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与推进交流会
2017·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与推进交流会体会
炙热的夏天,北京城如同烧烤一般火辣辣。6月14—17日,由中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精益音乐教学课题组主办的2017·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与推进交流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如期举行。这是一场音乐教育的盛会,老师们期盼已久!此次顺序性音乐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安排为:十二节高质量的音乐展示课、班级合唱、男童合唱及专家与现场老师的研讨互动。当中八节课由首师大附小的音乐老师执教,另外四节分别由湖南、山东、辽宁、山西4个地市的音乐老师执教。活动吸引来自北京、深圳、沈阳、山东、云南等5个教改实验区及湖南、辽宁、山西、重庆等200余名音乐教师代表、省市区音乐教研员到场。
湖南省黎薇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黎薇率领其教研团队参加交流学习,工作室青年音乐教师陈婷代表湖南地区展示3年级音乐课《阿细跳月》。来北京前至上课的头晚,黎薇老师及明德麓谷学校音乐组一直在全力帮陈婷老师设计、打磨,《阿细跳月》是一节颇有意思的律动欣赏课,有机融合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尤其注重师生间的密切互动。一节优课凝聚的是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体现的是工作室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这节课有幸得到了各级音乐教研员的悉心指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许洪帅博士、长沙市音乐教研员娄瑶琪老师都给予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在首师大附小交流研讨期间,为确保学习更为有序、更加高效地开展,黎薇老师在团队核心成员到达培训点的当晚,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碰头会议。嘱托老师们在学习期间应加强“团队合作、各司其职、责任上肩、教学提升”的要求,并对分组整理课堂实录、撰写听课反思、专人摄像摄影等提出具体安排。老师们白天积极听课、评课,与专家们当面请教在音乐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
几日扎实的顺序性音乐教学现场观摩,每一堂课都各具亮点,授课老师们紧密围绕音乐要素进行关联复习和新授。实实在在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音乐学习认知顺序开展。零距离感受首师大附小孩子的好声音、好乐感,内心更多的是震撼与折服!从孩子们歌唱时的状态,能真实的感受到他们由内而外的自信与快乐、积极与阳光。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许洪帅博士的指引下,首师大附小音乐组开展顺序性音乐教学已是第9个年头,9年的教学成果令每一位到场听课的老师深受触动!湖南省黎薇音乐名师工作室的教研团队,勇于迈出第一步,和首师大附小的音乐老师同台展示。我们的顺序性教学开展刚半年多,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只要敢于尝试、不断思考实践,相信在许博士的悉心提点下,黎薇音乐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定能在顺序性音乐教学上有所提升和突破!加油,让我们扎扎实实携手前行!
第二篇:音乐工作计划顺序性教学
音乐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与计划如下:
一、课堂教学方面:
顺序性教学的乐章已经奏响半年了,我们本着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心态,期间也有困惑与迷茫,但在许博士和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虽然步履维艰但也从未停止不前。
从最初“何为顺序性教学”到现在对顺序性教学“略知一二”这期间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交流,反思如下:
1、我们没有认真去拜读许博士的有关论文,对“顺序性的音乐教学”没有做到系统的了解,只是觉得这种教学法符合了自己内心对音乐教学的一种期望,于是在我们“似懂非懂”的这么一种状态下,我们毅然决然的开了课,当时我们就抱着:先开课,边学边教,总比先观望来得强。
