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去台湾交流学习计划书
2016去台湾交流学习计划书
去台湾交流学习计划书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自我提升,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母校提供的赴台交流机会,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升和完善自我,不负此次交流。
(一)选择政治大学的原因:
1.政治大学是台湾地区著名的以文史研究见长大学,也是各大学校商学学生赴台交流学生首选学校之一,且其拥有充裕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2. 成功大学商学院的规模在国内商学院数一数二,不仅有坚强的师资阵容,更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提供学生理想的求学环境。在研究方面也深受学术界肯定。
(二)学习计划
1.我会在政治大学商学院完成所选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虚心请教管理学的各位教授,争取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我会在半年的时间内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努力利用政治大学的图书馆资源,搜集更多的资料,多听学术讲座,参加学术沙龙。
3.我还希望能拜访附近其他高校,与自己相关专业的同学和学者进行探讨,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和请教。
4.学期结束时,我将尽快返回母校继续学习。去台湾交流学习计划书 [篇2] 在前往台湾之前我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台湾的文化、生活等等,还有台湾学校的教学理念及我们所学专业的课程,给自己一定的准备,让自己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在台湾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而我的学习计划将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1)围绕着课题
通过之前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对此课题已有了较强的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对国外、港台一些类似课题的资料、文献也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还是感觉到了目前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的一手资料还很缺乏,所以希望能有机会前往台湾,接触更多的一手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此类问题的研究现状,从中汲取经验,得到些许启发,相信一定会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帮助。(2)围绕着毕业论文
我已基本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课程的学习,接下去的重心就是我的毕业论文,针对自己所学专业,并结合导师所负责的课题,我的论文选题初步定为“我国科学课程形成史”。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整体框架等目前只有一个初步的设想,而有关民-国时期的教育发展情况,是我的毕业论文不得不去探讨的一部分内容,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时期的资料在内地极为缺乏,所以希望能通过这次赴台学习的机会,能收集到更多这一时期的相关资料,同时接触更多不同的研究方式,了解更多不同的研究理念,从而使我的毕业论文能有一个更为清晰、成熟的思路,确定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整体框架。
(3)围绕着两岸教育(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现状的比较研究 赴台期间,我希望能走进台湾当地学校,与当地的中小学进行接触,了解台湾中小学的现状,并尝试着与这些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希望能与他们成为朋友,在将来进一步交流和沟通。在对台湾教育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选取一个相关问题,寻求两岸之间的比较研究。如能有机会赴台交流学习,将是我的幸运。虽然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我会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让这四个月过的充实、丰富、精彩。以下是我预期的做法: 首先,通过案例研究,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一些课程,认真做好听课
记录,并以此为基础,把这些课程或者某一堂课作为案例,进行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心得体会,也可针对某一具体案例写一两篇正规的学术论文。
其次,通过叙事研究,结合着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对相关的专家教授进行访谈,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研究。这样的一手资料对于我的研究是极具价值的。
最后,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在台湾很多国内所缺乏的一手资料,包括书籍、论文等等,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计划认真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
我希望能在完成自己学习计划的同时,能充分感受台湾不同于国内的文化,加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长。还希望能结交一些台湾的朋友,时常联系,时常交流,共同进步。去台湾交流学习计划书 [篇3]
(一)选择政大的原因:
1.政治大学是台湾知名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大学,在历史、政治、法律、外语等领域尤其知名。因此,充分利用台湾政治大学充裕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将是我这次赴台湾政治大学学习的重要原因。
2.我选择的政治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系所学术性质多元广博,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为一体,特别对我攻读博士学位时有利于学术视野的开阔。同时,该学院在台湾研究与大陆研究方面领域积累了相当的基础与教学研究成果。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在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希望这次能够到近代史研究所学习先进经验,汲取学术精华,为我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自己毕业论文的写作搜集更多的资料。
(二)学习计划
1.我会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完成所选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虚心请教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各位教授,向他们取经学习,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同时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和目前承担的一些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与他们交换意见,查阅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相关文献书籍。了解台湾学术界对于国共两党研究现状,已经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政治角力的研究成果,争取为课题成果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增加更多的史料和更强的说服力,并征求台湾政治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政党及政治制度变迁的看法,并撰写论文。同时争取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拜访陈永发教授,请教求学。陈教授是台湾政治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特聘教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望,也与我攻读博士计划方向十分接近。如果这次计划能够成行,我准备就自己将来在博士研究方向他虚心请教,并就我非常感兴趣的陈教授的著作《对于毛泽东的评价-从“伟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向他请教,与此同时,我还计划查阅政大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资料文献,了解台湾目前对于这
