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白沙实验小学 王强
如何让学生做到习作生活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我通过对3-6年级的学生进行关于习作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只有约15%的学生喜欢习作,40%的学生对习作感觉一般,45%的学生不喜欢习作。五六年级80%以上的学生不太喜欢老师做太多的指导,限定太多的框框,而喜欢自由表达,喜欢写自由命题的习作,喜欢写内心深处的感悟。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找到了“病根”:(1)不细心观察生活,没有生活储备,选材困难;(2)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缺少基本的表达方法;(3)习作内容、形式等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治此“病”良方就是要让学生习作反映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体现学生的童心、童趣,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这是为什么呢?
一、习作“生活化”利于消除学生习作“恐惧症”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写作文?因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人在什么时候需要表达和交流?当然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小学生写作文,不是“写作”,而是“习作”,是为了能在生活中轻松自如地表达内心、与他人交流,是为了掌握一项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本领,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理念从作文的本质出发,避免了教师用“写作”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习作,避免了用太多的清规戒律去约束学生习作;让他们能在习作中自然倾吐,自由表达。因此,有利于消除学生习作“恐惧症”。
二、习作“生活化”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上这样的麻烦:让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或描述一种景物,他们总是皱起眉头说:“没有东西可写。”是不是他们的生活中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呢?不是的,是他们没有留心观察,对那些人、事、物只看了那么
一、两眼,甚至不去理会,就随随便便放过去了。正像五彩斑斓的世界在盲人眼中是一团漆黑一样,生活再多姿多彩,不用眼睛去看,不用心去体会,怎能感受到它的美好?“生活化”习作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触摸、用耳朵听、用口交谈、用大脑思考,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的滋味。“生活化”习作最基本的理念是: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习作的空间就有多大。这样的习作打破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时空界限、现实和幻想界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谓是“无拘无束”的。这样的习作,学生怎么会没兴趣呢?
三、习作“生活化”利于激发学生主动的习作需要
所谓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作文的需要也是多层次的: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绩下降而被老师或家长批评等的需要,属安全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师、同学交流见闻感受等的需要,属归属与爱的需要;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华得到他人公正的承认和称赞,获得同伴尊敬等的需要,属尊重的需要;完成集体交给自己的汇报、总结等任务的需要,属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习作教学的现状来看,在众多层次的写作需要中,大部分学生只有被动的“安全需要”;而很少有“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主动需要。“生活化”习作是在生活中教,在活动中写,因 2 而更能激发学生主动的习作需要。
四、习作“生活化”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生活的技能
习作“生活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写记叙文,也要写应用文;不仅写现实中的,也要写想像世界的;不仅要继承传统的习作形式,也要勇于创新,善于借鉴,比如将电视节目、社会活动引进到习作中。在众多的习作形式中,“生活化”习作特别强调的是实用文的写作,“因为生活、工作的需要,人们才写文章”。比如:节日制作贺年片,写贺词,写请假条、留言条、通知等;利用班级图书角,学写借条、收条;与兄弟学校的小伙伴结成友好关系,利用书信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这些是人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生活化”的习作因其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所以作文教学要“以学定教”,让习作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生活的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一)、教师具有“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前提
习作教学生活化,首先要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师首先要放开自己的思想使自己先“生活化”起来。教师如果单纯认为课堂才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阵地,课本才是进行教学的主要武器,那你就把学生当成了你的“假想敌”。那怎么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化?怎么又谈得上习作生活化?实践告诉我们,作文的取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有具有“生活化”的思想理念,牢固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学生在作文中才能将生活中的素材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才会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
(二)、教师亲写下水文,树立榜样
教师可亲写下水文,体验习作。这样,便于有的放矢,重点指导,3 有时和学生同时现场习作,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与教师的作文对照,找出闪光点和差距。这样的指导更具有说服力,既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缓解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又能形成学生与教师比水平的写作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
(三)、丰富学生的习作积累,是习作生活化的关键
作文,千万不能就作文论作文,那样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越用越少。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做到“放长线钓大鱼”。放长线就是要做到“三个积累”,“大鱼”就是较高的作文水平。高的作文水平、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老师教不出这些东西来,这些都就来自于学生生活、课堂中的积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这“三个积累”。
1、积累语言。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精彩句子涌现。我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1)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学会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做到意文兼得。同时,每天抽出15-20分钟时间进行口语交际,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保证。(2)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专门的积累本,鼓励学生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并做到经常翻阅;鼓励学生多背名言警句,即使没背过的,也要努力做到用时能找到。(3)在班内创立图书角,让每个学生都捐一至数本书,所有学生共享。我也常鼓励学生多借阅学校书籍。不仅如此,我还唤醒家长,让他们支持孩子读书,满足孩子读书的渴求。做法很简单,就是让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书橱,如果条件不允许,给孩子准备一个纸箱子盛书也可以,给孩子刻个藏书印章“某某藏书”即可。孩子有了书橱,有了藏书印章,他们会很高兴地去买书来读。同时,老师在学校也要大力宣传、褒奖藏书多,4 读书多的学生。从06年任小学语文教学以来,我一直延用此办法,效果显著。
