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

时间:2019-05-13 01:0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

第一篇:2014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2014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第二篇: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专题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2)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形成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A.太阳辐射差异B.距海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差异D.下垫面性质差异

(2)《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宜居状况做出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①前30名城市中,拥有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有

A.辽、鲁、苏B.苏、浙、粤

C.浙、闽、粤D.苏、浙、皖 ②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投资环境B.旅游资源C.城市景观D.生态环境

2.简答题

(1)举例说出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有人说“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应该要求学生多记地名。”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为什么?3.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初中课堂教学导入片段,回答问题。某地理教师在讲述地球上的五带时,这样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介绍了不同经度地点上的时刻不同,各个时区的区时不同。这一节课要讲不同纬度地带的气候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我们了解地球上有哪五带、五带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五带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这些特点,为以后学习世界的气候打好基础”。

问题:

①请就这堂课的导入方式予以评述。②地理课的导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沙漠边缘的一些农场,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已有1万多平方千米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塔里木河沿岸的天然胡杨林,近20年来,林地面积已缩小一半,18万公顷的林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材料三: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湖附近的灌木梭林,近几十年已缩小了约30平方千米,导致1.2万公顷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

问题:

①描述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②分析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

4.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材料二:“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图:

图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

问题:

(1)写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植被类型等方面的自然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说明教学目标设计意图。

第三篇: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篇一:《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设?,?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则“l??”是“???”成立的什么条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

习其中的要点。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2.简答题

(1)为什么(-1)+(-1)=(-2)?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1)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a1?1,q?2,又第m项至第n项的和为112(m?n),求m?n的值。sinx2?sinx3sinx1?sinx2?(2)设,证明: 0?x1?x2?x3??x1?x2x2?x34.论述题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把函数安排在代数式与方程之后。

谈谈你对于这种安排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教学片段,结合案例,阐述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张老师在讲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时,提出如下问题:如图,等腰

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BAD??CAD,试问AD还具有什么性质? ?ABC 中,学生:AD把?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学生发现重要结论,但却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于是老师进行了“诱导”)教师:AD和BC是什么关系?

学生:AD?BC。

(教师唯恐浪费时间,直奔教学主题)

教师:AD和BC垂直不垂直?

学生:(原来如此)AD?BC.教师:那么AD是?ABC的什么线?

学生:AD是底边BC上的高。

(教师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叹了口气,却没有继续追究AD?BC的原因).6.教学设计题

请你创设一个引入“负数的概念”的问题情境,并完成本节课引入的教学设计。

篇二: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doc

201 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A.0 B.1 C.2D.3

2.若f(x)为(-1,1)内的可导奇函数,则f'(x)()。A.是(-1,1)内的偶函数 B.是(-1,1)内的奇函数

C.是(-1,1)内的非奇非偶函数 D.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

3.有5个编号为1、2、3、4、5的红球和5个编号为1、2、3、4、5的黑球,从这10个球中取出4个,则取出的球的编号互不相同的概率为()。A.B. C. D.

4.A.2x-y+2z=0 B.2x-y+2z=16 C.4x-3y+6z=42 D.4x-3y+6z=0

5.下面4个矩阵中,不是正交矩阵的是()。A.

B.

C.

D.

6.A.

B.

C.

D.

7.下列关于反证法的认识,错误的是()。A.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方法 B.反证法是逻辑依据之一是排中律 C.反证法的逻辑依据之一是矛盾律

D.反证法就是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 8.下列命题不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C.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二、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10.

