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吴正宪学习笔记、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上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吴正宪
张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李兰瑛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武维民
2008年6月18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至今7年。回顾四个里程碑。
(一)第一个里程碑----“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开启团队建设新征程。
明晰价值追求:做具有专业品格、搞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优秀教师。制定研修原则:巧在全程设计、重在课例研修、成在后续跟进、贵在资源建设。把研修目标聚焦在课堂实践。
(二)第二个里程碑----创新研修机制,提出教师研修策略。
2010年6月18团队创新研修机制提出6个研修策略,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涉;课后访谈,学生体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同伴研修,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1+9+N(即1个工作站,9个分站和N个一线教师)发挥专业服务的辐射合作机制;资源建设,对于实践过程的理性认识。
(三)第三个里程碑----创设了满足教师需求的“好吃又有营养”的网络研修课程。基于农村教师的专业需求,“创设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实践”“提高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等系列研修课程。
(四)第四个里程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成立,儿童数学教育在起航。
2014年6月1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成立,是为适应首都基础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研究而进行的机制探索。二,新探索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育情怀
因为幸福,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所以坚守!生命中遇到了孩子们和老师们,才是使我们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充满期待、、、、、是他们让我们时常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价值。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儿童数学教育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核心是以“儿童发展”为本,从儿童的视角、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聚焦认识儿童的需求,包括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特别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于教学方式的需求。努力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即“用心读懂儿童,专业的读懂数学,智慧的读懂课堂”。在“读三懂”基础上又提出了明确的儿童数学双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即让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课程建设 网络研修让教师的学习研究成为新常态。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工作网站,探索教师网络研修和现场教研相结合的混合势教研机制。让每位教师“足不出户”在常态工作下学习研修。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研究能力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聚集了72名来自北京市18个区县的市区骨干教师,把团队成长的着力点定位在学习和研究上,学习作为基础,把研究作为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研修方式的研究
(1)实践动力性研究。即通过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打破教师的“平静”,激励教师产生研究和学习的需要。具体来说,实践动力性研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的研究。服务于“他人”的研究。
(2)系统反思性研究。反思性研究不是零碎的,而是具有一定系统的,系统反思需要研究者经历研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揭示实践经验和困惑、反思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和获得新的方法运用思考和不断学习新的思维,这些的都是系统反思性研究的应有之义,也应该是教师
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教师的个人“知识经验”会通过理性反思而获得合理性或者调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合理的个人“理论”。
(3)知识整合和性研究。一线教师既要利用自己已有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促进知识的全面获取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即他们的研究应是知识整合的研究。其包括,在研究过程中,反思和整合已有知识;补充缺乏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对学科知识的多元表征,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缄默流向明确又流回缄默,积累个人实践知识。
(4)群体自组织研究。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伴之间的交流能够使他们之间形成“话语共同体”。大家不断收集彼此的知识、观点、甚至是理论,在收集过程中又进行了自觉不自觉地分析筛选,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接地气的课堂实践
1、菜单是研究----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2、主题是研究----突出问题,研究对策。
3、连续式研究----连续干预,跟踪落实。
4、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1)双师同堂,引导教师在课例比较中获得深刻的体验。(2)同课异构,凸显课堂研修价值。(3)模拟学生课堂,换个角色读学生。(4)课后访谈,学生体验是教师专业反思的重要资源。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1+9+N “1”代表吴正宪老师及其率领的72位数学教师组成的团队。“9”代表远郊区县自发建立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的8个分站。“N”代表通过总站和分站工作影响带动教师这个大群体,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师,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三、成果
(1)改变教师职业状态,唤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2)形成了“1+9+N”(总站+分站+基层教师)团队研修的辐射带动机制。(3)创设了儿童数学视角下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教师研修课程。(4)创设了新研修方式,变“我被设计、我被培训”为“我来设计,我来研修”。(5)搭建了网络研修平台,让每位教师“足不出户”在常态工作下学习研修。(6)积淀了丰富的教师研修课程资源,在承担富有专业挑战性的任务过程中,扩大了北京团队在全国的影响。
下篇
一、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内涵
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儿童发展为本,从儿童的视角、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尽可能使儿童与生俱来的某些潜能得以发展,同时获得适应社会的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总之进行儿童数学教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儿童喜欢上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能让儿童怀有一颗自由之心快乐的生活,让教师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幸福的工作,营造出一种适合儿童发展的良好的教育生态,使儿童自由、自然、自主的成长。
二、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念
儿童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和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儿童观
1,主要观点:儿童是活生生的人
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生命体。儿童有和成人一样的需要,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的生活。
(1)尊重人格,儿童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2)保护个性,要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要顺应儿童自然生长的需要,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生态”。2,主要观点: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1)挖掘潜力,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潜
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发展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2)宽容错误,学生犯错误的过程,是学生不成熟的表现,是学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历程,是不可代替的成长经历。吴老师认为:要树立正确的儿童关,就要无条件的接纳他们的一切,宽容、理解、机智得面对学生的错误,真正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主要观点: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会计算、会解题、会考试,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智慧的启迪,潜能的激发,人格的培养,同样要重视。使数学教学由单纯的数学教学走向芬丰富的数学教育,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1、关注数学教育的基础价值
