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
1()=1();②1()-1()=999()”等等。这些题目都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4)注重数学建模,强化应用意识。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更加重视数学应用,应用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数学建模能力,即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实际问题数学化);一是数学能力,即对于转化而来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的能力。因此,应用型试题是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良好试题。这种试题的选择背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购物、用水、租车、租船、旅游等等。目的是引导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建模,重视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题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力求使学生在试题解答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试题设计按照上面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我们首先根据每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教学要求及安排的课时数,制定了“双向细目表”,确定了各部分内容在试题中所占分数的比例,编制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测试题目。具体命题过程中,我们力求稳中求活,活中求新。具体来说,在2—6年的试题中,我们分别编制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各种形式的习题。其中,填空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占70%左右,分析型、综合型题目占30%左右;判断题,我们是以教材中的重点并且易混的概念、定义、公式等为主;选择题,是以一些小巧、灵活的题目为主,大多属于综合型题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计算题,在各年级的测查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平均在35%左右,主要形式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解方程、列式计算等多种形式。安排专项测查,旨在考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题,可以说是数学测试的传统项目,在本次应用题编制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1)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题目灵活,开放有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一年级的数学测试题,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编制了填一填,做一做,写一写,算一算,答一答等不同形式的题目。在题目编制过程中,为了减少考试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也努力使试题儿童化、生活化,努力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以达到通过测试训练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发展、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综合目的。
二、数据统计在全县1—6年的考生中,我们随机抽取了1913份试卷进行了统计,并以其为样本进行了分析。
1、总体情况统计
2、题目数据统计注:在总计中,带“——”号的分数不包括一年级成绩。
3、成绩分布曲线
三、试卷分析本次测试我们抽调了6个乡镇(包括平原、山区各3个),12所小学(包括中心校、村小各6个)的1913份试卷。查阅了抽调上来的所有试卷,进行了成绩统计之后,我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兼半”。喜的是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忧的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从1—6年的题目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较高。尤其是计算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92%,填空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87%,分别高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因为,在填空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所占分值达到填空题总分的85%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创新思维能力强。“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比如:一年试题中“9+3=()+()”一题,结果孩子们写出了很多种答案:像9+3=10+2,9+3=7+5,9+3=11+1,9+3=12+0等等。还有五年级试题中“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一题,学生的答案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6×6÷2=18(平方厘米)36-18=18(平方厘米);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36÷2=18(平方厘米);还有的列综合算式:(24÷4)×(24÷4)÷2;(24÷4)×(24÷4)-(24÷4)×(24÷4)÷2等等。可以说形式不
一、不拘一格。由此我觉得,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
3、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又一原则。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我们都编制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最明显的就是各年级试题的最后一道。这类题目虽然总体得分率不高,但有很多学生的解题方法出乎我的预料,令我十分叹服。比如:五年数学中的租车问题“300人乘车去旅游,可供乘坐的车辆有两种。甲种车每车可坐48人,每天租金800元;乙种车每车可坐20人,每天租金500元。(1)设计一种租车方案,并计算出所需的费用是多少。(2)找出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写出来。有一名学生分别这样回答两个问题: 300÷20=15(辆)15×500=7500(元);300÷48=6.25(辆)6.25×800=5000(元)。这位学生的第2个问题的答案与我的预想是不同的,而且比我的预想还要省钱(我的想法是最少要用5300元)。因此,通过这一题,我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如果单独包车,则最少要用5300元;如果随团搭配,则最少要用5000元。所以,我也从心底里感受到“新课程的确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还有一名学生采用列表的方法解答的:1种 2种 3种在这样写出3种租车方案后,他又对比找出了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即大车6辆,小车1辆,共花5300元。多么高明的办法,多么了不起的孩子,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十分的惊喜。