(4分)

(2)方程组PX=0的解空间的维数是多少?(无需证明)(3分)

11.(1)叙述函数f(x)在区间[a,b]中上凸的定义,并证明f(x)=sinx在[0,x]中上凸;(4分)

(2)

(3分)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据分析观念”的含义是什么? 13.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14.如下图所示,设00,f(a)=f(b)。设l为绕原点0可转动的细根(射线),放手后落在函数f(x)的图像上并支撑在点A(ζ,f(ζ))上,从直观上看,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15.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你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关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16.案例:

阅读下列3个教师有关“代数式概念”的教学片断。教师甲的情境创设:

教师乙的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内容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代数式的定义:“由运算符号、括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 成的表达式称为代数式”,特别指出“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称为代数式”;然后判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接着通过“由文字题列代数式”及“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解释代数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练习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教师丙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学教材,但是教材并没有说“代数式”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接着教师大胆地提出开放式问题:“我们怎样用字母表示一个奇数?”当时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都在思考。

先有一位男生举手回答:“2a-1”。“不对,若a=1.5呢?”一位男生说。

沉默之后又有一位学生大声地说:“口应该取整数!” 有些学生不大相信:“奇数77能用这个式子表示吗?” 不久,许多学生算出来:“a取39”。

此时,教师趁势作了一个简单的点拨:“只要a取整数,2a-l定是奇数,对吗?那么偶数呢?”他并没有作更多的解说,点到为止,最后的课堂小结也很简单:“数和式有什么不同?”“式中的字母有约束吗?”“前面一节学过的式子很多都是代数式!……”从师生们自如的沟通来看,他们都已成竹在胸。问题:

(1)你认可教师甲的情境创设吗?说明理由;(6分)(2)你认可教师乙的教学过程吗?说明理由;(7分)(3)你认可教师丙的教学过程吗?说明理由。(7分)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7.请以“变量(第一课时)”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5分)

(2)教学重点、难点;(4分)

(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入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21分)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C

6.B

7.D

【解析】反证法是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在已知条件和“否定结论”这个新条件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与公理、定理、题设、临时假定相矛盾的结论或自相矛盾,从而断定结论的反面不能成立,并不是证明它的逆否命题成立。8.D【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之一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其余八条分别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5)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7)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二、简答题

9.解:点A在圆上,根据垂径定理可知,被圆截得线段中点B与圆x 2+y2=5的圆心O(0,0)连线必然垂直于直线AB,所以B点在以OA为直径的圆上(直角所对的弦为直径)。

10.(2)解:方程组PX=0的解空间的维数是未知量的个数n=3减去系数矩阵P的秩2,即为1。

篇三: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7.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①有理数②方程③实数④代数式⑤整式与分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8.下面哪位不是数学家?()

A.祖冲之

B.秦九韶

C.孙思邈

D.杨辉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17.初中“正数和负数”(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②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的扩充过程;

③用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量,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教学目标①,给出至少三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2)根据教学目标②,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3)根据教学目标③,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用负数表达,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4)相对小学阶段的负数教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5分)

(5)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课,其难点是什么?(5分)

(6)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5分)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答案要点】‘‘四基”的内容指的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一般指数学课程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法则和公式等。例如正数与负数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有理数运算的基本法则、完全平方公式等。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运算、测量、绘图等技能。例如利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较大数字之间的运算、正确使用尺规作图等。

基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思想、数学推理思想和数学模型思想。例如数的形成和发展,数的范围的扩大都是抽象思想应用的过程;几何中的证明体现了数学推理思想;方程的应用体现了数学模型思想。

基本经验是数学学习过程性目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13.【答案要点】教师要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课题的案例和背景材料;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和提出探究课题,特别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具体来讲,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收集和利用资源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

第四篇: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美术)

美术欣赏的方法与过程

1叙述—陈述作品上看到的东西2形势分析—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 色调处理空间营造3解释—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4评价—在一定范围中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态度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

美术三种功能之间的关系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三者是辩证统一关系。美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生活的真理。但艺术的真,既不同于普通生活的真,也不同于科学的真,它既是现象的真又是本质的真既是性向的真又是典化了的真。这种显现着真理的本质的现象或典型的形象,也就是美术的美。二美术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所以,美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一件枯燥无味不能引起人们美感的美术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认识任何生活的真理,起到美术的教育作用。反过来说,美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

美术课程性质的一般性描述1以视觉形象的感知 理解和创造为特征2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3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4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美术课程性质的具体表述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2具有实践性3追求人文性4强调愉悦性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2激发学生兴趣3关注文化与生活4注重创新精神