2、关注数学教育的思维价值
3、关注数学教育对培育人格的价值
(三)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观
主要观点:数学是多元多维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
1、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
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2、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3、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四)儿童立场下的数学学习观
主要观点: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一个好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归纳“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1、主动建构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
2、合作交流
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
三、如何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我们的追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有机会激励刻骨铭心的数学学习过程,拥有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和丰富难忘的数学活动体验,从中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我们要为儿童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
(一)儿童喜欢学什么样的数学
学“听得懂的数学” 学“简单一点的数学” 学“数形结合的数学” 学 “动手做的数学” 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学“与儿童经验对接的数学”
(二)怎样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
1、唤起兴趣
2、贴近生活
3、注重交流
4、动手操作
四、儿童数学教育再启航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其接下来重要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这一研究正是对于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
(一)进一步完善和构建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二)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于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得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
(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如下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八大特色课堂的具
体特征。
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总知,中国教育整体取得进步的同时,有一个主题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并坚定守护的,就是儿童教育。北京市的儿童数学教育将在继承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研究实践,促进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获得健康、全面而生动活泼的发展。
什么是“大问题”教学
黄爱华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一、“大问题”教学的提出
“大问题"这一名词来自罗彼特*所罗门教授的《大问题的哲学》一书,这本哲学入门读物按照哲学上的大问题来组织写作,通过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阐述,逐步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殿堂,并享受到思考的乐趣和思想的光芒。我们将课堂重的“大问题”定义为: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点、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它关注课堂的主要内容,便于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它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可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结构;相比过去的课堂教学而言,它更具思维的开放性,便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在“大问题”教学课堂中,由几个“大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式”结构,每一个“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有相当时间长度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几个“大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课文内容的学习。由于“大问题”往往呈“话题”的形式,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将从大面积上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带来流畅扎实的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大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由“大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生成”;整个大问题教学的实施过程,则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成全”。
二、“大问题”教学的内涵
大问题就是大局观。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就是奔着一个大问题来的。”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内涵的解读包含四个层面:1,学科本身的大问题;2,教学方式的大问题;3,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大问题;4,学科发展性倾向的大问题。
1,学科本身的大问题;所谓“科学本身大问题”,是指根据特定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经验以及学习困惑点,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课程关系、问题引导、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处理,以求能够最大程度突破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的质量高、外延大、问域宽、数量精并且挑战性强的问题。(案例:百分数的认识)如果我们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大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这样的一些显著特点:
(1)在文本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入深入品读的牵
引力;
(2)在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3)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4)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防学生安静下来思考、形成动
静有致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言,可以这样概括 “大问题”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1)“大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大问题”
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问题”的广泛运用将从大面积上提高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研读文本的水平。
(2)“大问题”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大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由“大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使“生成”。
(3)由几个“大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式”结构,每一个“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有相同长度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几个“大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着课文内容的学习。
(4)由于“大问题”往往呈“话题”的形式,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得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将从大面积上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带来流畅扎实的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
2,教学方式的大问题;
好的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事例:刘备与山匪)3,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大问题;(故事:智者)教学过程从来都是知识和精神的探险,“40分钟”的旅程短暂而又艰难,我们更应该带着“好的教育理念”进课堂,而不是“好课的标准”进课堂,一切外在于师生生命、情感、知识、经验的“标准”都是靠不住的。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耐心和爱心的一种尺子。老师们最好常常问问自己,今天我对学生耐心了吗?是不是有些急躁?心中要有一个原则----教育是慢的艺术!
