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引领师生过上一种的幸福生活

时间:2019-05-13 01:5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育引领师生过上一种的幸福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育引领师生过上一种的幸福生活》。

第一篇:新教育引领师生过上一种的幸福生活

新教育引领师生过上一种的幸福生活

——海门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广元市利州区石龙小学 杨青云

4月20日-26日,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我们一行83人到江苏海门市开展了为期5天的新教育学习,在这5天的学习中,我们小学组共考察了新教育实验学校5所,听课6节,听报告7场。我现在初步了解到朱永新先生主持的“新教育实验”,是以一切人的发展为宗旨,是基于人文培养的素质教育,是着眼精神成长的生活教育,做新教育实验,圆素质教育之梦。新教育通过推行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构建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让每一个参与者“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下面就此次江苏海门的学习中值得我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总结如下:

一、用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

本次参观的所有学校的校长在介绍中,学校文化是首要的并且是主要的方面。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并辅助有学校文化的解读。这充分说明了这些学校校长明确的办学思路,他们不是用行政手段来办学,而是用文化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并一以贯之不轻易。我认为每一个学校都要牢牢把握好学校文化这一个“魂”,并且要用它来统领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一定要站在课程的高度上来规划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的“魂”,那么课程就应该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比如通源小学的生命文化、证大小学的星文化、海师附小的童话文化、海南小学的攀登文化、海门小学的种植文化等等。

二、缔造完美教室

一间教室的空间虽小,但其功能却是无限的。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有新的课程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创造。学校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扎实的成效。

最大限度的挖掘“班级”“教室”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发展,让他们在天天学习生活的教室里与教师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课程的确立,生命故事的叙述,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将教室打造成“图书馆、阅览室、实践场、探究室”,将教室建设成“操作间、展览室、信息资源库”,让教室成为“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习惯养成地和人格成长室”,成为“共同体成员学习、生活、成长的共同的生命栖居室。”

“完美教室”是有着理想主义色彩的,但它并不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概念,它有着特定的价值体系、明确的实施标准和丰富的课程内容。在完美教室,教师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记录每个生命的成长故事,这里是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也是培养公民的一个最小单,完美,是一种朝向;幸福才是目的。

三、构建理想课堂

曾经有人把传统的“老师苦教”比做插秧。多年来,农民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越多。可是这样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他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这个最后的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试想,一层楼面,十几间房子内,集成了各类学科的各种图片、实物、仪器、模型,学生们在这边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可以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可以动手制作各类航模。或看,或听,或思,学生知识与能力、实践和操作将得到全面的培育。

因此,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四、营造书香校园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朱教授把“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列为新教育行动的首项行动。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应该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朱教授提倡的“晨诵、午读、暮省”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新教育的晨诵,提倡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同一首诗歌来“开启”黎明,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这样的诗歌往往需要千挑万选,需要千百次的咀嚼玩味,同时,她要具有优美典雅、天真纯净、奋发向上、感恩虔敬、想象奇特、童趣盎然的特点,是儿童以当下的经验能够感受到的。因此,他们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它强调了师生共同的吟诵玩味,直接用声音来感觉诗歌,品味诗歌。它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理解来感染学生,传递学生,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对黎明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晨诵时,师生一起诵读、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美妙的诗歌与孩子的灵魂交织在一起。

午读时间一般为中午的20分钟时间。其形式可让全校师生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开始,如讲故事、读绘本、默读、轻声自由读等等。我们倡导班级共读,让师生拥有共同的生活。师生共读一本书,彼此之间便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密码,相互传递着快乐、理解与尊重。

至于“暮省”我认为师生应共同反思,不断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反思能力,才能不断进步。让我们记住朱永新教授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民族的整体阅读水平。新教育实验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民族的阅读,尤其是儿童的阅读。让我们与孩子们同读共思,挤一点时间给读书;留一点空闲给思考;献一份热情给学习。让“晨诵、午读、暮醒”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五、师生共写随笔

优秀教师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优质课上、领导的表扬上,而是在学生身上,从孩子身上找到的成就感、幸福感,和他们一起相互编织有意义的教于生活,才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我们真的应该从原点——学生出发,践行作为教师的理想。无尽的岁月不会给我们无言的结局,我们的教师一定会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传奇,我们的教室也一定会诞生出卓越的学生。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班级博客、班级日记、个性随笔、学生成长记录、课堂叙事、班主任笔记等,只要我们的老师拿出火热的激情,铭记下我们的教育历程,我想一定会留下丰厚的痕迹。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朱永新教授说过:教育,我的至爱。我想,只有对教育充满了真挚的爱的人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此,享受教育的幸福,也同样需要一种境界;享受教育的幸福,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善良包容的人生观。

7天短暂的行程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我所参观的5所学校,处处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精彩与快乐。他们的自豪,诞生在理想的课堂上;他们的快乐蕴含在师生共写的随笔里;他们的幸福寄托在完美的教室里;他们的精彩演绎在卓越的课程里„„

我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享受幸福快乐的资本,更有创造幸福快乐的责任,让我们和新教育一道享受教育的幸福,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二篇:过上好日子,是一种能力美文

做一个穷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嘲笑那些过上好日子的人“累得跟驴似的”。

很早的时候,读过一个伊索寓言,上面说一个蝴蝶到了冬天很饿,它去请求蚂蚁给她点食物。蚂蚁问她:你夏天干什么去了?蝴蝶说我一个夏天都在跳舞。蚂蚁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在冬天的时候唱歌呢?

我觉得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像跳舞的蝴蝶,看不起辛苦工作的蚂蚁。觉得他们太实际、太庸俗、太操劳。而且蚂蚁的生活理想也太不值得一提。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认为好日子应该是载歌载舞的日子,像彩蝶飞舞一样轻松快乐。我们不需要钱,也不需要服从谁,我们工作只是为了喜欢,我们甚至从不储蓄,那是像蚂蚁一样的小市民做的事情。

其实,人生的夏天很快就会过去。如果要过上好日子,我们必须在冬天来临之前找到新的赢利模式。我不反对在夏天唱歌跳舞,但是我认为如果要把“好日子”作为一种生活目标,那么必须在夏末秋初的时候开始筹备,实现个人生活方式转型。

这个“夏末秋初”我理解大约应该是27岁以后到36岁之前,这个时候无论男女,都还谈得上年轻,但又比更年轻的蝴蝶多了一些经验,比已经很实际的蚂蚁多了一些激情,这个时候是奠定好日子三大基础的最好时机--财富、事业、家庭。

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时期,并不是说这个时期没有过好,就与好日子失之交臂,而是说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意外的话,那么一个人将就此成熟起来,并且能够迅速掌握一种过好日子的能力。

