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1:2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

第一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

——以苏轼《水龙吟》教学为例

江苏省泗洪中学 程振理

在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论坛上,笔者执教了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受到与会专家与老师们好评。反思这一节研究课,我觉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力,让学生“自觉”阅读,“自觉”认知,“自觉”理解,“自觉”赏析,“自觉”评鉴。笔者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自觉”体悟,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应然路径。

一、解构文本学习心理,让学生“自觉”阅读

阅读学认为,文本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心理认知活动。因而,文本阅读离不开读者的个性体验与独特感受。“语文即语言”[1],其文本的载体是语言文字。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东西,通常总是通过“自觉”的心理活动而实现其认知、理解、赏析、评鉴和沟通交流的。人们阅读生活的方式,包括对文本的“阅读”与“内化”,原本就伴随着“自觉”的心理认知活动。也就是说,文本阅读本身实质上就是一种对言语文本的“自觉”行为。

这里所谓的“自”是指“自己、自主、自然、自发、自动、独自”等;“觉”,含有“感觉、察觉、品觉、悟觉、醒觉”等意。许慎《说文》:“觉,寤也。从见,学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寐觉而有言曰寤”。因而,“自觉”主要指“自己感觉、自能察觉、自主品觉、自可悟觉、自会醒觉”之意。

任何文本的字词句篇,按照不同规则组合的语言文字,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含义与意蕴,传递着不同的思想与情感。即便是同样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不同的人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譬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独特意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复杂情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奇特神韵„„阅读者无不以“自觉”得之,古诗词阅读尤其如此。

例如,笔者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将学习目标设计为:“初步学会古典诗词鉴赏方法,自觉感悟苏轼词作言语意蕴”,而将导学方式确定为“自觉自悟,对话交流”。这是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2]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3],即不宜作过多的呈现与分析,而要让学生“自觉”阅读。

二、抓住诗词体裁特征,让学生“自觉”认知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较之小说、散文、戏剧等,诗歌更显其含蓄、凝练、跳跃、丰富。面对同一篇古诗词文本,每一位读者都会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运用自己独特的的认知方法,遵循自己思维的“自觉”路径,自主领悟文章的内涵与优美,自主体验思想情感释放的快意,因而必然产生“自觉”的文本解读。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觉”的平台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体悟与建构文本意义。笔者在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时,为了引导学生对词这种独特的体裁有所认知,利用上课之前的两分钟特意设计播放了一个说唱《水龙吟》的视频,学生们很快听出了唱词的内容,顿时兴趣大增,怀着好奇而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的学习环节。在多种形式的反复吟咏《水龙吟》之后,笔者率性大胆地为《水龙吟》现场谱曲并演唱,唱出自己的理解与情意。在我的感染和鼓励下,个别大胆的学生也颇具个性的唱上了一两句。这其中,无论是老师的曲调,还是学生的唱声,自然不乏阅读者对诗词内容的个性化解读,其实更是一个独特的心理“自觉”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自觉”释放的过程。

不仅如此,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歌曲如《青花瓷》等,引导学生以今溯古、比较体味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与章质夫《水龙吟?杨花词》(燕忙莺懒花残)的韵脚与重音等,以使学生加深对古诗词体裁特征的认知,体味古诗词体裁的独特与魅力,进而个性化地“自觉”阅读与品味。

三、把握诗词言语风格,让学生“自觉”理解

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形象、含蓄等特点,通常需要学生字斟句酌、自觉理解,方能读懂诗词句意,领会言语内在情蕴。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言语风格,关注古诗词语言现象。语言风格诸如“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清空骚雅”“密丽质实”等,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风格的语言背后,寄寓着作家不同的情感。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语言幽怨缠绵,寄寓了目睹杨花而惜春伤己之情;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语言雄壮超脱,则寄寓了身经风雨而潇洒旷达之情。

