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实践交流营活动报告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四川大学
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努力成为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川大人
——四川大学中XXX国际实践交流营活动报告
姓名:XXX 学院:XXX 学号:XXXX 任课老师:XX 课序号:57 联系电话:XXXX 电子邮箱:XXXX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目录
摘要································································2 关键字······························································2
一、活动概况························································2
(一)、活动时间·····················································2
(二)、活动对象·····················································2
(三)、活动背景·····················································2
二、活动内容························································3
三、活动感悟························································3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需要改正的不足及建议···························3
1、对国内时事与国际时事的关注缺乏································3
2、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缺乏··········································3
3、学习目的性的扭曲及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4
4、盲目担忧社会发展并产生悲观的人生观····························4
(二)、如何在全球化的激流中勇往直前大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4
1、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5
2、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及身体素质的培养······························5
3、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5
4、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合作····································5
5、培养自己宽广的国际视野········································5
四、结语····························································6
五、参考文献························································6
六、暑期实践拍照留影················································7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努力成为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川大人
——四川大学XXX国际实践交流营活动报告 XXXX
摘要:在我校举办的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期间,我很荣幸参加了马克思学院举办的“东方与西方:从相遇到相知”国际交流营活动,与来自俄罗斯拉乌尔联邦大学的同学们一起上课、交流,我们通过介绍两国文化的讲座、中俄文化日、共同游历成都的风景名胜等活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对彼此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次活动也让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如何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了解世界,如果成为一名拥有宽广国际视野的川大毕业生,如何在全球化的激流中勇往直前大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如何从文化角度解读国际关系,如何在思想的碰撞中提高知识理论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国际交流 大学生 俄罗斯 国际视野
一、活动概况
(一)、活动时间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6日
(二)、活动对象
四川大学166名本科生与来自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的21名师生
(三)、活动背景
为深入推进学校“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全力创新学生全新开放的学习、实践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扎实创新及实践能力,具备宽广国际视野和真正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2013年7月1日上午,四川大学第二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在学校江安校区启动,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瑞典、西班牙、荷兰、芬兰、丹麦、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等世界各地著名高校的50余名外籍专家、教授及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莫斯科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华盛顿大学、诺丁汉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300多名外籍留学生在四川大学齐聚一堂,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马克思学院在此期间举办了“东方与西方:从相遇到相知”国际交流营活动,四川大学166名本科生与来自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的21名师生齐聚一堂,让川大学子无需走出国门和校门便有机会同乌拉尔联邦大学的师生共同生活,面对面交流学术、学习及留学经验,亲身参与到全球文化互动与碰撞当中。
乌拉尔联邦大学是俄罗斯实力最强的科研中心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百个教研室、多个培养方向(学士-硕士)、上百个培养专业(专家)的一个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学院,在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公布的世界大学评估结果中位列世界前500位。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二、活动内容
7月5日上午在江安校区法学院报告厅,我们参加了此次国际交流营的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结束后,我们带领俄方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参观,为他们介绍川大的校史、校训等。
7月6日上午在望江校区基础教学楼,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Zhelobov Dmitry老师为我们做了《俄罗斯灵魂》专题讲座,为我们介绍了俄罗斯的历史、风土人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俄罗斯的认识。下午2:30,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敏老师带来介绍中方社会文化的讲座《尊重、尊严与公平:从<中国合伙人>说开去》。
7月8日上午,我们迎来了我们精心准备的中国文化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了中国文化风俗,也使大家都参与到别开生面的小游戏当中。
7月9日上午,由俄罗斯学生统筹策划、组织安排的俄罗斯文化日在拉乌尔联邦大学同学们热情的歌舞中展开,整个活动氛围热烈欢快,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和精华。
