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验式教学文化引领师生共成长
“体验式教学”文化
引领师生成长
——城阳街道环城路小学发展掠影
城阳街道环城路小学位于城阳街道东郭庄社区,前身是西城汇小学、大周村小学和郭庄小学三校合一,于2002年迁至现址。学校占地26172平方米,建筑面积6847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56名教师,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坚持“每一天 为明天”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人为本、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全面发展”的校训,以“同伴互学”为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把多种社团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引领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先后荣获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现代化学校、青岛市数字智慧校园、青岛市篮球布局学校、城阳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课程建设——让师生在体验中成长
学校以“体验式”教学文化为抓手,家校携手,引领全体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形成四大主题的课程体系。一是修身养性课程。学校有20支学生社团,涵盖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由家长义工与农大学生全程参与,进行组织开展授课,通过平日的点滴积累,关注日常生活的体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引领学生修其根本、养其品性;二是快乐求知课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形成“魅力语文、快乐数学、情景双语”三个特色学科,由“同伴互学”教学模式引领,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感悟求知的快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环城创新课程。快乐篮球和创新陶艺是创新课程的两大特色。凭借青岛市篮球布局学校和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优势,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气势宏大的大型篮球操表演——XXX。另外,发挥办学社区西城汇悠久历史的黑陶技艺,将陶艺渗透到综合实践课程中,进行研究和实地操作,聘请紧邻的仇志海艺术馆的黑陶传承人定期到校指导,借助每年六月份体验节引领学生动手制作和烧制,形成学校的一大特色;四是校外体验课程。学校同潍坊地区部分学校和城阳周边的一些高校都建立手拉手关系,如青岛农业大学、上马生态示范园等,都是学校校外实践的基地。定期组织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体验机会,走进社会、亲近大自然,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二、课堂建设——让师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学校坚持“同伴互学”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先后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组建团队外出学习。派多批骨干教师赴山东乐陵实验小学挂职学习,深入课堂、深入教研活动,并结合学校实际着力研究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进行课堂教学转变;第二步梳理思路实地调研。乐陵学习后,团队成员共同研讨,初步摸索建立了“同伴互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在全校进行试点,还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聊城市东方双语学校、泰安等地进修,赴全国各地参加教育教学专题会议和优质课观摩;第三步聘请专家培训指导。邀请区市各级各科教研员和专家来校指导等,通过讲座、评课、交流的方式,验证“同伴互学”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有效性。2014年至今学校派出1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而且更加坚定了课改成员的信心;第四步锤炼课堂完善评价。通过不懈的课堂研究,使孩子的位置真正发生了变化,形成“小伙伴推‘小先生’,‘ 小先生’教小伙伴”的“同伴互学”思路,还探索建立了独有的“同伴互学”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机制——“0532星语心愿”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和谐氛围中,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015年4月,学校举行了城阳区“同伴互学”体验式课堂教学现场会,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使教师和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平台建设——让教师体验成长的乐趣
学校搭建三大成长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夯实基础。【“刘雪会”班主任工作室】名师造就名校,让名师带动名校。2014年,学校成立了以优秀班主任“刘雪会”命名的工作室,通过传(即定期举行全校示范课和班主任论坛)、帮(即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带(即带领工作室开展教学研究),切实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工作室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定期举行由家长担任主讲环城讲坛,加强了家校间的联合,方便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全国幸福教育联盟】2015年5月,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成功加入全国幸福教育联盟,成为联盟校的一员。借助联盟校的资源,学校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去一睹专家风采,逐步成就自身。11月刘雪会老师参加“全国名师工作室建设研讨会”作为代表做主题交流,将学校的体验式教学文化带到了国家级的舞台上,让老师们真正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乐趣。【“问题研究”成长团队】借市区启动教改项目的东风,将教研活动与教改项目紧密联系,秉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指导思想,分解各级课题,建立子课题系统,鼓励教师从教学身边发现课题,参与研究。学校先后承接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荣获“国家十二五科研课题四优两先实验校”称号,“国家十二五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两名教师获国家级“四优两先”实验教师奖,十余位教师获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等。