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自己毕业论文、国家课题和博士研究搜集更多的资料,让科研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3.我会在半年的时间内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努力利用政治大学的图书馆资源,搜集更多的资料,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和今后的博士学术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拜访政治大学社会科学部,政治学系,法律系,扩宽自己的学识领域,多听学术讲座,参加学术沙龙,和台湾同学就两岸文化、教育等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交流,并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努力提高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并且学习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学习。
4.我还会拜访附近其他高校,与自己相关专业的同学和学者就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和请教,就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撰写相关论文发表,并准备发表。5.最后,在我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学期结束时,我将尽快返回母校华东师范大学继续学习,完成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为完成国家课题和明年攻读博士计划做进一步的准备。我期待赴台湾政治大学的学习经历能够为我的求学生活揭开崭新的一页。去台湾交流学习计划书 [篇4] 我是xx-x,来自xx-x,xx-x班。
先简要说下我之前的受教育情况,1998年至2016年,xx-x,小学毕业;2016年至2016年,xx-x,初中毕业;2016年至2016年,xx-x,高中毕业;2016年至今,xx-x本科在读。
谈到赴台湾交流期间的学习计划,我觉得可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最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本专业的课程了。如果这一次我有幸能赴台湾交流的话,我会在那边尽最大的努力学好本专业的课。在选课时,一定要把北科大这边的大三下学期的课程全部选上,如果有些课程台湾那边没有的话,就克服困难,自学剩下的课程。并且,在那边上课的同时,也要及时到班上公共邮箱下载学习北科大这边的课件,力求做到两边的课程都努力掌握。
其次,由于大学之后我想出国读研,在台湾那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英语的环境。选课时,尽量选双语教学或者是英语教学的课程,这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很好地提前适应之后出国读研的环境。而且,据前几次赴台湾交流的同学说,那边的英语外教课也很好,所以,在平时学有余力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下英语文化,锻炼锻炼口语。
最后,如果这次能够赴台湾交流的话,我也会争取进入那边的实验室,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跟着台湾的大学的教授做一些科研工作,从基本的工作做起,逐步了解科研工作的过程,为之后的研究生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交流学习计划书
申请中国政法大学交流学习计划书
2011级新闻系朱姝113012
31学习计划书
选课计划
在大学中有了四次选课的经历,让我知道——选课并不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而选择一些相对好过的课程,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这样学到的才是自己的。选择中国政法大学可以在学习新闻专业之余涉猎法律和政治知识,增强新闻专业的针对性,并可以考虑向法制记者、政府线记者发展。
(一)选择与本专业新闻学相关课程
通过选择新闻编辑课等课程实现与中大的在校生同样的学习进度,保证自己的学分修满,专业更加熟练。
现代对新闻媒体人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新闻采访也强调对话、沟通、多文化等的采访策略,我相信,如果我在选择课程上侧重这些课程(比如传播的访谈、人际传播、文化间传播等)。
(二)选择“法律味”浓厚的传播课程
一方面我想了解关于法制的传播学,在新闻大类的学习中没有更多的侧重,而我想更为系统的了解法制记者如何报道新闻;另一方面,我想体验北京与南方报道新闻的不同,让我对比,找到自己的报道方式,也能帮助我提高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
(三)选择政法的新传新闻特色课程
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教学特色,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老师和课程,至于选择“特色课程”,我会选择我们学院没有开设的新闻学课程。去不同学校的意义也在于此,结合两个学校的课程,可以多方面的发展自己,为以后工作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学习计划
在上述发展重点的基础上,除了相关课程的选择,我会主动做到:
(一)开拓自我的学习机会:多参与演讲、讲座与学术活动等
在中大,我也经常去听一些老师、教授开设的讲座。我觉得这是了解一个老师的思想与他所研究的领域范围的最快途径。同样地,如果去了政法,我也会积极听一些演讲、讲座等学术活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是对自身不足的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改善和提高自己。
(二)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有机会从事一些社会服务活动。
新闻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在完善自己理论的同时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扩展公益视野:参与更多不同的公益社团与活动,与北京的学生多多交流等
(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新闻学强调社会关怀与服务学习的精神,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所属的社会环境变迁有所掌握,也应该关怀社会的公共议题与最终不同的族群文化。在学习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媒介素养:发现社会议题的能力,并强调服务学习的实践精神,在未来服务社会的新闻写作中体现社会关怀。
(五)业余的时间的安排:常去图书馆学习,同时多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加强外语能力
在外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语言等工具学科的学习。增强外语能力,利用在外交流的时间规划好自己的外语提高进度。
通过不同专业学科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媒介素养;通过不同人群的交往,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参加更多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自己的严格学习生活计划,是我这次申请交流的最终目标
第三篇:台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台湾世新大学交流学习心得
