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教学

时间:2019-05-13 01:2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教学》。

第一篇: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教学

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教学

王跃华

与使用多年的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不仅形式更加美观大方,在内容体系上更是做了重大调整。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教熟了旧教材、用惯了旧教法的众多地理教师来讲,如何尽快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用好新教材,以适应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教材改革的需要,已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不容回避的问题。在使用新教材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感到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与优势之一就是采取“案例”模式。所以如何搞好地理新教材的“案例”教学就成为用好新教材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下我就新教材中如何突显“案例”教学做一简单的分析,并对如何实施“案例”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教材突出“案例”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条重要教育原则,但在原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中,这一原则却很难得到落实。因为在旧教材中,每当学习有关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时,教材总是首先对这些原理与规律进行讲述,尔后才举例加以论证。这种“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教师的讲授,但却不适合学生的自学。因为在学习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时,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教师必然会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就被淹没,各种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因而最终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这样的教材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针对此种弊端,新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与结构体系的编排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新教材用“案例”教学取代了原教材中的系统知识讲授,即在学习相关地理原理与规律之前,教材首先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对这一具体“案例”的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这种“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自学。因为对“案例”的分析过程,就是一个基础知识储备的过程,通过对个别具体“案例”的分析,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原理与规律,顺理成章,清新自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使用新教材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用好教材中的“案例”,放手发动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新教材的思想,用好新教材。

二、实施“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案例”,了解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图 教材中的“案例”十分丰富,就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图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⑴用“案例”引述地理问题。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材首先安排了“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和“三江平原的种植业”两幅景观图,通过对这两幅图中所反映的景观差异的认识和分析,引导出“农业区位”的概念和对新课的学习;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教材首先安排了“鞍钢的区位”和“宝钢的区位”

~ 2 ~ 两幅图,然后通过对这两幅图的认识与分析,引导出“工业区位”的概念和对教材的学习;在学习“传统工业区”时,教材以“鲁尔区”为教学“案例”;在学习“新兴工业区”时,教材又选取了“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为教学“案例”等。⑵用“案例”印证地理原理。如 :留民营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典型事例(必修下册P115),作为生态农业的典型个案,例证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生产模式,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物质循环系统和能量集约系统。⑶用“案例”探究地理规律。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必修上册P20)、“南极臭氧洞”(必修上册P63)两例,通过一组图片,反映长江三角洲的生长发育和南极臭氧洞的消长过程,从而揭示出某种地理演变的规律性。另外教材安排在课本末尾的有些活动内容,也可以编成教学“案例”,引入教学流程之中。如“李守银家庭种植计划”(必修下册P13);“大气保温气体使全球变暖”的论题(必修上册P67),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小型课题进行专题探究。

2、适时、适势地展示“案例”,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展示“案例”是学生从个案到共性规律分析的开端,“案例”展示机智对课堂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不能将展示案例的功能简单化,要将“案例”展示和提高课堂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展示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暗示对推导地理原理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使学生在“案例”展示阶段就能从教材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进而缩短展示“案例”的时间和学生熟悉“案例”的时间,使学生更从容地分析、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

一般对引述问题的“案例”宜在导入新课后引入。这种“案例”

~ 3 ~ 的应用,旨在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激励和思维启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带着问题学习,使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围绕问题探究目标,进入学习状态。对印证地理原理的“案例”常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呈现。应用这种案例,旨在为地理原理提供例证或验证,并为深入分析地理原理做好知识上的铺垫,起着承转起合的作用,顺利过渡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对探究地理规律的“案例”,可作为悬念在讲述开始时引入,再适时地引导学生探讨,也可在讲述中穿插呈现,让学生通过“案例”探索问题,总结规律。作为活动内容编成的教学“案例”的呈现,则十分灵活,因课因人而异,没有定规,具体呈现的时机决定于教师对教材、学生、教学环境的认识,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水平和艺术风格,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3、据“案”析“理”

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分析、研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呈现“案例”时应营造分析“案例”的气氛,组织学生采用以下形式进行:(1)个人思考。对“案例”内容较少,相关知识和规律较容易或学生生活中多见的“案例”,以学生独立思考的形式完成规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静思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如在分析“鞍钢的区位”和“宝钢的区位”时可采取这种形式。(2)小组讨论。有些“案例”内容复杂,涉及的地理现象、规律和原理容量大,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讨习惯和合作精神。如在分析“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 图时,由于环节较复杂,适宜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3)分组辩论。有些“案例”及其所反映的规律具有开放性特点,甚至结论不唯一,可以通过分析辩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 ~ 在辩论过程中去伪存真,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如对于“大气保温气体使全球变暖” 这一论题,可给出大气保温效应正在增强,大气保温效应没有增强的辩题,分组辩论。