2、一年级顺序性音乐教学推进计划是一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大纲,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做到精细的研读,没有根据这个大纲整理出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进度,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进度缓慢、好多教学环节无法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
3、教师们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更是大问题,经典歌曲的匮乏,对作品的把握不够精准以至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还是停留在传统音乐教学的每课一歌上。
4、对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教学理念还是不够清晰明确。依然处于摸索状态、迷茫状态。
反思了这么多问题,其实解决的方法也在这些问题之中了:
1、要提高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例如课下多进行视唱练耳训练、作品分析、打谱软件的使用及PPT的制作
2背唱经典作品,提高对音乐素材的深层了解与整理,每天坚持视唱练耳10分钟。
3精细研读一年级顺序性教学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进度。
4、多交流,多教研,这是根本。
二、社团方面:
这一学期我们开设了:舞蹈社团、合唱社团、器乐社团三个大的学生社团,其中舞蹈社团包括男子舞蹈和女子舞蹈两支队伍,器乐社团又大致分为:古筝、吉他、葫芦丝、二胡等,老师们按时备课、上课,组织训练有序。
问题及解决办法:音乐社团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专业与所带社团不符,这样一来,在社团上老师不能很专业的给学生的演奏或演唱予以指导,所以下学期的社团老师我们会根据老师的专业来确定,有这个专业的老师我们就开设这个社团,没有这个专业的老师我们就不开,避免再次发生这种情况。
三、活动方面:
我们积极参与元旦节目的排练和演出,艺术教研室在凤华小学元旦晚会的演出中获得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由凤华艺术教研室排练的《黄河大合唱》在集团的元旦晚会中惊艳全场,获得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三篇:许博士顺序性音乐教学知识
许博士顺序性音乐教学知识
今天我们唠唠一点我的认识!这个学期,对于首师大附小的全体音乐教师而言,确实不平凡,两个月前先是搞了海淀区管乐比赛,前一个月是校庆60周年音乐会,紧接着本月的海淀区艺术督导检查和14——17日的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会,还有就是今天下午举办的海淀区班级合唱课程化展演。
如此密集的活动,倘若放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来做,都觉得是不易的事情,何况在一个学期里。
这样的工作密度和强度,还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位,我想倒是最为真实地体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平日之功!
今天下午让我再次见证了平日之功的厉害之处!差不多两个小时,除年级合唱(男童)外,1、2、3、4、5年级(6年级今天是在校的最后一天),总计参加班级合唱的普通班有14个班,每个班演唱了2首作品,总计28首作品,80%是教材上的作品,包括教师们所尝试的声部改编!
正如杨童校长所言,孩子们的表现是自然的、自信的、开心的,是在音乐中的!他们的心里是有音乐的!
我曾经花了12年时间、横跨10个省市区做调查,包括北京市诸多区县,均发现孩子们的心里没有多少音乐!没有多少音乐的流动和积累!聊到这里,我不能不说,平日之功,日课一点,是多么的宝贵!
事实上,我们的音乐课时,从1——12年,总计594个课时,倘若再加上课外,保守说,每周30分钟,合计下来有463.5个小时。全世界,估计有为数不多的国家,能够像中国政府,给予1——12学年这么多的课时,进行音乐的普通学校教育。仅从这一点而言,党和政府,还是非常重视的。
遗憾的是,是我们自己,我们的音乐教师和各级音乐教研,在平日之功上,在一节一节的音乐课上要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益,要学生在音乐素养上的实实在在的获得!
平日之功是什么,不是一节课,不是一个学期的一节公开课,更不是学会搞的三年一次的“优质课”,而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学段、一个12学年的螺旋式递增、稳步提高的音乐课。
平日之功,是向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任务、每一个问答、每一个回应要质量要效益,是向每一次视唱、歌唱游戏、复习贯联、记忆提取、节奏-旋律即兴、声部体验等等要质量要效益,要精益要色彩,更要孩子们的自己理解、判断、尝试、完善、体悟和完美表现!平日之功,日课一点一滴,相信大家可以珍惜!
