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总结 预、议、导、练四步教学法

时间:2019-05-13 01:0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总结 预、议、导、练四步教学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总结 预、议、导、练四步教学法》。

第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总结 预、议、导、练四步教学法

“预、议、导、练”四步教学法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总结

一、改革的背景与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练习反馈,巩固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着很多弊端,最突出的表现是:“四多四少”。

1、教师统得多,学生练得少。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授的时间要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剩下还有多少时间让学生练习?听来的知识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动手做的。更何况课堂上老师讲了学生不一定听了,听了不一定懂了,懂了也不一定会做了,会做了也不一定会学了。

2、教师说得多,学生动得少。经过教师精心策划的一节课,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几乎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根本调动不出来,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3、教师传授知识多,关注情感少。课堂上,教师特别注重传授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情、态度、习惯。

4、课外作业多,课堂练习少。由于课堂教师重讲,必然花费时间多,自然学生课堂练习量少,教师只能布置课后作业,每个学科都有课后作业,必然导致学生课外课业负担重,课外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总之,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效率低,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高标准人才。

二、“预、议、导、练”课堂教学结构的目标

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教师讲、学生听”到“教师导、学生练”的转变;二是实现课堂只注重传授知识到更多的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三是实现课堂上“轻松、精彩、华丽”到“紧张、务实、高效”的转变。

三、“预、议、导、练”课堂教学结构的各种关系

1、师生关系。改变师生之间的服从、认同关系,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话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师生关系的根本改变,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教师来讲,师生关系的改进,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而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帮助者和领路人。

2、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始终坚持学生在练习中学、在练习中教、在练习中培养能力。

3、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在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各种因素中,智力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预、议、导、练”课堂教学结构的程序与方法

1、“预”,即预习。学生在新授内容之前将按教师的要求自学一遍,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将不懂的问题在书本上做好记号,以便同伴互助或听教师的解惑。这一环节的关键点在于学生是否认真思考、是否能提出问题。容易产生的误区是:对学生预习一放了之,没有目标要求、没有方法指点,预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环节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教师可视学科视课型灵活确定。

2、“议”,即议论。各科任教师视学习程度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将预习环节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汇集到小组集体议论,形成“兵教兵”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此环节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适度引导,了解学习的学习情况,生成每二次备课,以便下一环节的精准导学。

3、“导”,即导学。是教师的精练的讲授部分。此环节要求教师做到“三讲”与“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惑”就是问题,学生只有积极思考了,就能发现问题,“问题是金”,教师要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分析、讲解,以便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讲思路与方法”,思路是思考问题的条理与脉络,好问题各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思路从哪里展开,问题如何切入等,理清了这些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几种?哪一种是最好的方法,方法中关健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挖掘的,必须要讲的,教师教会了学生解决某类问题的办法,并能举一反三,远远胜过让学生苦战题海,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渔”。“讲规范”,的解题步骤,作答过程的书写格式等,都有严格的规范,这些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但绝不是小事,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中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学生,从平常做起,列入对学生作业评价内容中,只有平常训练到位,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不会在考试中失分,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讲”是指“不预习不讲”。再精彩的讲授比不上学生提前预习的效果,学生没有进行事先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听课,完全被动听老师讲,这样的课堂效率有多高?“不练不讲”,练习是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如动笔写一写、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等。只听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暴露问题,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讲解。“不议不讲”,只有学生通过预习,才能发现问题,可以与同学议论,也可提交小组议论、交流、沟通。小组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提交教师解惑,教师要把握好时机,使学生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时,果断出手,使学生获得攻坚的快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4、“练”,即练习。教师需在备课时准备从易到难的层次性、典型性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纠错,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在练习中发现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训练有素,将每堂课的练习当作考试看待。只有课堂上训练到位了,课后作业自然少了,减轻课业负担的愿望才能实现。“预、议、导、练”四个环节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学生与教师的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切不可机械照套。