4,学科发展性倾向的大问题。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研究大问题,让我们的教学呈现大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呈现大结局。
三、“大问题”教学的结构流程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以“大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建立关系,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展示分享,共同概括,问题延伸六个阶段组成,形成“以问开始,以问结束”的课堂新结构。
第一,建立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
识之间的关系。
第二,提出问题(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
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
第三,尝试探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
本内容自主或合作学习)
第四,展示分享(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
壁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
第五,共同概括(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
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并在次提出解决问题)
第六,问题延伸(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
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
创设“大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1)教学内容求“精”(2)教学环节求“简”(3)教学方法求“活”(4)学习掌握要落“实”。
大问题是一个全新的命题,目前我们还只是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涵我们还没有完全阐释。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一个思想有没有魅力,一个思想存在有没有意义,恰恰就在于,如果能够反复阐释,如果能够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维度反复阐释,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自己的一套对这个思想、对这个话题的个人的理解,这个思想就不是僵化的,不是标签式的,不是提出之日,就是它体亡之时。不断阐释,我们就抵达了对真理的更趋接近的认识。或许,这正是大问题教学对我们的期待!
2003年,初次携手数学史
江苏省蔡宏圣名师工作室
历史,是史实更是思维方式
“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数学史视野 1教师—学生 2教师—数学 3学生—数学
1、懂得历史如何推进,也就懂了儿童的认识如何提升
非欧几何的三位创造者:罗巴切夫斯基,鲍耶,高斯 问题的情境思维的逻辑----结论的必然性。这些数学结论被创造是必然的,只不过什么时候是谁不确定而已。
让儿童体会原有认知存在局限的问题情境,以及认知提升的逻辑,变了吗?
儿童的认知提升在整体上也就必然会重复数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思维进程。
历史是数学的指南,研读历史,就能研判儿童们的思维历程及其可能的障碍。人一旦理解了某概念,再去看,便觉得那是理所当然。(案例:认识负数)感悟:成也“经验”,难也“经验”!常常三认为数学难,是因为它抽象。而有时候数学学习难,不是因为太抽象了,而是因为经验太天经地义了!
2、懂了数学如何丰富,也就懂了儿童该如何学习一个数学成果得到认可的过程映射到课堂里,便是:独立自主的思考,自信大方的表达,从容淡定的互动。这个过程,也是独立思考,想法共享,辨析交流,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
明白了数学,才明白如何较好数学
数学:抽象、理性、严谨、推理、精确、形式化 但回到历史,可以看到数学在其诞生之初,充满着浓郁的生活常识的痕迹,认识过程充满了曲折、猜测、直观,乃至错误和不可思议。(案例:欧式几何和非欧几何)输数学是抽象的,但它的发展离不开直观的支撑!
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直观的抽象”
数学学习的途径是“直观的抽象”
只有直观上懂才是算真的懂
一个高明的数学教师,一定是个善于直观的人!操作直观,举例直观,比方直观,几何直观 1只有思考,才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数学首先是发明,然后是发现。发明意味着即便是最简单的数学知识,也是百年乃至千年人类的结晶。
经验积累的再多,还是经验,它不会自动化地变成知识。要形成数学知识,必须要经历抽象。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2只有“有点难”,才可能真正热爱数学。数学“好玩”,不是因为数学具有娱乐悠闲功能,而是数学具有思考的挑战乐趣。
游戏好玩:简单,容易玩起来;带劲,不断有新挑战!“好玩”的数学课,素材很简单,但又很丰富,所以兴趣盎然;过程有点难,但总被“吊着”,所以欲罢不能。
思考的高峰体验:冥思苦想的痛苦,石破天惊的震撼,豁然开朗的兴奋!哪怕是一次,都可能让学生一辈子对思考“上瘾"。
数学史研读技巧――艰苦的再创造
读史的目的要转变。史料为中心转变以人为中心。读史的方法要灵活。多种史书考证,善于在史料的基础上提炼,适当的要在史料的基础上作逻辑引申,多读数学家的传记。
读史的视角要宽广。数学教育心理,儿童的数学现实,数学哲学。
数学史、数学教育、数学课堂 三个板块一脉相承
数学史海钩沉(更多地是非专题式的数学史)数学教育启示(从历史中探寻独到的教育智慧)数学课堂演绎(课堂实施的案例或片断集锦)《和小学教师聊数学史 》
一则,是“史”,专题性的把小学数学相关的各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历史脉络。
二则,是“聊”,所以多穿插历史趣闻、数学故事、图片资料,给广大一线教师自主地用数学史提供支撑。
三则,夹叙夹议。用旁注的方式加入由此段历史引发的对数学、对数学教育的启示和随感,引导大家思考。
《历史视野 当下智慧》
系统的从数学史的视野,讨论数学教育的基本问题,给出独到的、富有启示的建议。
基于史料,紧扣根本(三个要素的互动)理性提炼,彰显规律。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我想说,没有人走过,你一走,就是你的路)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想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发现这也是条路)
第二篇:学习吴正宪有感
在数学活动中理解核心概念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概念就如同数学的基本细胞,相关概念之间形成网络就构成了数学的基本内容。小学数学涉及的许多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数学这座大厦的基石。教学中给数学的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使学生领悟概念的本质及内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概念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基。学生形成智慧,不能仅仅依靠掌握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倒数的意义”属于概念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让学生在深入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比赛吗?现在我们来进行个口算比赛。课件出示两组乘法口算。(1)× ××
