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样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多样式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禾梨坳学校 李春红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应该实施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主动的亲历探究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素质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应该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丰富多彩教学方法实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多样式教学法 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教育也在顺应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着变化, 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是随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的, 从没间断过。而我国对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建立学生初步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带着兴趣去学习英语。
一、以趣激学,情境领先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不注重英语学习的情境创设而只给学生灌以生硬的语言知识,学
生很快就会兴味索然,这种状况将对学生以后若干年的英语学习造成无法补救的心理障碍。我们人家都知道,注重语言点的讲解并不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最好的方法。英语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运用英语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了实物、图片、动作等,引导学生进入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感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生动,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颜色单词时,教师可以将与颜色相关的实物一起带入课堂,如苹果—red、香蕉—yellow,橙子—orange、茄子—purple等等针对实物来教授。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拓展了词汇,又加深了对需要掌握单词的记忆。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教学,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二、边学边玩,英语教学的游戏化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语言,在学生学会一部分英语知识时,需要多实践运用。学生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往往能满足他们交往及娱乐的需求,英语游戏就是能让学生进行模拟交往的一种方法。学生在“玩”中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接受知识的过程。例如,对单词的巩固性学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玩”法:
1、找朋友:教师随意给出很多英语单词卡片,卡片上有英文,有相对应的中文意思。然后让一部分学生拿英文单词,另一部分学生则拿着有中文的卡片,当老师念到英文时,如:elephant→大象,tiger→老虎,red→红色,desk→桌子等,手持英文和中文卡片的两个学生
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对方,然后予以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听力,且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巩固。
2、男生与女生竞争:男生与女生在学习上很容易产生竞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他们按性别自然分成两大组朗读单词或句子,看男生的声音响亮还是女生的声音响亮;男生的声音整齐还是女生的声音整齐;男生的语音准确还是女生的语音准确。有时,还可以让他们推出双方的代表进行比赛。自尊心和荣誉感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在小学男生、女生的此类竞赛中尤其能达到极致的表现。
3、连词成句:几个单词,几个句子,学下来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一些单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再用这些句子进行简短对话。谁的对话最符合逻辑,表演最到位将获胜。这个游戏可以将多数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英语教学的歌曲化
根据小学生爱唱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如,学数字时可以教学生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学习家庭成员时可以教学生唱“My Family”,再用录音机配上优美的曲调,对学生将有着无穷的魅力。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简谱,让学生自己填词。让学生自己把词填上,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英语教学的表演化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不但要是音乐家、美术家,还要是一个演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进行形象的表演,用丰富的表情、身体语言、手势、语调等去创设语言环境。根据小学生爱表演、善模仿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给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积极热情地参与用英语交流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及表演能力。
总之,教师通过想方设法设计种种“激励机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中学习和巩固知识,使学生不以学习为苦,反以学习为乐。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法多样化且恰当地运用至关重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勇敢大胆开口,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小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好基础。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需要,符合社会对教师的预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既有心中有数的操作技能,又有可以拓展视野的理论基础。学生各方面动态发展的平衡必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带来契机。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波维尔·安德森 , 汪培伟.《幽默与教学的关系》[J] 比较教育研究,1987,(05).
