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校长寄论文请我指正

时间:2019-05-13 01:1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老校长寄论文请我指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老校长寄论文请我指正》。

第一篇:大学老校长寄论文请我指正

大学老校长寄论文请我指正 光泽一中兰福森

谈起“元初一”,《一年使用杂字》一书,我又想到了前年元旦时的一件趣事.前年,林建明校长突然寄来了他的论文,要我这个中学政治老师给他修改.我那里能够承担得起这个重任,只好权当自己的开心事而已.因此,就写了下面的一个贴子,发在一家论坛,现在把它转回来,给大家开心一下。另外,难得一个大学老校长这样看得起我这个中学老师,作为对他回报,去年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创办的《炎黄纵横》2007年第6期发表了我撰写的《新中国第一个出国任教的汉语教师林建明》一文.猪年来,金猪到,新年开门迎捷报。进入猪年的第一天,光泽一中兰福森,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厦门的挂号信。该信系传播汉语言文化的使者,曾经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称赞为:“讲学柬(埔寨)法(国)突(尼斯),游历十二国”,的原三明大学副校长,副教授,退休以后随孩子定居厦门的林建明。信中,林校长向兰福森老师祝贺新年,祝愿兰老师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功,家庭美满幸福。表达了一个老学者对一个中学老师的美好愿望。同时,林校长介绍了自己多次参加世界性的客家文化学术会议的情况,多年来研究客家平民教育家林梁峰和《一年使用杂字》的一些心得体会,并给兰福森寄来了其上世纪90年代在《三明职业大学学报》上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和文章:《一年使用杂字》重刊前言;《一年使用杂字》文,《一年使用杂字》注释,林粱峰《一年使用杂字文》新<武平县志>版与“马林兰藏版”的比较》。要求兰老师对他的那些论文,文章指正。那么林建明一个曾经是大学校长,老专家学者,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学术论文寄给一个中学老师指正呢?说起来,还有一段使人难以相信的原因。

林建明,男,汉族,1937年5月出生,福建武平县人。中共党员。三明职业大学副校长、副教授。1961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后,由教育部选为首批出国汉语师资,经专门培训,提前一年结业,第一个出国任教。1963—1965年受教育部派遣任金边柬埔寨皇家大学文学院汉语教师,行前曾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在柬受陈毅副总理接见。1982—1984年受法国外交部之聘任巴黎第八大学中文系教师,1984年应密特朗总统之邀在观礼台出席法国国庆阅兵观礼。1990—1992年由突尼斯共和国教育高教科研部聘为突尼斯大学布尔吉巴语言学院副教授,第三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夫妻受到国家主席杨尚昆接见。三次出国讲学,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作出了贡献。1999年7月29日受中华人民徊和国教育部表彰,授予“语出华夏桥架五洲1961—1964年国家出国汉语储备师资纪念”版,为全国15所高校85位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上述师资之一。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教授在大会讲话中称选林“游历十二国,讲学柬法突,经历丰富”,很不容易。1965—1977年在四川档案后库管理整理高教教育两部建国十七年档案就绪,为教育行政工作献出了青春。1984年为家庭团聚调三明职业大学,1986年9月至1998年5月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质量鞠躬尽瘁,多有建树;兼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报主编;主讲现代汉语、公文财经科技写作、文书档案学、法语等课程,受到师生好评。为全国市属高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全国客家方言研究中心会员,福建修辞学会和三明市社科理事。发表了《法国南方记游》、《突尼斯走笔》、《博采众长探索新径——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新版评介》及有关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版本、词汇、语法系列论文等论著。

林建明老师三次出国讲学,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作出了贡献,积累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丰富经验。他结交了不少亚非欧朋友及旅外侨胞、港台同胞。驻突尼斯共和国和巴勒斯坦大使朱应鹿和安惠侯先后称赞他是民间大使,是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使者。

