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升和毫升
计算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用字母ml表示;计量比较多的液体通常用升作单位,用字母L表示。1L=1000ml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除数变小,商变大。
5.在除法运算中,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或者和除数相等,那么商偏小,需要把商调大。
用四舍法试商,除数变小,商可能偏大,需要把商调大;(例:32→30)用五入法试商,除数变大,商可能变小,需要把商调大。(例:36→40)6.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7、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几个物体是否是相连的。数正方体个数时,可以先从最上面一层数起,再看下一层比上一层多几个,算出下一层个数,然后把各层个数加起来。被遮住的数不到可以数上面的。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
统计完之后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每画好一个条形统计图,要在上面或旁边写上所对应的数据。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份数=总数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的思路,解决“归一”问题。
六、可能性
1、可能、一定、不可能,2、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当双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1、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2、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不管算式中有加、减、乘、除哪种运算,都要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
4、简便运算:
例1 :
37+56+63=56+(37+63)
„„加法交换律
25×13×4=13×(25×4)
„„乘法交换律 例2:
327-(127+100)=327-127-100
„„减法的性质
720÷54=720÷(6×9)=720÷9÷6
„„除法的性质
125×25×32=(125×8)×(25×4)
八、垂线与平行线
1.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不相交就一定平行。2.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相交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垂直,但是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4.从同一个点引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因此,平角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两条射线;周角是两条射线正好重合在一起了,看起来像一条,但是仍然是两条射线。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粗细无关,与角的叉开程度(也可以说张开程度)有关。
5.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等于180°的角是平角,等于360°的角是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画出直角时要做好直角标记。
量一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并使另一条边在量角器180度的范围内。从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的那条边开始读数,读出度数后可以看一下这个角是是否符合锐角或钝角的特性。
6.钟面问题:钟面上一小时,时针转动的角度是30°,分针是360°。钟面上相邻两个数字间的角度是30°。解题时可以画一个钟面来进行解答。
方向问题:在八个方向中,每相邻的两个方向间的夹角是45°,解题时可以采用作图法来进行解答。
滚的远的问题中,角度越大,球在木板上滚的越远。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数位顺序表的顺序从右往左是怎样的? 答: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2、数位顺序表有哪几个数级? 答:个级、万级、亿级
3、个级有哪几个数位?
答: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万级有哪几个数位?
答: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5、亿级有哪几个数位?
答: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6、千万位的左侧是什么数位? 答:亿位
7、千万位的右侧是什么数位? 答:百万位
8、亿位的右侧是什么位? 答:千万位
9、十个十万是? 答:100万
10、十个100万是? 答:一千万11、100个十万是? 答:一千万
12、读数的步骤? 答:第一步:分级
第二步:读数
13、万级的读法和个级一样嘛? 答:不一样,要在末尾加万字
14、写数第一步干什么? 答:找万字
15、比较数的大小第一步干什么? 答:分级
16、数位不一样多时,怎么比较? 答:数位多的数大
17、数位一样多时怎样比较? 答:从最高位比起,依次比下去
18、四舍五入时,第一步做什么? 答:分级
19、四舍五入时,第二步做什么? 答:找到要省略到的数位
20、四舍五入时,第三步做什么?
答:省万看千、省亿位看千万位、省千万位看百万位…….21、量角器由的构成、答:中心点、0度刻度线、90度刻度线、内圈刻度线、外圈刻度线
22、量角的度数的步骤?
答:第一步: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将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3、角的定义? 答: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围城的图形叫做角
24、角的构成?
答:一个顶点,两条边
25、直线的特点?
答: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6、线段的特点?
答: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27、射线有什么特点?
答: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
28、角的分类?
答: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9、什么是锐角?
答: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30、什么是直角?
答: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
31、什么是钝角?
答: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32、什么是平角?
