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片段教学及评析

时间:2019-05-13 01:5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倍的认识》片段教学及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倍的认识》片段教学及评析》。

第一篇:《倍的认识》片段教学及评析

《快乐的动物》片段教学及评析

教学分析:

《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中的教学内容,是 “倍”的概念的起始课,在学生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快乐的动物”主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材把“倍”作为学生的生活概念来处理,没有下“倍”的一般定义,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例,体会倍的含义。

本片段教学的认知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会用图示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情感目标是体验“倍”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发展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片段教学中应注意:第一次让学生摆圆片时,教师一定要作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加强操作的目的性,这样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过程分析

环节一:摆一摆 体会“倍”的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支铅笔横放在桌面上,然后拿出你们的小棒或小圆片,一根小棒或一个圆片代表一只动物。动物有几只就摆几根小棒。请你在铅笔的上方摆出猴子数,然后,在铅笔的下方摆出鸭子数。(教师稍停顿,作巡视状。)

【实时点评】教师给出清晰的操作要领是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操作的前提。

师:要知道“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先要知道小鸭的只数里有几个小猴数?

(说明:这时会有少数学生不知道分哪一个数,怎样分?因此,需要有人引领。)

师:有小猴和小鸭2个数,你们是分哪个数的?为什么要这样?(教师稍停顿,以示让学生思考。)

生1(教师模仿学生说):分小鸭。生2(教师模仿学生说):因为是看小鸭的只数里有几个小猴数,所以就要分小鸭数。

师:真聪明!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分一分,分完以后,和你的同桌说说“小鸭的只数里有几个小猴数”,你是几个几个分的?(教师稍停顿,以示让学生思考。)

师:这位女生说有2个小猴数,是3个3个分的,旁边的男生你有什么要补充?哦,你说因为猴子有3只,所以这样分,还有补充吗?(教师稍停顿)。

师:你说得对,如果把3只小猴看作一组,那么鸭子的只数里有2个这样的一组,因为6里面有2个3,也就是小鸭数里有2个小猴数时,我们就说“小鸭数是小猴数的2倍”。

板书:小鸭数是小猴数的2倍 【实时点评】:这一过程是这个片段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有序、有目的的操作活动来建立数学模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教师只有将知识的条理层次剖析出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使学生通过活动来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效的。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验到有序思维的方法。到这时,引入“倍”的概念已是水到渠成了。

环节二 :试一试 加深“倍”的认识 师:现在请同学生们看看“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请同学们先利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两种小动物的只数,再试着像刚才那样分一分、圈一圈或者算一算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把你的方法和结果说给小组的伙伴听。(教师稍停顿,作倾听状。)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生1(教师模仿学生说):我用2个圆片表示松鼠的只数,用8个圆片表示小鸡的只数,我先把松鼠的2个圆片圈起来,再把小鸡的8个圆片2个2个地圈起来,我发现8里有4个2,所以我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生2(教师模仿学生说):我画2个星星表示松鼠的只数,再画8个星星表示小鸡的只数,我8个星星每2个分一组,我发现能分成4组,8里有4个2,所以我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师:哟,说得真不错,掌声鼓励。【实时点评】:这里是一个巩固、理解新知的过程,因此,可以让独立操作,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然后通过交流,达到对知识的梳理效果,同时也使得人人都有动口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与人交

流能力,更加符合人性的需求。通过汇报,了解到学生对“倍”的概念基本清楚,因此,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算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动手已经求出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除了用学具摆,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谁先说?老师请最后排的那位男生来回答。

生(教师模仿学生说):老师,用除法算。

师:算式怎样列?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教师模仿学生说):8÷2=4,8表示8只小鸡,2表示2只小松鼠,4表示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实时点评】:由于经历了前2次分的过程,学生能感受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将较大数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因此,会说出用除法计算。

师:其它同学有与他不同的意见吗?没有的话,请你和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教师稍停顿,作巡视交流状。)

师: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来解决?

