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推广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推广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洋思教学经验是通过实践检验并卓有成效的一条成功经验。学习和推广洋思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学习洋思什么,二是学习之后,怎样行动跟进,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我们全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就是我们大家今天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一、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环节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概括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本质就是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谓“先学”,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进行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订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目的是通过严格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就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洋思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它对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由六个基本教学环节组成,其操作流程和意义如下:
(1)揭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要求,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科学确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要准确具体、层次清楚、简明扼要、操作性强,注重三维目标整合,力戒空泛。
操作:课上通过投影或小黑板给学生看。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学习。
(2)、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约5分钟)
让学生轮流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重点词语在黑板上订正,其他学生也可即时评价。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往往把学习内容分成2-3个自学模块。依次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明确自学内容和方法,规定学习时间和要求,在内容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操作:教学目标可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给学生。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操作:学生根据自学指导,通过反复读书、查阅相关工具书等,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在经过独立学习之后,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教师则通过巡视观察,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对态度不太认真的中差学生,要重点关注,甚至可以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不要在黑板上书写,或从事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展开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实践活动。
(5)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
操作: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
目的:时下很多课堂都成为少数优秀生展示的舞台,而这种表面上没有问题的课堂恰恰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洋思最先展示的往往是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在回答问题或板演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所要做的首先是分清楚哪些是个别问题,哪些是普遍问题,个别问题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或课下个别解决,普遍问题才是教师需要指导的重点。其次教师要在学生总结时进行恰当地启发和点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点拨的语言要精炼,学生讲清楚的教师决不重复,学生表述不完整的也是先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让会的学生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点点头,表示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才做适当的补充,但都是点到为止,不任意发挥,不高谈阔论。教师对问题的总结也是画龙点睛,短小精悍。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效率。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操作:①布置课堂作业。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语文课的当堂训练要灵活多样,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思各种能力的培养,加强对课文学习的深化巩固或拓展延伸。可以是对课文的续写、缩写和仿写,可以是展开想像说一段话,可以是结合课文谈体会或展开辨论,可以是抄写文章的妙词佳句,可以是进行拓展性阅读或研究性学习„„学生要当堂完成任务,并当堂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当堂训练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的有效措施,通过及时反馈信息,做到“堂堂清”。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课后要主动找来“开小灶”,做到“日日清”。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就有时间多读书,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凸显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教育价值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质高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理论支撑的,对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耗时多、收效少的问题,有着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
1、真正意义上确立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注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2、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有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有选择学习伙伴的自由。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兵教兵”是最常用的合作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养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人类职业半衰期急剧加快,学生形成更新知识的能力比单纯的掌握知识更重要。只有这样,学生将来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洋思课堂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力地克服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积弊,更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是革故鼎新的伟大实践。
4、体现了训练的思想,科学地解决了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关系。
教学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根本区别点。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语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任何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必要的训练。小学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行”就是实践,就是练习。叶老还指出:“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来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替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这段话虽然是针对练习写字的技能技巧而言的,但同样用于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这段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和语言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教师讲解、指点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练习,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训练;(2)语文能力训练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3)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按照规格认真练习,来不得丝毫马虎。所以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5、少讲精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哪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少讲精讲,只在学生“愤”“悱”之处点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学习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深入学习和推广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1、全面理解“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含义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学,既包括学生的先学,包括教师的先学。学生先学,包含学生的预习和学生的课上自学,自学的形式有学生自己独立看书或者学生之间互相商量。这种自学不是无目的的自学,而是在教师自学指导提纲的指导下的独立自学。自学提纲包括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自学方法、自学中注意的问题等等。学生严格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自学,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候与教师或学生沟通。