4、学习习惯良好。抽调上来的试卷,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更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有的乡镇把考试、分析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教研的机会。比如:吉洞乡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四年级应用题的第5题“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147千米。从成都到北京的铁路长204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大约要行多长时间?(得数保留整数)”由于学生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40小时、41小时、42小时。他们在一番争论后及时与我联系,问我哪种答案是对的。当时,我十分欣慰,可以说是因为我预想的目的达到了:不仅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而且,引起了教师的争论和关注。因此,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他们三种答案全是对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这些是我们工作的成绩,我们也因此感到高兴和欣慰。存在问题: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比如:一年级“算一算:
1、写出计算过程,再算出结果。第1小题8+6=()”正确率达到98.5%,而“第2小题4+9=()和第3小题5+7=()”正确率则分别为95%和88%。这三个小题大体相同,为什么正确率却有如此差距呢?分析其原因:第一题与书中例题、习题的形式相同,大数在前、分解小数凑整时;第2题则稍有变化,小数在前、分解大数凑整时,写出思考则稍有困难;第3题由于格式出现了变化,是将前一个数分解与后面的数凑整时,错误率直线上升。这说明学生对“凑十法”理解不透,只能机械模仿,对惯常的问题比较适应,正确率高,稍有变化则难以应付,缺乏慎重思考、独立分析、触类旁通的能力。再如:二年数学“商店运来一些书包,卖出25个后,还剩45个。运来多少个书包?又运来18个,现在有多少个书包?”一题,第二个问题有很多学生列式为“70+18”。以上两例说明学生受教材习题的定势影响比较严重,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从前面的题目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判断题、选择题及应用题的得分率较低。尤其是选择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仅有69%,其次是判断题和应用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接近80%,都分别低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教师方面:1、个别教师的思想落后。当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仍有部分教师对“应试教育”依依不舍、情有独钟,对素质教育不热心,甚至有排斥的情绪。大家应该还记得:一年试卷中的第二题做一做,在12张不同的数字卡片下面有6个小问题,如:上面一共有()张数字卡片,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把前面的3张卡片用笔圈起来,它们的和是()等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在试卷分析中是这样评价的:题中生字太多,孩子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因此错误率较高。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有兴趣的老师回去可以看一看,这道题中有几个生字,这是其一;其二,即使题中生字再多,考试时也明确规定:一年级学生答题,监考老师读一道学生答一道,难道老师读题之后,学生还会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还有一位教师针对二年级的最后一题,“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要浪费7杯水。你们家有几口人,如果这样做,会浪费几杯水?算一算。”这样说道:“山区的孩子连水龙头都没见过,出题一点不考虑实际。”切莫说题出得好坏,也别说学生见没见过水龙头,如果这道题直接写成:“一个人刷牙浪费7杯水,3个人浪费几杯水?”学生能不会吗?所以,关键不是“水龙头”的问题,而是教师思想的问题,观念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就不要再拖改革的后腿。虽然改革中会有阵痛,但是我们也必须身体力行,因为我们就处在这改革的年代,否则我们将愧对我们的学生。
2、个别教师的观念落伍。前面说道,一年试题中有9+3=()+()一题。本来学生的思维很灵活,答案多种多样。可在一本试卷中却这样批示:9+3=8+4(×)9+3=11+1(×)9+3=10+2(×)„„仔细查阅,终于找到了正确答案:9+3=3+9。因此,整本试卷26人只有3人答对。其中两人的答案是:9+3=3+9,一人的答案是:9+3=9+3。还有五年级设计租车方案一题,一位学生这样写道:300÷48=6(辆)„„12(人)6×800=4800(元)4800+500=5300(元),结果没得分;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300÷20×500=15×500=7500(元),结果也没得分„„类似的现象还有不少,因此我陷入了沉思:通过上面的答案,我们的老师应该知道这两个孩子的租车方案是什么,可能是出于认真因为他们没有明确写出租车方案是什么,所以没给分。我清楚地记得,前一个孩子叫高祥,因为我很欣赏他的做法,看完他的名字,我的心里一直在想:我们真不该这么小气,真担心我们的孩子会因此失去自信,放弃高翔!
3、个别学校考试不严肃。这一点体现在个别乡镇、个别班级的试卷有集体涂改现象,还有的开放题答案一致。比如:一年数学最后一题,一本试卷从前至后统一作答:7+3+10=20(元);一本五年试卷最后一题,统一作答:大车6辆,小车1辆。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的测试不是为了难为学生,更不是为了难为老师。
4、个别教师阅卷不认真。这一点体现在:(1)有的教师过分宽容。比如:五年试卷中“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5平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很多孩子写成1.25,多数教师打对号。(2)有的教师过分苛刻。尤其是搞通考的单位,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种做法与我们教师的道德是背离的,学校竞争、教师竞争,怎么能拿学生的成绩作代价呢?