7月10日上午,马克思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主任杜黎明副教授向我们做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演讲报告。下午,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系 Allen C.Lynch 教授以《弗拉基米尔.普京:个人传记与政治影响》为题作了精彩的讲座。我们都受益匪浅。
7月13日晚,四川大学政治学院“中俄之夜”联谊晚会在文华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我们欣赏了精彩纷呈的各种节目。
三、活动感悟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需要改正的不足及建议
整个交流营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是我们与乌拉尔联邦大学的同学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交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交流不仅仅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国际的机会,更多的是让我对中国大学生存在的种种不足的思考,我认为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点做出改正。
1、对国内时事与国际时事的关注缺乏 在聆听Zhelobov Dmitry老师的讲座过程中,老师多次提及俄罗斯现在的政治体质、国民态度等政治状况,拉乌尔联邦大学的同学们也纷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然而在我对于大部分中国大学生的调查中表明,很多同学觉得自身的力量太过渺小不足以承担国家甚至国际事务,他们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的关系甚微。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传统美德,现在是一个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培养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关注国内及国外的时事信息的习惯,培养自己对国家的一种责任感。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举办相应的活动,例如讲座、知识竞赛、趣味游戏等来引起大家的重视。国家也应该通过媒体、舆论等有意识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相应的素质。
2、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缺乏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乌拉尔联邦大学的同学似乎比我们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例如,在中国文化日时,我们向他们展示了筷子的使用方法,并举办了相应的小游戏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他们便会非常虚心的学习,接受我们的文化,并通过实践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然而在俄罗斯文化日时,我 3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欣赏的角度去观看他们的表演,当时并未产生去学习他们的优良文化,更为加以实践。
为了激发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我校应该给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切实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鼓励大家早日进入实验室,同时加强图书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重组的资源和快捷便利的渠道。学校除了通过教学实践性环节和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以社会主体的角色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边远地区或重点工程项目中参加的支农、支教、支工,或进入社区服务部门实习等。我们的的社会也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对大量创新实践能力人才需要的氛围。我们大学生本身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相关的能力。
3、学习目的性的扭曲及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
通过交流发现,此次前来交流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兴趣选择的自己所学的专业,虽然他们大多数是大一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只有一年的接触,但是他们都对自己的专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和未来毕业后自己要做什么。然而据我的了解只有少部分中国大学生是从心底热爱自己的专业的,大部分中国大学生读大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将来能拥有好的职业、好的收入、较高的生活水平。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很多只是关心就业率及就业后的薪资水平,读了很久的大学,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丝毫兴趣,反而变得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更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应该做些什么,对未来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规划。
当代大学生应该从现在开始清醒起来,通过自我反思、与父母或导师的交流明确自己对未来的定位,培养自己独立的兴趣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自己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及认同感,对大学生活做好规划,更要对毕业后做好职业规划,并随着学习和认知的不断变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断做出调整。导师和父母也应多给予我们指导与建议,及时向我们指明方向。
4、盲目担忧社会发展并产生悲观的人生观 在Zhelobov Dmitry老师的课上,他多次提到有很多俄罗斯很对社会体制的变化有着不满的情绪,有些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让他们对政府有着不满。尽管如此,通过对拉乌尔联邦大学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依旧对他们的国家、对他们的政府、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相信未来只会更加美好。然而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上又连续发生如“小悦悦事件”、“李天一事件”、“城管恶意伤人事件”等社会丑闻,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迷茫、困惑、焦躁,他们像“愤青”一样对社会感到失望,认为整个社会充满了黑暗,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且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及时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想方向,对有问题的同学给以正确疏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这个社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使命。在学生们传播正确的、积极乐观的思想,努力消除学生的悲观激进的人生观。
(二)、如何在全球化的激流中勇往直前大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目前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迈向世界发展潮流 ,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我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当代中国大学生是国家发展、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增强大学生的国际意识 ,让大学生在全球化的激流中勇往直前推动中国的发展与繁荣 ,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关键 ,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综 4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合素质,更好的为国效力呢?