60×
×
×
×12 ×(2)× × × ×12
× 5× 1×1 ×
比赛规则:同桌两人一个人做第一组口算,另一人做第二组口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对的题的数量最多的同学获胜。
学生开始紧张激烈地比赛。教师组织评议,评选获胜同学。
生:老师,这不公平。第二组的题目比第一组简单,乘得的结果都是1。(部分同学很不服气,认为第二组的题目太简单)
师: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特点。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难道不是吗?(不服气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谁还想说说自己的发现?(课件只显示第二组口算题)
生:我还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颠倒的。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倒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发现,谁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倒数呢? 生1: 倒数是指得数是1的两个数。生2:我不同意,应该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生3:对,我也觉得应该是指两个数的相乘的积是1。师: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出示倒数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探究讨论,理解概念。1.剖析倒数的意义
师: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是什么?为什么? 生1:我觉得“乘积是1”比较重要。它强调了只能是乘法计算的结果,而不能是加法,比如说,+=1,我们就不能说和互为倒数,同样减法或除法的结果是1的两个数也不能就说是互为倒数。
生2:我认为其中“两个数”也比较重要。它告诉我们不能是3个、4个或者更多数的乘积,只能是两个数的乘积是1。
生3:我还认为“互为”也很重要,只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不说“叫做倒数”而是说成“互为倒数”呢?
师:谁能帮助xx解决这个疑问?
生4:我想是“互相”的意思吧?也就是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倒着说。比如,可以说是的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
生5:我觉得“互为”应该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说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倒数,也可以说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倒数,不能说一个数就是倒数。
生6:我同意他们的看法,比如与互为倒数,我们就可以说是的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但不能说是倒数,是倒数。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很善于动脑思考,还举了一些例子进行解释。xx同学,现在你明白“互为”的意思了吗?
生3点头,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不仅知道了倒数的概念,而且找出了一些重要的词。在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看看是否符合倒数的意义。2.师示范举例。
师:现在老师写一个算式,大家看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
教师板书:
×
生齐答:符合。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算式的乘积是1。师: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和互为倒数。和
互为倒数。教师板书: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生1:因为 生2:因为××
=1,所以=1,所以
和是
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3.学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师:现在请每个学生也写一个这样的算式,然后让同桌照样子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写的,谁来说说看?
生1: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
生2:因为×=1,所以与互为倒数。„„
在理解“倒数的意义”时,我并没有让学生反复的背诵概念,而是通过学生对概念中重点词的理解、交流、举例等活动,真正地理解倒数的意义。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吴正宪讲座
让学生喜欢数学—— 解读吴正宪的教育理念讲座稿
讲座时间: 2015年5月12日下午
主讲人: 额尔登花
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让学生喜欢数学—— 解读吴正宪的教育理念》。提起吴正宪老师,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吧!是的,吴正宪老师是当今小学数学界的创新者,是全国所有数学教师的引领者,人们常常这样描述吴正宪老师:
用心去拥抱事业;用爱去拥抱生活;用情去绘画风采。
我们知道,凡是上过吴老师课的孩子们和听过吴老师课的老师们都常常被她高尚的师德、优秀的人格以及独具魅力的教学艺术所深深地感染着。因为吴正宪老师是在用心、用情、用爱与孩子们交流,她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尊重和信任。老师们,想知道吴老师是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吗?那就让我们再一次的解读吴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她创造的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吧!但愿我的讲座能给老师们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和老师们交流交流,吴老师是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的:
(一)有趣的数学
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萌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信心地参加学习探索数学的活动中。吴老师是这样做的: 1.有趣的开始
