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3 01:2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第一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川大附小五年级语文组 郑红英

总的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一个关键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

14个策略

在我校第二期研究课题的引领下,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确定了“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训练点,在广泛的生活中进行有效地读写结合训练”这一研究主题。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些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与大家共享,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策略1:读前先写,赏文作比。

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把习作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水平先试作。教师根据学生练笔完成情况,结合读写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言文字,在切身的对比中感受作者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做既合理地使用了教材,又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种任务驱动下的读写结合。如在学习《巩乃斯的马》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教材插图所呈现的“马群奔跑”的场面。因为有了课前的写,学生们带着审视、对比、欣赏、迫切学习的心态深入语言文字,感悟更深刻。

策略2:课前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平时教学中,运用得较保守。老师们总是把读后感变成课后感,老师进行全批详改。如此一来,对学生而言是个负担,他们不愿写;对老师批改而言也是—种负担。我们完全可以把写读后感更灵活地布置成课前学习作业,随意地让学生自由写感受和想法。老师用划览的方式阅读,重在留意文中的“思”。写课前读后感,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亦有摸清学情,以学定教的帮助。这种策略适用于易使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生成的矛盾思想贯穿教学过程,顺学而导,最后达成对文字本真的认识。如:在了解了学生对《枫叶如丹》的初读感受后,我是这样开课的:“《枫叶如丹》,有人感悟到自然之美,有人感悟到生命成长的过程,有人感悟到童年的快乐,还有同学告诉我,他好像感受到了什么,又很迷惑。作家袁鹰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就让我们走进《枫叶如丹》,用心聆听。”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以学生初读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生命过程”“快乐”“迷惑”作为话题,深入文本展开讨论:你是从哪些描写感受到的?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再由句子深入重点词,联系前后内容进行对比,在步步深入的理解中有感情地读,最终感悟到文本的真正内涵。

策略3:课中批注

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种学习工作的能力。此时读是在理解、策略4:锤炼小标题

写提纲是本期的一个阅读训练要点,拟小标题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小标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又要推敲用语的表现力。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拟的小标题被大家欣赏,所以在用字上煞费苦心,讨论时都据理力争,这种场面我们戏称为“竞标”。如《管道》一文第3部分:柏波罗的管道完工了,布鲁诺失去了提水的工作。围绕“朋友失业”“好友失业”“老友失业”三个小标题展开了争论,最终,后者胜出,因为大家分析认为:“老”字既能表现他们多年的朋友关系,又能让人联想到布鲁诺苍老、疲惫的样子和苦闷的心态。

策略5: 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有两个层次:

1从仿起步——模仿阶段

学习《他发明了什么》,学生练习用总分式写一段话,并用分号分隔几个并列的意思。学习《我喜欢》,让学生仿写两段话,体会散文的韵味,感悟生活的美好。学习《我们的错误》这首诗,可让学生仿写两个小节,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鸟儿的侦察报告》,可仿拟人手法,完成第5份特殊的侦察报告。

如《第一场雪》一文,雪后图文质皆美、情文并茂,很多描写方法值得模仿,特别是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就可让学生再写雪景图,定会增色不少。李老师的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孩子们也当摄影师,用简笔画“拍”雪景,用文字写雪景。宋飞扬所“拍”照片取名《雪蝴蝶》:“大朵大朵的雪花好似千千万万只蝴蝶,自由自在、慢悠悠地往下飘,像天官叫来的小天使,亲吻着久别的大地。”冉心志所“拍”照片取名《欢乐大道》:“雪像一床被扯碎了的棉被,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雪花像一只只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不时变换着脚步。孩子们在铺满雪的大道上堆雪人、掷雪球,与雪花共舞。” 2从仿到创——创新阶段