2、积累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丰富了,写作的材料也就多了。为此,我们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收获之丰是难以估量的。我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诗词竞赛、习作竞赛、美文朗诵比赛、故事大王、踏青写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教会学生观察、体验,培养学生有疑必问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达到丰富学生生活见闻的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们看到了许多以前未曾注意的事物,生活流淌到了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习作真正成了他们要表达、要交际的工具。注意:千万不要把活动与作文捆在一起,活动的目的旨在积累生活!
3、积累感受。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情育情,以情激情”。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其次,创设一定的情境;再者便是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亲身体验的同时,会获得更多的感受,感受是看不见的,听不见的,摸不到的,只有用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才能让他人感受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们的感受有“用武之地”。这样不仅利于写作,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四)、绿色评价是习作“生活化”的动力
在与学生的习作交流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是否该写,该详该略,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5 又怎谈得上领悟运用?回顾一下我们农村小学一般习作指导流程:“审题指导→选材指导→表达方式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练习。”不难发现,这种流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而削弱学生的主体,从审题到选材,甚至如何表达,都被我们“辛苦”的教师所代替,习作思路被教者所框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的是教者的理解,学生习作必然“千篇一律”,而学生的创造性也就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了。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能不怕吗?学得能不累吗?对习作能感兴趣吗?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1、创设修改平台,在赏评中指导修改。(1)示范赏改。教师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习作,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评一评,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受到启发,为互评互改打下基础。(2)互评互改。学生在明确本次评改重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进行赏评,学生之间交流习作,自己动手评改他人文章,按照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批改。(3)自评自改。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习作训练目的。这样,教师将指导环节置于学生拟稿之后,可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更为重要的是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了学生,学生就不会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在观察、构思、拟稿、互改、自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
2、赏析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我的习作评改以赏析为主,努力做到:(1)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机会。我经常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6(2)多给学生一些赏识性评价。我在引导学生相互评改时,以赏识肯定为主,寻找习作中的优点,照亮一片。(3)多给学生一些情感性评价。在习作批阅评改中,我侧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话谈心,在学生习作本上多写一些鼓励性、希望性的“悄悄话”,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如:“如果再分出段落,更容易让人读懂。”“想象力棒极了,结尾耐人回味。”“作文表达出真情实感,相信你会做到的。”“小作家,我在欣赏着你的佳作,期待着下篇。”……
(五)、动态指导评阅,促进学生习作再发展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不应只具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还应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
1、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不是句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意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这可从两个方面着手:(1)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的标准不同。(2)对一个学生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能使用逗号、问号、句号等最基本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能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单独批阅,促进习作再提高。习作批阅不能只停留在“甄别优劣”层次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批注、面批等形式予以再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批注、面批要做到针对具体学生,有明确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而那些“中心突出,语句通顺”之类的套话,学生看了不知所措,也得不到任何受益的评语早就该“枪毙”了。
4、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习作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次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我用积分来“评”习作,积分规则:(1)基础分:200字以内,字数减去100就是所得积分;200字以上,多少字就可得多少分。(2)附加分每个优秀句子可加10-100分不等;优秀段落加50-300分不等;打草稿且有修改的基础分加倍。(3)扣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病句扣10分。(日记和作文同一标准。)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只要肯努力,都有“得优”的机会,因为即使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能努力多写些,多改上几遍,同样可以得到很高的积分。这样,就使每名学生都对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我在习作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们从“不愿写”、“不敢写”、到“我会写,我要写”,不仅习作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口语表达和思想认识也日渐成熟起来。总之,在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教学研究中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习作教学的深远与厚重,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习作,学会习作是习作教研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习作教学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习作教学生活化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在一次“六一”庆祝前夕,在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三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学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这样习作练习才能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由此看来,激活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积累,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重要。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其次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而后的学定教有针对性的点评方案,这样“从学生中来”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当然,这样指导下,学生的习作,绝不会千篇一律。
