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

时间:2019-05-13 01:0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

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

新闻采写的第一次作业(10月25日)

一,采访一位记者,谈谈他们的采访报道技巧

基于条件限制,我采访的是校内校园媒体的记者,虽然他们是业余的校园记者,但是丰富的采访实践也给了他们很多深刻的感受。我参与了很多校内媒体,也做了很多校园采访,对他们的采访感受也是有所体会。就日常的采访量考虑,我选择的是学校红帆网的日常新闻记者,红帆网作为我校学生处的官方网站,承担着第一时间反映西大的任务,而校园资讯栏目又是最贴近地气,最能真实反映校园生活,任务量最多的栏目,所以他们的采访机会更多,经验也更为丰富。梁子倩是网站的一名普通记者,也是我采访的对象。她曾经参加了不止一个校园媒体,并且侧重点不同。后来她又在红帆网站做了组长,在第一线采访的基础上,承担了编辑和采访安排的任务,日常审稿改稿和采访活动安排以及上传稿件都一力但当,而新年还要带新生,非常忙碌。虽然忙碌,虽然辛苦,但工作依旧做的有声有色,并十分乐于这个工作,稿件也做的十分精致,因此我就专门采访了她关于这一年多来记者实践的种种感受和收获。

她说自己当初是怀着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加入这个网站并成为一份子的。可以看得出来,这是用一个十分热爱生活,喜欢挑战和未知的女生,也是一个心思缜密满腹才华的女生,而最终要的是,她的负责和认真,让我深深感动。她说一个记者如果不认真的去采访报道,不用事实说话,那一切都是贫瘠的,空洞的。的确,这是她给我的第一个信息,却也是我能体会到的,最重要的。

做了一年多的稿采访,她提到了最初的胆怯和陌生。刚开始稿子经常写得问题百出,要点不全,信息也没有提供多少,更没有体会到采访的乐趣,只是个不自信和浅显。经过一年的体验,每周都要经历的采访给了她十分丰富的资源以提升自己。她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校园记者进行采访报道。总的经验有三条,一是提前做好和活动组织者和主体的联系,了解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办什么样的活动,是为了什么。从而判断这个新闻有没有价值,而这就牵扯到一个新闻敏锐度的问题。她很善于和乐于在平时关注校内外的大小事,经常看校内的各种展板和通知,寻找可以作为新闻的事实,同时注意打听和网上浏览也是她把握新闻的良好习惯。基于能在每一个新闻事实发生前都了解新闻,所以她总是能报到出同学们关注的,有现实意义的新闻。第二条经验就是全面的实地采访,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个活动而言,要采访组织者,也要采访参与者,问他们其他没有牵扯到这个活动的人所想要知道的问题。要采访这些人,就需要注意沟通,注意大胆的表露身份和采访意愿,并耐心接受被采访者的条件,然后用事前准备的问题和被采访者现场交流,并合理把握时间长短。

第三,采访之后很重要的是报道。而如何写稿时讲经验和写作水平的。一年以来,丰富的校园实践给她的启示是要把握住标题、开头和正文主体三个方面。标题一定要反映新闻事实,并具有独特个性,而开头就一定要用丰富多变的句式将活动或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阐发。正文主体要讲究一个依据,依据活动的长短和规模、意义大小合理安排长短和描述的粗细。采访一个人,就要记录下他的重要的有嚼头的话语和动作申请,报道一个讲座或活 动,就要用独特形式表现出这个活动或讲座都进行了那些环节,有哪些亮点,并适当的加入一点气氛的烘托和观众的反应,乃至一种隐性评价。她说,一个好的稿子一定要有意义,而这个意义就是反应事实基础上的思想性和感悟表达。说出人们想说的就是成功。

二,通读一份日报,看看引言是如何被使用的。

笔者选取的是2012年4月7日的华商报。作为一份在陕西关中地区风行的由陕西省侨联主办的都市生活类报纸,它的辐射范围广布九个多的中等城市,因为有了良好的办报思路,自从1995年复刊以来它从2晚多份的日销量到现在的日销量五十余万份,在陕西中部地区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也不可否认,这与其丰富的信息供给和内容编排有密切关系,在将广告版面全权交给专业的广告公司代理后,华商报得以将精力放在新闻信息的提供和编排发布上。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现在,华商报的纸质版销量依然不见减少,反而与日俱增亦令人称奇。无可否认,华商报在内容编排上的引言使用对其在读者看到的第一眼抓住读者阅读心理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笔者以4月7日华商报的一版引言为例,做一说明。

笔者选取的是4月7日A10版,西安新闻板块的一篇文章,文章便是以文章中被采访的一位县长所说的话为标题,既能反映新闻报道的亮点,又可以给人以极强的吸引力。华商报的稿件编辑特点是每篇稿件的重点和核心提示会在报纸版面的侧面或者文章区域的上方标示,此篇文章也不例外,文章区域的右上方是从文章中抽取出来的,写明事件最新进展。文章开头便是被采访者一位县长所说的话,让人有了了解事情原委的兴趣。接下来,针对采访得到的内容,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划分区域,依照各方反映的不用作为划分依据。首先是当事方,华池县的解释,例举了县政府网站的通报,然后一段是记者采访县长的引言,有转述,也有直述,让人第一时间知道事件当事的一方说的什么。

文章第二个标题是上级政府的反映。其内容有记者从网站获取的信息,也有上级领导批示内容的转述,给读者一个确切的答复。第三个内容涉及的是责任追究方面的,标题便是“违规停车司机将被停职检查”。又对华池县发的处理措施的直接展示,也有记者的采访了解,均是以转述方式呈现。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一篇新闻稿件,要将被采访者说的话语和重要思想抽丝剥茧出来,一部分可以放在标题和醒目位置,一部分可以以转述和直述的方式呈现,把所获得新闻资料和采访成果充分利用,让读者感受到其权威性。同时,引言的使用得当也能增加文章趣味性并能有效吸引读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三,观看一个电视采访,并记录问题怎样被提出和被采访者如何以回答。

听取了老师意见,并对央视名嘴王志应邀为百家讲坛采访著名学者易中天的专访报道重新观看,并记录和分析了采访如何进行,而之前,又观看了王志采访于丹等社会名流和著名记者柴静采访药家鑫父母的报道,两相对比的基础上对电视专访的采访报道进行简单分析如下:

采访进行的时间是在2006年9月,那是一个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年月,那时的易中天更因为其《品三国》前一部分的节目的播出的名噪大江南北。随着百家讲坛节目的火热进行以及之后的第二部分节目即将播出的特殊背景和易中天别致独特的历史讲述方式引起观众强烈反响并夹杂批驳之声的 浪潮之下,素以敢于质疑和否定的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王志应邀对学者易中天进行了采访。采访的总的特点是直接真实和记者、被采访者极为强烈的互动模式。电视播放时长28分钟。

王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易中天他为什么这么火,诀窍在哪里?易先生的回答是没有,因为观众喜欢,他只不过是按照自己平常讲课、说话的方式搬到了荧幕上。这第一个略带点不太友好色彩的问题被一个极富才华和具有超人口才的易中天巧妙化解。然后王志又问了易中天他如何走上了央视的百家讲坛,对此易老师毫不避讳,说他从不看电视,央视后来找到了他,他才知道有个百家讲坛这档子节目,起初以为就是上去做一场演讲,可还没想到是那么长时间的一个系列讲授。他认为自己上电视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而他喜欢人生体验。他不反对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但反对为职称,为升官的学术,他自己上电视讲课只是一种体验。第三个问题王志问的是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讲课方式是否在借鉴评书的方式,易中天当头一句“我就不看评书,何来参考?”一句反问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针对王志的第四个关于他是否在戏说历史的问题,易中天先是以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加以回应,又引用了著名史学家吕思勉的故事加以印证,说明自己的作法古已有之何必前后批驳。

