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课例研究报告周新超
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学习实效
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3《A Trip to Beijing》
课例研修报告
保定市新市区沈庄小学 周新超
一、研究的背景和主题
1.研究主题: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学习实效
2.研究的背景(意义与价值):复习课中知识点多,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课堂效率不高。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3、选择课例:我选择的是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3《A Trip to Beijing》 这节复习课。这节课包含第三单元的内容,内容较多且零散,涉及旅行的单词,句型,语篇等。如何将分散、独立的知识点整体化、系统化,通过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语言知识技能和语言学习技巧,最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谈论自己的旅行?我选择了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促进话题作文,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研究团队和行动计划
1、合作团队。
英语教师:韩村乡全体英语教师
专业引领人员:王琳红老师
2、研究行动。
研究方式:课例研究
作课教师:周新超
3、行动流程。
课前研讨→两次备课→课例展示→课后反思→理论聚焦—跟踪研究
三、行动回顾
【前期研讨】
全体英语教师一起探讨如何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困惑。如:如何把一单元或几课的的内容用一条线把它穿起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归纳、总结、系统化的认识?在复习课上,如何让孩子对语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输出?面对大家的疑难与困惑,我们利用两周的时间一起交流从网上查到的各种关于解决复习课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资料,分析和比对名师名家优秀教学设计和课例展示。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把本次研修定位在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学习实效上。
【两次备课】
(一)个人备课
教学可分为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1. Warming-up。教师通过 free talk与学生谈论trip,进入主题。2. Presentation.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复习、呈现本单元重点词句。
(1)Say some thing about Beijing.(2)Key words and sentences.给出本单元重点词,通过思维形成句子。
(3)给出大量本单元重点词,形成一句或几句话。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思维导图激活学生已有的有关北京的信息,梳理、整合、系统知识点。
(4)Li Ming’s trip 3.Practice---My trip(1)Give some pictures,ask and answer.(2)Listen and answer.(3)My trip.4.Extending.(1)Give more pictures all of the world.(2)Do you want a trip?Where?Why?How?When?What?本环节再次运用思维导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Pair work(4)Show 5.Affective education。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发出呼声:Be civilized when you go on trips.6.Homework.(1)用思维导图画出自己的旅行。(2)根据思维导图写出自己的旅行,不少于五句话。
(二)集体备课
经过第一轮课堂教学实践,课例研究小组发现课堂教学第二、四个环节的教学浅尝辄止,也并没有充分展开,所以教学设计必须力求扎实、充分。另外,教师们发现部分环节的教学还需要作有效调整。
1.在第一环节中,教师耗时较多,只是一个热身导入,不宜用太多的时间。教师语言要精练。2.在梳理旧知时,第二环节由思维导带来了一组头脑风暴,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层层深入,彰显梯度,设计的非常好。但是在操作时根据关键词说出一段话这一环节出现冷场,可能难度一下子太大了,也可能缺少老师的示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要求不太清楚,教师在
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示范,降低难度或者分层教学:可以说一个,也可以说几个句子,以照顾到全体学生,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3.在第三环节My trip,教师示范清楚到位,学生参与度很高。
4.拓展部分谈论自己的旅行。先让孩子们欣赏各地美景,优美的音乐,唯美的画面,不得不让孩子们萌生去旅行的想法。老师就此提问: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Where?Why?How?When?What?学生参与度较高。师生问答,作为示范,小组活动,展示。此环节老师巧用思维导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促进话题作文。
5.最后一个环节:情感教育,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争做一个文明旅行者。视频对比度小,给孩子印象不深,可以让两种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该孩子视觉和心灵上一个深刻的印象和教育。
根据大家的建议,我又重新调整设计,开始了第二轮的授课。【实践检验】
12月18日上午,在五年级二班我和可爱的学生们共同完成了这节课,收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在认真地思考,积极的发言。语言输出效果好。
我的观点:本节课我采用了思维导图来发散学生思维,将分散、独立的知识点整体化、系统化,通过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语言知识技能和语言学习技巧,最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例展示】 时间:12月18日 地点:沈庄小学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王琳红和全乡英语老师 课堂写真:
1. Warming-up。教师通过 free talk:hello,boys and girls.I am Miss Zhou.I like to go on trips.Do you like to go on trips?与学生谈论trip,语言简练,直接进入主题。2. Presentation.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复习、呈现本单元重点词句。
(1)Say some thing about Beijing.(2)Key words and sentences.给出本单元重点词,通过思维形成句子。
(3)给出大量本单元重点词,形成一句或几句话。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思维导图激活学生已有的有关北京的信息,梳理、整合、系统知识点。
(4)Li Ming’s trip
