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仿写是作文教学的捷径
仿写是作文教学的捷径
摘 要:仿写是解决一些学生“起步难”的最佳方法,是由知识的吸收和积累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中学教材入选的篇目都是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是学生模仿的极佳范文,教师应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经常引导学生做仿写的思考和训练。
关键词:作文;仿写;方法;技巧
每位语文老师经常碰到这样的场面:学生一看到老师抱着作文本进教室,马上“唉”声一片。学生最头疼的是写作文,老师普遍觉得最难教的也是作文。教师布置了作文并认真指导后,学生明白了要写什么事、该怎样写,可就是写不出来;心里明明想得挺好、很感人,写出来的和心里想的就是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没有一个学生是因为觉得学习写作干脆没啥用处而不爱写作文的,造成一些学生厌写的根本原因不是思想认识问题,而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甚至根本没有入门,一些学生“起步难”。而作文之法,仅靠教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应该由学生从对范文的模仿去求取。仿写,是解决一些学生“起步难”的最佳方法。
人类具有模仿的天性,儿童最初获得知识主要通过模仿这种方式。米德认为,社会角色和行为的掌握是由于模仿他人的角色言行而获得的,因而模仿在人们的个体社会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辞海》“模仿”条里解释说:“从文学的角度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学习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自觉地效仿先进的榜样,作为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也就是说,文学模仿是由阅读通往创作的“桥梁”与“阶梯”,是打开创作之门的“敲门砖”。古往今来,名家效仿的名作不胜枚举。
不难看出,模仿是由知识的吸收和积累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学写作文,必须有一个由机械模仿到灵活模仿,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模仿是形成灵活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模仿,把从大量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逐步掌握表达的要领,并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会用的表达技能,这一点必须要认识清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仿写的训练,也才会去认真地阅读课文。
好些学生在作文里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机械地套用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句式或表达方式的,这表明学生的模仿力是旺盛,他们有模仿范文的愿望,这是作文教学尤其是仿写训练的有利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引导学生多做仿写的思考和练习。
中学教材入选的篇目,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并精心编排的经典文章,它们文质兼美,是学生模仿的极佳范文。作文教学应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每篇课文在写作上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及时地、明确地指出来;不论是写人记事和写景抒情的文章,还是说明、议论的文章,每篇课文都应有不同的仿写内容和重点,经常引导学生做仿写的思考和训练。要让学生懂得,模仿的前提是必须将范文吃透,把握其中的技巧,进而结合自己表达的需要加以运用,每一节课都争取让学生有一点收获。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仿写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仿写呢?
一、指导学生模仿范文的谋篇布局、文章结构
吴晗的《谈骨气》在新课标教材中虽然已经被删除,但仍然是学生学习写议论文的最佳范文。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巧妙地引用了大思想家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具体含义,紧接着纵观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把“有骨气”上升到民族传统精神的高度来议论,然后作者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贴切而又有针对性地解释了中心论点,结尾联系现实,进一步点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从而深化了文章的题旨。可以要求学生完全套用《谈骨气》的文章结构,来《谈诚信》《谈理想》。
二、模仿表现手法
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关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是学生学习外貌描写的经典范例。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眼中时,勤劳、朴实、善良、温顺,是一个身体健壮、安分守己、吃苦耐劳的年轻女子。第二次出现时先前的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说明人生遭受惨重打击,精神上也受到刺激,但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第三次出现时,她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很明显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三次外貌变化巨大,学生完全可以借鉴描写人物外貌的变化。
三、模仿范文的语言
优美的语言、精美的遣词用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使作文文采倍增。“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加分的一条重要标准。最富有表现力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首选比喻的排比句。
四、模仿是手段,使学生学会写作才是目的
没有模仿犹如缘木求鱼,但一味地在模仿的轨道里原地踏步,那是“西施效颦”,仿写在作文教学中发挥着基础与过渡性的作用。
仿写,是解决一些学生“起步难”的重要环节,远胜于教师的说教。这正如书法上的“描红”。临诸家帖,不单为其形似,关键取其神韵,形成自家风格;仿写,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硬套范文,而是向名篇取法,取其精髓,化为己有,灵活运用。只要善于指导学生做好仿写的训练,就一定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编辑 鲁翠红
