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赛课活动有感
观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赛课活动有感
龙容
首先,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此次小学语文第6届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的识字教学部分。作为一名不成熟的青年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此次活动在武隆县体育馆举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听到了“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语文教学优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本次听课活动,我们一共听了十五位老师的授课,十五位老师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这些优质课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语言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广阔空间。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教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重要,如何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深切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我们每个教师备课时要仔细钻研的一个重点。执教这些课的老师,每个人对教材的使用都是创造性的合理编配,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实践设计。如大渡口区的程嘉老师教授《这儿真好》一课,《这儿真好》是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一只小熊在荒岛上,渴望其它小动物跟自己一起玩。教师先是让学生感受小熊在岛上的孤独。然后,这时课文中出现了一句话,小熊做梦都梦见自己跟其它动物一起唱啊,跳啊。教师抓住课文中的这句话,让学生学学小熊的样子,一起来唱啊,跳啊。结合到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放松。此处,该老师正是巧妙地将课文内容与课间律动结合了起来。
其次教师的备课应把握“老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关系,学生始终是课堂参与的主体,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能脱离教材、脱离学生。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如来自巫山的一位老师,当她在跟学生的几次打招呼过程中,学生都不理,将场面陷入到一个非常冷的环境中。而此时,老师没有一点尴尬的表情,而是不慌不忙地采用了另外的打招呼的方式跟学生沟通,建立感情。其余几位教师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在学生环节上的精彩准备,利用各种形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课堂成为孩子的阵地。
在优质课的比赛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参赛的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授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教师扎实的语文素养。多个老师都让学生感受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在每节赛课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赛课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赛课总结
一、本次展示课的基本情况
2014年5月6日,我校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展示课活动落下帷幕。纵观本次展示课,老师们基本功扎实,教学中表现出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罗红艳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个性,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二、本次赛课值得肯定的特点
(一)前期准备充分
1、老师都能够按新课标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教材内容制定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恰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教学的具体建议中写到: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和“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同时,《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强调: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教师识写任务都较落实,都努力探索在学习生字、发展思维、培养情感过程中进行识字。
2、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表现为教师由注重“教”转变为注重“学”,给学生留出学习时空的意识在增强。参赛教师注重通过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让学生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要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注重识字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采用了加、减、画、猜、讲故事等多种活动,寓教于乐,喜欢汉字,悟出规律,习得方法。
3、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所体现。“我读你听”、“我们来开火车”、“我当小老师”、“四人小组一起说说”、“我写你评”(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告诉他哪个字写得漂亮,哪个字怎样改一下会更漂亮)等,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灵动,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挥。学院路小学的廖春燕老师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了词语卡,让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自主地进行学习用具、食物、生活用品的分类,很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做中学,效果好。
4、注重了写字。《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的质量。参赛教师都在课中、课后留出时间,安排了写字环节,对关键笔画的位置、起笔收笔的轻重、字的结构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请你说说写这个字时,要提醒同学注意哪些地方”是写字环节出自众多教师口中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给出了好字的评分标准——写正确,占位准确,注意整洁等,真正地体现了写字教学不仅要精指导,实练习,更要重评价。在写字姿势的指导中,部分教师没有空洞说教,出示的是“写字姿势图”,并亲切地对学生说:“我们要像图中的这位大姐姐学习。像她一样身正、肩平、足安。”
5、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趋于实效性。教师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钻研教材上而不是课件的制作上,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现象少了。
6、注重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课堂上,授课教师总是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开课前,许多教师采用游戏、看图片、谈话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注重了与学生平等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学习状况,及时予以表场。
三、需要继续研讨的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更无完美。我们教学实践只有不断探寻,才会走得更远、更好。
1、教师的基本功方面。这次的展示课亮点之一是我们的教师自信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说“听老师读一读”“看老师写一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还尚需锤炼。(1)语言基本功。因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要求教师的语言要亲切、柔和,语速稍慢一点,语调的高低要拿捏得当;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发言中的不准确的读音及用词不当的地方;(2)板书基本功。要求写字熟练、美观。(3)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处理。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教师没有及时发现与处理,还是沿着“画好的圆”走下去。
2、把握好各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希望教师把握好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指导要有层次性及针对性。