如果说低年级的模仿是读写结合的基点的话,那么,中高年级就应该把“创新”作为读写结合的支点。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读写结合的创造,主要是指内容的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也指形式上的创新。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形式,有推理故事、新闻写作、课本剧、童话、探险故事,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想象、练笔空间。如学习《黄河象》细致入微的推想过程,学生们重新猜想了黄河象落水的故事。读《包公审驴》,学生们趣味浓厚,课本剧《包公审贼》新鲜出炉,还被搬上了班队活动的舞台。学了“奇观”单元,学生们又搜集了大量的关于世界奇观的资料,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自愿组成了探险故事创作小组,起了别致的名字,共同编织剧情,再分章节创作,最后校稿,打印成书:《金字塔大冒险》。

策略6:续写

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如《一个苹果》中有这样一句话:“防炮洞里格外沉静”,可让学生置身其中,写出不同的战士内心的激动。有的结尾余意未尽,留有想象续写空间,如《生死攸关的烛光》,可续写德国军官走后母子三人的故事。

策略7:改写

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可改写文体,把《饮湖上初晴后雨》改写成一份游览简介。可改情节,如《成吉思汗和鹰》,如果他发怒的时候想起那句话:“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还可改写结尾。改写往往要对教材进行假设变动,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策略8:扩写

可以扩写故事情节,也可以扩写某处一带而过的细节。策略9:缩写

对教材中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提炼,抓住主要内容缩写,利于加深理解,又提高了阅读速度和概括表达能力。

策略10:心得笔记、读后感 策略11:用心灵去观察

我们提倡写真,孩子们笔下的应该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充满特点的真情和情趣,沉浸着美语和泪珠”的东西。真实的美从哪里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掌握句式和文章结构,更应明白文章来源于生活体验。作文和生活是不分家的,没有平时的悉心观察、体验,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和鲜活的、有灵性的文章。否则,作文过程只会成为呆板的、模式化的拼装过程。

鉴于此,这学期我们五年级组的老师精心为孩子们设计了一次“呵护小生命诞生”的体验活动,每个孩子守护一个受精蛋,在20多天的照料和期盼后,也许会目睹小鸡挣扎、破壳而出的动人时刻,感受生命的伟大;也许付出与希望会成为泡影,见证的是生命的消失……不管怎样,孩子们用眼睛、更是用心灵在关注、在观察。从孩子们的作品里,你能感受到一种真实、一颗真心、一份真情。。。

从这里我们看到,阅读过程是—个还原生活情境的过程,仿写过程是个先体验生活情境,再表达的过程。只有写作形式和所写内容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阅读向写作的迁移内化。

策略12:单元习作

单元习作是一个单元的大作文。教师通常是在习作之前为了习作而进行指导。为了加强读写结合的力度和有效性,教师常常要准备许多相关的素材。如果要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挑选素材。在习作初稿完成后,还应进行多次修改,学习锤炼语句。

策略13:读写周周练

读写结合应以自能为目标。因此,必须把课文教学引伸到课外,与相关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来充实课文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灵动而丰满。

一年多来,我们坚持读写周周练,每个学生都有经过个性化装饰的专用本——《阅读与写作》,统一了四个版块:优词佳句——作摘录,三言两语——概括作品内容或评价,心语香——说心里话,小练笔——或规定题目,或自主创作。

《阅读与习作》是学生的“作品”集、“读书记录”、“内心表白”。策略14:假期读写

寒暑假的作业,我们总要布置学生看几本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这个暑假,我推荐给孩子五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杨红樱的《五三班的“坏”小子》,要求学生特别关注作家的选材和语言风格,也来写写我们四一班的极富个性的人、鲜活动人的事。终于等到开学了,孩子们的作品汇编成册了,这就是《快乐四一》,内容丰富极了:《呵!这群坏小子》《三八线》《俏丫头的生日》《装着48颗心的花篮》《离开班主任的日子》《一对冤家》《“黑暗”的背后更“黑暗” 》《都是他们惹的祸》《幽默大王熊爽》《能吃能睡的程翼展》《永远的公约》《女生的绝密攻击》《笑不够“老苏” 》。。。假期读写,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又起到了很好的练笔作用,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写之有物、乐于下笔,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假期读写,让我们积累了很多习作,已经出了多本专集,写景类名为《飞翔》,人物篇名为《人物连连看》等。

因此,我们主张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主径,以课外实践为载体,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

三点思考

一、学生练笔多,教师怎么改?