先学不光是学生的先学,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先学,也就是教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独立看教材、学习教材、理解教材,教师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自学提出自学提纲、确定自学的时间、找出新的知识增长点、估计学生在理解知识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及出错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教师的先学是在课下进行的。
后教中也有两层意思,后教的过程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首先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即洋思中学的“兵教兵”。其次是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讲。教师的教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学生会的学生懂的教师一律不讲。
先学后教脱节。有的教师把“先学后教”肤浅地理解为学生自主预习,然后教师讲解,或者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问题答案,而不是学生课上根据学习目标,按照要求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然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式学习,解决学生学习难点。
2、教师主导作用不能淡化,而是要加强
少讲精讲并不意味着教师课堂上的地位削弱了,而是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学定教,要深入做好自学环节的指导工作,后教关键环节的点拨与提升,反馈环节的信息获取与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
3、正确处理好语文训练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需要科学严格的训练,但是语文有着丰富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丰富的语言材料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来实现,如春雨润物,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或训练。否则,语文教学就容易陷入工具主义的泥淖,失去其全部的文学的魅力,造成学生人格上的割裂和分离。
学习和推广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寄希望于制度力量的约束与激励,更得力于广大教师的自觉参与、实践与反思。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洋思教学经验将在浠水这块教育的沃土上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二篇:语文学科学习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学习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推行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谓“先学”,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思考、讨论、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订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目的是通过严格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就变成了学生自学、探究、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洋思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它对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学习和推广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学习洋思,首先要从心底里相信并且恪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知识漏洞,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大力表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挖掘本语文学习资源的同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概要
(一)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2、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重视学法指导。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逻辑思维法等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次,要逐步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摘录、做札记、写综述或做读书卡片等,逐渐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二)基本程序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学习目标要准确具体、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太大太空。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要求,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给学生。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学习。
2、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约5分钟)
洋思中学的语文课用的最多的是轮读的方式,让学生轮流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重点词语在黑板上订正,其他同学也可即时评价。通过初读课文,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洋思中学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在课堂上一篇文章至少要读三遍,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往往把学习内容分成2-3个自学模块。依次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明确自学内容和方法,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规定学习时间和要求,在内容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洋思中学对教材的运用非常到位,他们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往往就是课后的思考题。由于有了时间的限制,加上老师对后进生的格外关注,学生都能紧张地进行学习。每一节课都坚持让学生自学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但掌握了恰当的自学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通过反复读书、查阅相关工具书等,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在经过独立学习之后,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教师则通过巡视观察,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对态度不太认真的中差学生,要重点关注,甚至可以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不要在黑板上书写,或从事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约8-10分钟)
时下很多课堂都成为少数优秀生展示的舞台,而这种表面上没有问题的课堂恰恰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洋思最先展示的往往是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在回答问题或板演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所要做的首先是分清楚哪些是个别问题,哪些是普遍问题,个别问题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或课下个别解决,普遍问题才是教师需要指导的重点。其次教师要在学生总结时进行恰当地启发和点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点拨的语言要精炼,学生讲清楚的教师决不重复,学生表述不完整的也是先采用“兵练兵”的方式,让会的学生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点点头,表示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才做适当的补充,但都是点到为止,不任意发挥,不高谈阔论。教师对问题的总结也是画龙点睛,短小精悍。在这里,你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能力。洋思课堂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效率。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语文课的当堂训练非常灵活,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思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对课文学习的深化巩固或拓展延伸。有时是对课文的续写、缩写和仿写,有时是展开想像说一段话,有时是结合课文谈体会或展开辨论,有时是进行拓展性阅读或研究性学习„„学生要当堂完成任务,并当堂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当堂训练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的有效措施,通过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了“堂堂清”。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课后要主动找来“开小灶”,也就做到了“日日清”。这样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就有时间多读书,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实施策略
1、抓好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要学习洋思人务实的工作作风,做事不追求形式,不讲求花架子,实事求是,根据课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方针和策略。重点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后进生辅导、考试等几个关键教学环节上下功夫。