好日子意味着有自知之明,知道有些梦想自己永远也无法实现。

但是并不因此而绝望,相反,懂得运用妥协的方式和生活讨价还价,才能最终过上一种不错的日子。

第三篇:有感于吴仁宝“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的最大幸福”

有感吴仁宝“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的最大幸福”

学习了省委书记李源潮《学习吴仁宝》一文,聆听了吴仁宝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了解了吴仁宝同志的有关先进事迹,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吴仁宝那句“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的最大幸福”,多么纯朴的语言,这难道不是吴仁宝几十年奋斗历程最好的诠释吗?几十年来,吴仁宝同志一直以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作为自己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他矢志不渝地发展华西的经济,服务华西人民,引领华西村走上了幸福和谐的康庄大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作为一个仅有1500多人的小村,能够实现销售300亿,净利润超过12亿,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他在中华大地上树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碑。不难想象,在这成绩的背后,吴仁宝同志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作为一名年轻干部,从吴仁宝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所在,看到了“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所在。吴仁宝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为百姓谋福祉的一生,他始终如一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因此,学习吴仁宝说到底就是如何践行党的宗旨,如何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人民,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学习吴仁宝,我们就必须向吴仁宝那样以发展为主线。俗话说:千难万难,不发展最困难。华西村也曾有困难的时候,可是华西现在的经济发展了,所有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抓住沿江开发和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狠抓富民创业,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想当老板、个个都想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千方百计优化和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勇于突破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象吴仁宝那样,用创新的思维、灵活的手段,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政策,不被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等因素所束缚,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招商、大创业、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学习吴仁宝,我们就必须象吴仁宝那样以创新为动力。吴仁宝同志50年代的听、60年代的顶、70年代的拼、到80年代的醒的历程,说到底就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程,为了华西的发展,他动脑筋、想办法,两头兼顾,驾驶着华西这艘诺亚方舟,带领华西人民迅速驶向幸福的彼岸,学习吴仁宝,我们就要象他那样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用创新的思维和手段,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解决本职岗位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打破各种陈规陋习和因循守旧思想的束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本职岗位上创出特色、创出一流的业绩。学习吴仁宝,我们就必须象吴仁宝那样无私奉献。吴仁宝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为了华西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华西人民家家户户住上现代化的小洋房,家家户户资产在100万以上的时候,按理说他也该享享清福了,可是为了华西更好的发展,他将政府奖给他的5000多万元无私奉献给了集体,而他自己住的却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平房。他把幸福让给了别人,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他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真是可歌可泣,是最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的地方。生活在新时代,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我们应当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条件,而不能抛弃理想信念,抛弃党的宗旨,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谋一己之私利,我们应该象吴仁宝那样多做贡献,少谈索取,把精力用在为百姓谋利益上。学习吴仁宝,我们必须象吴仁宝那样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如果说是吴仁宝创造了华西的神话,不如说是华西人民培养出了神化的吴仁宝,没有华西朴实勤劳的老百姓,也许吴仁宝就不会是今天光环闪耀的吴仁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那将会一事无成。因此,我们要象吴仁宝那样心系群众,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为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以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象吴仁宝那样“以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作为我们的最大幸福”,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新姜堰将会展现我们的眼前。

第四篇:师生交往是一种人际交往

师生交往是一种人际交往,但它与一般的人际交往不同。这种交往主要是教学交往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双方进行着知识、观念、情感、兴趣和意向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交流,并且产生重要的相互影响。这种交流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师生交往的程度和质量是影响交流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师生教学交往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职业行规,如何把握自身的角色和如何引导师生的角色定位以及怎样确定师生交往的分寸和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

研究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目的在于改善师生不合理交往的现状,促进合理交往的进行,形成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现这一目的和过程,教育者应该遵循师生交往的公理、原则及其合理的行为准则。

二、师生交往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作交往的原则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个体在共同从事一项工作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实现的相互配合的默契。合作暗含着一种伙伴关系,而不是命令和指令关系。因此,合作不是服从或者执行指示,它并不要求交往和活动参与者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和基本相同的能力,但却要求相互之间对活动有共同的兴趣,对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一致的信念。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非对称性的交往形式,但却可以发展成合作式的交往。条件是教师方面在某种情况下放弃权威态度,对学生持平等关心的态度,真正做到民主。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地位不是等同的,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促进相互取长补短的兴趣和理智相处的态度的达成,逐步创造条件,使不带支配性的交往行为成为可能。不仅如此,更高的要求是,现在的每一次交往都要为以后的合理交往创造条件并提供可能。

(二)对称交流的原则

对称交流是指师生之间在渐进性的对称交往形式和倒退性的补充交往形式下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它体现的是尊重学生、合理交往的价值取向,人格、态度平等,不支配、不盲目遵从权威是其特征。最新的教育定义认为,教育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持续的交流。它的启示意义在于,试图把教育和教学从一种领导过程变成一种沟通过程,把被动弱化为平等,从头认识到青睐对话,从而提升学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对称交流的结果是师生交往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即认知和情感的匹配状态。形成对称交流所需的条件是:交往双方所传递的信息是最佳信息,如合适的冗余度,知识适合于学生的接受水平等;教师具有完成角色匹配的能力,如具备领悟能力、读懂学生面部信息的能力和利用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教师需要一种了解学生“意图状态”的脑力结构或能力,让自己和学生对彼此的交流的结果将取得一致的认识,但并非一切对称交流与合理交往都必须达到一致的认识,尤其不允许在交流始结后做出盲目、独断的决定和结论。对称交流极力主张和提倡的是学生应该学会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找到合理的支持和理由。

第五篇:读书引领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读书引领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全区教师优秀读书心得展示

曾经有人把中小学教师比作‚摆渡人‛,周而复始地把学生从此岸送到彼岸,而教师自己则在常规的备课与上课之间机械地循环往复,很多教师忽略了自己的读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观念处于老化、停滞的状态。就这样,在这日复一日中,教师的教育人生变得暗淡而苍白。

为此,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在开展师德主题教育中,大力倡导广大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全区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读书,广大教师在阅读中提升了自己的教育境界,优化了自身的教学行为,重构了教师的价值观,引爆了教师内在的生命活力,从而促使了广大教师共同实现他们的价值追求——‚以生命塑造生命,以智慧点亮智慧;为生命成长奠基,为学生明天教育‛。

现在读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生活方式,成为工作、学习、生活的习惯,很多教师开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记述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他们的生命也变得充盈而饱满。在此,我们将全区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展示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借鉴。(师资科)教育中的智慧彰显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读万玮《班主任兵法》有感 韩家园林业局劢志学校 谷彦华

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许多教育同行都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我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是深刻的感悟到了好的班主任所隐含的因素太复杂,许多方面甚至不可言说。班主任工作是既艰苦又很艺术的工作,班主任用自己的劳累给了学生一个温暖的家,成长的园地。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但是面对新世纪新时期的青少年,面对个性发展、和谐民主的教育思想的不断涌现,我们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创造一个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呢?