上述概念的感受、体认和理解,主要是通过好玩的身体律动、歌唱游戏、背唱复习,多声游戏、读谱记摆、有限即兴等活动获得。一年级孩子们不需要描述这些概念,但需要通过多次、反复或不同的精细化体验,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或直觉体验所形成的某种积极反应,抑或转化成某种语言上的理解或想象,并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出来,彼此分享。就内容而言,除中华经典传统民歌外,还涉及到描绘性的经典器乐作品、优秀的创作儿歌以及经典的教材歌曲作补充。其中,关于歌曲的选择,应包括不同风格的作品(第一学期在大六度音域左右,第二学期在纯八度音域左右),以中国为主,他国为辅;童谣的选择,可适当配合或适度超越其歌曲的选择、进度和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说,从语言中我们尽可能去提取声调的运动、语言节奏的基本组织形态、声调滑进的线条轨迹、绝对音高以及十三辙韵等;欣赏作品的选择,应以歌曲性、描绘性的小型经典室内乐作品为主、纯器乐作品为辅,如圣桑《动物狂欢节》、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等等。歌曲性作品主要由教师在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参与或全面放松时,以歌唱游戏为基本活动,富有表情地再玩乐中唱给孩子们,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行,乐队或器乐作品可由教师演奏抑或播放音频精听,用身体动作-律动等形式,抓住一或两个关键学习点,如积极呼吸、拍感律动、旋律进行、乐句方向、独特音响等等,鼓励他们参与欣赏或全面放松。
一年级的音乐教学,我们的经验是以稳定的身体拍感、节奏律动感、相对音高感、五声音调感和调式感为核心,用50—60首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民歌的背唱歌曲做积累,推进真实的、有意义的、建构性的音乐学习。
因此,对于幼儿园没有多少音乐审美经验积累的孩子们而言,一年级的正式音乐学习显然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感性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音乐素养形成的真正的起始阶段。
众所周知,孩子们的学习存在一个关键期,通常情况下出现在4——7岁左右。就是说,抓住了这一关键期,孩子们一般在感知、认知、体验、理解等诸方面的发展会更迅速,其发展的可能性、可塑性、可造性往往会超越我们的想象!
六月十九日答疑:
2017年6月19日(昨天),江苏泰州兴化的音乐教师朱银华说,老师们的课和孩子们的表现都让人很震撼!我也很想把这样的方式能慢慢带入自己的教学中,像您所说,每天去做一点点。但有很多的困惑:1.我们现在教材是苏教版,我猜想您那边教学的内容是否是教材为主,再根据每个学段目标将内容有所删减和补充?那这部分补充的内容怎么收集?您提供的那三本编写书目?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顺序性音乐教学的主张,第一条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年来,由于我们对待教学的现实已经见惯不怪,致使这些被我们所忽视的现实正在一天天地默默地干扰着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朱银华老师提出的教材问题便是如此。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总计有11个版本教育部审查通过的音乐教材,大家熟悉的人教版、人音版、湖南文艺版、花城版等等。朱银华老师说的苏教版教材亦在其中。在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前提,可能需要请所有教师明确,教材是什么,简单讲,教材更多还是教学的种种素材,使用这些素材的主人是教师和学生。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实际教学中,很多很多教师不知不觉地沦为这些素材的奴隶,似乎教材,抑或说是教材的编写者成为教师的主人!
我认为,可称其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想必是一位有爱心、有能力、有智慧、有见地的音乐教师!也就是说,优秀的音乐教师,至少对于教学的这些素材,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把控和建构能力。众所周知,我们现行的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引领,这就意味着要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进行教材的组织与编写。在这其间,在作品的选用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且十分显现的难易倒挂、梯度衔接混乱、局部无序失序的问题。对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显然会始终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理的发展需要,重新选择、建构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顺序和逻辑!