第五个问题王志问易中天“你是否介意”学术超男”那样的称呼?”,易中天直接回答“我介意有用么。这不是介意不介意的事,是改变不了的,既然改变不了的事我又为何介意。但如果你问我喜欢不喜欢,我会说不喜欢,毕竟我是一个搞学术的人。最后一个问题问“有评论认为易老师你是迎合了社会的某种浮躁心态,你认为对吗?”,对此易中天给出的回答是“我肯定迎合了社会和观众的某种需求,至于具体是哪种需求,留给评论家们说去吧”。

节目播出后有很多人认为王志对易中天的采访王志占了下风,而他对学者易中天以那样一个口吻问答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对此王志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给了他自己的回答,我以为这可以对他那一期采访问题的提出,对方的回答进行解释,以下为附文。

第二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 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 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 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 专业性 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1

体的报道a细小的揣测新闻背景,捕捉反常事态的蛛丝马迹b注意了解新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影响c寻找报道破绽,追踪求证新闻的真实核心d预测新闻发展方向,追踪进行补充报道(新闻是主体的角度)e交换角度,突出未被人重视的新闻事实⑦社会公共空间⑧公开征集⑨查询急救电话

3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获得新闻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和核心内容就是判断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具体实在的内容:①整体判断是否具有新闻价值②与以往的哪些报道有关③该线索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④判断事件影响的轻重缓急⑤判断读者的兴趣

4新闻线索的捕捉:①敏锐的从异常情况中捕捉到新闻线索②根据当前的宏观形势,高屋建瓴的发现新闻价值③敏锐的寻找不同事务之间的联系④锲而不舍

5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①报道策划的涵义:a计划b制造新闻②策划对于新闻的意义:a提供了可行性方案b充分利用了线索是报道在时效性和深度上胜人一筹

九、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采访的十个步骤:明确采访的主题、背景研究、采访预约、采访计划、面对采访对象:打破坚冰、第一个问题、建立融洽的关系、具有威胁性的问题、恢复、总结:

2十步骤:①提炼采访的主题。采访之前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问自己的,你需要什么信息,谁是提供信息的最佳人选。一般来说这两个问题之间是相对立的,采访的主题越具体明确,你将获得的信息就会越有趣,最佳信息提供人(当事人),审讯刑侦人员,舍友同学②背景研究。并不是每位采访者都需要大量的资料研究,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向对方表示尊重,问出有创造性的问题:a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年龄、籍贯、个人爱好、生活经历、从事什么职业)b了解关于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这包括历史背景与国际背景,也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不但有利于采访深入,也有利于报道的写作c获取材料的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相关报道,进行与采访③采访预约。★拒绝采访的原因:a记者动机不纯,揭负面b主观原因c客观原因,没时间d对采访目标没兴趣e对事件缺乏了解f对记者没信心,媒体能量g团队★a合适的采访环境:环境,需找合适的采访地点,由于被采访者的身份、职业、职务、文化素养、工作性质等方面不尽相同,采访地点有所不同(政府官员办公室)。语境,现实生活中,身份相近的人之间常常有较多共同语言,在新闻采访中如果利用恰当,则可以成为迅速接近采访对象的桥梁,如果身份悬殊,只要巧妙加以利用,也可以成为桥梁b在强硬交锋中创造交锋机会c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d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④采访计划。a再次说明采访目标b如何夸赞一个你从未遇到的人c采访问题的提纲(确保他们和采访目标的一致性)d多准备问题⑤面对采访对象。打破坚冰,有人说采访的前五分钟就决定了采访是否成功⑥第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记者会把话题非常自然的过度到一个采访问题⑦建立融洽的关系。这决定了采访会不会有一个顺畅真诚的交流,如果前面都做得很好的话,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采访越随意,信息越多,你的倾听和积极的反映会鼓励对方,你吃惊的表情也会帮助你获得更多的信息⑧具有威胁性的问题。一个融洽的关系会给你提供这样的机会⑨恢复。你可以抱歉的口吻进行关系修复⑩结束。a表现你想要结束的意思b给对方一个最后补充的机会,也许会有意外收获c留下名片d索要资料e如果再有问题,能不能和对方联系

十、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一般方法(提问、倾听、观察、记录)、特殊方法

1提问。简洁的组织问题,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能以是否来回答的问题或者答案简短明确。特点:①提问具体,范围严格,利于对某一问题的明确回答②留给对方回答的自有余地较小,限制对方扩散发挥,便于记者对某个时间和观点进行追踪

☆开放式提问,对采访对象回答没有限制,求的采访对象畅所欲言。特点:①提问概括,范围限制不严,给对方充分的自由发挥余地②谈感受,谈经历③谈话节奏舒缓,气氛较轻松

☆陈述引题:陈述是记者在提问前就自己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陈述,陈述的内容可以是记者提问的原因,新闻人物或事件的背景材料,采访对象曾经说过的话,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记者由陈述引出提问。目的:①为了让对方更清楚提问的理由②是采访对象有一个思考线索③限定对方回答问题的范围和角度④提示对方回忆记忆模糊的事情⑤让对方证实记者掌握的材料

☆追问。是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追问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①积极反应②重复③沉默。让对方打破沉默获取更多信息,沉默3~4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更多的回答,如果不好把握时间,可以默数④扩展⑤细化⑥换话题①②③④⑤

☆引导性问题。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借别人的话刺激采访对象,引出他急于释疑,解惑的愿望,或假设事实来套话

☆过滤性问题。面对陌生采访对象时,使用过滤性问题会提高采访效率

☆问题的顺序。从概括到细节,从细节到概括。

2采访中的倾听方法。

☆积极的倾听:①倾听的作用:懂得倾听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更真实,更有用的信息,倾听的前提是你清楚的知道在一个采访中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②倾听的要求:a好的倾听者。能够记住对方口头表达的信息、琢磨对方表达的真实含义、知道对方已经说了什么,接下来又会说什么、发现对方没有直接表达,暗藏的态度和含义、换位思考,关注对方b糟糕的倾听者。局限于情节,不去发掘内藏的含义、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如噪音,语速,甚至是对方的相貌③倾听的代价:改变自我的看法,融入对方所提供的情境中,柴静为遗孤抹泪

☆怎样学会倾听:①为听做好准备。准备听什么,提炼要点,很能够证明观点的证据,除掉先入为主的情节②提炼要点。采访对象不是专业的演讲者,需要你不断的提醒,提炼,思路才会清晰③寻找支撑材料④逆向思维⑤注意对方措辞⑥鼓励并引导⑦表现出倾听的愿望 3采访中的观察法。

☆新闻观察法的两种类型:非参与式,观察的第一层次,自然而然发生的;参与性,一个记者为了描述拳王让对方把自己鼻息打破,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整个感官都在体验新闻事实,内心感受更加丰富