在我大学生涯的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我很幸运的能在学校与台湾世新大学的交流项目中申请到名额,和同样怀抱着热情与梦想的一群陕西理工学子一同来到了宝岛台湾来学习与体验。而人生就像坐火车,在不同的时间到达不同的站点,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路途。也许我们的人生就如同坐在硬座车厢里的众生相,经历着相同的终点却不同心理不同遭遇的旅途,我的台湾之行即是如此。很庆幸自己能和其他的20来为位同学一起在台体味交流生的学习生活,在台湾一学期的交流让我看到了两岸在教学、考核、课程学习上的不同模式,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次的台湾之行,让我觉得重要的是不仅仅是在书本知识上,更是在书本以外的社会知识、思想观念、以及更多方面的收获。
4个月的台湾之行,就这样结束了,既短暂又漫长,有喜也有悲;但在大学四年里有这样的一个经历,是我一生珍贵的回忆。4个月的台湾生活,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值得回忆;这的讲述的事情,但落笔写心得,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台湾的人,台湾的事,台湾的物,还有在台湾的我们„„
学习in 台湾
“台湾”这个名词长久被人们赋予政治敏感性,当初赴台也曾担心过是否能适应这种气氛和环境,去到之后发现这些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台湾同学老师都很好客,很关心我们。但由于我们并未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而是被统一安置在世新大学外设的世新会馆,倒要比学生宿舍住宿条件好很多。但由于在山上,每天上课要坐校车,去市里也要自己走一段路下来搭公车,比较不方便。另外这样很大程度上我们没能得到充足机会与台湾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交流。
由于在选课中有些课时间冲突或者其他原因被挤掉了,我一共选上了六门
课,分别是财务管理、行销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谈判与理论协商、管理者素养、策略管理。在台湾人们很重视知识文化产权,书本都卖得很贵,所以有些书我是找同学借来印的。在开学的第一周,各科老师都将教案的ppt档上传到校内网,我们可以直接登录下载,打印出来,方便课堂上的知识补充。
世新大学在设施方面,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资源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方面更多地注重同学的动手机会,个人能力展示、团队合作的培养以及实物操作能力,而且台湾的大学生更加独立,与社会的接触也更加紧密。台湾高校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并且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学习指导,这些都让初入宝岛,并对宝岛高校知之甚少的我们倍感温馨。让我深有体会的是,这边的学校及老师给与学生的不太像是“管理”,更像是“服务”,在很轻松的学校氛围以及分严密的考核管理制度下,学生更多的自住机会,很独立的负责自己的学习及生活。师生关系方面,台湾高校大部分师生关系融洽。尽管老师们在教学方面要求严格,但课后,师生之间的关系通常和朋友一般,不受身份的制约,相处得无拘无束。学校校长、老师经常亲身融入学生活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你能在餐厅的排队队伍里、校园路上、社团活动、操场等地方不经意的发现校长就站在你的旁边。
在课堂教学上,台湾地区高校的老师善于结合实际生活中简单易懂、幽默风趣的范例,将一些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且总体都站在一个国际的视野,无论是举例分析还是课本的教材,很多都是当下实事。老师上课时,通常不会照本宣科,教授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经常会讲授学生未涉猎的课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老师上课方式比较轻松,整个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课堂教学形式,基本上以ppt讲授为主,影片欣赏、小
组讨论,或偶尔的机会出去参观学习为辅。学校图书馆藏书种类齐全、编排有序,台湾地区各大高校图书馆网站已经合作互通,学生可以通过本校图书馆网站借阅其他合作学校的图书馆馆藏书籍。学校还设有信息服务中心、多媒体中心,以最大的可能满足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使学生学习涉猎的领域更全面。
娱乐in台湾
这次去台湾的机会很难得,尽管学习的任务不轻,但在确保学习的情况下,只要有空,我们几个同学都会到台湾的其他地方走走看看。一般我们都会利用周末时间去一些近的地方游览,在节假日时间会稍长一些,我们就回去一些较远的地方游玩。
感觉除了少数像台北101那样现代化的建筑,这里更多的是原始的自然
风光与人文风情。台湾的自然景观虽说没有大陆的壮观、震撼人心,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景色有不同的感触,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感受大自然美丽,一样让人感动。而且台湾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做得不错,环保意识也很强,无论是市区还是风景区,地面都是很干净的。我们大陆虽然有很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区,但因为环境保护得不好,导致很多美丽的景观都被破坏了„„
台湾的旅游也确实做得不错,在一些交通枢纽站都会提供一些免费的观光地图,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学生和一些喜欢自助游的背包客。回来之际还不舍得扔掉,全部整理好打包回来。四个月的细细品味,一辈子的美好回忆,我将永珍藏。
其他的感受
1.环保意识强
台湾地区的学生环保意识较强,校园卫生干净整洁。由于大部分台湾技职院校都实行劳作教育,加上学生环保意识强,所以,校园时常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2.社会秩序良好
不管是教学楼的电梯旁,或是公交车的站台边,看到的不是拥塞,而是一种自觉排队的社会秩序。
3.言行文明有礼
学生待人很热情、有礼貌、讲秩序,在学校里,无论是吃饭还是购物,学生堆里、老师圈里,耳边随处都能传来几声“谢谢”。身临其境,很容易就被他们的“谢谢”所感染。这不仅是出于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素质的体现。
我院学生非常珍惜这段到台湾学习的经历,他们选修的课程比台湾地区学生
多、学习更勤奋、考试成绩大多名列班级前茅,而且每个学生都变得很健谈,也大大提高了社会鉴别能力。
4、服务业做得好
在我所到的地方,不论是餐饮、服装、还是其他的服务行业的店里让人感受到的是,对顾客的尊重和各种人性化的服务。特别是,服务生的态度真的让人很开心的消费。在很多细节方面的设置,多体现出了高服务品质与水准。给我影响深的就有,我们住的世新会馆的门卫叔叔,看到他总是很开心的对我们笑给予我们真诚的关心,我们能感觉到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很享受工作的过程。
5、台湾和大陆
那一年,我所感受到的台湾
作为北京联合大学的交换学生,我有幸到台湾的大学参加了为期半年的研修学习活动。快乐的日子过得总是太快,转眼已经真的离开台湾了,这个小岛带给我的,是在心中暖暖的回忆,能够温暖全身的善良美好。来之前对台湾有过千百种幻想,他们是不是真的像媒体所说的那样?当你置身在台湾时,你会发现,他们的脚步没有北京街头的那种繁忙,每个人洋溢出的轻松与惬意是大陆的人无法感受的。时隔一百四十个日日夜夜,我又回到了大陆,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那些记忆中的点点滴滴都汇集到了一起,每一份记忆都是那么清晰,感动,兴奋,温馨,激动。
我习惯每天都看到可爱的同学和老师写的东西;我喜欢和你们聊聊最近的生活;我欣喜你们是如此信任我才愿意和我分享一些心事;我相信我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需要彼此支持彼此鼓励。台湾,在我眼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岛那么简单,因为它承载着我许许多多的回忆、留恋和梦想。这让我从心底深刻的觉得,无论我付出多少代价,都是值得的。我想写的感受太多了,也许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只好总结了一些我感触最深的几个方面来写。
一、热情有礼的台湾人
到了台湾之后,好像整个人都变得单纯了很多,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出去旅游,如果遇到困难,找人帮忙似乎从来不是一件难事。他们对你绝对不会有任何戒心,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早餐店吃饭,顺便问问老板附近的超市怎样走,其实很短的路程,老板居然拿纸和笔把路线完整的给我们画了出来,还怕我们找不到路把电话号码留给了我们;还有一次我们逛夜市比较晚回学校,没有等到末班车,有一个陌生的阿姨把我们亲自给我们打电话叫计程车,陪我们一直等到计程车过来并送走我们才回家;我们去花莲旅游的时候有个室友的一件衣服落在了旅店里,老板亲自跟我们联络,并把衣服寄到了学校。