3.Practice---My trip(1)Give some pictures,ask and answer.(2)Listen and answer.(3)My trip.4.Extending.(1)Give more pictures all of the world.(2)Do you want a trip?Where?Why?How?When?What?本环节再次运用思维导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3)Pair work:分组练习,教师在小组间穿梭指导。(4)Show:各小组PK表演,教师有针对性地鼓励、评价。
5.Affective education。观看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视频,通过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发出强烈呼声:Be civilized when you go on trips.6.Homework.(1)用思维导图画出自己的旅行。(2)根据思维导图写出自己的旅行,不少于五句话。
四.反思与改进
任课教师基于群体研讨与自我反思的结论,提炼出教学的三点收获:
1.英语教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孩子的学习策略。2. 在学生复习旧知内容时,思维导图是非常适用的。但是它必须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把知识系统化。3. 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做不到这一点,教学的魅力将大打折扣。
五.理论升华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的具体化方法(外部表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它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有些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展开思维导图的教育。
(一)思维导图(Mind Mapping)的优势:
1)突出重点,有效助记,提高学习效率;
2)改善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提升思维能力;
3)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实现协作学习;
4)提高综合信息的能力,激发联想与创意,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5)促使学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提高认知技能。
(二)思维导图(Mind Mapping)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4)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提高记忆力;
(三)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以下项目:
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字母内涵
运用思维导图,增强词汇记忆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篇章框架
活用思维导图,促进话题作文
六、做好总结,再度跟进
一个月来,我们的研修实践证明了思维导图在英语课中确实能起到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收效。而且从伙伴们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也认为思维导图对于改善他们的英语复习课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我们在之前的研修活动中得到了点滴启示,但感到此前的研修在理性层面上仍显稚嫩,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不吝赐教,使我们的研修在不断的启发中得到完善,使我们的研修能力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提高。
第二篇:小学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课例研修报告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中心学校:孙小艳
根据此次国培学习的要求,结合自己在平常教学中的做法,下面,我就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第四课时 课题进行学习,具体情况如下:
1、学校: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中心学校、执教教师:孙小艳
、研究教师:英语教研组所有老师。
、研究课题: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第四课时
、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研修的目的:为了让全校教师提高素质、开阔视野、展现才能,探索和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我校英语教研组开展了常规教学讲课、观课、说课、评课、校本研修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观课并议课,课后检查教案、作业批改、教研组活动计划、记录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不断提高全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主要研究过程及方法:
在这次研修中,我们主要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对于一篇课文,老师们先讲讲自己的教法,比如如何导入,如何设计作业等等,听课后又进行评课,不断找出让让学生更能接受,教学效果更理想的教学方法。(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围绕“问路和指路”这个话题展开的。首先通过“兔子舞”游戏,强调单词left和right,接着出示本课重点学习的四个方位名词,接下来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三)学者分析
六年级学生非常活泼,好奇心强,因此我采取“兔子舞”游戏,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四个方位词:south east west north 能够听说读写短语:Turn left ,turn right,go stright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Go straight for five minutes Then turn left.”并能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情感目标
使学生愿意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简单了解国外地图的主要标识。(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四会短语: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straight的发音和拼写(六)教学手段:单词卡片,录音机,教学图,小红旗,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西湖风景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七)教学步骤:
1、热身(warm-up)“兔子舞”游戏
设计意图:通“兔子舞”游戏,增加师生感情,同时也复习了left和right.、“滚雪球”游戏
教师将有关公共场所的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第一名学生说一句话,如“I can see a hospital.”第二名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个词,如:“I can see a hospital and a cinema.”每个学生都要比前面学生说的多加一个地点名词,这样依次进行.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游戏,把前面学过的地点名词都复习一遍,加深巩固。、新课呈现