最近拜读了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一书,真是受益匪浅,万玮老师的‚斗智斗勇‛的故事,更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由衷感叹: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的中心、灵魂,如何才能把学生管好、教好,培养好?万玮老师告诉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从树立自己的多重角色观做起,不断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再次拜读,我得到了更多的启示:

第一: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爱学生。万玮老师在书中多次指出,所谓的班主任兵法,并不是真的把学生看作敌人,而是要以爱学生为前提。只有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真正做到想方设法的 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去影响学生。与之相反,如果使用的这些招数仅仅是为了目前能够镇住学生,而全然不顾使用这些招数会不会有副作用,那将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我认为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任还必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宽严适度。‚严师出高徒‛也许是千百年来教师从严要求的理论基础。但是这种严格也应该是有标准、有尺度的。如果管得过严,要求过高,期望学生一步登天,虽然愿望是好的,但在事实上学生又真的做不到。那么,就有往往事与愿违,导致学生个性不能张扬、自卑感加重、无所适从、胆小怕事以及逆反心理加重等不良后果,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我想在班级管理中,‚严‛要严得有理,‚宽‛要宽得有据。‚严‛的同时还必须伴有‚宽‛的成分在里面。做好班主任工作仅仅靠‚严‛,靠‚堵‛是不够的。我们知道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洪水流向哪儿,鲧就在哪儿堵,结果堵了好多年也没有把洪水治好。后来禹用‚导‛的方法,开通河道,把洪水引向了大海,不再危害人民。可见,‚堵‛不是最好的治理方法,当然,在某一时期,‚堵‛可能有比较明显的成效,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表面现象,‚导‛才是标本兼治的真正法宝。万玮老师在管理班级时,就像大禹治水那样以‚导‛为主,或者变‚堵‛为‚导‛,或者‚导‛‚堵‛结合,不使自己的工作仅仅停留在‚盯、吓、压、罚‛上,充分开启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导、教、引、奖‛上做文章,从而让学生不但知道什么不能做,还要知道为什么不能做,最终使学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与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真正实现班主任的教育目的。

第三:我认为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应该从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机智中来。班集体是一个开放的多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因此,为了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须具备教育机智这样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是班主任教育水平与能力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

掩卷沉思,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智慧的重要性,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教育学的具体运用却是一门艺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班主任应该研究班主任的理论与原则,更要研究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与方法。班主任的工作为的是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所以必须用心去研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主任之路是艰苦而漫长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仍会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管理班级的水平。彰显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韩家园林业局育真小学 马晓静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在六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有幸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我豁然开朗,获得了很多启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不应当只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 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血肉丰满,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而绝无某些政治思想读物的空洞,苍白之嫌。譬如,作者在讲到建立教育科研机制,创造研究学问的氛围和环境,鼓励高学历,高学位,高学术水平的教师脱颖而出时,用哈尔滨第三中学的实际例子,详细地介绍了其现存的状态,采用方法等等,甚至具体地介绍了该校给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师的津贴数额。再如,在介绍德育工作在‚五育‛中的作用时,作者通过湖北黄冈中学,山西通宝育杰学校这样分属国有、民营两个中学的实例.对山西省几年来有关德育工作的若干数据的评介,则使人从整体上增进了对当前德育工作的了解。生动的点,概括的面、点面结合,让你从感性、理性上能够真正理解德育工作的迫切性,重要性及现实性。

这样的一种务实态度鲜明地体现在该书对德育工作的理解,论述中。一般人的印象中,德育工作属于‚软任务‛,多有空洞之嫌。但该书却鲜明地提出来,要把‚软‛任务落实到实处,这样,它才能扎扎实实地硬起来。为此,该书评介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的可行性极强的规则,做法,使德育工作内容上层次化,方法上科学化,考核上常规化,把德育工作 从不着边际,无法操作,无法落实检查的‚假,软,大,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觉得,我们的许多研究论著,往往宏观的原理性的论述多,结合现实的可行性则基本缺席,这也是许多人不看重社科研究论著的一个原因。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呼玛 孙秀望

捧读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感觉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快乐的、诗意的、激情的、机智的、活力的情绪,我的理想也跟随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一起跳跃,一起兴奋。

正如书中所说:《我的教育理想》——洋溢着理想与激情的教育诗篇,充盈着睿智与灼见的杏坛论语。朱老师在著作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他用口语化的形式,系统表达了他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基本观点,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和我一样,从中受到启发。

朱老师在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里这样说到: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尊重他的同事,尊重他的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一口气读完这章,对我触动很大。

一连九个诗一样语言的排比句,囊括了朱老师心目中理想教师的方方面面,对照每一条,反思自己,觉得差距实在太大.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 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和活力‛。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平,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要想得到太阳,你可能得到月亮,要想得到月亮,你可能得到星星,要想得到星星说不定你什么也没得到。可见,教育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而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理想。

尊重理解学生。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这就是理解和尊重,这就是师爱。

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用我毕生的精力,用我的爱心,从事于教育事业,在这片芳草地上播下春的种子,让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奶酪,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将会学到更多的更有用的东西。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所以一名好教师应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教师还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呼玛县第三小学 高玉琴

我终于读完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最后一字。翻过封底,我读到了这样的话: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自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帕克〃帕尔默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了自己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我们能否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优秀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从此书中读懂了一个最简单的信念,那就是:优秀的教学不能被仅仅降格为技术的层面,真正优秀的教学应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善。这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教学。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默尔带领着教师,也引领着我,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对我来说,读此书之美妙不仅在于书本身的好,还在于我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遇上了它。在已经历了近两年的迷茫与困惑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使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一、关注教师心灵

回忆着自己当初刚刚走上讲台,面对让我棘手的课堂,我总喜欢这样安慰自己:等我再多教几年书,多一些经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如今,我依然困惑,依然茫然,有时我也会为教学而痛苦,为教学设计时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 入点,为课堂上无法激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时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导,为苦心孤诣的教育却看不到相应的效果……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师都有。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会因热爱之痛而渐渐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呢?是学科知识的浅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还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我自我反思着。反思中,唯独缺少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读了帕尔默的话,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并不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而且看上去数量也并不少,快乐与痛苦并存,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经历着的,我释然了。而且因为帕尔默,我发现了原来我的痛苦也是来自我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看来这也是种与幸福并存的痛苦了。教育是最复杂的人的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教育迫切需要找回教师的真心真我,学生迫切需要沐浴教师心灵之阳光,教师也迫切需要透过学生的生命完满自我,重振敞开心灵的教学勇气。这就是帕尔默独特的眼光,一个激起我探索和解读自身内心世界、实现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善的崭新视角。

