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高三生物复习教法总结
新课标高三生物复习教法总结
江西上高二中
晏迟红
***
江西省从2008年9月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标。由本人主持,上高二中生物教研组申报课题《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法探究》(编号CF08-012)于2008年11月经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批准省级立项,2010年10月完成省级结项。2011年6月,江西省新课标第一届高考即将拉开帷幕。本人在上高二中任教这一届理科班生物教学,高
一、高二的两年的新课教学,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因为每周的课时不多,也同时进行了《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法探究》的课题研究,促使自己和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一道对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探究,确实获得了不少宝贵经验,经过课题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设想、讨论、计划、实施、再讨论、总结等步骤的一次又一次的实施,才使课题得以顺利结题。
现在这一届学生高三一年的生物学习又将结束。在这一学年里,我们课题组成员没有因为课题已结题就“各自为战”,而是继续通力协作,发扬团体精神,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教学。当然,我们也得对这一年的高三复习方法作出总结,为今后的高三复习提供一些依据,减少走弯路。以后的每一届再进一步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高三生物复习方法,既有利于老师,更有利于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高中生物新课标新课的教学,我们掌握了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主要特点:(1)课程核心知识突出、结构更严谨、内容更集中,新增了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选修模块几乎都是老教材没有的内容。(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生物学的中心环节;(3)强化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如结合具体内容,安排了“方法介绍”“提出假说”“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小栏目予以指导,将建构模型的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4)课后练习和章检测题设计得更加科学、实用、灵活。除了内容标准的变化外,“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上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作为中心环节,重体验、重过程、重发展,引导创新与实践。在高三生物复习的过程中,针对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特点,我们突出了以下方面的教学:
⑴科学发展史的教学
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中,详细介绍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心法则”的发展和完善、摩尔根遗传学基因学说的建立、证明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促胰液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生物科学发展史,我们通过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体现科学课程、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方法等知识点。这些科学家的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史,重温科学家探究的历程,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怀。⑵构建知识网络的教学
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生物相对物理、化学而言,感觉知识点较多且零碎,解生物题时,考查的知识点知道的就容易,不知道就难。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掌握生物基础知识还不够全面,存在许多知识漏洞,解题过程中就会总出现“卡壳”,因此高三生物复习中,我们强调学生在完成每一模块的复习后都必须进行该部分知识网络的构建,通过画出知识网络图,找寻自己存在的知识缺陷。只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心做,遇到疑难问题,通过自己翻课本查资料、同学相互讨论或问老师,直至弄懂,效果比专门看书和课堂听老师讲好得多,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爱问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反映经过知识网络的构建,能使自己很快把基础知识记牢,而且能够形成一个知识整体。
⑶常考必考重要知识点的针对性教学
新课标生物分为五个模块的内容:①细胞与代谢模块②遗传、变异和进化模块③稳态与环境模块④实验模块(考纲规定20个实验)⑤选修模块(Ⅰ生物技术实践模块、Ⅱ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打乱教材顺序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必修Ⅱ和选修Ⅲ的基因工程等联系紧密地内容合并在一起复习,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再如把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比较复习,使学生能清楚地区分;讲“假说—演绎法”就把教程中应用实例列举出来: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②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③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假设并证明: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学生也就能从根本上接受并应用这种科学方法。
⑷实验分析、设计能力的教学
生物学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来的,应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将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体现出来。高中生物新课标在这方面是做很好的,好多知识,就以该知识点的发生、形成或探索过程开始的。这样布局,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为学生对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借鉴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专门设立一个实验专题,首先通过实验录像让学生掌握考纲规定20个课本实验的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要熟悉这些实验的基本操作,通过对实验的深入分析,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并理解其方法和原理;再就通过训练卷、周考卷、月考卷的实验题训练,总结出实验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⑸记忆性知识点的教学