1、倡导互阅互评,教师少改多就。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应改在紧要处。但要强调的是,教师应通过示范评改、指导学生尝试评改,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培养学生获得自评自改能力,要“扶”到位,不可放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师批改的时间。

2、赏识评估,读写共振

赏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教育方法,一种教育思想。教师应让我们的学生因为赏识而愉悦,因为赏识而快活,因为赏识而感动,因为赏识而优秀。每一篇习作都应该有其精彩和成功之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找出它,不吝惜赞美的语句。这样让学生在赏识中习作,在赏识中阅读,逐步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和习作的成功。这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和习作劳动的不可或缺的回报。

二、教师常练笔

教师练笔无处不在:写范文、写批语、写总结、写论文……语文教师练笔,于己是一种倾吐,可以提升生活与生命的质量;对学生又是一种示范,一种影响,一种熏陶,一种无声无息的教育。语文教师常练笔,即使不能做出多么传神的“润色”,至少也能练就一种眼光——教作文时不会浮光掠影,当孩子的灵性、诗意和创造在不经意间探出头来,能去发现和欣赏。特级教师李镇西这样说:“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四个“一”让最不愿意写作文的学生有一次“发表”的机会; 帮写不好作文的学生修改作文,获得一次“高分”; 让每个学生编一本作文自选集; 每学期每个学生在班上诵读一次作文。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一个关键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五个策略

在我校第二期研究课题的引领下,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确定了“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训练点,在广泛的生活中进行有效地读写结合训练”这一研究主题。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 总结出一些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与大家共享,不足之处,欢迎指正。策略1:读前先写,赏文作比。

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把习作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水平先试作。教师根据学生练笔完成情况,结合读写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言文字,在切身的对比中感受作者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做既合理地使用了教材,又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种任务驱动下的读写结合。如在学习《巩乃斯的马》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教材插图所呈现的“马群奔跑”的场面。因为有了课前的写,学生们带着审视、对比、欣赏、迫切学习的心态深入语言文字,感悟更深刻。策略2:课前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平时教学中,运用得较保守。老师们总是把读后感变成课后感,老师进行全批详改。如此一来,对学生而言是个负担,他们不愿写;对老师批改而言也是—种负担。我们完全可以把写读后感更灵活地布置成课前预习作业,随意地让学生自由写感受和想法。老师用划览的方式阅读,重在留意文中的“思”。写课前读后感,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亦有摸清学情,以学定教的帮助。这种策略适用于易使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生成的矛盾思想贯穿教学过程,顺学而导,最后达成对文字本真的认识。如:在了解了学生对《枫叶如丹》的初读感受后,我是这样开课的:“《枫叶如丹》,有人感悟到自然之美,有人感悟到生命成长的过程,有人感悟到童年的快乐,还有同学告诉我,他好像感受到了什么,又很迷惑。作家袁鹰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就让我们走进《枫叶如丹》,用心聆听。”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以学生初读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生命过程”“快乐”“迷惑”作为话题,深入文本展开讨论:你是从哪些描写感受到的?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再由句子深入重点词,联系前后内容进行对比,在步步深入的理解中有感情地读,最终感悟到文本的真正内涵。策略3:课中批注

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种学习工作的能力。此时读是在理解、比较、质疑、联想、创造中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批注则是充满思辨的写。如《海市》是一篇文辞优美、情感细腻、含义深刻的散文,因为喜欢,我们用了两节课细细品读,最后,我们尝试用诗意而哲理的语言在书页上留下心中的感动。夏珑升写到:“虚幻的微笑,真实的苦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热爱这真实的世界。”马仁涛同学是这样写的:“梦幻再美,它也是虚幻的,让我们到真实的世界去寻找快乐吧。” 策略4:锤炼小标题