4、教师总结“案例”

同一个“案例”,对于每个学生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有人只找到浅层的信息,有人则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案例”中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内部特征及其与教学内容的必然联系,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一条或几条教学内容连接起来,以实现课程目标。

“案例”教学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之一,它的成功实施能够很好地体现新教材的教育理念,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 5 ~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不断普及,新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其科学性、独特性、新颖性。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其教学目标、结构体系、编写手法、教学要求、版式设计等方面都焕然一新,这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研究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的特点:

一、知识结构体系的调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地理教材按照地理科学体系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我们地理学科而言,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对于旧教材的选材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往往给教与学带来诸多的不便。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逐步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地理新教材注重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做到了简化知识、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从宇宙环境分别来概述地理相关地理知识。地理新教材注重实际,有很多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题目、讨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同时又注重创新性,以全新的思维和方法建立一种崭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突出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次地理新教材,始终把人地关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编写,始终是在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不十分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这次的新教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方面的知识不再是系统的,整体的,而是作为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在提出问题时,始终离不开人地关系,从不同的浓度和广度来选取内容,地理新教材也突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发展总是等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地球,关注未来。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三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摘要: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运用高中地理案例,分析、归纳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特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的成效和缺陷。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师生间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 特征 形式 初探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地理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地理教师的重视。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创立。我们对案例教学法有这样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目的是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地理知识实例,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进行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贯彻“地理教学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已学会学习地理,同时向学生传授地理学习方法”的教育理念。

二、案例教学的特征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都将有助于高中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的特征如下:

1、教学过程开放。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学生自主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

3、探究性。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思想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另外,案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剂良方。真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情感联系的意识,将自身融人案例,这时思想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

三、案例教学的形式

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案例分析——内容扩展。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

在北京市郊区的杨镇的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湿地的命运担忧。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

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这段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

内容目标:国民环境行为价值分析

案 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 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反映出的环境价值观

结 论: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扩展:从环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提出 问题——学生思考、判断、决策——案例(部分)呈现——检验判断或决策。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是曾在教学中使用过的案例:

教师在与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荒漠化的防治时,利用课本案例——我国西北地区。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案例,或者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学生似乎来到了“现场”。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感知了案例。此案例,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①什么叫做荒漠化?荒漠化的景象和荒漠化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这是浅层性的设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因此属于知识性的探究。)

②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这是对前一层次的提升,要求学生从前一层次的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原因的分析;要求学生探究出正确的行为倾向,因此属于行为性探究。)

③请为荒漠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这一层次的设问,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属于创新性探究。)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的诱发了,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比上述活动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方案,直接由学生进行决策。支持这个案例教学的地理理论内容,可 以安排在案例出现之前,也可以安排在活动之后、结论之前,还可以把原理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四、案例教学中的师生 1.案例教学中的教师

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课要讲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有三,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二是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在这里,正像一些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讲的那样,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任课堂讨论自流,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因而,这种讨论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三是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实际,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因为,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

2.案例教学中的学生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具体来说,学生应该做到:

第一、认真准备。学生应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况中寻找问题,发现线索;要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料并作好记录,拟订发言提纲。

第二、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积极参与,争取发言。案例分析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供了机会与场所。学生应以案例中的“身份”或“扮演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假设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运用职业判断;针对案例提供的情况,拟订方案,制订方案实施程序,确立实施重点,直至撰写出总结报告。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除能提高决策能力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还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第三、总结收获。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案例讨论后,学生应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倾听、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新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效果 1.案例教学的成效

(1)便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和原理

高中地理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 等特点,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2)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是围绕着一个个案例展开的,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如从图书馆、Internet上学会了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资料和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

(3)训练了思维能力

教学中选择的一些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有些是热门话题,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其中既有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有相对次要的部分。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案例教学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积极进行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关注地理时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以及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5)进行了思想教育

案例教学联系社会实际,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联系乡土地理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环境的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2.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也不例外。(1)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使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不是专职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的能说明问题的高中地理案例为材料;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了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和调查式案例。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3)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自然地理部分。其二,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4)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并需要占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如果学校能够提供模拟仿真的环境,案例教学的效果会更佳。