2、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在备课中吃透教材、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决定了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高效地学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备课组长要在一周前布置备课篇目(每次2篇),备课时由备课组长主持,先作教材分析,确定课时数,然后定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步骤与方法以及课堂训练等。每位教师都应积极地发言,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要写出自己上课的教案,经备课组长批准后方可上课,凡是没有体现以学为主的教案,一律视为不合格教案,必须推倒重备。
3、采用科学细致的教学评价。洋思在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采取“三清”政策,所谓“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都不留下障碍。学习小组成员每天对堂堂清不了的学生一一助其过关;周五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当验收组长、任课教师和班上尖子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进行验收。清不了的内容,由任课教师利用双休日帮助落实补救措施,再接受验收。另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就是考试,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改进考试方式,控制考试频率,讲究考试效果。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命题,不出偏题怪题,注意代表性,强调覆盖面,以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以后,要统计试卷中各项错误率,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召开质量分析会议,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课堂教学的弱点,指定改进措施,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加强课外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仅凭课本上的几十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学生每周至少要有2节阅读课,课下每天还应有半小时的自由阅读。只有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才不会被校园的高墙所束缚,他们的谈吐才会流畅和生动,见解才会深刻而独到。
附: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课型示例
(一)现代文新授课
1.一般过程
(1)导题,板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课文(板书:××)。
(2)示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学习目标:
①×××××;
②×××××。
这个目标的实现,全靠大家自学。
(3)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学生读文,老师及时板书生字词、标注读音)
(4)二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一)”: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
(一)”的要求认真自学(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一)”的要求进行自(5)三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二)”: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
(二)”的要求认真自学(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二)”的要求进行自学)
(6)四读课文,学生研讨(包括解题、文章主题、写作特点等方面)
(7)布置课堂作业:
做与课文相类似的语段分析,或对文章中人物、事情、思想、写法的评价,或运用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
(8)课外作业:
阅读课外书籍,写札记、日记、办班报等实践性作业。
2.注意点
所有教学必须按文体特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自学指导题,教学中,既要体现文体的共性特征,又要体现不同年级段、不同文体的个性特征。
共性特征:
1.记叙类文章的学习目标一般为:
(1)理解文章的六要素(小说类文体为理清故事情节);
(2)理解文章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文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说明类文章的学习目标一般为:
(1)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的顺序、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议论类文章的学习目标一般为:
(1)理解本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法;
(2)理解文章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结构安排。
4.抒情散文类文章的学习目标的一般为:
(1)理清抒情的线索;
(2)文章是怎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的;
(3)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诗歌类文章的学习目标一般为:
(1)正确朗诵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意境;
(3)理解诗歌抒发情感的方法;
(4)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深刻。
个性特征:
各类文体的文章的学习目标因所在年级段、所在单元位置、所在班级而体现出个性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体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
同样是记叙类文章,初一年级应该突出六要素的学习目标,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初三年级的重点则应该是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如《回忆我的母亲》。
同样是说明文,初一年级应该在实物说明文上加强、突出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和列数字、举例子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分析与学习;初三年级则应该在事理说明文上加强、突出说明的事情和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分析与学习。
同样是议论文,初一年级只需要知道文章的论点及证明论点的论据即可;而初三年级则不仅要知晓,还要研究提出论点的方法、论据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证的严密性等。
同样是诗歌,初一年级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诗歌,基本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而初三年级则要在意境、方法、语词上深入探究。
(二)文言文教学课
(1)导题,板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课文(板书:××)。
(2)示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学习目标:
①×××××;
②×××××。
这个目标的实现,全靠大家自学。
(3)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学生读文,老师及时板书正确字音)
(4)二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一)”: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
(一)”的要求认真自学(学生对照课文下注释自读课文,试讲课文)。
(5)三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二)”: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
(二)”的要求认真自学(学生在正确翻译课文的基础上,自己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主题与写法)。
(6)四读课文,表情朗读、背诵课文。
同样,文言文教学的学习目标也必须因所在年级段、所在单元位置、所在班级而体现出个性特征,教学中也必须充分体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
初一年级刚接触文言文,学习的困难比较大,在教学中就要反复读,有时甚至要教师领读,学生讲不清时,老师则要讲得多一步;而到了初三,老师就应该多让学生,有时甚至只字不讲,全由学生自己探讨解决。
(三)复习课
复习课不是以“篇”为单位,而是以一类一类文章为单位,一项一项地复习。
如复习一学期所学的说明文课文时,要就各篇说明文中对象的说明、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等问题综合分析逐项研讨并学习运用。
(四)阅读课
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并逐步形成能力,各年级各班每周都拿出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进阅览室阅读与课文相类似的文章,并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札记。
其基本过程:
(1)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备好课,自己到阅览室查找与课文相类似的文章若干篇,复印放在阅览室;
(2)布置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的任务;
(3)学生自由阅读复印的文章,自由到书架上选取与课文相类似的文章阅读,并独立思考,写好札记;老师巡视、监督,决不插话;
(4)课后,老师检查学生写的读书札记,并略加评点。
(五)作文课
作文是语文读课的延续,要求学生把所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作文中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教学过程一般为:
(1)语文讲读课布置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习到的写作知识,自选材料,自由命题(有时也可教师命题),练习写作;
(2)教师巡视,发现倾向问题,引导大家讨论解决,再引导学生相互修改,最后誊写到本子上(一般为一节课),交老师批阅。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朱 应 芳
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无论是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或交往中,都将发挥其重要的工具作用。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收效却比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授课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有一些可能尚不成熟的看法,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只有学生感到有兴趣了,才会对学习产生渴望和热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呢?