生1(教师模仿学生说):摆圆片。生2(教师模仿学生说):画图形,分一分,圈一圈。生3(教师模仿学生说):列除法算式。师: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简便? 生(教师模仿学生说):我认为列除法算式比较简便。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两个数量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量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量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实时点评】:发现一个结论,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了解它,就是让他们自由地说说,并且这也是大班教学的一个策略,它能最大范围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预到学习活动中。

整体评价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片段教学。通过巧手摆一摆,大嘴说一说,引导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积极思考、探索。让学生一步一步认识“倍”的含义;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片段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倍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本片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让学生动手做,能很好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第二篇:认识倍教学设计

“认识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青岛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及6、7、8的乘法口诀后教学的,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凯蒂做了2个中国结,菲菲做了6个中国结,引出“倍数”的含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我认为教“倍的认识”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从而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达到融会贯通。再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会用小棒摆正方形吗?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在规定时间摆得多? 生: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小棒摆正方形。师:谁愿意说说你摆了有几正方形?是几个几? 学生预设

1. 我摆了1个正方形,是1个4。2. 我摆了2个正方形,是2个4。3. 我摆了3个正方形,是3个4。师:摆3个正方形为什么就说是3个4?

生:因为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是1个4,摆2个正方形就是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是3个4根,也就是3个4。

师:把4根小棒看成一份,有3个4根,就有这样的3份。像这样3个4根,还有一种说法,你知道怎么说吗?.生:3个4还可以说成4的3倍。(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教师可直接说)

师:因为每份是4个,有这样的3份,所以3个4也可以说是4的3倍。谁能像老师这样说?(指名说)

生:“3个4也可以说是4的3倍”。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师:2个4还可以怎样说? 生:4的2倍。师:1个4呢? 生:4的1倍。

师:哪位同学摆的是4个正方形,你来说一说? 生:4个正方形就是4个4,也可以说成是4的4倍。师:摆5个正方形呢?

生:5个正方形就是5个4,也可以说成是4的5倍。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生:几个4根就是4的几倍。

师小结: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就是以4根为一份,有几个4就有这样的几份,就可以说成4的几倍。

师:现在请同位看着黑板说一说:几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几倍。师:下面我们来做练习。(1)○○○ ○○○

()个为一份,2个3就是3的()倍。(2)□□ □□ □□ □□

()个为一份,4个2就是2的()倍。师:如果2个为一份,有3份,还可以怎么说? 生:2的3倍。

师:如果3个为一份,有5份,还可以怎么说? 生:3的5倍。

(二)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1.出示例3.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多少个?

师:第二行有多少个呢?请你独立思考,动手摆摆看。师:要求第二行有多少个,就是求什么? 生:第一行的4倍是多少。师:第一行的4倍是谁的4倍? 生:2的4倍。

师:求2的4倍还可以怎么说? 生:求4个2是多少。师:怎样能清楚看出是4个2?

生:以2个为一份,2个2个地摆,摆4份。师:怎样列式呢? 生:2×4=8。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求4个2是多少就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小结:以2个○为1份,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就是有这样的4份,就是有个2,求4个2是多少就可以用乘法计算。2.变式练,猜一猜: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多少个?

师:如果把第一行的2个○变成3个○,第二行也是第一行的4倍,猜一猜第二行摆几个?为什么?

生:第二行摆12个,列式为3×4=12。

师:这两题第二行摆的都是第一行的4倍,但摆的个数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生:第一题求的是2的4倍,第二题求的是3的4倍,第一行的数不同,所以它们的4倍也就不同。

3.出示做一做: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5倍。

第二行摆多少个?

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要求第二行摆多少个,就是求第一行的5倍是多少,也就是求3的5倍是多少,3的5倍就可以转化成5个3相加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来计算,3×5=15。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怎样算? 生:转化成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1.拍一拍。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认识了倍,现在,老师想和一个最认真的同学玩一个拍手游戏,谁来?(请一名学生上台)请听要求:(1)我拍×××,你拍的是我的两倍。(与一名学生互拍。)(2)现在我们一起拍,听:老师拍××,你们拍的是我的4倍。

(3)同位的同学玩一玩,一个说要求,一个按要求拍手,要注意节奏,开始!2.猜一猜。

师:为了表扬大家,姜老师带来了很多水果!喜欢吗? 课件出示:有梨、香蕉、菠萝等。

(1)梨的.4倍是西瓜的个数,猜一猜:西瓜有多少个?(2)菠萝的3倍是苹果的个数,苹果有多少个?(3)西瓜的3倍是草莓的个数,草莓有多少个?(4)你们刚才是根据什么知识这么快就知道水果的个数? 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师: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提出像刚才那样的问题吗?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3.画一画。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厉害,会摆、会说还会算,你会画吗?现在,请拿出练习单,按要求画一画。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认识倍了吗?学会了倍的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 1个4 4的1倍 □□ 2个4 4的2倍 □□□ 3个4 4的3倍

○○

○○ ○○ ○○ ○○ 2×4=8

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 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 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揭示课题:倍的认识)【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 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

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这么简单吗?

