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知 ——参加闽派小学语文“议课”活动有感

时间:2019-05-13 01:0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细微之处见真知 ——参加闽派小学语文“议课”活动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细微之处见真知 ——参加闽派小学语文“议课”活动有感》。

第一篇:细微之处见真知 ——参加闽派小学语文“议课”活动有感

细微之处见真知 ——参加闽派小学语文“议课”活

动有感

花美、人美、课更美,林莘老师的《花钟》一课上的是清新明丽又童趣盎然。在这一课上,我们看到了林老师对言语形式的关注,巧妙有趣的分组学习字词之后,就是梳理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忘不了她让孩子们做课堂上美美地做睡莲,在朗读表演中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忘不了她让学生在比较品评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合宜的教学内容配以巧妙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散发着语文的香。若问她那课堂为何如此灿烂、若问她那生命为何如此灿烂,我想应该是在于她着眼于细微之处吧。“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细节里可以窥见万物的模样,透视世界的众生态。我们教学细节中一些不易觉察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其一枝一叶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正需要我们细细去寻,静静去品。

《花钟》讲述的是科学家们通过观察,知道了由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设置了“花钟”。《花钟》第一段写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法,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课文的第一段很长,开头就用了三个词语单独成句展现在我们面前,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林老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来感悟这点。这样的做法很妙让学生细细体会,通过朗读的语气感受文章的内在“美”。但林老师并不满足于此,后面连续的八个分号,九种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虽然写法相似,但用词却截然不同,林老师牢牢抓住相同点与不同点,林老师把描写这些花的句子投影在大屏幕上,有意地按照时间、花名、开花的样子排列,让学生自己找相同点与不同点,还让学生自己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问学生能否调换写花的顺序,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介绍花时,是按照从早到晚顺序写的。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这样深的挖掘文章,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对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素养一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到此,我们觉得挖得够细了,可是,她并不满足,连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如果,平时我们能像她这样关注细节,那么,还何愁学生的作文不会使用标点符号。

再如,运用拟人的写法,是本段文字的亮丽之笔,而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形象理解这种写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老师只是笼统地告诉学生作者是把花当作人来写,这是拟人句。针对这一重难点,林老师却多种手段并用,进行了集中突破。首先,抓住前三句,引导学生表情朗读、咀嚼、表演,体会到作者是把花当作人来写,用人的动作,表情与生活,形象地描述牵牛花、蔷薇、睡莲花开时的不同姿态、形状。然后有意略去写“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昙花”中的拟人成分,让学生与原句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用词之准确,也进一步体味运用拟人手法的精妙之处。这样的品味过程,学生不难从语言文字中领会到其所包蕴的景象之美,领悟到语言文字当中的思想之美。这是在理解内容,也是在感悟形式,可以说做到了理解内容与体会表达形式的无缝对接,水乳交融,达到了言意兼得,有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后出示一段精彩的“花开”视频,让学生借鉴模仿,现场练笔,学以致用,再次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

林莘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启发。她教会我要认真思考文本;她教会我如何梳理文本;她教会我课堂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关注细节,捕捉其中的闪光之处,适时引导,将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充满思辨与灵性,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第二篇:参加市小学语文送课到校活动有感

求索习得规范、得体言语之法

——参加“**市小学语文‘送课到校’——走进**镇第一小学”活动有感

**小学

**

一名语文教师的角色已经伴随着我有两个多年头啦。在践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语文课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少,可收获的效果往往不高。语文教学像是带学生游走雾中,有时甚至迷失方向。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总是听了就算,课本当中的语言及知识鲜有运用在生活当中。今天的“送课活动”让我得以拨开云雾。语文课只有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的言语,才算真正地有“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探索出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言语的教学方法。

“我就是语文!”

