合实践课的真正意义上的开设和开展。五月份:运用检查的形式,通过听课的方法,在 学校开展一次听远教资源应用展示课活动,我校在通过讲课比武的基础上拿1-2节优质资源应用课向全校展示。九、十月份:在全校开展一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比武活动。
十一月份: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课情况检查的听课活动。
2、工作要求
①我校要按照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和中心学校工作计划要求,制订出的工作计划,作好三个方面的安排。一是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工作安排,确保远教工程建设工作一举合格达标;二是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教学教研活动安排;三是对全体教师的资源应用培训安排。
②结合本次远教资源应用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全面收集教师在远程教育应用方面的教学论文和资源应用的教案,按精选和聚集两方面收集。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
加强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是促进我校中小学教育和谐发展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心学校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切实将此项工作引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宁阳二十五中学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
姜荣东 副组长:宁衍波
成员:
秦彪
张剑
程振祥
宋涛
许志强
杨健
张曾来
欧阳治国
杜峰
宁阳二十五中学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小组
组长:宁衍波
成员:殷振
李加营
宁方矿
庄智
郑明宝
刘兆光
尚涛
李镇
2、加大投入
我校要遵照市县教育局工作精神,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统一部署,该添置的设备一定要添置到位,要建立稳固的投入机制,确保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教研经费全额到位。
3、加强管理,责任到人
第一,对照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应用的评价标准,工作任务要落实到人,按五个一级指标、二十个二级指标、三十三个三级指标落实任务,打突击战,做到不缺项,不失分,确保达标。
第二,教学研究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没有不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道理。领导要履行好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职责,教师要完成好自己的教学研究任务。我校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确保学校教研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要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行动口号是:充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篇:宁阳二十五中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
宁阳二十五中教育信息化
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12月)
教育信息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校在市、县教育局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电教设施,广泛开展电教活动,通过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提升办学层次,推动我校的电化教学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驻地华丰镇,历史悠久,古代属鲁国,为春秋时期孟氏成黾。她北依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她城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9.26万人,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中心镇,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授予的全国重点镇。这里交通便利,磁莱铁路、蒙馆公路、朝柴公路横贯东西,泰石路横贯南北。工业基础实力雄厚,已形成煤炭、机械制造、纺织、电线电缆、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6大支柱产业。这里人民勤劳、富足。宁阳第二十五中就坐落在镇中心位置,原名华丰联中,1988年响应全县规划,更名为“宁阳第二十五中学”,为加大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了学校占地面积,迁址现址。
2、领导班子情况:宁阳二十五中现有校长、书记各1人,副校级9人,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处主任、各1人,其中,40岁以上7人,其余都40岁以下,年龄结构年轻,精力旺盛,干劲足。学历达标率100%,学历层次高。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增优促特”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的育人目标,创建了 “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积极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之路,为我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学校共有教学班38个,多媒体播放接收设备班班通;建成计算机室3个,有计算机155台,生机比10:1;有教师办公用计算机156台,今年,学校借助“宁阳县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又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共投资55万多元,为30多位教师配备了电脑,使师机比达到了1:1;有电视机23台,DVD32台。学校现有标准主机房一个,地面卫星接受站一个,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及无线网覆盖,建造了多媒体录播教室一口,购置了高清液晶触摸一体机,建设了电子白板室,实现了班班通。
多年来我校依托丰富的网络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就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领导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助推器,是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网管员、计算机教师和教学骨干为成员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教务主任负责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应用和研讨。网管负责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带头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资源,带头上整合课、示范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对设备管理、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建立了严格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将教师应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情况纳入教师目标责任书的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学校信息化工作形成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位,齐抓共管的良性运行态势。