五、“预、议、导、练”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标准

采用“预、议、导、练”的课堂教学结构,评课标准也必须改革、实现“三个面”的目标。

一是参与面。参与面要求课堂上学生参与面达到95%以上。参与面是实现评价主体的转变,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从主要评价教师(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价学生怎样学,看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情况,自学效果如何。二是练习面。练习面要求一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1/3,练习时间不少于2/3。练习面是实现评价重点的转变。由重“形式”到“效果”的转变。一节课教师讲得再精彩、生动,形式再美不应算是好课。好课应该是真正实现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教育面。教育面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心情、态度、习惯、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愉快合作、合理评价。教育面是实现评价目标的转变。评价由“单一的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目标”到“学生如何掌握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习惯”等多元目标的转变。

六、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教学质量进步显著。通过课堂教学机构改革,期末统考,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名列全县前三。二是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第二篇: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

——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

3、5二十字”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化学“

3、5二十字”教学策略》是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高中化学教学特点,确立的以“学会学习”为主旨,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策略。“3”即落实“三维目标”: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落实过程与方法教育目标;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5”即坚持“五个贯穿始终: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文化育人贯穿始终;探究体验贯穿始终;展示交流贯穿始终;习惯养成贯穿始终。“二十字”即二十字教学环节:定向自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归纳、反馈提高。本教改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教学策略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本教改的背景及意义: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习是人们求生存的必备技能。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即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然而,现实的教育却不容乐观,教育的功能大多仅仅停留在传承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多地体现在习得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式,并将这些答案与方式运用于日后的生活。它更多地是单

一、封闭的思维方式,仅追求知识存储的量。学生只是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上,重复和再现所学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做法还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压抑,个性发展无从谈起,素质和能力都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而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使世界变成一个不确定的变化的世界,它要求人们用一种开放的、多元的、主动的思维方式来应对这一变幻的世界。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我们化学学科积极地参加教科研活动,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仍不平衡,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较大的市场。在部分老师身上仍然存在以下现象: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存有两个极端:一是厌学;二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用功,埋头做题,起早贪黑,效率极低。在这些现实问题的督促下,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去探讨去完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学习途径。

本教改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作先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并注重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建立起一套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导学机制,体现主体参与意识,落实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要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暴露思维缺陷,反馈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课型主要有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灵活运用二十字教学策略,并有所侧重。

课型一:新授课

化学新授课主要有概念理论新授课 和元素化合物新授课两类。

1.概念理论新授课

基本模式:“定向自学—问题探究—展示交流—精讲归纳—巩固训练”。

高中化学知识中属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很多,有的形成了独立的单元,如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等等;有的穿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如有机化学中的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羧酸、酯等概念。因此,概念理论新授课这种课型非常普遍。在进行概念理论新授课的教学时 应主要采用“定向自学—问题探究—展示交流—精讲归纳—巩固训练”的教学模式。

定向自学: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或其它材料)、观察(实物或图片、模型)、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自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思考的过程,主动尝试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固然是主要的,但绝不能淡化教师的作用。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恰当的方式;要控制合理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如让学生用双色笔标出重点和难点等),要加强辅导,在巡视中留心学生的疑点,使后续的讲解更有针对性。

问题探究:“问题是思考的起点”,问题探究的前提是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景,围绕某一概念或理论精心创设问题或问题组,创设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贴近学生的实际,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有启发性、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要具有可操作性、能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切忌“假、大、空”。问题探究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或问题组或图片或投影或实验或材料等等。关键是激活学生思维,真正让学生大脑动起来。

如《苯的同系物》概念的学习可提供如下问题:

① 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② 苯的同系物与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③ 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什么?符合这一通式的是否都是苯的同系物?