吴老师认为,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它往往会深深而长久地留在记忆里,不可磨灭、难以抗拒。所以接新班吴老师都把“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数学课”作为首先思考的问题,独具匠心地上好新接班的第一课,使师生彼此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孩子们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是感到数学是有趣的。2.有趣的探索
“数学是有趣的”这种感受不仅是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真的有趣。例如学习三角形分类,吴老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的三角形各露出了一个角,你能猜出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吗?”学生甲试探性地回答:“只露出一个直角,它是直角三角形。”当从口袋中取出三角形纸片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喊了一声:“耶,猜对了!”学生乙站起来:“只露出一个钝角,它一定是钝角三角形。”“又猜对啦!”同学们沸腾起来。学生丙以此类推,胸有成竹地说:“只露出一个锐角,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肯定吗?”吴老师追问了一句,同学们陷入沉思。“不一定。”有人忍耐不住,喊出来。当吴老师把只露出一个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纸片高高举起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喊是锐角三角形了。在“猜一猜”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有趣的数学在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3.有趣的数学多着呢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有趣的事情太多了。吴老师热情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到无边无际的数学海洋里寻秘探宝,让孩子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丰富多彩。
吴老师曾经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介绍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同学们听得入了神,吴老师马上把话锋一转:“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热烈地议论开了:
学生甲: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我懂得当遇到困难时要积极想办法来解决。学生乙:曹冲真聪明,我知道了石头可以代替大象。
学生丙:我爸爸曾经考过我一道题,一只小狗等于两只小猫的重量,一只小猫等于三只小鸡的重量,问一只小狗等于几只小鸡的重量?当时我没有解答出来。今天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会解答了。不就是把猫换成鸡吗!
显然这位同学已产生了联想。曹冲称象等量代换的数学模型,已在孩子们头脑中初步建立起来。吴老师就地取材,顺手把这道题板书在黑板上: 1只小狗=2 只小猫 1只小猫=3只小鸡 1只小狗=()只小鸡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一只小猫换三只小鸡,两只小猫可以换六只小鸡,一只小狗就等于六只小鸡的重量。这不是跟用石头代替大象的道理一样吗。曹冲称象的故事带给同学们的影响是深刻的,它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有趣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解决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古代趣事,信手拈来,既有味道,又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在数学的长河中,吴老师精心采摘一朵朵趣事小花,奉献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欣赏。五彩缤纷的数学乐园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数学的趣事多着哪!正是这种无形的学习动力,促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去发现,去探索。(二)奇妙的数学
吴老师让学生喜欢数学的第二个法宝就是让学生觉得数学是奇妙的!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常常发生疑问和感到惊奇,对数学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还能不喜欢数学吗?教学中,吴老师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悬念,提供补充一些有趣的素材,和孩子们一起领略数学的神奇,使之更加喜爱数学。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时,吴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同学们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角度,标在图中。上课开始,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一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每次问题的抛出,吴老师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从家带来的三角形纸片,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有的把三个角撕下来,重新拼在一起。如:有的用折纸的方法:有的用测量后再计算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了这个结论,学生们很快揭穿了“老师总能猜对”的秘密。接下来又是一次神奇的感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推导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同学们终于发现了多边形内角和等于180°×(边数-2)的规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
老师们,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无论大人或孩子都会对一些神奇的东西发生兴趣。尤其是小孩子对一些奇妙的东西就更喜欢接触和研究。爱迪生曾说过:“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之得到他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因此,我认为好奇心、奇妙感在学生进行探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奇妙感、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孩子们学习和探索的内动力,吴老师非常明白这一点,也做到了这一点!
