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研培训心得[大全]
Pck培训心得体会
星光学校一年级
肖吉武
Pck培训一学期下来,感觉自己的教学视觉比以往明晰了很多。Pck体系立足于教学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单刀直入地进行讨论归总,聚焦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我把pck培训比作一把菜刀。培训时有一丝切肤之痛;这把菜刀虽然不华丽,不好看,但很是实用。作为语文教师,有“菜刀”在手,做一盘好菜便有了可能。以下便是培训过程中产生的点滴体会。
一、“好老师”知道该教什么。
一名好老师,打算将学生带到什么地方去,他的头脑中是有着清醒的认识。回顾以往的课堂,和稀泥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繁琐的内容分析,漫无目的的练笔,加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辅助手段,使得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状态。殊不知,这些表现形式都是“伪”精彩的,学生始终悬在空中,飘飘然,没有多少发展与进步。小语Pck体系明确提出:每一堂课都有1到2个侧重点,目标以不超过3个为宜,且每个目标都要有与之对应的板块。如《少年闰土》一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到底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点什么实事?引导学生素描一个人的外貌?不对!因为描写一个人的外貌是三年级就该做的事情。仔细解读教材,这几句话写出了闰土的基本情况;
1、紫色的圆脸可以表明闰土的家乡可能在海边。
2、头
戴一顶小毡帽可以表明闰土来自浙江绍兴一带。
3、项带银圈表明闰土大约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学生应该得出结论:外貌描写要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情况或者基本特点。如此,便在三年级纯粹描写外貌的基础上迈进一大步。当然,确定这样的核心目标不一定是最科学的,因为这对于教师的语文功底、解读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不可否认,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达到这个高度的。但毫无疑问,这样的目标是绝对有效的。
二、“好老师”的课简洁清晰。
曾经,我们在设计教案时,老喜欢沾沾自喜地标注上1、2、3、4、5、6等好几个环节,还将每个环节的每句话都标注得明明白白,殊不知,我们不知不觉地将课堂复杂化了。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收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管引入是否有效,总是要有引入。不管讨论是否有必要,总之要讨论。似乎这样才是语文课。小语pck体系明确指出,要让课堂明晰简洁,必须做到四个字---刀砍斧削。对完成目标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的引入、讨论、游戏等方式,要砍掉;可有可无的教学补充资料,也要忍痛割爱,因为这样的“爱”极有可能伤害学生。以《陶罐和铁罐》为例,教学板块一:学习用关键词的方式归纳大意。板块二:弄清提示语的不同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板块三:总结。用李大圣院长的话说,只有抡起斧子猛砍,你才能砍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你才能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活动。
三、“好老师”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会学”。
这里的“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两个字课概括为“得法”。如
何让学生学而得法?教师的招数决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任何一种新方法,对应于学生来说肯定是陌生的,教师必须带着学生,甚至扶着学生参与,明确方法要领后方可逐渐放手。如果要教学生用动词来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教师必须先行下水,思考一下到底可能用到哪些动词?手上的、脚上的、全身的动词分别可以用到哪些,然后一步一步带领学生揪出这些动词,紧接着猜测这些动词的身后可以反映出小动物怎样的心里想法。如此,动作描写就能较为生动地凸显动物特点。
当然,两周一次pck培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指出教学中的操作方式方法,他它只是向我们传输着这样一种纯语文理念:盯着目标,用实在的法子教学生。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心得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心得
4月6日至4月7日我非常荣幸参加教研组长研修班,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有这样的机会真是很难得。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让自己有时间坐下来听几场有水平的讲座,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机会。尽管培训时间久,大部分老师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过头看看,这样的累,换来的是一次次认识的提高,一次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对教育教学进行审视和思考,应该说,还是值得的。
为本次培训活动量身定做,开设了针对性很强的学习内容,让我受益颇多。像徐承芸老师教研活动经验交流《如何辩课》,让我们了解了到除了评课外的另一种对课程的了解方式。也让我们知道原来自己连最基本的“听课”都不会。龙燕校长的课程更不用说了,简直是给我等带来了急需解决语文问题的各种及时雨。郭爱香专家及她带领的工作室现场进行得到教研组活动也是让我们耳目一新,让人敬佩:姜还是老的辣。现总结如下:
一、明白了教研组长的职责是什么?