写提纲是本期的一个阅读训练要点,拟小标题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小标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又要推敲用语的表现力。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拟的小标题被大家欣赏,所以在用字上煞费苦心,讨论时都据理力争,这种场面我们戏称为“竞标”。如《管道》一文第3部分:柏波罗的管道完工了,布鲁诺失去了提水的工作。围绕“朋友失业”“好友失业”“老友失业”三个小标题展开了争论,最终,后者胜出,因为大家分析认为:“老”字既能表现他们多年的朋友关系,又能让人联想到布鲁诺苍老、疲惫的样子和苦闷的心态。策略5: 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有两个层次: 1从仿起步——模仿阶段

学习《他发明了什么》,学生练习用总分式写一段话,并用分号分隔几个并列的意思。学习《我喜欢》,让学生仿写两段话,体会散文的韵味,感悟生活的美好。学习《我们的错误》这首诗,可让学生仿写两个小节,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鸟儿的侦察报告》,可仿拟人手法,完成第5份特殊的侦察报告。如《第一场雪》一文,雪后图文质皆美、情文并茂,很多描写方法值得模仿,特别是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就可让学生再写雪景图,定会增色不少。李老师的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孩子们也当摄影师,用简笔画“拍”雪景,用文字写雪景。宋飞扬所“拍”照片取名《雪蝴蝶》:“大朵大朵的雪花好似千千万万只蝴蝶,自由自在、慢悠悠地往下飘,像天官叫来的小天使,亲吻着久别的大地。”冉心志所“拍”照片取名《欢乐大道》:“雪像一床被扯碎了的棉被,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雪花像一只只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不时变换着脚步。孩子们在铺满雪的大道上堆雪人、掷雪球,与雪花共舞。”薛泮泮所“拍”照片取名《玉树琼枝》:“在这寒风凛凛的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如天鹅弹落的华羽,潇潇洒洒;似仙女剪碎的祥云,密密麻麻;如玉人摇落的梨花。在这大雪中,毫无生气的树木变得银妆素裹,融入这茫茫白雪之中。” 2从仿到创——创新阶段

如果说低年级的模仿是读写结合的基点的话,那么,中高年级就应该把“创新”作为读写结合的支点。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读写结合的创造,主要是指内容的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也指形式上的创新。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形式,有推理故事、新闻写作、课本剧、童话、探险故事,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想象、练笔空间。如学习《黄河象》细致入微的推想过程,学生们重新猜想了黄河象落水的故事。读《包公审驴》,学生们趣味浓厚,课本剧《包公审贼》新鲜出炉,还被搬上了班队活动的舞台。学了“奇观”单元,学生们又搜集了大量的关于世界奇观的资料,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自愿组成了探险故事创作小组,起了别致的名字,共同编织剧情,再分章节创作,最后校稿,打印成书:《金字塔大冒险》《冰川大冒险》《鬼物探险》《亚历山大历险记》《水、火、沙之宝》《艾莎探险队》《梦幻国历险记》《小程历险记》《小岛游记》《神奇的历险记》《数码世界之死亡谷历险记》。。。孩子们的兴奋、快乐溢于言表。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析论文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在教育领域正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听说读写内容的积极落实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本文主要就小学阶段的读写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旨在为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搭建积极有利的平台,并且为我国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主要就三方面措施,来促使读写教学目标积极落实:首先,扩大阅读教学的内容以及丰富其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读写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旨在借助作业的高效实施来切实完善读写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所谓的读写结合教学,主要指的是写作与阅读教学的紧密融合,继而实施的教学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写作与阅读是紧密相融的。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以及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故而在实施读写结合的过程中需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一、提升阅读质量,带动写作教学品质

小学生的阅读量通常较小,因此若要借助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必须有效实施阅读拓展措施。通过这一举措,可有效增强读写融合的积极动力。当学生的阅读量提升,掌握了阅读的技巧,随之便会储备更多形式的知识内容,继而为写作技能的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课堂阅读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要积极增强课外阅读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牧童和狼”或者是“蝉和狐狸”的时候,可借助课本寓言故事来激励学生对更多的寓言故事感兴趣。这一措施的实施,旨在借助课内知识继而延伸到课外,由内而外丰富学生的阅读总量。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伊索寓言的趣味图片,继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为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在将牧童以及狼之间发生的故事展开时,可适当制造些许悬念,例如狼与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是有趣的还是其他?当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故事预习之后进行角色扮演或对故事进行延伸。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发表自己的感受。以此为基础,教师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以及原文的故事发展线路对文章进行续写,此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现实与想象融合。