④ 列举一些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让学生判断是否是苯的同系物。

展示交流:定向自学和问题探究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进行讲解,要放手组织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同位商量、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观点和认识以及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呈现在同学面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展示交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与技能层次,更在于落实新课程所确立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要通过展示交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自我,敢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欣赏,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在团体的互动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注意捕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高后续讲解的针对性。

精讲归纳:所谓精讲,就是讲学生所需。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是适时启发点拨,释疑解难;二是抓住要害,讲深讲透。归纳是精讲的延伸、巩固与深化。

巩固训练:以小结、练习等形式检查落实学生对概念理论的掌握情况。

2.元素化合物新授课

基本模式:“定向自学—实验探究—展示交流—精讲归纳—巩固训练”

元素化合物部分描述性知识较多,适合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还要精心设计针对性强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规纳总结、迁移应用。

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特别是化学性质的教学时,要特别突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策略。既要重视教材中现有的实验,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补充一些针对性实验,既要重视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更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多做实验。实验探究的方式主要有:

(1)先实验后探究

如铜与硫酸反应的探究可进行如下设计

①把铜片分别加入盛有浓、稀硫酸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②对两试管同时加热再观察现象、再得出结论。

③对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把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该反应的产物。

(2)先探究后实验

如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可进行以下探究然后实验验证。①溴乙烷是否是电解质?将其加入水能否电离出Br?②如何将溴元素转化成Br-?

③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3)边实验边探究

如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成分的探究性实验-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践行导学析练 打造高效课堂

践行导学析练打造高效课堂

——宜城市南营中学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宜城市南营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创办于1978年。2012年3月,学校被宜城市教体局确立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学校,实践验证宜城市教研室创设的“导、学、析、练”高效课堂模式。近两年来,学校通过狠抓教师研课、学生学习小组建设,科学谋划,稳步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科学规划谋统筹,循序渐进促实施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如何践行导学析练?学校通过校委会、校代会和全体教师会,“三会”研讨,确立了“科学谋划,循序渐进”的践行思路。我们将课堂改革的实施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教育理论,观摩全国知名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河南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增强教师践行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并通过全体教师大会学、年级组集中学、教研组研讨学、备课组实施学等四种学习形式,层层深入学习《宜城市中小学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解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科带头人初步尝试,让学生感受导学析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鲜与活力,让学生对高效课堂改革充满期待。

(二)文本构建阶段:其中包括了导学案、小组文化建设、学生评价、教师课堂监控与评价等文本的构建。各板块分别由学科蹲点领导、教研组长带领质评组及学科老师共同完成,学校组织专班检查、评价、验收。

(三)学习培训阶段:每周召开两次教师大会集中培训,两次学科分散培训,然后将老师分配到班,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训。

(四)探索实验阶段:此阶段分为四个步骤。

1、模拟实践。每学科确定一位教师进行重点培训,模拟实施“导、学、析、练”模式教学,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实践体验。各年级教师根据自己学习感悟的结果,初步制定导学案,年级组内讲公开课,互相观评。

3、学校验收评估。教师讲“导、学、析、练”模式的探究课、改进课、提高课,总结课。学校组织评委专班对每位教师的总结课进行量化打分评估,教研组内再探讨再改进。

4、重点磨课。各学科推选出高效课堂改革的先进教师,以他们的课堂为范例,其他教师积极学习,认真实践,促使教师业务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升。

(五)总结提炼阶段:各教研组推选一名课改先进教师作经验介绍,学校将他们的优秀导学案归类整理。

(六)深化锤炼阶段:要求教师将“导、学、析、练”作为常态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锤炼课堂教学艺术。

二、“三抓”研课,多法转变教学方式

(一)抓同课赛讲

我们先后分两个阶段抓同课赛讲。第一阶段是同课同构赛讲。具体做法是:备课组内同备导学案,同用导学案,一人讲课组内同听。这样做,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就熟悉了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及要求,并能相应地熟练操作。

第二个阶段是同课异构赛讲。具体做法是:就同一教学内容,在遵循应用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情和自己和教学特点,独立编制导学案,一人讲课组内互听互评。这样做从学生学习实情和教师教学特点出发,更显实效,更好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七年级教师肖婷婷说:“学校组织备课组教师同课赛讲,在相互的听课、说课、反思和评课过程中,带给我的震撼实在太大了!我到南营中学工作快十个年头了,直到今天才系统地领略到这么多老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抓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平时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时都要处处留心,寻找“反思点”,并及时记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坚持做到“三个一”:

每课一问:要求教师在导学案的反思空间上或导学案的流程中,用一两句话表述课堂上的精彩亮点或败笔失误,并做简要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

每周一思:教师对一周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回顾后,每周五下午定期开展高效课堂教师反思会,质评小组对一周课改情况进行通报反馈,每位教师选取自己认为较为成功之处作经验总结与交流,不足之处作深刻剖析,系统整理后形成反思周记,并提出下周整改意见。

每月一结:主要针对本月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败或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反思,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寻找“失误点”,进行“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怎样做”的反思,探究补救措施,提出整改方案,形成“再教设计”。

课改先进教师将课堂感悟、教学随笔以及“周反思”、“再教设计”等及时进行交流,为同科教师提供教学借鉴,引导同科教师少走或不走弯路。经验交流主要通过学《教学简报》、汇编专集等多种形式进行。

(三)抓精品导学案。

一份好的导学案是上好一节课的有力保障。我校导学案的编写是依照“个人先备初稿、小组集体评议、修改形成定稿、课后深刻反思”的原则实现的。程序分为“六步走”:初备(形成初案)→集体研讨(修改调整)→个人补充(二度设计)→教学实践(全面整合)→课后反思(行为矫正)→再教设计(精品导学案电子稿在学校存档,实现资源共享)。

其中,关键环节是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兼顾个人与集体智慧的融合,既有重点发言人,也有大家的集思广益,在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中,老师们畅所欲言,讨论交流教学的重难点、个人备课遇到的困惑等,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分享集体

备课的成果。

以上措施的实行,既有利于骨干教师教学思想的完善和提高,促进“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在全校教师中由点带面深入人心,又有效的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引领和指导,促使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类型全、形式多是我校研课的主要特点。研课的系列化、规模化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改革氛围,让每一位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同时,多措并举抓研课促进了我校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和教师间教学思想的比较、跟进;使我校教师走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从而带动学校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八年级教师龚永艳深有感触的说:“我过去上课,就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学生厌学我也厌教,教学效果很差。经过半年的刻苦钻研大胆实践,我现在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法了。我组织学生自学、互学、帮学,课堂变活了,有趣了,学生更活跃了,学习劲头也更大了。”

三、“三步”建组,逐步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建设的灵魂,只有打造平等互助、活跃团结的学习小组,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促进自主学习。学校从实验之初就将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建设的突破口,分三步构建学习小组。

第一步,搭建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相对,异质相扶”的原则,按照我校“126”小组建设模式(每节课前培养好一个小老师,每班两套班子,六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划分小组。

第二步,建设组魂。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所谓物质文化,就是组名、组微、组旗、组歌、誓词等,这是小组文化的基础。所谓制度文化,就是组规。组规制定的主体是小组全体成员,价值取向与小组文化的建设目标一致。组规制定走民主路线,制定的过程也是思想统一的过程。内容要尽可能详细,包含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语言表达要尽可能简洁、通俗、风趣、避免长篇大论、刻板生硬。组规要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起到导向和惩戒作用。

在课内、课外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既要坚持对小组的即时评价,又要坚持对评价结果的日积月累和公开呈现,为小组长作用的发挥营造和谐氛围,用竞选和民主选举的方法,让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成为组长,发挥他们的人格魅力,强化小组建设。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三清”过关。即学生值日模式,寝室管理模式和食堂监管模式。这是小组建设最漫长也是最关键的过程,需要师生在实践中反复领悟和调整。

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一个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生活的学生管理体系初现成效,使小组内每位成员“人尽所长才尽所用”。我校八年级的留守学生肖傲龙由于性格孤僻冲动易怒,与同学相处极不和睦,几度欲辍学。在学校小组建设过程中,由于他擅长绘画,字也写得很漂亮,同学们一致推荐他为本组的“艺术之星”,负责组徽组训设计、小组交流成果展示板演等工作。一向受冷落的肖傲龙在参与小组建设中找到了自信,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交