古诗词语言现象,例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月”涉及音乐文化常识,指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绿”和“闹”,涉及古诗词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另有特定语境义,这里是可爱、顽皮的意思;“昨夜西风凋碧树”中的“西风”隐喻严寒甚至是反动势力,“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东风”则隐喻希望、美好或是革命的力量,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深入体味,去理解和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这必然是一个“自觉”理解的过程。

在教学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对话交流:读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后,你最欣赏词中哪一句?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句?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旨在引导学生从把握诗词语言风格的角度,自觉理解词句内蕴。学生自主展示时,仅“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一句,就有多名学生的多种解读:有的学生说“惜,怜惜的意思。从教坠,即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有的学生说“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这就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有的学生说“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作者于‘无人惜’处,暗暗透出缕缕怜惜之意”,还有的学生引唐圭章《唐宋词简释》语解读“咏杨花确切,不得移咏他花。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

如此诸多解读,虽为学生“自觉”所悟,却又都能够自成其理,自圆其说,可见古诗词的阅读与理解,本身就是一个“言语自觉”的过程。

四、感悟诗词形象意境,让学生“自觉”赏析

形象与意境是诗歌内容的主体。品读和感悟诗歌的形象与意境,便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情感倾向,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主旨。一般来说,诗歌的形象多表现为人物和意象。一首诗中的意象往往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内蕴丰富的。在传统的诗歌中,一些诗的意象通常有其固定的象征内涵,如明月象征团圆或寄托相思、杨柳象征离情别绪、蝉喻指品行高洁、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等。诗人对形象或意象描写所形成的特有境界或情调,往往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大多也正是借助具体形象(人、事、物、景或意象)及其相互关系来体现的。

感悟诗词形象意境,同样要让学生“自觉”赏析。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独特意境、情感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自觉”建构文本意义。因为,人对语言的理解与内化原本就是“一个自我发掘、发现、发展的过程:从人生而具有的脑内语言习得机制(LAD),到得到后天刺激形成具体某一门语言的表达能力”[4],是一个信息输入、内化加工、合成输出的自觉过程。

笔者导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时,问学生:“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你如何理解这首词刻画的形象?”问题一出,学生积极讨论,主动交流,发言也不尽相同:

生:这首词意境凄惋,刻画了一个像杨花“抛家傍路”一样的游子形象。

生:这首词借写杨花的忽飞忽坠,意境缠绵悱恻,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刻画了一位伤春思妇的形象。

生:这首词的意境幽怨迷离,但既不是写杨花,也不是写思妇,杨花和思妇其实都是作者苏轼的化身。

生:这是首咏物词,意境凄伤悲怨,既刻画了杨花的“物”的形象,也刻画了如苏轼一般的游子离人形象。

……

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运用自己独特的的认知方式,追寻着心中“自觉”的理想答案,甚至当场就有别的小组成员站起来反驳,学生思绪得到了“自觉”地飞翔。显然,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学生的赏析是“自觉”的。

五、教给诗词赏鉴方法,让学生“自觉”评鉴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历来并无固定模式,然而但凡鉴赏古诗词,总离不开阅读理解、体悟品味与分析评价,诸如刘勰的“玩味说”“披文入情说”、曾国藩的“涵咏说”等,仍是一个阅读个体内在的心理“自觉”过程,需调动起阅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与知识积累。为此,在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最为通用的鉴赏流程:“看一看(观其作,识其人)、查一查(查其注,辨其体)、读一读(读其词,感其味)、议一议(议其作,明其旨)、品一品(品其句,悟其妙)、想一想(想其技,得其法)、评一评(评其优,获其美)、悟一悟(悟其境,领其情)、背一背(诵其句,会其心)、写一写(写其意,赏其蕴)”,姑且称之“诗词鉴赏十步诀”。

学生在“自觉自悟,对话交流”过程中,通常会涉及诗词评鉴诸要素,比如炼字、赏句、析景、悟情等,还包括对诗词所用表现技法之赏析评鉴。教师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基本的诗歌技法与评鉴方法。古诗词表达方式以描写、抒情为多,其表现手法通常有比喻、对比、对偶、借代、双关、引用(用典)、衬托(正衬、反衬),情景交融、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等。凡此种种,皆须以学生为赏鉴主体,让学生走进文本,“自觉”评鉴。