第二篇:仿写――作文的捷径
仿写――作文的捷径
刚才王老师的课堂情境非常好,理想的课堂是朴实的,也是感性的,有效的,和谐的,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课堂更趋理想。
有效的教师培训,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我谈一下课堂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小学生写作正处在扶床学步,呀呀学语阶段,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所谓仿写是指在形式、思路、语言表达等方面有相仿之处。而在具体的语言运用等方面又有创新的习作训练。具体可进行句子仿写、诗词仿写、片断仿写、全文仿写。
诗、词的仿写。诗词语言简练,内涵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小学生杏以模仿写一些简单的小诗,易懂的词,这对加强生的语言素养很有帮助上。如在教学《忆江南》时,把课本上没有的其
二、其三也教给了学生,并给学生讲了这首词的格律,让学生模仿“其三”进行填词。学生这样填写:忆父母:最亿父母恩,父母养儿难又苦,省吃用到如今。能不亿父母?忆班任:最忆班主任,披星戴月多艰韧,无微不至像母亲,能不忆实验?通过这样的仿写,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不论是哪种仿写,重要是教师要引导并创设“情境”、“意境”,让学生达到“仿中有变”、“仿中有新”的效果,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边种以仿写带写,以仿促写的方法,才可以推动学生向独立的作文过渡。
第三篇:什么是仿写
从仿写入手,提高聋生的习作能力
一、什么是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例文进行习作的方法。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例文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让学生学会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所以仿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是阅读和习作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能较快地掌握写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聋生仿写的必要性
1、打破聋生手语局限
聋生因为失听,用手语表达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个简单的手势,既可以表情达意,也可以表示很长的一句话,这就造成聋生写词、写句前后颠倒,不连贯,句序混乱,意思含糊,聋生的阅读和表达普遍很低。所以聋生的习作问题,是困扰教师和家长的最大问题。但作文又是聋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是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工具。聋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聋校语文教师要扬长避短,根据聋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善于模仿的特点,进行仿写训练,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
2、搭建习作与课文教学联系的平台。
有的语文老师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甚至学校领导在安排教学时,阅读和作文竟然由不同老师来教,这样两者之间更加脱节。对于课文,教师逐一钻研,潜心体味: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备课不可谓不细,讲析不可谓不精。模式呆板,单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隔靴搔痒,不切实际。在新课标的感召下,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那就是对课文进行针对性仿写,让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3、激发聋生写作兴趣,消除畏惧心理。
聋生生活面较窄,加之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局限,写什么,如何写,无从下手,习作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仿写无疑给聋生习作练习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仿写训练,学生习作时就有可参照的对象,消除聋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通过仿写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原来写作文并不难,就是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做过的事记下来。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蒙在作文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就被揭开了,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浓厚兴趣。
4、降低习作的要求,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面对刚刚学写作文的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尽快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我们切忌要求过高。要适当降低作文的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缓慢前行的学习梯度,以使学生每前进一步,回过头来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体会到成功地喜悦。
三、聋生如何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仿写
1、以点促面加强小练笔训练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要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练笔一直被认为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
2、读写结合进行仿写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在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之间密切的联系。老师在讲析每一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们弄明白课文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还要知道作者是使用哪些词句,按什么顺序,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这样学生写作文就有了样板,抓住一点,强化了写作的技巧。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在“我手写我口”的独立作文中运用自如。