【评析: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图上圈一圈,有利于学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有利于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3.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课件出示下图:

谈话:你觉得下面的哪一幅图是表示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是3倍、还是2倍呢?先认真地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学生小组内交流。

设疑:看来,在圈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去圈?得根据什么来圈?

【评析:教师提供反例,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和思辨,使学生认识到黄花不是随意圈的,要根据蓝花的朵数来圈,从而加深对“倍”的理解。】 课件出示:12朵黄花,没有红花。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引导:大家觉得有困难吗?

小结:看来1份红花有几朵太关键了!

提问:那就让你来猜,你猜猜红花可能是多少朵,再说说你又会怎么圈? 提问:如果红花有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在练习纸第3题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交流:谁来说说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了?

追问:如果把1份红花有4朵、6朵,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又会是怎样呢? 完成练习纸的第4、第5题。

交流:你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

提问:如果红花只有1朵,黄花还是1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我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地圈一圈,再告诉我答案。

交流:你能说说脑海中是怎么圈的吗?

设疑:如果红花是12朵,黄花也是12朵,现在它们的倍数关系又怎样呢?

交流:孩子们,黄花一直是12朵,那为什么两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出示上述蓝花3朵、4朵、6朵、1朵、12朵的5幅图)

【评析:创设变式情境,不断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让学生在困惑中感受“1份数”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谈话:孩子们,我们每人的信封里,都有一些圆片,你能摆一摆,表示第二行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吗?摆完的同学可以跟小组的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请学生做小老师介绍方法。

提问:还有不同的摆法吗?或者你还想到了什么不同的摆法?

追问:咦,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都是表示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怎么你们用的圆片个数并不一样呢?能具体说说吗?

小结: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个数确定了,第二行就摆这样的几个几。设疑:那如果要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该怎么想?5倍呢?10倍呢?

【评析: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都是表示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为什么用的圆片个数却不一样呢?以此推动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完善对“倍”的认识。】

四、总结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

4下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请注意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生齐拍你

们拍了几下怎样计算

师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倍”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大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来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第三篇:倍的认识教学评析

落实理念 发展学生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评析

滦平县第四小学 孔英利

王立娜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是二年的一节概念课,在学习“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是加法结构,是数量的求和与比多比少,“倍”的概念虽然与学生学过的“几个几”相类似,但它涉及到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而这部分知识是本册学习的难点。理解两个量或多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需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乘法结构,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

这节课,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四学三查两反思”教学模式为引领,给学生独学、组学、展示学习和巩固学习的时机与平台,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收获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环节谈谈设计意图和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一、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进学生探究新知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王老师创设听歌曲说信息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量之间的数学信息,从数量间比多少、求总和,过渡到倍数关系。首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说说6只大象和2只小象的数量关系,我们发现有的孩子是能说出倍数关系,说明他们在生活中对倍有接触,有自己的理解,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但这种理解可能有对有错,不是十分准确和完善。本节课第一次自主学习:请同学圈一圈、填一填,独立探究大象与小象的倍数关系,借助操作使数量关系更加直观,更易体现,本次探究可以说是尝试,是试做。第二次自主学习:是学生经历了独学、组学、班级展示学习,明白了“是几倍”要看有“几个几”,或看“有这样的几份”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学习内容难度加大,小象这一“标准量”或“一份数量”变化了,而大象数量不变,这次探究是带着思考,带着方法来进行,获取新的发现。学生要动脑思考:都是12只大象,为什么大象和小象的倍数关系不一样,进而使学生感受到“标准量”的重要性。对于独学,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误区:必须要有前置性小研究,仿佛学生课前不完成小篇子就不是自主学习,甚至有的课牵强附会,为了有小研究而去设计。实践告诉我们,独学要以问题为主线,以启迪智慧、拓展思维为目标,既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完成。《倍的认识》一课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不适宜课前安排,就放在课堂中。我校生本学案中增加了“自主学习内容”一项,也就是说每一节课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因为独学是组学、展学的基础,这项内容有的在课前完成,有的则需要在课堂中完成。