答: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
33、直角与平角与周角的关系? 答:一个周角=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第三篇: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作单位。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
2.1升=1000毫升 1L=1000mL 3.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时,要从高位除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4.把除数看作整十数与商的积等于或小于被除数并且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如果积大于被除数,说明试得的商大了要改小;如果积小于被除数,说明试得的商小了,要改大。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6.在除法里,被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是商不变的规律。7.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8.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9.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10.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11.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1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3.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这样既方便又准确。“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o”表示。14.测量角的方法:(1)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把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看另一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看刻度时要分清,内外圈的刻度,0刻度在外圈就看外圈的刻度,0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15.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16.4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17.直角90度平角180度 周角360度
18.1个平角=2个直角 1个周角=2个平角 1个周角=4个直角 19.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20.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2)使量角器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3)在量角器指定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4)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5)将所画的角标上度数。
21.像1.2.3.4.5.6.7.8.9……这样的数,都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22.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23.1.3.5.7.9.11.13.15……是单数,2.4.6.8.1012.14.16……是双数。单数又叫做奇数,双数又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24.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
25.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26.被除数除以除数,得数没有余数时,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27.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必须说谁是谁的倍数。2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9.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或8。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30.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31.同时是2.5的倍数,也就是10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32.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33.同时是3.5的倍数的数必须满足①个位上的数是0或5;②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34.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必须满足①个位上的数是0;②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35.乘数也叫做因数。
36.1是每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本身。37.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38.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9.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0.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41.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42.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3.亿以内数的写法:①先写万级,再写个级②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44.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叫做计数单位,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5.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4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47.画垂线的三步骤:(1)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2)三角板沿直线移动,使三角板顶点与指定的一点重合(点在直线外时,使该点落在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上)。(3)过指定的点,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
48.过直线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49.画长方形时,第一步:先画出长方形的长或宽;第二步:再在这条边的同一侧过两个端点各画一条垂线,在垂线上截取规定的长度点一个端点;第三步:连接两个端点;第四步:擦去多余的边线。
50.在同一个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51.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52.画平行线的步骤:(1)靠直线(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过定点(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3)画直线(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53.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4.植树问题:
两头都种 棵树=间隔数+1 只种一头 棵树=间隔数 两头都不种 棵树=间隔数-1
第四篇: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1.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作单位。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2.1升=1000毫升 1L=1000mL 第二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问题
1.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时,要从高位除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2.把除数看作整十数与商的积等于或小于被除数并且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如果积大于被除数,说明试得的商大了要改小;如果积小于被除数,说明试得的商小了,要改大。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4.在除法里,被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是商不变的规律。5.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第四单元:线和角
1.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5.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6.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这样既方便又准确。“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o”表示。7.测量角的方法:(1)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把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看另一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看刻度时要分清,内外圈的刻度,0刻度在外圈就看外圈的刻度,0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8.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9.4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10.直角90度平角180度 周角360度
11.1个平角=2个直角 1个周角=2个平角 1个周角=4个直角
12.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13.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2)使量角器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3)在量角器指定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4)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5)将所画的角标上度数。
第五单元:倍数和因数
1.像1.2.3.4.5.6.7.8.9……这样的数,都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2.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3.1.3.5.7.9.11.13.15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4.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5.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6.被除数除以除数,得数没有余数时,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7.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必须说谁是谁的倍数。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9.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或8。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10.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11.同时是2.5的倍数,也就是10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
12.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13.同时是3.5的倍数的数必须满足①个位上的数是0或5;②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14.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必须满足①个位上的数是0;②
…
…
是
单
数,2.4.6.8.1012.14.16……是双数。单数又叫做奇数,双数又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15.乘数也叫做因数。
16.1是每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本身。