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且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以及写作技能增强的效果不够突出。故而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切实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知识学习之外还对课外知识拥有诸多的兴趣。事实上,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点,切实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感受。小学生普遍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出现思维分散的情形,为此教师可为其实施多种感官的元素融入,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学生的感受才会更加直观、全面,继而为其写作内容的丰富、多样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借此,学生对其具体的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感受方面会有别样的体会,最终的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第二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拓展训练。由于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社会认知水平不充分,故而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理解不够全面、不深入,而且在写作内容中难以展现亮点。故而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为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阅读内容,以及在写作教学中为其渗透多种写作模式,尽可能将指令性写作转变为多样化的形式。例如自爱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写作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嫦娥奔月》故事进行续写,对《古诗两首》即兴创作等。第三点,全面实施写作训练。无论是写作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均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要能够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从细致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阅读体验以及写作素材。例如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传授高效的阅读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与阅读内容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阅读内容的生活气息。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采用同样的写作模式进行创作,并为其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

三、落实读写作业,实现读写结合目标

为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就切实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现就作业设置环节而言,需以趣味性为显著特征,其次需具备拓展的特性。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内容,并且对课堂相关的重要内容进行拓展。借助课后作业,还应该实现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若是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说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足。据此,教师可相应地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服务。设计作业的时候,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作业的个性化程度,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还需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为学生搭建有利的阅读、写作、课后作业完成的平台。作业中需适当涉及阅读与写作两方面内容,而并非只是写作。

由以上内容可知,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重要功能不可忽视。在教师的专业培养之下,学生便可接受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内容,才能够掌握先进的学习技巧。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均是小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故而教师在对其进行落实的环节中,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阅读拓展教学、写作训练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所思、有所学、有所悟。

【參考文献】

[1]卢凯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7(18):135.[2]王丽萍.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3):105-106.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和写是两个重要的部分。在多数情况下,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并通过二者的结合,发挥教学的最大化作用。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今后的教学方式,读和写都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如何在课堂中做好读写结合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动口能力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活动中找出一些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从中制定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读写能力对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应该合理地使用方法,促进读写二者之间的结合过程,从而满足教学的需求。

一、在教学活动中满足小学生的读写需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读写两个过程符合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内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文的背诵和记忆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个教学活动,也是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情况。在这项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读写需求。在学习某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首先,学生应该熟悉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并能够熟练地朗诵文章。而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抄写文章,巩固对文章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中,教师利用一篇文章,将读和写两个过程连接在一起,而学生也在这种情况中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苏武的故事》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读写能力。这篇课文是著名的典故“苏武牧羊”改编而来。对小学生来说,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省去了许多的麻烦。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对读和写的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进而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脉络,尽可能地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程度。读和写是两个基本的技能,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端正态度,从而发挥教学的最大化效果。

二、明确读写结合的目的,让学生明确其重要性

读写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这个过程的目的,这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就语文学习而言,读写结合可以将两个教学活动转化为―个整体,简化了课堂的结构,教学目的也变得更加清晰。而这种方式也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明确的教学目的,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对教师来说,读写的目的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且能够反映教学的要求,最好带有一定的指向性。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制定特定的教学目的。从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它是描写大自然自然现象的一篇文章。要想做到读写结合,教师应该首先抓住文章的主旨,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文章的主旨是读写结合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文章的关键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文章的主旨便是大自然的这些声音,学生应该对这些声音的形式、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所谓的“读”,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所谓的“写”则是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二者结合,是检验学生学习标准的情况。从学生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学习方法,教师都应该制定一些带有针对性的教学改变。在适当的时机中,教师还可以听取学生的建议。

