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杨恩德
学习好赵利剑老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教学研究》的最大启迪就是进一步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并能丰富运用模式,经过简单整理,赵老师讲座使用材料8组,分别说明了
一、教学目标:主要高考涉及的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08年广东)材料一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北魏献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服色,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第二问则涉及魏孝文帝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均田制。第三、四问,要求学生在掌握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参考答案:(1)服饰汉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3)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2.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江苏)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③依据材料
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第二问涉及措施;第三问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第四问属于开放型设问,要求学生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参考答案: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3.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宁夏)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失败原因。参考答案:(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革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颇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二、教学过程,史料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意义 1.明确改革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以戊戌变法为例,正如康有为在上书中所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
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石勒啸倚于东门,所在而有,近边尤众。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双重使命,如学者所言: 明治维新是„„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了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它同时面临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任务,在国内,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消灭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并使日本迅速地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它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加给日本的殖民枷锁,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维护日本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 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维新运动一时大起,„„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戊戌变法:清王朝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和实际权力掌握者分离,维新派将变法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光绪皇帝身上,而清廷大权却集中于慈禧太后之手,请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过程: 八月初四日黎明,上诣宫门请安,太后已由间道入西直门,车驾仓皇而返。太后直抵上寝宫,尽括章疏,携之去,召上怒讦曰:“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上战栗不发一语,良久,嗫嚅曰:“我无此意。”太后唾之曰:“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遂传懿旨,以“上并不能理万几”为辞,临朝训政。凡上所兴革,悉反之。——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有人形容此过程为“制孤雏”,不用一兵一卒,即将光绪帝囚禁。维新派寄厚望于光绪帝,变法怎能成功?
2.关于改革的过程,应说明:
在明治维新中,有一措施带有极大风险,即废藩置县。一方面,该措施势在必行,因为: 诚然,幕府倒了,大权归于朝廷了。但是这个朝廷依然没有实力。第一,朝廷没有兵力,现在的征东军队都是从勤王诸藩借来的。第二,朝廷没有金钱。„„第三,朝廷又没有实际的政权。因为各藩主拥有土地、人民,各自在自己的藩地中行使政权,任意管治,任意征取赋税。并且各藩彼此窥视动静,在惶惶不安之中,都想保住本藩的每一寸土地。至于对付西方列强的国策,却谁也没有功夫考虑。这样简直不能称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日]久米正雄著《伊藤博文时代》
反观戊戌变法,则缺乏木户孝允这类成熟的政治家来主持。在戊戌变法的关键人物中,康有为是思想家和理论家,而非政治家,正如其弟对他的评价:
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说他“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 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应强调:
宗教平等的兴起正是否定宗教的划一性;复以强迫划一信仰的废案,此一运动终于发扬光大,蔚为壮观。它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须信仰同一上帝,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须在同一方式下信仰上帝。相反的,它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在历史上,它是民主发展史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民主,并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词句将民主理想重新加以阐释的话,我们对它便不得不予以密切的注意。——《余英时文集第六卷·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对于史料的运用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需要更好发挥好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之我见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之我见
摘要: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在高中历史教材中也占有重要比例。史料的正确运用对改善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字: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基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时代大背景,放在今时今日理解起来有困难。这就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相当数量的史料作为媒介来了解和探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什么是史料呢以及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正确使用史料呢?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史料的含义
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梁启超曾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对史料如此定义“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1现在通常使用的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史料根据其存在的形式,又可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实物史料。实物史料大都是由考古发掘的,包括古代建筑、衣物、器具等。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较多的是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其中文字史料指的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主要分为三种:第一,原始史料;第二,撰写史料,主要出自个各种历史著作;第三,文艺史料。指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史料。图片史料指的是用图片形式反应史料。教材中的图片史料不胜枚举。诸如尽是、甲骨文、竹木简之类的文物照片、历史地图、想象画、数据图表等均属图片史料。图片史料分为原始性图片史料和再造性图片史料两种。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重要作用
现行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高