二、带着体验带着问题开展组内学习,实现兵教兵共提升的目的。

小组内的互助学习,既可结对帮扶,也可分别交流,达到深入探究、形成共识的目标,这个环节既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及团队精神。

本课中共有三次组学,两次在4人大组中交流,均体现在探究新知环节,要求通过组内交流,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我们要求凡是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总结什么、注意什么,防止假合作。第一次组学要求: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第二次组学要求:交流答案和想法,想一想说一说都是12只大象为什么倍数关系不一样呢?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可操作,有的说、有的想,人人有事做就是有效。另外一次组学是在巩固测评环节,在2人小组、即同桌中交流答案与想法,同时相互检查,订正改错,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

三、展示学习促进生生交流互动,提升认知。

“展示学”环节分为组内小展示学和班内大展示学。本节课有三次小展示,三次大展示,小展示在组内完成,大展示由教师指导、小组组长主持与全班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时,组员分工十分重要,按照弱者先说的原则,使得人人有展示机会,切忌组长一人包办代替。展示环节最能体现生生互动,课堂的精彩生成往往在这里体现。第一次大展示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对“3倍”的理解,既有看几个几,也有看几份,看几组,看几圈的方法,促进孩子从不同角度建立“倍”的表象。第二次大展示,孩子们总结出确定倍数时要找好一份数或看好标准,这是确定倍数关系的关键。我们要求展示学习时,学案上要体现教师点拨提升的要点,比如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呈现关键性知识点、学法优化等。

四、巩固学习、及时检测,大面积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都知道,数学课在习题设计上下功夫最具实效。以往我们通常是题目一道道分别呈现,弊端是教师扶着学生走,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以“课堂检测”的形式组织学生巩固学习,加之及时评价反馈,使学生更感兴趣更投入,也更能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便于查漏补缺。王老师共设计了4道题目,一、二题属于基础题目,三题属于变式题目,四题是综合题目。习题设计层层深入,如1题直接分好份数的,2题没有分份数,3题引发学生思考正确辨析,进一步巩固知识要点,4题培养学生灵活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道自主创作题目,体现了主体性、开放性、创新性,促进学生全方位理解倍这一概念。

五、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能力很重要。

我们教师上课后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优点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有什么经验,有什么遗憾等等,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理,学生们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进步,有什么不足,有什么感受,课堂检测中做错题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正过来等等。思则进,不思则退。所以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要在每一节课中培养。

六、教师点拨调控是关键。

生本课堂中,教师说的少了,但是要点到关键处,说到点子上,适时激励评价、适时作为参与者质疑提问,适时总结提升或者讲解,生本课堂充满开放性和生成性,在不同班级上课会出现不同情况,所以我们有一个共同感受,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才能驾驭生成的课堂。而学情调查是教师调控课堂的关键,三次关键性学情调查是随机的、灵活的,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节奏。我们要求教师在个案补充中必须记录三次关键学情调查情况,以便于更好的以学定教。

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点拨作用的发挥,生成资源的利用,有效关注学生,激励性评价等。

建议:

1.深入领会模式实质,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由关注教转变关注学,由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思维发展,活化模式,不僵化。课的好与坏看学生。

2.扎实深入备课是基础。无论按照什么模式上课,把握教材永远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心中有数,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也是枉然。教师要由教知识点转变为教知识的要点,进而教学学生学习与思考。

只有专业地读教材——深入备课,用心地读学生---了解学情,才能智慧地读课堂----在课堂中应用自如,有效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015年12月25日

第四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及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会倍的含义,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倍”

1.出示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看屏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红萝卜,胡萝卜还有白萝卜,生数数量)观察地真仔细!

师:刚才他找到了3种萝卜,分别是胡萝卜,胡萝卜有几根?(2根)还找到了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出示)

2.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

师: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这三种萝卜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吗?