1、先前只懂得教研组长就是教务处的工作纽带,服务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保姆”。经培训后明白,教研组长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应自主根据本组教师业务现状、学生的学情,组织大家研究这些值得思考,寻味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研组长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应起到引领作用,让大家开有轨电车,共同沿着一个目标前进。即学期要有大的教研主题,每周要有小的教研主题。
二、明白了研究什么?其实,就是围绕“如何让学生学会”这个中心,即研究学法。这是我们遗漏的地方,是我们急需弥补的地方。
三、评课为避免重复,进行评课分工。如:分组评目标,分组评教学重难点等,这样节约了时间,有意的培养了教师间的合作,探究,交流,融合等意识。
四、建立组内资源库。收集语文小知识,整理一套课件,音频等,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五、建模,有助于新教师的业务提高,使之及早投入到工作中去。
专家及前辈的指导,使我茅塞顿开,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理清头绪,创造性的开展教研工作。具体想法如下: 1.教研组长要做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教学教研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反思的工作,因此,作为一个学科领军人物的教研组长,首先必须做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教研组长要向书本学习,广泛地阅读。除了本学科的专业书籍,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等,都应该是阅读的对象。不仅如此,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以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除了阅读,向书本学习,还要向他人学习,向身边的教师学习,向专家学习。
反思,是要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他人,反思自己。在反思中领悟,在反思中提高。
教研组长要带头做研究型教师,经常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引导每位组员将各自关注到的问题在组内进行分析交流,最后把达成共识的问题确定为教研组主题。
只有教研组长首先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带动全组教师的学习和反思,引领大家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2.教学设计是自己的。
指导教师把各类教参的精华汲取过来,融合成自己的思想。设计出有价值的一节课。3.总结出一套新教师成长的套路,在实践中完善。4.规范教研组长的常规工作。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组织课堂教学交流;组织课题研究;培养新教师和帮扶“薄弱”教师;指导集体备课;搞好考试管理;指导开展学科课外活动;形成教研成果。
带着收获和思考期待着研修班的最后一次培训,相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对于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大家会在反思与跟进中诠释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的精彩。
李志刚
2017年4月9日
第三篇:语文教研培训心得
语文教研培训心得
XX年7月13、14日我到XX学校参加了语文教研培训,培训教师是XX市的三位专家型教师。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部分中学教师和教学副校长及教研主任也参加了培训。
整个培训期间的内容是听了两节小学语文课。观摩了XX大学附属XX小学郑XX老师的《有趣的儿童诗》及另一位教师的《槐乡五月》。授课后两位主讲教师进行了说课,XX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姜XX评课,并听取了其专题讲座《学会思考——听评课的意义》。现将参加培训期间的收获、要点和心得整理如下:
一、教学的特色
《有趣的儿童诗》一课,其设计理念就是用儿童的视角学习课文,将儿童诗还给儿童,发现童真,展现童趣。通过听诗、吟诗、写诗展开教学。
《槐乡五月》一课,从语言出发,再到语言。教师带领学生“慢慢走,欣赏它”。
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二、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视野
两位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有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独到理解,也能独立深刻地解析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计划。
《有趣的儿童诗》一课,教师把握了儿童诗的内核,儿童诗是儿童生活的方式,教学是为了进入学生的生活。诗也,情也,诗歌中有浓浓的情,儿童诗就要体现儿童的情趣和意趣,反映儿童的生活。所以教学中蕴含着写作训练,教师唤起儿童的记忆和回忆,把回忆转换为想象,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落实语文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至高目标。
三、听评课的意义,要落实五想
一想,课文基本思想的把握是否正确。教师要正确、全面把握教材,挖掘其价值与内涵。
二想,教学目标的拟定是否准确。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
三想,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否简明。
四想,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齐读用于排比句,用于照顾个别孩子,默读时要思考。
五想,听写读写技能训练是否落实。
四、为期两天的培训,使我形成了思想的碎片。
阅读教学中要品词品句,落实语言文字的表达及运用;
教师要深入钻研《语文课标》及教材,独立思考及备课,对语文文本要有准确的、个性化的解读;
语文学习是厚积薄发,教学从语言出发再到语言;
要通过文字感受画面,把课本语言转换为情境,不能用画面代替学生的想象;
课外阅读要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要让孩子沉浸在语言文字中;
评课要评在点子上,说课要说到关键处;
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
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无所谓陈旧、好坏;
教学的切口要小、要巧,教学思路要简单明了,教学过程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阅读教学要品词品句,训练学生的思维,加强情感联系;
文本解读是备课的基础,教师要把自己设计成不同的角色,走近文本、走进文本,以作者、语文课本主编、教师、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专业解读,解读要专业、深入、准确;
专业解读的文本的方法:标题、主旨、思路、语言特色及表达方式、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五、与教学副校长与教研主任的交流
培训过后,我与教学副校长与教研主任的交流,一致认为学校教研情形不乐观:学校对教研活动不重视,无专业引领也无经费投入;教师对教研活动也不重视、不学习,不钻研。
六、对自己教学的思考
我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有进步之心,但精力有限,能力不足,特别是科研能力不足。所以要对工作心怀敬畏之心,努力去做。我也想用姜淑兰老师的说结束本文,教师学会听课与评课,就是学会思考,会思考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第四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
2013年腾冲县小学语文教师暨班主
任培训心得体会
2013 年4月14日
2013年腾冲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师暨班主任
培训心得体会
2013年4月12日 和 4月13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数学暨班主任培训。这也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进行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她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这次听了她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她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
4月12日早上,教育局郭局长在开班典礼上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素养。第二、扎实工作,勤奋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三用三心”,即用心、用情、用功和责任心、爱心和善心。第三,培训的教师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大胆提问,要学有所获。
开班典礼结束后,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特级教师唐朝霞老师为我们做了两个专题讲座,一个是《和谐地构建,诗意地栖居——班主任工作随笔》,另一个是《良好的习惯,成功的开端》。
在《和谐地构建,诗意地栖居——班主任工作随笔》专题讲座中,唐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何为和谐班集体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班集体。我明