一、高二年级)共4册,有72.4万字。与过去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很多的史料。据统计,四册教材引用的史料共达208处,其中高一年级(世界近现代史)有110条,高二年级(中国近现代史》有98条,平均每标准课时达2条之多2。史料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说明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教材中的不少史料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历史教学中运用史作为证据探究历史问题,史由证来,就是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30年版,第66页。
戚青平:《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2期。识和评价,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比如:在介绍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用历史数据,为学生放映当时拍摄的影像资料等,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他们看到历史事实,明白历史证据不可抹杀这一真理。
(三)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历史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让学生理解一个历史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史料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将一些抽象的结论具体化,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讲到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时,就可引用殖民主义头子克莱武在英国议会上的一句话作为史料:“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二十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克莱武的这一无耻“自白”,可以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认识殖民主义的残酷。
(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学术精神。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和一种权威性的解释。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了解各种学术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发展。这也必然促使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比如:通过阅读英国《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史料,思考(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渐进性和创新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从时代背景、内容及作用方面对比《大宪章》与《权利法案》的异同?学生经过诸如此类的探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端,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对策建议
(一)精选史料,恰当运用 中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必须事先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加以编辑和整理,有时甚至需要提供一些特定的答案。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已有史料,这些史料是已经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阅读障碍小,比如在讲到“九·一八”事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四则史料,认清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并找出根本原因,这就为学生以后认识蒋介石在抗日时期政策的整体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可以将书中的史料加以重新排列组合,比如教师可以把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建构框架,从而形成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整体认识。最后,教师在运用好现有教材史料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补充史料。其中《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和研究动态里面的材料与教材内容的联系就比较紧密,可以适当的选用。
(二)追求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史料运用讲究史料利用的最大值,切忌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看似运用史料,实则走过场。史料运用必须在追求深度思考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压缩史料的数量,真正做到适度,提升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达成。教材中很多史料后附有思考题,但是这些思考题都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推敲,预先做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此外,有一些史料后面没有思考题,这就需要教师自己设置思考题,而设置问题也必须把握一些原则。首先要坚持科学性,即设置的问题没有科学性错误,难度适中,难度大的问题要有铺垫,重点问题的设计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提高。其次是要有启发性。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紧张活跃的思维状态之中,最后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所设问题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历史,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诱发学生学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历史是一部漫长的画卷,史料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所接触的史料多为文学史料,图片史料都屈指可数,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对历史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多采用富有情趣、使学生感到兴奋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游戏、娱乐和教学内容融合,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例如,有位学生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发现它还是一部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井。”据此,他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骄傲。这位学生的思维就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3教师在这方面理应循循善诱,特别是高中阶段,培养这种能力,也会为将来一些有志于研究历史的学生打开了未来之门。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30年版,第66页。2.戚青平:《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2期。3.王彩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之我见>>,《学周刊》,2011年第5期。4.邓国华:《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吉林教育》,2011年第9期。5.刘锦鹏:《浅谈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文理导航》,2011年第7期。
3王彩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之我见>>,《学周刊》,2011年第5期。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
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江油中学党娅娟
高考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调整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高考改革的稳步前行,史料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明确而具体的建议和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这是《课标》不同于过去历史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特点。现行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与过去教材用比,最大的待点是增加了很多史料,随着高考命题改革逐步深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几年高考的文科综合测试卷的命题,在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设计出新的设问情境,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大量引进课外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再进行设问,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题型特点逐渐淡化,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界限已基本消失,材料式选择题已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如2011年四川高考就有5道材料式选择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分类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中认真分析史料和思考题,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认真回答思考,或者增添史料,对解决教材重点、难点内容具有事半功倍之效,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利用史料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一、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也充分重视史料的作用,在现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及《世界近代现代史》中都引用了很多史料。