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物“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初中生物“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我校也在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改革不能单纯地从别人那里去借鉴,应该有适应于自己的模式和方法,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校为此提出“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我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感受,便总结出来,以便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四环节小组互助;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52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教改工作主要围绕着“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进行,作为一线教学的生物教师,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我有收获,也有感悟,下面将对“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校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感悟进行归纳总结。
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中,强调生物科学要“反应自然科学的本质”。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由课标可知,主动探究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方式。冀教版生物教材的特点是:遵循了新课程的理念,形式生动活泼、多样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原有的灌输方式,语言贴近学生,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生物课程的学科特点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1.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2.“小组互助”学习,是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3.“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具体阐述如下。
环节一:读读:此环节突出预习,体现先学后教理念,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列出预习提纲(即预学稿)供学生参考,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解基本内容。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课上一般3~10分钟。但学生在预学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强调自主学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在小组内讨论,二是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通过自己动脑筋钻研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预学稿上做标记,在小组合作时解决。
环节二:议议:此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通过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组内提出来,以向其他同学求教,变老师一人教为多人教,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并且同学之间将自学成果互相交流,为后面的讲讲环节做准备。教师注意在各组巡回指导点拨,提出一些规律性、疑难性的问题。此环节要有小组激励机制,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气氛。学生议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
环节三:讲讲:此环节主要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探究的质量,展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1)学生讲。每个小组选出代表,通过讲、说、板书、提问、演示、多媒体应用等,把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及收获向其他小组成员汇报,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间教师做好倾听、观察、引导点拨工作。(2)教师讲。根据课堂实际进行精讲,主要是学生有需求共性的问题和难点,或是规律性的总结和思维高度的提升。教师一节课讲的时间不多于20分钟。
环节四:做做:此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达到巩固提到的目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反馈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互批,来发现问题和缺陷,教师了解并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给予纠正。反馈练习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三、“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2.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读、议、讲等能力。
3.有利于学生探究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4.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
5.有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有利于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四、“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读读”环节要有切合学生实际的预学稿。学生的读读要有目的性,通过读要解决哪些实际的问题,或者要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读,这是读的关键,所以教师要细心研究教材,精心编制预学稿,把教材分解成有利于学生解决的问题,或者作出提示,以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不易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想办法做一些知识拓展或知识点拨,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设计预学稿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知识,而且还要注重预学稿编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预学稿的编制不仅要能体现出一节课的重点,而且还要有利于教学的导向性。
2.“议议”环节要充分发挥小组互助的优势。首先要有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而且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在一组里,有利于好带中、中带差,从而相互帮助,每个小组要确定一个能负责任的小组长,带动本组学生充分地讨论起来,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要有小组激励机制,激活课堂活性,把讨论落到实处。教师此时要走入每一个组中,帮助引导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讲讲”环节注重学生的展示和竞争。在小组讨论后,学生能讲解、展示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站起来说,也可以到讲台上讲,还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多媒体或教具,让学生作出分析、进行讲解,对于不同的意见,要利用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形成竞争机制,培养学生能力,在竞争过程中注重生成的新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这是课堂最大的收获,是学生思维的灵动。
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根据需要进行删减增补;通过此种模式的提供,能够改变教师,促使教师接受一种理念,转变一种观念,提高一种认识,改变一种方式,让课堂由教堂变成学堂,把我们老师喋喋不休的一言堂换成学生的跃跃欲试、争相发言,确实把学习的主动权、话语权还给学生。我们要努力做到:凡是通过学生自己努力学、主动学能够掌握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通过讨论、争论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解决。“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就是“议”的要诀和主旨,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体现。通过学生的这种主动参与,要让学生自己感知感觉,感受体会自己取得成功的幸福与快感,而我们教师去做一个分享者。
总之,“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
第二篇:教学四环节模式
自学导学互学拓学
四环节模式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自学互学导学拓学法”的课堂四环节模式是改革利刃,首先指向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当前最大的教学问题是“学生厌学、不学”的问题,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有老师说,“学生不学,怎么自学?”为“怕改革、不改革”找借口。在许多老师看来,“讲不讲,讲对没有”是我的任务和责任;“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家长的事情,最多是班主任的事情,与我无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不学”也应该是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学科知识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之外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大量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要采取“听”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学习,失去学习动机。“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要求、调动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只有参与了,有了活动,有了交流,才有感情,才有热情,也才有动力。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导学设计时,教师不仅指向于“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更要指向于“学不学”的问题,甚至要把“学不学”看得更加重要。
