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体会
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新课程标准》强调: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2、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3、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6、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7、系列配套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配套读物、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等。这些材料加强了教材的弹性,为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条件。此外,教师也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利用报刊资源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利用音像资源进行听力练习和了解文化元素,利用分级读物增加输入量,培养阅读兴趣等等。但对于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建立在认真研究课程要求,透彻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的基础上,使之与教材相辅相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8、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积极探讨,总结经验,积极推广,魏书生的教学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时代赋予我们的是机遇、是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第二篇: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八道小学 李淑荣 2018年11月
学习体会
近平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东北振兴的坚强保证。要加强东北地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6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二是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三是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五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六是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今年初始,辽宁省以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具体要求,在全省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重实干”是一种政治担当。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要立足自己位置,少说多干,奉献于自己岗位,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虽然我从事于教育事业多年,但也要刻苦专研,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在引导学生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强执行,就要有“发展为主、效字以求”的鲜明导向。作为党员干部,对于上级政策深刻解读、执行到位,是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的重要保障。我作为一名资深的职业教师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工作认真,有责任心,认真备课、上课、做课后辅导。服从学校安排,不因个人或家庭原因影响工作效率,要善于学习,要有积极进取精神,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抓落实,就要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十足底气。“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所以,要善于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学生犯这样或那
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共同寻求避免犯同样错误的方法。面对学生的过错,教师在采取教育措施之前,一定要客观仔细地了解学生犯错误的真实原因,并采取合乎情理的措施,才能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了解好每个学生的差异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依据。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信赖、支持,就得具有“烈火”一样的热情,真心真意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打击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学生优先话语权、评价权,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和榜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教师教得心情舒畅,学生学得得心应手,使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当然,我一定还要继续的深入学习,提高自我专业水平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社会发展的人才打好基础。
第三篇:学习体会
学习“湖北省小学数学课题研讨暨省青研中心成员大会”体会
毛桂玲
历时三天的湖北省小学数学课题研讨会及省青研中心成员大会,在省幼师大礼堂隆重召开并已圆满结束。这次活动在省小学数学教研室刘莉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像一场及时雨,开得及时有意义。而且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小数专家的工作总结又有刘莉主任的工作报告。既有教学观摩课,也有互动研讨,既有青研中心成员的风采展,也有同济附小的课题工作经验介绍。另外晚上还安排有在武汉小学学生教室观摩“湖北省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的研究”案例录像课,虽然很累,但我感觉收获很多,对今后的教学很受用。总之这次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研讨”二字。
在我倾听了小学数学理事会老前辈向鹤梅对过去几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知道了我省小学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是硕果累累、成绩辉煌。成绩的取得与小数研究协会的老少会员及全省所有小数教师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聆听了刘莉主任近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报告,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工作目标及努力方向。然后观摩了5节课,观摩之后有互动安排,有提问有答疑,场面提问真实有价值、针对性强,解决了老师们心中许多困惑问题,互动工作既落实又有意义。听完了一节省级教师十堰市东风小学候君虎校长的课和一节荆州市教科院夏井川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要会驾驭教材必须要深钻教材,只有深钻教材,研究教法,才不敬畏课堂。平时在课堂上经常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比如如何计算的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
紧接着又听了来自宜昌市天门小学王昌胜校长和武汉市广埠屯小学程祥彬校长的两节同课异构课,他们的课题内容一样,但教学版本不一样,一个北师大版本,一个人教版本,他们俩设计及教学策略也不一样。这两位老师的课都是上关于《认识面积》方面的内容。他们的教学设计虽然都不一样,但都能抓住侧重点,把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放在一起上,重点放在面积单位上学习,能用问题去处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关系。