(三)有用的数学
如果一个人对数学有一种需要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很有价值,他就会喜欢数学。吴老师在课堂上也深深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用处,让学生从内心爱上了数学。数学很有用,吴老师不是靠说教,而是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例如,吴老师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这一内容时,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很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进入,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上课开始,吴老师将一把快散架的椅子摆在了同学们面前,说:“有件事情想让同学们帮忙,这把椅子摇晃了,需要加固一个,这根木条钉在哪里比较合适呢?”同学们热闹起来,有的说将木条横着钉,有的说将木条竖着钉,有的说能不能将木条斜着钉。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况。吴老师微笑着说:“感谢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到底把木条钉在什么位置就能使这把即将散架的椅子加固起来呢?带着这个问题,咱们共同来研究三角形的知识,你们一定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教师说话不多,却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了数学知识的探索中。一个同学上来了,没能把这个用木条钉成的三角架拉动;又有一个同学上来了,三角形木架仍然无动于衷;最后上来的是一个身高体重的“大力士”,居然也没能把这个小小的三角架拉动,三角形的稳定性就在活动中被孩子们发现了。这时,几位同学几乎是同时惊喜地喊了出来:“老师,那根木条要斜着钉在椅子上才会稳固!”接下来,同学们列举了大量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如三角架子搭成的屋顶,输送高压电线路的铁塔架结构,还有一座座新建成的斜拉桥,上面一根根钢筋组合而成的也都是三角形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数学很有用”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又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生活的情境,有意识地捕捉数学信息,采撷生活实例,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吴老师就是常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熟悉的学习情境中,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一体,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了知识的内涵,并且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四)简单数学
吴老师认为,让学生喜欢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得听懂数学,觉得数学很简单,一点也不难,这样才能学会数学。学生也的确如此,学生只有听懂了数学,才能学会数学,才可能喜欢学数学。
吴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扮演“失败的角色”。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吴老师更付出了加倍的爱,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使他们感受成功,从而树立起“我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吴老师常坐下来和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起寻找分析“听不懂、学不会”的原因。让他们在听懂了、学会了的感受中觉得数学简简单单,从而萌
发对数学知识的喜爱。吴老师始终认为,只有听懂了,学会了,才有可能喜欢数学。
吴老师就是这样让孩子喜欢上数学的。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数学是简单的,有趣的,有用的,奇妙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只要是在吴老师的课堂上,都会不知不觉的爱上数学。
老师们,我们喜欢吴老师,我们感悟吴老师,我们走进吴老师,我们学习吴老师。让我们也在吴老师的引导与感染下,和我们的孩子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奇妙的数学乐园吧!
第四篇:吴正宪讲座整理稿
吴正宪讲座整理稿
(2012-06-28 20:59:18)
转载▼ 标签:
杂谈
思考:为什么同样的40分种,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年级的学生,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数学教育的效果就不同呢?
以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一课为例,例谈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带给我们的思考。课例片断
(一)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圆,分别测量它的直径和周长(滚动、绳绕),再计算出该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提出看谁测量得准,既∏=3、14
一组4位学生的“实践”活动 生1:早已知道结果,不再操作 生2:翻看着数学书
生3:认认真真测量着、计算着 生4:东张西望,不时进行着“破坏” 汇报开始:
学生踊跃举手并发言
生1:有幸被成为第一位发言者,比值是3、12 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很好,你很认真 并将“
3、12”板书在黑板上
[这是位非常聪明的学生,其实他早就知道“老师不就想要一个3、14吗?”为了不引起老师的怀疑,他选择了离标准答案很接近的“
3、12”] 这时,其他同学也分别汇报:“
3、15”、“
3、17”、“
3、11”„„
老师很高兴地把这些数据一一写在黑板上,学生窃喜“我榜上有名!” [学生的心理学比教师强多了,但是这些数据怎么得来的呢?老师并没有考察了 生4被老师点名发言,他不知如何是好,吱吱唔唔,学生2窃语“你说3、14”生4毫无底气地照说“
3、14”
教师却喜出望外给了他赞扬,非常正确,太好了,你做得最认真,并用红笔把“
3、14重重地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没有按要求操作的学生,却得到了老师的最高奖赏]
此时,教师终于提出了本节课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3:老师,我计算的比值是2、98„„
教师打断了他的话,表情是僵硬的,怎么会是2、98呢?你先坐下,再认真量一量,再仔细算一算,面向大家,提醒同学们做事一定要认真![学生的学习现实就这样在不经意中被扭曲了]
老师慷慨地表扬了同学们在今天数学课堂上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道理,并出示祖冲之画像,配乐诵读,进行爱民族,爱科学的教育。
听了这个教学片断的介绍,此时此刻的您在想些什么?
课例片断
(二)说明:该教师首先进行课前调研,80%以上的学生已对圆周率有所了解,知道了“∏=3、14”更有接近40%学生已知道圆周长公式。
在这样的现状下,学生对测量圆的周长不会真正感到“兴趣”和“需要”,测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实验的结果,而实际测量这一操作活动又是学生经历人类对圆周率探索过程所必须的。因此,这位教师安排了如下“操作实践”活动。
思考:
1、怎样让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去科学地解决问题。
2、在揭示数学文化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态度? 课堂实录: 提出问题
师:实验的次数为什么要测3次?