二、强化培训、注重实效。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是关键,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们规定,全校任课教师必须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所以每年学校利用假期、开学之初和教学期间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开展多媒体管理培训,开展全员远程学科研修,开展云空间技术培训等活动,增强了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普及信息化,广大师生都认可了教育资源的先进性、科学性、丰富性,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现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了,主动搜集教学信息、自觉研究教学的教师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我校师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在,学校100℅的教师都能熟练使用信息化资源和技术设备下载课件,制作课件,制作网页,上好多媒体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网络建设,整合资源、注重应用。为了使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学校实施班班通工程,32个教室和教室办公室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学校建立了web服务器、ftp服务器、校园电子图书室,初步建立了学校资源库,许多信息通过校园网向教师传递,极大的方便了教师授课。同时,组织教师通过观看优秀课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等资源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弥补了教师自制课件中缺陷。现在我校全体教师都已经能够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做好一个课件,备好一节课,上好一堂课。学校还应用设备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每周都组织学生利用设备收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进行专题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校本教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配齐配全了班内多媒体接收播放设备,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备课,利用网上资源制作课件,课堂上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教学,用手写,用嘴说,用眼看,用脑想。构建了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精彩课堂。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发扬了学生个性,挖掘了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兴趣,呈现出精彩课堂。有14位教师的教学课堂实录获市级和县级奖励。
随着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实施,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转变了教育理念,优化了教学手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校注入了全新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手段多样化,使我校师生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变化,为学校的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第三篇:数字教育资源工作计划
格里坪镇中小学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工作计划
为了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我校本部的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于教学,让数字教育资源走进课堂。切实加强数字教育资源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管理,全员使用”。不让数字教育资源浪费掉,使其拉动我校教育的发展。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现数字教育工程,深入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面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内容
首先, 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名称、背景、意义。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使教师不遗余力的去工作、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并在技术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机器设备的有机结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其次,是对全体教师进行“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基本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每位教师学会必备知识和技能。对“数字教育资源”设备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明了“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功能、使用方法等。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网络技术,了解设备的基本性能,对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做到了如执掌。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好设备,保护好设备,充分发挥设备和资源的作用。
基本技能方面,主要是熟练设备的操作使用和设备的一般维护。第三、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做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维修,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教育”领到小组。对“数字教育”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指导,为“数字教育资源”设备利用和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成员由各教学点负责人担任,负责工作的全面协调。各教学点要做好本办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工作的组织分工,促使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明确各自工作责任,做到奖惩分明。健全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为“数字教育资源”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这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加强日常管理
“数字教育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而先进的手段,要与正常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本学期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在抓好“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和光盘的使用工作的同时,要有计划的做好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开发。通过加强档案管理、学习培训、教学活动等多种活动,使“数字教育资源”工作得以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发挥其资源广泛和手段先进的优越性。体现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有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意识。教案中必学体现出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并且要有关于“数
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反思。各校也要在接收资源的同时,做好光盘的刻录和整理工作。把好的资源永久的保存下来。
3、抓好教育培训
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中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一线教师在这一年内要都能够熟练的上机操作,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要能够正确处理所接收信息,深入挖掘数字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不足,使我们能够尽早地更多地学到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使“数字教育资源”真正地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
4、建立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对我校中老年教师更好的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中老年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少的情况,所以我校的数据库建立就只有青年教师多担当一些,使数据库的资源更完善。
总之,我们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高效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数字教育资源”真正成为学校的一朵奇葩,并使其绽放出应有的光辉与灿烂的色彩。
格里坪镇中小学校 2016年1月17日
附1:
格里坪镇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领导小组: 组长:罗文斌
副组长:张荣洪、李勇刚、伍从云
组员:
罗世友、胡德胜、何晓云、刘蓉、胡文华、钟世卫、丁付才、卢燕、贺伟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小组。组长:罗文斌
组员:所有校级领导。