四、家校共建——让学校成为体验的舞台
名校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更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学校在“家委会”的牵头下成立了“家长义工站”,通过四大主题活动,全面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使家校共建熠熠生辉。主题一——今天我护航。学校地处交通要道,车辆较多,每天上下学,家长义工和学校领导老师一起护导,接送学生过马路,为学生撑起一把保驾护航的大伞;主题二——家长进课堂。每个月两期的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们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同探索书本外的世界,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加深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主题三——环城讲坛。每月一次的环城讲堂均由家长主讲,家长之间互相交流育子心得,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家长们深感获益匪浅;主题四——家长导师。家长中有很多身怀绝技,学校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在层层推荐的基础上,聘请有特长的家长参与社团活动和班级实践,成为指导老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实学科学习的不足,而且进一步融洽了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关系。如 “读书节”期间,家长帮忙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和快乐小书屋等图书漂流,共同体验“书香之旅”;12月开展的英语节,邀请家长参与圣诞节和感恩节,体会浓浓的“西方味”;学校的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健身操大赛特等奖的殊荣时,也是妈妈化妆小组给孩子们做的造型设计,学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家长的鼎力相助。
展望未来,环城路小学正以崭新的步伐行走在教育的大道上,“体验式”教学文化建设,定会花开满园、香溢城阳。
第二篇:_励志文化_引领师生成长及学校发展
“励志文化”引领师生成长及学校发展
每一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提炼而形成的精神文化将激励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成长和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重庆市涪陵第十八中学把“励志十八中”确定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提炼出核心理念:励志成就未来;基本内容:立志、立德、成才、成人;实施策略:激励促进重树成功信念、激活生命能量、发挥潜能,做最好的自己。短短的五年,学校就成功创建为重庆市高完中及涪陵区重点中学,成为涪陵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普通 中学。
一、精心培育“励志文化”要素,构建特色文化校园
(一)励志景点文化。通过花草树木的培植、“励志”景点的匠心设计,绿化、美化校园,让励志元素渗透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斗志。
(二)励志长廊文化。在校门口精心规划并喷绘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以灿烂的文明史点燃师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热情;在教学通道张贴励志标语、师生作品等;在操场周围建设文化专栏,书写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学校愿景,展示优秀学生图片等。
(三)励志班级文化。在教室墙上张贴各种励志图标语录,特别突出展示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使每位学生进入教室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励志寝室文化。精心布置寝室,建设寝室励志文化,通过营造人文环境来强化寝室管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励志宣教文化。利用校园广播教唱励志歌曲,吟诵励志诗词、文章,讲述励志故事,表彰好人好事;利用班级电视组织收看励志影片、新闻;利用校园网络推荐经典名著,发 表励志文章。同时,还精心设计学校的各类形象标识物,让励志元素渗透其中。
二、精心设计“励志文化”内容,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一)搭建一个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积极倡导青年教师发扬“身在十八中、心在十八中、奉献在十八中”的精神,立大志,成大才,努力学习,顽强拼搏。为教师成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的平台:坚持每周开展对全体教师的理想、校情教育;开展以“励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与重庆师范大学签定了为期两年的“教师通识培训协议”,重点培养教师励志精神;开展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助”活动,以“导师制”引导青年教师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等。每学期对青年教师提出“六个一”要求,即每周坚持看一个“励志”人物故事;每月坚持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叙事;每天开展一次教学反思;每周做一套中、高考试题;每人积极参加一次“读书论坛”活动等,鼓舞教师乐于从教,快乐生活,以自己的言行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生成长。
(二)建立一个网络,保证励志文化落实。逐步建立由学校领导牵头,各板块负责,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励志文化建设网络,将“励志文化”研究分为六大板块,即:书声校园、歌声校园、礼仪校园、学习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同时,让师生员工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让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训、校歌的研讨、提炼等活动。
(三)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励志文化内容。将“励志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让渗透人文精神的“励志文化”走进学生生活。提出了在学生中构建“书声校园”“歌声校园”“礼仪校园”的设想,要求让书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要求学生每天传唱学校精选的十五首励志歌曲;将“感恩孝亲”等作为永久的教育主题;各个学科将“励志”作为核心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学校还编辑了励志校本教材、刊物。通过“励志文化”建设,改变了十八中人的精神面貌,构建了“十八中魂”。如今,学校校风纯正、学风浓烈,师德风范良好,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第三篇:儿童英语体验式教学引领培训趋势