教师可以加强与改善课堂导学的设计,以课堂的形式去吸引与调动参与课堂,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然后逐步实现“满足需要的手段变成新的需要”的目标,进而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并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改造和完善了与新疆电大互联互通互动的传输系统,营造了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从以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到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共进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疆电大“导学——自学——互学——助学”四要素联动教学模式框架下,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在开放教育试点中积极推广和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我们的收获
自从我校开展了“自学互帮导学拓学”四环节的教学模式,1、教师的素质正逐步提高。教师更新了观念,树立起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求知欲。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突出“真、实、活、趣、新”,做到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为教学起点;以科学生动的自学、互帮的学习过程为教学的核心;以活泼、愉悦的共同互帮互学为教学氛围;以有效地探寻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学习的成功,体验成长的快乐为保证。多位教师在“自学——导学——互学——拓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该课题的课堂教学展示。在片区举行的语文专题的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邢丽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本片区参加该课题的师级课堂教学竞赛。
2、学生的能力正逐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质疑问难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时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令我们惊讶和赞叹;喜欢与其他同学互帮共进,乐于交际分享彼此的成功,常常令我们佩服和欣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张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正在形成,智力水平得到可喜的提升。2009年春季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五六年级质量检测中,五年级获得了全市第三,六年级获得全市第一(其中语文、数学、科学均获全市第一)的喜人成绩。
我们的困惑
1、动机激发。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是课堂的灵动力,多数教师的动机激发在新课伊始进行,课中的激发有时总感学生无动于衷。我们要问:如何让学生的探究动机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2、互帮成效。课堂中发现,学生的互帮多是结论性的告诉,少有方法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不知其所以然。我们要问:应该怎样让先会来教后会? 我们的打算
1、继续加强对“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的学习,特别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针对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寻找解决办法。
2、探寻“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其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简易性,让教师的课堂有章可循。
3、学校加大投入,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培养一批该课题的知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效应,使我校该课题研究纵深推进。
近半年来的“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困惑,该课题改革今后的任务还很重,我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不断增添措施,在课改进程中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实现“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第三篇:“四环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展示、应用拓展反思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框架。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完整性、针对性、简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类教学活动情况,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东庐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 “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为此,在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供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一、基本思路
1.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情感性目标上,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主要抓好三点:(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完成课时任务为中心转向设计合作教学环境为中心,要重视课堂的二次设计,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3)课堂的行为管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3.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从整体上把握重、难点,再从每个知识点每个课时上做文章。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不但要遵循课本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整合教材,使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二、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总体上都要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来设计。根据我县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应该大致遵循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数学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被动接受,因此,教师首先应当从努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出发,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思维活动的前提下,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里的问题情境,最好是用一段文字编写或描述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故事或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中;也可以是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的数学问题等。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情境都必须与当前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必然的联系,切忌为了提高兴趣而哗众取宠。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2)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3)要善于引起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4)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
(二)学生自主学习
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以很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作为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教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使用教材,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做好这
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明确课程标准中三维课程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制定符合学生实际、以及教材要求的学生学习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和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深入研究要解决问题(情境)的数学因素,把握提纲设计的方向;(2)自学提纲要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式,这些问题要力求使前面的信息会作为后面问题解答的依据;(3)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可行性,要用促进较高层次的思维词语来提问(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讨论、交流、解决、发现、概括等);(4)在自学提纲的后面最好设计补充跟踪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切实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1)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2)要引导学生进行适量、适度的动手实践活动;(3)要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