(1)教师用简笔画或课件表示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教学east,要求学生注意ea字母组合的发音。
(2)教师出示照片,让学生猜测:“where is it?”然后展示短语卡片the west lake 教west.(3)教师将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介绍:“Tibet is in the west of china.zhejiang is in the east of china.”教师边说边标出east 和west,然后提问:“where is xinjiang?”教学north,教师领读该词,学生跟读,再以同一方学教学south.设计意图:通过简笔画,杭州西湖的图片和中国地图加深学生对所单词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出示museum的单词卡片,说:I want to get to the museum , where is the museum? 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教师板书:“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教师放Let’s learn 录音,让学生认读单词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加强学生对本节单词的掌握。.小结(略)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节重难点知识,以便于更好掌握所学知识点。
.Home work:学生抄写本部分的四会短语。.板书设计:
east west south morth----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Go straight.Then turn left.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优点:
本节课教学我采用了“游戏法”放录音“简笔画”,“图片”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从枯燥的学习单词中走出来,非常高兴的学习单词,让他们充满信心的自主学习,劳固掌握知识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所有难的知识都变得简单了,使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不足之处:由于本班学生很多,做起游戏来,有很多孩子参与不到,感觉很扫兴。
在这次课例研修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教学活动中的教的时间有效缩短,把主动权和时间交给学生。这个问题,是我们学校全体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和努力方向,经过讨论,大家觉得使用同课异构的办法让大家进行一次全体英语教师都参与的小组备课、上课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然后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教师在教学中体会到正确的方法所带来的收获与喜悦。通过本课的研修,使我了解到新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的实践,使教育教学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尽量上好每一节课,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第三篇: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主题:初二英语听说课
教学课目:Module7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 Unit1 教学年级:初二年级 执教教师:吴鹏程
研究教师:朱妙容 庞英 邓国云 鄔乃禄 潘艺娜 廖理会 蓝华萍 党莉 指导老师: 吴凌羽 研究过程:
一、原始课例
回顾我们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又认真观摩了多节新教材的研讨课,我们发现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在Speaking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模式的干扰。导致学生在“说”课堂上动口,动脑意识不强。那么教师如何设计 “Speaking”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地“动”起来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活动内容: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和印象。
话题背景:本模块以感觉与印象为话题, 内容主要是谈论对食物等的感觉、评论以及对人的印象等。了解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的用法;了解英国女孩 Sally的情感态度和喜好,很符合学生的兴趣,语言实践活动比较好开展。学生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会一些描述人长相和性格的表达方式,包括句式和一些形容词。
教学目的:通过谈论感觉与印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使用表感觉和知觉 系动词和系表结构,养成正确表达感觉与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正确使用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sound, smell, look, taste, feel;掌握句子的系表结构:link verb+adj.2.能够对食物的味道、人的印象等进行评论。教学难点:
1、掌握一些句型的用法
2、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使学生自由交谈,然后分角色表演。教 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二、活动设计
活动1:Describe things 说明:先选一位同学为主持人,描述出某一物体的特征,其他同学猜。猜正确的那位同学就是下一场比赛的主持人。
活动2:Message collection 说明:四人小组活动。第一个同学先想出一样描述的物品,然后用一句话描述出来,第二个同学先重复第一个同学的话,接着再说一句。依次类推。
活动3:挑战解说员
说明:课前教师先准备好写有各种物体名称的小卡片若干,由一位同学上台随机抽选卡片,并将卡片上所写物体用It looks/ sounds/ smells/ tastes/ feels…等描述出来,若其他同学能猜出这样物品则为挑战成功,否则挑战失败。
以上活动所需语言:That smells delicious!It tastes too strong.It doesn’t smell fresh.They feel very comfortable.She sounds really nice.And she looks very pretty.…
活动4:Catch the thief.说明:给出一些外貌特征等较为相似的画像,通过听外貌描述,选出哪个是警察要抓的小偷。看看哪个是最佳警察。
活动5:火眼金睛
说明:由一位同学描述其他同学的外貌特征或性格特征,其他同学找出所描述的是谁。
以上活动所需语言:The person is 14 years old.He is 1.68 meters tall and looks strong.He has dark hair.He often wears a T-shirt and jeans.He is polite and quiet and smiles a lot.…
三、分课时教案
Period1: Unit1 Step1: Warming-up 1.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2.Ask: Do you like this song? How does it sound? 教学意图和说明:歌曲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之中,体现寓教于乐。问句过渡自然,迅速步入主题,引出系动词用法。Step2: Presentation Present look, sound, smell, taste, feel, then ask: Do you like…?