不少生物题的解答都需要先记忆知识点内容,才能灵活答题的,尤其是选修Ⅲ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的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以及生态工程中,要求记忆的知识真不少。我们将生物新课标教材中的记忆性知识点归纳成结论性语句让学生去记,减轻了学生不少负担。
⑹提高高考生物解题能力的教学
学生解答生物试题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就是学生的强化训练,在不断的“纠错”过程中,使能力得以提高。我们知道题目的精心选择还需要教师的精心批改和评讲作为后盾,否则效果要大打折扣。练习批改时一定要进行认真的统计,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地去评讲。对于错误率高、难度大的综合性题目的评讲,可将其独立的知识点拆分开来,精确讲解其本质,准确分析错误原因,正确纠正理解误区。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习题,应注意考虑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因此,我们在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坚持精选、精练、精评,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而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复习效果。
现在,学生已进入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正在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每堂课的选修Ⅲ15分专项训练或者6个选择题30分专项训练,还有每周的理综模拟训练,等等。从学生的训练结果中找出学生的不足,老师再有针对性地把相关内容讲解透彻,这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今年是江西省新课标实施高考的第一届,针对新课标的高三生物复习与原来老教材有相同之处,当然也有许多的不同,毕竟新课标教材在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等方面与老教材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不断探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新课标生物教师。
参考文献:
《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第2期、第4期
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第二篇:高三生物复习总结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总结与反思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根据本学生的实际和高考复习的目标,我们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一轮复习安排到周,分工明确,要求统一,从资料审查,校对,删减,习题及考试训练题编排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全组成员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对高中阶段几本教材为学生做出总体规划,选修教材为保证得分点,必修一和必修三为得分重点,必修二为突破高分的难点,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目标,如尖子生达到85分,重本生达到70分。
二、仔细研究《考试说明》及近年高考试卷,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仔细研究《考试说明》,认识清楚两项内容:一是内容和能力的要求,明确“考什么”;二是深入研究对考纲的解读,特别是试题的分析,明确“怎么考”。同时,我们还比较了最近三年的考试大纲,特别是实施新课改前后考纲的变化,找出了其中的不同,通过研究这些不同,更加准确地把握新高考的方向。在准确把握大纲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教材和教学大纲,及近年理综试卷的变化,特别是新课改理念在高考中的体现,以指导我们的平时教学,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研究使我们明白新的高考试题已经完全不可能仅仅凭过去传统的记忆——重复式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它的核心不单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而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连贯性、敏锐性和精确性的全面测试,目的就是要将考生熟悉的题目撇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考查。“题海”战术所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下了一些功夫:
① 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立足基础的指导思想十分明显。基因突变、食物链、营养级和种群的概念,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年年都有涉及。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在复习课中,不少教师喜欢用括号的形式把知识点的有关内容括起来,认为这就是知识网络,其实那只是概括了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是某个知识点或某方面知识的具体化而已。我们认为要把它扩展为一个知识网,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这个网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知识点的外延就是与农业生产中作物增产、温室效应、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联系起来。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达到精确(要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精巧(学过的知识要用得上、用得准)、精炼(要形成知识网络,使书本由厚变薄,最后要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同化到自己的观念中)。② 突破高三教学重难点
(1)精选精练 注重“变式”
题目必须做,但绝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避免陷入到题海中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选择有助于提高能力的习题进行训练,促使能力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对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变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我们一轮复习编排的滚动检测,严格按考点和大纲目标要求编排,对临界生安排培优补差训练,在对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选题,侧重基础,起到激发和鼓励学生的作用。(2)记录错题 吃透“经典”
可以说错题是复习过程中的精华部分,因而要求每个学生建立错题集,不仅是记录答案,更要认真分析错因,写出解题思路。一道试题答错,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知识记忆不牢,可能是读题、审题不仔细,忽略了关键字、句,误解了题意;还可能是由于表达不准确、计算失误等原因。不少学生在应得分与实得分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还因为考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解题时粗枝大叶等不良习惯的非智力因素。总之,记录错题,回顾错题,可以帮助自己总结经验,让自己领悟出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研究近十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吃透高考经典题,对高考经典题要做到“慢学制胜”,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务求“吃透”,使同类问题规律化,零散知识网络化,解题思路清晰化。对高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更要细心加以揣摩、分析,一定要寻找出自己的答案与它的差距。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能够进行知识间的迁移与灵活运用,有助于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表达能力的提高。(3)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
