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狐假虎威
8狐假虎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会复述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生字卡、动物头饰。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重点:识字、写字。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问:“狐”指什么?(狐狸)“虎”指什么?(老虎)
2、“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 jià)在这里读什么?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查查字典吧。“假”读jiǎ,有三个意思:①不真实,不是本来的,跟“真”相反。②借用,利用。③拒理推断,有待验证。按照规定或经请求 时离开工作学习的场所。想一想,“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借用,利用”的意思。)
3、这个题目什么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
二、播放配乐朗读课文地录音。(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
三、诵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各自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读几遍。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 不读méng.齐读。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 胆子 吓跑 寻找 爪子 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3)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 ”,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3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4)小结。
三、总结延伸。、同学们,书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2、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呢?
3、小结: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上述新问题,不能解决的呀,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究。
五、学生观察生字,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要求: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重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难点:揭示寓意。
一、复习。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áo cháo)霞 朝(zháo cháo)南 森(sēn shēn)林 深(sēn shēn)处
2、课题“狐假虎威”什么意思?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观察45页的插图,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两次)应该怎么读?(2)学生练读。指名读。(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足,则引导学生对“狡猾、”“扯着嗓子”、“老虎一 愣”以及内容的理解。第一句话讲老虎不敢吃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 第二句话讲狐狸故作镇静:你不怕,那你就吃吧。)
(3)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4)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5)讨论后回答。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3、学习第三部分。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默读第三部分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狸 摇了摇尾巴 摇头摆尾 神气活现 狐狸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百兽 纳闷 撒腿就跑
(3)谁来把狐狸和老虎的表情表演给大家看?(旨在理解:摇了摇尾巴、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 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在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6)。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 第四部分,说说题目“狐假虎威”的意思。(2)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5、朗读课文。
6、揭示寓意。《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三、复述课文。
第二篇:8狐假虎威
8.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假”。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生字并朗读理解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教与学的策略分析:
阅读和表演相结合。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师生的共演及学生的自演来指导朗读,体悟语言,理解词语及课文。教学媒体的选用: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审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课件出示课题:狐假虎威(注音)小朋友们能根据拼音读准课题吗?试试看。
2、问:“狐”指什么? “虎”指什么?
“假”有几个读音?(课件出示jiǎ jià)“放假、暑假”读“ji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注意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并标出自然段序号。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自读课文,读准读通;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导生字、词语读音。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窜 狡 猾 骨 碌 扯 兽 违 趟 朝 闷 狐 假 虎 威 寻 抗 胆 爪 吓 借
这一课的生字特别多,认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字形相近,读音完全不同,如“猾”和“骨”,“狐”和“爪” ;有的读音相近,字形完全不同,如“违”和“威”,“趟”和“抗”;此外还有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请小朋友们再仔细读读,注意它们的区别。
课件出示课后词语:
威风 胆子 吓跑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寻找 爪子 借着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这是课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小朋友们能准确认读吗?试一试。
3、仔细读课文,边读边观察文中的这两幅插图,看看哪几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
小结:课文1—6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7—8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
4、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课文,课文中就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你们能找到吗?
课件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⑴能不能把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⑵课件出示:jiǎ假:①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跟“真”意思相反;②借用,利用;③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
这一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假”在这里应该选哪个意思呢?课件将“②借用,利用”显示成红色。
归纳理清脉络:课文1—6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7—8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第9自然段点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三、朗读课文
自由练读,全班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一个成语的意思,哪个成语?(狐假虎威)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形象
过渡: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接下来,我们认真读读这个故事,要读懂故事,读出感情。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读懂故事,读出感情。
1.课件出示插图及语句: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⑴课件:“窜”字体变红。“窜”什么意思?可以换个什么词?
⑵“窜”有跑的意思。但是,这里为什么用“窜”不用“跑”?请查查字典,“窜”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看它和“跑”有什么不同。
⑶课件出示:查字典
⑷“窜”是逃跑、乱逃的意思。在这里是乱跑呢,还是逃跑?