1、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虽然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学校应该发挥好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注重早期的培养,并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我们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应该努力发扬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我们还应强化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具备多种能力。
2、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及身体素质的培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我们战胜困难通往成功的保障。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有正确和谐的自我认知,不能总骄傲自大,不虚心学习,过高的估计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过低地低估自己,应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我们要敢于面对各种挫折。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要想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抵抗挫折的能力,保持健康向上心理,要正确面对挫折并主动适应和战胜它。我们还要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同时也应时时刻刻注意体质的锻炼,用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3、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关系到将来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潜力,关系到生产力水平的进步速度。我们应该以建设国家为己任,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力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4、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合作
在这个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要想做成大事业、取得突出的业绩,就要拥有强大的社会交往能力,就要学会跟别人合作,借助团队的力量取得胜利。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虚心谨慎、真诚互助的心,勇敢抒发自己的看法的同时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更要从心底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我们应该做到经常与自己的同伴交流沟通,信任他们、为他们着想,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多付出少索取。
5、培养自己宽广的国际视野
目前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迈向世界发展潮流 ,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开放战略要求国人在坚持国家观念、民族精神的基础上 ,积极增强国际化意识 ,努力具备国际视野。增强自我的国际意识 ,在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推动中国 5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的发展与繁荣 ,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际视野的培养,需要我们打开眼界,不断地抓住各种机会,去接触国际的人和事。首先,我们应学好英文,掌握好与国际接轨的基础工具。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英语辩论赛、英语技能比赛、口语大赛等活动,开展艺术类活动时,可以 用外语表演各类节目。当然,我们更应该抓住学校为了我们的发展为我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在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期间,我们应积极参与同外教、留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交流活动。平时除了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社会活动的参与。积极参与学生会以及其他学校社团,锻炼与人沟通、灵活善变等为人处世技巧。通过对自己的严格锻炼,树立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 ,吸纳世界优秀文化 ,开拓提高个人的国际视野。
四、结语
虽然国际交流营的活动只有短短的十几天,虽然我们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之间,但是路途的疲劳,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并没有影响我们学习的热情,在每次交流活动的进行中,大家都情绪高涨,分享学习的收获,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这里,我们真心感谢四川大学以及马克思学院给我们提供此次国际交流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的精心安排,您们辛苦了!
作为四川大学一名普通的学生,我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在全球化的激流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很高兴相遇,很难过分离,很高兴再次相见!感谢这次交流学习,让我体验更多、思考更多。同时我们也期待会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相信我们从这里相遇,也从此刻相知。
五、参考文献
1、刘玲.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四川大学外语学,TIAN FU NEW IDEA(BIMONTHLY),2002,(6)
2、刘亚丁.旁观者的管见--浅议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战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东北亚论坛,NORTHEAST ASIA FORUM,2002,(3)
3、冯绍雷.要提升青年一代的国际意识 [ J ].上海教育 ,2006,(4).4、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学术论坛 2008,(1)
5、姜寒.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与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中南民族大学 2012,(4)
6、胡朗.论大学生国际素质培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
7、房灵雨.浅谈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观教育,《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四川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六、暑期实践拍照留影
中俄师生的首次会面,一见如故
大家一起玩起了筷子夹乒乓球的游戏
俄罗斯同学与中方同学手拉手共舞