六、案例教学的展望

地理案例教学开始并不着眼于讲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按照精选的地理案例来组织地理教学,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内容,了解地理思想,学会发现地理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为学生最终掌握地理系统知识服务,说明地理案例教学是更加符合系统教学的要求。地理案例教学反对传统教学一味讲求系统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地讲授各种领域的完整知识,事无巨细都要求学生学习、记忆等做法。相反,提倡敢于大胆进行“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终生都能记住的地理知识。因此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地理知识的能力,这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主要参考文献:

⑴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 ⑵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⑶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胡永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第四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范文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隆昌一中 贺永芬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案例教学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需通过列举大量案例,引导学生层层分析,再现地理知识,获得地理知识的过程,既有利于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施案例教学,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具体实施呢?

一、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编写

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选编恰当的案例,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那么案例如何选编,有哪些获取途径呢?

1、选择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案例

案例功能之一是用来论证和检验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作为地理知识的一种载体,它必须包含重要的地理信息,体现地理原理和规律;作为地理知识的一种呈现方式,它必须切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受各种教学原则约束,促进教学过程的和谐发展。因而用于地理教学的案例,必须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现教学互补、师生互动的原则,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因此在选编案例时,应注意避免与教学内容脱节。如在学习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时,可选择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模式作为案例进行探究和拓展。

2、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案例情境

案例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材料。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经常收集、引用一些鲜活的、真实的事例,并把它加工成有一定背景,一定过程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但要注意案例的情节,所给材料和和叙述的方法要能够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觉得新奇,有探索欲望。如:学习人口迁移时,能充分利用“春运”的新闻、图片、数据并在课堂上以案例呈现,通过课堂环节的分析讨论,有关人口迁移的知识就可很好地掌握了。

3、教材“活动课”可改编为案例

课文末尾的“活动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很好地围绕教学目标提供学生探究的空间。基中有些内容很好很新,具有典型性,地理教师可试着将其改编为教学案例引入教学过程之中。如“交通条件改变对攀枝花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这个活动课本身就是很好的一个案例。

4、高考题等试题资料中寻找教学案例 地理教师完全靠自己去创造和选编案例,工作量太大,往往不特别现实,而每位教师手上都有这样那样的各类试题资料,不妨尝试从各类高考题、高考模拟题中选择一些紧扣教材内容,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材料,稍加处理,就可以形成一个优秀案例了。

二、案例教学中探究问题的设计

针对教学目的,结合案例材料,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进行案例教学的保证。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呢?

1、针对教学目的的设计提问,切忌随意性。

课堂上只设计或抛出案例,而不注意预设问题或即兴提问,往往会偏离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全面分析该堂课的目标,要完成什么任务,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从而对案例设计相关的提问。

2、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思维的递进性

注重地理分析过程是地理案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案例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重递进式探究,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和递进性的问题,形成串串相扣的问题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示。尽量避开大而空的提问,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找不到切入点,也就无兴趣探究了。例给出京九铁路的有关图文资料后,直接问:“京九铁路的建设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就太大太空了,不如把它分解为:①京九铁路穿越哪些省市?②沿线有哪些重要的粮、棉、油产区?有哪些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③京九铁路跨越发哪些大江大河,丘陵山区?④影响京九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是什么?⑤京九铁路建设有何意义?这样分解后,学生很容易顺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完成探索过程。

3、问题设计,语言表述要准确

表达清楚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否则易引起思维混乱,无从判断。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尤其是某些常见的“开放式”提问,往往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4、积极引导学生提问

案例呈现之后,要注意为学生提问预设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打破教学过程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惯性模式,使教学为随着教学进程新出现的新情况不断闪现思维的火花,也可以呈现案例后由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提问并解决问题。

三、案例教学的课堂过程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所含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行为往往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应如何进行呢?