林梁峰,名宝树,(1673——1734年),福建武平县人。由于他长期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长期同人民大众打交道,深切体会到了人民大众不识文字的痛苦,而四书五经既难读,也不适合人民大众在生活中的应用,决心“改子曰诗云之弊端,开乡书文化之先河”,创作出一种通俗读物,供家乡人民大众启蒙识字,又懂得农事、礼仪、风土人情、道德行为、日用常行等知识,因此他用七言体和三言体的客家白话韵文写出了《一年使用杂字》。该书于雍正七年(1729年)刊行,并一再翻版印,广泛流传于闽西、赣南及粤东客家人聚集区,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有许多人能够背诵。该书是一本十分适宜对平民进行启蒙教育使用的客家白话识字读本。也有许多人把它拿去当字典使用,成为客家人用词用字的规范,在识字教育和普及文化知识方面曾经起过重大作用。林宝树是一个客家平民教育家。

(本文曾经在《大武夷论坛》上发表后被收录进《语言大使》一书出版)

第二篇:老校长悼词

老校长悼词

老校长悼词

(一)各位领导、各位亲属、各位杨爱远老校长的同事、生前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德高望重、深受新密各界人士好评的教育界前辈杨爱远老校长。**年1月23日晨5时许,杨爱远校长因病逝世,享年74岁。噩耗传来,晴天霹雳,高山低首,草木含悲。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哀悼这位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密教育界老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人民的好公仆。我们悲伤,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敬重的老校长,我们

心痛,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爱的长者,我们难舍,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杨爱远校长于1940年7月9日出生于新密来集镇赵沟村一个贫困家庭,他幼年资质聪颖,勤奋好学,1958年因学业优秀被留校安排在密县一中执教,从此,勤劳善良,性情忠直的他,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任密县三中团总支书记、学校革委会常委副主任。1978年密县二中重建,他主抓教导处工作,1980年密县二中高考有4人考上清华、北大,一举成为开封地区重点高中。他因业绩突出,1979年被调往一中主持教导处工作,1980年担任业务副校长。1984年被任命为一中校长,为振兴一中,杨校长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责任心,首次在新密一中实施教师招聘、高中分级段管理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考成绩走在了郑州市前列。1995年杨爱远出任实验高中校长,他提出了“办一流学校,创一流质

量”的宏大目标,深化改革,强力推进,争创中原名校,自1996年高考“一炮打响,一鸣惊人”,上线人数突破114人,一名学生夺得了河南省理科状元,自此,实验高中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1997杨校长以他博大的教育情怀,勇立教育改革的潮头,做出了创设“京密联谊学校”的构想,他用一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新密的赤诚之心和一股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寻求八方支援,创立了“京密联谊学校”,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

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杨校长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教师、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他用他的卓越成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1989年他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同年获得了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被新密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名校长”,同年

11月,被评为“中华大地之光”优秀主人公,杨爱远以“优秀主人公”身份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华大地之光”颁奖会并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王光英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杨爱远是一位热爱教育、倾心教育、忠诚教育的教育专家,他以多姿多彩的教育历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2008年,杨爱远从教50年,新密市委、市政府为表彰他,专门召开了杨爱远从教50周年庆祝会暨杨爱远教育思想做谈会,这是新密有史以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专门为个人召开庆祝会的首例,由此可以看出杨爱远在各级领导和人民心中的地位。

为了新密教育的振兴,杨校长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他关爱的教育热土,他心中装着的始终是学校,手头忙碌的始终是工作。他是新密普通高中教育之魂,新密年年攀升的高考教学成绩,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有他勤于管理、善于管理、精于管理的智慧结晶,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校

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是一个好校长,爱校如家;他是一个好老师,爱生如子;他是一个大好人,正直善良。他以干事创业的胆识、担当大任的睿智、无坚不摧的勇气把新密教育领航到郑州前列。

敬爱的杨校长,您虽然走了,但是,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毕生努力所形成的平民教育的思想、精细管理的教育策略,留给了我们极为宝贵的、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您带领我们改变了新密普通高中教育的面貌,您是我们心中不朽的教育丰碑。敬爱的杨校长,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秉承您的优良传统,牢记您的谆谆教诲,继承您的崇高事业,为新密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杨校长,您安息吧!

