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上好美术课
怎样上好美术课
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氛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例如: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第二篇:怎样上好美术课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
在学校体系中,美术教育是由一次次课来完成的,“好课”的数量,出现的频率,直接反映美术教育的质量与水准,标示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作用。因此,美术“好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去思考和尝试。本文表述的正是对此思考和尝试的结果。美术“好课”的标准
1.对美术课堂具有基本的控制
所谓基本的控制是指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使美术课堂保持一种应有的秩序,保证教学正常和高效的进行。2.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教师传播信息,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信息,并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行为和作业反馈信息,教师充分地接受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并策略性地做出相应调整.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为一种动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3.正确处理美术学科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美术“好课”既应该注意传授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也应该基于美术学科去实现一般教育功能。
4.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美术“好课”体现为教师正确而适当地设置教学目标,并基于自己的理解或者对学生相关学习经验的认识,正确地指明重点和难点,以保持教学行为有一种清晰的指向,所有方法的运用变得更有意识。
5.知识内容正确,容量适当,难度适宜 6.方法恰当,灵活多样 教师的困惑:想上“好”美术课不容易
1、认为美术课程不重要
认为美术课程不重要是上好美术课遇到的第一个阻力。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部分学生,特别是家长,认为美术课可上可不上,只要把语、数、外学好就可以了,反正美术课学得好不好又不考试,不学美术照样能上大学,学美术又没有用„„,如此等等。显然,一方面是学生、家长对美术课程性质的不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举行的美术课外兴趣小组,许多学生拒绝参加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妈妈怕画画影响我的学习成绩。
2、美术课程的课时不能保证
正常开课和保证基本的美术课程学习的学时是上好美术课最基本的保证,但“完全能保证”美术课程课时的学校却极少,一些学校为了增加语数外考试学科的课时,压缩、占用美术学科的课时,往往学生准备好了材料、工具,教师做好教具,师生的热情却因主科教师的占课而戛然而止,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在时断时续的情况下,难以进行持续的培养及形成。
3、教师的教学观念不适应美术新课程改革要求
想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师必须要有综合而全面美术素养和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知识。但基层一线的美术教师负担一般过重、精力不够、以及时间的限制、经验的局限性导致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较为缓慢。教师的教学仅凭在读书时所学的知识勉强维持,偏远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对于美术课程中所涉及的系统专业美术知识,如:民间剪纸、陶艺、电脑美术、木刻版画„„教师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以及现有的对学生美术成绩考核的空白和教师的管理、评价制度的滞后及漠视,导致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处于一种茫然、观望和不知所措的状态,进而影响美术教师积极探索上好美术课的积极性。
4、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态度与情感 谈到这个问题,其实既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前面或多或少涉及了。首先学校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导致美术课很多时候是为语数老师“照鸭子”的“做作业课”,或是考试前的“复习课”,其次是家长态度,家在以上种种现象的暗示下,学生呈现了在小学低年级上美术课“小手成林”,中高年级学生不带学习用具,不交美术作业的情况。上好课是每位教师的梦想,但在升学考试排名的压力下,美术课程已成了“弱势群体”。美术教师想上好美术课真的不“容易”!思考: 对于现状,短期内显然是不会自上而下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解决,所以发展策略的着眼点在于从美术教师的主观因素方面做到有所突破或改变。首先,美术教师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地创造各种肯利条件,并努力争取创造较好的教学环境。其次,要努力钻研新教材,研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美术教育学,并广泛阅读美术文化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整体素养以应对这一劣势。再次,教师要增强课改意识,努力挖掘本地的乡土资源、民间艺术资源,让美术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所以,上好美术课,我们面对“窘境”,不光应有“守土之责”,更要有“开疆之志”!