1、注意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空间

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其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都是一个开放体系。课堂上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自主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

2、课堂上案例教学的实施环节

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内容扩展。分析案例的过程一般老师都调控组织得较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挖掘案例所反映的原理。但一定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有概括、总结、提升和扩展,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突破案例自身的限制,以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如以长江为例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让学生掌握从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人文因素等角度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海河、恒河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分析海河,恒河的洪涝问题,治理措施等。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思想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例:关于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如案例:隆昌县古宇湖有一大片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了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成大型休闲旅游度假村,消息传出,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希望将来可以到度假村工作。但也有人为该湿地的命运担忧,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吴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角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实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总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尝试和探索,我深信案例教学必将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具魅力。

第五篇: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高中地理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导向是问题,基础是探究,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区位因素”一课为例,展开对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高中地理教学 教学应用

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实用性是改革的重点。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研究的问题丰富多样,但是当前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并不高,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本文主要探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及应用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是一个综合性教育理念。

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地理知识和应用的发展,更有利于发现地理学科中蕴含的学科思想,案例教学法符合综合性教育理念。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理念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原理、地理知识的概念[1]。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意识,给学生提供便捷的研究地理知识的途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交流,逐步提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地理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等要素紧密联系的整体,在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会提高地理教学结构的灵敏度、灵活度,而且会提高教学质量[2]。在日常地理知识学习中,案例教学法能够把知识点连接起来。如《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较熟知的农业区域,设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如光照、温度、水分、风力等对农作物的影响,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快速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

二、案例教学应用探讨

以北京市延庆县小丰营村为例: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闻名国内外,80%的蔬菜销往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广东、港澳等地区。该村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有机物多,土层深厚肥沃;有两条主河流,便于灌溉。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小丰营村延续了百年左右;再加上后来政策的调整,以及本村积极改革创新,天时地利人和,使其获得了非常有利的农业区位。

(一)分析蔬菜种植的区位因素。

教师以设疑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案例中体会情境,并剖析解疑。设疑,需要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在此案例中,各环节应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可以尝试设置以下几个层次的问题。

浏览案例资料,从中找出影响蔬菜种植的因素?(浅层次的探究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所以此为知识性研究)

找出描述蔬菜种植的关键性句子,分析其如何影响蔬菜种植?(提升层次,升华认识)

知识迁移,学以致用,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创新机会给学生,加大探究力度)

设疑后,实现两个目标:(1)巡回检查,掌握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对学生的各项活动和创新进行微观调控;(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着手问题,掌握主要方面,把握内在联系,学会系统地分析并阐述问题。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教师成为引导者,让学生成为主体。

(二)小组讨论,合作研究。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换意见,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讨论中每个成员都要对案例中蔬菜种植的区位因素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集思广益。

(三)班级交流,互相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全班交流,以交流加深对蔬菜种植的区位因素的理解,发掘并强化已有认识。这项活动的价值在于:(1)肯定并尊重每个人的探究成果,展示自己,挖掘潜力,从中获得动力和进取心;(2)众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案例资源开发工作。

知识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选取是否得当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用心开发地理知识案例资源。在开发案例资源时,教师要将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案例教学的应用价值。首先,确定案例教学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对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划分,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案和课件。其次,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并及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进行优化。最后,所选案例所蕴含的知识体系应当具有完整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选择合理案例难度。

案例纷繁复杂,选择合理的案例难度,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案例,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案例选择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学目标是在对广大学生基础地理知识水平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的,与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一致。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选择教学案例,可以显著提高所选案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其次,案例内容应具有趣味性。课堂教学尤为忌讳教师唱独角戏,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所选案例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必然不高,这就与案例教学的理念相悖。再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果所选案例为空中楼阁,过于理论化,则势必会降低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三)加强课堂指导,注重师生交流。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教师是案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具有差异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这时急需教师辅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积极的课堂评价。在师生间广泛的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结语

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构架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讨论归纳,建立清晰的思路,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积极改变以往沉闷的思路,挖掘学生潜力,在参与实际中学习知识,高质量地完成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凤梅.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6:160.[2]陈健.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04.

下载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案例 “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前言】: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不断普及,新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其科学性、独特性、新颖性。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其教学目标、结构体系、编写手法、......

    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深度(精选5篇)

    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深度、难度、广度的掌握 自2004年9月新课程实施以来,时时都在提倡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地理教学方式。但如果不把握好高中新教材之深、之难、之广,是很难更新教......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精选]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高中地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紧跟教育的发展步伐,对教学工作进行不......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案例教学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教师在高中地理科目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要充分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选择完善的案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教学要求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5篇

    案例《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

    教学反思——高中地理案例教学

    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哦很多案例,对于案例教学我总显得不足。 对于案例的分析、问题的思考,更多的都是我在做,学生参与的很少。地理案例教学不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