老校长悼词

(二)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一位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人民的好教师、倍受尊重的老同志、和蔼可亲的长辈——宋健民老师。宋老师因病于**年10月20日凌晨1点与世长辞,享年98岁。前来吊唁的有:县直各部门领导以及宋氏家族的亲朋好友。()在此,我代表宋氏家族表示衷心的谢意!

宋老师生于1912年1月,1930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望奎县一中教导主任、望奎县教师进修学校主任、望奎县第三中学教导主任。

宋老师的一生是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的一生。他带着满腔热情,教书育人,用真诚的心和严谨的学风把一批批学生培养成才;他用朴实的言语和殷切的希望教育学生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在望奎县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宋老师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宋氏家族是四世同堂、和睦的大家族,在宋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教诲下,家族的成员都很有建树,对宋老师也是孝顺有佳。在家人眼里,宋老师是有责任心的丈夫、是严爱的父亲、是可亲可敬的祖父、是

慈祥的曾祖父。宋老师在儿孙的细心照料下,度过了愉快、幸福的晚年,并且安详、满足地离开了我们。

宋老师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少年时他刻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年轻时他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同时肩负着家庭的重任;退休后他仍从事着神圣的教育事业,战斗在教育前线。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还一直坚持学习日语、关心家事、关注国家大事,永做一位与时代同步的老人。

宋老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前辈,我们深感悲痛。您的儿孙将永远铭记您的恩德与教诲,不辜负您的期望。

祝您一路走好!您的音容笑貌和高尚品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宋老师安息吧!

老校长悼词

(三)各位领导、各位亲属、各位何鑑唐老校长的同事、生前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德高望重、深受永泰各界人士好评的教育界前辈——何鑑唐老校长。此时此刻,我和大家一样,心情沉重,悲痛万分。我们悲伤,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敬重的老校长;我们心痛,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爱的长者;我们难舍,因为我们就此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何鑑唐老校长1929年3月出生于永泰县大洋镇,1950年1月毕业于福建学院经济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1年—52年在嵩口小学任教员;52年—63年在福清一中任教务处副主任;63年—77年,在永泰一中任教务处主任、曾一度主持学校日常工作;77年—81年,在同安中学、大洋中学任校长;81年9月起任永泰一中校长兼校党支部副书记;84年退居二线,担任永泰一中调研员;89年9月退休后担任永泰县教育局督导员、局关工委副主任兼德育报告团名誉团长。**年4月1日10 时 20分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在永泰县医院抢救无

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2岁。

作为教师,他师德高尚,学识渊博,业务精通,教学成绩突出。五十年代就提出了抓“五个环节”的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八十年代提出教改“七字法”(育、学、导、精、实、力、创),并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了5篇相关的教学教改论文,有力地促进了永泰山区教育的发展。

作为教导主任,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兼任高中年级的教学,与教师同学习,同教研,同备课,同教学。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切磋改进教学。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使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为校长,他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注重教书育人,学文立德并举。他是一位执着的践行者,用他的学识修养、思想行为影响着每一位员工、每一名学生。他坚持教育的公平性,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健

康成长;他坚持教育的人文性,满足每一位家长的殷切期盼;他坚持教育的高效性,多次创造了永泰一中令人叹服的高考佳绩。

第三篇:老校长悼词

老校长悼词

老校长悼词

(一)各位领导、各位亲属、各位杨爱远老校长的同事、生前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德高望重、深受新密各界人士好评的教育界前辈杨爱远老校长。**年1月23日晨5时许,杨爱远校长因病逝世,享年74岁。噩耗传来,晴天霹雳,高山低首,草木含悲。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哀悼这位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密教育界老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人民的好公仆。我们悲伤,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敬重的老校长,我们心痛,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爱的长者,我们难舍,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