在台湾你完全可以不必担心不小心把手机钱包落在餐厅或是任何公共场所,你可以放心的做完自己的事情再去取,因为捡到你东西的人会自觉的放在服务台。
台湾的人民都非常有礼貌,他们上下公车的时候,都会对着司机打招呼和说谢谢,司机也会主动对你说谢谢和再见,并且等公车的时候都是非常有秩序的排队,绝对不会拥挤着上车。在你买东西的时候甚至是买一杯热茶,店员都会热情的对你说谢谢,不管我们在哪里,遇到的都是笑脸的迎接和耐心的接待,这让初到台湾的我们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是渐渐的我们已经熟悉这种热情,回到大陆后,自然的感到非常不适应,冷漠的服务人员,彼此隔阂的心,不敢帮助别人担心受牵连的路人甲乙,都让我感受到我们和台湾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二、特色鲜明的大学教育
我们作为交换生不只纯粹是文化知识的交流,文化知识的交流只是一种学习,而人文方面的交流才是一种对个人的升华。既然幸运的交换到了台湾,自然而然的就要感受一下属于台湾的气息。
我们选修的许多课程的教材都是英文原版,比如选择权市场与金融市场,老师上课用的讲义是英文,考试的题目也是英文表述,虽然这对习惯于中文学习的我有些不习惯,但是对我来讲也是一种挑战与学习的动力。老师通常会结合国内
外的案例教学生,上课内容充实不枯燥,形式丰富多样。
不同于大陆高校的上课方式,台湾的老师很少给同学按照课件或者课本一板一眼的讲课,而是让我们自己走出校门去体会实践,比如我们选修了一门行销管理课程,老师给我们每个小组一千元去采购东西拿到校园卖,虽然是炎热的夏季,但是同学们却准备的热火朝天,从前期的行动策划,采购预案,到自己去采购东西寻找买家,定制行销方案营销商品,最后做财务报表,写心得总结得失。
我们分工合作,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我们不仅赚到了很多钱,也从实践中真正的体会到了行销的意义,有许多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操作起来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有的小组卖西瓜汁,但是由于保鲜商品的限制,怎样冷藏,怎样把冰块安全的运到学校最简单最方便,怎样搭配口感最好,用什么容器装西瓜汁最干净卫生,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最后我们每个组都要上台报告,每个人都总结这次行动的得失,我们不仅自己有很多感想,还从别人那里汲取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行动中,就不会冒冒失失,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这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老师给我们钱,让我们自己分小组去旅行。但前提条件是行动前必须要定制一个完整的旅行策略,预先想到你在旅行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还有旅游经费,交通安全,行程规划等安排。提交你的策略之后,就可以出发了,我们去的地方可进可远,可以是美食之旅,购物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甚至爱心之旅公益之旅,只要你觉得有意义,就可以去做。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借此机会还可以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和更多彼此交流的机会,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这一次次的行动培养了我们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彼此相互宽容和信任的心态,我们学会了怎样尊重不同文化的人,我想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很感谢能有这个机会来接受这样不同的教育方式。
我们大多数课程的考试都是以小组报告的形式,但不同于大陆传统的ppt演讲,而是给了我们更多发挥的空间,比如商务英文课,老师让我们做一份关于介绍一个企业品牌的报告,我和三个台湾同学一组,我们准备了一场英文的fashion show,以一场模特表演来展现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ppt只是一个辅助的部分,还有的小组以表演自编自演的广告的形式来展现品牌,丰富多彩的表演充分发挥了同学的想象力,使我们的期末报告不仅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还使大家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了。台湾的大学,考试很少有笔试,都是做报告,会在开学初或平时布置任务,期末时老师根据小组展示评定成绩。两边学习方式虽然有异,但是对于大陆学生来说,学习很轻松,没有太大的压力。
三、两岸学生上课情形差异很大
在台湾,第一节课早上八点开始和大陆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中午放学和下午上课之间的时间间距很短,所有的学生大多没有午休的习惯。在大陆我们推崇学生追着老师学,但是在台湾,却是老师追着学生学。这里的老师就像朋友,学生上课可以吃东西,老师还会提醒学生慢慢吃,这在大陆几乎是不可以想象的。老师课下还会请同学们吃饭聊天,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好。老师和学生互动很多,一般上课一两天就可以叫出很多学生的名字。老师们上课也很随意,站讲台,坐桌子,还时不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台湾的高等教育水准吸引了许多港澳,东南亚甚至欧非国家的学生来就读,因为这种比较开放的环境,台湾同学的思想一般都自由开放,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非常丰富,有人参加系队,有人参加协会,有人参加社会的义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外面有兼职工作,他们和社会的关系很紧密。
不过,台湾的课堂纪律没有大陆高校好,上座率一般只有50%,而且学生上课时吃饭、睡觉、出入教室的较多,教授们好像也习以为常,只要不是太过分,一般不会出言提醒。一个班大约40人,只有10多人会认真学习,所以考试时的平均分也比较低。
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台湾的学校是允许学生带宠物来上课的,所以有时候会发现有同学在座位上抱着小狗或拎着小兔子,晚上有很多同学在学校操场带宠物散步和聊天,但是尽管如此,我们的校园环境也会维持的非常好,因为他们都会自觉随身携带垃圾袋,不会弄脏校园。
四、台湾的性平等教育
这是我不得不说的一个方面。因为除了专业必修课以外,我还选修了一些大陆没有开设的课程,比如“产业创新设计”和“性别与亲密关系”还有“职业伦理与生涯规划”。
有些课程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大陆与台湾的差距所在。台湾从民国八十六年起,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每学年应至少安排四小时以上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教育课程。在这个社会,由于学生从电视上耳濡目染的得到一些不正确的两性观念,课本中对男女角色的刻板刻画,学校深知两性平等教育刻不容缓。校园中有很多标语都是宣传两性间应该相互了解与尊重,体认两性平等的重要,并将之融入生活中。台湾的性平等指数排名在世界第21位,而中国大陆却远远的排在第79位,我们之间的差距清晰可见。
性别与亲密关系的课程中,让我们学会怎样在生活和职场中保护自己,怎样把意外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如果有自己不能排解的压力应该找什么机构去寻求帮助,怎样去处理自己的恋爱关系,甚至去模拟和练习怎样表白怎样分手,怎样看待同性恋,我们一开始认为这些是不需要通过课程来教育我们的,但是我们通过表演和讨论,真正的认识到我们两性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怎样经营爱情是一门艺术,学习怎样把对自己对他人的伤害减到最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台湾的夜市文化
台湾的夜市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夜市多发源于交通枢纽、庙口等市集处,通常为各地发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摊满足了来往人群的口腹之欲,长此以往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口碑相传,夜市的名气也不断大了起来。“有吃又又玩”是夜市的一大特色,除了小吃外,夜市更给周围街区带来了商机,各种饰品店、服装店、百货公司不断发展,不仅要满足你的胃口,还要满足你对各种mit(made in taiwan)特色商品的欲望。
多么贪婪的想法啊!