How does it/do they…? 教学意图和说明:练习时,呈现大量的实物(如flower, chocolate等)以及图片(如Beijing roast duck, silk shirts, sea等),重复上述两个问句,给学生足够的理解,学会运用。
Step3: Pair work 1.Work in pairs like this:
A: Do you like flowers?
B: Yes, I do.They look nice.Do you like jazz? 2.SB Activity8.3.Workbook, Page136, Activity1.教学意图和说明:两人练习,发散学生思维,想出各种问句及对此的感受,加深对句型的理解与运用 Step4: Match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ke sentences like: It smells sour, and so on.(Activity1.)2.Match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Activity2.)Step5: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Activity1 and Activity7)教学意图和说明:让学生听的时候仔细,尤其要模仿出语气,语调以及重读音节的发音。Step6: Game The host: It looks beautiful.---Is it a flower? The host: No, it isn’t.It feels comfortable.---Is it a silk shirt? The host: Yes, it is.The winner will instead the host.教学意图和说明: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设计此项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能动性,自主自觉地融入到语言学习活动中去。Step7: Listen, read and answer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wo questions.(Activity3.)2.Read the dialogue and write “T” or “F” for the sentences.(Activity3.)3.Answer the questions.(Activity4.)4.Make a dialogue like that.These sentences may help you: What’s the matter? I’m afraid I ….Have a try!You must introduce me to….Sure we will.教学意图和说明:由听到读,并让学生带有目标阅读,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由易到难,先理解文章大意,再理解句子,然后到字词分析,最后模仿原文编对话。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Step8: Practice 1.Complete the sentences.(Activity5.)2.Complete the table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es in Activities2 and 4.(Activity6.)教学意图和说明:发散学生思维,巩固刚学的新知识,加以巩固记忆和使用。Step9: Homework Workbook: Activities2, 4 and 5.研究教师评课:
评课
一、本节课整体教学良好,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课堂组织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师生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但在课堂活动顺序的安排上有不足之处,应先让学生熟悉话题内容及各自角色,在进行讨论,完成句子最后编出自己的对话。
评课
二、学生讨论的话题和焦点不明确,设计的话题范围过大,课堂看似热闹,但收效甚微,这样的讨论浮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学生缺少对内容内涵的深入挖掘。教师仅是设了融洽的课堂气氛,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真实的情景对话。
评课
三、讨论激烈,但各小组汇报的主要观点极为相似。这些雷同或重复的报告既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又缺乏创造性和新颖性,从而使学生对讨论渐渐失去了兴趣。小组内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参与讨论,但小组活动中又出现了英语学习的“强者”挖掘着大部分话语的现象。讨论时老是那几组讲,其他学生仅仅听。
评课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很好,教学构思新颖,严谨,教学组织严密,思路清晰,话题明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本节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从学生做的对话我们能够发现,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给出的原因没有新颖之处,且好些学生还是做不出来,没有话可说。
评课
五、本节课教学整体情况良好,分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体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是课文中一些角色对于我们北方学生比较陌生(Rice farmer, Sugarcane farmer)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的情况如(Vegetable farmer, Fruit farmer)一些我们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可能更宜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Warming-up中的内容和我们Unit13 Healthy Eating的内容我们可知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出学生提示。所以农民也是根据市场变化来科学、经济种田。给出学生这些提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情况讨论。进行比赛。
评课
六、本节课谈论的话题“耕地的使用”,学生们都比较熟悉,因为他们都生长在农村,对于这个话题, 他们都有热情,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作为老师,同时应该把学生可能使用的单词和词组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利用,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评课
七、本节课虽然讨论热烈,但缺少教师的指导及情景介绍,容易使学生的即兴发言变成没有深度与内涵的语言表述.我还发现,这样的讨论看似热烈,却体现不出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或语言水平的长进,即使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履行好其管理者与资源提供者的职责,并随时关注讨论活动的进展,适时反思并进行教学.评课
八、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的追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完全自主,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常用母语交流;有些小组把讨论变成了闲聊;有些学生讨论时态度不积极.所以,本节课的讨论活动从
表面上看似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经过一节课的讨论,学生并没有任何提高.指导教师点评:
点评
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speaking,它属于任务型的课堂教学。这节课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了教学难点,难能可贵的是课堂组织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张口说话的机会,这是大班额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好表现,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1.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教学过程的步骤顺序安排不当,先让学生熟悉话题内容及各自角色,然后填充句子空白,再进行讨论,最后编出自己的对话。2.在学生的对话表演中,学生对Useful expressions的使用不是很好,因此,要让学生先熟悉Useful expressions, 再进行讨论。3.没能让大量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这样可能会使一些懒于开口的学生养成长期不发言的习惯。
点评二、一节课应该使学生学有所获,而不是乱喊一堂。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对提出建议和做出决定的一些英语表达用语的使用,所以,在每个学生的发言中都应该尽多的使用本课这些词语,这样,我们就做到了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又能使课堂重点突出。我建议先组织学生学习Useful expressions,再提出讨论内容,让学生编对话。
四、反思,总结:
学生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活动中运用了所学语言,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课后反思,笔者认为该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以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一段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时事为背景材料为话题导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角色进行讨论,各自表达不同的观点,听取其他人的建议,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3)采取这种话题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听别人的意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4)重视过程性和开放性的讨论,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笔者实施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虽然不到一年时间,但也深刻体会到:课堂观察是无止境的,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应用敏锐的职业眼光,捕捉课堂中的各种现象,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的教学案例是宝贵的,而不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值得珍视与斟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较高水准下更好的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
第四篇:考研超震撼浅析小学英语课的设计
电子信息产业,国家电网工程
舞台设备承接租赁,音响,灯光,视频
兴趣、语境、情景
——浅析小学英语课的设计
内容摘要:根据现行大纲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那么笔者认为:如何上好小学英语课,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其次在课堂上应该营构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从小就受其熏陶,培养语感;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使学生自觉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学校名称:南京姜家园小学
作者姓名:王瑶
性别:女
教龄:3 作者职称:小学一级
任课年级:三年级 联系电话:8806237
兴趣、语境、情景——浅析小学英语课的设计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上课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2001年1月制定颁布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实行)》中明确指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如何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小学生能通过英语进行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笔者认为,作为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创设英语活动课。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是只有结果,而没有失败的。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而语言的学习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尤其在非母语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烈的,而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落实到学习上,便是掌握一点一滴知识。一旦证实了自己的成功而产生成就感时就信心大增,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层楼。而有调查表明: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有担心自己表现不佳的心理障碍。作为英语教师就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成就感。如当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出现了语误,作为教师应该清楚的知道语误是学生学习语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仅不能无端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热 情,而且还应注意及时启发学生转换心理状态,正确面对,消除心理障碍。另外对于任何学生的一丁点进步也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都觉得,只要自己认真跟着老师学,就能学得好,从而树立起能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
同时,布疑——启发学生提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要手段。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该有意识的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可以多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常提问,并且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注重问题理解,独立思考。使学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上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增长的喜悦,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加深,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语言教学的目标就包括学生对语言问题的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问也是启发思维的驱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尽可能的让所有的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出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激发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且新颖独特的问题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养成思考事物的习惯。由此可见,提问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营构英语学习语境
英语入门阶段既是整个英语学习的起点,也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关键。长期以来,外语教学习惯于把语言当作知识来教授。而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只学习语言规则而没有语言环境,只进行机械操练而没有在特定环境中的语言实践是不可能达到培养交际能力这一目的的。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外语的学习无疑是一件新颖的事物。如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外语的潜意识,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理论认为:轻松的环境有助于学习者潜意识的运作和强烈学习动机的形成。相对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最长。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活动基地。针对小学生有着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等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就比一般显得尤为重要些。心理学家指出,水平低的人更需要语境,且小学生有喜欢模仿的特点。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语境的营造。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新概念,旨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会学生讲话并不难,教会学生说话得体却不易。而说话得体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增强文化底蕴、增强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如英美国家在夸别人聪明的时候一般说,“You are smart.”而不说“You are clever.”因为在英美国家,“clever”被认为是有滑头的意思,所以当他们在真心夸奖的时候是用“smart”的等等。这些涉及到的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渗透。
2、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该讲究艺术,注意上下的连贯,过渡的自然。作为英语教师应该着重从语言的语音层面出发,讲究语感,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语调的潜移默化,并且着眼于对语篇的领悟和理解。如教师能在课堂朗读中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起伏颠宕,再配以儿童化的语调,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也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始终贯彻语境的渗透,不断地加强对语调的熏陶和学习,那么对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提到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真实的英语情景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 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创设真实的英语情景。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而流利的语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形成。只有当学习者觉得需要用英语说话的时候,他才会去说话。因而英语教学就不能仅仅依赖于课本内容,其范围应向课堂和书本外延伸,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英语。英语教学不仅要在课堂内尽可能多的创造真实的英语情境,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堂外的英语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意识。