⑸课件:请小朋友们看图:从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字体变红),老虎“扑过去”(字体变红),把狐狸“逮住了”(字体变红),从这些词句中,你觉得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见解。
⑹狐狸看见老虎来了,紧张不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读得让人感到紧张。课件出示:读一读
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老虎逮住了狐狸。
2.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呢?请小朋友轻声读读2-6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中,狐狸讲了几次话?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狐狸讲了几次话?应该怎样读?
⑴课件出示: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这是狐狸第一次说的话。
课件字体变色“骨碌” “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做个动作给大家看看。你们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
课件字体变色“扯” “扯着嗓子说”的“扯”懂吗?谁再做个动作给大家看看。指点:“扯”,就是说话用力,把声音拉长了。狐狸故意装出不怕的样子,好使老虎不敢吃他。
从上面狐狸的表情、动作中可以看出,狐狸鬼点子很多,很不老实,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课件字体变色“狡猾”。
⑵课件出示:“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第四自然段狐狸说的这一段话没有写出狐狸是怎样说的。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
⑶课件出示:“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课件字体变色“蒙住” “蒙住”是什么意思?请发挥你的想象,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⑷课件出示: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3.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狐狸是如何蒙老虎的。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读了解狐狸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神气活现的样子。课文 7、8两个自然段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
⑴默读7—8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的野兽的表情怎样?并画处重点词语。课件出示:一边读,一边画。⑵课件出示
狐狸:摇头摆尾 神气活现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百兽:纳闷 撒腿就跑
①这些词语写出了狐狸、老虎和其他的野兽的表情。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借助插图,读懂这些词语意思吗?
②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能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吗?
③镜头:谁能把狐狸和老虎的表现表演给大家看?课件出示:分角色表演。⑶课件出示插图2 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纳闷?他们为什么撒腿就跑? ⑷镜头:百兽吓得撒腿就跑,是因为狐狸身后有只大老虎。由此可见,狐狸真是利用、倚仗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可这一切老虎并不知情。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会怎么想呢?
插件出示:说一说
⑸镜头:现在我们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狐狸、老虎、百兽的不同表情。课件出示:分角色朗读7-8自然段。
三、指导复述,巩固迁移
1、复述指导。
回忆各段内容,找出关键词语。看图复述。
狐狸 老虎 窜 扑 逮住 扯着嗓子 一楞 蒙住 松爪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2、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故事,直到现在,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还经常运用这个成语。请看下面一篇短文。
课件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放牛的!”
大家读读这篇短文,想一想,文中的“狐假虎威”(课件字体变色)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狐假虎威”说的是汉奸狗腿子借着日本鬼子的威风吓唬王二小。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 ⑴课件出示生字 狐 假 虎 威 寻 抗 胆 爪 吓 借
字体变红:狐 爪 指点:“狐”右边的“瓜”和“爪”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⑵小朋友们,这一课生字中,这几个字的笔顺要注意。课件出示生字及笔顺图:威
请小朋友们看笔顺图,伸出小手书空“威”的笔顺。动画逐字逐笔描红笔顺:假
我们再来看看“假”的笔顺。小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假”右半部的笔顺。⑶镜头: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本子练习写字吧。请注意写字姿势。
第三课时
一、续写故事
课件出示:
老虎受骗了。从此,狐狸便到处炫耀自己的聪明、了不起。这件事传到了老虎的耳中,有一天,他在一座山上又遇见了这只狐狸。„„
接下来的故事该怎样发展呢?请小朋友们展开想象接下去写一写这个故事。
二、练习
()头()尾 东()西()大()大()半()半()
三、找朋友,用线连一连。
寻找 命令 茂密的 野兽 违抗 爪子 狡猾的 森林 松开 食物 大大小小的 狐狸
板书设计
狐狸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虎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大小小的野兽 撒腿就跑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
教学后记:
第三篇:《8、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
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板书:受骗)
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请看下面一段话: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借着谁的威风……)
我教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学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为什么?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
子。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出示生字:威派爪吓寻抗狐胆借假兽