友……

杨爱远校长于1940年7月9日出生于新密来集镇赵沟村一个贫困家庭,他幼年资质聪颖,勤奋好学,1958年因学业优秀被留校安排在密县一中执教,从此,勤劳善良,性情忠直的他,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任密县三中团总支书记、学校革委会常委副主任。1978年密县二中重建,他主抓教导处工作,1980年密县二中高考有4人考上清华、北大,一举成为开封地区重点高中。他因业绩突出,1979年被调往一中主持教导处工作,1980年担任业务副校长。1984年被任命为一中校长,为振兴一中,杨校长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责任心,首次在新密一中实施教师招聘、高中分级段管理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考成绩走在了郑州市前列。1995年杨爱远出任实验高中校长,他提出了“办一流学校,创一流质量”的宏大目标,深化改革,强力推进,争创中原名校,自1996年高考“一炮打

响,一鸣惊人”,上线人数突破114人,一名学生夺得了河南省理科状元,自此,实验高中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1997杨校长以他博大的教育情怀,勇立教育改革的潮头,做出了创设“京密联谊学校”的构想,他用一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新密的赤诚之心和一股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寻求八方支援,创立了“京密联谊学校”,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

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杨校长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教师、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他用他的卓越成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1989年他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同年获得了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被新密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名校长”,同年11月,被评为“中华大地之光”优秀主人公,杨爱远以“优秀主人公”身份在人民

大会堂参加了“中华大地之光”颁奖会并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王光英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杨爱远是一位热爱教育、倾心教育、忠诚教育的教育专家,他以多姿多彩的教育历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2008年,杨爱远从教50年,新密市委、市政府为表彰他,专门召开了杨爱远从教50周年庆祝会暨杨爱远教育思想做谈会,这是新密有史以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专门为个人召开庆祝会的首例,由此可以看出杨爱远在各级领导和人民心中的地位。

为了新密教育的振兴,杨校长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他关爱的教育热土,他心中装着的始终是学校,手头忙碌的始终是工作。他是新密普通高中教育之魂,新密年年攀升的高考教学成绩,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有他勤于管理、善于管理、精于管理的智慧结晶,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是一个好校长,爱校如家;他是一个好老师,爱生如子;他是一个大好人,正直善良。他以干事创业的胆识、担当大任的睿智、无坚不摧的勇气把新密教育领航到郑州前列。

敬爱的杨校长,您虽然走了,但是,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毕生努力所形成的平民教育的思想、精细管理的教育策略,留给了我们极为宝贵的、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您带领我们改变了新密普通高中教育的面貌,您是我们心中不朽的教育丰碑。敬爱的杨校长,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秉承您的优良传统,牢记您的谆谆教诲,继承您的崇高事业,为新密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杨校长,您安息吧!

老校长悼词

(二)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一位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人民的好教师、倍受尊重的老同志、和蔼可亲的长辈——宋健民老师。宋老师因病于**年10月20日凌晨1点与世

长辞,享年98岁。前来吊唁的有:县直各部门领导以及宋氏家族的亲朋好友。在此,我代表宋氏家族表示衷心的谢意!

宋老师生于1912年1月,1930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望奎县一中教导主任、望奎县教师进修学校主任、望奎县第三中学教导主任。

宋老师的一生是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的一生。他带着满腔热情,教书育人,用真诚的心和严谨的学风把一批批学生培养成才;他用朴实的言语和殷切的希望教育学生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在望奎县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宋老师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宋氏家族是四世同堂、和睦的大家族,在宋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教诲下,家族的成员都很有建树,对宋老师也是孝顺有佳。在家人眼里,宋老师是有责任心的丈夫、是严爱的父亲、是可亲可敬的祖父、是慈祥的曾祖父。宋老师在儿孙的细心照料下,度过了愉快、幸福的晚年,并且安详、满足地离开了我们。

宋老师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少年时他刻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年轻时他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同时肩负着家庭的重任;退休后他仍从事着神圣的教育事业,战斗在教育前线。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还一直坚持学习日语、关心家事、关注国家大事,永做一位与时代同步的老人。

宋老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前辈,我们深感悲痛。您的儿孙将永远铭记您的恩德与教诲,不辜负您的期望。

祝您一路走好!您的音容笑貌和高尚品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宋老师安息吧!