☆观察的内容: ①场景、环境、声音、气味②人物:从外貌到性格,一些行为会有一些象征意义,透漏出对方的真实自我,如着装、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脚步姿势③行为和动作、动作主体④意义

4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

☆记录方法。录音、摄像,满足精确记录的需要;笔录,使用与常规性采访,复合性采访。☆笔录的优点:整理思路,添加表情,可保存性。

☆笔录的方法:速记、记忆、抓关键词复述笔记

5采访中的特殊方法

①隐性采访②网络采访③精确采访

☆ 定义:身份、目的、手段、只占一条就算

☆ 分类:体验式、伪装式

☆ 风险:法律、道德

十一、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价值、真实、事实、失效,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1新闻报道的写作程序:

① 写作程序的四个阶段:a构思,在一大堆新闻信息中选择什么去报道b收集c建构,写作

阶段d修改,反复阅读、修改语法、措辞,甚至错别字

② 确定报道的焦点:a报道的重点是什么b如何向朋友讲故事

2主体的价值(新闻价值)

① 时效性,突发性事件②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与心理上的接近③反常性,离奇事件④显著

性,名人的故事⑤重要性,社会各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事件⑥趣味性,带人情味的,娱乐的十二、报纸媒体的优势

1可以进行深入解析:主要体现再解释性报道方面

2图片符号可以加强报道的生动性:报刊图片包括照片、漫画、图示,这些手段加强了报道的视觉冲击力

3文字有利于展示事例情趣

十三、广播电视的报道优势

1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覆盖面大

2录音、录像的方式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3可以利用音画组合的不同方式充分展示新闻事件的含义

4运用有声语言报道新闻的若干规则:①为听而写②多用双音词,少用单音词③注意同音不同义,避免书面语

十四、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

1网络信息具有综合包容性特点

2网络新闻实现了全方位位的互动

3信息量大,并通过搜索引擎的方式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中国新闻四大类,消息、通讯、报道、评论,西方硬新闻:政治、科技重要事件、无趣、意义重大,西方软新闻:娱乐性、趣味性)

十五、消息文体的分类和结构:

1消息文体的涵义: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最常见的一种文体

2消息的分类:①动态消息:刚发生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报道,通过报道使受众获得事件最新发展②综合消息:体现出宏观规律的报道③述评消息,带有评论色彩的消息

3消息的结构:①倒金字塔结构:常用语硬新闻的写作结构,先概述事件的焦点作为导语,在正文中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组织信息,导语的基本新闻要素包括5W。缺点:读者读完标题,导语就不读了②华尔街日报:开篇使用软导语,把焦点放在一个人、场景或时间上面,思路是从特殊到一般,借助人物、地点和事件来引出文章的重点③时序结构:故事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的发展来安排内容,易于表现紧张的情节④悬念式结构:设置悬念 揭示答案⑤沙漏式结构:倒金字塔+时序结构

十六、消息标题的不同形态

1单一结构标题:在简短的文字中触及新闻的主要事实,多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 2复合结构标题:有引题、正题、副题等组合构成引题:烘托氛围,交代背景,为事实做铺垫

正题:交代主要新闻事实

副题:进一步补充说明

十七、导语的含义

1导语的类型:硬新闻导语: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报道的主要内容,它直击要点,开门见山①概括式导语:回答几个问题而不是全部的基本问题,和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如、结果怎样②次日导语:如果别的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效上抢占了先机,可以尝试这种导语,他通过对新闻事实顺序的调整,把新闻报道向前推进了一步③影响式导语:在导语中写入新闻事件的影响,使报道的针对性更强,它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该事件的结果如何,对读者意味着什么

2软新闻导语:也称作特写导语。他可能有几个段落,逐渐进入正题,他暂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而是采用描写或讲故事的方法挑起读者兴趣(时序结构、悬念式结构)①描写

式导语:开篇对一个人、地方、行为进行细节描写②叙述式导语:用足够生动的情节讲述故事,使读者感到亲身目击事件一般的感觉③提问时导语:

3应注重的问题(细节描述后、核心段落揭示事实、进一步报道)①如果使用软导语,必须在核心中告诉读者要点②注意建立软导语与核心段落的联系

十八、消息主体的写作:

1主体的涵义:消息的主干部分,具体展示新闻事实,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地点时间会更加具体,人物信息会更加详细,事情的过程会更加细致,并保持适当节奏,维持读者阅读的兴趣,主体并不是一个消息中心不可缺的部分

2主体写作的注意事项①追求细节的真实:明确五要素,新闻源等,要把某人某地等模糊性词汇具体化,不要使用化名,可使用据悉、据传②擅用数字a可用真实可靠的数据,注意数据的权威性b将数据形象化c正确使用引语:如果能够正确反映被访者的观点,可以做适当的改动,进行解释,并且要去掉引号;使用引语的情况包括:引语有趣具有戏剧性,具有相当的信息量,代表被访者的观点或倾向

十九、背景并不是必不可少P265

1消息文本中的背景意义:背景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用从头道来的方法,、而常常是从事实的最有新闻价值、最能引起受众注意的部分切入,受众可以方便的知晓消息所报道的最主要信息。

2消息文本中背景的类型

①烘托行背景②说明性背景③揭示性背景

3消息背景运用的原则①必要性原则:并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②简明性原则:体现简明扼要③灵活性原则:运用背景材料,应当遵循灵活性原则,让背景材料出现在各个应该出现的地方,而不应当过于集中地、呆板的使用背景材料④趣味性原则:新闻报道写的具有可读性,新闻事实本身鲜活、生动固然很重要,背景的作用也不可忽视⑤通俗性原则:为了帮助受众排除障碍,理解新闻事实,认识新闻事实的意义和价值

二十、结尾并不是必不可少P268

1消息文本结尾的作用:①对新闻事实加以概括②对全篇报道进行升华③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和蕴涵意义进行点化④就报道的事实加以引申,以此启发受众思考⑤对前文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予以补充

2消息文本结尾的写作方法:①背景性结尾:在报道的末尾引入有意味的背景资料②描写性结尾:使用极富想象效果的场面描写来结束自己的报道③引语式结尾:④评论式结尾 倒金字塔{①标题高度概括②导语硬导语,概括式导语③主体展开④背景⑤结尾 华尔街日报{①标题②导语具体③核心段落概括=倒金字塔导语

二十一、通讯文体的写作P272

1通讯定义:通讯是对于新闻事实所作的较之消息体现出延展性的报道。

2通讯文体的特点:a内容的延展性b手法的多样性c效果的多层性

3通讯的分类及通讯与相关文体的比较

通讯分类:a叙事记述型通讯b调查分析性通讯c谈话实录型

通讯与相关问题的比较:共同点:讲究时效性、讲究新闻真实性、注重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差别:文本失效有差异,消息的时效性强于通讯、文本结构有差异署名方式,标题形态,文本容量,文本表达。

第三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纲要

***名词解释***

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2.新闻与事实——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3.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4.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在采访实践中,既要吃透“上头”又要吃透“下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6.“心入”与“身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7.新闻记者 ——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8.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专业记者的最大特点是“专”。他们在自己分工的那个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9.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10.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1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12.新闻宣传价值——所谓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包括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这几个因素。

13.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14.“耳目喉舌”——无产阶段的记者肩负着党的使命,其职责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当好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耳目喉舌”主要指新闻记者的职责,即及时提供事实的报告,通过采访,尽快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分发挥记者作为“耳目喉舌”的作用。