1.课前激趣谈话,诱发学习兴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学生是否有学习语文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要创设情景,培养兴趣。一个吸
/ 13
引人的导入语,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设计了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文。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沙群岛美丽的图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有趣的海龟,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各式各样的鸟,配以悠扬的古铮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然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想去看看吗?”,然后,在美丽的风光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中。这很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詹天佑》一文时,我采用课件出示詹天佑铜像,再开展激趣谈话: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就会看到这一铜像,你知道他会是谁呢?学生齐喊:“詹天佑”,教师板书课题,诱发了学生学习情感,很快就确定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把学生带进角色。这样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有声有色的启发谈话,唤起了学生探索欲望,紧紧扣住了学生心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2.巧妙创设情境,唤起学习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入文本,把自己的生活情感融入文本角色。那么巧妙的创设
/ 13
教学情境等于是给语文课堂开辟了崭新的天地,让学生进入角色,唤起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形成对话。
(1)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疑问情境。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一课时:我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他俩怎会有联系呢?有的说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还有的说除了爷爷和小树,还有其他吗等等,看来学生想知道的还真不少。我趁势说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这篇课文吧!于是学生都快乐地朗读起来,经过初读课文之后,学生很快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细读课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也解决了相对深刻的问题,从中明白了“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的道理。
(2)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议论的情境。如学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借生日》这课,我让学生质疑。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如果我们是小云,我们该怎么做?”我说这是触及本课中心主旨的一个问题,我们就展开小组讨论,再请同学来回答吧。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有学生抢着说:我也会像小云那样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妈妈;有的说:这天我要多做一些家务活,减轻妈妈的负担;有的说:我要帮妈妈记住生日,让妈妈也能每次都过上生日。„„
教师制造了议论的情境,将合作与交流落到了课堂教学的实处,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和多向思维发展的机会与舞台。这样的课
/ 13
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张扬了个性,学生参与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朗读重点词语,引发学习意趣。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美,增强学习兴趣,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受到语言熏陶感染,增强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才能将知识、活动和审美相互贯穿,做到美读。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一课中,学生对外祖父与梅花的特有情感及精神联系不起来。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中的思乡诗句,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情怀,再朗读有关梅花精神的语句,把梅花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联系起来理解,这样外祖父的意愿就更加明显。这样,在课堂中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感悟到了文章语言的精妙。还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时,学生对于“遮遮掩掩”一词不太理解,我让他们做动作,最后挑一名做得好的学生到讲台前做一个“遮遮掩掩”的动作,这下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明白了这词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立足重点词句,要求学生有的 4 / 13
放矢地朗读,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学生才能在读中理解想象,感悟体验,进入情境,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并感受课文的美情美意。这样激起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从而到达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重视课前的有效预习。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学习也是一样。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第一步就是抓好课前预习。预习是上课前的自学,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去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有些学生不会预习,预习时不知道看什么,做什么,这时老师就应当及时的交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在预习过程中,要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圈点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作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
/ 13
础。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预习作业。我们语文课上的预习最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读通课文。只有预习了,才能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哪些内容比较简单,自己已经比较好的掌握了,哪些是自己不太明白的,这也正是这节课该重点听的地方。因此预习就显得很重要。其实所有的老师都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本学科的知识进行了预习,但真正能做到的恐怕只是那些学习习惯非常好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前要预习”这句话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所以对于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的预习是需要家长来督促其完成的。还有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需要时间和悟性的,但课堂上毕竟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将课停下来用于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学生上课都是比较情绪化的,一旦某个环节他听不懂,他就没有信心,没有耐心再继续听下去了,逐渐地,他必然失去兴趣,上课的效率自然低下。所以,我采用让家长签字、单个朗读等方法来督促学生预习,效果还不错。
三、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是抓好课堂教学。为了保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备课,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那怎样才能上好每堂课呢?这需要我们做多方面的工作。
1.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工作。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设计每单元教学时,我和年级组的老师总是提前两周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备课时,读课文,读《语文教学用书》,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自己提前一周对所备的课又随时进行思考和调整。上课前,6 / 13
充分地熟悉教案,做到胸有成竹、运用自如。为了保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准备好教学课件、收集好补充材料。
2.注重课堂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1)力求教师课堂语言要有激情有趣味。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到黑板上、教师身上、书本上,而不致于使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运用饱含激情、优美典雅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时而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时而绘声绘色地描述“桂林水的静、清、绿”。这样,把老师所体验的情感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共鸣,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