在教学环节中,我还让学生“结合历代评家鉴语,品读比较苏轼《水龙吟》与章质夫原作《水龙吟》的异同,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此举并不强求学生一定要认同历代评论家的观点,而是倡导独立思考、自觉品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评鉴观点。何况,教材所提供的历代评家鉴语,本就是各执一词。因而,学生对古诗词的评鉴,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诗词的鉴赏就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解读,这里只是侧重强调古诗词的解读要经历一个阅读个体“自觉”的过程。例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虚实结合,画龙点睛,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究竟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此情此意,需要教师“垫路搭桥”,相机引导,学生方能“自觉”体悟,而不是教师直接呈现所谓的“标准解读”。

总之,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说:“古人之言,包含不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高下,各有心会。”古诗词的阅读因阅读个体的“自觉”差异而出现多维度解读,这其实是“不同的阅读主体因其心理图式的不同而形成的正常阅读现象”[5]。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特体验,不能用固有的思维定势,简单地呈现非此即彼的定论。无论什么样的古诗词,无论前人有过怎样的解读观点,学生都须“自觉自悟”“心领神会”,方能自觉建构文本意义——这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应然路径,是完全符合诗歌鉴赏规律的,也体现了教学者对审美接受主体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徐林祥.“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J],2008(3C).[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4]许昌良.沉静语文——语文教学变革的深情嘱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231.[5]李建邡.古典诗歌的鉴赏和教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6.(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4年09期“学术圆桌”栏目)

第二篇: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和路径

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和路径

古诗词为高考必考内容,但是得分相对较低,而考生答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不能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找到读懂古诗词的方法和路径。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典型例题,总结一些常见方法,以供参考。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赠给张丞相,一个“赠”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孟浩然与张丞相忘年之交的好友关系,同时顺理成章表露引荐之意;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的角度看,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只有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被贬官到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

问: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之情。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这首诗的丰富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例4.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答: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含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掌握好。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约定性的含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含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含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理解。

例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问:“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例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问: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2006年浙江卷)

答: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了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了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结尾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例7.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赏析尾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答: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这完全是建立在前三联对军队艰苦生活刻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

第三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创新路径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创新路径思考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有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因此,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创新路径思考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古诗词教学设计以及创新路径的策略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一、运用背景故事,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诗人在对诗歌进行创作时,一定会有一段背景故事,所以诗人才会写出富有感染力的诗歌,或表达内心的无奈、或表达内心的欢喜等。诗歌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对诗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从中领会到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陋,应该弘扬什么,应该摒弃什么。同时,在对诗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又获得一些文学知识,对学生的学生和成长均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学生有时会不注意听讲,对古诗词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但是一旦有故事听的时候,学生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应用这一特征,运用背景故事,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赠汪伦》的学习,教师便可以借助背景故事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学生对于背景故事一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背景故事李白是我国非常有名诗人,不但喜欢作诗,还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先生想和李白成为好朋友,便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到“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但是,当李白到那里准备欣赏美景时,却什么都没看到,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汪伦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一同饮酒作诗,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便吟诗一首《赠汪伦》。这样学生在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谊,理解李白内心的不舍情感。

二、重视创新,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能够对诗句有所理解便可,不需要字字句句的进行深入探究。例如,人教版教材《小池》的学习中,要创新教学路径,应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这首诗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所以,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环境,让学生反复读这首诗,想象自己来到了诗人所描写的小池边,有小池塘、有泉眼、有树荫、有生机盎然的荷叶还有停落在上面的蜻蜓。之后,请学生们拿起笔,将自己心中的画面画出来,以便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绪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结合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从内心深处体会“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意。