第二篇: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论文摘要]本文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准则,以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的差异性为切入点,详细地说明了分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层次的划分、分层原则的确定、实施教学过程、分层进行的课堂活动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尊重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指导我们实施英语课程的基本准则。为了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这一基本课程标准,我在课堂上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法,以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心理特点为基础将他们分成不同的教学群体,依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一、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正确划分学生层次
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要对这种客观存在给予充分地尊重,也就是要体现“英语课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的精神。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依据什么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呢?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吗?“实验证明,多数外语学习者的成绩与他们的性格有关。一般说来,性格开朗,自信心强,认真负责的外语学习者的成绩要好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的人。” 因此,我根据中学生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状况的两方面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或类型。如:A组——外向型、成绩较好(Extroverted learners);B组——内向型、成绩较好(Introverted learners);C组——外向型、成绩较差;D组——内向型、成绩较差。各类别的划分可随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二、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分层教学的目标
英语新教材在形式上力图新颖、活泼,同时还注重了可读性、突出了交际性,有利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由于心理和能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学生的心理特征上,又反映在学习成绩上。所以如果片面地按照单一目标来执行教学计划或简单地把学生看作自身素质与学习能力相同的一个整体,必然会在教学工作中造成教学活动只适应部分学生而不是全体的情况。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特征,合理地准备教材,科学地设计教学程序,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都能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激发。
三、突破传统课堂活动模式,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是根据固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唯一的教学程序并采用单一的教学活动模式。这种单一的课堂活动模式只适合个别或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及学习需要,对于全部学生则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达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法分以下三步进行。
1、首先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来编撰,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所体现出的差异性。教师在展示目标的时候,也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科学地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就能给学生创造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的学习状态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最终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过去进行时”(Past Progressive Tense),对于C、D 两类的学生只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讲授陈述句的用法。A、B两类的学生在学习陈述句的基础上,要独立总结“过去进行时”的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用法。再如,在进行听力训练时,A类:在听懂的基础上表演短文并回答问题;B类:在听懂的基础上复述短文并回答问题;C类:在教师指导下听懂短文,回答问题;D类:在教师指导下听懂短文。在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运用的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优势表现的更为突出。A类:在学新口语之后,既进行对话表演,并能熟练运用新口语;B类:在学新口语之后,既能运用新口语;C类:在学新口语之后,既进行对话练习;D类:在学新口语之后,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2、制定分层教学活动,实行因材施教
分层设置递进式问题。对A、B两组学生设置较简单的,以课本为基础的问题;对C、D 两组学生应设置深层次的,具有较深难度的问题。例如在学习The Man Upstairs时,教师分别提出四个问题:
A: How do you think the two men? If you are one of them, what will you do?
B: Was the man downstairs happy because the man upstairs didn’t throw his second boot? If not, why?
C: What did the man upstairs say to the other man downstairs?
D: Where did the man downstairs live? Why did he like to live there?
2)分层进行练习。分层练习可以让不同类别的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在教师的帮助下,以练习为主要手段,提高学习能力。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练习题的层次性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练习题的难度要与学习目标的要求相适应;不同层次练习题的难度要有交叉。此外,低层次的习题中的个别题要与中等层次习题难度相当,中等层次习题中的部分题目也要有与高层次习题难度相当。
3、分层指导,分层教学
在学生学习期间,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类别学生,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既要有适合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教学活动,又要满低层次学生的需要。对高水平的学生,应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对于他们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深入讲解,充分练习,使其能够领会、理解、掌握并运用。
分层评价,促进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共同进步。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探究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分层的教学评价是会妨碍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抹杀学生的个性,无法鼓励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当然也就谈不上尊重学生个人在学习中的发展方向。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尝试:
首先,树立“因人而异,分层而评”的评价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最忌讳对所有同学采用同一个尺度,这样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我会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应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予他们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让各类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我的课堂上,如果有学困生举手要求发言,我总会给他们机会。但有一些同学总是由于这些学困生的发言迟缓,而抢先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时候,我会说:“请大家帮帮忙,××今天能举手,说明他有充分的准备,这是良好的学习开端,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把这个机会给他,好么?”。同学们不再出声,耐心地等待他的发言。之后,对他正确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使发言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喜悦。当然,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的学习表现的确有水平或见解独特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向上动力。