迈格森国际教育(www.xiexiebang.com)-为3-18岁青少儿提供一站式英语学习的平台
在英语培训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有效改善以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尤其是在儿童英语的培训课程进行了理性设置以后,自然会在少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上有所提升,毕竟家长对迈格森这样的知名国际教育品牌,针对少儿群体所推出的体验式教学还是极具实用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让还在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英语知识。
不可否认,学龄儿童的学习专注度是有待提升的,无论是常规的课堂学习还是其他的培训课程,都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有着较强的针对性,才能让孩子接受不同的知识内容,因此在儿童英语的培训模式上要理性选择,对培训效果的改善也就会提供理论层面的业务支持,关键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范围有效拓宽。
虽然如今的英语培训已经有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针对少年儿童的学习态度,还是要注重益智游戏的发挥和利用,如果能够将知识点融入到益智游戏中,那么在儿童英语的培训效果上必然有着明显的改善,相信大部分家长对此都会有着理性的认知,因此能够从理论层面发现迈格森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前瞻性也就不足为奇。迈格森国际教育(www.xiexiebang.com)-为3-18岁青少儿提供一站式英语学习的平台
总的来说,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提供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是儿童英语能够在培训效果上明显改善的基本前提,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从中受益,也足以说明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培训效果上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第四篇:主题阅读教学,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高境界
主题阅读教学,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高境界
──读《主题阅读三人行》有感
缘起
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的语文教师,面对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状况,我一筹莫展过,细细探寻过,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地探索着,可始终没有找到良方,感觉自己的语文教学天空中乌云密布,看不到一丝曙光,那是怎一个“苦”字了得,苦着为师着的“苦”,痛着为生着的“痛”。
身心背负的那“苦”,终于在偶然遇见的一本《小学语文教师》中得以释怀,这本教育杂志中介绍的由吉林省科研型校长刘宪华发起的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验研究,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月明的突悟。循着这一信息,我找到了由刘宪华校长、特级教师于永正、陆恕三人合著的《主题阅读三人行》的书,急切而又细细地读了起来。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话语从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却在这本书中如雷贯耳般地振醒了我。“主题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遵循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努力地建构着实现这一理念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而现已经研究出的成果,就让深陷在语文教学困境中的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苦痛着的心田恍如瞬间注入了涓涓甘泉,黑暗的前路中有了一丝曙光。
全书紧紧围绕着“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课程标准的理念,向我们阐述了“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大单元教学法”这三大核心概念,向我们描述展示了一个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禁不住心潮澎湃的我,借用这一方见地聊述如下。
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这,给我带来的是豁然开朗。冥冥中觉得,似乎苦苦寻觅的语文教学曙光已经看到,我仿佛看见了我跟孩子们正在课堂上极力地、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养分,好像还能听到我们一起在语文天地中拔节成长。
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哪里来?特级教师于永正很直白地告诉了我们是孩子们读书读来的,并不是依靠着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讲来的,并不是依靠着老师给他们天天做题目做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也一直在告诉着我们老师,可我们老师们似乎没有领会到课程标准的最精要的理念主旨。你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直走在“一课一课地教”“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一个点接着一个点的讲”的路上,课堂上孩子们干得最多的事情是“顺着老师的意思满堂回答”,课后孩子干得最多的事情是“完成铺天盖地的试卷”“做完一本又一本的练习册”。当这一叠叠的试卷一本本的练习册完成后,你让孩子们下笔写写东西,你会突然发现,孩子们笔下凄凉。时间长了,你还会发现原本眼睛会发亮的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已经黯然无光,所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可悲啊!师生们就这样痛苦地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上演着“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悲剧:老师苦不堪言,痛心疾说,什么学生啊,讲了这么多,都是不会读不会说不会写!学生苦不堪言,讨厌地说,什么语文啊,做了这么多,都是不理解不会写的!