老校长悼词

(三)各位领导、各位亲属、各位何鑑唐老校长的同事、生前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德高望重、深受永泰各界人士好评的教育界前辈——何鑑唐老校长。此时此刻,我和大家一样,心情

沉重,悲痛万分。我们悲伤,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敬重的老校长;我们心痛,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爱的长者;我们难舍,因为我们就此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何鑑唐老校长1929年3月出生于永泰县大洋镇,1950年1月毕业于福建学院经济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1年—52年在嵩口小学任教员;52年—63年在福清一中任教务处副主任;63年—77年,在永泰一中任教务处主任、曾一度主持学校日常工作;77年—81年,在同安中学、大洋中学任校长;81年9月起任永泰一中校长兼校党支部副书记;84年退居二线,担任永泰一中调研员;89年9月退休后担任永泰县教育局督导员、局关工委副主任兼德育报告团名誉团长。**年4月1日10 时 20分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在永泰县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2岁。

作为教师,他师德高尚,学识渊博,业务精通,教学成绩突出。五十年代就

提出了抓“五个环节”的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八十年代提出教改“七字法”(育、学、导、精、实、力、创),并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了5篇相关的教学教改论文,有力地促进了永泰山区教育的发展。

作为教导主任,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兼任高中年级的教学,与教师同学习,同教研,同备课,同教学。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切磋改进教学。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使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为校长,他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注重教书育人,学文立德并举。他是一位执着的践行者,用他的学识修养、思想行为影响着每一位员工、每一名学生。他坚持教育的公平性,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他坚持教育的人文性,满足每一位家长的殷切期盼;他坚持教育的高效性,多次创造了永泰一中令人叹服的

高考佳绩。

作为局关工委副主任,他退而不休,心系教育,心系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局关工委撰写德育报告稿28篇,达16多万字。不顾自己年老体衰,退休至今共为中小学、职专、建专等学校做德育报告1075场,听讲受教育者达56万多人次。本周一,他还为一中北区学生做了一场德育报告。

何鑑唐老校长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永泰的教育事业,他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从教39年,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58年—62年,连续5年获县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85年再获县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廉洁奉公,厉行节约,始终保持了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以他一生的实践,谱写了一首优秀共产党员的壮丽诗篇。82年、84年分别获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1年获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他的一生,是无止境关爱祖国下一代的一生。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后,他仍然关心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他用人生的余热照亮了千万朵祖国花朵的心灵。95年,被省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国家关工委授予“中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是教师的楷模,是一代师表。他用自己整个生命为永泰教育留下了一座师魂的丰碑。

联奎塔肃然垂首,大樟溪低沉呜咽,杜鹃泣血,百灵哀鸣。何鑑唐老校长的离去,使我们痛失一位难得的前辈、良师和益友。这是永泰一中、也是永泰教育界的巨大损失!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何鑑唐老校长虽然离开了我们,但

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工作,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告慰何鑑唐老校长的在天之灵。

安息吧,我们敬爱的何鑑唐老校长!

永泰一中

第四篇:寒 假 老 师 寄 语

老 师 寄 语

亲爱的同学们:

声声爆竹送走了旧的一年,点点梅花展开了新的篇章。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渡过了一学期紧张而有趣的学习,在这块乐土上,我们生活着,学习着,成长着,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我们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才干。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学习正如四季的交替一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每个时间段的学习都是不容放松的。同学们,在快乐的寒假里,可不要懈怠了学习哦,而寒假正是巩固上期旧知识和预习下期新知识的最佳时期。同学们,寒假里怎么样才能做到劳逸结合,让寒假的学习与娱乐最大化?下面一起谈谈“我们的寒假计划”吧!