二、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的不仅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
1、尊重主体的独立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望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作为一篇作文教学的终节环节,从而使这环节的教学功能仅是“评定包改”甄别优劣,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仅得优者受到鼓励而己。而低等第者反而再次受到打击,削弱习作的信心。那么“批阅”这一环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 批阅这个习作教学环节应是: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以再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对习作作个简单的评定而己,更不能为了保持作文本的“清楚”“清洁”而使学生的习作失去质量再提高,习作体会内化升华的最佳时机。那么这种“恰当的形式”一般有哪些呢?最普遍是通过批注,指导学生再修,再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批注面对学生,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而那些“中心突出,语句通顺”之类的套话,学生看了不知所措,也得不到任何受益更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与行动的评语早就该销声匿迹了。再一种形式就是面批,当面指导。其次就是再次对具有典型性的习作进行集体点评。
4、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习作等第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第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与学生约定中+=良,良+=优,优+=特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习作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的“得优”的机会,对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
第三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习作教学存在难教难学,师生畏惧习作的现象。教师怕上习作课,学生更是视习作为拦路虎,谈“文”色变。学生往往是奉命习作,东拼西凑,假、大、空、套成为学生习作的主旋律,文章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成人化,缺乏生活气息,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童真和童趣。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往往拘泥于立意,布局谋篇等技术性指导,而非从感情和兴趣出发。于是习作教学变成了一个怨声载道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习作教学没有和生活联系所致。习作教学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时空的限制,命题和形式的框制,指导的钳制,评价的扼制,使学生习作失去生活的源泉,缺乏生命力和灵性。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习作源于生活”。教学中,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有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表达。
(2)“教学注重人文”。语文习作教学目标根植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总要求,寻求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定位于“人文共进”,反映“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放有个性化有生活化的语文课程。(3)在教学中,注重生活,联系生活,想象生活,创造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想象力,张扬个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养成观察、思考、积累,并自觉运用语言文字及时表达自己的见闻和真情实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主动、健康、和谐发展。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课题的界定:
(1):“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习作源于生活,教学注重人文”,是指在语文习作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空间,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核心,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和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为重点,以贯通学生丰富的生活与阅读积累、情感体验、个体感悟、创新灵动、真情表达为价值目标追求,努力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人文共进””的小学习作教学之路。(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是以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在广阔的阅读和生活中感悟、积累语言;在自由、多元而开放的生活时空中发展思维、形成表达,使表达建立在丰富多元的积累的感悟的基础之上。同时加强习作教学与各学科、家庭、社会、自然的广泛联系,使习作生活化、开放化、个性化。最终,使习作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真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引导他们能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
2、语文教学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生活积累是开启写作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常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成什么文字,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变成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3、教育人本论。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即从教育人本论出发,以人为本,“以人的主动、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心,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写什么”,“怎么写”,更注重“为什么写”,强调习作是真我价值的体现,物化为个性的张扬,每个学生成为鲜活的主体。同时,开放性习作教学基于教育人本论,以兴趣、情趣为切入点,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习作成就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养成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积累,并自觉运用语言文字及时表达自己的见闻和真情实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主动、健康、和谐发展。
(2)、以贯通学生丰富的生活与阅读积累、情感体验、个体感悟、创新灵动、真情表达为价值目标追求,努力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人文共进””的小学习作教学之路。
2、研究内容
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为切入点,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教学与学校各学科、家庭、社会等外部各个方面的联系,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因地制宜地开发多渠道习作素材的源泉,从而拓宽习作教学区域,不拘泥语文学科,更不局限于每周两节习作课,体现课内外、校内外、时时处处皆习作,形成多向、积极、互动的,“真、新、活、实”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人文共进””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学习国内外关于“语文与生活”“习作与生活”的教育理论。(2)经验总结法。采用教师写教后小计,专题论文,教学叙事,教学案例等形式,进行总结。
(3)辅以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采用观察和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习作的自觉性。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习作兴趣及习惯等。采用篇章测量法,测量学生的习作能力。采用语文素质测量法,测量学生的和谐发展。