院长蒋永穆教授与ZhelobovDmitry老师合唱俄罗斯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第二篇:海峡两岸交流营活动总结
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生交流营暨第十二届京台青少年交流周活动总结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欢迎。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医药卫生、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扩大和深化。为了加深台湾中医药学生对大陆医疗体制及中医药发展形势的了解,建立起我校与台湾中医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使两地学生一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继承中医药文化的精髓,继今年3月,首届管理学院7名学生赴台湾义守大学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交流学生学习活动之后,我校于2011年7月6日至7月16日举办了“首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生交流營暨第十二屆京台青少年交流周”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生处共同主办,台湾长庚大学、义守大学及中国医药大学的33名中医药专业的台湾学生共同参与。主要涵盖了学术讲座、素质拓展、临床见习、参观访问、游览名胜等诸多内容。通过主题鲜明、形势多样、内容丰富的各式活动,本届交流营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生交流营(2011.7.6-7.10)
此次交流营活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台湾长庚大学、义守大学及中国医药大学的同学们踊跃参与,同时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们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同推进了交流营活动的全面展开,保证了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工部领导通过多次协调会确定了活动的各项方案及议程,从具体措施到资金落实,确保了整个交流营活动在总结与提高中,有条不紊的逐渐开展。
2011年7月7日上午,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生交流营在我校开营。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赵灵山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李亚婵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谷晓红教授、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张立平主任、学生处郭辉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张丹英副主任、学生处佟晓辉副处长出席了开营仪式。赵灵山主任、李亚婵处长、谷晓红教授分别致辞。赵主任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陆与台湾之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海峡两岸之间谈文化心连着心,谈经济手拉着手,谈情意根连着根,谈中医脉连着脉。希望能够将此次交流活动引向深入,同学们最终学有所获,不
1虚此行。李亚婵处长在讲话中指出海峡两岸的中医药文化与发展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而中医药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全部寄托在在座的年轻人的身上。希望在本次交流应活动中,同学们多结交朋友,多交流心得,使中医药资源优势互补,为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贡献力量。谷晓红教授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欢迎。特别是在在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着多重挑战的时候,中医药愈发凸显出他的生机与活力。所以,让中医药传人共同成长、成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这次交流应活动是为海峡两岸的中医药学子搭建了一个促进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希望在交流活动中大家增进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增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中医药发展献计献策,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并期望以本次交流营活动为契机,形成一个良好开端,在今后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与台湾同胞一道,达成更加深入的交流、交锋与交融。
在后续5天的交流活动中,海峡两岸的同学们通过参加讲座,临床实习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学术互动,突显中医药文化交流主题,建立起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医药学生交流模式。
通过认真聆听谷晓红教授的《中医养生学》、张其成教授的《周易与中医》、傅延龄教授的《学习和应用伤寒论体会》、李瑞教授的《通腑法的针灸临床方面》、张冰教授的《中药毒性与合理用药》专家专题讲座,海峡两岸师生们一次又一次的领略到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徽玄妙,对临床辩证用药和中医药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在学术的氛围中进行了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对中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对海峡两岸的医学特色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本次交流营活动展示了中华历史悠久的炎黄医术,加深了台湾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和对同根同源的认同,了解了内地医疗体制及中医药在全民卫生保健中的作用,进一步学习了中医药知识的精髓,从而加深了台湾学生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热爱及信心。并以中华中医药传统文化为纽带,加强了海峡两岸中医学的交流、传承与发展。
二、第十二届京台青少年交流周(2011.7.11-7.16)
今夏,一场名为“两岸同心 我们同行”的大型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6000多名台湾青年受邀来到大陆,与3000多名大陆青年一起,在北京及相关省市的组织下,参访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我校也参与到了这项大型交流活动中。在“两岸同心、我们同行”的主题下,两岸年轻一代相聚在一起,手牵手,心连心,交流思想,融通情感。无论老师、同学,大家纷纷表示乐于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收获颇多。台湾同学说:“以前像天安门、长城、故宫等,都是只在书本上看到的,可是这一次能够直接到大陆来,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在交流营活动期间,海峡两岸师生相继游览了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大学、颐和园、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人民大会堂、故宫、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仁堂博物馆、同仁堂药房、台湾文化商务区及居庸关长城等名胜。台湾同学们为北京的古老大气而打动,为丰富的传统文化所吸引。他们用眼睛、用心灵亲自体验着北京的底蕴,感受着内地的繁荣与发展,体会着大陆同胞的血脉亲情,更感受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最终化作一份沉甸甸的回忆,永远烙印在心中。