这些历史资源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阅读障碍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应用好这部分史料。尤其是对带有思考题的史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的回答思考题,但是这些思考题都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推敲,预先做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比如讲到“九•一八”事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四则史料,认清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并找出根本原因,这就为学生以后认识蒋介石在抗日时期政策的整体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1
利用教材引用的史料也可以把不同章节的重新组合。例如,可以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
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建构
框架,从而形成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整体认识。同样,也可把蒋介石在“九•
一八”事变后的讲话、“七•七”事变后的庐山讲话与“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自卫宣
言组合在一起,分析不同时期蒋介石态度的转变,并进行分析,总结其变化的原因。学生在这些史料的辨析中很容易理解当时历史的状况。这种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
野,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精选史料,恰当应用
中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必须
事先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加以编辑和整理,有时甚至需
要提供一些特定的答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和研究动态,这里面的材料与教材
内容的联系比较紧密,我们可以适当的选用。另外教材上也有许多相关的史料,教材作为最
主要的教学资源,它所引用的史料一般是为了说明书本阐述的某个观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是比较贴切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比如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中“十二铜表法”是本节的一重点内容,又比较抽象。在此,教师就可直接选用“资料卡片”有关“十二铜表法”的法
律条文的材料进行设问,让学生认识法律条文所涉及的内容,并直接对其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历史现象面前不难得到认识:法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打击贵族的专横,又
同时表现了法律落后的一面。又如《世界近现代史》的第六章,说明苏东剧变的因素之一是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和平演变”,并且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进一步侵入原
苏联和东欧地区,以促成这些国家内部的演变,但教材中仅是几行文字和一段小字,不能充
分理解这些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可以补充史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
不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
谨、贫穷和混乱。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
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启动了被战争
搞的疲惫不堪的西欧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
材料三: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帝国几乎精疲力尽,同情心和
商业利益将在1992年促使西方向前苏联提供援助,但是我们目前不像1947年那样感觉到明
显的安全威胁,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现欧洲复苏而拿出那么多钱。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2月)
这样史料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并设计思考题和答案,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西方
和平演变的目的,以及二战后的美国两次对欧洲进行大规模援助的异同点,拓展了教材深度
并使教学显得更生动精彩,促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随之得以锻炼提高。
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规
律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境的纵深推进,在高一、二的上册历史教材中,没有带思
考题的史料达118处之多。教师或许对有思考题的史料比较重视,把它作为解答思考题的重要依据.但是对这些没有带思考题的史料只是简单地读一下。或者是轻易放过.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一则史料都是编者精心选择,有意放入教材中,教师应该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或者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揭示其本质,或者新设置富有创造性的思考题,使学生思维向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3页有一段史料是马克思评述中国三大发明的世界意义,进一步地说明和扩展教材内容.如果教师放过或只是叫学生读一下.是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要内容,所以可以设计这洋的思考题以及答案:(1)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火药、罗盘针分别在元朝和南宋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印刷术15世纪经非洲传人欧洲。)(2)你怎样理解“火药把乌骑士阶层冻得粉碎”这句话?(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3)“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指的是什么?(罗盘针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扩张,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印刷术的欧传又有何作用?(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5)马克思这段话从总体上论证了什么?(中国三大发明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史料和课文内容,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一起,对教材内容有了更进一步拓展。所以教师要更多思考推敲,对没有思考题史料也是十分重视,不轻易放过,分析史料,设计出精彩而又是切实的思考题,促进对历史教学和教学内容的丰富。
引入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近几年高考综合科目的历史试题,大量引入教材外的新材料、新信息,以此来考查学生新情境下提取信息、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重新整理新情境下历史线索、运用知识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试题涉及的知识运用层次逐年提高,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过长期积累的过程,只依靠考前的集中培训、突击,势必事倍功半,无法适应。为此,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例如,《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佛教盛行”一节,可以利用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创设新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分析“此诗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
四、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针对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
4、难度要适宜教材所提供的史料由于经过编者的筛选,一般来说难度和高中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相适应。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较多的引入课外史料,尤其需要注
