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

时间:2019-05-13 01:2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

第一篇: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

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 龚亚夫

本次校长峰会的学术指导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的工作经历十分丰富,他曾在中学当过英语教师,在教育局当过英语教研员,在教育部做过干部,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过英语教材的编写工作,可以说,他的经历几乎涵盖了英语教育的全程——课堂教学、政策制定、大纲设计、教材编写。几十年来他自己旁听过的英语课不低于3000节,因此,他的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

在本次论坛上,龚亚夫老师结合自己数十年来的英语教育工作经验,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这一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教育部提出的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与国际上许多机构提出的教育目标非常吻合。在外语教学界,早在30年前就有许多专家提出要通过外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品格、素养等,但是这30年来大家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到了今天已不能完全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总目标。

龚亚夫认为,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

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现在外语教学界和普通中小学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性品格,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按照美国学者的分析,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有以下特征,他精力充沛又很安静,既聪明又有点天真,既玩世不恭又非常有责任感,他非常有想象力同时又扎根现实。

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龚亚夫认为,现在外语教学界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外语教学进行围攻,很多人说外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现在的外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但是这里存在很多问题。

龚亚夫表示,现在教材内容多为想象中的外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并据此设计练习和活动,事实上,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另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认知思维挑战,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一些缺乏思想内容的东西,比如:你想吃点什么?你会爬树吗?你们家有几口人?诸如此类。这种英语表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得上。

我们让学生学习外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外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

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龚亚夫表示,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例如,中小学教师经常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开门、关门,如果此时我们同时教给学生在开门时要看一下门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需要为他扶着门,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

再比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其实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不过现在学校没有这样一种系统设计,没有整体考虑,所以很多教师觉得非常困难。

最后,龚亚夫表示,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非常陈旧,所以整个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学思路基本上没有改变。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改变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篇: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核心

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信用制度

前言: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社会原因及建设现状,而且针对中国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与完善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产权制度建设、重视实行严格责任、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批露制度、以及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来了解一下社会系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

什么是信用?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信用最初是一个道德概念,是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说话办事的一种行为准则。当人们把这一道德意义上的信用概念用于经济活动中,以信用为担保,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时,它便成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即信用交易进而信用经济。信用交易——信用经济的兴起,增加了市场交易的风险,无论是哪一方的失信都会给对方造成损失,以至造成市场交易链条的中断。要规避风险,要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法律的介入,使信用又成为一个法学概念。因此,信用是一个集道德、经济、法律于一体并有着内在必然逻辑联系的综合性概念。

基于上述对“信用”内涵的基本认识,思考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宏观而论,无疑应该包括与上述内涵相一致的三大内容,即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和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建立起诚实守信光荣、不诚实不守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在大力发展信用经济的同时,建立起全社会的社会征信体系、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发展一系列信用工具。

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将上述具有诚实、守信特征的信用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设“信用法律”。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支撑,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主导,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保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信用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如上所述,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就是信用制度,下面将着重分析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原因

信用一词最早是属于道德伦理范畴,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双方行为的一种规范。要求当事人自觉遵守承诺履行义务的道德准则,是一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品行。而法律意义上的信用是关于经济信赖的社会评价,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诚实守信能力和经济履约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信赖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有两次很大的信用危机,一次是九十年代初的三角债,发生在企业之间,一次是九十年代末的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在企业和银行之间。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是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经济中存在良好的信用基础,我们可以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作为信用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经营者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或服务欺骗消费者。为保证信用体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我们有必要把信用作为一种要求和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表现出来,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含义。

二、目前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基本状况

从1989年开始至今,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信用业的起步

由于对外贸易企业对信用调查的需求,国内出现了部分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咨询策划机构,中国的信用业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民营信用业的初步发展和外资的进入

从1995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品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规模都不断扩大,对企业信用调查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内出现了新的民营征信

企业,外资征信和资信评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我国信用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政府推动信用业发展