首先,同学们应该明确自己在寒假里要完成什么任务,比如:看一些好的书籍或影视作品;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各类资料等。

其次,放假了,同学们可在思想上做适当的放松,如:接触一下社会,了解一下社会的需要;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陶冶一下情操;帮助家长做家务,让自己在生活的点滴积累中成长等。

最后,同学们应根据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和下学期的学习要求,制定寒假学习计划。

寒假建议一:制定书面计划,按计划执行。寒假计划的制定除了学习之外,娱乐、旅游、走亲访友也应该纳入其中,分阶段、定时间、定内容,并由父母监督执行。

寒假建议二:循序渐进,步步为赢。寒假仅短短一个月,刨除过年走亲访友的七天,我们的学习时间仅剩二十来天,建议同学们年前复习旧知,每天一个单元;年后预习新知。循循渐进,每天定时定量的完成学习任务,才能步步为赢。

寒假建议三:系统梳理,查漏补缺,变弱势为强势。

寒冬过后是暖春,乌云过后是艳阳,痛苦过后是甘甜。寒冷的冬天里你的努力,定会迎来繁花绽放的春天!

最后,祝同学们新年快乐,健康成长!祝家长朋友合家幸福,万事顺意!

第五篇:历任老校长简介

王行健先生简历

王行健,字仲行(1868----1944),男,温峤镇上街村人,清末秀才,杭州法政学校毕业,出任甘肃皋兰县知事,继任青海西宁道尹公署秘书、西宁县法院推事。1918年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回原籍后任温岭县律师。温岭初等小学堂(即温峤镇中心小学)主要创办人,首任校长。

马鸣銮先生简历

马鸣銮,字锦云(1865----1943),男,温峤镇上街村人,清末秀才,温岭初等小学堂(即温峤镇中心小学)创办人之一。为人清廉高洁,正直通达,好学勤奋,学识渊博,教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从教十多年来,曾负责过校务,管理过教务、庶务,为学校的创办、发展竭尽全力,留有办学初期的《学校大事记》,备受乡人敬仰。学堂开办初期,带领学生种植柏树、桂树、溪柳等花木绿化校园,美化环境,校园内至今还尚留三棵大柏树,堪为校史的见证。

金长春,男,生于1930年2月,普师学历,中共党员,籍贯温岭。1947年9月参加工作,1952年8月至1957年7月任温岭县第十中心小学即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1956年8月至1957年7月兼任温岭县第七初级中学即温西中学负责人。1957年8月至1984年7月任城北中学校长,1984年8月至1991年7月任温岭电大分校书记、副校长。治学严谨,功勋卓著,曾被评为台州专区甲级优秀教师、浙江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级电大优秀教育工作者,1955年至1961年被推选为温岭县第一届至第三届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91年7月退休后参与创办温岭市第一所民办中学-----温岭市敬业中学,并担任校长。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狄宜之,男,生于1930年,高专学历,中共党员,籍贯上海宝山罗店。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温岭、黄岩各小学,天赋口才,在两次区级(泽国、新河)演讲比赛中均获第二名。青年时代曾分别就读于浙江省宁波高级工业学校与浙江省高级农业学校,并担任过学生理监事、文艺股长与主席。1949年10月参加革命,曾任泽国区机关团支部书记,当过公安特派员,参加过剿匪反特斗争,当过县委巡视员与区财粮助理员、区文教助理员。1957年8月至1960年7月任温岭县第十中心小学(即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兼温岭县第七初级中学(即温西中学)行政负责人。其后任教于楚门中学、横湖中学、石桥中学、城南中学、城关中学等,历任副校长、校长、协理员兼城关镇教办副主任等职。退休后帮助办企业,曾任“爱仕达”公司副总经理兼办公室主任,还进入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并担任班长。2000年以特邀研究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书画艺术交流会,其作品获得银奖,2001年获“中华老人诗文书画”创作三等奖,2003年7月于日本东京参加国际书法作品展,并被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中心审定,批准为客座副教授,其墨宝丹青享誉中外。