对于同一试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达到殊途同归。在解题时,当你通过一种方法找到正确答案后可以再思考一下,是否还有别的思路?如果有,是否更为简捷?平时复习解题时,充分考虑各种解题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是很有帮助的,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一条路走不通迅速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我们在教学中特别强调没有规范的解题思路就没有规范的答案,要求学生每一类题目都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答案反推过来检验过程的正误,进一步规范解题思路。要求学生平时结合典型习题自我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③、改革课堂教学,加强生物科学素养(1)适当调整复习内容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加强学科内综合: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概括、综合、归纳形成知识链,进而构成知识网。我们将教材知识结构重新组织,分成这样几个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工程,生物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进化与基因工程,生物与环境,实验专题。还通过问题的形式组织教材复习,如: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亲代与子代有什么联系?等等。B、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生物学的热点,主要是指哪些影响最大、几乎人所共知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而不是指偏、难、怪的内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联系实际则是将生物学知识与生命现象、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保护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C、加强探究性实验设计和解题思路的训练,先各个环节逐一击破,然后综合强化,让学生有一套完整的解题套路,从而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大大提高得分率,同时节省考试时间。对高三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只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切忌超出大纲要求、超出高考内容的范围、超出高考试题的难度和知识深度的要求滥加拓展。例如:复习遗传和变异时,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就不要涉及,对各种遗传概率的计算也要适当控制难度。(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法要灵活多变,要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我们采用问题讨论式、学案引导式、探究过程式等不同形式的教学。如我们每周一节复习示范课,备课组每位成员轮流主讲,要求从不同侧面突出个人教学亮点,解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困惑,同时为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一步步推导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多采用学案引导式的教学。在探究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我们都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高三的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3)准确把握尺度,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一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生物高考命题不考虑直接从课本中取材的比例,复习时应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得意;得法于内,受益于外。教学中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和科研的热点问题都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二是深度与广度的关系。要广挖坑,不要深挖井。今年考过的明年不一定会考,也不一定不考,今年没考的也不一定明年必考,复习时知识面必须广泛覆盖,但是难度要控制好。三是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根本,但资料不能缺,而且要博采众长。一本资料往往是几个有名的人编写的,一本书就是一个智囊团,多看几本书等于请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你备课。当然粗制滥造、只为赚钱的资料现在也很多,我们用的资料经过精心挑选才使用,决不被资料牵着鼻子走。四是陈题与新题的关系。题目都是用来检测或训练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载体。新题测试价值高,但陈题的训练价值也高,不必一味求新,关键是要有针对性。五是考试与练习的关系。谁都知道练球和比赛是两回事,考试和训练也是如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需要考但不能“以考代教”,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考试、练习都必须注重讲评,讲评比考练更重要,讲评要从试题立意、命题角度、干扰项的确定、解题思路等方面分析,通过讲评一道题,让学生弄懂一类题。
四、教学反思(1)、教师平时教学、考试、练习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高三的课堂教学而言,还存在少量低效课,即学生无所得或得益很少的课。具体表现在:基础复习没有主线而缺乏对基础知识的有效整合,缺乏挑战学生思维的问题;试卷组题随意性强,甚至原版照抄别人的试卷,缺乏针对性和检测功能;讲解时包办分析、推理、答案,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审题、组织答案的过程体验,不能感悟、积累答题的经验教训,知晓答题的规范过程和目标要求。不能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考试后的反思和总结,缺少和学生进行友好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2)、部分学生存在较严重的知识、能力缺陷
① 高
一、高二基础知识模糊,高三复习再认再现知识点难以达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转化、运用能力难以提高,基础题失分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从高三起点考试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可反映出基础情况。迫切需要高一和高二扎实抓好新课的教学,特别要扭转学生高一高二轻视生物的观念。