15.新闻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16.新闻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17.访问——作为一种采访活动方式,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从中弄清事实真相及其来龙去脉,进而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记者必须学会并善于访问,否则绝对当不好记者。18.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一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经过座谈会是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有利于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

19.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0.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21.目击式新闻——目击新闻,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22.巡回采访——也叫游动采访或旅行采访,是记者按照预定设计好的线路对沿途与采访主题有关的情况进行的采访。它具有开阔记者眼界、使报道样式活泼等优点,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题材的报道。

23.交叉采访——指记者证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同时交叉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这种采访可以充分利用交通、通讯和资料等有利条件,防止漏发或迟发重大新闻,并可节省重复找人的时间。

24.报道角度——新闻角度,也称报道角度。它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挖掘和表现新闻的着眼点或侧重点。

25.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26.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27.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28.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29.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30.新闻选材——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新闻选材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极大,因为选材的过程,实质就是组成新闻从而报道新闻的过程,也就是由客观存在至社会传播的过程。

31.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其组成部分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32.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33.新闻根据(由头)——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34.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35.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36.视觉新闻 ——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37.一事一报 ——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38.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用电发往外地称“电”,稿件发给当地的称“讯”。39.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40.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实性新闻.41.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42.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等。

43.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等

44.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45.采访札记——是记者将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其题材范围较小,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主要作用有:阐明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匡正视听、明辨事非和提醒注意等。

46.解释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述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47.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48.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49.报道思想——是新闻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旱灾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是确定正确报道思想的根本途径。

50.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含有的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客观价值的总和。

51.宣传价值——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新闻的宣传价值有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四个因素。

二。问答题

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

1.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

2.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 3.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4.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5.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三、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 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

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解和选择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 采访的作用有:1.发现和落实线索 2.获取第一手材料 3.增加感性认识 4.核对新闻事实

四、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哪些?

一般包括:1.全面情况 2.主要事实 3.有关背景 4.典型事例和细节

五、采访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 1.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2.讲究唯物辩证法 3.要有历史发展观点 4.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由上面四项引申的问题: * 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是要真正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二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 三是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 怎样讲究唯物辩证法? 1.正确地选择事实

2.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3.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 怎样有历史的发展观点? 1.要作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

2.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

3.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 在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要正确外好几方面的关系: 1.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 2.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

3.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

六、采访的原则:

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

1.实事求是 2.依靠领导 3.执行政策 4.内外有别

七、采访的工作路线:

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八、如何把新闻写短?

a.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b.空话少说 c.一事一报

d.语言准确、洗练 e.善于删改

九、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十、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通讯的特点:

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十一、特写的特点:

a.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

b.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c.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

十二、新闻主题的概念、标准、提炼方法: * 概念: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确定一个好的新闻主题有以下标准: 1.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 2.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 3.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 主题的提炼方法: 1.从认识事实入手 2.在比较中鉴别 3.上头下头结合 4.选好主题角度

* 关于主题的具体问题

1)在确定主题的标准中,要正确并有针对性,其中针对性的依据是: A.党的政策 B.当前形势 C.客观实际

2)在主题的提炼方法中,第一条是从认识事实入手,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 A.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 B.本质展示的渐进性,阶段性

C.主体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 3)选取角度的方法:

A.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 B.从人们普遍关切的角度提炼主题;

C.从提倡基本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

十三、新闻选材的概念、原则及要求:

*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 新闻选材的原则: 一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二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 三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 新闻选材的要求:

新闻选材总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 1.选新鲜生动的材料

2.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包括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动向、经济动向

3.选独具特色的材料 4.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十四、新闻语言的概念、构成因素、特色

?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住处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 构成因素:新闻语言以事务语言诉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新闻语言的特色: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十五、如何做到客观? 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2.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 3.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十六、如何做到简练呢?

1.要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概括出一个鲜明的主旨,这是语言简练的基本环节;

2.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 3.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十七、白描手法

用简练的笔法直接勾勒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十八、新闻敏感的概念、作用、表现及培养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 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以下四种判断能力:

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也就是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也就是会分析材料,取舍内容的能力

3.判断某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

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 新闻敏感的作用是:

1.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2.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3.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 4.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如何培训新闻敏感? 1.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 2.要懂得新闻价值 3.接触实际,注重实践 4.勤于思考和积累知识

十九、新闻线索的概念、作用、特点和来源

*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二十、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 1.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2.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 3.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 新闻线索具有比较简略、可信性有待证实、大多反映现象等特点。* 新闻线索的来源:

1.直接来源: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 2.间接来源:上级渠道,书面渠道,社交渠道,会议渠道,传播渠道 新闻选择的标准和运用 * 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

1.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地理/职业/年龄/心理上的接近)、趣味性

2.新闻的政策标准:A.政治标准 B.新闻宣传思想 C.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 新闻选择标准的运用:

1.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新鲜、重要、显著、趣味)2.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

3.要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 怎样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1.某个新近发生的事实,能不能成为新闻,一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看它是否符合新闻政策。通过新闻媒介公开传播的新闻,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必须兼备,缺一不可

2.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既是互相依存的,又是彼此制约的。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而新闻价值的根本作用则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从总体来说,我们的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观念是基本一致的,新闻政策有利于新闻价值的实现。

3.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就是某个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但不符合新闻政策,这种情况,新闻价值就必须服从新闻政策。

4.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只看到新闻价值,不考虑新闻政策;二是只强调新闻政策,不讲究新闻价值。

二十一、新闻记者的概念、分类、职责、任务、素质和修养

* 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记者的分类:

根据专业技术职称可分为高级记者、主任记者、记者、助理记者 根据报道手段可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

新闻单位,按记者的活动范围和业务分工可分为:专业记者、地方记者、机动记者、特派记者、驻外记者等 * 记者的职责:

新闻记者的职责,最根本的就是及时提供事实的报告,即通过采访,尽快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我们无产阶级记者肩负着党的使命,其职责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当好党的耳目、喉舌,当然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记者的任务:

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三大项:

1.及时采写新闻

2.反映内部情况

3.做好群众工作 二

十二、关于记者的任务引申的问题: 1)在我国,新闻报道的作用主要是: A.传递信息,沟通情况 B.宣传政策,指导工作 C.宣传典型,表彰先进 D.传播知识,开阔视野

2)记者怎样反映内部情况这一任务? A.要有正确的目的 B.要有坚持真理的精神 C.要实事求是

3)记者要经常和读者联系,特别要做好的三个环节工作是: A.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 B.做好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工作 C.组织受众评议,掌握反馈意见 二

十三、记者的素质:

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二

十四、由记者的素质引申的问题

1)提高我们记者的政治素质,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A.在思想上、政治上有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正确的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C.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D.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2)记者的心理素质包括:

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坚强意志 * 记者的修养:

知识修养、作风修养、职业道德修养

1)当前,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特别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A.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 B.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

C.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记者有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坚决反对“有偿新闻” D.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

二十七、采访的准备、方法及深化 * 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

1.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

2.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 3.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

4.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 5.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 采访的准备工作分为两种,即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平时准备:

1.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 2.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 3.多方面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 4.广泛积累资料,适应工作需要 * 关于平时准备的具体问题: 1)了解情况和掌握动向的重点

A.一是各行各业贯彻招待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情况; B.二是干部和群众在一个时期的思想活动