第三篇: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11月9日和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芜湖举行的“育师启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活动的第一天,著名特级教师,博士,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窦桂梅给我们上了《皇帝的新装》示范课,以及进行了说课和“1+X课堂实施”讲座。第二天,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三国演义》阅读课和以“回归教师主体,实现文本突破”为主题的讲座。最后,著名特级教师魏星给我们上了“语言的联想”示范课。
为期两天的活动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尽管风格不一,课文各异,但却心有灵犀,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演绎出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这两天的学习令我大开眼界,我收获很多,感触颇深。尤其是窦桂梅老师的课令我回味无穷,感触极深。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总充当着课堂的主角,而真正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其实很少。而在窦桂梅老师的课上,她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教师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隐没了,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了、发扬了,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中,窦老师主要设计了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充分地预学、自学,给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和孩子共学,课后让孩子延学,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转为孩子学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伊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提出初读《皇帝的新装》,我的感受、我的疑问是什么。学生在课上纷纷发问,提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课文的写作方法、人物心理、课文主题等。这些就是窦老师教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孩子的质疑出发,窦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安排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解答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第二步则重点围绕皇帝、大臣、百姓等人物,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关系来共同学习,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第三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是“怎么写的”,抓住课文的语言、情节、情感、线索等,领悟《皇帝的新装》在写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点。第四步,组织学生表演童话。这样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学生的学,落实到学生的学,顺学而导,逐步深入,可谓简约有致,学生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三、强化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童话,展开联想。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在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则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的基础上,窦老师提出许多假设,让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我认为此环节的设置,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领悟,使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
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努力学习、革新和改进。而张学伟老师在《三国演义》阅读课上的侃侃而谈,令我深刻感受到一名有涵养的优秀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开动自己的思想,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学习,但是它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令我受益匪浅。
第四篇:语文阅读观摩研讨课有感
语文阅读观摩研讨课有感
昨天我很幸运能到贺高去听语文阅读观摩课,在那七节课里不仅欣赏到了赛课老师的不同风格和风采,更让我对语文的教学中对文本重视的思考。
我们在这次全市性的中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四节《明天不封阳台》和三节《七颗钻石》的观摩研讨课。参赛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与执教风格都各具特色,给观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留下了较深刻的印像。但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老师喜欢把德育问题放在语文课的重要地位,花了大量时间去跟学生讲,聊德育问题,却忽略了对语文课文文本的体现和重视。语文教学的基本应是文本,语文教学应以文本为“根”,适度超越,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最后应又回归到文本的整体学习上,这样才能更好的 构建阅读教学师生交往的新景观。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都熟悉,是啊,就如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作为公开的课也不能丢了文本而追求课堂表面的“喧闹与繁华”。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努力追求学生思维的跃动,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适度超越文本的语文课堂,能为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人格浸染、品格熏陶这些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学是可以很丰富的,但它并不体现在课堂表面的“喧闹与繁华”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地随着教师所指引的方向沉思默想、让自己的思维纵横驰骋。很多时候,语文课堂的“沉寂”也是一种美,因为那是思考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是思考的培育者,不是知识是注入者。”适度的文本超越要为这种课堂的思考美、丰满美服务。抛开文本一股脑儿超越文本,那是会留下“后遗症”的,但适度的超越是需要的,这也是对语文老师自身学识、感悟、创新、钻研教材、开发语文资源这些方面的能力的新挑战。观摩课对我感触非常深刻,让我不得不思考,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让语文教学洋溢着新课程的太阳气息,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浓浓的书卷气。我明白了智慧训练的目的在于造就智慧的探索,我想,这探索,既指学生,更指我们教师;我想,上好语文课,关键在教师。
第五篇:听泉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评优课有感
听泉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评优课有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习作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泉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六位老师的精彩教学,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这六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清了习作的本质特点,使学生懂得了习作原来并不神秘,而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个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下来的过程。
例如,任婷婷老师的《场景描写》 重视情境创设,设计有创意,以生动有趣的“你猜我演”这个游戏让学生用上“眼观、耳听、心想”来观察思考,并指导场景描写需要注意观察,使得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较好地落实了快乐作文,轻松作文的设计理念,写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葛琼丹老师的《选材独特的“金钥匙”》,别出心裁。她也为孩子提供了“金钥匙”:找独有经历,抓特别言行,换不同角度。孩子们懂得写作时可以换不同的角度,加上独特的感受,使文章写得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