生说“多与少”的关系,倍的关系等,从而引出倍。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倍(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初步认识“倍

师:听说过倍吗?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生: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能不能摆一摆、圈一圈,让我们一眼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生摆,圈红萝卜,数)

小结: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这样的3个2根(板书),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

师:谁还能像他这样完整地说?同桌互说,一起说。

2.进一步感知“倍”。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的?(圈一圈),那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找一找其他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再填一填,学生汇报,小结)

3、想象推理,认识“倍”。

(1)师:(课件出示图)看,现在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轻轻地数一数,有几个2根?(6个)那么我们可以怎么说?(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2)师:现在呢?(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出示)

(3)师:如果白萝卜有9个2根(一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9倍)

(4)师:你还能继续接着往下说吗?(如果白萝卜有10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10倍……)

(5)师:如果白萝卜有20个2根呢?几倍?(20倍)有50个2根呢?(50倍)100个2根呢?(100倍)

(6)师:你有什么发现?(白萝卜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课件出示)

二、改变标准,理解“倍”

(1)师:(课件出示图)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现在有几根胡萝?(3根)那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

(2)师:大家都认为是2倍?谁来说一说怎么看出是2倍的?

生:因为胡萝卜有3根,红萝卜有2个3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

(3)师:他是把几根胡萝卜看成一份(3根),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

(4)师:都是和6根红萝卜在比,为什么一会儿是2倍?一会儿又是3倍呢?

(5)师:我们来看,刚才的一份是2根,现在的一份是3根,每份数发生变化了,倍数也就发生变化了。

(6)

拓展提升

师:(课件出示)胡萝卜变成了3根后,白萝卜的根数还会是胡萝卜的5倍吗?

生用小棒按要求摆两行,叫一生在黑板上摆

师:和你们摆的一样吗?(一样)你发现了什么?(有一根多出来了)

师:有没有办法能改变一下小棒的数量,使他们俩成倍数关系?生:添一根……

不断减少小棒的数量,发现1倍的关系

三、练习巩固,应用“倍”

1.出示花朵图

2.出示绳子图

3.出示圆片图,找倍数关系(凌乱到有序)

四、总结反思: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描述:一种是“相差”,“相差”关系学生已经学过;另一种是“倍数关系”,倍数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本节课教学“倍”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

(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重点是建立“倍”的概念,难点是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关系。“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刚刚和乘法交上了朋友,对乘法有了一些认识,今天要认识一个新的概念“倍”,这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飞跃。“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从而引导孩子们主动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2、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少,所以学生要理解“倍”是较难的。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让学生比一比,摆一摆,数一数,通过这些直观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和已学过的知识“几个几”联系起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解倍的概念。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活动中学习数学

第一层: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再现“几个几”的旧知,为学生认识“倍”做好铺垫,将对几个几的认识转化为对倍的认识;

第二层:通过圈画练习,建立几份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发现有几份就是几倍,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倍的概念;

第三层:通过小兔和小狗拔萝卜中的对话,使学生理解“我拔的萝卜是小狗的2倍”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

第四层:选择孩子们喜欢的事物,研究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并运用倍的概念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2、能运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概念

1、学习数学经常要和图形交朋友,每个同学都有8张圆片,请同学们用这8张圆片任意摆两行,观察两行圆片的个数,你能发现那些数学问题?

2、老师也摆了一组

看到老师摆得你又想说什么?老师摆的时候有一个规律,你看出来了吗?

2、两种数量在比较的时候,除了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比法,就是“倍”。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倍”这个朋友。为了认识“倍”我们一起来摆苹果好吗? [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相对比较开放的问题情景,通过让学生比较,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得到的。]

二、建立“倍”的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

1、老师摆两个苹果,我把这两个苹果摆成一堆,请你摆这样的3堆,看谁摆得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是3堆苹果。

2、把老师摆的看成一份,你摆的是老师这样的几份?是几个几?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说成你摆的是老师摆的3倍。谁试着说一说?

3、这回老师摆了3个苹果,请你摆的是老师的4倍,想一想你们应该摆的是几个老师那么多?

4、说说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的和老师摆的是什么关系?

5、老师摆两个苹果,如果你还是我的4倍,你应该怎样摆?

6、说说你根据什么这样摆?为什么同样是4倍,刚才是12个苹果现在却是8个苹果?