C.三是实际工作是的成就、经验、矛盾和主攻方向 D.四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 2)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A.一要读书看报,广采博取; B.二要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C.注重社会实践,无字“天书”,不可忽视 3)资料积累的分类:

思想积累、情况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知识性资料的积累 临时准备:

1.明确报道思想

2.选择、了解采访对象 选择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A.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 B.选择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

C.选择不同意见的采访对象

D.对同一类型的采访对象要选择典型 二

十八、提问的方法与技艺

1.问法要多样,开放式闭合式问题要结合使用 2.抓住疑问点 3.尽量具体

4.提倡讨论式,赢造双方交流的气氛 二

十九、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2.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三

十、访问的要领

1.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2.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3.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4.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5.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三

十一、记录的一般要求:

A.记要点 B.记易忘点 C.记疑点 D.记有关原话 E.记典型情景 三

十二、记者核实访问记录材料的方法有: 1.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实 2.溯本求源,寻求物证 3.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4.技术检验

十三、现场观察的作用: 1.辨别真伪,收集素材 2.印象深刻,生动再现 3.获得亲知,深化认识 4.触景生情,寄情于文 5.见多实广,有利积累

十四、现场采访中的瞬间印象主要包括什么? 1.变动着的事件细节 2.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 3.环境气氛与情景

4.现场活动及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等 三

十五、什么情况下采用隐性采访?

1.把隐性采访作为记者日常观察、发解情况的辅助手段 2.某些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可使用隐性采访 3.某些表扬性的稿件也适合用隐性采访 三

十六、怎样找特点? A.认清形势找特点 B.通过比较找特点 C.具体分析找特点

十七、抓什么样的问题? A.抓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B.抓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C.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D.抓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十八、采访中“结合艺术”理解: 结合本身是一种艺术,包括:

1.上下结合:将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2.点面结合: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的结合

3.横结合:纵的认识:对事物历史与发展的完整了解;横的认识:对一事物与他事物有机联系的了解

4.正反结合:相反的两个个别事实之间的联系 三

十九、消息的特点:

1.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3.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十、消息的结构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种 四

十一、消息的分类:

A.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B.按报道内容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 C.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D.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E.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

F.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

G.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四

十二、动态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它有两种不同情形:一种是对刚刚发生的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另一种是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事件的报道。特点是:

A.能给人以动态感,强调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 B.讲究“时间”要素,特别注重时效; C.短小精悍,一事一报。

十三、经验性消息的概念及经验的选择:

经验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区或某单位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及其显著效果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典型报道的一种,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

经验性消息中经验的选择: 1.首先应当具有新闻性

2.要选取新鲜的、富有特点的经验

3.要先取针对性强、能解决当前突出的实际问题的经验

4.要选取具有启边和指导作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典型经验 5.不用面面俱到,抓住最主要的经验

十四、综合消息的概念、特点及写作要求:

* 综合消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 综合消息的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 3.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主题 4.报道面广,声势大的。

* 综合消息的两种情形:1.横断面综合反映动态、情况 2.纵深度综合反映成就、经验或问题 * 写作要求:1.善于分析概括 2.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四

十五、述评性消息的概念及写作特点

* 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 述评性消息的类型: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 述评性消息的基本特点:

A.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 B.述评结合,夹叙夹议 C.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 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A.述与评要事理交融

B.议论要精辟,观点要正确、深刻 C.述评要自然亲切

十六、消息的写作要领: 1.更加注重时效性

2.运用客观笔法,用事实说话 3.善于概括和直叙 4.增加信息量

* 注重时效的表现:

A.讲求时效 B.以短、快取胜 C.体现新闻根据 D.要讲究时效,又合乎时宜 * 消息写作为什么要十分强调讲求时效? 1)时效性是消息的基本特征之一

2)讲求时效,才能给受众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

3)讲求时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讲求时效,如今愈发具有现实意义 * 如何以短、快还应时效? 1)一事一报,以短求时效 2)采用连续报道,体现时效性 3)快中求好,又快又好

十七、倒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它的主要优点: 1.最能体现新闻性 2.开门见山,概括性强

3.切合读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闻欲” 4.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题 5.便于记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实材料。缺点:

1.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 2.略输文采,有“虎头蛇尾”之嫌

3.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三重复”现象 四

十八、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和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事实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它适用二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小或者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情节或生动细节的新闻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优点:

1.行文构思比较方便

2.可以保持新闻事实比较完整的故事性 3.容易清楚地反映新闻事件原委始末的脉络

缺点:篇幅长容易显得平铺直叙;从头说起,容易显平淡或缺乏新鲜感 四

十九、导语的概念、功能、重要性:

* 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导语的两重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把重要的新闻事前主其意义表现出来;二是想方设法吸引启发读者来阅读消息全文。* 导语的重要性表现在:

1.导语可以使读者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2.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3.导语写作颇能体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

4.导语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关系着下文如何顺利地展开 5.一篇消息只有一条导语,而它是最优化的方案 6.新闻的实践表明了导语的重要性 * 导语的制作总则

1.研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需要告诉人们的又是什么,把二者和谐的统一起来 2.从新闻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点

3.应有新闻事实,但要避免与主体内容重复 4.交代消息的来源和新闻根据,给人以可信感 5.文字精,表达巧,凝练、醒目、明快 五

十、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结尾?

1.只有当结尾能够加深读者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 2.能够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 3.能够恰当地“旁人它事”、增加消息的信息量;

4.或者是为“后续报道”作伏笔的情况下,消息才有必要写结尾,并尽力写好它。* 常见的结尾写法分类:小结式、评论式、号召式、伏笔式 五

十一、背景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 新闻背景的分类: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 背景的功能:

1.构成显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2.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分析新闻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等关系 4.对比映衬新闻事实和主题思想 5.巧妙地表明记者的观点、倾向

6.注释事物的特征以及某些专有名词、术语 * 怎样恰到好处的运用背景材料? 1.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 2.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制宜

3.服从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不柯喧宾夺主 4.要少而精,简明扼要

5.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

第四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北印新传专硕笔记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

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 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

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

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2)、开座谈会(大、中型报道题材),就某个采访主题,邀请有关人员座谈。好处:可在较短时间内搜集更多素材,被采访对象们容易打开话匣子,同时根据多人的谈话也容易辨别个别人发言的真伪。(3)、现场观察(越来越被提倡的采访形式),“用眼睛采访”,记者深入现场,用眼睛捕捉那些瞬息万变且能感染受众的情节。(4)、参加会议,会议新闻的主要采访形式。(5)、蹲点(适用于时间性不太紧但报道量大、涉及面较广的新闻题材),即深入一个点,作深入扎实的采访。(6)、查阅资料(7)、改写(8)、问卷(9)、电话采访。注意:A、准备要充分。B、提问要凝练。C、记录要及时。(10)、网络采访。主要形式:A、直接转载信息。B、组织网络调查。C、通过即时聊天工具交流。D、查阅收集资料。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六种:(1)、常驻采访:将记者派驻外地或外国的日常采访活动。(2)、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击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冷静、快速。特殊情况可化妆进入。(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4)、巡回采访: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5)、隐性采访(暗访):不公开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6)、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的采访活动。好处:开阔记者眼界;帮助本地记者有效地发现新闻,促进各地记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新闻报道策划的缘起、作用、分类及流程 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即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及最佳效益的谋划。即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碎与片断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串成一体的活动过程。背景(了解):邓小平南方视察后,确立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标志着中国改革向纵深发展。新闻界也明确的自身改革的总目标,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按照新闻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信息服务的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受此目标的指引,以及媒介自身经历的日益深化的市场化影响,媒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无论是在采访理念还是采访方式上,均不断的开拓创新,整个媒介呈现出一派全新的局面。随着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新闻之于媒体的地位与影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媒体作为传播者的主体性日益凸现,一个新的名词——“新闻报道策划”应运而生。缘起:(1)、大约1993年开始,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2)、1994年,中国地市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3)、1995年元旦,奉策划为“报纸灵魂”。新闻界又推出了大量的策划案例,理论界的研讨也相对集中。(4)、1996年前后,“新闻策划”的概念不断被提出,成为争论的焦点。(5)、总之,1997年,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研讨会全面展开,新闻报道策划成为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广泛共同关注的话题。(6)、直到进入21世纪,依然还有诸多讨论新闻报道策划的文章见诸新闻学术期刊。作用