三、增加读写结合的方式

在多数情况下,读写过程是以读为开始,写则是结束阶段。对教师来说,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课堂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改变思维,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对教师来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到读写结合的最佳形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听取学生的建议,在学生出现教学问题的时候,及时地做出―些调整,保证教学的成果。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夏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制定一些带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让学生先读后写,即先阅读文章,然后描写自己对夏天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另辟蹊径,让学生先写出自己对夏天的理解,然后进行阅读。这两者虽然只是颠倒了顺序,但是学生所获得的感受却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地安排读写结合的形式。在新课学习的阶段,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可以重视读的作用,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而在备考阶段,教师则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合理地运用知识,这时候便要突出写的作用。

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二者结合,发挥教学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制定针对的教学改革。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态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要听取学生的建议。最后,教师还应该丰富读写结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感受。

第五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禄丰县舍资小学

李桂兰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校进行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立项以来,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和帮助下,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严格管理,认真研究,大胆实践,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实现“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有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文本,要在把握文本主旨、感悟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领悟其在表达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即既要弄明白文本写的是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还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既要有效指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使他们受到人文熏陶,又要引领学生领会课文遣词造句(语言)、结构(布局谋篇)、表达(技巧)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这就是说,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小学阅读教学,既要求教师巧妙地帮助学生去“悟”道,并将“道”(人文精神)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更要求教师启发、引领学生去了解、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章来向我们阐发这个“道”的,文章是如何选材剪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超承转合的,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等。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对“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了以下初步探索:

一、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精读课文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理解内容→精读,品析词句(语言表达)→实践,迁移运用”。前两个环节侧重于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容、人文价值,后两个环节则侧重于体会写作特点、运用内化。在一节课内紧紧抓住“读”和“写”两条线,选好读写结合的“点”,使“写”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能从而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时效性。教学中还要设计出适合于不同阅读课型、不同类型课文、不同学段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模式变式,如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像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具有操作性、实效性、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群已达到教学艺术的创新境界。

二、优化教学操作策略,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策略是一种教学的谋略,是一种教学的高超艺术,找到初步的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优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的:“一种教学策略方法是一把钥匙,各种教学策略方法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怎样才能做到“活”呢?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

(一)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策略

1、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和效果,也就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2、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要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也就是要结合典型课文的阅读教学,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感知、揣摩文章在篇章结构、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并在平常的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3、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要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读写结合的的教学实施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巧向课文借“生花妙笔”

(1)巧向课文借“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命题。新课程习作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由表达,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命题。怎么办?最捷径、最有效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向教材借题目(学会给自己的习作取名字),因为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题目很典型,可归类指导。比如:有以中心思想为题的《匆匆》《尊严》;有以写作对象为题的《黄河是怎么变化的》《桂林山水》;有以主要内容为题的《文成公主进藏》《圆明园的毁灭》等。无论哪种题目,都有独特之处,都可以揭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在借鉴中学会命题,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责。

(2)巧向课文借“选材”,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素材。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平时也有不少的积累,可一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还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很有特点,引导得法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的是多么常见的家庭,捕捉的又是多么新颖的写作素材;《钓鱼的启示》表明,生活中也有大道理,小事不可小视。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点拨:“你经历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育方式吗?”学生就不难领悟。

(3)巧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如:写春天时可引导学生运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粉桃出墙来。”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纸上》等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写一个做事投入、专注的人,文中对罗丹如痴如醉动作神态的语句,对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2、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从事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增强写作能力。指导学生仿写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下载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写结合评价策略研究

    《读写结合评价策略研究》个人工作总结 (2014下半年) 海原县三河镇中心小学刘永霞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课题研究半年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阶段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

    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 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把阅读与写作两个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实际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合集5篇)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将读写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教师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一、过好字、词、句关,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生阅读课文,是通过字、词、句来理解内容,同时又学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从阅读讲,抓字、词、句的......

    对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的探讨

    对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的探讨 【摘要】读写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量小、缺乏必要的知识素材累积以及生活经历少等突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读能导写,读能促写,读与写要有机结合。《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