最后听了一节课题研讨观摩课《怎样做面积最大》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小校长杨道吉的课,他的课上完后互动时,听课的老师普遍反映杨校长的课不仅上得简洁明快,而且为什么能上得这么流畅。当时他也非常谦虚,他说这节课的成功离不开刘莉主任的亲临指导,也离不开他们学校团队的大力支持,他这节课属于校本研发课程。不是课本现有的,然后他谈了这节课教学思路以及多次试讲经历修改后才到达这种理想的效果。他这个课例以后都可以供大家使用。在课例开发这一块开了好头。总之听了这几位专家级老师的课感觉就不一样,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善于“研讨”善于“反思”,所以他们才有今天的成就。
最后自己的一点反思,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打算从自身做起,带头学习,深钻教材,探究教法,研究学法,努力提升过硬的教学手段。
第四篇:学习体会
《跟孔子学当老师》学习心得
韩集联合校
陶风英
星期六上午,我们聆听了陶继新老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精彩的报告,听后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为师之道有了深刻的认识。孔子——这位万世师表,虽然离我们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已经成为中国教师精神的象征。
首先让我们感谢陶继新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讲述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对教学一往情深,和孔子对教育的痴迷、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无限倾情,使我一生受益。在想想我们,和孔子相比,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教师这份工作呢?不仅要喜欢,还要付出我们的真爱!倘若有幸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那是至高境界,做教师的终极命运。
一、学习与思考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是孔子提倡的学风。孔子认为光学习不思考,会迷惘,光思考不学习,也会疑惑不解。如果将之改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我认为也是良好教风的体现。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学生是不一样的,每个年龄段不一样,每个班的孩子不一样,每个孩子之间又有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思考,才能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恰当的策略,有了对教育的思考,一定要付诸实施,否则无论有多好的想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孔子,在教中思考,在思考后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更有效。
二、学第一,教第二
很早就流行这样一个比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意思是说,一个老师如果想教给学生一点知识,自己就要有许多许多的知识。且不说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只要我们都明白,它的意思就是希望老师能成为一个博学光识的人,能在学生面前成为知识的权威。一桶水只是一个比喻,只有一桶水当然不够,我们更希望它是一股泉,源源不断地涌现新的水源。这就需要我们像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
三、教师要有爱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仁心”。要有一颗慈悲之心。因为在你的学生中,有像子路那样的学生,子路的成绩不好,但他朴实、耿直,没有坏心眼,所以孔子依然会把子路当成最贴心的学生,而子路也因为这种贴心被孔子感化成了真正的君子。因此,子路虽没有学术文化方面的荣誉,却是最把孔子的君子人格当回事的弟子,随时都敢“舍生就义”。也有像颜渊这样的学生,虽智力平平,却诚心好学。而其他的学生更让他的教学色彩斑斓、趣味盎然!
因此,老师的爱心,是对学生的等待,是对学生的宽厚之心,是能包容学生一切的仁厚之心。同时,这颗爱心,还包括“授人以渔”。做老师的要研究教学。教学其实是喜欢将自己积累的“学”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也能走上自己喜欢的为学之道,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聆听听继新的《跟孔子学当老师》,明白了孔子式的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就像一个人无论爱什么,亦只有在尝尽了甜酸苦辣、悲欢离合之后,才可以说自己真的爱过!让我们一起记住《论语》中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吧!
反思自己从教之后的学习之路,从教以来,自己除了忙于应付式的学习,早已忘了学习的乐趣。只不过是在教学中承受被迫的学习,回想自己以前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被迫学习,都是因为自己的相关经验和素养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今天的报告将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以后在教学中我将沿着孔子的思想,和教学方法走下去,跟孔子学当老师,感受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和美好,感受虔诚而热烈的教育情感,去照亮明天的路程,去微笑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五篇:学习体会
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心得体会
落水河中学
刘晔
为提高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的的认识,树立法的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知道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并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校组织了全体老师一起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灵丘从教教育规范》以及《师德师风建设》等等。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们较为准确地理解了各项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明确了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改变了“教师不学教师法,难免迷途象牙塔,受害不知为哪般,困扰不知错在哪”的现状,有利于我们增进守法护法的意识,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自觉落实依法治教的行为。不少老师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依法享有“教育教学、学术活动、管理学生、获得劳动报酬、民主管理、进修培训”等权利,并自觉履行“遵纪守法、履行聘约、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制止侵害、自我提高”等义务。
《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法》告诉我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学习了《灵丘从教教育规范》,我知道了自己更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强化教师意识,尊重领导,团结同志,顾大局,识大体,不得有损害学校及他人形象或影响同志团结的言行,以实际行动维护教育的和谐稳定。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带头遵守课堂纪律,以行为影响教育学生。坚持操守,廉洁从教。批评有方,惩戒恰当,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努力提高批评教育的实际效果。严格执行教育收费规定,不得巧立名目乱收费,向学生推销商品,为学生购买或授意学生自购学习资料。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师德师风建设》告诉我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