对于顺序性音乐教学而言,在小学各学段,仍然以遵循学生音乐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根本,始终立足现行教材中的经典作品(首师大附小使用的是人音版教材),并对其做了种种重构、拓展和挖掘。例如,将各学段、学期教材中的所有作品做了一定意义上的筛选,经典作品自然被留下,非经典作品要视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作为视唱、听辨、读写、游戏、创编或关联、应用等等。与此同时,再将我们出版的三本小书选择性地融入其中。当然,还有很多经典的教学素材作为备选,如其他版本教材的经典作品、浩瀚的中外音乐文献中的经典作品等等。也就是说,重构、拓展和挖掘的依据均来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自身运转的逻辑需要,如根据关键学习点的发展需要,来精选适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突出关键学习点问题解决、又体现不同音乐风格、抑或在时间上含有不同时期风貌的作品,当然还要有能否为教学关联、精细学习、记忆提取和教学延伸做好桥梁、做好纽带、做好迁移、做好积累等等。
对于顺序性音乐教学而言,在小学各学段,仍然以遵循学生音乐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根本,始终立足现行教材中的经典作品(首师大附小使用的是人音版教材),并对其做了种种重构、拓展和挖掘。例如,将各学段、学期教材中的所有作品做了一定意义上的筛选,经典作品自然被留下,非经典作品要视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作为视唱、听辨、读写、游戏、创编或关联、应用等等。与此同时,再将我们出版的三本小书选择性地融入其中。当然,还有很多经典的教学素材作为备选,如其他版本教材的经典作品、浩瀚的中外音乐文献中的经典作品等等。也就是说,重构、拓展和挖掘的依据均来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自身运转的逻辑需要,如根据关键学习点的发展需要,来精选适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突出关键学习点问题解决、又体现不同音乐风格、抑或在时间上含有不同时期风貌的作品,当然还要有能否为教学关联、精细学习、记忆提取和教学延伸做好桥梁、做好纽带、做好迁移、做好积累等等。
我认为,可称其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想必是一位有爱心、有能力、有智慧、有见地的音乐教师!也就是说,优秀的音乐教师,至少对于教学的这些素材,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把控和建构能力。众所周知,我们现行的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引领,这就意味着要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进行教材的组织与编写。在这其间,在作品的选用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且十分显现的难易倒挂、梯度衔接混乱、局部无序失序的问题。对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显然会始终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理的发展需要,重新选择、建构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顺序和逻辑!
第四篇:幼儿音乐教学观摩交流会培训心得
全区幼儿音乐教学观摩交流会培训心得
谭淑芬 2009-9-6
9月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了上海,这是我第一次去上海,来不及观赏上海的美景,便投入到紧张学习之中,因为这次我们是来参加全国幼儿音乐教学观摩交流会,在这三天之中,我们分别聆听了上海专家及各地方教研员的精彩讲座,还有分别来自杭州、南京、上海、台湾等各城市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共有8节,每一节课都形式新颖,演绎精彩,让我受益匪浅,记忆犹新。
我们到了上海的第二天早上,就早早的来到活动会场,等待着活动的开始,整场活动在一个“快乐洗衣”的课中拉开了序幕,此课是在游戏情景“快乐洗衣”中,让幼儿尝试用多种肢体动作表现“洗衣机在工作”,创编洗衣机里“衣服”的各种形态的动作,并让幼儿随音乐快乐地表演,该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洗衣机我们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少有幼儿会仔细去观察洗衣机是怎样工作的。通过这节课,孩子们通过情景体验洗衣机在工作,然后用动作表现小衣服转起来的情景,再通过观看教师表演旋转的衣服,使幼儿创编动作的范围又有了更大范围的引领,在倾听音乐,理解、想象衣服被甩干的过程,最后让每位幼儿穿上爸爸的衬衫,完整的表演。整个活动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逼真的表演,很好地进入了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接下来的每个活动也都颇有特色,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几节课有《小精灵的魔法汤》、《幽默曲》、《喜洋洋与灰太狼》以及台湾老师的《Do Mi SoI之歌》,其中《小精灵的魔法汤》与《幽默曲》是由杭州市西湖区的教研员,音乐教学专家沈颖洁老师执教的,它们都属于音乐欣赏活动,分别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旋律的特点。在《小精灵的魔法汤》这个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再让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然后,借助小精灵来变魔法汤的故事情景加以想象,与美术活动中的颜色相结合,并借助实物教具操作,将幼儿的兴趣引向了最高点,幼儿很投入,都很想学会变魔法的本领,中间教师设置了一些悬念,使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提升,再通过图谱,带领幼儿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感应旋律渐快、渐强的特点,最后根据音乐表现故事情境及节奏。就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欣赏活动让在场的所有老师惊叹不已。