六、美好的环岛之旅
我们几乎每周都会出去旅行,半年的时间从台北的北海岸到台中再到国境之南,台湾的最南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但反而走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想去的地方越多。有时候并不明确下一个目的地是哪,会带着怎样的信仰和心情出发,但就是会不顾一切的上路,去让自己见到更多的美景,感受更不一样的生活。
这半年的时间,我学会了旅行,而不是旅游。那些无可名状的精度和纬度组成的坐标点见证了我心灵的成长。离开熟悉的地方,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着陌生的面孔和景色,那种新鲜感和兴奋,只有你在路上,你才知道。
他们不关心世界上又发生了什么国际新闻,也很少去想未来的学业、工作。台湾学生读研究生的并不多,他们很爱玩,不喜欢做功课。尽管如此,在他们身上,我却看到了一种最简单的幸福,那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不去想未来的种种纷乱,身在此刻就热爱此刻。不去想太多的利益权衡,只是单纯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遇见过的台湾同学里,有休学一年为了自己的小手工生意的女生;有大二时重新考大学的男生,只为了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都让我深深感动。
很羡慕台湾同学,他们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大部分家庭都有三个小孩,独生的很少。他们和家人、朋友一起,热爱着生活,就像热爱美食一样。回头想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放慢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只顾着看远方而忽略的周围的风景呢?
如果要我对这次台湾之行做一个评价的话,我可以用“不虚此行”这四个字来形容。的确,不同的生活环境让我有了很多不同的体验,也使得我在思想观念方面有了很多的改变,短短的四个多月里,我经历了许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也让我有很多新的体悟。这次台湾之旅对我来说不单单只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更是一个深刻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在确立我的人生观上,我也由模模糊糊渐渐走向清晰。新的环境,不同的面孔让我更加明白了我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勇敢的去追求我想要的东西,我想,这就足够了。
仍然记得当我们结束这一学期时大家分别的场景,我们彼此拥抱祝福,这段时间我们在一起太久,感情建立的太深厚,以至于分别时百感交集,甚至有的男生也开始流泪,也许有的人我们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但我们彼此都会永远铭记对方,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美好回忆。回到大陆后我依然会用facebook,msn还有各种方式和台湾的朋友和老师保持联络,我很幸运能够遇见你们,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和老师们,正是因为有你们和我一起,所以我的台湾之旅才更完美。
以交换生的名义赴台求读,虽无留学之名,却近乎留学之实。我的求学经历,我的困惑和喜怒哀乐,将必然为以后赴台留学者所延续并感受......从此以后,台湾在我眼里不再是一个岛那么简单,因为它承载着我许许多多的回忆、留恋和梦想。篇三:台湾交流心得报告
about me, about my dream!(这是一份简单的心得体会,但它蕴涵着一颗真诚的心,以及一份实现梦想的渴求与自信。)
亲爱的温州大学外事处老师:
您们好!
首先,向外事处老师们辛勤的工作、对交换学生的关心致以深深的敬意!同时也真诚的感谢在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关于交换生学习心得”的您!
当然,我也深深感激学校给予我到台湾学习交流的机会,以及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开阔眼界的机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关于我在台湾生活、学习的简单而又朴实的心得感想,但它蕴涵着笔者一颗真诚的心,以及一份“爱温大,爱东华,爱台湾,珍惜交换生活”的情感与留恋。
任霞桑,来自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2011年,我走完了四年美好的海南大学之路,伴着青春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继又踏入三年温州大学的求知之旅;2013年9月,我进入了台湾东华大学,以交换生名义进行交流、学习与感受。这次赴台交流的机会,对我来说是人生的另一个篇章,因此我以“过着在台湾,在东华最后一天”的心情珍惜着这4个半月的每一天。
在去台湾之前,我了解的台湾,是祖国美丽的宝岛,是中华民族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了解的东华大学,学术氛围浓烈,以“自由、民主、创造、卓越”为校训,并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宏观的国际视野及应对各项事务的能力。作为一名温大人,我梦想着走进这座象牙塔,感受它的温暖,它的热情;同时向它展示我的母校,一个教会我思考的温大,一个明白梦想之可贵并总是给予我无穷力量的温大。同时,我梦想自己和所有交换生一起,搭建一座桥梁,让台湾更爱祖国,让大陆更懂台湾。
再去台湾之后:
★学业收获
九月,开学伊始,刚入台湾的我,首先对当地风土人情及历史进行了解和调查,进一步丰富我对东华、对台湾的认识。
课程学习:首先,我以“民间借贷”、“公民教育(通识教育)”为主题,收集台湾学者对台湾民间借贷、公民教育、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做足充分准备。其次,我利用在台时间对我所感兴趣社会学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与学习,学习社会学系课程,阅读台湾本土学者的专著及文献,例如《劳动理论》、《台湾变迁》等,并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向他学习《量化研究(spss)》,尤其是spaw statistics 18.0的具体操作与运用;向莊致嘉老师学习社会阶层理论、社会文化资本理论等。第三,东华大学的通识中心每学期课程丰富多彩,我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学校提供的本学期的通识课程、学术会议及活动。最后,还参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关于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系列讲座和研讨会议活动,让我收获颇多。
专业学习:这四个月,我最重要的工作是阅读专业文献,在泛读中塞选精读著作,并撰写读书笔记。例如黄俊杰教授的《大学通识教育探索:台湾经验与启示》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同时,我联系当地的导师,浏览学校网站,争取了台湾当地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年会,听取大家言论,了解国际前沿热点。在上述基础上,认真钻写自己的毕业论文初稿。
在临近离开台湾之际:我利用两个月时间,设计问卷,进行学术调研,并且撰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一篇,争取发表高质量期刊。
总之,经过四个半月的交换学习,本人最大的感想便是:东华的交流学习,提升了本人的专业学术研究;开拓自我的学习机会;完成自己原定的读书计划,积累了台湾的学术成果;与台湾学生多多交流,扩展国际视野;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人情感受
如果说交换生纯粹只是文化知识的交流,那未免就舍本逐末了。因为文化知识的交流只是一种学习,而人文方面的交流才是一种对自我的升华。
到了台湾之后,我返现自己好像整个人都变得单纯了很多,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出去旅游,如果遇到困难,找人帮忙似乎从来不是一件难事。他们对你绝对
不会有任何戒心,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早餐店吃饭,顺便问问老板附近的超市怎样走,其实很短的路程,老板居然拿纸和笔把路线完整的给我们画了出来,还怕我们找不到路把电话号码留给了我们;还有一次我们逛夜市比较晚回学校,没有等到末班车,有一个陌生的阿姨把我们亲自给我们打电话叫计程车,陪我们一直等到计程车过来并送走我们才回家。在台湾你完全可以不必担心不小心把手机钱包落在餐厅或是任何公共场所,你可以放心的做完自己的事情再去取,因为捡到你东西的人会自觉的放在服务台。