聚焦美术课堂 印象一:“作秀课”—华而不实的“好课”
大凡公开课、展示课、实践课、研究课,都有“作秀”倾向,堪称“豪华课”。这样的课堂敲敲打打,嘻嘻哈哈,教学环节十分热闹,但对于技法的学习却是“蜻蜓点水’,学生终究有多少进步、有多少发展,准也说不清(这种“高成本”的“豪华课”,教学的投入与收获显然不成正比。印象二:“自习课”—时间绰绰有余的“好课”
走进常规的美术课堂,似乎多了几分安静。这样的课堂儿乎没有教学过程,教师只是在简单讲解作业要求,提示作业构思后,便让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情感体验,没有内心感悟,何来创作灵感?!印象三:“杂烩课”—囫囵吞枣的“好课”
受新课标“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基本理念和“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总目标的影响,“爱动脑子的老师”便下苦功设计教学环节,课前搜集、课中交流、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外拓展„„好不热闹!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可回想这样的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训练了什么?教师心中却不是十分明确,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具体的课时教学内容,缺乏整体的美术教育体系,因而导致了“大杂烩”现象。就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我们发现了许多无效教学或教学浪费现象。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最终是要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这就是现代教学理论中的有效教学思想。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焦点透视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美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应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如何使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及美术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这正是美术好课的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效课堂,透视上好美术课的奥秘——
准备:让课堂更精彩. 课堂剪影:
“课前准备。教具:教师自制的不同样式、纸质的小花饰、剪刀、各种纸、固体胶、数码相机;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等。”——这是一位老师《小花饰》的备课文摘。
课堂上,没有精美的课件,也没有优美的音乐。上课之初,年轻的女教师头上,胸前、手腕上戴着自制的小花饰,甩着脑后的两条粗辫子,满脸微笑地踏上讲台,学生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快看呀,老师头上戴的花好漂亮!”“老师,你胸前戴的是什么呀?”“我也要做一个像老师这样的花。”„„一节课就在教师精心的策划和学生的大呼小叫中开始了。绚丽的花饰图片、奇特的花饰造型,让学生惊叹,更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花饰系列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学会了从纸的色彩搭配、造型运用、纹理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给了学生一双艺术家的慧眼„„“老师今天有礼物送给小朋友,快打开桌子上的盒子吧!”“哇,好美的花!”在学生又一次的惊呼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通过拆一拆,然后还原的方法,研究小花饰的制作方法。学生们或折、或卷、或剪、或粘„„
课中,教师变魔术般的当堂示范更是掀起了课的高潮,最最普通的皱纹纸,在老师的手下忽而变成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忽而变成展翅欲飞的蝴蝶、百折花边„„学生的眼睛变得更亮了,他们的眼神中流露的是对小花饰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作业在2-3人的小组合作中进行,学生的桌上满是各类种子,你来选配,我来拼贴,配合是那么默契!不到20分钟,一幅幅构思奇特、拼贴巧妙的作品跃然黑板 透视: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40分钟是固定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本课,教师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说,留给学生做,留给学生评,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准备了充足的学习资料——制作了精致的小花饰,搜集了大量精美的极具代表性的范作,选购了色彩、造型各异的小花饰用品,掌握了在短时间里熟练地进行制作小花饰的方法„„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为启发学生思维提供了大量的视觉要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第一需要思考和落实的事。如果离开了准备,要想教学成功有效便是一句空话。作为美术老师,只有心中有教材,课前有准备,课堂方能做到有效,课堂才会更为流畅。
节奏:让课堂更激越 课堂剪影:
这是一节美术欣赏课—《材质的羡》的教学片段:
课始:直接导入导入课题,在学生读题之后,教师对课题“材质”一词质疑,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概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材质,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形态的美感。之后,学生欣赏《古罗马竞技场》和现代建筑,引导学生思考两栋建筑在材质上、感官上有什么不同,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想到了什么。学生与同桌边看边讨论交流,再进一涉感受到石材给人的古老沧桑之美,玻璃、金属给人一种现代的时尚之美,体会到时代的进步。(课时的行进节奏舒缓、自然,好似一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旋律优美,情绪平和,学生的思维随着图片深入地赏析而放飞。)课中:教师预设了2种不同的情景,“小神手”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自己带来的材料,感受一下在视觉、触觉上的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此时学生忙着摸、看、比桌子上的石头、毛线、布、叶子、沙„„没有一个学生闲着没事做,教师则深入各个小组了解学生的游戏动态,最后学生的汇报精彩而全面。在紧接着“老师的疑惑”——笔盒有塑料、铁、布、皮革不同材质的,你喜欢什么材质的笔盒?问题一抛出,学生们纷纷抢着答,争得脸红脖子粗,个个有理有据,甚至有的学生说铁笔盒会导电不安全。学生夸张的表情和滑稽的动作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学生们在游戏和教师的“示弱”中更深层次地体味到材质的美。(课时的行进节奏张弛有度、激越振奋,好似一曲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旋律清新,流畅欢快,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滋养了艺术细胞。)