2、找找这些字的字型结构:
左右结构:派吓抗狐胆借假
上下结构:寻兽
半包围结构:威
独体字:爪
3、同桌自己讨论说说如何记忆这些字。
4、进行书写指导
“派”和“旅”的右边的区别
“狐”和“爪”的区别
5、学生进行区别、临摹。
二、口头作业
1、()头摆()
东()()望
()气()现
狐()虎()
2、比比组词
派()爪()胆()
旅()瓜()但()板书设计
摇了摇尾巴 狐(狸)摇头摆尾
神气活现
假(凭借 依靠)
虎(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威(威风)
(百兽)纳闷
撒腿就跑 教学感悟与反思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读书训练。我在初读时,就提出读书要求,眼到、手到、心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理解了课文意思后,必须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我在教学第一段时,我安排学生演一演,师当“旁白”,找了两个学生当“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与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通过熟读,复述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注意进行转换迁移的练习,使消极词汇不断地转换为积极词汇。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狐假虎威意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再深入分析狐狸的心理行为,发现狐狸其实聪明又机智。在遇到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妨也做一回聪明的狐狸。
第四篇:《8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
《8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理解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问(1):通过预习,“狐”指什么?(狐狸)“虎”指什么?(老虎)威是什么意思?(威风)
问(2)、“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
jià)
正音再读课题,读准字音。狐假jiǎ虎威
“假”是什么意思?你在预习中找到答案了吗? 指名答。
师:你运用什么方法找到“假”的解释? 生:查字典。
师:这个题目什么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
师点评: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遇到疑问,可以从字典中找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故事。读课文,聪明的小朋友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发现“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板书:眼到手到心到)(2)找一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答,出示齐读:“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师:用心去读,课文也是我们找答案的好地方。
2、小组交流预习成果
(1)回顾预习时要完成的工作(圈字、标节、朗读、注意字音和长句子、质疑)(2)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检查朗读课文。二是交流整理的词语预习单。(小提示:轻声有序、互相帮助)
3、全班交流
(1)出示生字,小组汇报易读错的字音。(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透过词语的温度,初步感知形象
(1)交流:课文中哪些成语用的特别生动? 随生出示: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你运用什么方法理解它的? 重点指导“半信半疑 神气活现”。带着表情、动作读一读。
(2)从朗读中,你感觉狐狸是怎样的?老虎呢? 请同学分别扮演老虎、狐狸,来演一演下面的场景。出示:“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师:大家真不简单,表演时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演出来更生动。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我们不光要会读书,还要写好字。出示生字:狐 假 虎 威 寻 抗 胆 爪 吓 借
1、交流: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哪些字不容易写?
2、重点指导“狐”“爪”“假”“虎”“威”。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注意“瓜”与“爪”的区分。
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虎:从字源了解“虎”的演变。威:半包围结构。
小结:同学们,书读到这里,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呢?
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究。
四、作业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试着讲给爸爸妈妈听。
2、积累文中的好词。
第五篇:8 狐假虎威 (简案) 2
“学习语文就三件事:写字、读书和作文。”(于永正)二年级语文教学写好字、读好书是重点。指导写字、读书方法,当堂训练,方能形成能力。狐假虎威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娄燕芳)
设计理念: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第一课时阅读教学中,随文识字写字、理解和积累词语、学习朗读,力争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词,训练语文能力、积累语言。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词,写好10个一类字。
2、会读故事,随文理解并积累词语。
3、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成语故事一般特点。课前准备:挂图 生字词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明晰学习重点,识写课题中的生字。
二、读文,随文理解词语,识写生字,训练读、写能力。
1、教师范读,学生对照读书方法,作评价。
2、学生对照要求练读。
3、分自然段读,随文理解词语,识写生字,训练朗读,积累词语。读第1自然段:
抓住动作,窜、扑、逮住,读好故事;理解“寻找”,练写“寻”。读第2、3、4、5自然段:
学习生词“违抗”、“胆子”、“爪子”,学写“抗”“胆”“爪”三个生字,积累带“子”的词语。读第6、7、8自然段:
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表示动作、样子的词语,积累类似的四字词语。读第9自然段: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理解生字词“借着”、“吓跑”,练写“借”“吓”。
三、听写生字。板书设计: 狐
假
虎
威
狐狸
借着
老虎
吓跑
百兽
写字(一看二描三对齐)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纳闷
读书(绘声绘色)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撒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