二、重拾自我

帕尔默说:‚要想使自身的教学过程丰硕且具有特色,你就要寻找一种能与自己本性契合的教学方式,尽可能的试着去理解作为一个教师我所拥有的个性,并顺着本性去学习可能有帮助的策略‛。正是他的这一番话为我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我要找回自己,慢慢找回自己,哪怕很艰难。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于模仿。看到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就 想着怎样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中来。也许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不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要自觉地去寻找,学习去寻找,寻找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这条路肯定很漫长,也许要走很多弯路。但我必须走下去。

三、坚定信心

我们的心灵需要真正的说服。否则,即使当时接受了,一遇到阻力,一遇到别人质疑,你会马上动摇。在平日的一些教学实践当中,我会感兴于创新意识为我带来的种种新的理念与尝试,可一旦经历了初次挫折的打击之后,我的信心就会一下子变得脆弱,并开始怀疑自已是否该继续坚持先前的想法。而《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帕尔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所作的严谨的的分析,让我有从源头上明白:心灵的接受,一定要以深刻的理解作基础。只有深刻理解了,才会自觉地去做。

四、发挥‚一粒沙‛的力量

要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 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将永恒捉住在片刻之际。

‚在称为课堂的空间里,怎样最有效地使用我和学生共同分享的短暂时间?‛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帕尔默说:‚所有学术科目都是从‚一粒沙‛去观察它们自己的世界。为什么我们仍要把满满一车的沙子倒给我们的学生,令他们看不到全部、对所有事物都一知半解,而不是拿起一粒沙让他们学着自己去瞧瞧看?对一门学科表示敬意的最佳方法可以是少而精,此时为什么仍要不断想去覆盖整个领域呢?‛多么精辟的论述啊!作为老师,我们惟恐告诉学生的不够多,惟恐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足够的信息,惟恐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我们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的时间挤掉,因为我们怕浪费时间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然而,高明的教师不会把满满一本书一页页灌给学生,而是会选取典型的素材,让学生去发现本质的规律,从‚一粒沙‛中去看世界。

《教学勇气》是引领教师进行心灵之旅的导航图,使我在‚看世界‛的同时领略了教师心灵深处的一道道风景。帕尔默给予我的启发无疑是巨大的,他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粒沙‛所带给我的是我们每个老师最关注的精彩。我会努力象帕尔默所期望的那样,真正地向世界、向生活、向同伴、向学生敞开心扉,做一名享受教育幸福的‚心灵之师‛!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加格达奇区第六中学 倪静

今年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以来,学校布臵每位班主任阅读万玮著的《班主任兵法》,我去图书室借来这本书,刚看了《内容简介》和《作者简介》就被好奇心吸引了。待我将这本书细细品读完,掩卷沉思,真是获益匪浅,回味无穷。文中的许多做法其实就是我们以往做过的,以下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读《班主任兵法》后的几点体会。

一、批评在先,攻心善后

因为觉得这本书好看,就一直带在身边,有时晚自习的时候也拿出来看。有学生见我看得这么专注,就好奇地问我看什么书?我把封面给他们看,她吃惊地大叫:‚原来老师在研究怎么对付我们啊?!‛听得出,他们心里很不舒服。确实,万老师也在自序中写道:‚假如一个人知道别人对自己用谋略的话,那感觉就不一样了‛,他是设计好这样回答自己的学生:‚老师还是爱你们的,使用谋略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你们,在工作中少犯错误,使你们更好地成长‛,为了检阅《班主任兵法》的可行性,我便也如此回答学生,没想到学生表面上喝了声倒彩,心里却很受用。

同样,当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们也不好受,多少会产生一些抵制的心理,这个时候,最好能及时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批评他完全是因为关心他,爱他,这样,才能将学生彻底地‚收服‛。这也许就是万老师所说的‚攻心‛了。学生做错事时需要批评,有时需要严厉的批评甚至惩罚,但更重要的是该怎样善后。

翔是这学期刚转来的,由于过分的调皮,除了父亲,已 经没有人能管住他了,所以才把他送到我们学校来的。虽然换了个新的环境,虽然我们每天进行了相关的教育,但是他依然调皮得不得了,不是打架就是骂人,再不就是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好,一天中不断有人来打他的小报告。每次我除了批评他之外,我总是耐心地跟他讲道理,指出他的缺点,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是他体会到老师批评他是为了他好,是关心他,爱护他,慢慢地他变了许多,不再那么惹是生非了,期中考试

各门功课都进步了。

二、恩威并重,刚柔相济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善于用兵著称。他的军队,常常以少击多,以五百人、八百人打败金军几千人、几万人,金兵哀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治军,除了严之外,更强调‚恩‛。部下如果生病,岳飞会亲自参加探望亲自熬汤煎药,部下将领中如果有人远征,岳飞就派自己的夫人去探望他们的妻子,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部下战死,岳飞亲自参加葬礼,凭吊死者。所以从普通士兵到将领,无不感恩戴德,愿意以死相报。战斗中,人人向前,从来没有怕死退缩的。在对待下属中,岳飞是把他的‚恩德‛做到了极致,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如果也能这样对待学生的话,他不成功都很难。

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而总体来说,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有宽大为怀。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 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

记得我教的七年级班上的敏是个聪明、学习成绩挺棒的孩子,可是因为这个,他也非常的骄傲和自负,一般的人都不在他的眼里,即使老师也常如此。可能因为我是他的班主任,他对我既不是特别的尊重也不是特别的不尊重,感觉就是很难走进他的心里。我对他平时不怎么多罗嗦,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的就批评。有一次,他与隔壁班的同学打架,踢了人家一脚。我抓住这件事狠狠地批评了他,叫他写了检讨,向人家道歉,还把他的父亲找来。这件事后,感觉他对我敬重了许多。后来,有一次我正好出去参加培训,等我回来,发现敏走路一瘸一拐。经询问,他说是放学后打篮球扭伤了。我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要背他去医院检查。他死活都不肯,要自己走。我硬背着他,一直把他背到出租车上,带他到医院拍片检查。这件事给他的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他特别听我的话,连带喜欢上我的语文课,语文成绩进步很大。直到现在他一看到我,老远就跟我打招呼呢。

