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集体教学研讨方案
音乐集体教学研讨方案
主持人:刘丽萍
2015.3.28 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以及语音能力,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教研活动在于集体探讨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的形式、人物和作用以及节奏乐教学的开展步骤和一般方法。
一、活动目标:
1.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教研能力。2.明确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的形式,明确其任务和作用。
3.重点研讨节奏乐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把握节奏乐集体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和活动开展的基本思路、步骤等。
二、活动准备:
1.提前制定研讨方案,并与城南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做好沟通。2.提前把研讨的问题与老师们沟通,以便于老师们搜集资料,为开展教研做好准备。
3.确定好小组长及成员名单,研讨时间及地点。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和流程。2.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并把研讨结果写到纸上。问题一: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的形式有哪些? 问题二: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的任务和作用? 问题三:幼儿园节奏乐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3.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研讨结果。4.针对各小组研讨成果,共同交流讨论 5.主持人针对本次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升。摘要: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乐能提高幼儿感受表现节奏的能力和促进幼儿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做好打击乐活动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打击乐;节奏;有效开展;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细致的手段。。。”人们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在现今社会及学校教育体系中,音乐已成为儿童早期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已被社会所广泛承认。幼儿音乐教育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艺术熏陶,帮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建立成初步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提高其审美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完善的一种教育。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其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乐曲来打击乐器,通过各种乐器给音乐配伴奏以使乐曲更动听。打击乐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有效地开展打击乐活动,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累积了一些经验。
根据本班年龄特点及累积经验,选择合适的乐曲,激发幼 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19世纪法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 儿童的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是儿童认识音乐的途径之一。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大多数幼儿都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时,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容易敲击出效果。如进行曲,这样便于幼儿掌握节奏特点。待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后再选择一些节奏较复杂的乐曲。小班、中班可以选择2/4拍、3/4拍乐曲为主,如《郊游》《粉刷匠》等,大班幼儿可选择4/4拍的乐曲,如《大马告诉我》《拔根芦柴花》等。另外,许多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乐曲,节奏型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还可以结合孩子们所喜爱的乐曲。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配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
教师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之前,教师要熟悉乐曲并分析音乐作品的特
点。不同听乐曲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形象色彩等。在此基础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如打击乐曲《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民歌,体现了江南的民族风格,甜美俏丽,共分三个乐段。第一段与第三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第二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特点,能够按强弱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合拍地演奏。教学难点是学会看指挥,注意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达到能协调地演奏。
三、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幼儿是动态发展的个体,有自身的想法和感受。教师要抓住这点,运用较为适宜的方法引导幼儿自身去感受节奏。孩子喜欢动动身体、模仿声音、看直观的图片,这些都是很好的途径,可以利用。根据不同乐曲的风格选择不同的感受方式引导幼儿感受节奏。如《虹彩妹妹》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利用彩带按节奏起舞,在《大马告诉我》活动中,引导幼儿边做模仿声音边模仿声音感受乐曲。在《土耳其进行曲》活动中,利用儿童化的图谱让孩子自己看图谱,学动作感受节奏。在《郊游》活动中,结合秋游经验,与幼儿一起进行创编节奏图谱。让幼儿尝试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的特点、对音乐的理解进行配器,制定演奏方案。新《纲要》明确提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总之,要开展好打击乐活动,教师本身对活动的认识和评估是很重要的。只要这样才能把握好要点带动孩子全情投入活动,在活动中真正实现互动交流使自己和孩子都要能在音乐能力中得到提高。
第二篇: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武圣宫中心小学 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月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相互交流和学习,真正实现“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之目标。
二、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谢冬桂
组员: 余智斌龚国珍 苏国良 叶静
三、活动目标
1、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造气氛,升质量。
2、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活动要求
1、语、数教师必须全员参加,任何人不得缺席。
2、授课者必须精心备好课,写好课后反思,并将资料上交学校存档。
3、学校组织教师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4、听课人员按时听课,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
五、活动时间安排:见安排表
六、活动措施
㈠ 提高认识 :本次活动是振兴我校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深化课改、促进课改的又一次大行动,是全体教师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
㈡ 加强领导: 本次活动由校长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方案。学校将组织行政、教研组成员对各教师的教研课进行听评活动,绝对不允许流于形式,绝对不允许敷衍走过场,绝对不允许任何教师以任何借口推脱。
㈢ 认真组织 :要求各组成员调好课,100%参加听评课,教导处要做好详实登记,校长将在老师会上将情况予以公布。
㈣ 务实求真 :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开展集体备课,转变教学观念;
2、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
武圣宫中心小学
2014年9月3日