第四篇: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摘要:信息化环境下使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已司空见惯。但数字资源、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源是外延和定义都不同的三个概念,一线教师常常将它们弄混并不加区分地应用。本文从课堂应用入手,着重?U述了三者的转化过程及教学应用时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2-0089-02
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不可能不使用数字资源,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丰富,哪些数字资源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哪些教育资源可以纳入课堂成为教学资源已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数字资源≠教育资源
通常,把利用信息化终端设备看到听到的都称之为数字资源,可简单将其划分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含动画)等。一般来说,一线教师除了手中有限的与教材配套的数字资源外,更多地是利用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数字资源。听课中,笔者发现,教师将原生态数字资源放置在课堂中充当教育资源的情况比比皆是。
笔者认为,网络数字资源在升级为教育资源之前,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筛选。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上寻找所需教育资源是一线教师的常规做法。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取舍”体现了教师对学科性质的把握和对教材的理解。一位教师在讲《满江红?抒怀》一课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中的音频来感受诗文的节奏,这个视频中的朗读是表演性质的朗诵,听着让人很不舒服。且不说提倡语文教师课堂上范读课文,单从数字资源的选取来看就很不恰当。
2.下载。确定数字资源并下载。文本、图片的下载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再赘述。视频下载是一线教师经常遇到的难题,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下载工具和下载方法。“硕鼠”“稞麦”是两款性质相同的下载软件,适用于国内大多数主流视频网站,具体使用方法感兴趣的教师可以自己下载摸索使用。另外,还可以等网上视频全部播放完毕后,在IE缓存文件中寻找视频文件。当上面的下载方法都无效时,教师可以使用“快剪辑”“喀秋莎”等录屏剪辑软件进行选择性录屏,这样可得到需要的视频。
3.处理。从教育资源专网上下载的可能是教育资源,但从公网上下载的数字资源绝不是教育资源,必须根据课程性质、教材目标、教学过程等需求进行技术处理才能成为教育资源,如截取、增效、重组等。将网络原生态的数字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是教育资源应用的大忌。一位教师讲《生物育种》一课,用下载的某日《新闻联播》视频导入新课,长达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中介绍我国生物育种发展状况的仅有几十秒。教师课前对自己提供的资源并没有进行截取,“东拉西拽”了一分多钟学生才看到了预定的内容。
这里的“筛选”体现的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素养;“下载”和“处理”显现的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那是不是经过了上面三个步骤后形成的教育资源就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呢?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可以把具有教育属性的数字资源统称为教育资源,但不能说“差不多”的教育资源就可成为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在将一个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资源之前,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审视。这是将拥有的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做的。首先,要审视教育资源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的契合度。这是资源应用的关键,契合度越高融合度就会越高。其次,要考虑教育资源的放置位置,是放在课前创设情境,还是放在课中优化课堂结构,或放在课尾梳理总结。不同的教育资源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不同,效果也不同。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应用教育资源方面都存在“跟着感觉走”随意使用教育资源的现象。在初中思想品德《自觉维护正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好汉歌》引入,并让学生找出《好汉歌》中反复出现的一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与教学主题“自觉维护正义”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这样不加审视地随意使用数字资源对教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2.加工。一个教育资源在纳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资源之前,教师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我要用这个资源?我用这个资源干什么?……使用资源的目的和作用等搞清楚之后,教师一定要动手对即将纳入课堂教学的教育资源进行适度加工,使之契合教学目标,将其提升为教学资源。即使使用《好汉歌》这样的短资源也不能让其全部呈现,应该截取与教学目标最相近的那一小节,大概就几十秒的时间。对于网上得来的较长的数字资源,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进行加工、重组的工作就更不能少。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阿炳与二泉映月》一课时,一位教师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纪录片《二泉映月的录制过程》。此片以人物专访的形式呈现,时间很长,这位教师将此纳入教学过程中,但没有进行任何加工重组,而是边讲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拖拽”观看,将一个极具使用价值的教育资源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样使用资源给教师的警示是:缺少加工的数字资源很难与教学目标直接融合。
3.诠释。教师将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应用目的和作用,其次要做好资源的诠释准备工作。此项工作对从长篇电视连续剧中截取的视频资源来说尤为重要,某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时,从电视连续剧《戚继光》中截取了一段大战前戚继光的阵前训话,时长约3分钟。学生看完后,教师问:“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一个女生脱口而出:“帅气!”全班哄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教师播放截取视频前,既没有对视频前后背景及截取视频本身进行简要介绍,也没有提醒学生看视频时重点观察什么。学生看到的只是1个年轻英俊的男演员在队伍前走来走去说着话。“帅气”的答案就不难解释了。课后调查更发人深思:笔者随意问了5位学生,“那个年轻的男演员扮演的是谁”?只有一位学生答出来了,还有4位学生竟然说不知道。
当教学中加入了“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这两个因素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变得比传统教学过程更难把控。笔者认为,教师恰当使用数字资源,必须提升两种能力:一是将数字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能力,因为数字资源不等同于教育资源;二是将教育资源升级为教学资源纳入自己教学过程的能力,因为教育资源不等同于教学资源。当然,任何能力都是从失败中不断积累的,但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反思与总结。
第五篇:浅谈数字教育资源课堂教学
浅谈数字教育资源课堂教学
太湖县玉珠中学 詹维民
一、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案例
以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27课《斑羚飞渡》为例,在情境导入中,首先图片出示斑羚和猎人,教师根据出示的引导语进行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用图片引学生入胜,有利于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描述斑羚飞渡情形时,数字教育资源有可供选择的配音flash 动画,化抽象为形象,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和聆听朗读,很快就可以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对课文主旨有所领悟。(附《斑羚飞渡》课件)
二、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感悟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学校数字化教学硬件设施近几年政府大力完善,我是一名农村初中老年语文老师,在教学观念和现代化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面,都有待积极与现代教育艺术接轨。当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像我们这些老年老师越来越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搞好课堂教学工作就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也从数字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中有些体会,在此抛砖引玉。