三、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万玮老师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作者极富价值、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他通过对这一段难忘经历的历时一年多的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加之不断地阅读钻研,终于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跃上了一个较高的新层次,不仅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还写出了这本《班主 任兵法》。他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今后,我们也会从教学教育中反思自己,促进自身素质的发展,并用心去爱学生、关怀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成长。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 梁福云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身的文化层次,学校领导特推荐陶继新的一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求教师认真阅读,领悟内涵。以下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多次阅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总感觉到处处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儒家思想已化作强大的文化力量融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一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也激起我对论语的渴求。读书,特别是对经典的诵读,是提升气质,完善人格的极佳方式,朴素而文雅,极易操作,文化的汲取可以滋养内心的富贵,这足以激起人们成为‚精神贵族‛的渴望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琐碎而心浮气躁,一叶障目而找寻不到快乐的影踪。而陶老师一句‚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我们的生活需要智慧,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是否也在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呢?他提到,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我们仅有知识,便只能见沙是沙;如果我们拥有人生智慧,便可以见沙观景了。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教师不光需要知识,更需要育人智慧,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幸福的人,用文化的厚度拓宽生命的纬度。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的幸福在哪里呢?一个人的幸福程度的高 低与金钱的多少是不成比例的,并非钱越多越幸福。教师这一职业很受人尊重,因为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的,教师精神上的富有是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与尊重。这就是一种幸福。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对于工资不高,工作压力极大的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以前我一直把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当成单纯的,机械的,被新思想抛弃的知识灌输的旧观念来对待。然而,看了陶先生对于其人格升华和文化升值的理解,顿时觉得自己的理解太过偏颇,太过狭隘。

从这个思路看,‚课堂教学应是对教材文本审视之后的创造,是一种富有生命张力的精神活动。‛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停留在对教材和文本的表面分析上,而应该充分挖掘教材里面、文本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这样传递出来的理解才是‚传道、授业、解惑‛。

要达到这个目的是不容易的。陶先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读书。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岁月中如果任其流逝,那是一种奢侈的浪费。读书能让有限的人的生命的价值得到足够的提升。‚这样看来,读书就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问题,还是生命在宇宙空间行走中提升质量的一个必经之路。‛

平时缺少阅读,总是为自己找到若干个理由:工作繁忙,还要备课,还要上课,还要……,总想着明天吧,从明天开 始我认真读书。可到了明天呢,又想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还是明天吧;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我的计划也就‚明日何其多‛啦。陶继新老师的‚四个不要‛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的,我要将这‚四个不要‛作为我的读书座右铭,压在书桌下,努力达到‚只要有书读,教书就幸福‛的境界。

让我从现在开始享受读书、享受教育吧!用书的芬芳洗涤我的灵魂,净化我的思想,除却心灵的杂质,重新拥有那颗‚平淡是真‛的心境。细细品读,慢慢品味,享受我的教育生涯吧,我一定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教师!《班主任兵法》读书体会

加格达奇区第十小学 李楠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做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 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 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 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教育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 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就做一个补翼娘

——读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加格达奇区加北小学 史迎春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就是因为他们在玩耍中碰坏了羽翼,而降临到人间,而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就是帮他们修补好羽翼,使他们重新飞回到天堂。‛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为人师者都用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做一个勤劳,善良和公正的补翼娘吧!无论孩子的羽翼坏成什么样子,我们都想办法给他们修补好,让他们振翅高飞,快乐成长,重返天堂!为此我常常思考,做一个怎样的补翼娘?才能让我的孩子们都变回到天使原来的样子。

于是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近著《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优秀的、出色的?她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这四点高度浓缩了一位优秀、出色的老师所应具的素质,我尤其有感于‚充满激情‛这几个文字。

激情是一种强烈激动的情感,是一种能激发人的潜能的热情。我说不清它的生理机制,但它给我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1992年5月,即将师范毕业的我第一次走上讲台,带着板书时的颤抖和额头上悄然而下的虚汗,释放着一个实习老师的激情。几天下来后,我猛然发现一个教师的激情是需要用他深厚的、全面的基本功做基础的,要不然就成‚虚情‛。今天我拜读朱教授此书后,回想一路走来的我,深感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激情不是短暂的、也不是周期性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激动过后便趋于平静,那是平凡的激情。教师的激情是相伴三 尺讲台的燃料,旧的激情燃烧后又点着了新的激情,它驱动着生命里的一篇篇平凡而又精彩的乐章。今朝回首,昔日同窗‚飞黄腾达‛者不计其数,我的教师生涯却平静无奇,可我无怨无悔。小时候我就对教师这行业充满着崇敬,激情的种子根植于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童心深处。如今,当四周不断飞来的信笺或电波诉说着对恩师的思念和感恩时,我就觉得十八载的教师生涯犹如芳香四溢的清茶,食之爽脾沁心。而这茶叶正是燃烧了十八年的做老师的激情。

当我一口气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不由得按着书中‚我心中的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的灵魂: 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非常尊重我的同事,非常尊重我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我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我发现,虽然我一直在努力,但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仍是脸红心跳。

今天,当我掩上《我的教育理想》,我不由得再一次走进内心深处,来对自己愿做一个理想教师的灵魂做深刻的盘问。通常而言,教师的职业感受总是以‚苦‛为先。但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乃至‚照亮‛社会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我把这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称之为‚诗意‛。课堂诗意来自于师生众里寻他的投入。教师应当把‚职业‛看成‚事业‛,把工作当成生活,生活当成工作,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进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投入整个的生命。课堂要有‚真我‛——不是出众的外表,不是照人的丰采,不是新潮的发型,不是时髦的服饰,而是如名字一般独立的个性……课堂要有‚非我‛——不同于日常状态,处在比平时更充实、更准确、更自信的高状态中;不是一般的自然人,而是教育文化的载体……课堂要有‚无我‛——作为一个向导,言语、神情、举止,全是为了传达教学目标中的知、情、意,一旦传达到位,就要遁身而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发掘,自己去创造……课堂诗意来自于师生心有灵犀的融通。学生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慰藉,他们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把老师和同学作为诉求对象,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精神世界的情感领域力求融通,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准学生的脉博,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撞击和升华,课堂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课堂诗意来自于师生轻舞飞扬的创造。课堂教学中的诗意并不单指那些收在语文教材中让人反复吟咏、细细咀嚼的美文,而是更指那些本质的东西、闪光的地方、内在的火花。师生在课堂上的美学追求应当是,以自己的知识积淀和人生经验为基础,发现、开掘并创造出这一诗意。对于教师而言,这需要机变,需要巧构,需要创新,需要灵感的轻舞飞扬。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 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师一旦真正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那么,他就会用智慧开启思维,用创造开拓未来,他就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热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收获自我实现!……而这一切中的一切,有个很重要的立足点,当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科。

如果你已经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你的课堂充满诗意,你正在享受着教育的幸福,那么从另一个层面上表明你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的教师,我由衷地敬佩你!事实上,这种理想的教师就在各位教师当中,他不是个别的,而是大批的存在!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携手并肩,上下而求索。