2000年至今,在加入WT0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更加开放,居民信贷消费增加,社会的信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失信行为的不断增加,也促使政府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信用机构的建立。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起来并开始发挥作用,个人征信试点也开始进行,并在上海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四类不同的信用机构:一是政府部门所属、专门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活动的机构;二是中资民营的企业征信公司,主要从事企业信用调查和咨询、风险管理等业务;三是已经进入中国的外国征信机构,提供企业征信服务;四是正在试点的个人征信机构,例如上海建立的个人征信机构,已经有100多万上海市民在个人征信机构中拥有了自己的信用记录。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有了上述的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初步形成,企业征信市场的集中程度逐步提高,个人征信试点初见成效,中央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建立并发挥作用,但是就全国信用体系的建设状况而言,这仍然是初步的发展,距离建设信用社会的整体需求,确实仍具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社会信用制度的概念

一个人或单位做了失信的事,应当同时受到两种惩罚:一是法律惩罚,即国家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失信者做出的民事、行政或刑事制裁;二是社会惩罚,就是当人们都知道某个人或单位不讲信用时,都不愿意和他再打交道,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寸步难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诚信度,就取决于上述两个惩罚的力度。我国现在之所以失信事件屡屡发生,很多行业或地区出现信用危机,就是因为上述两个惩罚力度太小,法律惩罚缺乏刚性,社会惩罚几乎没有。对失信者的社会惩罚机制,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信用制度,它是对失信者的法律惩罚机制的有力补充,二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地区的诚信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合同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关键是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的基本目的,在于建设诚信社会,确立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推动经济发展。它所针对的,正是我国社会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的严峻形势。

四、对社会信用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建议

(一)加强产权制度建设

产权制度建设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有效性,其二是经济性。有效性要求产权制度必须被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和遵从,经济性则是指产权制度建设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制定及维护它的成本。这两个原则决定了市场化过程中产权制度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社会信用的维持必须建立在积极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不管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多高,仅靠个人自律是难以保证社会信用不出问题的,即使在一个把守信用当作个人习惯的社会中,产权制度依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产权制度作保障的社会信用是完全靠不住的。

(二)重视实行严格责任

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只要不存在免责事由,违约行为本身就可以使违约方承担责任。因此严格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守约方的利益,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增强当事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克服信用危机。严格责任原则不仅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而且也为国际公约所采用。

(三)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披露制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事信用同样呈现出高度信息化和公示化的特征。信用信息的量化和公开,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便利,有效地降低和削弱了市场交易风险,顺应了现代商业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首先,信息的量化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条件。其次,信用量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商事信用信息对他人的公开的过程,信用信息的公开,意味着商事信用信息已不再是他人不能问津纯粹的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再次,信用信息的公示既是信用信息量化的目标,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商事主体在进行交易之前必须彼此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否则就会招致风险。

(四)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指导,然后利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来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政府就是要解决和承担社会性、系统性,一个单位和一个群体及个人不能解决的事情。由政府牵头,但并不一定必须由政府具体运作。在政府牵头下,必须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委托和指定一些中介公司操作。而这些中介公司必须是独立法人,最好是民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

结语:

时至今日,信用问题之所以又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概因信用制度的建设状况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尽管我们已发现问题,并在努力解决问题,然而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一样,需要我们数代人为之奋斗。为了尽早建立适应我国社会的信用制度,规范信息传递机制,完善信用监督和惩罚职能,我们只有加快建设诚信社会的步伐,才能让整个社会沐浴在诚信的灿烂阳光中。

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公正、权威的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已在全国普及,信用交易已成为其市场经济的主要交易手段,这样的国家通常被称为征信国家。在征信国家,信用管理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强烈,注重维护信用,有着明确的信用市场需求。因此,征信国家的对外信誉较好,信用交易的范围和规模很大,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福利。

第三篇: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物流0741班曾明金0707004046

21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拥有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能力,各指标的具体构成为。

1、人力资源。

人才堪称是新时代的最宝贵的资源,拥有人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

(1)员工素质,该指标从核心员工的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等方面 来考察其具备的素质。

(2)员工层次与结构,该指标从员工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结构来衡量员工的层次与结构是否合理

(3)员工文化程度,该指标涵义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企业人员总数的比例。

(4)员工的专业技能,该指标主要从员工创新能力以及在工作中能否熟练运用各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方法来考察其专业技能。

2、研究与开发能力——也是技术能力

一般而言,技术上的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离开了技术能力的支持,其他方面在有能力也是空中楼阁,是不能长久的。