3、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仿写。
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表现,在练习仿写时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首先是用句子表达,然后是段落,其次是整篇文章。开始着重训练学生的片断写作能力(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文章的开头、结尾方法)。再训练一些谋篇布局、选材、衔接过渡、呼应等一些技巧。从范文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语言文字到作文材料等都可仿照写作。好的例文,它的词汇、句子应该优美、生动。就要从句子入手,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仿写课文或其他文章中写得整齐优美的句子,使学生从中学会运用各种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准确。如经常这样练习仿写,学生在写句子时就会自觉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采用各种句式,努力把句子写生动、优美,从而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第二段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精妙无比,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有动有静,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使用语言,采用多种修辞方式,绘形、绘色、绘声,巧妙运用关联词,可以进行片段描写训练,让学生做“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造句。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既生动又实在,连用的系列动词突出了百草园的“趣”。因此,扣住“趣”来启发学生,进行段落仿写,可以写课余游戏”,如跳牛皮筋、“老鹰抓小鸡”、“斗鸡”、“荡秋千”,等等,再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还可以进行仿写篇的练习,朱自清的《春》写经散文的经典,先让学生在欣赏全文的基础上,仿写《秋》,学生冷静仿写出了这样的文章:《秋》
盼望着,盼望着,随着成群大雁的南飞,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是阳光灿烂的样子。果子熟了,秋虫叫了,天气凉了。
小草偷偷地像老年人样无精打采地垂下了头。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我们学校后面的健身区活动的人真多,有的打太极拳,有的下象棋,有的踢毽子,真是丰富多彩的秋日生活图。
梧桐树、法桐树、银杏树、柳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叶子纷纷扬扬地从树上落下来。一片片金黄的树叶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马路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像一条金色的大路,引导人走向金色的明天,金色的未来。花坛里的花儿都凋谢了,只有很少的月季花在开着。闭了眼,花坛里仿佛还呈现着夏季时五颜六色的月季花,给人们带来美得享受。
秋天来到果园里,葡萄熟了,仿佛一串串的紫项链。金黄色的香蕉,挂在树上,好像黄月亮。柚子也不甘示弱地在树上高昂着头。
秋天像一个成熟的女人,使农民收获得丰富。
秋天像一个耐心的老伯,她等待着。
这样的仿写作文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写作的同学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他们爱上写作起了和好的作用。
4、仿写例文
一篇文章如何构思才能成篇?一个观点如何阐述才能清楚?一个事物如何介绍才能一目了然?写作未能入门的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常常是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例文,模仿例文,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选择的例文应当与训练点相一致。例文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课本外的。例文选出来了,关键是如何读,对于课外选文,宜于指导学生分两步读:第一步,看文题,自我构思。要求学生看过题目后,不忙于看内容,而是想一想,在头脑里构思,或写成简要的提纲。第二步,读范文,分析比较。要求学生仔细认真研读范文,体会范文是怎样构思,如何成文的,并列出阅读提纲,然后与自己的提纲比较,找出差距,初步懂得应该怎样写。
四、仿写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仿写时主要是仿例文的写作方法和顺序,决不能照抄内容,也不能改头换面,文章的题材自己要重新选择。
2、写前要认真研读例文,理解内容,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
3、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生搬硬套。作文还是要说真话,诉真情的。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
4、当学生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有了一定写作能力之后,就不能在仿写了,应该作到“我手写我口”、“我手诉我情”,放开手脚写自己的作文了。
总之,在阅读中进行仿写,我们不光要让学生知其然——会“照着葫芦画瓢”,更应使他们知其所以然——会“照着葫芦不画瓢”。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作点拔、授规律,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跳出来,交给他们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登堂入室,真正把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的,在写作实践中去灵活运用,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1、仿写作结构。在教《赵州桥》这一课时,通过阅读教学,重点理解了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理清了写作结构:作者先总的介绍了赵州桥外观上的特点,再具体有重点地介绍赵州桥的形状构造上的设计特点,在介绍赵州桥美观时,又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引出,具体介绍了赵州桥石栏板上的精美图案。这样的写法使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影象。学了这一课后,我带同学们参观了我市街心公园里的钟楼。聋生通过观察,仿照课文围绕过渡句“钟楼不但奇特,而且美观”,先介绍了钟楼的外形构造特点,在具体介绍了夜晚灯光下的钟楼和街头的人群,最后用一句“看到这一切,我好象看到了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钟楼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作结,描写内容具体,用词适当,层次清楚。仿写,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一改过去怕写作文的习惯,作文兴趣浓,作文效率高。