三、扩展延伸,帮助学生感悟意境

对小学生审美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且提升他们对意境进行感悟的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通过古诗词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我国诗歌的题材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不同,对同一题材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题材比较相近的诗词,通过对比的形式,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提升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更深层次的感受诗歌的意境。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会学习到苏轼写的《浣溪沙》,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给出晏殊的《浣溪沙》,以便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的练习,掌握更多的拓展知识。同时,学生在对比学生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不同的诗人,对诗歌的表达手法以及表达形式的差异,学习不同诗人的表达手法。

四、结束语

总之,古诗词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知识,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等。同时,更加深了学生的文学功底,锻炼了理解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I

[1]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80.[2]刘莉.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43-44.

第四篇:浅谈古诗词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

白山市二十六中学 梁晓华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古诗词教学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它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是发自诗人内心的声音。诗歌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往往是作者个人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因此,我们赏诗之前,应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这就是“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闻官兵收河南北》,此诗节奏明快,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人自“天宝之乱”以来,备尝艰辛,流落蜀川,时时忧国怀乡,忽闻乱事平定,不禁大喜若狂,激动欢欣之情奔涌喷薄而出,不可遏止,因为喜集一身,神驰万里,归心似箭,便有了尾联的神来之笔,诗人仿佛乘长风,插双翼,直飞洛阳故居。尾联的字里行间,明显地跳荡着一种浓郁的“喜”的旋律,鲜明的“快”的节奏,不仅将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在狂喜之时的心情一气贯注、奔泻直下后,进一步把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它是诗人沉郁心理的一种释放。这里,并无实景的描绘,诗人凭借心中的激情,通过发挥想

象,为全诗开拓了深远的意境。在教学古诗词之前,我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人身经历以及作品创作的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中不但体会了诗词之意,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头脑中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了解。

2、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朗读指导,反复诵读。

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及朗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深刻。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

做好朗读指导,使朗读有的放矢。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韵律,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在诵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五言句为三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句为四个音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让他们真正地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

情相融,与诗中人相通,充分地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当时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使他们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和“诗眼”去品析诗情,晓诗意。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再做整体理解,体会意境。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在天亮后再看看这春雨后的锦官城,到处都应是带着晶莹雨珠的红花。诗人赞美了春雨,抒发了喜悦的心情就显而易见了。再如: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正是这意境。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通过对文中的各种的想象和联想,学生已经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便是所谓的“诗眼”。作者往往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凝于作品中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即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作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快速把握诗词大意,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之美。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的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所以我们要重视古

诗的思想感情分析,分析它的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忧国伤时,寄情山水等感情。那该如何做呢?就应该有必要抓诗眼知感情了,即抓诗的意象;抓住诗中的重要字词句和重要章节。

四、抓住诗中的重要字词句精心设计提问,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也可从文章中找出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在品味中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作者的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中说:“能够把少年‘拴住’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巧于提问,启发阅读,引导深思,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想和创造才能。在较短诗词的教学中,学生进入创设的诵读情境后往往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哪些句子体现了该诗的感情基调?试做分析。”“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打动了你?”“这首诗中哪几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等等。

五、古诗词的教学还要注重积累。

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因此加强学生整诗的积累、诗文名句的积累是丰富学生知识、扎实学生语文功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一有好诗名句我就要求学生积累下来。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入情入理。我在教古诗词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加大古诗词的量,以诗带诗,以词引词,用思乡之情、爱国之情或其他的情愫贯通几首诗词,尽可能走进学生的情感深处。如在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诵读几首关于送别的诗:《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赠汪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并让学生通过自学理

解搜集一些古人关于送别的名句背诵展示。这样就达到了以新带新、拓展诗词量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如果这样长期地坚持下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语文底蕴也就变得深厚了。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扬长避短,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的理论,不断探究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诗词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感性的文字,从中体会诗人的善良和博大的胸襟,感受到人的一生不论遇到何种坎坷,都要勇敢乐观地生活。