课尾:在“小小收藏家”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再次欣赏书本的五幅不同材质的艺术品,感受艺术品不同的材质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如果你是收藏家,想收藏哪件艺术品,为什么?在完成连线题,感受材质之美,再到说理由,谈感觉,学生欣赏感受之旅在下课铃声的音乐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课时的行进节奏舒展、平缓,好似一曲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旋律典雅,韵味隽永,学生的练习、评价表述能力在课中提升,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般的感觉。)透视:
节奏是时间行驶的特殊轨迹,它可以感染人的情绪,左右人的注意,也同样可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时间的价值总是蕴藏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极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科学地分配时间,讲究严谨的课堂结构.教学的内容常常被理性地分布在各个教学时段,形成严密的课堂结构。
本课前几分钟的铺陈阶段,教师设计了质疑、对比欣赏的教学环节,课堂的气氛呈聚合之势,学生的注意力即刻聚集起来,而其心理则处于一种期望状态,此时教师便可以较容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投人学习过程。课中,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帮老师解决疑惑,这时的教师角色常消融在师生互学共进的乐趣中,消融在师生心灵的互通中,这是课堂节奏的高峰时段,也是学生心力与教学重点合拍的最佳时段,理性的知识已然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载体。之后课堂的节奏呈现低谷趋势,教师利用“连线”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艺术作品由于不同材质呈现不同的美感,用“小小收藏家”的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评价、表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了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激情进行到底!
课堂节奏的控制既是一门教学艺术,又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整堂课的节奏变化犹如乐曲的旋律线,抑扬顿挫,张驰错落。美术课作为一门较为愉悦的课程,教师可在较为宽松的状态下,运用各种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熏陶。但针对美术课“活泼有余,紧张不足”的现象,我们教师还应通过小组比赛、师生互评等教学手段唤起他们的紧张感,通过“张”与“驰”的互相错落.达到课堂教学的韵味美。
分层:让训练更科学 课堂剪影:
老师在《有人脸的器物》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如下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采用盘条成型法或泥板成型的方法创作有人脸的器物; 深化层面:采用综合成型的方法创作有人脸的器物;
探究层面:在黏土上适当添加、切除创作有人脸的器物。正因为老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以适当的目标为导向,设计了以上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训练要求,所以在作业中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地投入,那么地自信,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都取得了成功的体验。就连平时最让老师头疼的同学也用泥板成型法造出了学校的浮池桥。透视: 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课堂中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取决于他们对自己身心发展水平的自知、自控、自主程度。这种程度越高,他们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越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进而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地学习。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自由、主动、充分的发展。
上述课例中,老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定了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提出了分层作业要求:美术基础好、悟性高的学生,训练他们的创新求异思维,在综合成型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添加;美术基础一般的学生,训练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泥塑方法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训练他们用最简单的泥板成型法和盘条成型法进行拼搭,有效避免了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现象。分层,是这位老师课堂中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生模式的“规范”中自由地学习,自主地学习,最终实现有效学习。
监控:让过程更优化 课堂剪影:
X老师的课堂活泼灵动、张驰有度,学生的学习热情、表现欲望被激发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学生学得那么投入,教师教得那么自如。老师利用课件提出了明确的作业要求,给定了合作的时间,学生三五结合在欢快的《时间象小马车》的乐曲声中开始了创作。只见老师“忙碌”地穿梭于各组之间,或给予建议,或给予激励,随身的数码相机也不时记录下了学生合作的和谐,记录下了作品中的创意„„学生创作活动在课件的倒计时中结束二课堂加一列快车稳稳地向前驶进,马力十足,在下课铃声响起时嘎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出乎意料的感觉。透视:
对教学过程持续、有效的监控是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课堂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即理解和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和学到了什么。X老师的课堂始终以“任务”为导向.她对教学过程能动而艺术的“监控”体现了其智慧的课堂驾驭能力。作业要求给出之时,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立即按教师要求去做,此时持续、有效的监控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X老师深人到学生中间,监督作业进展情况,随时摄录下合作的精彩瞬间和美妙佳作,进行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变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心理合作,引导学生更好地投人学习过程,使大多数学生的创作顺利进行。走到学生中间,走近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创作思路,还可以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美术课堂创作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为了确保学生作业的成功率,这时候教师是助手,是顾问,是信息提供者,同时也是一位“监控者”。有效的课堂需要我们这些“引路人”采取一种充满智慧、充满民主的管理监控方式.以达到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一切散落在字里行间的知识都是课堂教学节拍里的一个个音符,仅仅把这些因素堆砌在一起不足以奏响课堂教学的华彩乐章。课堂40分钟,仅仅围绕课题完成一张作业本上的创作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如果我们教师是一台有思想的放映机,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洞悉学生的心理,控制放映的节奏,让人不觉得时间的流动,一切都在轻松愉悦中进行.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渐人佳境。如果我们的课堂始终能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新奇,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就是有效的教学。
把思考留给自己,把时间还给学生,上好小学美术课并不困难!
第三篇:怎样上好美术课
怎 样 上 好 美 术 课
美术课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都有爱画画的特性,信手涂鸦,得以抒发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呢?这是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多年了,现将自己在美术课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与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搞好美术教学工作。
一、重育人,辅以绘画艺技
我们在美术课教学中,对待小学生应首先从育人角度,在审美、价值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对教学工作作一探索。画画的小学生并不一定个个都能成为将来的画家,绝大多数小学生也并没有将画画锁定为一生的职业而从小就努力追求。当然也不否定部分小学生将来成为画家,从事画画职业,绝大多数小学生学画画,只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求知阶段。我们对美术课教学首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教美术定位在育人上。培养小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美的审视中,陶冶性情、净化情感,树立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开发智力,热爱生活,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对人类有用之材。
当然美术不是认字或其它学科,我们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应当辅以绘画的艺技教育。如绘画工具的认识使用,绘画方法与技巧,绘画的类别等理论常识,也应以深入浅出、亲切、活泼地逐步讲解,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对于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面,我认为不要苛求什么,顺其自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形成作品的多样性。
二、重兴趣,运用正确方法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积极的感情是指兴奋、愉快、欢乐等等。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满怀兴趣,总是以无法比拟的热情和兴趣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生活,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当他们还不能用具体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便借助于各种材料乱画,试图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美术课教学中,重在启发、引导,通过欣赏画家或教师范画,游戏,讲故事及电教手段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学画的兴趣,只要孩子始终保
持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便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兴趣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
为了始终保持小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采用了根据学生年龄,在教学中,教学要求和评价有所差异。如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绘画不作较高要求,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理解能力,且徒手控制笔的能力也差。但信手涂鸦、自由想象等方面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以线描画为主。且对造型要求不高,只要求他们自由表现,大胆用线用色,并引导小学生理解造型的结构、体积及构图、空间的关系等基本规律。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则要求他们多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并要求他们能运用绘画基本语言:点、线、面和色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念和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提高了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重表扬,培养孩子个性