孙亚夫,男,生于1935年7月,中共党员,普师学历,中专讲师。祖居温岭市城北街道横塘村,现居住在温岭市太平街道西园新村20号。1954年8月毕业于浙江省黄岩师范,9月份入温岭县琛山乡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1956年8月调入温西区中心小学任副教导主任,曾出席温州地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会议,进省教育学院学习半年,后调入中共温岭县委肃反办公室任专职干部。1959年3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60年9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2年2月任温岭县新河区中心小学校长,1969年下半年调入城北区任教办主任,1977年下半年去台州地区党校学习,1978年5月调入温岭县温西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3年调入温岭县教师进修学校任副校长,还当选为温岭县教育工会副主席,1984年8月任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7年8月退居二线,任校长级协理员(正处级),1995年9月退休,进入“第二个青春”孙才元,男,生于1928年2月。授智中学毕业后考入台农,求学一年,1959年12月至1960年8月在浙江省教育学院学习。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46年9月开始在泽国沈桥、新河潮观、山后鲍、寺前桥等校任教,1949年8月任铁场小学校长,1950年8月在高桥南鉴小学任教,1951年6月在温西区土改队工作,1952年在横径小学、横河小学任主委、校长等职。1958年8月任新河区中心小学副校长,1959年8月任新河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2年2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9年3月在新河小学任教,期间曾担任副校长、党支部委员、协理员等职。1988年8月退休后,创办夕阳红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是免费的校外辅导点。现任新河镇中心小学关工委副主任、新河镇关工委成员。几十年来,多次被评为温岭市、台州市先进个人,曾获得温岭市“老有所为奉献奖”,曾被评为台州市乙等优秀教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台州市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温岭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赵明增,男,生于1931年8月,温岭德明中学毕业,中共党员。祖居温岭市温峤镇赵桥村,现居住在太平街道三星小区9幢105室。1951年8月至1954年7月在方城小学任教,1954年8月至1956年7月在城南、城东等校任教,1956年8月至1959年11月在大溪中学任专职团干,1959年12月至1972年2月在城南区中心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72年3月至1978年7月任温西中学副校长,1978年8月至1985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5年8月退出原岗位,在温岭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工作,直到1991年10月退休。

蔡顺根,男,生于1945年3月,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68年7月毕业于临海师范,1968年8月至1977年7月任温岭县江下公社教办主任,1977年8月至1978年7月任坞根公社教办主任,1978年8月至1979年7月任沙山公社中心小学校长,1979年8月至1985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副校长,1985年8月至1986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6年8月至1992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1992年8月至2005年3月任温峤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校党支部书记,2005年退休。工作期间,曾多次被评为温岭县(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温岭县优秀校长。1993年被评为台州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温岭市“二五”普法先进个人,曾当选为温峤镇八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温峤镇第六次、第七次、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温岭市第七次、第八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温岭市教育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邵云初,男,生于1941年11月,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温岭速师毕业。1960年3月至1961年7月在沙山小学任教,1961年8月至1968年3月在六三六七部队服兵役,担任部队放映员。1968年4月至1969年1月在温西区中心小学任教,1969年2月至1971年1月任向阳小学校长,1971年2月至1977年7月任江下乡中小学校长,1977年8月至1979年7月任琛山乡中心小学校长,1979年8月至1984年7月任沙山乡中心小学校长,1984年8月至1985年7月任琛山乡中心小学校长,1985年8月至1986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副校长,1986年8至1998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1999年8月退休,2000年至今均担任温峤镇小学退教协会会长。任区小校长期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凭借“人民教育人民办,教育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东风,发动社会力量筹资办学,积极筹措人民教育基金,掀起了大力改造校舍的热潮,1990年建造了一幢六间四层的办公楼和十一间三层的教学楼;1992年建造了一幢五间五层的教师宿舍楼、新建了一个厕所、建造了学校新大门;1993年经多方集资,建造了一幢四间四层的幼儿教学楼、浇铺了幼儿活动场地的水泥地面、新建了200平方米的教师厨房和餐厅,进一步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条件;1997年,又发动社会力量和家长捐资办学,新建了一幢八间四层的实验楼,彻底改变了校容校貌。工作期间,曾被评为县、省业余教育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曾当选为温峤镇第八届、第九届党代表,镇、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市第五届、第六届退教协会常务理事。