第三篇:2014年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山枣中心学校2014年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探讨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引领教师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育人的专业水平,经协商特举办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一、活动主题:
共同学习,快乐体验
二、活动时间:
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三、活动地点:
洪塘学校
四、参加人员:
1、湘乡市教研室全体教研员
2、本镇学校部分教师(见分组交流参加人员名单)
五、活动流程:
1、与会人员签到。(7:50-8:20)
2、第一至三节听课.推荐课程:见后附表
上课的老师准备好在评课时说明设计理念及授课后的感想。
3、分组交流,专家讲评。(11:25)
4、中餐:(12:30)
六、具体分工:
校长处:统筹安排,人事调度,处理突发事件,校园环境卫生、横幅、标语;摄、照相(负责人:张秧平、董光明、朱劲松、周强)。
教导处:具体安排各项活动;印制听课人员签到表、课表、作息表、活动反馈表;做好活动相关资料的统计及活动总结(负责人:吴江文)。
总务处:备好中餐、矿泉水等,搞好接待工作;画好学校平面图(负责人:周文良)。
政教处、团委: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每间教室后面摆放8张凳子、贴好教室标签。(负责人:冯建军、彭乒)
信技组:调试好多媒体教学设备(负责人:贺刚)。接待组:负责签到、分发资料,分发矿泉水(负责人:刘岳林、刘福香、王慎)
车辆停放:安排进来车辆统一停放(负责人:谢贵阳)
七、活动要求:
1、全体人员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钻研业务,精心组织教学,大胆创新,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努力开创校本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2、全体师生要以对学校高度负责的精神,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山枣镇中心学校2014年4月
第四篇:中小学音乐研讨心得
全市小学音乐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在为期两天的全市音乐教学研讨会中,我感受颇多,深刻感受到了全市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全市各层次老师的良好素质,及滨城区第一小学学生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较高的音乐素质。
在这次音乐研讨会中,在教研员孙奎浩老师的带领下,就新课标新要求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工作。指出了在新要求下,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
一、要以唱歌课为主的综合课。
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唱会为目的。
三、尽可能深入发掘作品深层次内涵。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习惯,尤其是在聆听作品和作品演唱方面。
在聆听方面,我们要注意学生们先入为主的音乐印象,在聆听音乐之初就给学生们最好的音响视听效果。再一个就是要避免视觉干扰,在听歌曲、乐曲之初避免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静心享受音乐。
在演唱方面,其首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唱会歌,从而达到唱好歌,进而会唱歌。什么是唱会歌,就是学会唱,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底层的。主要表现在音乐节奏上的准确无误在这一环节当中要教孩子把不准确的地方唱准确、不熟练的地方唱熟练。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根据年级,如低年级可以采取听唱法、而中高年级尽量采取听唱和试唱乐谱结合的方法。还要根据个人的能力而定,比如键盘比较好的教师可以多采用钢琴伴奏的方式来学唱,钢琴不是特别好的老师也要做到难点乐句弹唱教授。唱好歌:顾名思义就是在会唱的基础上,能够唱好,唱的好听。这一部分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会备课、是否把课备好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位教师音乐素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共同找出歌曲中的精华,进行训练,使歌曲演唱出来有质的飞跃。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作品上下工夫,在备课的时候通过反复听、反复唱来理解音乐作品、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会唱歌:这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通俗的讲就是会发声、会运用气息、会演唱连音、顿音等音乐符号标记出的各种技巧。这也是我们上音乐课最终要教会孩子的方法。俗话说教会孩子什么都不如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使用到每一首歌曲中。在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这最根本的纯音乐的技能技巧。一味的追求花哨、参与,都动起来。却把我们自身带的每个孩子都有的发声体给忽略了。有的老师会说怎么好像又回到从前,发声训练、节奏训练。不错我们以前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错,只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转变一下教学的手段、方式,从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我怎么教到你怎么学到我引导着你学。教师只需要变换一下教学方法就可以了。通过此次讲座座谈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一次寻找差距的机会,我想只有更加深入的实践音乐课堂教学,积极投身音乐课程的改革,才能不断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第五篇:乡村振兴集体研讨发言
乡村振兴集体研讨会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做出具体的路径安排和政策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有丰富内涵和明确要求。
一、农村现状分析。
现在老百姓在企业打工的较多,收入也比较稳定,但是相对于农民个体来说,村集体的收入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都制约着农村的发展。现在一直强调消除经济空壳村,经济的提升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集体土地的占用和土地大规模集中流转,村集体的收入问题就很难解决。大部分村两委班子对增加村集体收入没有具体的思考,仅局限于土地的承包。村集体发展缺乏产业的支撑和发展潜力不足。人居环境应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现在的乡村在垃圾处理、农作物存储、能源使用、空间布局等方面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以来,农村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群众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乡村振兴必须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必须切实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人、财、物”等方面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同时,努力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要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保障。要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着力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体制障碍。二是积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方面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探索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另一方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的有效使用方式、开发模式,尤其是社会资本下乡与乡村资产有效融合加速乡村振兴的模式。三是乡村振兴必须着眼于文化兴盛、治理有效,坚持农村和谐发展。要创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土文明。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的力量,为人生赋值、为乡村定规。要在乡村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最终实现民主与法治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活力与秩序相统一,建立完善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成为和谐善治的农村。要加强德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良好的乡风,形成互信互助的邻里关系、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四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提高自治能力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增强村民自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