生1:防止有一次出现实验误差,有两交出现误差。生2:每次实验不一定保证都那么准确的,做一次实验来确认一下。师:多次实验希望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生3:做3次实验以后可以求平均值,这样更精确。另外,3次实验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师:实验打算分工合作,还是交换? 生齐:合作„„
师:都是为了数据尽可能精确,根据你们小组拿到实验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你们刚才所说的可行方法。学生开始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师:选择你们组认为最精确的,操作最成功的一组数据。
生1:杯口的周长是232毫米,杯口的直径,我们测了两次,一次是70毫米。师:周长是232这一次直径是多少?(师将数据汇总填入表格中)生2:我们的周长是217.5毫米。师:“5”是怎么来的? 生2:大概估出来的。师:好!精益求精。
生3:我们测量两次,取了平均数,周长是209,直径是64.25,64.25是平均数。
生4:平均数是86.5,直径是24.5 探究
师:观察一下,这是我们亲手实验找到的数据,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生1:周长永远是直径是3倍多一些 师:是这样吗?
生2:我们组的数据都不准确,不知道是多少?而且这个尺子也不够精确。师:就是说,这些数据你认为都是汪准确的,那么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 生3:我可以推断尺子也不标准。
师:尺子不标准,或者是测量的方法,都有可能造成误差,还有吗?
生4:我们用肉眼看尺子有时会和实际不一样,实际是24.5,测量出来可能是23.几 师:小数点后面的一位是估计出来的。
生5:还有一点,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我们的实验可能会一些错误造成误差。
师:你这个错误是指操作上的失误,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可能用的,还有吗? 生6:我觉得这个圆形,剪的也有误差。
师:可能是会有一些不太圆,是吗?包括我们的纸杯,稍微捏一捏可能就有变化。
种种的误差会带来诸多的误差,你认为这种误差可以怎样避免,可能通过实验或测量的方法把这种误差统统都避免掉吗? 生齐:不能!
师:但它又是属于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看看计算结果。
(师直接用电脑算出计算结果)拖动一下,好了,快不快?这就是电脑的优势。当然,它是根据我们人的指令来进行的。但就是算得快。
观察结果,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显示数据)生齐:第7个数据比较准。
师:要我说,都已经相当准了,根据你的实验,周长和直径应该是3倍多的关系是吗?比值是3点多,你们的测量已经非常精确了,已经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了,这么简单的工具,简单的实验方法,不好的实验条件,桌面也很滑,能测出这么准确的数据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我们能否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来断定,我们已经找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了? 生齐:不能。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们的数据有误差。师:对。这是我们已经预想到了。生2:测量方法也有误差。
师:这种误差又不可能避免,那怎么办?如果我们得不到精确的周长的长度,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也无法用测量实验的方法得到圆的周长的长度,那么怎么办?那我们怎么得到圆的周长也直径的关系?
中国的一位古人曾经说过(出示课件)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止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面合作,而无所失矣!(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出示正多边形
师:提出这个思想的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幑,他正是用了这样一种全新的割圆思想,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计算得更精确,这种方法被称作割圆术。
后来,我们的另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也就是你们熟悉的祖冲之,继承并发扬了刘幑的思想,经过艰苦卓绝的计算,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第一次精确到了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人类第一次将这个数据算得如此精确,这个数据保持了一千多年无人超越,就是根据割圆思想,你们刚才想到了很了不起。
当然,再后来经过无数中外的数学家研究得出
课件出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上固定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对圆周率∏探索,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今天,我们用一节课来感受和体验,感受这个人类共有的材富,实际上正如你们查找的资料一样,小数点的后面是无穷无尽,人类对真理和完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两个教学片断分析:
看了教学片断
(二)可能会引起我们新的思考,两个教学片断让我们心中感到沉甸甸的。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强烈地感到了一种责任——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该是什么?(一通则百通)我们的一点思考;
1、追求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在“求真 求实”的数学教育中学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上述案例,没有痕迹,却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理体验,直接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案例
(一)中的学生
1、学生4非常清楚,他们的回答没有依托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却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3的回答是经过自己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操作和计算得出的结论,却遭到了教师“不公平”的待遇。
于是一种观念悄然产生“投机取巧有利可图,老实人必定吃亏”。不难想像,不宪政在课堂中一次次以历这样的体验,反复的经验必定会逐渐形成一种价值观。
没有痕迹,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有痕迹”的教育发生动摇,而我们习惯的这种有痕迹的教育与学生所经历的深刻的心理体验相比,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写在我们的心里。教育的智慧不可复制)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表明一种思想; 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基础; 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有机的三维目标就是最大的教学艺术„„
案例
(二)该教师没有像第一位教师那样提出“看谁测量得准”而是提出“实际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就说多少。”该教师没有像第一位教师那样对待不可避免的误差,而是宽容地接纳误差,客观地正视误差,实事求是的教育就是这样润物无声地浸润在师生真诚的交流中。
学生在其中也初步体验了数学探究的真谛——求真、求实!(脱离了求真求实,教学艺术从哪里来?)