1、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帮助教师摆正教育位置,帮助老师克服教学中的个人能力的不足,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参与者,也起着引领和点拨的作用;学生学的方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索,新课标中更是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新教学方式,也只有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在现代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下得到更好地实施。例如学生在语文课中,在朗读课文时,利用数字教学资源锻炼学生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而且也可以通过听读,自己朗读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也提高了一节课的实效。如在学习诗歌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数字教学资源中的朗读、演唱资源的运用,不仅生动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数字教学资源,对于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例如,我的普通话水平很一般,范读课文一直是教学中的难以克服的难题。现在使用数字教育资源,避免由于普通话不标准而造成的尴尬。可以说在生字、词语的学习环节,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则可以轻松地解决,并且效果很好。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立体式训练,突破重、难点不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了。
2、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弥补学生的学习方法
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环境,接触到的人、事、物都制约了他们的视野。学生的审美意识、观察能力、情感体验都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样一比较,农村学生的知识经验明显不足。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或外出打工很普遍。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不指正,不指导,与学校不交流。学生的自学都是“ 纸上谈兵”。学校一味的呼吁,始终是“ 孤掌难鸣”。加之教师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改变,导致学生的自学缺乏主动性,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学生自己的学习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效率低且不科学。因此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中,开设“ 学生自学”栏目,在学生掌握了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之后,可以克服学生缺乏主动性、对学习不敢兴趣的问题,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3、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想象力,创设情境
在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会认真听课,然而,当提出问题要讨论时,课堂上经常鸦雀无声,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偏离主题,抓不住重点。我个人认为这是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积累不足,在阅读和理解方面的能力欠缺,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借助丰富的教育资源,用flash 动画的形式呈现,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由此可见,教育资源对于开展农村教学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动画展示更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
4、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学
依据每个学科特点和不同课时的需要来设置,不同环节之间可以自由选择,(如,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综合性学习等)。在没有教师或者教师作为辅导者情况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和进行课堂学习。学生通过与课本同步的课堂教学实录学习,对所学课程有初步的整体感知,不像以前一样教师布置了自学任务,学生往往不主动,听是一回事,动又是另外一回事。此外,还有学生的练习环节,根据不同学科需要,在学生自学之后,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对自学成果进行自我检测,这样一来,学生不用面对枯燥的课本,反而更乐于利用教育资源进行自学,提高自学效率。学生用来自测的习题,教师也可以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
5、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拓展资源,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数字教育资源便于教师编辑使用。涵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具有示范性。老师可针对农村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中缺乏自主、合作意识的现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可下载的Word 文档,PPT,课前进行设计之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设计和教育资源整合利用,辅助突破课时的难点和重点,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实效。例如,综合学习“黄河,母亲河”,可以让学生动手又动脑,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信息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精神实质,现实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综合探讨,组织学生运用数字资源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样数字教育资源化抽象为具体,解决一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应用资源突破重、难点,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轻松,从而确保有效教学。
6、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数字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目的是辅助教学,在利用数字教学资源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中的数字包,充分挖掘其中的可利用并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资源。灵活地选择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资源。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数字教育资源可以帮助我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地探究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因为学生过度积极而使课堂秩序无法控制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动与静之间做好调控。一节课活动不宜太多,也不宜太紧凑。在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有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也要有让学生积极思考的交流、讨论等。那么当学生的身体活动静下来之后,他们的思维在积极运转。比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多媒体上面演示,学生细致地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聆听;教师有讲有停,学生也有听有说、还有练,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之后,学生自读自悟,无形中他们就会质疑、讨论、小结。这样一来,学生在动静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就会获得独特的心里体验,时而感受万马奔腾的热烈美,时而感受鸟语花香的恬静美。
联系方法: *** ahthzwm@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