(1)企业科技人员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力量和整体科技素质,比例越大,说明企业科技力量越强和整体科技素质越高。

(2)研究与开发人员占科技人员比重,该指标反映企业投入研究与开发人力状况,比例越大,研究与开发能力越强

(3)研究与开发经费比重,该指标反映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能力,比例越大,研究与开发能力越强。

(4)新产品开发周期,指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生产出来的平均时间,时间越短,研究与开发能力越强。

3、创新能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对产品的追求日益个性化。时代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从客观上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创新包括产品与技术创新,观念与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等

(1)专利拥有比例,该指标反映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效果和科技水平领先程度。

(2)新产品产值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开发的实绩。

(3)自主核心技术的拥有量,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拥有量为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数量。

(4)观念与理念创新,该指标反映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发展能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型企业中。

(5)战略创新,在指标反映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市场与时代要求的反映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1)组织结构的优化程度,该指标反映企业组织层次的合理性及其管理幅度的合理性程 度。

(2)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该指标反映企业以生产、管理到技术研发整个流程运作控制系统有效性程度。

(3)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该指标反映员工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理想追求、是非标准以及企

业存在和发展目的、意义的认知程度,由专家评出。

(4)聚合力,指企业培育企业文化,使企业体建立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精神信念,从而形成企业内聚力。

(5)文化延展能力,该指标反映企业文化对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辐射作用程度。

5、市场能力。

(1)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该指标反映企业产品被公众认可的程度。

(2)产品市场占有率,该指标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

(3)产品销售增长率,该指标反映产品市场扩张程度和增长速度状况。

(4)产品市场销售区域覆盖率,该指标反映企业产品市场销售区域覆盖程度。

(5)顾客导向理念,该指标反映企业关注顾客的价值需求和重视顾客的程度。

(6)市场监测能力,该指标反映企业对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的调研能力。

第四篇:浅谈核心素养(范文模版)

浅谈核心素养

  核心素养应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根本性,能够以一知

十、以一当十;二是生长性,能够促进成长、持续生长,滋养整个人生;三是贯通性,能够融会贯通、成就整体生命。

教育教学由此出发,便能培育出自由、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之真正的人。核心素养之核是什么呢?我以为是作为个体生命的学习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活性元素。它为个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基,为人生的幸福成长奠基。教育要培养人的核心素养至少涵盖如下几方面的要素:

一、价值力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可以赋予万事万物以意义与价值,也即所谓的“为天地立心”。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心中永怀着“人性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永葆“人成其为人”的底线与标尺。

 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教育就是要培植人超越动物的价值感。

爱因斯坦说得好:仅凭知识与技术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倡导者及力行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对于教育而言,培植学生的价值力,重要的是培养价值判断力、价值持守力、价值创造力,即学生要学会明辨是非善恶,有求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追求,认同自由、博爱等普世价值观,发展创造美好价值的能力。价值力是教育为学生种下的生命的福祉。

二、思维力

人的特性的维持有赖于思维、思想。思维也是人探索世界的重要路径。因此,怀特海说: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  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使其终身受益。

三、创造力

现在人们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一个人没有创新能力就不能进步,社会需要创新人才,这是核心素养中不能或缺的一个因素。

第五篇:核心素养(范文模版)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府东街小学 李彩霞

通过学习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的学习,感到内心很受触动。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落实到美术学科,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这一理论将成为美术教育的核心概念,引领美术教育进行发展和变革。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理解和体会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探究式、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探究式”的学习。教师在准备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主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创设情景,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对这点都不会陌生,但如何切切实实做到却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其实,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我们自身观念上的改变。“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教育,我们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要根据学生在绘画知识和技能的探究活动中的需要去提供有力的帮助。