② 能力缺陷突出。不少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导致缺乏审题能力和有条理地组织答案的能力,缺乏踩点得分的意识,缺乏识破陷阱、缜密思考答题角度、过程、步骤、要点的意识。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答不好二卷主观题,二卷低分学生很多,有的甚至拿个位数的分数。
③ 在平时训练方面,不少学生自己买资料训练,导致“有量无质”、“大量低质”,有些甚至误导学生,还有的学生懒惰,连老师布置的也不完成,“无量无质”。致使学生对高考试题很不适应,对那些创新题、变式题无从下手,应对失措。
笔者多年从事高三普通班的高考生物复习,高三生物复习量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班上绝大部分学生属于后进生,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关系到学校的整个升学率和班级的荣誉,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标理念的领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找出后进生学习生物困难的原因 一般来说,后进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类属于智力因素;一类属于非智力因素,换句话说,就是成长环境因素。智力因素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心智发育慢导致思维慢,大脑反应速度不敏捷,学习接受的能力不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差,不会科学的用大脑获取知识,久而久之,就缺乏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记忆力特别的差,对于要记忆的东西往往采用机械的记忆方法——反复记忆。这样的重复记忆方法,枯燥乏味,时间长了,学生就对记忆产生了厌恶感,导致学习事倍功半。这类学生生物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平时又在学习上懒的下功夫,所以导致其成为后进生,这类学生缺乏认知和勇气,自我行为约束能力较差。这类学生生物复习时自信心差,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生物成绩怎么复习都提高不了。自信心差的学生在上课集中注意力及独立完成作业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表现得也比较差。第二类学生主要受外界环境、生活社会和家庭等因素的干扰,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心不在焉。比如说父母的过于溺爱,现在的社会,孩子都是“心肝宝贝”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父母的百般疼爱,致使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处理事情的能力。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弱,在困难面前容易低头,缺乏顽强拼搏的能力。再者就是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导致学生心烦意乱,不能把心放到我们生物学习的课堂上来。
2、帮助高考后进生建立信心
到了高考前,学习进度加快,生物复习的知识容量增大,竞争日趋激烈,各方面的压力袭来,往往会有一部分后进生感到自己的学业已无能为力,难以挽回,进而产生自卑、破罐破摔等不良心理,根据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2.1教师要给后进生一个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
进入高考复习以来,我们生物教学的速度加快了。在我们的生物教学的课堂中,我们好多生物老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往往提问一些生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后进生几乎从不问津,这样就冷落了后进生,使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样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虽然在上课的时候对后进生进行提问,但是对学生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嗤之以鼻,甚至采取变相的惩罚,这样就使学生害怕上课被教师提问,对生物课题产生了恐惧感,不敢正视教师的目光。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上课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在我们生物高考复习的课堂中,教师对后进生的提问不要太难,提一些估计他们能够解答出来的问题,给后进生一个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对他们的进步和勇敢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自信心,对全体同学都是一个积极的导向。而且,让学困生回答问题,教师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反馈。
2.2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只有被人充分尊重的时候,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尊重自身,他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质,就是成为重要的人的感觉。当他长期处于被冷落,受歧视,除了挨批受训便不能为人知晓的境地的时候,他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都会渐渐丧失殆尽。后进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因此,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爱护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经常针对性地和后进生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精神动态,知道他们的困难所在,包括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思想上的障碍等各方面的问题所在,再采取合适的措施一一加以解决。
第三篇:2012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12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二轮专题复习是整个高三备考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是由一轮基础知识、技能复习到高考冲刺模拟训练的必经阶段,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 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
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因此,二轮复习应紧紧把握专题复习“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捕捉热点、各个击破”的备考理念,注重以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以“全局式”与“滚动式”组织和安排复习内容,及时检测复习效果,帮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重点知识。在系统复习中,强调学科核心概念、规律及方法的提炼和概括,给同学们的自主学习预留空间,在夯实双基、掌握析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增强高考应试能力。
一、复习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分析;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新旧大纲比较、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 4.学生学情分析、复习的时间。5.2011年考生失分主要原因