(2)力求多种形式的结合。课堂教学中,姿势、目光、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也称无声语言,它是对有声语言的补充、配合、7 / 13
修饰,可以使老师表情达意更准确、更丰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如老师用微笑鼓励学生,用点头肯定学生,用严厉提醒学生等等,这也是课堂语言艺术的另一种表现,需要老师在充分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无声语言作同步配合,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持久,兴趣更加盎然。
3.教师在执教时必须拥有平衡、健康的心态,切忌将个人情感因素迁移至课堂,破坏课堂气氛。如果走进教室,我们还是一副苦瓜脸,教学效果肯定好不了。或者教师生着气绷着脸走进教室,还抓住一个调皮的学生狠狠训斥一通;或是抓住最近遇到的不顺心事情乱发一通牢骚,然后开始授课,那么这一节课即使课文内容有多么精彩,也肯定达不到教学目的。
4.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的教学气氛,是否创造了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是否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让课堂充满了磁性,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穷人》一 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都来当一回小作家,激励学生为课文续编结尾。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角度想出了许多抚养西蒙孩子的办法:有的同学想到把孩子送到儿童福利院;有的同学想到的是周围邻居们纷纷慷慨解囊进行捐助;还有的想到的是桑娜的丈夫得到了一笔意外的收入,日子变得好过了起来。学生们都充满了热情,就连平
/ 13
时不爱举手的几个同学也异常的兴奋。这种广泛的参与,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阅读新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胆小和学困生的言行,对他投去一个微笑、鼓励的目光,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还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 13
6.要讲究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文就应该以自学为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采用模仿类比,组织讨论,练习测评等方法,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但掌握了它,就能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把读和说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即在阅读时口、手、眼、脑并用,这样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看图学文,可以采用以图导读,图文对照等方法,让学生口述图中内容。然后,熟读课文相对应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这幅图的,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阅读课文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样,讲读一篇课文,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让学生学会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
四、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学习语文的能力不外乎具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从哪些方法着手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学习语文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用心和努力,要抓住“听、说、读、写、悟”这五个根本环节。学法得当、记悟并重、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学习语文就不是很难
/ 13
的事情了。
首先是掌握学法。这主要要在课堂这个主渠道中进行严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这一范本的学习,逐步提高悟性。对字词句章的理解能力,能够学会“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死知识。要掌握两种方法:一是技能法。主要是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会圈划批注、摘录重点,会朗读默读、精读浏览、速读跳读等;二是思维法。主要会边读书边思考,善于发疑析疑,归纳演绎等。通过对这些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同学们能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把握。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掌握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详略的安排、记叙的方法等;在学习写物的文章时,能弄清楚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说明的方法、顺序的安排、语言的特点及文章的结构等。
其次是要扩大阅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认读能力。读什么?一是读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包括同一主题或题材、同一作家、表现手法相近的作品,使阅读构成相对完整的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体系。如学了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后,可以让学生去阅读我们的《经典阅读》上的同步阅读的文章。也可去阅读
《爱的教育》;二是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去读书,虽无目的性,但却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积淀和提高文学素养。
第三是注意积累。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积累。
/ 13
阅读是我们积累的最佳渠道之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积累词汇、积累知识。对于一些经典的古诗文,我们还要进行背诵,不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小学生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如果每天或者每两三天背这么一首古诗或一段精美的文字,那么对于个人来讲,将会终生受益。许多有成就有作为的政治家、科学家,无一不是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下成长的。学生积累了古诗文,就可加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同时在自己写文章时利用一些古诗文,也会为文章增色不少,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笔。当然积累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促进:如古诗词朗诵比赛----看谁的古诗词背得多;成语接龙----看谁成语积累得多;读书会----看谁读书的体会深;辩论会----看谁学以致用好,还有手抄报等,这些都是些有效的方法,大家不妨试一试。
第四是边读边思,读写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边读边思,才能从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只有书读多了,胸中的积累丰厚了,厚积而薄发,写起文章来才能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一般。如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佳作和阅读中遇到的好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摹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自拟题目,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在阅读、摹仿的基础上创新,这就是读写结合的精妙之处。比如学了《找春天》,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写下来。学了《玲玲的画》,我会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
/ 13
沒有坏事变好事的事情写下来,学了写物的就训练写物,学了写景的训练写景。这样课堂上对作文进行指导,在家庭作业中写出来,学生写好作文第二天来到学校,我就在开始上课的前10分钟左右,集体赏析作文,学生自己读自己的作文,我们听着给分析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个地方可以修改,说出理由。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们都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课上都很积极主动地读自己的文章了,并且努力做到写得最好,让同学说好,这样下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有了。写作的水平也就比较迅速地提高了。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办法也有很多,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完善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学有收获。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用一颗敬业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勤劳的手,一定能找到更多好的方法来服务于教学。