最后,在书面测试中,要避免使用单一的试卷而产生无法全面检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情况,要避免使许多已取得进步的学生们,在简单的分数前失去信心,并导致产生厌学心理。分层测试,分层评价,可以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找到自己进步的痕迹,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次考试中,教师把试题分为两种题型: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为100分,能力题为50分。教师根据学生在不同题型中得到的分值和以往的成绩进行比较,得出学生的进步幅度,依此来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这种带有纵向(与自身比)和横向(与同学比)比较的综合成绩具有明显合理性与科学性,不但能测出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以上仅仅是我在具体教学中对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一点认识。总之,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同时也由于实践的时间较短,而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这里我恳请专家和广大教师对此提出批评和建议,共同探讨适合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科学途径。(免费英语网www.xiexiebang.com 整理发布)
第三篇: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摘自:《清水中学》
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的局面。近年来,我校英语科组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掌握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邱学华说:“教师主导作用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求知欲是学生的内驱力,为了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把教师“教 ” 的主观愿望转为学生渴望“学 ” 的需要,我们每节课巧妙地设疑激趣,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活化教材,激发兴趣,让学生肯学、爱学、乐学。例如:在讲授初一第 74 课时,教师预先把准备好的水果、食物、饮料一齐放在讲台上,象商店一样,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向学生说:“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 What would you like ? I would like…… '这一句型,让我们把课堂当作一个商店:讲台是商店中的一角,教师是售货员,同学们是顾客。只要你们能认真上好这一节课,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就能„买到'你最喜欢吃的东西。” 由此,掀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们不知不觉地投入到、欢乐的商店卖买情景中。人人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尝试,争着上台表演,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教材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二、落实尝试教学的宗旨 — “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 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 是尝试教学的宗旨。如何结合英语科教学实际,将其精神实质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在下面四个方面作了探讨。、认真设计准备练习,作好学习辅垫。
准备练习是让学生做与新课有密切联系的练习或小测验,为解决新课的重点和难点作好辅垫。准备练习设计得是否精妙,直接影响每一节课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初二第 74 课,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介绍别人及与别人问候的用语,设计一个以口头回答为形式的准备练习:先用“ 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 等句子与学生对话。然后拟出一个情景再让学生与我对话。假设一个学生要把他的朋友介绍给我,他便会运用在初一第 10 课学过的“ This is sb.” 的句型来介绍,为学习74 课作好准备。、设计尝试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所谓尝试题,就是一些与新课重点内容相仿的口、笔头练习题。它需以旧知识为基础,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回答问题或测试比赛的形式,从中渗入本课新知识。当学生完成准备练习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与目的后,教师能上能马上出示尝试题,让学生一面自学课文,一面试着去做尝试题。这样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初一第 86 课时,是学习现在进行时的。教师先引导学生做了一系列的口语训练后,马上出示与新课重点内容相仿的深试题: 1)What you doing ? I singing.2)What they doing ? He playing.3)What they thinking.我针对学生“求先 ” “求胜 ” 的心理,提出要求说:“在教师未教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边自学课文,边试着做下列尝试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这样,让学生形成一种跃跃跃欲试且很积极的去寻找规律,从而达到主动探索的目的。在完成尝试题后,教师给予恰当的表扬、鼓励。、尝试练习,深化重点、难点。
尝试练习是学生完成尝试题后,学生获得初步尝试成功的喜悦时师生共同分析知识规律,然后让学生再次做练习,深化重点和难点。学生根据教师在幻灯上出示的尝试练习,去听课文录音,自阅课文,回答问题,集体评议,然后分角色扮演朗读课文,让学生参照黑板书写出来的重点句型和语言点做第二次尝试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浓度的题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起到知一反三的作用。、知识反馈,当堂解决问题。
新课知识讲授完后,我们总是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知识反馈。例如,进行一些小型的学习竞赛活动,听力训练或笔头小测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当堂互批。这样,可以开拓上层生智力,照顾中下生当堂解决疑难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几年来,我校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开展英语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英语中考成绩连续多年获镇第一名,每年都超过市的平均分 10 分以上。
第四篇: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结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与之相应,传统教学模式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从强调“教师为主宰”转变为强调“学生为主体”。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为分七步进行,即“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⒈ 准备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⒉ 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为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韪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同桌的学生可以互相议论一下,如何解决尝试问题。
⒊ 自学课本
这一步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这道题你们还不会做吧,请翻开课本看看例题是怎样做的,再想想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自学课本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中,学生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⒋ 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就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帮助。尝试练习结束后,转入下一步。
⒌ 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其实,在对尝试题评议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讲道理了。学生互相讨论后,学生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尝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时听教师讲解已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教师讲解火候已到,就转入下一步。
⒍ 教师讲解
这一步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以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