内化不够 审题不细 想题不周 答题不全 二、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三、四两个月,总课时大约为45左右。
三、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四、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 1
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五、二轮复习复习建议
1.进一步夯实基础:
强调双基,强调基础,进一步坚持以本为本,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组织复习,面向基础题,面向中档题,面向高考题中的90分;应静下心来梳理课本,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生物学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要读背默,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以本为本、回归教材:
整体读、据纲读、变式读、纲目读、随意读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理解生物学的主要概念、原理和规律,不仅是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也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理解生物学知识,就是要对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定性描述、解释生物学的现象和规律。理解知识和掌握运用知识的前提,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忆牢固,才能纳入到相应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随时提取和灵活运用。
深刻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在于多思,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面对生物学的现象、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疑问,进行思考。
(2)穿珠连线、交织结网
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要把知识点归纳、整合起来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把三本书中的生物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归类、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从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紧扣“考纲”,设置专题,理清主干,从知识点、连接点和生长点出发,关注教材的文字表述、图表内涵、过程方法、习题考查及学科思想,前“联”后“挂”,逐步整合知、能网络系统(注意:系统的整体性、联系的多维性和网络的开放性)和实验体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 2
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如概念图、问题串、图解串等等,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必考点,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提高能力
2012年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生物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层次:表达能力: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分析综合能力: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用恰当方法探索和验证生物学事实;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五种能力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级加强的。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生物学科的第二轮复习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思维能力。
(1)解题能力训练:
主要是进行各种题型训练,主要有:单选题、非选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计算题、实验题的训练等,并建立试题模型。
对照“考纲”能力要求,精编习题,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题目,形成自己的能力结构、答题模式和习惯,逐步体会试题与考纲中考核能力要求的内在联系,提升能力。“旧题新做”主要是以高考题为切入点,一题多做、多题一法、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陈题翻新。紧贴高考,延续命题专家的学科思想方法和解题思路,树立自信。“小题大做”针对的是试卷基本“分数”题,从知识、思路、过程和方法方面强化训练,目的是落实知识、站稳脚跟,发展知识,更上层楼。“大题巧做”是找出答题命题的规律,即命题点和变化点,总结典型试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进行本质理解,调整答题时间、模式和习惯,实现“会与快,快与对,对与巧,巧与得分”的协调统一。
(2)思维能力训练:
主要是进行变式题训练和一题多解训练。
每个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穿插适当的综合训练,如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卷等按高考要求进行训练,认真评讲,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要特别注意运用生物学语言规范答题的能力。
(3)强化实验教学:
从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不但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是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逐一复习;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这就是说:实验题考核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现象出现哪些变化?实验设计题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对比(或对照)、等量和一个变量三大原则。结果预测讨论题也要强化题型训练,如讨论实验结果出现的几种情况时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则„„;”。
3.分类要求,分层推进
高考需要高三生物教师负重奋进,团结拚搏,总的目标是:2012年高考生物均分与11年比有进步,这就是生物教师的最大贡献。
(1)分类要求:
第一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确保均分80-90,第二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确保均分70-80,第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确保均分50-70。
(2)分层推进:
一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中档题人人过关、难题大多过关。
二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人人过关,中档题大多过关,难题有人过关。
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人人过关,中档题大多过关。具体措施