2、追求数学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
(一)的教师只要求学生测量一次就急于得出“3.14”的结论,并用结果是否接近标准答案作为衡量学生探究是否“认真”的唯一标准。这就使探究活动徒具形式而缺乏了它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失去了探究的科学性,也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
(二)该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探究环境,学生亲历了三次以上的操作实践、探索。在交流中发现数学规律,这种严谨求实的探究过程闪烁着理性科学的光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单纯获取圆周率的知识更重要!它无疑为学生科学探究态度的形成打与了重要基础。
3、追求数学教育的文化品味,丰富学生的数学涵养,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案例
(一)教师在揭示圆周率时,像例行公事一样,推出了学生早已熟悉的“祖冲之”进行着爱民族爱祖国的教育,试图让学生产生自豪感。
案例
(二)教师勇敢地提出“科学地研究这个带数的第一人是阿基米德。数形结合地介绍了刘幑的“割圆术”,接着谈到祖冲之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了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辉煌成就。他特别补充到,更有后来的许许多多中外数学家呕心沥血,甚至付出一生艰苦演算、证明,才使人类终于认识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此过程中,学生亲历多边形逼近圆的过程,体会着割圆术所闪烁的化曲为直,极阴等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
与此同时,学生还体会到人类对真理和完美的追求正象圆周率的小数无穷无尽一样,也是永无止境的,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强烈地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探究失败了怎么办?
教师是数学学科德育中的重要人物!教好数学基础的教师 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 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 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 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
第五篇:吴正宪学习心得
参加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宿迁专场活动的学习心得
沭阳县实验小学 王宜平
2013年12月21日,我校选15位数学老师去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听课,我有幸参加。一开始心里想没有什么,大大小小的课听了不知多少节,再说今天是冬至的日子,心理还是有点不情愿,可是一天学习下来,感觉收获很大,真没有白来。在这里我把一天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的会议厅举行,活动主题为主题为: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本次活动拉近了我们与吴老师之间的距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名师、学习名师、走进名师的机会。
会议开始了,我们首先听取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工作汇报,与吴老师一起分享了团队的研修故事,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的团队。听取了吴老师和他的团队介绍、观看了会议期间的资料,让我再一次走进了吴老师本人:
吴老师的人格特点:善良、简单、智慧、重情义。
吴老师多年来的工作写照:要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要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
吴老师的基本教学理念: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
吴老师的儿童观:创造儿童喜爱的教学教育的途径——“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读懂教材”;确立了儿童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提出了明确的儿童数学理念——让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
吴老师的教学观: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创造了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其次是教育局刘泽民局长讲话。教育局在这次的活动中充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对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作出了要求,也对吴正宪团队能来我们宿迁做交流表示感谢。
再者就是听课。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课,分别是吴正宪的《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武维民的《租车问题》、杜建军的《体积与容积》和薛铮的《积的变化规律》。
他们的课真是精彩,给我很深的印象,到现在我还在回味这四节课,我在想,如果我去上,我肯定不如他们上的那么轻松。这四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教学。
最后薛铮和我大家一起交流。
从这次活动中,不仅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及她的团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迪:
一、挚爱儿童教育
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会以吴老师为榜样,把对教育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心灵,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享受教育带给自己的幸福。
二、追求高尚师德
“做人、做学问、做老师”是吴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吴老师自己成长的写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业务精良,还要师德高尚。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孩子喜欢,给孩子带来智慧和力量的好老师。在家庭,我们要做一个给他人带来幸福,富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在社会,我们要做一个充满人情味,有爱心、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吴老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们要准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准去把握数学的本质,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准确理解学生的需求。做一名数学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基本功娴熟、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
四、读懂儿童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真正的了解儿童,把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真诚平等,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给学生独立体验的机会、给学生适当的空间、给学生建立自信的勇气„„要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教育智慧、高尚的道德、积极的人文关怀影响和教育学生,做一名真正能读懂儿童的好教师。
五、勤于研究
吴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者,充满了反思意识的人,天生的思想者,要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专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我们不仅要好学而且要善学,要适时地向文本学习,事本学习,人本学习。做一个充满思想并不断思考的人。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的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主旋律。
可以说本次活动我满载而归,感受他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魄力,让我们也在探索中成为一名读懂学生需求,走进学生心中,做一名数学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基本功娴熟、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