台湾的人民都非常有礼貌,他们上下公车的时候,都会对着司机打招呼和说谢谢,司机也会主动对你说谢谢和再见,并且等公车的时候都是非常有秩序的排队,绝对不会拥挤着上车。在你买东西的时候甚至是买一杯热茶,店员都会热情的对你说谢谢,不管我们在哪里,遇到的都是笑脸的迎接和耐心的接待,这让初到台湾的我们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是渐渐的我们已经熟悉这种热情,回到大陆后,自然的感到非常不适应,冷漠的服务人员,彼此隔阂的心,不敢帮助别人担心受牵连的路人甲乙,都让我感受到我们和台湾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旅行意义
作为交换生的我们几乎每周都会出去旅行,半年的时间从台北的北海岸到台中再到国境之南,台湾的最南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有时候并不明确下一个目的地是哪,会带着怎样的信仰和心情出发,但就是会不顾一切的上路,去让自己见到更多的美景,感受更不一样的生活。
在台湾,不得不说的是其“夜市文化”。台湾夜市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夜市多发源于交通枢纽、庙口等市集处,通常为各地发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摊满足了来往人群的口腹之欲,长此以往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口碑相传,夜市的名气也不断大了起来。“有吃又又玩”是夜市的一大特色,除了小吃外,夜市更给周围街区带来了商机,各种饰品店、服装店、百货公司不断发展,不仅要满足你的胃口,还要满足你对各种mit(made in taiwan)特色商品的欲望。
在我四个月的台湾生活中,让我感知到的关于生活与旅行最大不同之处, 就是旅行会让你拥有更细腻和丰富的感受去看世界,如果我没有离开家,就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人怎样去生活,就不知道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我会对着镜头自己
这半年的时间,我学会了旅行,而不是旅游。那些无可名状的精度和纬度组成的坐标点见证了我心灵的成长。离开熟悉的地方,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着陌生的面孔和景色,那种新鲜感和兴奋,只有你在路上,你才知道。
★结语
离开台湾近几个月了,回想四个月在宝岛的生活,仿佛如昨兮一般。想念台湾,仅此四字已不能完全表达我内心复杂的情绪,幸运的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在台湾学到的??美丽的台湾,让我见识了一个别样的生活世界,求学在台湾将是值得我“炫耀”一生的经历。
如果一定要我对这次台湾之行做一个评价的话,我可以用“不虚此行”这四个字来形容。的确,不同的生活环境让我有了很多不同的体验,也使得我在思想观念方面有了很多的改变,短短的四个多月里,我经历了许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也让我有很多新的体悟。这次台湾之旅对我来说不单单只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更是一个深刻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新的环境,不同的面孔让我更加明白了我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勇敢的去追求我想要的东西,我想,这就足够了。从此以后,台湾在我眼里不再是一个岛那么简单,因为它承载着我许许多多的回忆、留恋和梦想。此致
敬礼!
任霞桑 2014年3月8日篇四:赴台交流学习心得
赴台学习心得
第一次来到宝岛台湾,第一次来到云林,第一次来到云林科技大学,我感受到了她的美。
依然很清晰的记得那天在码头老师的叮嘱,可转眼间来台求学已经快一年了!虽然对这里的饮食不是很习惯,但我还是亲身体会到了不同的思想,包容的文化,以及美丽的宝岛风光。云科大坐落在台中的云林六斗县上,置身校园真正让我的感受到了小森林般的美景。同时也感受到了云科大浓重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有着与大陆学校迥异的教学方式和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亦师亦友的课堂互动,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务实结合,我每一堂课都在参与。的我们一些大陆交换生一起游台北,这趟旅途,使我们收获了快乐和友谊。
宝岛人民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很热情。台湾的食物偏甜,这是我饮食不习惯的最大因素,在饭馆里,我一说话,老板便问道“你是从大陆哪里来的?”然后就和我聊起来,一边说着自己心里的大陆一边问我许许多多关于大陆的问题,老板就很热情的招待我,让我倍感欣喜。对于初到台湾的我,走在台北的街道上,问路是必然的,每次问到台湾的民众,他们都会非常热情的为我指路,甚至有一种巴不得拉着你的手带你到目的地的热心在里面,真的很感动。在这里我们也很幸运的结识了本地的大学生,虽然素不相识,但他们为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台湾的风土人情和异域景点,从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台湾人的善良和包容。
在台湾学习期间,有对大陆亲人的思念,虽然牵挂对岸,但在这里的学习生活也时常被温暖包围,云科大的老师为我们各方面考虑的都十分周全,根据我们的一些习惯安排了一些旅游项目,也多次提醒我们在这边一定要注意安全,很感谢这里的老师,是他们让我们在这里有了家一般的温暖。
短短一年的赴台交流学习结束了,虽然我们的交流学习时间只有两个学期,但却开阔了我的眼界,培养了我的自立能力,也让我对台湾有了更加深刻更加正确的认识,也提供给我一些对人生新的看法。这趟台湾之行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不
仅仅是学习到了文化知识,还收获了友谊和感动,看到了祖国宝岛的美丽景色,真是不虚此行。感谢大学给了我这次难得的赴台学习机会,让我能到宝岛学习不一样的文化知识,也感谢大学的老师一路悉心的照顾。愿海峡两岸合作交流愉快,并能更长久的合作,给两岸更多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感受彼此不同的文化,让两岸同胞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2015年10月20日篇五: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白蓉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台湾的技职教育已逐渐转型成欧美技职学校的形态,台湾技专学校在不断追求改制与升格的同时,技职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已引起科技大学的兴趣与注意。本人有幸在2013年3月19日-3月28日参加了在台湾科技大学举行的“2013甘肃及黑龙江高等技职院(校)专业教师台湾短期学习研讨计划”。为期十天的短期学习收益颇丰,受益匪浅,感受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收获与体会
(一)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以“教授应用科学及技术,养成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分二年制、四年制。二年制招收专科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四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合格者。
(二)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 通过台科大前校长陈希舜所做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报》,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台湾科技大学成立于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为台湾第一所技术职业教育高等学府。建校之目的,在因应台湾地区经济与工业迅速发展之需求,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同时建立完整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占地44.5公顷,校本部位于台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号,1982年成立