这里的教师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因为现在学生的起点不同,他们已经通过自学课本,并亲自做了尝试题,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要讲在点子上,讲在学生还模糊的地方。讲解时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或电化教学手段。
⒎ 第二次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再试探一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
第二次尝试题不能同第一次相似,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它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可进行补充讲解。
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不过,中间的五步是尝试教学模式的主体。而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引伸阶段。
除“基本式”外,“尝试教学法”研究者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变式”程序,提出“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这些“变式”显示为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几步互相调换或合并。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
第五篇:关于尝试教学法
一、什么是“ 尝试教学法 ”
尝试教学法 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 邱学华老师首先提出并付诸应用,尔后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列入国家“八五”规划课题,其特点是“先练后讲”,即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的基本教学程序可分五步进行: 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 自学课本 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第二次尝试练习
准备阶段:准备练习
这是尝试教学的预备阶段。为了使学生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尝试题,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尝试的条件,先进行准备练习,通过以旧引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出示的尝试练习题一般有三种情况:
1、同步尝试题,同课题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解决尝试题;
2、变化尝试题,把课本例题的内容、形式、条件略作变动,但难度大致相同的尝试题;
3、发展尝试题,要求略高于课本例题,但仍属于本节教材范围的尝试题。大多数情况,均采用第一种同步尝试题。第二步: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为学生切实的需要。这种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自学课本中,学生遇到困难可及时提出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第三步。第三步:尝试练习
既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教师就顺水推舟让他们试一试,一般让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练习,教师巡回视察,这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学生在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看书上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尝试练习结束后,就转入第四步。第四步: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后,可能一部分学生做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寻学生评讲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板演的学生可以讲讲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推里能力,学生尝试算、尝试讲以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讲得对不对,这时听教师讲解已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火候已到,就转入第五步。第五步:教师讲解
学生会做试题,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因此在学生尝试后,教师要进行学法讲解。
这时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讲法不同,不必什么都从头讲起,因为学生的起点不同。现在学生已通过自学课本,并且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这种讲解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收,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延伸阶段:第二次尝试练习
第一次尝试练习时,学生可能是仿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弄清道理。经过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这时学生已有所领悟,安排第二次尝试练习就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得到强化。这一步也是一次集中反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理解新知识达到何种程度的信息。
二、为什么要实验“ 尝试教学法 ”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其课堂结构大部分利用苏联五十年代凯洛夫《教育学》的五个环节: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新授;
4、巩固练习;
5、布置家庭作业。这个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已不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满足和发展。而“ 尝试教学法 ”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培养学生一种敢于探索的精神,这正是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英国思想家培根有句名言:“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终站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 尝试教学法 用尝试题引路,从疑问开始,“以疑引思”,将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强大的,一定教学方法对形成学生的思想方法和习惯等非能力因素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会影响到社会的未来。据全国十个省市几千份实验报表表明,尝试教学法 的实践效果,体现在五方面:
1、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素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
4、有利于调动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5、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科学研究。
尝试教学法 做到三个结合(即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材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它用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尝试练习后,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最后教师讲解,保证使学生获得完整、系统的知识,这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尝试教学法 把这四方面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教学程序中具体地落实下来,较好地发挥作用,就会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促进教师更好地钻研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指导,为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怎样实施“ 尝试教学法 ”
尝试教学法 的基本精神是“先练后讲”,为了体现这个基本精神,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程序。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指示了应遵循的科学过程。但是教学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尝试教学法 的基本教学程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掌握 尝试教学法,不但要明确指导思想,还要把握操作程序。先学会基本程序,以后再根据各种教学条件的变化灵活应用,学习各种变式程序。并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更加完善。
1、写好课题研究方案
我校课题组向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正式申报立项的课题名称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完成时间三年。参予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写出课题研究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2、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