往,性格也变得开朗乐观了,再也没提过要辍学了。

四、“五面”变化,改革效果初步显现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验证,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法给我校的教育教学面貌带来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善思了。

将课堂还给学生后,学生学习状态更好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所有教师都已经接受并适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按照“导、学、析、练”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式丰富学习气氛浓厚。课堂形成了个体自主学习、两人合作学习、小组互助纠错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人,乐学好学、善学善思的学习风气已经形成。

八年级学生朱诗颖在“新课堂新感受”中写道:“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很轻松很快乐,学习兴趣大增。不仅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课堂上的合作探究、个性展示让我变得更加大但自信了。”

(二)教师敢于放手、善于引领了。

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认识有了较大的提升,从“怎样教到教什么再到为什么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民主和谐的课堂成为教学常态。

九年级教师杨秀芳在“高效课堂总结反思”中写道:“以往为了赶课,总是不自觉地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完全取代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课堂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采用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法后,我才认识到课堂能完全还给学生,他们自学互学,既能让学生体验到创造思维的快乐,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了。

九年级学生胡飞龙的家长参加家长会时曾这样说:“飞龙读七年级时,老说学习很苦、很累。现在每次回家都高高兴兴的。课改让孩子学得开心生活得舒心,我们当家长的也就放心了!”

家长陈刚在开放周听课后,提出了更深刻的话题:“我原来总觉得学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读书,父母为儿女无私奉献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听了孩子语文老师的一节课让我清醒的意识到,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也不能只关注成绩,要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会爱,学会生活„„”

(四)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2013年中考,我校127名考生,全部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宜城市一中上线人数达54人以上、宜城市二中上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宜城市三中上线达116人,重点高中入学率达91.3%。

(五)学校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2012年12月24号,宜城市教体局及教研室组织全市各中学校长在我校举行“导、学、析、练”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及推进会,我校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验,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课改使我校知名度不断提高,本市许多兄弟学校来我校参观学习,其他县市也来我校听课交流。襄阳教科所主任郭强、《襄阳教育》主编饶龙武在观摩我校“导、学、析、练”高效课堂后,对我校推行“导、学、析、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并赠予近百本《襄阳教育》鼓励我校教师再接再厉。如今,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已结出累累硕果,我校先后被宜城市政府授予2011---2013减负增效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何朝辉、龚永艳、李敏、曾庆芳、黄泽荣、陈爱芹六位教师同时被宜城市市委市、政府授予课改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梅立波、罗金平、李劲松、王丽英等九人分别被评为宜城市中考教学质量金、银、铜牌教师。

“不满是前进的车轮”。虽然我校“导、学、析、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我们仍需继续奋进,努力做高效课堂改革大潮中的开拓者与领路人!

第四篇:“学导练”双本课堂实践与研究

新沂市实验学校打造“学导练”双本课堂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讲授法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客观地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激增,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教学目标 不断更新和深化,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凸现以下不足: 1.教师为了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几乎占用了课堂内的全部时间。这样做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的,但达不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目的。这种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 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在备课、上课和辅导时,总是以班上的中等生水平为参照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起始状态把握很难到位,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无法充分的了解,预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目标准确度和有效度 不高,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无法达成预期效果。

3.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性,没有预习的习惯,课前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没有自我的问题和预设目标,活动中处于的被动状态,缺乏参与意识,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 考。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意识,从而丧失读书的乐趣,苦学、倦学、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上主要的三种不足,较大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构建以“学导练”为基本教学流程的双本课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习潜能,让学生“生命在场”。还时间给学生,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课堂教学以学科特点为本,课时教学目标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设定,教学过程体现学科素养形成的科学规律,教学方法选择体现学科素养形成的基本手段,教学内容选定能够最大化为学科素养提升服务。