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该紧扣课本内容,适时的创设英语学习的情景。“儿童生下来都有一种基本的热切冲动,有意识地想去了解他们环境中的一切,并且去掌握它。”一节英语课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教室环境,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如在教学水果类的单词时,可以在教室的角落布置一个水果摊。当然在教学中,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教材中已经安排了些游戏活动,教师还可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再进行设计。就英语课堂外而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如
1、利用班级的图书角。配合英语课程的学习,挑选、陈列一些图文并茂的英文版或贴近现实生活的英语简易读物。其来源可以是教师自己收集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平常生活中积累的。
2、利用班级的板报。平时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并选择其中激励性、启示性的语言条幅进行点缀。如“All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wait.”“Knowledge is power.”等。同时,为了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及经验,可以经常安排不同的主题内容,如可以安排知识角,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还可根据近期所学的内容,进行归 5 纳、总结,强化所学的效果。
3、利用教室的物品。把教室的每一件物品都以英语做标记。这样这些物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日常用具的单词,而且也还能起到环境的作用。
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交往,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英语交往能力,达到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设计好英语课,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语言的语境和情景。通过近半年来的实践证明:设计生动活泼的英语课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五篇:小学德育课例研究报告
拥抱美好未来
-实事教育和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合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小学品德与社会(低段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不仅有传授知识的智育功能,更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德育功能。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而时政教育能以其丰富、真实的社会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生活时事教育是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德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当今的社会生活变化万千,每天都有大量的热点和焦点事件发生,相比之下固定的课本材料就显得过时和陈旧。同时,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的材料,更渴望了解与课本相关的新鲜事例,这些都决定了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注重与时政相结合,选择真实、新颖、有针对性的时事材料。这样既能及时延伸和扩展课本内容,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些都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而鲜活的时事恰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时代特征鲜明的资料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使他们自觉地去关注和研究“家事、国事、天下事”,树立胸怀天下的志向。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其科学和人文素养。
综上可见,时事教育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既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拥抱美好未来》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我现在所教的班级学生整体素质还可以,大多数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课。因为在去年学校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电子白板,课堂容量大,能上网补充大量鲜活的材料,激发了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最新时事和社会新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利用每周四晨会读报时间“新闻报道”,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两人为一组,每节课让一组走上讲台,播报一则当日或近期(一周内)的国内外新闻,作简要点评。通过“新闻报道”,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调动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探究、合作等主体作用。本节课就是基于这样的特点进行设计的。本课的内容从当今时代的特点切入,阐述新世纪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接着说明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青少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理解终身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多媒体用于辅助教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明确终身学习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接受社会新事物,增强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自觉进行创新,与他人合作,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四)重点、难点
重点: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难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新闻导入新课
学生播报新闻:学生播报的新闻如下:
1、神舟飞船发展史
神舟一号: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神舟二号:第一艘正样飞船全新亮相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三号:搭载“特殊乘客”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神舟四号:经受严峻考验
神舟四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六号:一个筋斗351公里 这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神舟七号: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2、、神舟八号飞船介绍
神舟八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飞船家族最新成员。它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八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部分组成。
3、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意义
神八升天是要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雏形。为我们国家和平利用太空以及相应的科学实验搭建平台。也是我们国家向国际展示科技实力的窗口。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将为中国建设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互动环节: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何感受?
生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
生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航天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生3:心情很激动,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师:这真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新闻,“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成功对接,是当今时代科技水平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那么,当今时代的发展有何特征?21世纪对人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拥抱美好未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板书课题:拥抱美好未来 新授:
1.活动探究:看书p140图表您的知识“更新”了吗?