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决定未来。回顾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良好势头的几年来,两岸青年交流日趋频繁而热络,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而多样,成为两岸交流交往中的一大亮点。可以期待,两岸青年交流愈频繁,彼此了解、理解愈深入,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景也必然愈广阔,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见参加本次交流活动的两岸青年代表时所讲,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最终要靠两岸青年:“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来之不易,也正因为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两岸青年人才有机会象今天这样自由往来,青年就意味着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最终要靠两岸青年,我们衷心希望两岸青年人接过两岸关系发展的接力棒,更好地参与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两岸青年,你来我往,络绎于途。两岸同根同源,两岸之间的关系最终会长成一棵参天绿树。不断增长的年轮见证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沧桑,即将长出的新枝嫩芽则预示了两岸关系的美好前景和两岸血脉互通的青少年的茁壮成长。
第三篇:交流营心得体会
2014华西公卫生学院国际交流营心得体会
预防医学 ****** 紧张密集的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开始了我们一年一度的国际实践周。通过前期报名,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这次“国际交流营”活动。结识到了来自乔治城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并在此过程相互学习,加深彼此的了解与交流。在过去的短短两周里,去了武侯祠、都江堰、熊猫基地等地方,陪同营员们参观了成都的著名景点,了解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对成都市的基层公共卫生发展情况有了新的认识,也与大家分享了彼此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有很多不足。
开营第一天,外国同学们初来时,我们需要彼此认识,带他们初步熟悉环境内心其实是非常紧张的,我想不仅是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他们内心的忐忑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他们是前一天才刚从复旦大学交流结束,就立即赶过来了。舟车劳顿来到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还有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一切都需要超强的适应能力。
中国的学生们,受传统东方文化的教育,大多都是拘谨而内敛的,而这次交流营来的同学们,都来自美国,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从为人处事到性格特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与中国内地的学生不同,国外的大朋友们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气质,他们都善于与人交流,非常“和蔼可亲。即使我们偶尔遇到会有的难以用英语向他们表达清楚的窘态,他们也都微笑的让我们安心,这让人感觉交流起来压力小很多。
我想能参加这次交流营的同学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认识他们我是由衷的高兴。在我看来,不单单是他们的优秀成绩,更多的是他们的的学习态度和热情,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他们不仅仅是在学,每每上课,都积极主动,认真思考,与老师互动,不断在体验,在发现,在创新,循环往复的提升,有条不紊。,这是我们平常课堂中鲜少见的。以前总通过他人讲述或其他途径了解到美国的教育模式,自己此次亲身体会,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差距,不虚此行。
除此之外,整个交流营过程中,我简直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捏了一把冷汗,平时缺乏练习,临到上阵时,真是感觉惨不忍睹。词汇量已远不如从前,抛开学习交流会使用的专业词汇不说,有时与他们闲聊提到的名词也离不开时刻翻看手机词典。这让我深受打击,同时也警醒自己一定要好好把英语学好。
这是我们学院第一次举办国际交流营,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我非常喜欢这次交流活动,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特别感谢老师辛苦的为我们安排整个行程,感谢组员们的帮助和理解,度过了这充实的两周。
2014/7/9
第四篇:实践活动开营发言稿
开 营 致 词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各位教练: 大家上午好!
今天,同学们期盼已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正式开始。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你们将与教练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学们将接受磨砺,挖掘思维潜能,体验群体合作,熔炼团队精神,在实践中长知识,在劳动中学本领,在情景中受教育,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天,但希望能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个精彩的片段。所以同学们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参与每一项实践活动。为了这两天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我对同学们提几点要求:
1、听从安排,安全第一
2、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3、讲究卫生,遵守公德
4、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在活动中快乐,在体验中收获,在锻炼中成长!在教练和老师的通力合作下,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在今天的活动中一定会动有所悟、行有所获、玩有所乐,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最后,我祝愿同学们用你们的努力付出去圆满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任务,我想这段美好的实践也必将会成为同学们永久而珍贵的记忆。谢谢大家!
第五篇:国际青年营感受
国际青年营感受
随着最后一程”大觉之旅”的结束,为期近10日的禅学营画上了一个句号,那些往昔岁月都已尘埃落定,待后来者去思量。而一个微不足道的我在本次禅学营又认识到什么,沉淀了什么?