教育界盛行这样的说法:“欲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其实,语要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言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就必须是规范、得体言语的践行者。我们在树立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言语的意识同时,更应该行动跟上,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时刻不忘推敲、修饰自身的言语,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教材。

课堂是主阵地

本次“送课活动”中,对课文《唯一的听众》进行了同课异构。两节课都围绕着“习得规范、得体言语”进行了用心的备课。听罢,也激起了我许多的思考

常平第一小学的李群娣老师通过抓关键语句,运用多种方式反复品读,来训练及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在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能深刻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的教学点进行重构,使得课堂显得紧凑有条理。

东城第一小学的周春宝主任所带来的课堂舒心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课文整体。围绕“把厚读薄”再“把薄读厚”,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根据语境填生词及补充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起一个小标题,起小标题也有讲究,必须按照“在哪里、做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概括。

“教无定法”,其实,课堂上不管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训练言语表达为落脚点。课堂永远是言语训练的主阵地,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当好引导者,教师用于要力求简约精美,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

课外是延伸带

规范、得体的言语表达要落实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层面才算见成效。

在讲座当中,东城一小的周主任举了这么一个动人的例子:那天,上完《白鹅》一课,我和学生意犹未尽。课间操时间到了,班主任还未及时到场,我便领着学生出操了。一路上,几个学生摆手无力,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见状,我大声吆喝:“同学们,你们看我走路的模样——”我做出昂首挺胸、大摇大摆的样子。几个眼尖的孩子不约而同地叫起来:“这不像鹅老爷走路的姿态吗?”“我这鹅老爷走路怎么样啊?”我顺便调侃了一句。有说大模大样的,有说从容不迫的,更多学生学我走路的样子,还真有京剧里净角出场的味道。我暗自偷乐,嘿,刚刚在书上学到的派上用场了。我像个孩子有些“人来疯”:“同学们,咱操步的时候可不

能学鸭先生——”话音未落,一个调皮的孩子抢着说:“我知道,鸭先生走起路来局促不安。老师,你看我像不像?”说着,扭着屁股,做出急匆匆往前赶的样子,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队伍就在这些“鹅”、“鸭”的惟妙惟肖的动作和欢笑声中行进着。虽然那天后来被班主任批评队伍不整齐、不安静,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呢?只是把上课地点从室内移到了室外,却收获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语文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要细心捕捉,让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能焕发言语表达的活力。

第三篇: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11月9日和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芜湖举行的“育师启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活动的第一天,著名特级教师,博士,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窦桂梅给我们上了《皇帝的新装》示范课,以及进行了说课和“1+X课堂实施”讲座。第二天,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三国演义》阅读课和以“回归教师主体,实现文本突破”为主题的讲座。最后,著名特级教师魏星给我们上了“语言的联想”示范课。

为期两天的活动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尽管风格不一,课文各异,但却心有灵犀,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演绎出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这两天的学习令我大开眼界,我收获很多,感触颇深。尤其是窦桂梅老师的课令我回味无穷,感触极深。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总充当着课堂的主角,而真正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其实很少。而在窦桂梅老师的课上,她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教师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隐没了,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了、发扬了,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中,窦老师主要设计了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充分地预学、自学,给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和孩子共学,课后让孩子延学,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转为孩子学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伊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提出初读《皇帝的新装》,我的感受、我的疑问是什么。学生在课上纷纷发问,提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课文的写作方法、人物心理、课文主题等。这些就是窦老师教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孩子的质疑出发,窦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安排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解答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第二步则重点围绕皇帝、大臣、百姓等人物,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关系来共同学习,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第三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是“怎么写的”,抓住课文的语言、情节、情感、线索等,领悟《皇帝的新装》在写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点。第四步,组织学生表演童话。这样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学生的学,落实到学生的学,顺学而导,逐步深入,可谓简约有致,学生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三、强化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童话,展开联想。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在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则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的基础上,窦老师提出许多假设,让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我认为此环节的设置,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领悟,使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

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努力学习、革新和改进。而张学伟老师在《三国演义》阅读课上的侃侃而谈,令我深刻感受到一名有涵养的优秀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开动自己的思想,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学习,但是它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令我受益匪浅。

第四篇:参加小学语文新课程研究课竞赛活动有感

参加小学语文新课程研究课竞赛活动有感

如果要给人生的学习一个期限,那么我选择——终身。生命不止,学习不停!