丹心一片育英才,哪管四季雨雪寒。梭子如蝶花间舞,羽翼丰满振翅翔。织娘额皱鬓染霜,换得满园桃李香。天使康健展笑颜,今生愿作补翼娘!《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加格达奇区第三中学 陆彩虹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掩卷深思,感慨颇深,我不禁想起了曾唱过的一首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耕耘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陶继新老师为我们阐述的正是这样的道理,只不过所针对的对象是教师而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一个人要想生存的话,就需要空气、阳光、食物和水等必需的养料;作为教师,就不单单需要这些,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与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是的,教师,所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是‚教书育人‛的,是开启人类智慧和心灵的,因而,这个职业对教师就有着特殊的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希望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名师,当这些实现的时候,他(她)也就成了一个幸福的教师。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陶老师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首先,一个幸福的教师,应该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永不疲倦地耕耘,才能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探索,才能在每一堂课的挥洒中得到乐趣,正因为热爱自己的职业,才有一种动力支持着他(她)不断

向上,不断用自己的每一滴进步去塑造自己的形象、完善自己的形象,这就要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是陶老师所说的‚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需要。‛在读书中,你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成为一个懂得用科学方法工作的人,试想,当你在课堂上激情引趣,旁征博引,用你的博学和智慧点燃学生心头求知的火焰,得到学生心灵的共鸣,看到学生们会意的微笑,看到学生不断提高的成绩,看到学生崇拜你的目光,你不感到幸福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还应该做一个热爱学生的人。不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是把它当做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当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做教师的一个最高的境界。只有爱生如子,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能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发现学生的优点,从哪怕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表情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你会对学生的冷暖操心,你会对学生的悲喜动心,你会对学生的落后和进步永远关心。这时,你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兴趣,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方法产生兴趣,你会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本,从中得到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读书,让你视野开阔,让你茅塞顿开,让你做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试想: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学困生‛一天天转变过来的时候,当你看到班风一天天向着健康向上方面发展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家长那惊喜的笑容的时候,当你听到学生说‚谢谢老师‛的时候,你不幸福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志趣高雅,热爱生活的人。懂得欣赏自然之美,于山川之中体味人生的真谛;懂得用知识充盈自己的头脑,于书本之中得到精神上的滋养;

懂得调剂自己的生活,在琴棋书画中让生活更丰富多彩;懂得用真情演绎人生,在亲情友情中得到人生的快乐。懂得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课堂,用激情使课堂生动活跃;懂得享受课堂,把课堂当做自己的一件作品,去精心制作和欣赏,想一想,这一切不令你幸福么?

当然,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无法摆脱身心的疲惫,无法阻挡粉笔灰染白我们的头发,无法遏止心头的一缕缕牵挂变成我们脸上细细的皱纹,但是,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我们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我们无悔于自己奉献的一生,我们就是幸福的。

读《我的教师梦》一书心得体会

漠河县桥北学校 李文婧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神圣‛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可见人们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期待,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的学生,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人们的期待、学生的信任不得不使我们不断自省、思考: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充满各种诱惑、矛盾和机遇的时代,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优秀的、出色的。钱理群老师在《我的教师梦》一文中阐述到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师梦,不得不奋斗几十年。从小学五年级,钱老师就有了自己的教师梦,他教了几十年的书,中学与大学都教过,不知教了多少届的学生,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教育的新鲜感,每教一届学生,甚至每上一堂课,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钱老师的‚教师梦‛中,我看到了一位对教育充满执着,乃止把教育工作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令人敬佩的老师。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钱理群先生讲演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所谈的问题也与年轻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他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年轻的心,从而对年轻人的事情如此兴致勃勃呢?且看先生自己是如何回答的:‚你面对的永远是天真的赤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你从这些赤子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养料,汲取生命的元气,你就永远年轻。‛然而,先生既然已经做了这么长久的教师,同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说了一席又一席的话,教师梦应该说早已达 34 成了,可是他为何还要固执地跟人说‚我的教师梦‛呢?读完本书后,我冒昧地想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尝试性的解答。

首先,梦往往是美好的,却也是虚幻的。先生自己有这么一个坚定不移的教师梦,说明他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片美好的教育蓝图。教育之为谁?当然是年轻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先生的这个梦实际上是为年轻人而做的。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在这块色彩缤纷活力四射的理想图景中,有循循善诱充满爱心的教师,也有丰实而生活的教育资源,还有善良民众和淳朴的社会风气;这里的学生充满生命的活力,这里的教师都可以获得个人精神价值的提升。我觉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很乐意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先生之所以把他的梦讲出来,是因为他曾经在想象之中踏进过那个理想的教育世界,他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好,他把这种体验说出来,是在告诉现实的年轻人:看吧,前方还有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在等待着你们!先生谈‚我的教师梦‛,实际上是在理念之中给年轻人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城邦,这是一个虚幻的境界,却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

其次,梦不是当下就能达到的,但却可以通过不断追寻而逐渐靠近。先生‚教师梦‛的几段经历便可给予佐证: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在一所中专教书,想做班主任,但当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学校不准他当,于是他便‚一下就把被褥搬到学生宿舍‛,‚做了一个不是班主任的班主任‛;他想回南京师大附中教书,这个梦想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休之后才得以实现;他还想去北大教书,这个梦足足等了18年才有了基本的实现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如今,他是国内知名的学者,是周氏兄弟的研究专家,也许更重要的应当是

这一条:他是北大学生评选出的最受欢迎的老师。回过头来想一想,先生所讲的这些梦,不也是先生年轻的时候所做的年轻人的梦么?他是在拿自己年轻时候做梦的经历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要有梦,要懂得不懈地追寻自己的梦,这样的生活才更加精彩,更加富有创见。梦想不仅是一种虚幻的美好图景,它还可以通过不断追寻而逐渐靠近,并最终达成。

先生的‚教师梦‛当中,实际上还隐含着一个大的教育梦,这两者都是为年轻人的。‚教师梦‛作为一种职业,先生已经算是圆梦了,但这个梦只能关切到少数的年轻人;而先生心中所时时怀想的那个为所有年轻人的大教育梦,却还在艰难探寻的路途。先生认为,今天中国的教育给他带来的隐忧,‚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要解决这个问题便要回到教育的原点,所以在《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一文中,先生提出大学要在民族和国家的思想文化结构里,‚同时担负着‘学术、文化、精神的堡垒’和‘新学术、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的双重重任的‛;‚大学的独立与思想、学术自由,这是大学的两条生命线‛。教育精神价值的失落必将导致年轻人精神价值的失落,而先生最希望看到的是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所以,找回失落的教育精神价值对于先生而言,又成了一个坚定而漫长的梦。