2、仿写作顺序。例学了《颐和园》一课后,我指导聋生仿照这一课的“按地点转移的游览顺序”这个写作顺序,仿写《香山真美啊》一文。我班陆玲同学的习作在市报的《伴我成长》版发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3、仿描写手法。聋校语文教材十八册基础训练四上有这样一题: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哪些语句写的好,好在哪里。
我爱春雨,那一滴滴的雨点,像一粒粒闪耀着白光的珍珠;那雨帘是那么密,它给群山披上了蝉翼般的白纱;那雨虽小,却洗去了冬天的积垢,描绘着春日的新姿,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这一段文字的要求只是让学生了解比喻、拟人在文中的修辞作用,我认为是不够的。因此,在完成了作业要求后,我要求学生仿照本片断的描写手段,写几段话。有一学生写道:“我爱秋风,那凉丝丝的风,让我们感觉到好像温柔的秋姑娘来到了,它吹得黄叶像个蝴蝶一样翩翩起舞;那凉丝丝的风,染黄了田野,吹熟了果实,告诉人们丰收的季节到了;那凉丝丝的风,像母亲的手一样,轻柔地抚摸着人们丰收喜洋洋的脸庞。
我爱冬雪,那一片片洁白的雪花,犹如一朵朵绽开的梅花洒落人间;那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大地上一层棉被;那凌凉的雪,驱赶了害虫,哺育着麦苗,装饰得大地一片洁白。”
在仿写训练中,要注意训练的层次性。基础差的学生写的文章即使与范文有些雷同,也是无可非议的,只要文章是经过思考,加工而写出自己想说的事,而非机械照抄。基础好的学生,点拨他们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语言特色,做到仿中有创。
模仿是人类学习的重要途经,仿写更是聋生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范文,揭示语言规律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掌握语言规律,真正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第四篇:作文仿写教学设计(定稿)
“行动”类记叙文仿写教学设计
阳春市圭岗中学
叶源宗
一、教学内容
仿《紫藤萝瀑布》(以下简称《紫》)写“行动”类记叙文。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行动”类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
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材料的选择和组织。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环节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
导语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紫》这篇课文,谁能把这篇课文的内容说出来呢?(学生回答)very good!谁又能把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写出黑板呢?(学生板书)太棒了!大家都很清楚、很熟悉这篇课文,但话又说回来,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怎么样呢?(学生回答:首尾呼应,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简直无懈可击。)好!这样好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行动”类的记叙文的写法,我们得好好学习它,大家有信心学到吗?
(板书1:仿写)
(二)出示投影1 紫藤萝瀑布: 人物:我
地点:路经的一个地方 事情:看见一丛紫藤萝 心动:花的生命力(主题)
思路:(路过)——观赏——感想——(继续行)结构:一气呵成,首尾呼应
(三)点拨
导语2:在日常生活中,你总会遇见一些人、事或物,当他(它)勾引了你的眼球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个究竟。看清楚、想明白(心动)之后,你会继续走你的路。对吗?(学生回答)好!这就是我们说的“行动”类作文的题材。我们不妨以下面的一个题目,仿照《紫》把刚才所说的过程写下来,它定然会成为我们的一篇漂亮的文章。
(四)出示投影2:
仿写(任选项一题)题目:①牵牛花
②一棵小树
③捡破烂的小女孩
要求:
1、模仿《紫》的思路、结构(开头照抄课文,结尾用“我继续走我的路”的形式);
2、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
3、字数400以上。
(五)出示投影3:
材料选择(情境设计):
①你路过一个地方,猛然看见一枝(一丛)鲜艳夺目的牵牛花。你停下来观赏,你有了一些感触,并从中得到了一点体会。观赏后,你带着这种心情继续前行了。
②你路过一个地方,一棵与众不同的小树把你吸引住了。你停下来观察(比如看到:它的根露出土面,却又牢牢地扎在土里),你有了一些感触,似乎明白了什么……
③一天,你正在上学,看见一个正在捡破烂的小女孩。她的样子把你吸引住了。你走近她,打量她,问她(比如“你戴的花环很漂亮呀,你为什么在这里捡破烂呢?”)在观察和交谈中,你有了一些感触。之后,你带着这种心情继续上学了。
(六)学生仿写
(七)教师点评
①课堂内当面点评(对课内完成的学生和那些“临界生”)。②课后书面点评。第2课时
(八)类型延伸
1、导入
导语3:作文簿已经发回你们手上了,大家觉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仿写怎么样呢?(学生回答)这说明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类作文(题材)的写法,写得还不错。我们可以把上节课的作文类型归纳为“触目——心动——行动”型(板书2)。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熟悉、巩固这种写法,并加以提高,以达到熟练掌握。好不好?这节课练习的类型可以概括为“行动——想——行动”型(板书3)。这种类型作文更普遍、更灵活,我们一定要掌握好。
2、出示投影片4(1)命题
择下面话题之一,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①攀登 ②礼物 ③声音 ④感悟
(注:均为中考作文题,其中①②③为早年广东省阳江市中考题)
(2)情境创设(材料选择)
①做练习时,你遇上了一道难题,苦思不得其果后,你便放下了手中的笔。这时,你想到了一次登山的经历:才到半山,双腿不愿再动了。你坐下来歇息。这时,你看见一只蚂蚁在顽强地搬食物。看着看着,你顿时感悟:顽强的意志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你拔步往前,终于登上了山顶……想到这里,你又拿起了手中的笔。
②有一次,你顶撞了老师,回到家里闷闷不乐。妈妈劝导你:向老师道歉就没事了。为了更好地沟通感情,妈妈想买上一点礼物陪你一起去。到商场门口,你却犹豫着:买什么东西好呢?后来想到:登门道歉就是最好的礼物了……[快拿起笔来写吧,题目便定为《最好的礼物》。可是,勿忘啊,仿照《紫》的结构(思路)。] ③假日,你一个人在家。正闷时,电话铃声响了。可是,才响了没几下就停了。你猜想:是谁打的电话呀?猜着猜着,你的烦闷就不见了。这时,你忽然发现:一个电话可以解除一个寂寞,哪怕是几声铃声也好。于是,你拿起话筒,电话铃声在婆婆的屋里响起了……(开头:铃~~~电话响了三四下便停了。结尾:铃~~~电话铃声又响起了——响在婆婆的屋里,甜在婆婆的心上。)