/ 13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大力提倡高效课堂教学的今天,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结合我的实践,谈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正确看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使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记忆效果能增加一倍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靠教师。教师只有正确看待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感化学生,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使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产生“双向反馈”。
我在课堂教学中,格外注重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自由读文,向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让学生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可以是对课文的认识、了解,或是感受体会,甚至疑问,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完课文,试着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等。
小学生模仿力强,记忆力好,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鲜活的对象,尊重他们,同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诱导学生的积极情感、兴趣、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以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启发和发现,一方面要重视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一篇文章“熟读百遍,其义自现”要给每个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机会,是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有时间从容的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那些不懂得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出的见解。在读书讨论交流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让他们真正做到自悟自得。另一方面,要注重合作讨论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读到启发,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互动性。
2、营造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其中大量的教学插图有利于学生的读书和想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好条件。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把社会生活搬进课堂,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语文课堂上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愉快。
营造语文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双向、多向、互动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他们提供一些准备性的问题,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
3、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学生厌学往往是从自己丧失信心开始的,而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往往又是老师一手造成的。比如讽刺挖苦性的语言对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就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当学生作业做错的时候,当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往往会说出一些放弃性的语言、指责性的语言、甚至是攻击谩骂性的语言,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伤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学生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需要教师去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去鼓励他,激励他。当学生失去自信心的时候,用一片真情去开导他,当他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就热情地去赞扬他,使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决不能使学生每一天都处在被斥责的状态中,决不能使学生感觉到每一天都是在失败中度过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学习的挑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补充
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主动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延伸。如果语文实践活动开得好,学生确实感到有收获,就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依据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延伸活动,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多渠道的掌握中国语言文字,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保持学习语文的持久兴趣。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探索。作为教师要多动脑筋,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发觉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东街小学 李琴芳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授课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也有一些可能尚不成熟的看法。
一、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石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于是,精心的备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基石。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我们只有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对待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得心应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备课文。教师备课文的时候,应该使关注点集中于整篇文章文意的疏通,要对全篇文章的思想情感能大致掌握。
3.备整册教材。从整册教材或者整单元着手,新教材的知识体系特别清晰,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特点来备课。4.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时间要用在重难点上。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学生学知识的多少。
2.有效的提问。提问可以触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觉悟,是教学检测的重要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3.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篇等知识。
4.课堂检测不可少。
三、教授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1.教授学生预习的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知道重点难点。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
2.教授学生听课的方法。上课关键要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让学生在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动脑思考,将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强记忆,最后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3.教授学生复习的方法。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的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教授学生及时复习,过一段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的变化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 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
四、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我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地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办法。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蒸蒸日上。但要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我们教师只有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才能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