四、思考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改进教学
1、改进备课方式。备课历来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究竟该怎样去备一节课,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呢?(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因此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②学生是否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③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既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并且,教材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编写者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但也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实践证明: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妨对下列问题做出回答:①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②教学从哪里开始?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③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只有在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才能采用有效的策略,比如调整教学顺序、提供现实背景、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改变呈现方式、设计或引进开放题、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甚至重组教材内容等等,使教材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材料,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3)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必须把握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体现学科教学的整体目标。其次,课时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检测性。如果说发展性领域的目标是隐性目标,很难在一节课内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便于检测的话,那么认知性领域的目标应该是显性的,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应该有明显的变化,是可以检测的。(4)设计板快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要使教学的方案具有效率意义,必须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板快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顾名思义,“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
2、改进课堂教学。(1)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2)问题提出开放化。这里所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精心设问,也就是说,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有目的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疑点,引发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师生情感上达到共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提问要多采用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题目和答案均不必完全局限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有哪些收获?”等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鼓励学生善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变为“学生有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的模式,真正解放学生的一切。(3)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一是条件的开放。条件不足,或没有给出条件,需要学生具体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从而达到解题目的。二是结论开放。给出条件,没有给出结论,或结论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佳的结论。三是解答方法开放。在练习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或从不同角度分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和独创性。四是问题情境开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设计一定的的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时空的开放。有些练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自去观察、实践、搜集材料、统计数据、归纳整理,最终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可以说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要让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选取一切从学生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生活化、多元化。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能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发现真理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分析法、综合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试验法、图表法、假设法、列举筛选法、代入法等等。比如:五年数学判断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米,它的面积增加25平方米。”一题,用举例法就可以轻松地判断这道题的对与错。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策略有:①示范引路,授之学法。②依据教材,设计学法。③因势利导,鼓励“创法”。④揭示规律,指点学法。
4、改进教学评价。《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发展性的评价观,不要总追求一种模式、一个答案,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想象,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评价目标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可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分数或等级+评语+成长记录”的方法,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诊断学生的困难,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双重作用。测评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进不足,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有赖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第二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质量分析
我认为本次考试的试卷是一份比较好的试卷,涉及到本册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难易适中。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分析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有万以内数的认识;估算;认识时间;长度单位的运用;周长的计算;混合运算;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共八个方面的知识。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1)一列火车应在11:20到达济宁站,途中晚点25分钟,火车现在(:)到站。
(2)解决问题中的第2、3题。“二年级有学生425人参加郊游活动,租8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一、二年级同学去剧院看表演,剧院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以上题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和物,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
3、试卷总的“形式”上与平时做的试卷相比,在题目类型上没有明显变化。由填空、判断、连线、计算、统计及解决问题组成。在“难易程度”上来说,有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不过总体情况难度适当。在“题量”上来看,我认为有点大,少数学生有完不成的现象。
二、答卷分析
在试卷的批改和统计过程中,我们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在批改中出现错误。从最后的结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
填空题正确率大约95%
判断题正确率大约92%
连线题正确率大约97%
算一算正确率大约99%
统计正确率大约94.5%
解决问题正确率大约90.5%
1、取得成绩:(1)学生书写整体不错,大部分试卷,试卷清晰,书写规范。(2)学生的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计算题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计算能力较强。(3)多数学生能按题目要求正确答题。
2、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在计算中粗心,导致错误,尤其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有的在列横式时就把题目中的数抄错;有的算式正确,但横式上得数错误。(2)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理解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错误。第一大题中的6小题,画“O”和“√”。第六大题中的解决问题。
三、改进措施、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2、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3、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4、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5、要抓好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待差生的转化工作。