二、实验的设计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 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现代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的联系就显得十分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坚持自学,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并能将自学能力自觉地迁移到其他学科,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如果学生走向社会,这种自学能力使他终生受益。

三、实验的意义和目标

推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 推动教师的发展,使教师教学相长;推动学校发展,创学 校特色。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让教适应学,让教辅助学,让教服务学。教师真正做到教好教会,学生真正做到学好学会。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具体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获取新知、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4.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实验遵循的教学原则(一)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实验中,教师要编写学案稿,为学生排疑解难,使学生在自学中不断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因此,教师是教学实验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起主导作用。在自学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必须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作为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发挥主体作用的方向和水平,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才能增强。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才是教学取得成效 并使实验达到目的的基本保证。(二)整体原则

在实验与研究中,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过程,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学,都能肯学,都能学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困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做到人人过 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

(三)以学定教原则

构建“学导练”高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先学后导,以学定教。随着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自学能力会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对大部分知识能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学会带问题进课堂,教师不要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重复传授。教师应对学生适当引导,使学生不断在自学中充实自己,以知识的 广度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四)及时反馈原则

实验过程是以学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教学必须体现精讲多练,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每堂课要及时进行检测反馈。因为,信息及时反馈,矫正才能及时,教改实验才更富 针对性。

五、“学导练”教改实验的具体操作

这项实验以“学导练”为主,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对照班以传统教法为主,重在老师讲授。实验程序与操作一般分下面三个步骤: 1.组建学习小组。

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 以相邻两桌四个同学为一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特长,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学生轮换担任学科组长.平时由小组长带领组员阅读教材,组织探讨,相互检查部分作业。每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a任务定向.教师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内容,学生加以选择,接纳;b组内交往.以学生为主体,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组内发言交往,教师对小组学习作必要 的指导和调控.C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小结评价.2.编写导学案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导学案一般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懂得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连接;C级为“利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挂钩,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3.构建“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中,实验班的“学导练”教学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但随具体教学内容而定,有模式,但不唯模式。

第一步:指导自学,本阶段的学习活动能在课外进行的原则上应在课前完成,即由学生根据编制的导学案或教师事先出示的自学提纲进行预习,通过阶梯性练习达成目标要求。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应 该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能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第二步:学情反馈,本阶段的学习活动主要放在课内,即在学生个体活动的基础上集体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个体活动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教师进行巡视,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并加以点拨指导,营造小组竞争的学习氛围。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把握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 不同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步:互动解疑,师生、生生平等对话,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和表现机会,善于发现学生预习中思维的偏差,重在思维方法的点拨。并灵活调整教学安排,增减教学内容,老师要善于将课本题拓展、引伸,围绕核心知识、主干知识选编补充题。教学要求是: 先学后教,会的不教,以学定教。

第四步:练习反馈,以适量的不同梯度的练习来检测反馈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课堂练习或作业进行自测自结。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视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可安排能力强的学生辅助个别学困生完成训练。做到当堂训练,当 堂反馈,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做到“堂堂清”。

第五步:归纳巩固,师生共同回顾课堂所学内容要点,特别是总结方法。针对反馈情况,布置相 应的巩固练习。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理念,整个过程学生在不停的“学”,教师在不停的“导”,充满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的主人。同时确保了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从根本上保证了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六、教改实验的效果与分析

“学导练”教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实验,已初见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了。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课堂上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看老师 唱独角戏的局面,真正做到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已逐渐由厌学向好学、由苦学向乐学转变。课堂教学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完成了实验目标所提出的主要任务。具体情况如下:(一)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现端倪。

第一,教学准备环节,形成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的策略。

具体说来,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教师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学导案”,教师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学导案”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 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第二,教学实施环节,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深度与效度。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空,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成状态,必须极力营造民主和谐乐学的教学氛围,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 从根本上改变旧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1.有效活动的策略。有效活动就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兵教兵”即在学生个体活动的基础上集体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个体活动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即学生能理解的不讲解,学生能叙述的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不先问,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教师指导的话语不重复,意思表达清楚,指导内容针对性强,即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