高三生物教师应两手抓,一手抓上线人头,一手抓均分。对于第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工作很辛苦,与一类学习能力的学生比分无任何意义。但11年高考生物中也有考的很好的,关键是有没有重视这个问题,重视了就一定能上去。对于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教学一定要面向基础、面向全体、以本为本,弄懂弄通书本,把书本中的重要的结论性语句叫学生划下来去记去背去默;选择基础性知识点全的教辅用书,实实在在地用下来,一题一题的真真弄懂;选择经典的五年试卷,再选择几套好的模考卷,认认真真做会;多找学生谈心、多交流,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树立信心,就能使生物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
4.学法指导
构建“菜单”,眉批摘录;巧用变式,强调内容。发散思维,多种角度;分析归纳,融会贯诵;思考求异,设问质疑;穿针引线,构建体系;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动手动脑,设计分析;剖析失误,查漏补缺;适时回顾,温故知新;交流成功,欣赏自己。
第四篇:高三生物复习浅谈(本站推荐)
高三生物复习浅谈
鹤壁高中张顺郢2011年的高考,将是我省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考生多,优秀高校少,这将会是河南省相当长时期的实际情况。高中生的升学需求,高中教学的应试化趋向是理所当然的事实——如果存在即合理的话。新课程的模块设置、选修比重和范围的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加备考的难度。
高中生物教材考试内容由3本必修和2本选修组成;试卷的结构上选择题增加了一道,主观题增加了2选1的选修题,总分从72分变成了90分。无论是学习的内容上还是考查的能力上都提高了不少,是所有学科中变化最大的,所以从态度上应该首先重视生物的备考过程和针对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点启示:
一、加强课本基础知识的横向对比与总结复习,善于总结和归纳
新教材从模块出发,更加强调探究的能力,相应要求的能力也提高了,复习一定要要注意课本知识的横向联系,把有联系的知识点和共性知识总结归纳出来,既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更能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更容易达到知识的迁移运用。课本知识点横向联系与总结归纳,可以让你把基础知识由点连成线,再由线连成知识网络,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触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平时复习训练要把实验理论和实验试题的解析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解题,用题型巩固专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复习训练时,一定要养成良好地解题习惯,看到题目不要急于作答,首先要弄清实验目的(包含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是解题的根本,再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或在题干中找到实验原理,这时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解题,这样就得出了解答这类题目的固定模式。平时注意积累关于实验方法和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对解答此类试题很有帮助。实验方法:
①等组实验法:一定注意单一变量原则;
②加法创意:即增加物质的量,看其作用的变化。有饲喂法、注射法、移植法等; ③减法创意:即减少物质的量,看其作用的变化。有摘除法、抑制剂法等;
④化学分析法: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和生物体结构的化学成分。常常用到研磨法、过滤法、离心法等。
高考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
(2)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
(4)根据给出的实验过程,评价实验,找出不足或错误并更正。
例如在进行实验专题复习时注意强化复习下面几个内容: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实验变量的确定和控制;无关变量的平衡方法;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的测量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的预测;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的区别等。
三、完善复习的方法和提高复习的效率,课前回顾要点,课堂上明确复习目的,课下注意知识的梳理,并且根据记忆的规律一定要巩固上周的错题,不能让错误变成“习惯成自然”。注重专项题型的分析,如理解图表题的分析思路。学会阅读目录,把握整体。提高复习的效率还应避免2个误区:
(1)关于热点问题
从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考纲就要求考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把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这就要求在我们的教学中作适当的联系、渗透与补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结合课文内容介绍臭氧层空洞、赤潮、温室效应、酸雨、绿色食品、白色污染、爱滋病、毒品与吸毒、克隆等生物工程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技术带来的“生命伦理”概念、人体营养与保健、污水处理、空气质量报告的分析、生态农业、生物芯片开发、战胜癌症的新策略、感染和自身免疫的相关研究等等。
但对于热点问题,复习有一个误区,就是花费较多时间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或把生物课上成科普课,这是不可取的。对待这一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要盲目地赶时髦,过分增加考生的负担。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掌握学科中的基本内容,这与中学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一致的。实际上,命题组在设计题目时,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或新材料仅仅是被作为题目的背景、素材,题目考查的还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过于专业化的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内容是不会进入试题的。所以复习中应该只是要善于借助此类以热点问题为素材的题目,着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与初中生物的衔接
在“综合科目”中,生物只考高中生物必修、选修内容,高考原则上不以初中生物学的内容为直接考查对象。但是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高中生物中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不可能脱离初中生物中涉及的各种生命现象,初高中生物学的内容并没有绝对的界限,高中生物中对于生命本质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初中生物中相关的生物的结构和生理。例如,对人体稳态的学习,无法脱离与代谢相关的若干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学习,也离不开对根、叶结构与功能知识的掌握。05年全国理综卷Ⅱ第30题就涉及到初中生物气孔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所以试题中涉及初中生物的知识是正常的合理的,在复习中适当对初中生物内容进行复习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对初中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既然高考的范围只是高中生物的内容,不可能以初中生物内容作为考查的主要目标。因此,对初中生物内容不必作专门的系统复习,只要在复习高中生物的过程中,将与高中生物内容联系密切的部分结合进行复习就可以了。如在复习水分代谢时结合复习植物根尖的结构,复习植物个体发育时结合复习被子植物子房的结构,在复习动物代谢时结合复习人体生理中相关知识等,与高中生物内容联系不大的不必复习。