到台湾之前我一直是非常的激动的,但不知为什么到达高雄的时候,大脑显得有些空白,不过随着我的脚步慢慢的步入宝岛深处,我认识到更多。下面我将简单叙述我记得的那些事。还记得,7月31日抵达佛光山的时候,我的行李箱没有找到,是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帮我寻找,一直到将近12点,由于出发前没有带洗漱用品,服务台的青年毫不犹豫的拿出备用的毛巾给我救急……这些让我能够安稳的度过在云居楼的第一夜。
还记得,相见欢时,在小威老师的带领之下,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共聚一堂,采取游戏的方式互相结识,增强大家团队的感觉,大家以一颗欢喜的心迎接即将开始的课程。还记得,开幕典礼上,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来自纽西兰的慧峰法师让我们在禅学营里参两个话头,一个,什么是生命?另一个,什么是禅?
还记得,星云大师不顾年迈的身体为我们开示,悉心讲解“空与有”,“禅与净”,并以一颗的包容的心欢迎学员们发问。鼓励我们要种好因,收好果!以一颗安定的心自在的活着。还记得,高希均教授专程前来为我们讲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谈论世界的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关系,勉励青年应当有一颗学习心、一个冷静脑、一份中华情、一面世界观。另外高教授还教导我们要学会依靠自身的力量:不依赖亲人,独立奋斗;不依赖政府,自己做主;不依赖命运,自求多福。
还记得,慧开法师关于禅与生命教育的讲演,何谓人间佛教?就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何为四给?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人一生的学习包括知识的灌输,经验的充实,心法的完善。告诫我们要从自觉到觉他,再到觉满。多阅读一些类似于《六祖檀经》这样的经典之作。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绝招绝招,练绝成招”。
还记得,钱文忠教授用心给我们讲述青年的典范——玄奘。作为一位弘法者,一位翻译家,他用自己的慈悲心,般若心给我们以典范。
还记得,慈惠法师讲授师弟之道,永富法师梵呗演唱,郑石岩先生的生活与工作中行禅,南华大学林聪明校长和佛光大学杨朝祥校长,永光法师,永本法师,如常法师……
除了这些传播智慧种子的老师及法师们,存在我脑海里的还有引领法师,小队辅和诸多来自世界各地朝气蓬勃的学员们。我们相知相识,来自北京、上海、西安、台湾、马拉西亚等地的青年给我关于这个世界新的认识。
此外,我还参加了清晨的禅修课程,在法师的指引下,我们在大佛城打坐,面对着对面屏东云雾缭绕的高山,万丈光芒照射在我们身上,无数尊佛像仿佛在微笑、在祈愿、在祝祷,沐浴在这样的自然气息中,每一个学员都好似一尊佛。
后来,我很有福报的来到佛陀纪念馆,继续聆听老师和法师们的教导,同时,我自身也切身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享有比拥有更好,凡事一念之间。比如,在面对很多美味的食物时,我觉得身处天堂般,往往会起贪念,禁不住的要把自己的餐盘堆成“小山”,后来却发现自己是吃不完这么多的,然而佛门讲求惜福,这时候拼命的硬塞,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只能苦笑两声。
晚上的佛馆,我们参加了人间音缘的晚会,佛光青年们的活泼热情才艺让我钦佩,献灯祈福又让些许感悟到一颗慈悲的心,为众生的心。
在佛光山的最后一天,我利用午休时间游览了大悲殿,佛光缘美术馆,宗史馆等,更加感受到佛光山的伟大之处,在美术馆,我有幸与妙庄法师等结缘并一饱眼福,在宗史馆,恰巧无人,更是清晰的认识的一部分大师和众位长老的成就。
在佛光山的这四天里,我不仅聆听了大师、大师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结识了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青年朋友,更感受到佛光山的魅力,学习到了不忘初心,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