(找一找)你从图表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不会学习的人是文盲。材料一:文盲新概念
介绍文盲新概念,联合国重新定义了新世纪的文盲: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是目前扫盲工作的主要对象;第二类是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是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 文盲 ” 般贫乏。因此,有人戏称“新世纪里,一不小心你就成了文盲 ”。
电脑盲(不会、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 时尚盲(对新兴事物、新兴名词不理解);
生活常识盲(不了解一些急救常识、生活知识); 科技盲(不了解科技领域带有技术性的事物)。
师:“被”这个时代“文盲”的人应该是不会自学的人,拥有自学能力和兴趣的人,才能随时掌握升级后的知识,确保自己大脑里的知识不过期。“被”这个社会文盲是可怕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但不变的是“适者生存”的法则:只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我们怎样做才能不成为现代文忙呢? 学生:要不断学习。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更快了,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是日新月异,真是一点也不过分。一起来看材料:新词调查报告
(1)2009年11月26日,教育部发布新词调查报告,包括“蚁族”、“秒杀”等在内的396个词语成为2009年的新词条。本次教育部调查的新词语,限于在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新闻)中出现的,不包括只出现在人们口头或网络BBS、博客中的。
(2)你“out”了吗?下面我们从中挑几个词,我们来认识一下:经济类:彩民、充值、持仓量、冲高、解套、套现 科技类:编程、闪存、短信息、浏览器、主板 商业类:网购、便利店、传销、断码、大卖场 其它:蚁族、被某某、围脖、秒杀。
看来大家都很“in”,那么大家能这么快熟悉这些新词,网络的作用功不可没。
总结一:当今时代的特征:p140第一段
知识更新快,信息化特征明显;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
师:想一想我们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成为未来的文盲,不被时代、社会“Out”?回顾一下我们初中阶段思品课中所学习过的内容,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美德、精神等。
结合学生的回答,择关键词板书: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开放的胸怀、良好的心理素质、环保意识、交往能力、艰苦奋斗精神、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精神„„今天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
2、探究活动: 再次运用新闻播报的内容,学习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观念。、2011年11月14日,随着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完美相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到交会对接,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助推中国人飞天寻梦的力量中,有一种力量尤为强大,它是什么呢?请看屏幕:自主创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材料二:自主创新
从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发射模式,到国际先进的、基于IP技术的“永远在线的航天测控网”;
从火箭控制系统采用更加精准的迭代制导手段,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
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瞄准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实验„„一路发展,一路突破,一路创新。中国人的智慧,如璀璨星斗在巡天之旅上闪光。
教师:是航天人的创新精神使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起来。下面分组讨论:(1)、创新有何意义(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讨论。总结二:
(1)、创新有何意义?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材料三:我们再来看一则关于航天科技的材料:
据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心血,凝结在了运载火箭20多万个零部件上,凝结在了火箭和飞船等上天产品12万多个元器件上;凝结在了飞船系统那70多万条软件语句,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140万条重要软件语句,以及更多的常人所不知的地方„„
在世界看来,中国成功了,在中国看来,航天工程成功了,在航天项目组看来,每个小组、成员都成功了-----
师:这是助推中国人飞天寻梦的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团队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团队作用具体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表现在篮球比赛;校运会上的接力赛;出板报;打扫卫生;分组实验、合作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等。
师:如何在这些活动中发挥团队精神?
学生回答:——尽力为团队奉献才智,服从团队的分工,顾全大局,求同存异,与他人融洽相处等。
师:由此可见团队精神对个人、对团队都具有重要作用,哪位同学给大家归纳一下?
学生:发扬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总结三:团队精神重要性(意义):p141第二段
师: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天宫一号和神八的顺利对接,就离不开航天人的团队精神,我们从一个缩影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材料四:“天宫神八哥” “天宫神八哥”——杨彦波
杨彦波,200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年后,由于成绩优秀,又获得了在西安交大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他是最年轻的飞控总调度,他是以连续24小时值班为常态的航天人。天宫和神八成功对接的同时,一名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因帅气的样貌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天宫神八哥”。在杨彦波的周围有着一群和他一样帅气、一样“技术宅”、一样矢志于航天事业的年轻人。他们就是由9名“帅哥”组成的飞控中心调度群体。
总调度岗位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既要懂指挥,又要懂技术。飞控中心有100多个关键任务台,总调度要熟悉数十个软件的性能,熟悉成千上万条指令的目的和意义,并能迅速判断和准确领会专家组的决策和意图。
娴熟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一个周六、日都没休息过。每天晚上都没有12点前下过班;现在的业余时间太少,到楼里花十分钟打一盘乒乓球就是最大的乐趣了。”
总调度“人才标准”,必须具备‘三商’,首先是体商,要求身体非常好,能顶得住高强度的工作;其次是情商,要学会排解压力、舒缓心情,否则工作氛围不好的话,就没法干了,最后才是智商。
师:“天宫神八哥”和他的团队不仅仅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飞控中心有100多个关键任务台,总调度要熟悉数十个软件的性能,熟悉成千上万条指令的目的和意义,并能迅速判断和准确领会专家组的决策和意图。能顺利完成任务还需要他们具备什么素质呢?