最后我们还可以说,梦在现实的大脑里,它虽然超越了现实的景象,却仍然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梦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先生说:‚没有梦的人生是更加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先生不停地做他的教师梦,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沛、更加充盈;他之所以不停地跟年轻人说梦,正显示了他对年轻人的殷切而深沉的爱,他

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在好的教育的引导下生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有人说,做一名教师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好教师。但是,我认为做一名好教师也不难,只要我们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最普通的路。心里有学生,想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即使学生调皮、捣鬼得让你发了疯,最终都能因为他是学生而对他有所原谅,从学生的调皮捣蛋中感受他们生命的旺盛与生机。对于教师而言,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而你每天都要把自己看作一名发现美的伯乐。如果我们不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正如这首诗中写到: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读《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心得体会

漠河县桥北学校 王丽莉

十四年前,我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守着我的理想,奉献着我的全部爱心,关爱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引导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教会他们学习,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最近,我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深有同感,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确实,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竞争,但别忘了,竞争的基础是合作。社会是这样,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一个不善于合的教师,他走不了多远。有不少教师个人素质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或不善于与别的老师合作,孤军奋战,即使自己再努力,花再多的力气,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教师与教师要合作,教师与学生要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合作,教师与校长要合作。在竞争中善于合作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我们学校这几年在教育教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校教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

朱教授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所以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停业整顿中获得乐趣。还有,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

生要有爱心,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我们要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既使他们在学习上,其他方面表面不怎么好的时候,也要耐心去帮助他们,爱他们,不要他们一有缺点就对他们有怨气。这不是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所以。我现在体会到,要做好一位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朱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图强林业局第一小学 董英春

最近我读了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说句实话,开始是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读哪本书呢?我觉得‚幸福‛与‚教师‛这两个字眼似乎相距太远了,反问自己,我幸福吗?怎么我从来没有觉得呢?从教多年以来,留给我的似乎除了‚忙‛,就是‚累‛,有时还免不了抱怨几句。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自己工作的努力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这些除了当时有一点欣喜,其他感觉什么都没有,每天都是重复的事情、机械的感觉,根本谈不上幸福。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之后,我才发现了其中的原因是我没有享受教育、没有享受阅读。

一、没有享受教育

以前我心中总是想着我为了学生牺牲了多少节假日,我的付出可以换来多少回报。平时过多关注的是结果,关注的是我班学生在竞赛中获得了几个名次,关注的是期末考试我班在全局的位臵。这样一来,我觉得自己很累。如果学生能够不负众望,参加比赛回来拿回了一些奖项,心中窃喜,我把我的教育当作了我在学校树立形象的一种工具。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得很累,我也教得很累。因为我们都带着一种功利性在学与教。

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竟是陶老师笔下的‚庸人‛。是的,读了之后,心灵得到了完全的洗礼。因为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41 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和学生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既可以让学生得到直接的启示,又可以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简单的说教和无休止的训斥只能让学生心理更加逆反,高明的办法是以理服人、以柔克刚,用真诚、用一种文化去点击、感化学生的羞愧之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真诚的朋友关系,试问学生还会和老师对着干吗?老师还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小错误而大发雷霆吗?

二、没有享受阅读

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文中提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每天都阅读和思考。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过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反思自己,我离真正的阅读和思考有多远了?思维的惰性伴随我多久了?虽然每天也在阅读一些报刊杂志,但更多的时间呢?看电视、上网、玩电脑,虽然也有些论文在局、地、省级获奖,但自己从中收获的有多少呢?有些是为了应付,有些是侥幸而已。

是的,我需要阅读,我需要反思。而阅读和反思需要的是一颗平静的心,一种良好的心境。记得曾经将‚平淡是真‛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可现在我真的拥有那种心境吗?

平时缺少阅读,总是为自己找到若干个理由:工作繁忙,还要备课,还要上课,还要……,或者今天还有精彩的体育比赛等着我,总想着明天吧,从明天开始我认真读书。可到了明天呢,又想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还是明天吧;就这

样,明日复明日,我的计划也就‚明日何其多‛啦。陶继新老师的‚四个不要‛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的,我要将这‚四个不要‛作为我的读书座右铭,压在书桌下,努力达到‚只要有书读,教书就幸福‛的境界。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当你有了责任心的性格,你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让我从现在开始享受读书、享受教育吧!用书的芬芳洗涤我的灵魂,净化我的思想,除去心灵的杂质,重新拥有那颗‚平淡是真‛的心境。细细品读,慢慢品味,享受我的教育生涯吧,我一定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教师!真心的希望陶老师的书籍,能给每一位同行一颗希望的种子,点燃我们的热诚,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保持一颗进取的心,背起幸福的行囊上路,做掌控自己幸福的主人!

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有感

图强林业局第一小学 杜莹娜

最近,我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一书,让我感触很深。读书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看着书中许多案例,我发现它们竟然离我的生活这么近!书中人物说的话,做的事,我也常常在说,在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但在不经意间却同许多家长一样,忽视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孙云晓老师说:‚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因为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的人;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都可能随时崩溃。‛孙老师的这句话,相信每一个人都赞同。在许多年前,就有教育学家提出过这样的教育理论。在报刊杂志上,我们也常常看到因不健康的人格而导致的悲剧屡次上演,但是真正重视健康人格培养的家长和老师又有多少呢?我们总是在痛惜中淡忘,在淡忘中遗忘。健康人格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功利性越来越强的当今社会,它在一步步后退,为分数让路!我是一名一线的教师,每一天,每一月,都在学生的作业堆里度过。批改作业,辅导学困生。我也不想过这样的‚教书匠‛生活,我也常常抽出数学课宝贵的时间与学生说说他们的爱好,说说我的烦恼,说说自己高兴的事,开心的事。融洽、真诚的交流过后,我不得不又面对残酷的现实。我想为所有的老师大声疾呼:别再以分数来衡量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了!只有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健康人格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

孙老师的这本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第二章《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孙老师在书中说,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曾经我也是孩子时,最渴望的就是能拥有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但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居然也和我妈妈一样,对女儿的一切都一包到底。孙老师说:‚孩子的许多缺点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这话真是一点都不错。我的‚良苦用心‛换来的是女儿的自理能力差,做事缺乏主见等等毛病。从书中,我知道了‚该放手时须放手‛,给孩子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做。刚开始时,家长要教孩子怎样合理安排,既安排学习的任务,也要安排玩乐的时间。由半小时、一小时开始,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培养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这也是拥有健康人格的一部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所以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小大人‛,外表上看似沉稳,其实心智发育很不成熟,因为在父母长期的庇护下,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差。

孙老师在书中告诫我们,教育首先从发现孩子和了解孩子开始。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和需求,要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要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还要改变‚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您的孩子回家委屈地对你说:‚邻居家的孩子把我的沙包抢回家了。‛这时,你怎么办?如果是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定会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带着孩子到邻居家去,找到他的父母,告知事情的原委,希望他的父母能教育孩子将沙包归还给我的孩子。但是,现在,我绝不会这样做了。我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最多给他一些建议或方法供他参考。哪

怕这件事情在解决时困难重重甚至没有拿回沙包,孩子也能从中有所感悟。在多次体验之后,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书,总是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我们真正要做的,绝非只是感悟而已。教育,单靠孙云晓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但愿这本书能走进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人从书中受益,更让我们的孩子受益!让童年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如童话般神奇且充满快乐!