第五篇:古诗词教学

透过英美“新批评”方法,初探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内容提要】

新批评方法认为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意思表达,是含糊的,任何明确的表达都有相对的不确定。不仅意思是多重的,情感也是多重的,研究他可以感受不同的情感。他们提出了对作品“细读法”和“作品的四层面分析法”如能按照这样的办法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去欣赏诗歌,将极大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读诗要有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进而对语文感兴趣。

【关键词】 细读法 四层面 声音 语义 意象 象征

一、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声音美

新批评方法认为文学作品里有韵律、节奏、拟音等所有音乐性的要素。

人的精神成长和生命演变如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我们不能跃过这一重要时段,让冷酷的冬天过早地降临。否则,就是悖逆了孩子精神成长的自然法则,其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童心丧失,灵性泯灭。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诗歌所具有的抒情性、音乐性特点,通过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步入诗歌的殿堂。

案例描述:

教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季的美丽景色,并配乐朗读诗歌。

(学生欣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脸陶醉)

师:美吗?刚才从你们那专注的神情中,可以知道你们已被深深地吸引。

师: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知了的叫声。

师:是啊,还有可爱的知了呢!你能不能把话说完整呢?

生:我听见知了在树上叫着。

师:瞧,听得多仔细呀!

生:我听到了落叶落下的声音还有雪花飞舞的声音。

(师生对话,交流感受最深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的头脑里想到了哪些好词好句?

生:六角形的雪花无声无息地飘着,地上、树上、屋顶上全都白了。

师:这个句子美,你的声音更美!

生:花儿在春风的吹拂下张开了花瓣,燕子在天空中一边飞一边欢快地叫着,仿佛在祝贺着春天的来临。

师:真好,你肯定是一个爱学语文的孩子!

生:夏天的雨后,空气是那么新鲜,其中还带着泥土的芳香味。

生:河两岸新生的小草,笑眯眯地像是正在和蒲公英的小黄花悄悄说话。

师:在大作家、小作家的笔下,四季显得更加多彩。可见,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

师:有一位叔叔把四季的美景写成一首诗。(教师板书课题)师:刚才你听到什么声音就用什么声音读课题吧

(学生齐读课题)

师:认认真真把这首诗默读一次,思考: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节与节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看谁发现的规律最多。

生:老师,它们的行数都是五行,而且句式差不多。

生:我发现每个小节都有“——“。

师:你的小眼睛真亮!

生:诗歌中的“到、道、蹈”读音很像!

师:你真会动脑筋。不仅只有这些,还有“悄”、“笑”等,我们称为押韵,那这些字押的都是什么韵呀?

生:“ao”韵!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小溪”、“金蝉”、“落叶”、“北风”都唱起了歌儿。

师:他们都唱起了什么歌呢?

(指导学生读好象声词)

„„

师:来,我们分四人小组学习,先将你喜欢的季节读一读,再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巡视指导。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会学习!现在,来谈谈你的收获吧!师:刚才我们读诗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读诗的声音朗朗上口,好听。生:我发现了诗歌里边有音乐。

师:对啊,诗歌里有各式各样的旋律,只要你多读,认真去体会就可以感受到。

【分析与讨论】

文学是语言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但是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音乐具有着细致、优雅、朦胧之美,而语文的世界是人性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诗与歌本是一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诗歌的思想内容,让诗与歌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进而产生共鸣。

(一)、音乐的感染可以渲染主题氛围,引人入胜,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品味意境,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在学习第一小节时,一曲欢快动听的《春天在哪里》,很快就将教师和学生带入春天盎然生机的意境中,桃花、梨花、蜜蜂、蝴蝶„„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已蕴在心底。这就不仅仅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美好无比的春天,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二)、用音乐的形式沟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不仅融洽了感情,而且充分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新课伊始播放与文本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然就能扣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诗歌教学,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在案例中的老师充分注意到诗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韵律美,使学生产生爱学诗歌,乐学诗歌的感情。《四季的脚步》