④你负气离家出走了,是因为放学回到家,妈妈还没有做好饭菜给你吃。在路上,你抵不住饥肠的难受,荡进小卖店想买点饼干充饥。你尴尬地搜索着衣袋。“怎么?忘了带钱吧?不要紧,你先吃着吧。看你饿得这个样子……”店主慈祥、友善地说。“妈妈没在家么?……”没等她问完,你的泪水便掉下来了。你把事情讲了出来,并且很有礼貌地谢了这位阿姨。这时,阿姨对你说:“你谢我什么呢?我才给了你一点饼干吃。可你妈妈却给你煮了十几年吃了,你应该好好感谢她……”听了阿姨的话,你点了点头。你感悟到:是啊,母亲是最值得感谢的人!于是,你高兴地回家了。……
3、学生练习写作
4、评讲
七、本设计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1、“行动”类记叙文题材十分广泛,它涉及到记人、述事、写景,而学生又往往难以写好这类作文。主要表现是:平铺直叙,不能做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习作平淡无味。
2、教材是作文的典范(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是个例子)。
3、人类活动从模仿开始,“仿写”是初学写作的最好开端。
八、附:板书设计
仿写
1、“触目——心动——行动”型
2、“行动——想——行动”型
第五篇:浅谈作文仿写
浅谈作文仿写
王士杰
浅谈作文仿写
王士杰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仿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对于初学者或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仿写,既可以让他们觉得有章可循,又可以让他们发散思维学习联想,学生也可以领悟到许多有用的写作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素材,从而打下更加扎实的写作基础。
仿写有如下重要作用:
(一)激发写作兴趣。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本身就对写作文有一种畏惧感。这种畏惧感使他们一方面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一方面又害怕写不好反而影响了成绩。老师这时所要做的是让学生大胆地写。如果在写作文时多进行仿写,就降低了写作难度,就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很愿意进行练笔作文,愿意更好地修改作文。
(二)了解写作的过程。
学生只有渐渐地熟悉了写作文的各个环节,才能拉近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一篇文章从孕育到完成总得经历构思、谋篇、起草、修改等一系列的过程,“构思--谋篇--起草--修改”这一过程的任一个环节,都必须学生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如何来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因完全感受了写作的整个过程而积累经验。因为范文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现内心感受。
(三)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学写作文的过程恰恰代表性地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学生缺乏经验、缺乏亲身体验,是写不出作文来的。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描写小动物的外形。老师在指导了观察方法之后,先布置回家仔细观察小动物并认真填写观察表格,然后让学生带着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写作文。
仿写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学会阅读,找到模仿的基点
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心灵飞扬,有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这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各种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情绪外,更重要的是平时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朱熹曾诗曰: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仿写素材源自教材,源于阅读。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并经常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学生分享,以便令学生潜移默化,得到熏陶。要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推荐一些书籍让其阅读。广泛地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材料,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联系以前学过或读过的某些文章中好的句子、段落或篇章,及时运用,加以模仿,借鉴其表达方式;还可以阅读与本次作文题材相关的资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认识能力,为自己独立完成作文奠定基础。
总之,在阅读分析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应有所侧重地研究本文的写作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把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当成“习作例文“去研究、去赏析,从中挖掘文章写法的独到之处,这样长期不断的积累,定会写出优秀的习作来。
二、培养创造想象能力。
仿写要求有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在平常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多角度思维,通过相似点作出相关的联想和想象,锻炼创新能力,如按照例句发挥想象力,仿写下面句子: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解答此题,关键不在句式,也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而应对书设喻,并写出这喻体的作用。能设成什么比喻?我们必须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进行再创造。钥匙是用来开启智慧之门的,依次思路,可将答案拟成:书是良,能为别人开花的人是善良的人,能为别人生活绚丽付出的人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能哺育我们成长。
三、夯实语法修辞知识。
仿写要有创意是离不开语法修辞的。仿写题中有的既要用到语法知识又要用到修辞知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认真学习。它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用语言的规律,掌握它无疑有助于提 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注意锤炼语言。