白了和谐的班集体是一个集体成员对集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着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以“爱”为基础,为和谐发展供氧。
日本的一位研究员江本胜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取两杯相同的水。当研究员异想天开地在实验水两边放上音箱,让水“听”音乐后,一个奇妙的现象产生了: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而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则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莫扎特与贝多芬交响曲的水结晶研究员进而在装水的瓶壁上贴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结晶破碎而零散。我们面对的学生,我认为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一)利用期待效应,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
“期待效应”又称皮革马利翁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实验证实的,旨在说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潜意识作用的影响。当你给予他人某
种期待时,对方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影响,进而向着你为其设计的方向发展。通过此次培训,我知道了,期待效应又包括了:情感性期待、评价性期待、委任性期待和处理性期待。期待效应的核心是平等的师爱。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以诚相待地尊重、关心、爱护他们,多一点“真情投入”。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公正的评价,合乎学生实际的评价,对学生能起到促其奋发向上的作用。此外,每个学生都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他们会更自信,成长得更快。
(二)科学育人,调动个性优势,让学生和谐发展。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以“育”契机,为和谐发展奠基。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可见影响学生发展的所有节点中,最重要最直接的是教师。一切教育理念和思想,教育内容和手段,都是通过教师实现的。所以,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强调责任观念: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做负责任的表率,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强化团队精神: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具有协作精神,而且心中要想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作为一个教师要做合作的表率,学会与同事合作,家长合作,学生合作。
3、具有忧患意识。
4、增强抗挫能力。
5、怀有感恩之心。
6、拥有宽容之怀。
7、坚定诚信之道。
三、以“律”为保障,为和谐发展护航。
在《良好的习惯,成功的开端》专题讲座中,我感触颇多。有一位作者这样说过: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如果学会运作潜意识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种自动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抓好养成习惯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良好的表达习惯、书写习惯、观察习惯、思维习惯、预习与复习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搜集积累资料的习惯、一心向学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朗读的习惯和阅读习惯。
4月14日早上,我们听了来自固东镇顺利完小的段正巧老师和来自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的陈文老师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同课异构。省骨干教师张砾月老师围绕着“4+1”进行了专家点评。下午,张老师还做了专题讲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四点:
一、学科特点定位不明,阅读教学呈现盲目性。
二、教学目标顾此失彼,阅读教学呈现随意性。
三、教学环节华而不实,阅读教学呈现虚泛性。
四、课堂评价单一无趣,阅读教学呈现被动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把握学科属性。
二、强化目标意识。
三、简化教学环节。所以,以后的教学中应做到动笔读书、精彩处背诵、读写结合和书写指导。
四、优化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这是我们平时做得最不好的一点,对学生的评价激励的手段单一,评价模式运用单一。以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采取因材施教,对优等生,多给予启发;对中等生,真诚地欣赏;对待优生,热切地激励。正如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为期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却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争取把我所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
第五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
小学语文(二下)培训会心得体会
管家小学
方瑜
2018年3月21日,我们管家小学全体语文老师汇集于办公室,在网上学习了专家老师关于落实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的讲座。想想自己,每天晚上认真备课:明天我要教给学生什么?而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去?似乎自己从没有静下心来用心思考过。就在这短短的三个多小时培训中,李老师的“一课一得”观点、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从简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我们有时恨铁不成钢,想一口吃个胖子,每节课都想面面俱到,结果导致教学内容庞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多小时,但对于只在小学从事一年语文教学的我来说,收获颇多。
一、以学生的听、读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是四个相辅相成的能力,听得懂、读得好是理解的基础,更是学生说和写的前提。只有理解了课文,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说和写的训练。教学中应让学生去充分地读,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在学生理解文本以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读。同时教师应指导好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因为正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够为学生的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搭好支架。
二、找准课文语言文字教学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及时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首先自己要在课前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切入点,这些语言点的挖掘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最好能现学现用,读写结合,接着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领悟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进行写作小练笔。
三、开展课外延伸活动,重视读与写。
1、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以指导读和开放自由读相结合。可利用读书汇报、介绍好书、交流心得、开故事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书。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陶冶情操。
2、突出层次性去“写”。学生在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方面都有差异。为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就要关注个体差异,设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常出一些选作题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练一练,又可让学生积累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名言名句,格言古诗,还提倡写日记、编童话故事等。
总之,这次培训对我自己来说启发多,使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明白了教什么、怎么教这一关键问题。
2018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