而这主题阅读则找准了孩子们语文素养提高的根本点,一切从读开始,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巧妙地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孩子们在有主题的阅读中,获得思想,获得情感,获得知识体系的生成。多好的一种语文教学理念啊!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还苦吗?学生还苦吗?不,不苦,都在享受,享受着种种主题带来的情感熏陶;都在吸收,吸收着种种题材课文带来的理解、写作的方法。
主题阅读,是习得方法的阅读
主题阅读是一种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来构思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流程的阅读教学法。它根据学生阅读的需要,构建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这里的“一主”即指作为主要核心的、在教材单元中体现的主题(即语文教材);“两翼”则是指围绕这一主题所扩充的、体现在另外两套读本中的同主题单元内容(即《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并列的三个单元,形成了有22篇文章组成的一个同主题大单元。而因为这一大单元的出现,主题阅读创导了“大单元教学法”,即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主题阅读教学。其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把“一主两翼”三套教材中相关联的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
这样,实现了“课内得法”马上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的理想境地,更是实现了“课外阅读”往“课内前移”的理想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相同时间内的同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主题阅读教学”比普通的单元教学多了五倍的阅读量。
随着大单元教学法的切入,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大胆的变革和创新。不变革,如何能完成如此大容量的教学任务。因此有了特级教师陆恕的“读占鳌头”“一读解千愁”的精辟教学法,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中识字,读中理解感悟,读中明写法表达,这怎不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法呢?以读代讲,少了老师的繁琐分析,孩子们直接与文本亲密接触,文本的美言美语更比老师的教学语言强得多。也有了让学生有思考地读书的“批注式阅读”法,还有了让学生悟其神的“情感式诵读”。
试问,这样的大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中,孩子、老师能不受益吗?读中,老师省时了,孩子明了;读中,老师素养提高了,孩子更是如春笋般拔节了!
结语
“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诵读;少一点提问,多一点阅读;少一点模式训练,多一些文化建构。”说得多好啊!语文教学追求的便是这样的境界,便是这样一种纯语文的、纯阅读的、纯享受的一种境界。曾几何时,面对语文教学,想说爱你太辛苦,现在似乎可以大胆地说,爱你,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此时我脑海中勾画出了这样的一个语文教学的美好境地:师生同遨游于经典美文中,乐不思返,读啊读,读啊读„„舍不下,放不掉的是读那一本本厚厚的书;爱的是,与那一个个智者对话。
此刻,捧着这《主题阅读三人行》的书,我最大的感触是:主题阅读教学,将是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高境界。最后,让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幸福着教育教学的幸福,快乐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做一个语文教学的探究者、幸福者吧!相信有我们的搀扶前行,我们一定能朝着语文教学最高境界更近一步!
