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执行者、探究者,深深地感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更深入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执行者、探究者,深深地感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的生活情境就只是为了敲门。生活情境代替了生活经验,学生就沉迷在有趣的游戏中,而没有真正去思考数学问题,学生被丰富的生活情境所吸引,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不被学生关注,应该如何对生活情境进行处理呢?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1.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部分教师的观念有待转变
虽然现在有了新的课程理念,使用新版本的教材,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课堂上有的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知识的传授占主导,教学方法单一,讲解过多,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怕学生不会,反复强化,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难化,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难,负担重,能力的培养从何而谈?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
2.存在着“教书”的现象,课堂教学无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能力。但如今,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受教材、教参的限制,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教材写多少就教多少,教参如何设计就如何遵循,这样做,一方面,教师会对“教材的容量大、课时有限”的教学现状而非常紧张;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教学的原则,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吃不饱”的学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扩展,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弹性和创造性,也无法体现出教师个性的张扬。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调查、研究,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必须灵活地使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实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循环。
(一)灵活使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1.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当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内容越密切,学生接受起来越容易,掌握得也越牢。但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部分还是存在一些固定式的例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然后一起在课堂上解决,这样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引入合适的生活实例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教学内容有事比较枯燥、抽象、概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选取现实?A生活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进行改编和加工,甚至可以改变教材上的教学情境,自己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就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寻找现实生活素材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真实性和可行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方法。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和教学联系起来,让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充实数学文本。
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教学中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把学生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转化为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现问题,通过猜测、实验,最终解决问题。在选取的生活情境内容时要容量大,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3.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的实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数学游戏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教学过程联系起来,创设生活的数学课堂,体现教学过程生活化。在作业设计上,可以选择一些实践活动、?苑判郧康哪谌荩?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把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把积累的经验验证于课堂上,体现作业设计生活化。
4.游戏启发式生活情境
在游戏式的活动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反思,归纳出结论,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课就可以用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有余数除法的特点,从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三)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
1.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长度的测量、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等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的房屋进行测量、计算。通过对房屋进行测量时,学生可以体会到选择测量工具的方法,将相关教学内容与房屋装修结合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盘然。
2.选用合适的数学方法,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运用,通过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鼓励学生用写数学周记、数学故事、数学论文的方式来交流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促使综合能力的提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用数学中学会的方法来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如“商场打折促销活动”“如何购门票”“租车方案”等,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斫饩鑫侍猓?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展望生活前景,创造高于生活
生活化的数学不是抛弃现有的数学教材,而是对现有的数学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走进数学,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让数学课堂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惠州市洛塘小学
二年级
陈丽婷
学生学习各科知识后有什么用处呢?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思想品德,可以学会做人的基本规范;学科学,可以对这个世界的原理有所了解,那么学数学呢?小学数学应让学生能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起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情境一数学模型一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根据这个模式,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现在我使用的是北师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材,当学生学到第二单元《购物》的时候,我设计了如下生活情景:假如我们来到了文具店,你想买那些文具?这些文具多少钱?你带了多少钱? 围绕“购物”这一主题我设计了这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同时这样也能使学生 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景时能想起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二、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数学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普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际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如果老师在教导小学生学习的时候使用抽象的数学术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反过来,老师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那么这样会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我把它说成“角的兄弟姐妹”,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又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等等一系列有生活趣味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又有用。
三、通过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有趣,使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通过把数学经验生活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来自我身边的生活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例如,我在教导学生学习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的《测量》时,让学生自己拿出尺子量出课室里的物品的长度,自己体会物品长与宽的长度比例,然后让学生测量自己家的厨房、卫生间等的长度。又每单元的知识学完后,我还组织学生说说本单元所学知识与我们生活中哪些问题有关,你可以怎么运用学到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让学生展开想向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课标 生活情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素质教育开展至今已有若干年头,各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摸索中前进。笔者所在学校一直很重视素质教育,结合岗位,笔者对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浅析,对小学数学的有力开展做了一些探索。
1.新课改文件指出数学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环节,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进行必需的计算、推理等日常操作,同时数学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赖以发展的思想和方法,是其他技术进步的基础。利用生活中的情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让小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抽象成数学理论和模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容易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
2.利用生活中的小例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将生活进行抽象化概括,让小学生从心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相对较低,理解力有限,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起来也更加有激情、有活力,效率也更高,效果会更好。
3.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场景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对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如果数学老师在讲课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小场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了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发生,相关教育工作者从小学开始就要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无疑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对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探索。
第五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验方案课题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本学期是科研课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的第一学期。根据课题方案及实验教师、实验班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学期实施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二、工作思路
坚持科研为本,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改革意识,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向“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以培养学生数学生活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体系。
三、实验步骤:
(一)、形成阶段: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2)、进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工作。
(3)、制订实验方案,进行申报工作。
(二)、实施阶段: 三月份:
(1)、召开全体实验教师参加的课题会议,布置本学期的课题实验开展及实施计划。
(2)、根据中心组的实验计划,结合实验进展情况,制定本学期实验计划《按月》。
(3)、课题领导小组下到部分实验班随即听课,与师生座谈交流,调研课题进展情况。
四月份:(1)课题实验展示课,实验教师互相听评课。(2)、实验教师参加中心小学观摩课听课。
五月份:(1)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误区、反思等各方面进行交流。
(2)、实验教师参加中心校开放周听课活动。(3)、上交一篇课题实验论文进行交流。
六月份:(1)、从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的意义、能力培养、课堂实例、误区、反思等各方面进行交流。
(2)、通过面试采集数据,与其它非实验班级进行对比,了解实验进展及成效,及时进行反馈。
(3)、期末召开全体实验教师总结会议,实验教师上交课题阶段总结。
四、实验的目标:
(1)、构建“(积累)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生活经验”的课堂教学模式。
(2)、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特有的数感、符号感和空间感等。
(3)、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能力。
(4)、通过研究,激发数学教师教学和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