三个“是”:

一是新闻报道策划是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 二是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

三是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两个“标志”:

一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

二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资源

二是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新闻报道策划对增强记者素质修养、改变记者工作作风大有好处。三是有利于新闻导向正确。新闻报道策划的分类

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狭义的新闻报道策划,意指价值显露的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

广义的新闻报道策划,意指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关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形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也称“新闻事实、事件、本源策划”、“策划性新闻”,即它是在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形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主动出击寻找、挖掘信息。

四、新闻报道策划的流程

1、新闻报道策划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1)、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一般由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策划(2)、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一般由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一起策划。

2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主体对报道时间长短所作的划分和报道时机的把握、主体对报道组织方式的选定、对实施策划方案的报道者组成方式的把握

3、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必须把握报道内容采用何种体裁或手段。(后期会总结新闻的体裁)

4、就媒介实践而言,新闻报道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分解为若干次小策划。(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的新闻(3)、人物典型报道

就技术性而言应注意:①选题准、选位低、切口小②采访的时间、报道的密集度、时段的分布务必谋划有度③谨防过度介入④不能滥用到新闻活动报道的一切方面⑤必须符合实际

5、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流程(1)、目标锁定: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和位置。分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中、长期主要对战略性策划)(2)、制定方案:制定几套方案,对比出最佳方案。(3)、落实措施:包括人、财、物的配置,各部门的分工协作,运行机制的建立,激励奖惩机制的完备。(4)、目标校正:适时修订原方案,校正原目标。

三、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1、新闻敏感的培养 新闻敏感定义: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1)、政治敏感,即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的受众(3)、迅速透过一般规律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4)、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5)、迅速在对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2)立足全局看问题(3)、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4)、事实广博助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

2、新闻价值的感知

定义: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1)、新闻价值的诸要素

①重要性(主要因素,核心因素)

②显著性: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引人注目的特质(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③时新性:一指时间性,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才含有新闻价值;二指新鲜性,即新闻题材新鲜感强。

④接近性:主要指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这种接近使新闻事实具有了令人关切的特质。

⑤趣味性:指新闻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新闻政策的遵循 如何理解新闻政策:所谓新闻政策,即指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具体关系:二者辩证同一,兼备的新闻就报道。当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发生矛盾时,我国常常先服从新闻政策。报道思想的明确

所谓报道思想,即指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方法。它是编辑部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的宣传报道方针、策略而规定的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新闻线索的获取 所谓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它只是将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在记者的头脑之中。

重要作用:为记者指明的哪里采访、采访什么的大致方向和范围,为记者提供感知直至认识整个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获取主要渠道①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③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④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积累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⑥通过互联网搜索

注意事项:①注意验证,不硬顺藤摸瓜②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③讲究时宜,不大材小用 ④合理安排,不齐头并进

6、采访准备的周到

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烧香”,提倡“平战结合”

平时准备①理论准备(学习思想、看准立场)②政策准备③情况的准备(留意于采访写作有关的各种情况)④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1)、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2)、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价值(3)、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4)、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临时准备(专题准备或专项准备)①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 ②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③拟定采访计划(大体的活动方式)和调查纲目(提问的大纲细目)④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7、对方心理的明晰

掌握采访对象心理的必要性:更有针对性和更趋完善 从性质上,访前心理分为: ①先期性心理

②临访性心理(对象“新闻位置”+临访心境)从表现上,访前心理分为: ③积极配合型 ④一般协作型 ⑤蓄意应付型

网络传播的借力(了解)第二部分,新闻采访中期活动 访问条件的创造

良好的访问条件:①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约定、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②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外宾、普通群众)③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④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⑤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不卑不亢,谦虚庄重,以礼相待,以诚相处)⑥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面部表情、体态表情、手势)⑦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强调采访意义约束神情语态排除外来干扰变换活动方式)

2、提问技能的掌握 所谓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提问的三种形式①正面提②侧面探(启发引导原理和技能,循循善诱:接近性相似性对比性启发引导)③反面激(激问错问)

提问的注意事项:提问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

3、调查座谈的主持

效果: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 技能:①事先通知对方②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③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④不轻易下结论⑤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现场观察的注重

为什么强调现场观察?(1)、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依靠感觉开始(2)、感觉是由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3)、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 现场观察的具体功能:(1)、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2)、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3)、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4)、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谈性(5)、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①明目的②多请教③抓特点④选地点(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⑤善用脑

5、听觉功能的协调 注意:①悉心闻取线索②适时调节音强③着力训练听力(专心虚心耐心)

6、当场笔录的强调(记录以笔记为主,心记为辅)主要范围:(有所侧重和选择):①记要点②记易忘点③记疑问点④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⑤记观察所得⑥记记者的联想 要注意①行与行之间空白留宽②字迹工整 第三部分、新闻采访的后期活动

1、深入采访的细致

记者怎样抓取事物的特点呢?(1)、看准形势抓特点(2)、通过比较抓特点:顺序比较法(纵面)、对照比较法(横面)(3)、选择角度抓特点

悉心抓本质①对问题想得宽一点、远一点②对问题钻得透一点、深一点 验证材料的严密

必要性:由于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加上采访对象或多或少地受到心理情绪、表达能力、周围环境等各种主客观干扰因素的影响,以及记者采访技能的不熟练程度等,都可能影响这种假设本身的正确程度,以及假设在实践过程中所得效果的正确程度。方法:

1、投入记者智力

2、直接通过采访实践

3、笔记整理的迅速 步骤:(1)、通读笔记,回忆整个采访过程,将心记的内容迅速用文字插入同类的笔记材料旁,并纠正修订难以辨认清晰的笔记内容(2)、通读初步整理的笔记材料,标出页码,并在可能用的材料旁边做标记(3)、根据确定的新闻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分门别类,着力是笔记变为写作提纲

4、剩余材料的积累

搞好材料或资料积累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了解过去、指导现在和预测将来②有利于新闻报道更有新意和深度③有利于记者从中产生联想进而获取新闻线索。

四、新闻写作的八大环节

1、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表明的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一篇新闻一个主题

提炼主题:依据两个因素:对全局的清晰度、对材料的认真有序的综合分析 注意事项:不要强行“硬化”、不要分散空泛、不要雷同浅薄

2、新闻材料

新闻材料: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第一手材料: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所得的材料。第二手材料:记者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第三手材料:记者通过知情者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