初中美术课程目标: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分目标: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美术教材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2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3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4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美术教学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美术教学评价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2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4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盒课堂谈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

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2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3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4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5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6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7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知识类型1事实性知识2概念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4元认知知识5美术普通知识 初中生美术能力的发展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趋于客观和理性,空间意识也明显增强,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也客观化,画得像成为一种普遍追求,但他们的表现技法却相对滞后,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会觉得自己画的不好,绘画过程也不如小学生时期那么大胆、自信,想象也不如以往那么肆纵和生动。加上这时社会向他们展示了较之其他年龄更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一些初中学生会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与美术渐行渐远,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在人的美术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抑制期,而初中生时期刚好与这一时期重叠。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特点,教学要做到:1以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获得自信,以便继续美术学习2通过鉴赏教学和引导学生阅读、参观,增强学生对美术的了解和喜爱3选择初中生乐于学习、能够学会的内容,采用有利于他们参与、思考和行动的学习方式,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4对有兴趣且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利用他们以具备的理解力,开展解剖、透视、明暗知识及素描的学习5在要求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将他们的视野引向更为开阔的美术门类,开展诸如中国画、书法、篆刻、设计、摄影和电脑美术的学习。

教案的要素与规范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指为增加教学的目的性程序性和周密性而预先准备的文案。作用是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

教案的要素和形式:课题、年级、授课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形式主要有纯文字式和表格式。

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体现在:1独特的人格魅力2多样的美术知识与技能3基本的教育知识与技能4全面的文化理解力

美术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1思想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条理性原则5艺术性原则 教案的撰写:1课题 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高度概括,要简明扼要2教学目标 是学生经过一节课学习之后能够达到的目标,必须写的恰当明确具体并且可检测。教学目标要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这一节课必须学习的知识,必须完成的教学活动,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确定是否为重点,就看少了它,还能否成其为这一课?一节课的其他方面都要为突出落实重点服务。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和掌握的方法,是通往教学目标路途中的障碍。只有找准教学难点,才能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教学经验来确定。4教学准备5教学过程即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要详细具体 注意要明确主次 突出教学重点,要有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法。6板书设计(要点:概括简明、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留有余地、便于生成;布局得当,赏心悦目)7布置作业(明确作业目标,难易适度,要求要清楚具体,形式要灵活有趣味性)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和针对性、课堂目标要明确具体、课堂教学目标的检查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和针对性:设计美术课堂的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国家通过美术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目标的确立1要熟悉读懂《标准》,其详细阐述了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基本理念,规定了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及内容标准,是教师处理美术教材、确立具体教学目标的基础。2要通读、了解美术教材3结合所教学生情况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突出教学重点(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师必须找中讲解分析,学生必须下功夫的内容,教学重点往往还确定在教材的预习提示、课后练习上,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感体验从课前预习导课后练习都要把我的一定是最重要的)

如何突出教学重点1提前预习2保证时间3着重讲解4板书提示5作业练习

解决教学难点:1直观演示解决难点2温故知新3分解组合解决难点4重点启发5实践训练

课堂教学结构和内容的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以及各个部分的联系,一般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上。凯洛夫的五环教学结构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循序渐进发(优点顺应了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遵循一般学生学习的思维习惯,有明确逻辑关系但容易式教学过于套路化缺乏个性和新鲜感)、板块并列法(优点教学的内容十分明确,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分类别的进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进行学习的方法,但容易使教学过于平铺直述,忽略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导语的设计:针对性 趣味性 诱导性 设计常见方式1开门见山式2回顾复习式3制造悬念式4提出问题式5故事情景式6奇言妙语式7演示示范式

结束语的设计回顾式 提问式 告诫式 悬念式 延展式

板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1简明概括重点突出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留有余地便于生成4布局得当善心悦目。板书设计方法提纲法、演示法、表格法

如何设计作业练习1明确作业练习目标2掌握技能提高能力3难以要适度4形式要灵活有趣味性5练习要求要清楚具体

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1注重开发地方美术教学资源2注重开发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3注重开发自然和社会美术的教学资源4注重开发网络美术教学资源5注重开发课堂美术学习环境资源6注重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工具材料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1整合要增强教学资源的针对性2整合要增强教学资源的关联性