意所引入课外史料难度的适宜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课外史料的难度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史料本身的理解,即是否能读懂史料;其二是所给史料与自己已有历史知识的联系,即是否能理解史料。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但并非所有文字史料学生都能读懂。例如涉及到世界史内容的史料,往往一些西方史家的文字史料学生比较难以读懂;如果学生古文功底不够扎实,涉及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文字史料学生也难以读懂。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所选择的文字史料加以适当的提示或解释,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利用这些文字史料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
5.形式要多样一般而言,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其中非文字史料又包括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由于查找和使用的方便,目前高中历史教材所提供的史料以及大多数教师所选择的课外史料多以文字史料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文字史料在课堂史料教学中可有可无。
选择史料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除了要合理结合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外,对于文字史料,也可以选择其不同种类。正规历史著作是我们文字史料选择的主要来源,此外,很多非正规历史著作也可以作为文字史料选择的来源,例如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古代文学家作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毛泽东诗词和鲁迅小说,涉及近现代史的新闻时政等等,甚至是历史歌谣和对联也可以作为文字史料选择的来源。
6.数量要合理在进行课堂史料教学时,还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史料的数量越多越好:越多越能体现教师的水平,越多越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为应用,使课堂教学中选择更多的史料成为了可能。那么一节课中史料是否真的越多越好?实则不然。由于课堂时间、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的史料数量不能过多。过多的史料只能起到每则史料学生都读到但不能真正理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反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选择史料数量的多少至少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要注意教学的需要;而是要注意学生的掌握能力;三是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安排。
史料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去大量阅读史料和大量做材料解析题。通过分析一条条史料,使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重视史料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程度,提升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领悟历史学习方法,增强历史学科素养,形成正确的、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境来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而这些要求在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选用史料进行教学已越来越被广大历史教师认可,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如何选择却是摆在广大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下面,本人就自己平时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的几个注意点。
一、要选择切合课题、服务于目标的史料
在早期的教学实践中,面对一个课题我们会下大工夫去查阅资料,结果在搞清楚了许多问题的同时,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觉得每一个问题都要讲,每一则史料都要用,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杂乱无章,课堂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例如,面对“红军长征”这一课题,相关的史料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史料取决于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想体现红军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可以选择如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如果想体现长征中红军与人民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可以选择红军沿途进行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和人民群众救治伤员、筹集粮食、踊跃参军的英勇事迹。
二、要选择相对精当、具有价值的史料
选择史料是为了运用,正如沈为慧老师所说的,是为了要“榨干史料”,再加上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数量过多、内容过长、缺少“油水”的史料尽量不要选,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而切合课题灵魂,短小、精当、富有价值的史料就要大胆选择和运用,通过问题设计,将其中蕴含的信息充分挖掘出来,调动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复习有关洋务运动这一课题时,我们可以选择经典史料《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中的两句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并设计问题:该材料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政治派别?该派别领导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一运动?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这一史料的分析较好地回忆并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三、要选择通俗易懂、符合学生认知的史料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其认知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能力。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等能力也有差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的史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思维,而切不可以难取胜。
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先秦史的时候,选取的史料大都来自古代典籍,虽然历史价值高,但文字艰涩难懂,老师阅读尚且有困难,更别说学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尽量少用这些史料或者将它们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四、要选择形式多样、内容多维度的史料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形式、各个维度的史料要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首先,史料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如果课堂上呈现的史料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大量的文字史料的反复出现,必然会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和学习效果的下降。因此,在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让文字、图片、歌曲、视频等各种史料发挥作用,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其次,史料内容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教学中我们会提供史料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做出评价,但如果我们提供的史料维度、视角、史观等过于单一,根据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的原则,学生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片面的。要想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培养他们“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思维能力,就必须选择多维度的史料。
总之,选择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是适应并深化新课改的需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运用自己的智慧选取最适合学生、最适合课堂的史料,切实推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五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的应用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的应用
石城中学:温澍宁