2001年在台湾地区筹划之研究型大学(大学研究所基础教育重点改善计划)中,成为全台首批之9所大学之一。自2005年更在教育部门所推动“五年五百所顶尖大学”计划下,遴选为适合发展成“顶尖研究中心”的11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该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班研究生,凡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相关学系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所规定资格者,都可以报考本校硕士班。此外,针对长期在社会就业且具硕士班报考资格人士,本校部分系所也设有硕士在职专班,提供回流教育管道。凡修毕各所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经考试及格者授予硕士学位。
台湾科技大学目前设有工程、电资、管理、设计、人文社会、精诚荣誉及智财学院等七个学院下设23个系,另设有台湾建筑科技中心、企业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研究中心和综合性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
台湾科技大学至今各系所毕业校友已达约62,000人左右,毕业生出路包含留学继续深造、在台深造以及投身于产业界。由于实作经验丰富,理论基础完备,工作态度认真,毕业校友担任政府要职、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及企业主管者众多,深受各界的肯定。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09年的世界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排名全世界第351名,在台湾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台大,清大,成大及阳明,并且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四百大名校的科技大学。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10年的亚洲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在亚洲大学排名前56名的大学。
(三)创新、弹性、规范、师资、激励、氛围
以上六个词是本次台湾行我的最大感受。
1.创新(创意)
首先,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几位教授的讲座中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位会越来与不值钱,已经失去了它的象征意义,学生在校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三年后,甚至更久。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在校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就已经没用了。所以,他们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给他吃鱼,不如教他钓鱼”。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再鼓励采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
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是他们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用台科大营建系黄兆龙教授的话说“创新应用于未来”,“聪明不是单项教的,要让学生自己做,就会越来越聪明”。另外,在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要巩固自己的实力,还要学会“合作”——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台科大建筑系施宣光教授所创的主动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提出,没有竞争是不会有合作的,一个人的人格中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同学,因为以后在社会中,他们可能是合作对象,也可能是竞争对象。
其次,正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更勇于创新。台科大的学生先后在参加的世界级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是因为源于创新。创新使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减少上课打瞌睡,动手使他们知识味蕾越来越强。本次培训学习过程中,恰逢台科大校庆,所以学校举办了各种活动,其中就包括校园创意大赛。走在台科大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包括自己创造的新型感应式路灯、各种人文雕塑等,虽然很辛苦,但可以感受到,他们乐在其中。2.弹性
台科大在整个教育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工作量考核、课程建设方式、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首先对老师的评价是从教学、研究、服务和辅导四个方面评价,除了对新进教师有要求外,学校并不要求四项均衡发展,可以先自我评估,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发展。其次,教师基本的工作量,以副教授为例,要求一学期每周两门课,约6学时,但若与企业有合作计划或要发表论文、出书等,可以减少基本工作量,这样,就有
更多的时间做科研了。第三,在课程建设上,台科大每个系都设有系评教委员会和课程委员会,各课程委员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评估某课程是否需要再开或进行升级发展。课程设置改变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若老师觉得有必要更改,就可以向课程委员会提出申请,在经过课程委员会讨论,上报系里。课程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系里自行产生。第四,教师的授课方式上,学校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所授课程性质及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对于实训课程,每个学生所做项目,要么是老师给出几个课题,学生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自由组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找课题来做,这样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很开心。第五,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学校也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来订。
3.规范
除了在上述几方面学校有很大的弹性以外,对学生管理方面却十分规范。如专门有学生住宿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扣一定的分值,当到达某一标准,将勒令学生不准在校住宿。在校园内,学校不准穿拖鞋等。在校园中张贴公告,必须附有“准许张贴”的字条,上附有张贴起止时间和截止时间,截止时间后一日内要求必须清除。
4.师资
5.激励
首次是对教师的激励。无论是台科大,还是明志科技大学,都建立了一套奖励办法,激励教师多做科研、发表论文、出书等。其次,对学生,鼓励他们多动手,若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将给予奖励。另外,取得证照不是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之一,而是对取得证照的学生按等级给予奖励。
6.氛围
有很强的人文、文明氛围。
第四篇:去台湾的注意事项