美术教学的特点1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点2美术教学的情感特点3美术教学的技能特点4美术教学的个性特点5美术教学的创造性特点6美术教学的全体性特点

美术教学的主要程序1组织教学2导入主题3讲述新课4布置作业5巡视辅导6结课

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1室内授课2室外授课3参观活动

美术教学常用的方法1讲述法2示范与演示法3实践指导法4提问法5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1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1恰当安排学习内容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3多样的学习形式4科学的组织学习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策略1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2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3美术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4美术学习任务应该难易适度分量适当不至于增加学生的负担5多以鼓励获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作出反馈6适当的设置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美术的感悟和体验的策略与方法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2注重情感激发参与3借助多媒体营造情境4创设问题情境5用故事创设情境6参观考察7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 美术教学中导入与结课的策略和方法1教学导入的策略与方法(以设疑的方式导入、以试错的方式导入、演示导入、复习导入、实物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2结课的策略与方法(总结式、讲评式、作业评价式、延伸升华式、激励式、悬念式、游戏式)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与方法1美术课程的人力资源2美术课程的材料与设备资源3地方美术课程资源4文化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变 初中美术教师电脑美术能力要求1掌握PS图片处理软件基本知识2结合教材开设电脑绘画课程教学——电脑装饰画3结合教材开设电脑设计课程教学——电子贺卡、光盘封面设计4结合教材开设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制作个人、学校或班级网页

学生学习目标的评价

《标准》对造型表现的评价建议标准是:是否对学习美术有兴趣。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是否知道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的运用色彩。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否运用雕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制作浮雕和圆雕作品。设计应用的评价建议标准: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能否运用所学的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

用品,体现创意。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能否关注校园及社区环境,并从实用功能与设计的关系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的评价建议标准:能否主动学习欣赏的方法,并具有初步的鉴别评述能力。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否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综合探究的标准: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能否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能否积极的动脑筋,结合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通过讨论或采用书面的形式,发表自己对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美术教学评价是指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所获得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美术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科学的判定过程。目的是为了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的不断发展。功能: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的的基本类型及特征1过程性评价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评价的关注点是调整改进教学。2终结性评价即是指教学过程完成后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将学习的结果与教学目标相比较,评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怎样评价美术作业的具体方法,怎样对学生美术成绩的终极评定的具体方法3量性评价及更多地表现为数字、文字、图形等,方法则主要是数学分析的方法4质性评价是针对量化评价而言的。主张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与教学现象的真实状况,质性评价的手段一般有档案袋法、观察法、展示法、评估法与访谈法等5诊断性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背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作出诊断,以便对症下药,据此进行教学设计(手段:以前相关的成绩记录、摸底测验、智力测验、态度和情感调查、观察、访谈)

美术教学评价策略体现的是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化原则1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美术评价中的多主体结合,体现的是让每一位评价者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发展。教师要创造机会,通过学生的自评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教育目标来分析自己认识自己自我调整,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可使用建议的课后评价法。互评的意义在于使学生之间学会交流沟通,学会欣赏他人宽容他人,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可以使用讲评作业及课后评价等方法。2注重纵向评价,关注学生发展。横向评价是将评价对象放在一定的群体环境中,与其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这种评价可以确定一个评价对象在一个群体中的排名。纵向评价是将评价对象的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做纵向比较。从而使评价对象看到自己的进步。注重纵向评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自我评价或教师写评语的方法。3教学反思是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是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反思内容应该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角色等。

第五篇: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级中学学段:《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级中学学段:《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 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 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具有运用化 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 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 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主题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 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 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初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具有初步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运用 1.化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学知识与技能。

(2)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和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化学课程知识

(1)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主题内容的标准和要求。

(3)理解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知识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化学教学知识

(1)了解化学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等一般知识。(2)认识化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中学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核心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

(3)知道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化学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计 1.化学教材分析能力