17.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8.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9.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20.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21.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第六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法:①先写万级,再写个级②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叫做计数单位,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第七单元:垂涎和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垂线的三步骤:(1)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2)三角板沿直线移动,使三角板顶点与指定的一点重合(点在直线外时,使该点落在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上)。(3)过指定的点,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
4.过直线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5.画长方形时,第一步:先画出长方形的长或宽;第二步:再在这条边的同一侧过两个端点各画一条垂线,在垂线上截取规定的长度点一个端点;第三步:连接两个端点;第四步:擦去多余的边线。
6.在同一个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7.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8.画平行线的步骤:(1)靠直线(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过定点(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3)画直线(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第九单元:探索乐园 1.植树问题:
两头都种 棵树=间隔数+1 只种一头 棵树=间隔数 两头都不种 棵树=间隔数-1 2.数一数数线段、角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数量通常用到顺序叔叔和分类叔叔两种方法。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考点罗列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都是数位。
考点1:数位和计数单位是学生容易弄混的两个概念,常以判断的形式予以考查。如: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
必考点2:学生对数位顺序表是否熟记:、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这个数最高位是()位。
考点3:计数单位的改写,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5、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1.考点: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考点2:学生对“相邻”一词的理解和把握。如:判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7、读数时,只是在万级或亿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考点: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①603080 ②6030800 ③6003800 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A、90000900 B、90090000 C、90009000
8、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用0来补足。
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再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中间要用“=”连接 如:4500000=450万
1300000000=13亿 题例:48万○480001
9、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题例:49()987≈50万,在()上可以填的数字是()
A、最小是4 B、最小是5 C、最大是4 D、最大是5 一个数的近似数是60万,这个数最小是(595000),这个数最大是(604999)。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或MC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MR是提取键,M+是存储健。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考点:一条射线长5厘米。()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题例:判断: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题例:判断(1)周角就是一条射线。()(2)平角是一条直线。()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考点: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º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题例:用量角器画一个105º的角。
三角尺上的角度有90度、45度、30度和60度四种,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的角度有15度=45—30,75度=45+30,105度=60+45,135度=90+45,150度=90+60
10、对顶角相等。
11、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题例:右图中,已知∠1=43°,∠2=(),∠3=()。13、1平角=2直角。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题例: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 < 直角 < 钝角 <平角 < 周角
题例: 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考点: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度,7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钟面上()时和()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度角,是()角,12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角。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如: 106×37=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7×80= 240×30=
3、积的变化规律(不要求都掌握):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例如1: 已知: A×B=215,则A×(B×2)=()。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例如2: 已知:(2×A)×B=200,则A×B=()。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所以A×B=(100)。考点:若A×40=360,则A×4=()。
①3600 ②36 ③360 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则积是()。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例如: 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510)。③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就扩大5×3倍。④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则积就缩小5×3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如果m>n则积扩大(6÷3)倍。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6倍,则积缩小(6÷3)倍。
6、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考点: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考点: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校买来30套桌椅,桌子的单价是45元,椅子的单价是18元,学校买桌椅花了多少元? 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6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题例: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做()条直线与它平行,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做()条直线与它平行。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测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平方千米或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一块长方形的苗圃,长是400米,宽是50米。它的面积是(),合()公顷?
题例:一块长方形的苗圃,长是400米,宽是50米。它的面积是(),合()公顷?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考点:一块长方形的苗圃,长是400米,宽是50米。它的面积是(),合()公顷。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题例:画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考点:429÷4口,要使商是二位数,口可以填()。
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可填()。A、1 B、5 C、6 D、9
()÷6=98------()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最大可能是()A、97 B、5 C、6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除数看大了商可能偏小,除数看小了商可能偏大。
题例: 512÷48 = 验算: 875÷31= 验算: 598÷13=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变性质(不要求都掌握):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题例: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乘以10,除数除以10,商不变。………………()考点:考查学生对0的把握:判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注意: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常常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算,这时的余数要根据原来所在数位添0,如:200÷30=6„„20,此时的余数在十位上,是20而不是2.题例: 230÷50的余数是()。A、B、30
C、300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反而除以(或乘以)几。题例:两个数的商是200,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时,商是();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5倍,商是()。
7、有余除法关系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题例: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可取(),这时被除数A是()。
水果店李大伯带2000元钱去批发市场买苹果,买了25箱,还剩150元。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多少元?
第六单元 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七、应用题
1、单位量不变的题型,关键步骤是求出单位量: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35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
2、总量不变的题型,关键步骤是求出总量: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36页,2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5页,需几天看完呢?(本题型还可见为上山和下山或两地往返类。)
3、剩余量的题型关键步骤是求出剩余量:一个工厂要生产3000个零件,前6天生产了750个,剩下的要在1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4.连续平均分的题型: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4个窗户,一共安装了288块玻璃,每个窗户安装了几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