小学生绘画,是天性的流露,他们常常不顾实际比例对被描绘的对象,进行大胆夸张与取舍,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段,任意添加,调整内容,在夸张变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他们本能的冲动加上笨拙的小手画出了让成人都感动的画面,因此我们对每一张画都重在鼓励,表扬这种创造力,使这样创造力得以持久。小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绘画作品,它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表现能力,是小学生思维形式和想象力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的真实再现。对于小学生美术的教学和评价应该始终体现“小学生”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不能以成人的观念来理解美术。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不能用纯专业的教学形式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也不能用成人的欣赏标准来衡量美术,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欣赏、评价他们的作品。艺术是最具个性的,小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每个小学生都有独特的性格、思维和情感。表现在小学生作品中,就有不同绘画语言:有的细致精美、有的粗犷豪放、有的色彩悦目、有的线条宜人、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光明美好、有的写实、有的富于想象„„这些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作业中,有许多是十分优秀的。对一些平淡呆板的作业也要肯定他们的长处,提出个性意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掘小学生的潜能和天性,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画,培养小学生个性。
在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方面,教师的审美情趣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引
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再加上自己特有的绘画形式来表达,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有个性的绘画作品。小学生生性好动,思维活跃没有禁锢,采用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对学生进行“自由绘画”教学,完全解放学生,虽能发挥小学生天性,使美术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创造出一片光彩夺目的美术天地,但这种教学没有发挥美术课教的作用,使小学生总停留在一种原始的创作表现风格。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需求逐渐提高,渐渐地不满足于这种原始的表现风格。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小学生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小学生的事,社会、学校、家长等因素都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无论是教师、家长,如果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科学、平常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个孩子,那么我们的小学美术教育前景一定可观!
第四篇: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
朱华云
备课是关键
通过26年的教学,得出一些经验,要上好小学美术课,备课是关键,要根据儿童的内心世界所追求的童趣来备课。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作业形式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不以成人的标准去改变学生的梦想,不抹杀童心。兴趣是学生创造的强大动力
美术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静多于动,弄不好学生就会厌学,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为此,我在不影响传授知识的同时想了许多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如课前小律动、小组探究学习绘画法、成果展示等。课中根据课本内容再穿插一些音乐,做一些适当的讲解和律动。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师爱。我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关爱,以情换情,使学 生倍感亲切,爱听我的课。当学生心理处于乐于“接受”,将听课视为一种“乐趣”时,就会使学生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注重实践,因势利导
根据儿童爱美、求美的天性,在他们对绘画有兴趣并能了解绘画创作的一般过程后,我要求他们自己思考,进行创作。儿童虽然没有表现绘画创作的高超 技术和技能,然而,他们有真情实感,表现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包袱,兴之所至,在稚拙的制作中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人生的真善美,一种天真童 趣。我对这一份儿童的感情和表现欲,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少干涉,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在他们大部分作品中都可看到儿童们的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
多欣赏美妙的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我尽我所能,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多欣赏一些名家的绘画作品,看其他省市小 朋友的绘画作品,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欣赏,对他们的做法不加干涉,只做适当引导。在 愉快的氛围下,他们被美妙的事物所感动,从而激发起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 学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习惯和文学写作与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它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堂小小的美术课渗透了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浓浓情意和关爱,美术教师在课上既教书又育人。美术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阵地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强烈的 感染作用。可借助美术特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融合时代精神布置教室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美术课开展各种校园标志设计活动等。学生的心灵 是可塑的,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纷呈的美术天地,让学生主动地接受 感染和熏陶。
第五篇:怎样上好美术课的一点体会
怎样上好美术课的一点体会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