例如,《漫画》一课中,内容就是漫画的表现方法学习,如果要引导学生探究,那就需要在课前让孩子们自己浏览教材和网络上的资料,课堂上分小组推出自己研究出的漫画作品绘制方法和表现方法是什么。这样就不再是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如何,而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当学生发现了漫画的表现方法时,教师的作用是:何种表现方法运用到大家的画面上比较恰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体会,然后在尝试性表现。这样,最终的作业效果自然好于所谓的灌输、接受式的讲授法的教学。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具体指通过课堂上情境的创设,令学生们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美术思维、表达能力去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在想象训练的教学中常常会见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乐趣,他们对事物缺乏兴趣,因此在创作绘画时,脑子一片空白,无从画起。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是否该重新重视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周边事物,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今天,构图、色彩、造型、技法都不是美术学习的重点,而强调的应该是“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比如说在教学《十二生肖》时,我在导入环节,通过电子白板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十二生肖”王国里,里面居住着椭圆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各异的生肖动物。这让学生们不禁惊叹, 原来图形真的都能联想成“十二生肖”啊!随之而来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也会产生了一个疑问,在自然和生活中,到底还有哪些物体能让我们产生这样的丰富联想?学生有一种迫切地欲望想知道,想去探究。

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方式

正所谓“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美术教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生画几笔线条、涂几笔色彩,动几刀刻刀、捏几下泥巴或者拍摄几张照片。真正的美术课堂教学是要带给学生切实思维变化的审美素养积淀、人文素养培育。要做好这种转变,需要我们完成以下几点。

(一)把美术教学活动变成“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宽松的氛围,为学生留有提出假设、研讨方案、沉思默想、操作讨论的空间,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验证。例如,在教学《我做的乐器》—制作这一内容时,让学生猜想如何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好。课堂讨论异常激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胆猜测,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通过操作、实验、思考,很快学会了做乐器的正确方法。

(二)把美术教学活动变成“大胆尝试——迅速发现”的探究过程。机灵的推测,大胆的尝试和迅速的发现,往往是创造性思维飞跃的结果。课上先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小组讨论——得出新知。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会由自己发现的快乐。在教学“废旧物的新生命”时,我提供了各种材料:有纸杯、胡萝卜段、秸秆段、纸筒等等的工艺龙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去练习。学生在自己摸索的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互相讨论交流,了解更多知识。整堂课波澜迭起,每个学生都积极尝试,积极参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经历了一次探索、求知的历程,实现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转化。

三、教学成果

美术“核心素养”真正内在的东西,比如说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等是难以检测的。我们能够检测的只是一些外在的、简单的、平庸的素养,比如美术的基本功等。我们的教育,是需要在下一代才能检验成果的事业。美术,也不仅仅是一般人所看到的架上绘画,更不是教师们基本教学技能的“简笔画”。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某种低水平模仿、低水平徘徊的所谓技能传递的水平上,那么,美术核心素养的达成必然是空话。那么,“核心素养”时代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检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呢?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思考在实现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的美术课程时,就要看是否改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否挪移美术教学的重心,每一位学生在一节课之后究竟有哪些收获。

“核心素养”时期的美术课程,绝不是教学生画出一张画,做出一个泥塑、剪出一张剪纸,美术课程需要解决的是训练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法。当学生能够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美术课程里,将自己积淀的美术思维方法用于他的其他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处理问题的方法时,当他们能够基本做到艺术化生存的时候,那么,“核心素养”的目标才算是真正地达成了。

一节40分钟的美术课,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传授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恐怕也没有哪位教师能够说自己在短短40分钟的一个课堂中,能够令学生们把刚学到的美术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所以,我们要尝试从海量的美术文化信息里,检索出可用于课堂的,是以学生心身发展的材料。我们必须打破“知识与技能”的形式上学习的枷锁,从中酿造出能够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营养液”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把有限的课堂时间,投放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的指引中。

我们教师在与每个学生相遇的时候,要试着润泽他们的心灵;在每节课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学会带着“镣铐”跳舞,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把新时代的锁链打成通向自由的利剑!

下载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核心素养

    浅谈核心素养 时下,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有何特定内涵?笔者对......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政策的提出,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越来越......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5篇可选)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 ——市直片区高中数学教师现场教学比赛有感 一、缘由近日,市教科院举办了市直片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比赛。十一位参赛老师经过第一阶段书面教学......

    版A4 核心素养与构建高效课堂[大全]

    核心素养与构建高效课堂 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大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 摘要:2016年9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到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策略(定稿)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策略 摘 要: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

    一年级核心素养

    一年级核心素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

    核心素养论文

    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核心时代‛已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未来发展提供有核心素养的学生。那学生的核心素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