提倡记者抓第一手材料,但绝对不忽略第二、第三手材料的价值。采访阶段:材料多多益善。

写作阶段:材料的选择在紧紧围绕主题、保证真实和显现价值、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以少胜多。

3、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指新闻事件(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选取角度?(在充分明确报道思想和新闻事实价值的基础上)比: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个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较,看哪个最能体现特色和主题。小:角度。以小见大

异:为避免雷同、效仿,要精于避熟,要敢于独创、标新立异。

4、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指适合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主要特征:准确、通俗、简洁(1)、准确

①叙述信息尽量量化 ②语言要有分寸感 ③新词使用要讲规范(2)、通俗(六多六少)①多动词,少形容词 ②多细节,少议论 ③多比喻,少笼统 ④多解释,少晦涩 ⑤多白话,少文言 ⑥多具体,少抽象(3)、简洁:言简而意明就成了新闻语言的又一特征。

5、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队材料组合与段落安排的特定方式。常见四种: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悬念式、并列式(1)、倒金字塔式结构

含义: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主要特点: ①打破叙事常规

②呈“头重脚轻”之势(2)、时间顺序结构 含义:指消息写作中按新闻事件发生、结局的原来时序和过程选择材料及安排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又通常称为编年体式结构。(3)、悬念式结构

含义: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剖解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4)、并列式结构 含义:指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和段落为同一主题服务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6、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指消息的开头段落,也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导语的特征与作用

特征: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议论组成新闻的开头段落 作用:导读、导听

导语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沿革

①第一代导语: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19世纪60年代并延续20世纪40年代。②第二代导语:部分要素式导语。20世纪30年代至今

③第三代导语:丰富型导语或延缓式导语。少于规范与限制,讲究新奇、丰富和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追求最佳表现角度和手法,获得最佳报道效果。导语的主要类型

①叙述型导语(直叙式概括式)

②描写型导语(运用白描式描写手法,集中、简洁再现事件最具特色的现场情景,以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吸引人的导语形式)

③议论型导语(概述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记者直接出面予以评议的导语形式。)导语写作的主要要求:实(事实、扎实)、简、活(讲究艺术,要产生活力和吸引力)

7、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

新闻背景的作用与类型①衬托性②解释性③启示性

运用时,只需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灵活穿插即可。背景材料要精炼,点到为止。

8、新闻结尾

新闻结尾:消息最后的自然段落。

好的结尾要求:①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②寓意深刻,回味无穷。

五、新闻体裁与写作特点 新闻体裁:一般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

1、消息

含义: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体裁。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洁的文字向受众传播最大量的信息,报道的主角。两类:动态消息

综合消息: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报道

2、通讯

含义: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到时间的新闻常用体裁。

特点:在叙描结合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当使用抒情和议论等表现手法和相关修辞手段,使受众产生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深切感受。

主要题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人物专访、新闻小故事、特写等。二者异同

新闻属性相同,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及表现手法共同遵循。表现对象不同 表现手法不同

人称不同(消息:三人称通讯:一三并用)

结构布局不同(消息:倒金字塔通讯:自由灵活创新)篇幅长短不同

个人建议:了解新闻体裁和写作特点一般是用于考试的写作题目中(案例分析部分也可能会用到),同学们只是了解各个写作体裁的特点还不够,要应用于实践中。本书第七章到第十一章分别介绍了不同题材的新闻写作所适用的新闻体裁,以及不同题材的新闻的写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内容虽多但十分容易理解,所以同学们至少熟读两遍!

第五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1、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

①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

③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⑤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3、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①是更加强调实践性;

②是有鲜明的政治性。

4、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

①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

②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5、新闻采访艺术:

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

6、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性质

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7、采访的特点:

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们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

①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

③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不同点表现在:

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有其特殊性: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8、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

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

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解和选择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

采访的作用有:①发现和落实线索;

②获取第一手材料

;③增加感性认识

;④核对新闻事实。

9、增加感性认识的作用有:

①捕捉一些生动的情节和细节

②增加真实感,增加知识和见闻,获得真知灼见

③有记者自己的比较深刻的感受,能写出独到的见解,能写的感人

10、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

①全面情况

②主要事实

③有关背景

④典型事例和细节

11、采访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

①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讲究唯物辩证法

③要有历史发展观点

④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12、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①是要真正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

③是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13、怎样讲究唯物辩证法?

①正确地选择事实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③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14、怎样有历史的发展观点?

①要作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

②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

③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15、在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要正确外好几方面的关系:

①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

②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

③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

16、采访的原则:

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

①实事求是②依靠领导

③执行政策④内外有别

17、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应注意划清几个界限:

①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

②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

③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

18、记者在采访中依靠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②依靠领导与深入基层的关系;

③领导审稿与自己把关的关系。

19、在采访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

①要看形势,识大局;

②要看政策规定和报道时机;

③要看对党和人民是否有利。

20、采访的工作路线:

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21、深入群众要做到:到第一线去、重要的“心入”、建立采访基点、持之以恒

“身入”与“心入”——也就是采访要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22、写作的特殊规律及认识依据: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

①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点先服从事实,再是要服从事实的报道;

②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

③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

认识依据:

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

①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

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

③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3、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①纪实写真

②用事实说话

③交代新闻要素

24、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①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之二: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观。

②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

25、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

①是概念化;

②是套话多;

③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

26、怎样要事实说话:

①直接陈述;

②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

④采取第三人称

⑤注明消息来源。

27、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

①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②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

③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28、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

新、快、短、活

所谓短,就是要:

①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空话少说

③一事一报

④语言准确、洗练

善于删改

所谓活,就是要:

①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

③多写视觉新闻

29、新闻体裁的分类:

消息

通讯

特写

边缘体裁

30、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31、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只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32、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特写的特点:

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

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

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

33、新闻主题的概念、标准、提炼方法:

概念: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确定一个好的新闻主题有以下标准:

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

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

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主题的提炼方法:

①从认识事实入手

在比较中鉴别

③上头下头结合4.选好主题角度

34、关于主题的具体问题

1)

在确定主题的标准中,要正确并有针对性,其中针对性的依据是:

党的政策

当前形势

客观实际

2)

在主题的提炼方法中,第一条是从认识事实入手,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

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

本质展示的渐进性,阶段性

主体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

3)

选取角度的方法:

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

从人们普遍关切的角度提炼主题;

从提倡基本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

35、新闻典型:

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36、新闻选材的概念、原则及要求: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新闻选材的原则:

①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②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

③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新闻选材的要求:新闻选材的总体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

①选新鲜生动的材料

②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包括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

动向、经济动向

选独具特色的材料

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37、新闻选材与写作的关系:

①选取准确、真实、生动、深刻的反映事实的材料而进行的写作才能产生有益的传播价值,否则将产生极大的负效应;

②新闻事实客观存在,如何反映则为观念形态,这里就有选材的倾向性问题;

③新闻事实是一个立体多面材料系列,反映什么会一个目的性的问题

38、新闻结构的概念及一般规律

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的具体要求是:

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表现主题

适应受众心理

紧凑又富于变化

符合体裁的特点

39、新闻语言的概念、构成因素、特色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构成因素:新闻语言以事务语言诉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新闻语言的特色: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40、如何做到客观?

①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

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41、如何做到简练呢?