5月25日到28日,受学校委派,我们一行四人有幸参加了由省教科所在武汉洪山区举行的“湖北省2010年小学语文新课程研究课竞赛及观摩”活动。回顾那难忘的4天,我们有喜有忧、有苦有乐。

一、收获之喜。

1、通过观摩其他来自全省各地54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我清醒地认识到了教学天地的宽广,切不可孤芳自赏。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关注个体,更是关注全体。教学的开展首先是学生个体的学,然后才是小组的合作交流,最后才是老师的点拨、小结。如果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得很好,老师的点拨、小结还可以省略,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

3、习作教学教学的提高仅仅只靠习作课是无法完成的。习作教学的提高途径在于:加大阅读量;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

4、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分阶段、分层次、有侧重、循序渐进地完成,不能在某一段的教学时间中面面俱到。

5、词语有褒贬之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朗读是有感情的,不是“千篇一律的”。

二、困惑之忧。

1、写字教学一定要放在学文之后吗?这样以来生字的认、读、写有“分家”的嫌疑。生字在学文中书空进行初写,学文后再巩固是不是更合理呢?

2、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有效的?我觉得“好”、“不错”等无意义。评价语言应该具体、有针对性、引导性或总结性。

3、如何处理好书本和课件的使用?很多体会和品味都是看着大屏幕完成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做摘要笔记,讨论的收获有效期会长吗?学生更是少看看书,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过程之苦。

1、本次活动分四个赛场进行,为了一节课都不落下,我们四个老师各负责一个赛场的学习、小结,每天午休和晚餐后就聚在一起谈半天观摩的收获和困惑,联系自己的实际谈看法。因此,总是时间不够用。

2、因为我有一节参赛课,更是加重了其他三位老师的负担。每天观摩完其他教师的课后,大家还要齐心协力地总结可以为我所用的优点,修改我的教学设计,充当学生聆听我枯燥无味的试教。我赛课前的两天,每天都是帮助我到深夜。

四、回报之乐。

1、在同行教师的帮助下,我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授课任务。

2、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我对教学的认识提高了一步。

3、同事教会了我怎样学会自信,怎样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共同进步。

回顾这次活动,我的感触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未来的教学道路没有尽头。“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参加毕节地区第四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有感

争奇斗艳,芬芳满园

——参加毕节地区第四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纳雍县阳长小学陈颖颖

2011年9月15日到16日,我有幸代表纳雍县参加了全区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聆听了来自毕节市和各县的优秀语文教师的优质课,感受十分深刻。

参赛的12名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如涓涓细流般滋润心田,有的如蔚蓝大海般波涛澎湃、撞击心灵。有柔美、有刚强、有坦荡、有大气,一堂课就是一朵奇葩,在地区教育局搭建的这个平台上,争奇斗艳、芬芳满园。

那循循善诱的话语,那铿锵有力的教导,那深情的表达,令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流泪,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洗礼,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欣喜和意犹未尽„„

织金二小的张章老师上课很有激情,驾驭课堂能力较强。她所执教的《伯牙绝弦》,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点到为止,每一步教学步骤都是适时而出。张老师的每一句话都简洁明了、铿锵有力,很容易地就将人吸引到她的情感中去。她一次次的带领学生品读,她适时的加入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当我们听到故事那悲惨的结局,我们都在为这对知音而感到惋惜,而想要流泪。张老师挖掘了文本深层的情感,一篇短短的文字,被张老师诠释得有滋有味,把文中真挚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甚至与我们听课教师都完全融入了这份情感中,为之惋惜,为之流泪,为之心碎„„

地区实验小学的吴佳凤老师所执教的《难忘的一课》,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吴老师沉着的气质、优美的粉笔字、激情的话语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情感,吴老师总是适时的加入一些帮助学生理解的资料链接或作者介绍等,使人能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文中的情感。吴老师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始终,学生从一开始平淡地读和理解,到后来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激情澎湃地朗读,满怀爱国情怀地读。最后的那首小诗《乡愁》的朗读,把整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我们也想和学生一起大声而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地区实验二小的胡梅老师在教学一篇长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时,通过让学生给文章加小标题的方法,很容易地就帮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将一篇长长的课文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教师从中选择了一些重点的段落让学生朗读和重点体会,紧紧抓住文中对最后一头战象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词语来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最后一头战象的“英雄豪情”,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有感情地朗读,读到了文字背后的情感中去。

还有毕节四小的杨怡老师那标准的普通话、优美的音色,黔西金碧小学的徐辉老师那阳光灿烂的微笑、有活力的身影,地区特殊学校的李芳艳老师那份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他们都在我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烙印,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和长处,这一次的活

动,也将成为我以后工作的动力,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下载细微之处见真知 ——参加闽派小学语文“议课”活动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细微之处见真知 ——参加闽派小学语文“议课”活动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