学生:终身学习观念 生活中不仅仅是航天人要具有终身学习观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备这种素质,即使很平凡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学习。材料五:展示许振超的材料。
许振超,青岛港吊队队长,一位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自学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
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学生讨论:为什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总结四:为什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1)社会的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个人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有助于我们成为优秀的从业人员,开辟新的发展天地。教师适当提升、拓展。现场小调查:你们的长辈们在学些什么? 学生交流 师: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培训”、“进修”、“充电”、“考本”、“学习型”、“知识型”,成为社会时尚和流行名词„„
终身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材料 六:展示:《全面终身学习倡议书》:今时代是知识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也是学习的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部署,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员令。
我们市全民学习的热潮正在港城兴起。在市委宣传部的倡导下,我市确定8月10日为读书节,活动主题“为读者至上,享受阅读,乐悦人生”。海港区“全民读书活动月”也已启动,号召民众终身学习,读书求知。
思考:许多在校学生认为知识更新快,等我们走出校门,学的东西早就被淘汰了,我们还有在校学习的必要吗?
启发学生认识在校学习的作用,提示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培养、习惯的养成、品德塑造等方面,感受在校学习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学会学习,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基。把握今天,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课堂小结:谈本节课的收获。结束语:同学们,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拥有创新、团队精神和新世纪所要求的各种素质„„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道路多么坎坷,我们终会抵达成功的终点。评课记录:
王校长:张老师是个经验丰富的政治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很到位,新闻播报这一环节很出彩,学生非常感兴趣,不错。张主任:课题的研究工作促进了平时的教学,这一点不容置疑,利用新闻导入很自然,但是时间稍长,还应在精炼一些。万老师:整堂课感觉很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也很好。能充分利用新闻材料,解决课本的滞后性问题,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热点时政教育,为下学期中考复习打下基础,有的环节占用时间过多,比如现代文盲的概念,开头用时过多,导致后面没有练习时间。教学反思
为了构建德育高效课堂,我校本学期在进行“德育课程融合”的主题课例研究,经过二个多月的探究,收获很大。我们高年段组的时事要素融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以前我也有类似教学研究,但由于没有电子白板多媒体,效果与现在是天壤之别。这一次我们用多媒体制作的新闻课件很精彩,极大地调动同学的兴趣。内容丰富多彩:食品安全、天宫一号、神州八号、两岸关系、等等。学生很喜欢这项活动,制作新闻非常认真,充满热情,下面的同学观看也很仔细,目不转睛。一开始说新闻的同学一人说内容,一人评价,后来他们让同学来回答问题,下边的同学必须认真观看,仔细思考,否则就会被晾在那里,这无疑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
进行好这项活动,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养成关心、收集时事资源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对时事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工作。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收集的时事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加工。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所选取的时事资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信息化的今天,时事资源是大量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而且是不系统的。学生收集的资料往往只凭个人兴趣,涉及面比较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众多的资源中精心筛选,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充分挖掘资源的深度。本节课成功之处有:
1、构建生活化课堂。将时事要素融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近期的国内外大事,形成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整个教学过程,我充分利用新闻播报的时政材料,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2、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能力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每一组同学都很认真地准备新闻,材料丰富,观点全面,学生看的非常认真,后来说新闻的同学还就教材的内容进行提问,与台下进行互动,激发大家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认真观看新闻。整个教学过程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相信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归纳能力,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足之处:
1、语言还应再精练,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直切主题,让学生印象深刻,迅速理解老师意图。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还不到位。在引导和启发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德育功能方面表现的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更上一层楼,希望大家给予更多的指导。
江岸区丹水池小学 高段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