整首诗押的是“ao”韵,如“悄、到、笑、道、蹈„„”,而且采用反复吟诵“XX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的手法,老师让学生读诗歌,找出节和节之间有什么特点,这样从整体入手,学生更易于品味诗歌的整体意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让歌与诗中的内容结合到一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沟通情感,并让“歌”为“诗”的情感升华,一浪高过一浪,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趣,实现“我”、“诗”、“歌”三者的共鸣。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诗歌教学,应用灿烂的阳光照耀他们,应用清纯的雨露滋润他们,更应用优美的乐曲熏陶他们,使它们在明媚的春光中盛开多彩而艳丽的花朵。

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意美。

新批评认为作品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表达,是含混的,作品通过字面的意思使真实的意思隐藏起来,说话者的真实意思不同于他的表达意思,目的是引起人们注意并且激发新的意思。

宋张舜民有诗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自古至今,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二者同体也。人们也常说“如诗如画”,由此可见,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经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歌里的画,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诗歌里的诗,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里蕴含的情思韵致。诗画相融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意境。中国的优秀诗歌都是有意境的。而阅读、欣赏诗歌一个必

要的也是一个很难的环节就是入画入境。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诗词多属于不必解作品,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作必要的字词疏通外,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旨意的挖掘上,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入画入境。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是一首将多幅富有动感的画面高度浓缩于46字之中的传世佳作。但它又只不过是等待读者激活的一串符号,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从文字进入画境,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气韵生动的画面,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新批评方法,我们用作品四层面分析法里的第二层(语义层)的分析办法,先引导学生想象茅檐、青草、小溪等单独的画面,然后又通过小溪这条线将“瓮媪”、“大儿”、“中儿”、“小儿”等多幅画组合成一幕有立体感的生活场景图,然后,她又引导学生想象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脑海中的画面被激活了,变得有血有肉有生命了。

教学《长相思》也是如此,1.对诗人纳兰性德身在何处的生活画面描述。

教师放音乐(背景音乐是《怆》,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

„„„„

2.对“故园情景”画面的描述。

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

师边巡视边说: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

(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家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变成了花环带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师:好一个生气勃勃,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她看到的。继续看。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

这就是诗中的画,它的意蕴无限,内涵无穷,它能将人带回到古代诗人的生活中,让读诗的人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诗激活画,让孩子们脑海中的意象立起来的过程,不就是学生读懂诗词的过程吗?

三、让学生透过诗里的画感悟诗里的情。

新批评方法认为,读作品我们要透过字面意思看到里边隐含的情感,当然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情感。“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的目的即表情达意,情意统称为意蕴。意蕴中情是根本。因此读诗的最终旨归是入得其情、会得其意。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实录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在诗画中品情会意。例如: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这个“卧”。看图,小儿的“卧”是什么意思?

生:(七嘴八舌)趴、躺。

师:把“趴”“躺”送进诗句中,说说感受。

„„„„

师:小儿的两个脚丫翘起来,想分开就分开,想合上就和上,想前后摆就前后摆„„总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送他一个词!

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天真无邪。悠闲自得„„

师:这是“卧”动态的时候,可“卧”还指“睡觉”或休息的时的安静,例如“卧佛”,多么安详宁静。那你再看小儿“卧”剥莲蓬的表情,再送小儿一个词!

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旁若无人„„

„„„„

从诗中的一个“卧”字入手,让学生反复咀嚼想象,不仅激活了孩子们脑海中关于小儿的那副画面,而且又透过画面十分自然的想到了使这幅画面有灵性的小儿身上流溢出来的那份悠闲自得,若无旁人之情。

同时,“醉”字也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一个诗眼。当学生明白了瓮媪为什么而醉,醉成什么样的时候,我们也醉了。诗人心中那丰富的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诗中有画,诗中有乐,画乐中渗融情意。“读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蹉叹之,蹉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有名的“诗言志”的主张。这里所说的“志”就是“情”或“情感”。因此,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做:

1.从主题展开。面对奇特的自然景观,变幻的社会生活,曲折的个人经历,无论谁都不禁心生感慨,嗟叹不已。于是,面对同一轮圆月,多少诗人写下自己心中情;面对同一处庐山,多少诗人表达出心中感慨;面对一次次朋友的分别,多少诗人描绘了对友情的眷恋。这种围绕同一主题而抒写的诗作,在诗歌的宝库里比比皆是,只要加以恰当的运用,就会对学生情感的触动作用巨大,意义明显。如教学《村居》这首古诗,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醉”的理解是“让人陶醉”,究竟是哪些景物让人陶醉呢?结合学

生学过的描写春光的诗句,学生纷纷回答,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橘黄柳绿时”„„对春天赞颂的情感,一触即发。在诗句诵读中一次次撞击儿童的心胸,以一首整合多篇的呈现方式,让生情与诗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由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3.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因此,必须加强朗读。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入情。所以,我教古诗,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品味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把热爱春天的感

情读出来,读着,读着,我惊喜地发现学生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声情并茂、摇头晃脑,„„看着他们的表情,似乎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中,在美好的春光里神游遐想。读后,心中禁不住勃发出一股对春天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于是,纷纷发言:“啊!春天,我爱你!”“我要为贺知章的《咏柳》配幅美丽的图画。”学生的发言表明,他们已深深体会到了诗中的情感美。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方肯罢休。

四、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新批评方法认为我们读诗要透过联想看到更大的空间。也就是象征(神话)这一层次。小学生不象我们成人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但,孩子能感受到的东西我们承认往往给忽略了。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层次里因为有前面的层次做铺垫,可以让孩子畅所欲言,让他感受到什么就说什么。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

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问”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学习诗歌,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诗歌的精华,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使生命在诗歌的滋养中得以鲜活的成长,与诗歌相伴,芬芳一生。我们透过新批评的方法,拉着孩子们的手,去靠近诗歌,走进诗歌。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物化生活里,揉进生活的诗情画意,那应该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诗化生活。一个炎黄子孙,能得到古诗词的熏陶浸润,也许更能谱写出自己的诗意人生。在语文课堂里,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也呈现“万紫千红”的美丽,让我们的引导也有“润物无声”的渗透力,让我们的“用心教学”也能“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吧。来,挽起孩子们的小手,快快乐乐,走进古诗词!

参考文献、资料:

1、《文学批评原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文学鉴赏》 作者:袁行霈

3、《文艺理论教程》精编版2002童庆炳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5全国小学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

下载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古诗词教学范文大全

    第 1 页 共 1 页 化年青古教宝的少诗学中库高年,略一居每,遭及而歌充意国中尚奋都谈、易一因遇写具的分境是熠情发是点探说首此作作体吟了的诗熠操有历个究:“诗,一特了诵解......

    古诗词教学范文合集

    从王嵩舟《长相思》课堂看古诗词教学 教师教育学院 07021415 胡燕尔 在我的脑海中经历过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往往都有着书声琅琅的氛围,有种“读词百变,其义自见”的味道。从小......

    古诗词教学浅谈

    古诗词教学浅谈 古诗词教学值得研究,本文就古诗词教学作一探讨。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河中,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博大......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 ——以省优质课一等奖《使至塞上》为例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 孔令军 邮编 271400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不小,古诗词教学自然就成了......

    浅谈古诗词教学

    浅谈古诗词教学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入诗·入境·入情”的三重境界 古诗词教学“入诗·入境·入情”的三重境界,即“诵读感知——知人论世——文本解读——想象体验——文本还原”五个步骤。 第一......

    浅谈古诗词教学

    古色古香诗意课堂——浅谈古诗词教学新兴小学陈云摘要: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魅力,无不影响着我们语文教学素养的点点滴滴。优秀的古诗词,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

    古诗词教学浅谈

    ◎栾 梅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眼。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诗眼”、“词眼”。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诗眼”、“词眼”的分析便尤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