7、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摆苹果认识了“倍”,下面请同学自己试着摆圆片。(1)第一行摆两个白圆,使红圆的数量是白圆的5倍。

(2)自己确定白圆的数量,使红圆的数量是白圆的3倍。

8、刚才通过摆我们认识了倍,知道了“倍”是在两种事物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学生通过摆一摆这一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和已学过的知识“几个几”联系起来,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倍。]

(二)通过圈一圈进一步认识“倍”

1、出示:

请你试着圈一圈看看红圆的个数是白圆的几倍?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为什么3个红圆圈一份?(是根据白圆的个数圈的,白圆是几个,一份就是几个)

2、出示:

现在试着圈一圈看看红圆的个数是白圆的几倍?(2倍)这回为什么6个红圆圈一份?

3、请同学试着圈出下面的红圆是白圆的几倍?(1)

红圆是白圆的()倍(2)

红圆是白圆的()倍(3)

红圆是白圆的()倍(4)

红圆是白圆的()倍

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同样是12个红圆,为什么出现了1倍、2倍、3倍、4倍、6倍、12倍。

[通过圈画练习,建立几份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发现有几份就是几倍,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

三、能运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1、刚才我们认识了倍,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出示:小狗:拔了三个萝卜

小兔说:我拔的萝卜是小狗的2倍(用图片出示)(1)小兔拔的萝卜和谁有关系?(2)小兔说:“我拔的萝卜是小狗的2倍”这是什么意思? 师:小兔拔的萝卜和小狗拔的萝卜数有关系,小兔说:“我拔的萝卜是小狗的2倍”就是说小兔拔的萝卜有2个小狗拔的那么多,小兔拔了2个3,就是3的2倍。

2、我们可以怎样列式求小兔拔了几个萝卜? 2×3=6或3×2=6 观察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4只小象

小猪的只数是小象的5倍(用图片出示)

(1)你能提一个问题让大家算算吗?(小猪有多少只?)小猪有多少只怎样算? 4×5=20或5×4=20(2)走了一只小象,小猪的只数还是小象的5倍,现在小猪有多少只? 3×5=15(3)小猪仍然是小象的5倍,这句话没变,为什么小猪的总只数变了?(因为和小猪有关系的小象变了,一份变了,小猪的只数也变了。)

4、出示:熊的只数是青蛙的3倍(用图片出示)(1)青蛙有2只,熊有几只?怎样计算?(2)青蛙有4只,熊有几只?怎样计算?(3)小熊3只,青蛙有几只?

[通过小兔和小狗拔萝卜中的对话,使学生理解“我拔的萝卜是小狗的2倍”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拓展学生对“倍”的认识

1、出示:(1)3只小象 6只小鹿

小鹿是小象的()倍。(2)2只熊猫

6只小鹿

小鹿是熊猫的()倍

(3)3只小象

12只兔子

兔子是小象的()倍

2、出示:2个西瓜、3个梨、4个香蕉、9个桔子、12个草莓。你能选出有倍数关系的两种水果,用倍说一句话吗?4个人互相说一说。

3、(1)2个西瓜,香蕉的个数是西瓜的4倍,香蕉有多少个?

(2)2个西瓜,苹果的个数是西瓜的6倍,苹果有多少个?

(3)赛车模型一架5元,飞机模型的价钱是赛车的3倍,飞机模型多少元?

(4)我今年6岁,哥哥的年龄刚好是我的2倍,哥哥今年多少岁?

4、(1)给同学准备3张不同大小的纸,通过折一折、叠一叠、找出他们其中的倍数关系。(红色纸是黄色纸的2倍,红色纸是绿色纸的4倍)

(2)在黄色之上可以花4个苹果,那么,在红色纸盒绿色纸上可以画几个苹果? [练习中不仅仅是在巩固“倍”的概念,而是充分地给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巩固“倍”的概念的同时,为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做了适当的渗透]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石景山二小

赵燕

下载《倍的认识》片段教学及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倍的认识》片段教学及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快来看,这几只小兔多开心呀,秋天到了,这几只小兔在田间忙的不亦乐乎。他们收获了很多萝卜,请仔细观察情境图片,你知道他们采了几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倍,对于学生来说时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解决问题进行了分割,分层教学。《倍的认......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倍的概......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倍,是小学阶段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北师大版教材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学学习了乘除法之后,学习这个概念。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上这课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番禺区水濂小学 李剑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

    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