6、努力培养学生细心做题,认真检查题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及培养学生读题习惯。狠抓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及计算速度。
第三篇: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白龙塘镇九年制学校 李雯娟
一、试题评价:
本次测试从五张试卷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的整合,也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3、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从1—5年级的题目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失分较多。由此可见,学生对学过的概念理解不是很清楚到位,记忆也不牢靠。
2、计算能力较强。学生对于各种数的加减乘除计算的正确率较高,只有四年级的简便运算题中,学生对于运算定律的运用不够熟练。
3、动手操作能力有待加强。可以看出“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如三年级的操作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周长画正方形和长方形,并计算面积,有的学生画错图形,有的学生看错边的长度,算错面积。五年级的操作题中很多学生量错边长,画错角度。
4、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从试卷整体来看,90%以上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个别班级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一二年级普遍存在不认真审题而导致出错的现象。
三、教学质量反思: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如四年级的解决问题中要求计算靠墙围成的篱笆的长度一题,很多学生还是按照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在计算。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集中体现在各个年级的判断题和应用题中。
3、教师要加大教学反思。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1)条件的开放。条件不足,或没有给出条件,需要学生具体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从而达到解题目的。
(2)是结论开放。给出条件,没有给出结论,或结论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佳的结论。
(3)解答方法开放。在练习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或从不同角度分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和独创性。(4)问题情境开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设计一定的的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好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差补缺工作,缩小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如:学习水平、方式、思维等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数学的理解、审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估算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正视差异,充分发挥差异资源的优势,是我们今后长期应重视与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四篇: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三班中心小学 刘桂珍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题来源
1至6年级的试卷均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统一命题。
二、试卷评析
从我校小学数学试卷的质量分析看,我认为这次小学数学试卷大部分年级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难易适中,基础题和爬坡题的比例适中,少量题目灵活,兼顾了好中差各类不同学生的答题需求,注重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考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但二年级的试卷应用题第2、3题出现超纲及教材外的知识,造成学生不懂做,还有选择题是多项选择,平时的练习卷从没出现过多项,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大部分学生直选单项。对于二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智力做这份试卷确实有难度,还好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
三、卷面答题情况及质量分析
1-3年级大部分同学计算能力较强,出错率较低。四年级数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例如简便计算、选择题、还有基本的动手操作都掌握的较熟练,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学生对计算题及解方程、统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熟练。
从卷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有一定爬坡度的题上,五年级数学,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虽是如此,这部分知识得满分的人还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粗心所致,其次是学生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下来掌握不十分好。
从各个年级的卷面答题情况看有这样一些共性,一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对其它方面的能力普遍要强,而学生失分较多的是有一定难度的比较灵活的题目。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缩小同年级之间的差距。
4、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5、做好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差补缺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同年级间的教研活动,以缩短班级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如:学习水平、方式、思维等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数学的理解、审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估算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正视差异,充分发挥差异资源的优势,是我们今后长期应重视与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五篇: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小学数学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新洲镇中心小学 2016年7月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从六个年级的六张试卷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综合,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4)、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2、试卷得分情况:
一年级:平均分:95.74,及格率: 99%,优秀率:96.46%。二年级:本年级共有4个班,平均分: 88.85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平均分92.85分,最低的班级平均分86.03分,相差6.82分。三年级:本年级共有4个班,平均分:85.74分,及格率: 90%,优秀率:62.46%。四年级:平均分:78.31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平均分85.2分,最低的班级平均分73.4分,相差13.8。五年级 :共有125名学生,平均分75.25分,及格率96%,优秀率56.6%。
六年级:本年级学生共132人,平均分75.36,优秀率:52%,及格率: 83%。
二、试卷评析
从数学试卷的质量分析看,这次小学数学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难易适中,基础题和爬坡题的比例适中,少量题目灵活,兼顾了好中差各类不同学生的答题需求,注重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考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
三、卷面答题情况及质量分析
1-3年级大部分同学计算能力较强,出错率较低。四年级数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例如简便计算、选择题、还有基本的动手操作都掌握的较熟练,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学生对计算题及解方程、统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熟练。
从卷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有一定爬坡度的题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第5题:两摞规格相同的碗整齐地叠放在桌子上附图,一个碗的高度是多少厘米?通过计算说明。大多数同学没有认真理解叠放一词得意思,结果把算式列错了。五年级数学,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虽是如此,这部分知识得满分的人还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粗心所致,其次是学生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下来掌握不十分好。从各个年级的卷面答题情况看有这样一些共性,一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对其它方面的能力普遍要强,而学生失分较多的是有一定难度的比较灵活的题目,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缩小同年级之间的差距。
4、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5、做好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差补缺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同年级间的教研活动,以缩短班级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如:学习水平、方式、思维等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数学的理解、审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估算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正视差异,充分发挥差异资源的优势,是我们今后长期应重视与研究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