四、重视应试方法和技巧的积累
实践证明,并不是考前做好知识和相应能力的训练就一定能考好高考。高考的取胜除了知识和相应能力之外,心理因素、环境适应和考试方法与技巧的发挥也十分重要。专家总结了历年学生在考试中出错的各种原因,并归纳为三大类24项。
第一类,知识储备问题:知识残缺、基础不实、概念混淆、识记不好、纲本不熟、资料误导、以错为对、分辨模糊;
第二类,答题技巧问题:审题错误、答欠规范、解决不当、技能不熟、未明规律、时控不好、表述有误、书写不好;
第三类,外界影响问题:题新题宽、意料之外、信息误导、动力不足、身体不佳、心慌意乱、考前干扰、遭受干扰。
高考阅卷的基本原则是“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所谓应试技巧,就是针对这个原则,“不该丢的分一分不丢,能得到的分一定得到”。因此,在生物复习中要积极积累应试技巧和方法,强化对规范应试重要性的认识,尽可能减少非智力的失分。
第五篇: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总结
浠水实验高中
邓
胜
在本学期,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收集和了解正确的高考信息,从而明确冲刺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高考信息来源就是由考试部颁发的考试说明,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复习指导材料。只有在正确理解了当年的考试说明才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并通过比较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从中发现新说明与以往的说明的不同之处,往往在新考试说明中体现出来的和以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今年高考内容的重要变革所在。因此,我们集体学习研讨了当年的考试说明。认真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具体工作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期望能从新教材的变化中找到一些命题者的思路。
(二)、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开学前,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召开了科组会议,学习学校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的工作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总结上学期的成绩与不足,制订了生物科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并就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每两周举行一次科组活动,科组活动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主题。
(三)、常规教学得到有效落实
(1)正常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继续倡导集体备课的思想,要求教师相互之间多交流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备课能从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出发,注重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综合点,并且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以统一,使集体备课更加细化。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使集体备课工作落到了实处。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各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共同探讨教学的进度,教学方法和怎么样出好训练习题。备课组整体负责制,实现了由“个体单干 ”到“联产联营”的转变,构建了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注重了学法指导,及时向学生介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增分。发挥笔记本、错题本的作用
(四)第一轮复习暴露出的问题:
我校第一轮复习预计三月中结束,通过几次大型联考的情况分析,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已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高考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案、疑难习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性状分离、显性基因、杂合子等概念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
采用练后讲、练中讲、讲中练等方式,即由题引出知识点;练习以涵盖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型练习为主,形成知识体系;并配以一轮复习中错误率较高的练习,同时对此阶段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变式训练。主要措施:
第一.以教师为主导,以专题为重点,抓点、连线、织网,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忌简单重复。
抓点:相关内容中的关键词、原理、观念、方法等基本知识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理论间的交汇点。
连线:从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结构间的有机联系上形成纵、横向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主干。
织网:以跨节、跨章、跨学科整合应用为目的,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整个复习过程仍要以教材为主,使书本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融会贯通。第第 二.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综合训练,寻技巧、找规律、求规范,突破实验,忌题海战术。落实课堂“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 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 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 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迁移、思路)。“三不讲”——
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 过偏的问题(不符合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
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
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 给一个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 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专题复习课
体系构建-核心提炼-困惑呈现-方法演练习题讲评课
知识梳理-典例剖析-思考交流-归纳提炼 试卷讲评课
统计反馈-自悟交流-疑难剖析-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