摘要: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更需要借助文字史料,教师应重视文字史料的运用与解读,充分结合历史教学经验,注重教材史料,秉持选用原则,有效解读史料,综合组织答案,深入把握文字史料的有效运用方法,促使高中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解读文字史料,这样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达成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字史料;应用;解读
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已不再单纯要求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而是更强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意涵,并通过分析史料把握历史深意,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历史也不单是线性状态的呈现,而是逐渐向专题化、模块化转变,于是文字史料成为考查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重点,也成为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突破口,文字史料教学被放置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充分借助文字史料,转变教学理念,寻求多种文字史料运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字史料,从而促使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注重教材史料,有效链接知识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处于不断修订的过程之中,以人教版为例,教材突显专题化、模块化编写特点,教材的变化也影响着知识考核模式的转变,促使高考命题也发生着改变。目前,历史知识的考核内容也多以文字史料的方式呈现,很多时候,文字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已经成为学生解开历史知识谜团的金钥匙。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托,其中有很多文字史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强化学生文字史料解读的训练,对文字史料的解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历史现象,对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充分重视教材文字史料,立足于教材,并向课外拓展,实现教材文字史料的课外延伸,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现象、解答历史知识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教师若能够活用教材文字史料内容,并使之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那么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便会更加牢固。
2秉持适当原则,合理选用史料 文字史料的科学选用,是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依凭。然而,长期以来,文字史料的运用深陷误区之中,如过分堆砌、选用的史料偏、怪、难,脱离教学实际,缺乏层次性和思考价值,与教学知识点的关联度较低等等,这样文字史料也就失去了运用的意义,甚至导致学生苦于海量的史料阅读而削弱了学习效果。对此,在文字史料的选用方面,教师应秉持适当的原则。一是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要结合高中生学习能力实际、并以解决教学重难点为目标,如对高一学生可选取一些故事性较强、通俗易懂的文字史料,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对高三学生可选取难度较大的文字史料,从而提升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二是要有多样性。文字史料可划分为表格史料、撰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用丰富多样的文字史料,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解读史料的兴趣;三是要有典型性。在文字史料的选取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控制史料数量,务求少而精,尤其是古代史部分的文言文史料,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应科学筛选,使得学生深入分析和解读具有典型性的文字史料。合理运用史料进行情景创设,可以引人入胜,使课堂生色。我在讲授《新文化运动》一节时,导入新课就运用了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4人的图片资料。然后辅以问题:结合图片思考,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目的达到了吗?学生进行思考后有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指出:魏源作为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器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也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康有为和孙中山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又有学生进一步指出:这代表了中国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器物而至制度,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但均未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华文化近代化的历程在奋斗与挫折、希望与失望中缓慢延伸。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的方案蓝图、文韬武略甚至头颅鲜血痛付东流。西学东渐的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在西方卓有成效的东西到了中国却全然变了模样,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人们开始从器物、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掀起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民族反思的浪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导出了新授内容。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3解读文字史料,深化知识探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史料是基础,核心是以文字史料为依据,而关键环节是解读。文字史料的解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一般来说,文字史料的解读,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信息提取是文字解读的基础,主要针对文字史料中涉及(明示或暗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方面信息点警醒提取。现象描述是文字史料解读的过程,是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立足史料信息对历史情境进行还原,梳理出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等内容,从而全面把握文字史料内容。成因分析是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围绕问题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地点,发生了材料中所发生的事件,使得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本质揭示主要促使学生从材料内容出发,深入到文字史料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内容,从而综合解读出文字材料所要考查的重难点知识。
4综合分析考量,恰当组织答案
文字史料是学习与考查知识的重要媒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字史料解读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史料学习的结束,对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来说,组织答案,最终落实到笔端。此前,学生已经带着问题对文字史料进行了仔细阅读和分析,对问题答案已大致心中有数。在很多教师观念中,只要学生吃透了史料、找出隐含知识点,就算大功告成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文字史料和问题理解很透彻,分数却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答案无法做到有效组织。对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字史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提炼要点,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识点;其次,以问题设置的分值为依据,做好采分点的分配;第三,充分结合文字史料,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又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分析与运用能力。总之,文字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分析能力的基础,教师应注重文字史料的运用,能够筛选浩如烟海的文字史料,并立足于教学重难点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字史料,建构具有深度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为高中生更高效的学习历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朴爽.文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与问题研究[J].文理导航,2015(5).[2]陈伟君.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2013(26).[3]杨俊伟.高中历史文字史料解读五步法例谈[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