(1)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点,理解初中化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确定课时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学教学内容与化学课程内容、化学教材内容和化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3)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阐述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2.确定化学教学目标

(1)领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

(2)能够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3.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化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4.设计化学教学程序

(1)理解化学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2)通过研究典型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价教学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应用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三)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能力

(1)了解化学情境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掌握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1)掌握化学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各种冲突的能力。

(2)了解对化学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实施有效教学能力

(1)能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化学课堂教学。

(2)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化学学习评价

(1)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化学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化学教学评价

(1)能够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在环保部门可用氯化钯(PdCl2)检测CO对空气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产生黑色的金属钯粉末,有水参加反应。反应中CO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催化性 D.不稳定性

(2)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不生成黑色沉淀的一组是 A.Fe2+,Bi3+ B.Cd2+,Zn2+ C.Fe3+,Cu2+ D.Mn2+,Pb2+ 2.简答题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知识。(2)请列举初中化学2个最基本的化学技能。(3)请列举中学化学中3种常用的科学方法。3.诊断题

(1)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明忘记将酒精灯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并进行下列实验:

①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②将酒精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地燃烧;③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该液体不能燃烧;④将酒精灯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上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

小明还去学校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记录了如下信息:

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酒精容易燃烧,金属钠与酒精能发生置换反应,酒精能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 酒精的沸点为78.5℃,水的沸点为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写两点即可)。②小明设计实验①②的目的是

。③实验③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④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⑤上述试题在某初三年级学生中考试结果显示,(3)(4)两问得分率偏低,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现象是,原因是

。②试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4.案例分析题

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实录。[张老师的教学实录] [提出问题]复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引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有没有变化? [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1)增加;(2)减少;(3)不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包括:

[实验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质量。[实验2]蜡烛燃烧,测量反应前后质量。

[进行实验]依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汇报实验结果]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对结果进行分析] 学生对上述现象产生如下的想法: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所造成的。”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又没有气体生成。”

● 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

●“如果把蜡烛放在一个集气瓶中点燃,塞上塞子再称,质量可能就不变了。” „„

[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略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提出问题]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讲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解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说,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练习巩固]略。[李老师的教学实录] [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密闭容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数据记录,得出结论]在这两个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 [讲述]18世纪下半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实验的进展。在化学实验室里有了 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使化学研究工作发生了质的转变,即从对物质的简单定性研究进入到较精密的定量研究。在该过程中,拉瓦锡作出了重要贡献。拉瓦锡使几 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这个结论就 是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要想进一步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但在18世纪,实验设备和技术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后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 术等,以求能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20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 允许范围之内的,从而使质量守恒定律确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略)[问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道尔顿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根据这一观点,结合化学变化的本质,从微观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说,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讨论]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它认为,物质只能相互转化,而不能任意消灭或创生。但是,当人们在赞美蜡烛高贵品质的时候常说:“照亮别人,毁灭了自己。”这里所说的毁灭自己,是否指物质任意的消灭呢?如何解释? [解释并总结]略。

请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实录,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两位老师教学内容的异同,并说明各自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及不足。

②这两位老师的化学教学内容组织采用了哪种形式? ③请判断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案是否体现了科学探究思想,为什么? ④以张老师的教学为例,说明化学实验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哪些作用? ⑤试说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与地域有关系?为什么? 5.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用装在集气瓶中的氧气做了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同学们可知道这一瓶瓶氧气在实验室是怎样制得的吗? 生:摇头。(小声低语:不知道)师:大家可能在医院见过氧气钢瓶。医院的这些氧气又是怎么制得的呢? 生:摇头。(小声低语:不知道)师:好,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在学习实验室制法时,我们将从反应原理、所用药品、制气仪器装置与操作、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几方面来系统学习。

„„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试列举新课导入主要有哪几种方法?上述“导入新课”主要运用了其中的哪一种方法?(4)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例,说明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板书是在讲授过程中按步骤、分阶段地把教学信息呈现在黑板上。请对本课进行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湖南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汇总 更多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见:湖南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hn.zgjsks.com/html/jszg/?wt.mc_id=bk11862)

下载2014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