第五篇:引领师生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引领师生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你们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引领师生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我认识到,校长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专业化的岗位。和社会上的其他岗位不一样,校长是一个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俗话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我是一名农村的小学校长,就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作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今天我从“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个方面的阐述一些浅薄认识与大家共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场所,教师是传递文化的媒介,学校不仅有培养学生和促进学生成长的义务,而且还有培养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责。“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批好教师;一批好教师,就能带出一批好学生,办出一所好学校。” 为此,我把引领教师发展放在了学校发展的首位。怎样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我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做为年轻的校长,我认为只有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努力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才能让教师在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对于教师的发展我是这样做的。
1、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
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教育随笔可以让教师在写自己的故事中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品味着自己教育教学的成败,享受工作的乐趣,并在逐步改进中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以我校积极倡导每人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
2、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校每学期免费为老师购买几本书,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致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等等。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做好学习笔记,随时写下心得体会,定期进行读书研讨,只有培养教师广泛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厚积薄发。
3、搭建平台,提供条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只要有外出培训的机会,我都会让教师参加,让教师有亲历和名师面对面学习的机会,感受名师的教学魅力,并且我校还要求外出学习归来的教师完成三个一:一篇学习汇报、一节汇报课、一份教学反思,这就使更多的教师共同分享了外出培训的收获,使一人的外出学习惠及更多的人,也提高了培训效益。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校位于赵固乡,而赵固乡是中央提名的民间书画艺术之乡,有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学校的老教师毛笔字都写的很漂亮。同时我中心校在去年成为辉县市书法协会的教学基地,并有书法协会的著名书法家进校园进行书法教学活动,这为我校书法艺术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为此我校就本地特色,注重培养学生书法艺术方面的个性特点。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艺术的熏陶,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发展”,成为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目标。一年来,我们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正是以这样一个目标为动力,以书法艺术教育、经典诵读和阅读为突破口,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品位,打造出我校的特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书法教学上我们是这样做的:
1、加强认识,明确目的。首先通过校会、班会、班级文化来进行宣传。灌输给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我们成立了 “书法艺术教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书法艺术领导小组成员。
3、普及书法教学。
虽然我校有部分学生写字的确很棒,尤其是陈培海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的书写很棒。但我们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因此我校首先在全体学生中普及书法艺术教学活动。去年,学校在三、四、五年级开展了毛笔书法教学,在一、二年级开展了铅笔字教学。刚开始的时候看着学生什么也不会,毛笔都不会拿,写字也是用笔在抹,没有一定的章法,我们很是担心,学生还小,书法教学活动会不会取得成功。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我看到了学生明显的进步,由原来不会执笔,到能够有有模有样的书写毛笔字。这一进步令我看到了书法教学的希望。
万事开头难,的确如此,一二年级虽然小,对于铅笔的握笔方法还好掌握,难就难在字体的间架结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上。对于三四五年级的毛笔字我也担心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不好,也不好好写,没有效果。为此我要求每位教师都来重视学生的日常写字,随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并及时指导纠正。各科作业也都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写清楚,作业要干净,尽量不写错或者少写错字,不乱涂乱画。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同时教师、学生之间经常讨论把字写的又好又快的方法,对书写潦草的学生,老师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把写字指导渗透到每一学科的教学和每一项活动中,使学生的把工整书写形成习惯。
4、通过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彰显书法教学特色
学生练了就得有效果,同时学生的练习也要有动力,为此我们每个班级都有书法展览墙,每天练习的字,都会展览在教室的墙壁上,每学一个新字,练习两到三天后,由班主任挑出最优秀的作品再粘贴到教室外面的墙壁上,每周至少更新两次。从去年开展这一书法教学活动以来,教室内外的书法作品展览成了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彰显出了我校的书法艺术教学的浓厚氛围。
在经典通读方面,我校每天早读前是学生经典诵读时间,低年级背诵古诗。中高年级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并在每个学期都开展诵经典比赛活动,以经典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和行为的熏陶。
在阅读方面,我校为每个班级购买了图书柜,把学校的图书放到班里让学生自由阅读,并把图书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利用晚间在家休息的时间和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对于高年级的同学由教师指点阅读和书写阅读笔记,今年市局又提倡课堂阅读,我们也在尝试进行,我们先利用课堂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进行阅读,不过课堂阅读还不成熟,我们将继续探索、实践,逐步进行。
总之,教师和学生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在这方面我开始做了,但是我觉得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发展。
引领师生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姓名:学校:赵固乡罗召学校
刘 继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