是幸福还是疲乏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 图强林业局第一小学 蔡桂香

你会常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吧:作为教师我现在觉得幸福吗?当我们因为长时间在强压力,超繁重的教师生涯里,已经不知如何回答时,当我们感到麻木时,当我们还在为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而感到心余力绌时,幸福这个字眼怎么也蹦不到我们的嘴里吧?

而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那种麻木与茫然逐渐模糊、模糊。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一张灿烂而纯净的笑容,一个后来了解了的陶老师的习惯性动作——握拳!我感觉特别的能给人以力量,特别能给人自信的感觉。霎时便有了读到幸福的感觉,待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觉真正走进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字里行间流落着从容淡定,平易亲切;包含着慷慨大气、恢宏深刻的思想。陶老师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操,这种情系教育心怀天下的情怀,应该成为我们一生不竭的动力。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那一句句警言箴语,那一段段经典释义,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

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源于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成功,来源于教育智慧。其实幸福离我们这么近,可是谁遮挡住了我们寻找幸福的眼睛?是那总是觉得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不满足,还是为班上那些淘气顽皮的孩子,抑或是为了那林林总总应付不完的检查?当我们每天在抱怨累死了,气死了的时候,幸福已如肥皂泡般无奈的破灭了。在我看来,做一个幸福

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师这个专业适合你,你也最适合它,这就够了。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抑或多么无奈,我只要这个,这个最适合我——我想,你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最深的幸福。

通过阅读这本书,陶老师那份淡泊从容的气度、典雅高洁的儒家气质、昂扬向上的自信精神,都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真心得希望陶老师的书籍,能给我们根植一颗希望的种子,点燃我们的热诚,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保持一颗进取的心,背起幸福的行囊上路,做掌控自己幸福的主人!让疲乏消失的无影无踪。

二〇〇九年八月

幸 福 其 实 很 简 单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图强林业局第一小学 宋玉霞

读陶老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心一直都很平静,感觉自己走近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字里行间留露着从容淡定,平易亲切。那一句句警言警句,敲击着我的浅薄;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彰显着我的卑微;那一段段经典释义,开启着我的无知。我思考着自己的无知,对比着陶老师的高贵,悟出了幸福在那里。

记得曾将‚平淡是真‛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可我真的时时拥有了这种心境吗?没有,完全没有。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我第一次感觉幸福离我这么近,原来幸福就是一种快乐心情,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心态,也是品味生活的一种感受。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换一种心态,原来幸福是如此的简单。可是,是什么遮挡住了我们寻找幸福的眼睛?是那总是觉得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不满足,还是为班上那些淘气顽皮的孩子,或是为了那总应付不完的检查?当我们每天在抱怨累死了,气死了的时候,幸福已如肥皂泡般无奈地破灭了。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了我追求幸福的办法,不要抱怨现实对你的不公平,你要把你的课堂当成自己的舞台,把家长和孩子对你的信任当成你情感的寄托。在你的学生眼里,你是崇高的,你的话 49 就是他们行动的指南。孩子们对你充满信任的眼神就是你幸福的源泉。我体验到了幸福的滋味。

那是去年冬季周五的一个下午,天不太好,学校组织学习,匆忙下课后便开始值日。孩子年龄很小弄了半天,在我去学习时还没有值完。我很生气,冲着组长喊道‚值完日其他同学先走,组长留下,哪没干净你就给我弄干净‛。学习结束后我又去了一位老师那儿拿点东西,回来后大约有5点20左右,远远的,我就看见少言寡语的韩松昊站在班级门口朝我挥手,嘴里还大喊着:‚老师,老师‛看着孩子欢呼雀跃地朝我飞奔过来,我的心里顿时害怕起来,这孩子,在班级外等了我多久呀。‛你怎么还没回家‛?我有些生气地说。‚你让我留下的‛孩子怯生生的说。‚你可真够死心眼的了‛。我无意中回头看了一眼,他的眼里装满了委屈,那晶莹的泪珠马上流了下来。我的眼睛湿润了,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我们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孩子守候了许久许久。

是啊,我们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和崇拜,就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幸福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河流。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去学会从最平常的日子、最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

下载新教育引领师生过上一种的幸福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教育引领师生过上一种的幸福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

    《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 教育是一盅浓浓的老酒,让我醉在其中;教育是一份沉沉的责任,让我自觉担当;教育是一首深情的诗,让我品味无穷;教育是一曲激昂的歌,让我纵情欢唱;教育是一艘......

    推进电化教学 引领师生发展(精选5篇)

    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 引领师生远发展 ——贾宋小学电化教学经验总结 贾宋小学是贾宋镇的中心小学,现有教师37名,学生940多人。近几年来,我校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

    立足岗位学雷锋 引领师生树新风

    立足岗位学雷锋 引领师生树新风 ——美溪一中学雷锋活动纪实 活动目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

    一种新的网络教育支持技术

    一种新的网络教育支持技术——蓝牙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什么是蓝牙技术及蓝牙技术应用在网络教育中会带来什么变革。 关键词:蓝牙技术、终身教......

    “党建活力”引领新型社区里的“幸福生活”

    “党建活力”引领新型社区里的“幸福生活” xx经开区福民嘉苑社区,是由3个村子合并而来的新型高层社区,社区道路旁是排列整齐的高层建筑、绿树掩映的小区景观,停车场上还放着一......

    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茅箭区火车站小学 龚举伟 2011年12月1日-2012年元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小......

    师生书画展前言前言新

    前 言 翰墨飘香歌盛事,丹青亮彩写华章。值此2015年新年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展现我县素质教育成果,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推动**书画艺术繁荣发展,县教体局举办此次“庆元旦、迎新春......

    2016新教育生命叙事——师生共读,乐在其中

    学 而 不 厌,诲 人 不 倦 ——师生共读,乐在其中 焦作市山阳区塔南路小学 张继红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自己不想干的事,也别强求别人;叶圣陶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