2.有效练习的策略。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上以适量的不同梯度的练习来检测反馈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课堂练习或作业进行自测自结。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并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视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可安排能力强的学生辅助个别学困生完成训练。做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做到“堂堂清”。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就要求教师 做到精讲少讲,严格控制讲课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第三,教学评价,形成了弹性作业的策略。

作业是开放课堂的一个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是上节课的复习巩固和延伸,而且往往成为新授课的准备和前奏,它不仅承担着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为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我校在作业布置提倡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是基础题,针对的是个别学习困难者;B是面向大多数学生;C是针对个别优等生。这样,就能照顾到全班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们的课堂方式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认知内驱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课堂活了,受束缚、受限制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多了,负担轻了,兴趣浓了,最终 带来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大幅攀升。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使得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实验教师边研讨、探究,边进行课堂实践、教改,教育思想观念和实际教学能力,实验前后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能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学生的自学学习、自主探究,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少教师的课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办?”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七、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些思考:

当然,我们的研究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还有差距。在本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我们将进一步针对本课题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学生成为 “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1、进一步总结深化课题成果,创学校课堂教学特色。

2、进一步开展实验系列研讨和交流活动,组织各种有意义的专题讨论等,3、推广“学导案”教学改革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学导案”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要以课改为契机在现有基础上不懈努力,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以求更大发展。

第五篇: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阶段报告[模版]

《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

阶段报告

崔云希望学校

2013年6月

《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

阶段报告

崔云希望学校《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打造生命化课堂,已成为新课程对课堂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课题的开展,我校中小学教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探寻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和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课题研究提供组织保障 我校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与健全的实验机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周密的筹划安排等保障措施是分不开的。2011年,我校制定了崔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2011年,随着我校“十二五”《有效教云希望学校《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方案,明确了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和实施要求。成立了“崔云希望学校有效教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教师紧紧围绕“有效教学课题实验”开展教育教学工 1 作,他们在教学研究中,首先谈的就是“有效教学”问题,可以说是组织周密,措施得力。

全校上下一盘棋,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全方位、多层面行动,辅之以规范教学管理、每年一度全校教学研讨会、“我的精品课”教学竞赛、规范集体备课、强化备课组建设、课堂教学行动改进、青年教师“汇报课”、“全员教研课” 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有效开展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以有效教学为指导,以学校课题为基础,确立年级组和学科科研子课题,有针对性的促进教育教学向时效性、有效性、高效性发展。要求研究目标清晰,方法恰当,过程真实,效果明显。通过历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新秀、教学骨干。研究过程侧重培养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防止学生学习过早分化。教学研究工作将作为教师工作成绩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记录。开展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和“我的精品课”汇报活动,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给予必要的奖励。全面推进有效教学课题实验,探索素质教育提质增效之路。

为了彻底解决“学生不愿学、不能学、不会学、学不懂”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全面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竭力主讲,学生消极参与”的“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进一步推动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学校制定了等一系列方案和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推进。以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切实加强教学 2 常规工作,从过程上促进校风教风转变,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关注课堂,研究课堂,重抓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上级课堂有效教学提出的“六大问题”,“十五个关键词”(30个字)进行“十二五”课题《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通过五年努力,使我校课堂教学从“低效到有效,到高效,再到优质”迈进。打造多种多样的开放、民主、和谐、生动、高效的课堂。

各年部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加强集体备课,把握基础知识,用集体智慧打造智慧的集体。校长经常深入课堂和备课组,了解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情况,并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详细点评,对低效课堂的任课教师,找其谈心,并组织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帮助制订整改措施,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这些学校经常组织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和研究平台。同时他们还制订了严格的听评课制度,互听、互评、互帮、互学在学校已尉然成风,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成为老师们的核心话题,浓郁的有效教学研讨氛围已经形成,“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我校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根据农村学生特点经常性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尝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尽其所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舒畅、愉悦、幸福的环境中求知学技,快乐成长。有效教学以《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意见》为评判依据。