沈颖洁老师的另一节《幽默曲》也是非常的精彩,首先她先教孩子们玩了两个有趣而有温馨的民间游戏,让孩子们在情感上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感受,再让幼儿来倾听和感受音乐并说出对音乐的感受,让他们说说听到这首曲子想到了什么?通过开头的两个游戏做铺垫,孩子们很快就将玩游戏的感受和对音乐的感受相结合,都能讲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然后教师再借助符号语言倾听感受音乐,教师边听边画图谱,让幼儿借助肢体语言和图谱感受音乐最后通过图片、音乐和游戏相结合,以游戏的形式来感受音乐。活动中沈老师很投入,她用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幼儿,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每个孩子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充分地处理好了个别与集体的关系,在这点上它是我们很多老师常会忽略掉的细节。整节活动完成的非常好,孩子们气氛活跃,心情愉快,大家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来自南京的邵爱菊老师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也是非常的精彩,这是一节小班的音乐游戏,整个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根据故事情节,来感受回旋音乐中两段的不同音乐性质,能够创编不同小羊出来玩耍的动作,体验音乐带来的的快乐,最后通过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选材就非常吸引他们,《喜洋洋与灰太狼》是现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音乐活动的选材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符合幼儿的特点。
除观摩课外,我们还听了两个讲座,一个是上海资深教研员,幼儿音乐教学专家 王莉娟老师的《从头到脚玩音乐——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新思考》,讲的很生动、很精彩,吸引了在场所有的人,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很仔细。首先讲了音乐活动要注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相结合,教师不单是课程的使用者,和幼儿的关系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要成为互动、对话的伙伴。对于目标的设定,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发展特点;其次还说到了幼儿年龄与音乐能力水平的适宜性,小班的发展特点是让幼儿能有区别地模仿各种声音,能掌握稳定的节拍;进行单纯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欣赏音乐,听老师唱歌,可偶尔地小组歌唱;到了中班,便可让幼儿个人进行演唱和参加集体演唱,让幼儿掌握一些稳定的节拍和旋律,可用拍手来表现音乐节奏,让幼儿集体进行均衡的律动和美感的游戏;大班的幼儿,可让幼儿集体和个人独立歌唱,并能唱准音调,掌握稳定的节拍和
旋律的节奏,能用拍手等表现音乐节奏的差异,可使用更多的打击乐器进行较多中节奏的敲击,从小班到大班,每个阶段对幼儿的音乐目标都不一样,层层递进,先是从幼儿的音乐感入手,再到幼儿对音乐感的表现、表达,最后到培养幼儿音乐的创造力,充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让幼儿来更好地接触音乐。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音乐活动不只是让幼儿学会唱首歌,做几个好看的动作,而是在活动中,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从而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三天的学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的收获却很多,只有走出去才会发现,站在原地根本认识不到自身上课的缺点和不足,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以后在工作中,我一定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我想这才是本次学习的最终目的。
第五篇:教学观摩研讨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研讨心得体会
4月25-26日,课题组的五位老师有幸听取了在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举办的福建省第三届小学习作(写话)教学观摩研讨课。
每场研讨课,我们都是提早到会,关闭手机,专心听课观课,做好听课记录,记下自己的随堂印记,写下自己的收获、思考和困惑。利用每节课中间休息的几分钟和中午休息的时间,我们互相分享着自己的收获,交流着各自的思考,讨论着各自的困惑„„
看到老师们分享时的快乐和满足、争论时的激动和脸红,我不禁想:有机会一定要让老师们走出校门,多参加这样的研讨课、示范课,让老师们学习借鉴优秀的新知识、新理念。
三明明溪实验小学的陈德标老师的“看图猜人名”的游戏导课吸引了台上台下所有人,让人记忆深刻。漳州实验小学的吴志杰老师,课前互动时的自我介绍:既是演员,又是写字高手,还是吉他弹唱手,让全场的人为之鼓掌喝彩。龙岩市实验小学的杨昕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的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评价等级,让学生们兴趣盎然。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的胡元华老师一次评改、二次评改、三次评改,让孩子们收获了修改习作的多样方法。平潭北门小学的陈明钦老师“哇,你还会用两三段话来写啊,了不起!”“你还会用上感叹词呢!”“她不但会让狗说话,而且让狗有心情!”这些富有激励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们心里美滋滋的,也让听课的老师们点头微笑。厦门英才学校的许勇顺老师,从害怕作文的小男孩儿变成正在上课的老男孩儿,这一波三折的开场白设计让在场的学生和老师豁然开朗、欢声笑语。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课重在关注学段目标的落实,重在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重在重视习作的实践。对我们的课题“语用型”教学模式与策略探究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