林正方,男,生于1964年1月,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温岭师范学校,1989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科,2000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本科。1981年8月至1988年7月在泽国沈桥小学、牧屿小学任教;1989年8月至1998年7月在泽国凤城、光明、联树等地任教(期间的1992年至1993年担任温岭市继续教育辅导员,1993年8月至1994年7月担任牧屿中心小学副校长,1995年8月至1997年7月担任联树中心小学副校长);1998年8月至2002年7月任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2002年7月至今,任温岭市实验小学校长,2008年6月开始兼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温岭联合艺术学校校长。撰写的论文《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发表于《台州晚报》、《利用教材因素,培养想象能力》发表于《浙江教育》杂志,《小学生礼仪教育训练研究》获台州市教科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获台州市课改论文评比二等奖,《教师备课的管理》入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主持省规课题《台州区域小班化教育文化研究》和台州市级二个课题的研究。曾被评为温岭市优秀教师、台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等单位聘为“西部教育顾问,在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活动中,荣获2007年“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

潘明冬,男,生于1958年12月,温岭市温峤镇人,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74年8月至1981年7月在桐山乡岙口小学任教;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就读于温岭师范,担任校团委学习委员、团委副书记;1983年8月至1989年7月在原温西区温峤镇中心小学任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9年8月至1992年7月在琛山乡中心小学任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2年8月至2002年7月在江下乡中心小学任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任温岭市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2005年4月至今任该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曾荣获温岭县优秀校长、温岭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温岭市优秀教师、温岭市尊老敬贤明智领导、温岭市十佳家长学校校长、台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当选为温岭市第十、十一、十二届党代表。

下载大学老校长寄论文请我指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老校长寄论文请我指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校长校友会致辞

    老校长校友会致辞各位校友:下午好!九三届校友王强一曲《秋天不回来》虽然打动了不少人的心,但并没有阻挡毕业二十年的各位秋天回来的脚步,大家终于在秋天回到了母校宜都一中。二......

    同学聚会老校长致辞

    同学聚会老校长致辞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 我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xx一中高xx班“相识二十年、今日再回首”大聚会!在这里我见到了曾经朝夕相处、阔别十几年的同学......

    老校长优美散文

    印象中,我总认为他是个老校长。那是因为他身材矮小,面如核桃。走起路来,无声无息,晚自习时,经常看见他在走廊里游荡,幽灵似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没老到那个份上,因为我大学毕业好多年......

    妙笔生花寄情思论文(合集五篇)

    高考作文,除了引导学生在内容素材方面多积累,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关照心灵,尊重人文情怀,重视哲理思辨外,在结构上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则是引起阅卷人注意、提高作文分数的有效途径。......

    校长论文大全

    浅谈新课改下 音乐教学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工作单位:大羊镇中心小学姓名 :赵茂侠 浅谈新课改下 音乐教学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孕育出新的教学方法......

    校长论文

    浅谈如何当好农村小学校长兴盛乡下金小学于常全小学校长“官不大,但管得事不少”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农村小学校长,更是如此!那么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校长,要怎样充分利......

    老校长教师节感言(合集5篇)

    老校长教师节感言(精选12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如此便可以写一份感言将其记录下来。一起来学习感言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老校长的毕业赠言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的毕业赠言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