①要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概括出一个鲜明的主旨,这是语言简练的基本环节;

②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

③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42、白描手法:

用简练的笔法直接勾勒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43、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

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也就是要在平淡中见文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叙事突出动感

②描绘富有美感

修辞强调实感

44、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

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

45、新闻敏感的概念、作用、表现及培养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以下四种判断能力:

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的兴趣的能力,也就是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也就是会分析材料,取舍内容的能力

判断某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

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那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新闻敏感的作用是:

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

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如何培训新闻敏感

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

要懂得新闻价值

接触实际,注重实践

勤于思考和积累知识

46、新闻线索的概念、作用、特点和来源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信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

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

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新闻线索具有比较简略、可信性有待证实、大多反映现象等特点。

新闻线索的来源:

直接来源: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

间接来源:上级渠道,书面渠道,社交渠道,会议渠道,传播渠道

47、新闻选择的标准和运用

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

①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地理/职业/年龄/心理上的接近)、趣味性

新闻的政策标准:A.政治标准

B.新闻宣传思想

C.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新闻选择标准的运用:

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新鲜、重要、显著、趣味)

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

要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48、怎样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某个新近发生的事实,能不能成为新闻,一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看它是否符合新闻政策。通过新闻媒介公开传播的新闻,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必须兼备,缺一不可。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既是互相依存的,又是彼此制约的。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而新闻价值的根本作用则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从总体来说,我们的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观念是基本一致的,新闻政策有利于新闻价值的实现。

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就是某个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但不符合新闻政策,这种情况,新闻价值就必须服从新闻政策。

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只看到新闻价值,不考虑新闻政策;二是只强调新闻政策,不讲究新闻价值。

49、新闻记者的概念、分类、职责、任务、素质和修养

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记者的分类:根据专业技术职称可分为高级记者、主任记者、记者、助理记者;根据报道手段可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新闻单位,按记者的活动范围和业务分工可分为:专业记者、地方记者、机动记者、特派记者、驻外记者等

记者的职责:新闻记者的职责,最根本的就是及时提供事实的报告,即通过采访,尽快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我们无产阶级记者肩负着党的使命,其职责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当好党的耳目、喉舌,当然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记者的任务: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三大项:

及时采写新闻

反映内部情况

做好群众工作

记者的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记者的修养:知识修养、作风修养、职业道德修养。

50、在我国,新闻报道的作用主要是:

传递信息,沟通情况

宣传政策,指导工作

宣传典型,表彰先进

传播知识,开阔视野

51、记者怎样反映内部情况这一任务?

要有正确的目的②

要有坚持真理的精神

要实事求是

52、记者要经常和读者联系,特别要做好的三个环节工作是:

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

做好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工作

组织受众评议,掌握反馈意见

53、提高我们记者的政治素质,必须努力做到:

在思想上、政治上有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正确的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

54、当前,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特别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

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

讲究文德,反对以权谋私。记者有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坚决反对“有偿新闻”。

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

55、采访的准备、方法及深化

采访的准备工作分为两种,即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

平时准备:

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

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

多方面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

广泛积累资料,适应工作需要。

临时准备:

明确报道思想;

选择、了解采访对象;

背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

特定报道对象的知识准备;

拟定采访计划。

56、关于平时准备的具体问题:

1)

了解情况和掌握动向的重点

①各行各业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情况;

②干部和群众在一个时期的思想活动

三是实际工作是的成就、经验、矛盾和主攻方向

四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

2)

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一要读书看报,广采博取;

二要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注重社会实践,无字“天书”,不可忽视

3)

资料积累的分类:

思想积累、情况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知识性资料的积累

57、选择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

选择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

选择不同意见的采访对象;

对同一类型的采访对象要选择典型。

59、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

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

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

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

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

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60、访问的形式、类型及分类

访问可以是个别访问,也可以是集体访问。

个别访问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

集体访问就是记者有意组织或邀约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包括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两种形式。

访问活动的类型: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因争论访问

访问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接近、融洽、沟通、激发四个阶段。

61、提问的方法与技艺

问法要多样,开放式闭合式问题要结合使用

抓住疑问点

尽量具体

提倡讨论式,营造双方交流的气氛

62、提问的分类:

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63、访问的要领

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64、访问的“心理控制”:

访问这种交往过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随之做出的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里控制”;“心理控制”,并不是说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应当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取得共鸣。

65、记录的一般要求:

记要点;

记易忘点;

记疑点;

记有关原话;

记典型情景。

66、记者核实访问记录材料的方法有:

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实

溯本求源,寻求物证

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技术检验

67、观察的特点:

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外来语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

观察分为事前观察、同步观察、事后观察。

观察具有直接性、综合性、客观性、经常性、敏感性等特点。

68、现场观察的作用:

辨别真伪,收集素材;

印象深刻,生动再现;

获得亲知,深化认识;

触景生情,寄情于文;

见多实广,有利积累。

69、现场采访中的瞬间印象主要包括什么?

变动着的事件细节;

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

环境气氛与情景;

现场活动及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等。

70、采访是的心理感应规律体现在哪些方面?

记者采访满足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采访的氛围渲染上一层“晕轮”

“自己人效应”与“异已人效应”诱导着谈话的成败

采访谈话需要稳定的情绪

71、特殊的采访方式分类:

巡回采访

②易地采访

交互采访

蹲点采访

隐性采访

72、什么情况下采用隐性采访?

把隐性采访作为记者日常观察、发解情况的辅助手段

某些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可使用隐性采访

某些表扬性的稿件也适合用隐性采访

73、如何多方面挖掘“新闻事实材料”?

找特点

抓问题

会透视,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74、怎样找特点?

认清形势找特点;

通过比较找特点;

具体分析找特点。

75、抓什么样的问题?

抓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抓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抓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76、怎样找问题的根源?

①是要找新旧体制的矛盾;

②是要找新旧思想观念的矛盾;

③是要找改革中不平衡的矛盾。

77、采访中“结合艺术”理解:

结合本身是一种艺术,包括:

上下结合:将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点面结合: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的结合;

横结合:纵的认识:对事物历史与发展的完整了解;横的认识:对一事物与他事物有机联系的了解;

正反结合:相反的两个个别事实之间的联系;

78、消息的概念、特点、组成成分与结构方式: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彩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1.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3.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消息的结构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种

消息的分类:

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按报道内容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

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

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

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79、事件性新闻:

是指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为突出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下载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采访写作笔记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第一章:绪论(略) 第二章:新闻采访——新闻报道的基础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的差别: 1. 目的......

    《新闻采访与写作》 期末重点

    题型:填空(9个范围)1x16=16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x16=32分 填空: 1. P17通讯文体构成的感染力打动人。(常常使用抒情表达方式) 2. P17新闻评论 一是对于论点的表述准确; 二是对......

    新闻采访与写作

    当代新闻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和信息,通过写作制定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全过程。 关系: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 2.采访质量决定写作质量。 3.对......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航MH370离奇坠南印度洋真相须查清 北京时间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坠机。马航同一天告知该航班乘客的家属,飞机上没有生还者。......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写作 新闻采访: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访问活动。 特点: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采访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合集)

    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作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旭6008201039 天津大学生就业难:最大雇主为国企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高校就业迎来寒冬。 本人讯 四月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

    新闻采访与写作

    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发展概述 一、五四时期 二、建国初期 三、改革开放以后 四、网络发展时期 一、五四时期 特征:重视直接采访,派遣驻外采访;采访的内容从经济新闻到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