2014年11月,我随众信去往了台北,在台北自由行了5天的时间,下面把我去台北的一点小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从行前说起:去台湾旅行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台北市是台湾地区“中央政府”所在地,简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与新北市接壤,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与传播等的中心。西界淡水 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东西宽处20.5公里,南北长约28公里。辖16区,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 265万余。面积位于台湾第16位,人口位台湾第4位,人口密度为台湾第1位。这里是台湾近代历史的发展舞台,集许多台湾文化与人文地景之大成。台北为台 湾的核心城市。也是台湾的工商业中心,全岛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都总部设在这里。语言:中文普通话 时差:无时差
货币及兑换:1人民币元=4.6743台币;1台币=0.2139人民币元
当地都使用台币,台币在中国银行即可兑换,需要提前一天预约,第二天拿着身份证去兑换即可
台币的面额最大的为1000元,其次500、200、100(元)为纸币,50、20、10、1(元)为硬币
电压及电源:110v,和大陆的插口一样,带不带转换插头都可以
借记卡、贷记卡:Visa、Master大部分地区均可用,银联的借记卡在商场或者免税店都可以刷
行李重量:国际、内陆航班:托运行李每件均不得超过20kg,随身行李不超过5kg 所携物品限制:香烟2条,雪茄50支,烟草250克,酒1瓶 酒店提供洗漱用具、拖鞋等,客人无需自备
最 佳旅游时间:台北的旅游季节是春秋两季,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4月为台北的最佳旅游时间,尤其以10月到12月为佳,此时的平均气温在22°-26°之 间,舒适宜人,台北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每年5月底-9月为夏季,炎热潮湿,12月中-2月为冬季,气温不会很低,但是比较潮湿,给人以阴冷的感觉。购物:台湾特产很多,最有名的有阿里山茶、维格饼家的凤梨酥和鸳鸯绿豆糕、迪化街的干货、少数民俗的手工制品、珊瑚、宝石,不胜枚举 通 讯:移动的用户拿着身份证和手机还有200元,在国内的移动营业厅办理国际漫游即可,短期是30天,到期内自动关闭国际漫游。或者手机余额200+,直接 拨打10086申请开通也可以。PS,手机如果没有流量关闭的功能,需要在出发前和10086申请关闭流量,去台湾走流量非常费也很贵。也可以出关后在服 务中心办理“台湾大哥大”,非常方便,6天的自由行,新台币500元即可办理,分为ipone版和普通sim卡版,计价是和台湾市话标准一样的,而且可以 无限上网,另外赠送30分钟的国内,比开通国际漫游划算。
搭乘台北捷运有几点注意事项:
1、台北捷运运营时间为6:00-24:00,24小时服务热线(02)2181-2345
2、捷运站内全区禁止吸烟,另有禁食区禁止饮食及咀嚼口香糖
3、各个限购票当日有效,隔日作废
4、宠物需要放在可以携带的特质笼内(警犬、导盲犬除外)
5、捷运第一节及最后一节车厢禁止使用手机
台北捷运票制:
有单程卡、台北观光护照一日券(二日券、三日券、五日券、猫空一日券)、悠游卡三种
1、单程卡:最低票价为20元,最高票价目前为65元
2、台北观光护照一日券(二日券
310、三日券440、五日券700、猫空一日券):票价为新台币180元,不退不找,在购票当日可不限次数及时间搭乘捷运各线和公交
*猫空一日券:可一日内不限次数搭乘猫空缆车、捷运各线路及公交(新台币250元)
3、悠游卡:出席购买新台币500元,含400元搭乘费用可抵扣,具有加值功能,每行程依票价扣除,可在便利商店及特约商店小额付费。
台北市内公交线路发达,除了一般公车、捷运接驳公车,还有山区公车、休闲公车、市民小巴等,班次频繁几乎所有地方都可以到达。收费采悠游卡收费与投现收费。车票以分段计价,共分为1-2段,1段票全票价新台币15元,2段票全票价新台币30元。
台北县市、基隆市都有互相连接的公车线路,所有的公车都是空调车,部分长途车是以特定的计价方式计费,若是使用悠游卡,只要转乘(不论公车转捷运还是转公车)都可以享受8元的优惠,但是台湾公车的班次间隔比较长。
在台北坐公车即便是在车站也是需要招手示意的,因为台北公车上人比较少,而且间隔时间长,大部分司机都会在每站即将到达的时候问一声是否有人下车,车上也 有摁钮,乘客如果需要下车就摁一下,如果司机问了没人应答或者没人摁摁钮,车站也没人招手,司机就直接开走了„„
在台北坐公交还需要注意一点,分为上车刷卡计费或者下车刷卡计费,电子指示牌在司机座位的上方,需要上车时确认,有的车司机也会在上车时发给乘客一张票据,下车时根据路程的长短刷卡计费,和大陆是不同的。愉快的台北自由行之旅就要结束了,谈一点我自己个人的切身感受:
台北是个很多元化的地带,各种城市元素在这里都能找到,虽然是不大的地方,不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备都一应俱全,台北人非常有礼貌,很热情很友好,在台北很难生的起气;
细节方面特别能体现人性化,捷运站里很方便就能找到游客服务中心,还有育婴室,捷运站出口、商店门口处处都有放雨伞的塑料袋以免把地板弄脏;
街道特别干净,垃圾桶不太好找,最好随身携带垃圾袋;
等不起公车,还是坐捷运比较方便;
台北温泉很有名,也很值得一泡,最好带上泳衣,价格很实惠并不贵;
台北很多景点都可以盖章,准备个空白本子,可以随到随盖,很有纪念价值,101、台北故宫博物院还可以给家人、爱人、朋友邮寄明信片,很有爱~~ 711遍地都是,里面也有wifi,上网很方便。
很想去的北投、阳明山、西门红楼、迪化街这些都没有时间,觉得在台北放上6-7天比较合适,然后再坐着高铁去台中、台南、肯定这些,台湾很适合自由行,没有语言障碍,即便在任何攻略都没有做的前提下,依然可以玩儿的很好~~
第五篇:台湾申请学习计划书
入台学习计划书
一、赴台学习缘由
1、本人接受大陆教育十数载,对大陆的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渴望去台湾的大学感受不同的人文、地理、学术氛围,以其对自身的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2、本人所学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看,台湾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热爱自己的祖国,也渴望了解“台湾”—这个迟迟不能回归祖**亲怀抱的孩子,它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记载和研究状况。
二、台湾学习计划
我欲申请台湾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研究所硕士二年级课程,即将申请的专业是“近代中国变迁”。
1、课程选择
欲选修东华大学历史系的《近代中国国际关系史专题》、《国共关系史研究专题》《大陆史学研究》、《近代中国与日本专题》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从新的角度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同时深入了解台湾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除了选修专业课程以外,同时准备加选2-3门人文、地理的课程,进一步系统了解台湾的文化和地理。
2、自我学习
在台湾读书期间,除了修读学校的专业课程以外,还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去图书馆多读书,每周读一本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写好读书笔记。参加学校和社会举办的高水平论坛和学术研讨会,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多接触台湾的档案史料,做好笔记。参观台湾的历史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加深对台湾历史的了解。
3、课外活动
充分利用在台湾学习的机会,走访台湾原住民,了解台湾的文化,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访和记录,如果需要将会用相机拍摄一些短的纪录片,帮助大陆学子进一步了解台湾文化。学习台湾的语言和文化,争取在学习的半年内学会讲台语,同时可以正确的认识和书写繁体字。
三、学习总结
在从台湾返回的前一个月,对台湾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整理学习资料和读书笔记,对参加过的学术论坛和研讨会进行总结,对于在台湾拍摄的一些照片和纪录片进行总结。期待在台湾学习的半年内自己的学术水平、文化素养、对繁体字的掌握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都有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