为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我们根据学生年龄段确立教科研主题:主题研究针对所教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推荐教研组长,各自围绕教科研主题确立自己的教科研子课题,小学低年组(一、二年)《教学氛围的创设如何让学生身心愉悦》;小学中高年组(三、四年)《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高年组(五、六年)《落实高效课堂要求的备课问题》;七年组、八年组《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确保落实教学目标》。还有《备课与提问的高效问题》、《兴趣与高效》、《有效备课与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教学目标与备课》等子课题。经教研组研究确定研究教师,教学研究过程要有详实记录,教学研究工作将作为教师工作成绩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记录。

(二)加强教师培训,科学指导,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为有效教学课题实验提供智力专业支撑支持

我校十分重视有效教学相关培训和研究指导工作。在有效教学课题实验研究开展一年时,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部分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实验研究策略与方法上还缺乏有效的指导;一些老师的有效教学实验还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缺乏深度,缺少创新;实验研究进展缓慢。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工作,加强有效教学实验研究的组织和管理,深化研究,提高效益,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全方位、多层面对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工 4 作。全校中小学教师紧紧围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自学和外出培训等。

1.加强领导和老师的外出培训和学习

为了提高有效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先后派出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先后到北京、长春师大附中、哈尔滨等地学习取经。回来后做好二次培训,做到一人培训、全校受益,借专家智慧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2.是举办骨干教师有效教学培训班

2011年,我校举办了两期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中,既注重理论学习,更重视案例分析和各地“有效教学”重要科研成果的介绍和推广,将案例教学、专题研修和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将“听”与“议”结合起来,为我校骨干教师提供了高档次、有实效的专业引领,提高了他们指导、引领有效教学实验的能力和水平。

3.是举办新任教师有效教学岗前培训班

近几年,为了在全校范围内整体推进有效教学,人人参与有效教学课题实验,我们对新招聘和新调入我校的中小学15名特岗教师进行了有效教学岗前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我们以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为主要培训内容。在培训形式上,将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集中培训重在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校本培训则侧重于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操作。集中培训结束时,还对所有学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入学员档案,帮助新任教师在 5 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同时,尽快溶入到有效教学课题实验的队伍中。

4.加强校本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有效教学的难点、疑点问题

我们主张立足本校,基于本校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培训活动。在这方面,很多学校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优化备课组建设,集体备课精细化、特色化已经形成,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集体备课操作流程:(1)课前重预测设计。(2)课中重调整反馈。(3)课后重反思再设计。一是教后反思。二是教后再设计。定期开展教师读书交流和备课组轮流主持的“经验与困惑”交流探讨活动,形成全体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难题的机制,使教研组活动常规化、科学化,并形成全程质量跟踪体系,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大大激发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积极性,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困难和问题

(一)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老师对开展有效教学实验研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实践,对有效教学实验研究表现为浅尝辄止,日常教学工作仍受传统观念束缚,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整个课堂。

(二)对有效教学的管理仍须加强

个别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虽然制定了实验方案,但方案实施过程的管理比较松散,实验措施落实不到位,研究没有很好地控制,干扰因素还很多,制约了有效教学的实施。

(三)实验的发展还不够平衡

部分老师做得比较好,而一些老师的实验推进力度不够,进展较慢,研究还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缺乏深度,缺少创新。

(四)研究的交流平台不宽

由于我们的推广应用意识不强,没有创造更多的推广渠道,没有搭建很好的交流平台,部分教师没有将研究中的心得,上升到理论高度,一些好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得不到及时推广,产生的影响不大。

三、今后的设想

(一)进一步加强对我校有效教学管理和发挥有效教学研究典型的带头作用。

(二)继续加强高效课堂研究,着力构建有效教学模式。我们将继续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逐步构建适合本校有特色、多元化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对老师的指导。组织更多的人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学常规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有效教学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帮扶,促进我校实施有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下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总结 预、议、导、练四步教学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总结 预、议、导、练四步教学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