3、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4、研究项目实施计划(含分阶段完成工作任务的指标)。写好的课题研究方案报教科室存档。
2、把握好 尝试教学法 的“六段式”课堂结构 在 尝试教学法 的试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六段式”课堂结构对刚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有
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借鉴逐步完善和提高。
以上六个阶段也 是基本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按照学科特点、教学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特别是时间分配仅是约估,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3、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尝试教学法 的实质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尝试活动,尝试教学法 的基本精神是“先练后讲”,一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就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学生的尝试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教师的指导以学生的尝试为目标。要求教师做到三点:
①在学生尝试前,教师要认真制订课时计划,规定学生尝试的步骤,编拟准备题和尝试题,指导学生自学课本,要设计指导语或提出自学思考提纲。
②在学生尝试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尝试条件,如发挥旧知识迁移作用,准备题的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等。并且教师要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尝试情况,特别对差生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尝试任务。
③在学生尝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尝试道理,判断尝试的正误,对正确答案进行强化,对错误答案进行矫正。根据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情况,教师针对学生探索中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4、确保尝试成功的六项条件
近年来 尝试教学法 研究实验充分证实,在现代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尝试活动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条件,尝试是能够成功的。确保尝试成功的条件一般有六项:
(1)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行动,能够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学生能够积极去尝试,大胆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保证尝试成功的基础。
(2)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这两方面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尝试。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尝试中进行指导,而且在学生的尝试前和尝试后,都必须认真指导。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有可能使学生尝试成功。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保证学生尝试成功的关键。(3)课本的示范作用——课本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课本中既明确规定学习内容和目标,又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有可能通过自学课本去初步解决问题。由于尝试到教师出示尝试题,提出尝试活动的具体目标,从而诱发学生自学课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接受课本的指导通过自学课本,有效地培养学生和自学能力。因此,充分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是保证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4)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各学科的教材都有一定的系统性,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因此,一个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会完全陌生,而是七分熟、三分生。教师可能指导学生用七分熟知识作为基础,去探索尝试三分生的知识。从认识的心理规律分析,这是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迁移规律。因此,旧知识的迁移作用,是保证尝试成功具有客观可能性。
(5)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班集体里,学生的尝试能力,不是个体孤立的尝试,而是在班集体中互相影响学生尝试,学生之间可以产生互补作用。在尝试前,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去解决尝试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在尝试中,学生之间可以共同操作,互相帮助;在尝试后,又可以组织讨论,谁尝试对了,谁尝试错了,各自讲出理由,不同看法也争论。因此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也是保证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6)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在班级教学条件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能用情感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对待学生必须尊重、真诚、理解、热情、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这样,学生会把教师的激励和要求当作大胆尝试的动力。因此,这种师生人际之间的情意作用,也是保证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达到尝试成功的指标,应有知、情、意三方面:知——初步达到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标,也是初步解决问题;情——在心理上产生成功的喜悦,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意——通过尝试成功的活动,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
5、怎样编拟尝试题
尝试教学法 同其它教学法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有尝试题引路,尝试题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尝试题作用(1)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求。(2)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自学课本的兴趣。
(3)通过尝试题的试做,获取学生自学课本的反馈信息。尝试题是根据例题设计的,按照教学需要一般有四种设计方式:(1)与例题同类、同结构、同难度,只改变内容、数字;(2)与例题的内容、形式、结构有些微变化,难度大致相同;(3)与例题略有变化,难度也略有提高;(4)以课本例题作尝试题。
有些教师就用例题作尝试题,也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做好尝试题后,立即翻开课本看例题,发现自已做的同课本例题一样,会高兴万分。这时课本例题起着验证作用。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一般应是教材难度不大,估计学生未自学课本也能自行解决的。采取什么方式设计尝试题,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和教材的难易程度。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一般还是另编尝试题好,个别情况也可以例题作尝试题。
6、尝试教学法 教学程序要灵活应用
教学法的灵魂在于灵活。固定不变,搞绝对就没有生命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法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尝试教学法 有一个基本教学程序,仅是“基本”而已。应根据各班、各科的特点、学生实际及教师的特点的变化而灵活运用。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几步互相调换或合并均可以,但万变不离其宗,“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不能变。
还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它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尝试教学法 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并不要求大家堂堂课都去用。“先练后讲”有好处,但并不是不能“先讲后练”,必须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而定,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应扬长避短,综合各科教学方法,组织一个教学法体系,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相长,教研兴校,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