中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写文章。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首先是用句子表达,然后是段落,其次是整篇文章。语言不够简洁生动,缺少意趣,往往影响仿写的表达,平常训练中要注意推敲词语。平时如果注意语言素材和优美字词的积累,用心去观察感受鲜活的客观世界,练好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就不愁写不出令人击节称赞的文字。
仿写需要注意的是:
1、明确仿写作文课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仿写要选择范文,作文课的教学目标,约束老师选择范文,也要求老师在课前对范文信息解读要准确和理解深刻,以及在课上对学生认读范文的引导要明确和精当。仿写主要是仿写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决不能照抄内容,也不能改头换面,文章的题材自己要重新选择。
2、选好示范文章。写前要认真研读例文,理解内容,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
课前老师选择好范文是关键。范文应该选取经典文章,作文课上能起到真正示范作用的好文章。而且,选择范文,还要考虑,所选文章,是在哪方面起示范作用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语言;写作顺序、表达方式、修辞、句型),范文能起到好的启示作用,学生才有好的标竽可画。
3、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符合例文的样子,其他的方面可以大胆创新,不受约束。
4、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初一新生的写作能力,和初三的大哥大姐姐们的写作能力相差很远,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有距离的。那么,初一的仿写和初
二、初三的仿写应该是有区别的。我们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
综上所述,仿写,是提高学生绡写作水平胡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有样可仿,有模可效。指导学生仿写的作文教学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做这方面的研究很有意义。当然,仿写只是作文的基础阶段的学习写作的方法,这也要求老师在重视仿写作文教学,用好仿写作文教学的同时,不能只囿于仿写,还应重视创新作文的教学。
背景材料:
我先后多次从初一教到初四,对初一新的第一篇作文都作了比较详细的批阅。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下列问题问题:
1、文体不明,说是记叙文,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主体事件、一个完整的结构,往往是事情写了两三件,议论写了两三段,本意是写记叙文,实际却是四不像。
2、选材陈旧、老套,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
3、议论过多,议大于叙,而议论又常常不得要领。
4、对材料挖掘不深,写作时往往平铺直叙,没有详略,没有具体生动的描写。
5、中心不明确,下笔之前和之后都只知道要写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写,这也是造成结构松散、没有详略的主要原因。
作文到底要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学生需要解决的仍是这三个主要问题。直接告诉他们效果不明显,让他们自己多读书固然是好事情,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问题是学生大多数不会自觉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不会自觉地从读中领悟出写作的一些基本的原则、方法、技巧。而有目的的仿写既能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击破,又能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读书并从书中领悟一些有益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在我国的古代语文教育中,对前人的优秀作品进行模拟创作,是常用的一种作文学习方式,我们的很多名家大都有这个仿写的学习过程。
现在由于仿写在语文教学中渐渐被忽视;对不少学生而言,一方面丧失了一种古已有之、卓有成效的作文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把握不好仿写的正确尺度,将仿写“仿”成了抄写。
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我借鉴古代仿写训练中的精华,从写作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进行求证,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和学生的现状,探索仿写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操作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看,“模仿是人之天性,是一种心理需要,更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初中生“仍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人非生而知之者,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握什么技能技巧,总要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同样鉴证:譬如我们学书法总要从临帖开始;学绘画也离不开临摹名家作品;学舞蹈或参加某项体育运动,更离不开对老师一招一式的模仿。同样,学习写作也需要经过模仿这一环节。
从写作训练的整个过程来考察,仿写也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朱熹说过:“古人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仿写是写作的基础。仿写学到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语言的表现力,运用到作文中,无异于如虎添翼,让文章锦上添花,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叶圣陶把模仿看成是初学写作者的重要突破口。
从古到今,无论是选材还是表现形式上的借鉴、仿照在作家、诗人中也不乏其人。或许,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不管你学问有多大,写作道行有多深,在写作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仿”他人的成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新的题材、新的写作形式、新的语言等的首创者,但当我们被某些新的题材或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所吸引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加以模仿。所以,运用仿写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科学依据的,也应该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