(三)师生互动展示
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和问题进行展示,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时期,能否把握准学生对学习目标和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等情况,将对当前和今后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起导向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2)每次合作学习,都要提出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要求,使合作学习能深入有序地进行;(3)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4)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个性化学习;(5)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与调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错误,要引导学生自我查找错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自检、自查能力;(6)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构建一个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推进螺旋上升为标志的生成性过程。
(四)应用拓展反思
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
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2)要针对学生前面数学学习中的不足设计跟踪性问题;(3)要设计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和视野(比如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对后序教学有影响的问题;(4)对一些有技巧或难度的问题,要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能独立完成;
(5)要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最后,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个基本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固定的模式,老师们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改进、充实和完善。对于比较复杂或内容较多的数学问题,要分模块逐一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循环递进解决。
第四篇:“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学习模式初探
桑植县教育学会立项课题
《区域性推进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三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学习模式初探
“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实验,力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的。“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小组互助为教育手段,不管是在课堂讲解,还是在课后辅导,都要善于抓住机会要求学生小组互助;出题时考虑学生的基础,摒弃“偏、难、怪”,使容易题占大部分,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阅卷时要根据情况给学生写上激励性的评语。
一、模式特色
(一)以学定教,目标导航
学生有目标的学习才是高效学习,学习目标的制定很重要。一节课开始,首先通过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明确,重、难点突出,并且精而简。做到不在教学环节上平均用力,或按照教材的环节顺序走马观花,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不深入、不透彻。
(二)自主互助,重在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堂教学研究行动”的深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已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这个背景下,结合新课程标
1、学生自测。教师下发反馈题(课前已经让学生把学案做了,然后我进行批阅,根据批阅的情况再出一份反馈题),学生独立答题,不再借助于别人的力量,实事求是,看看自己这节课的知识是否真正掌握,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2、小组评价。做题时间到,各组长收卷,老师给出答案,组长和副组长快速阅卷,打出分数,把全组整体成绩报上来,和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比较,让每位同学和每组的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教学策略
① 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20分钟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
③教师为学生规定自学任务,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自学任务要科学合理,难易结合,督促检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④小组互助合作,是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备课
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①设计什么样的复习测验题才能检测出学生上节课存在的知识问题并加以解决?
②如何确定学生自学范围、内容、方式及要求? ③小组互助应解决学生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学交流学习环节后,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归纳。在学生所学内容基础上,教师应适当作知识延伸和拓展,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可采用先对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和评价,再针对教学重点加以引导解答、归纳总结,对教学难点加以开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开放型内容,应该让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去拓展,挖掘学生知识潜能。
【目的】点拨拓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又可拓展学生探求新知的能力。
4、“当堂检测”
【操作】当堂检测时间最好在10分钟内完成。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用一定时间对学生加以检测,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当堂课存在的问题。可采用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可采用教师设计检测题,在小组内过关检测;教师可采用抽查学生进行检测等形式。
【目的】通过当堂检测,可以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
五、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是主导,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自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流程,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教学原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③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教师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学习模式设
第五篇:“345”教学模式四环节
“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促思定向
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突破点,在学生的情绪和体验中找到支撑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数学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采用游戏、摆摆、拼拼、数数、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用手具体的画一画、指一指、摸一摸从中体会理解“周长的含义”,以便于区别面积(图形的大小)概念。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活跃了气氛,更让学生对周长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此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操作中学生手脑并用,参与探究当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概念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因“千米”的单位不同于“米、分米、厘米”不能在课内演示,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显得很模糊,以至会出现用“千米”来做旗杆等物体的高度单位。为加强直观而正确的认识,可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利用跑步来理解“千米”的大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使得记忆和理解得更加深刻,甚至终身难忘。
3、精讲点拨,内化提升,形成概念
教师的设疑问难其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剔除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化走向一般化,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4、练习巩固,反思评价,矫正补缺
练习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自测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
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教师要借助练习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评价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数学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