(4)行动研究法。学习理论指导语文习作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深化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申报阶段(2011年2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11年3月):确定研究对象,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个方面情况尤其是习作的习惯、兴趣、能力的情况,研究相关文献,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09年9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行个案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全班。
(4)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同时撰写相关论文。申请成果鉴定。
第四篇:农村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
农村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这一教改的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开展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在我们农村学校中,如何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要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的教室布置,都必须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室,各种布置要洋溢着知识的气息和浓浓的童趣。比如说,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把教室分别布置成“春色明媚”、“星光灿烂”、“金秋丰收”、“冬日浪漫”等等不同的风格,可以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很多乐趣。此外,教室里还可以根据我们农村本地的特产和本班学生的兴趣、特长开辟养植角、探索角、科技角、图书角、知心信箱等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帮助……一个课堂就是一所浓缩的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这个课堂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学习,学到的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技能,还有探索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滋养。学生也不仅仅是以“学生”的身份出现,他同时还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是充满个性和灵气的鲜活的生命。这样,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才会有强有力的生命支柱和不竭的生命活力。
二、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前不久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羊缝鹰围”理解成“一只老鹰围攻一只羊,把羊吓的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这告诉我们:不要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的意思。瞧瞧影视作品中居然存在着语文,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时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外还能学到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其实除了影视作品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
三、指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增进感悟。例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不少同学都见过爬山虎,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去观察,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四、在联系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到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明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再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热点问题,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改造社会尽一份公民的责任。比如,针对我们乡镇学校附近“网吧”较多,并有一部分同学去“网吧”上网的现象,组织了一部分同学深入“网吧”进行调查,之后展开讨论,最后将本次调查的情况以及讨论的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刊登于校报,受到了广大同学、老师的关注。同时,他们还把调查结果和一些处理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得到妥善解决。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但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课文所描述的情景,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总之,农村语文教学需要回归生活。只有生活,才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需要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真切理解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才能真正地实现寓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第五篇: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习作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这一现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这一理念,对习作教学的“生活化”进行思考:感悟生活,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素材;描绘生活,让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创造生活,让学生体验作文的快乐。[关键词]习作教学
生活化
在作文教学中,“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恐怕是学生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习作脱离实际生活,对于所写的对象理解过于简单化、概念化。这主要表现为说大话,不着边际;说假话,虚张声势;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没有真情实感,缺乏生命力,语言积淀不够,底子太薄,不能“胸藏万汇任吞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生活挂钩,还学生作文本来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童趣。
一、感悟生活: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内容单薄,篇幅短小,主要是因为缺乏生活阅历。为了广开“材”源,应打破课堂界限,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1.指导观察,选取素材。
观察是作文的基本功。实践中,我们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头戏,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观察生活方法,让学生争做勤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有心人。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打破传统的用眼观察的单一视角,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乃至心灵去观察周围存在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读、去幻想„„如中秋的月亮不再仅仅象征团围,学生可以由月亮想到宇宙天堂,想到神话故事,想到海边潮汐;深秋的菊花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花的状貌的描绘,学生可以想到菊花的实用价值,想到菊花所象征的民族气节,想到秋天的丰硕美丽等等。学生在观察时,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学生有意注意,使他们观察得细致、持久,从而获得较为具体、丰富的印象,为写作动机的形成奠定基础。为了提高观察的效果,教师要精心组织和指导,要恰当地安排观察的时间、地点、明确观察的目的重点,选择最佳的观察顺序、角度、方向,从激发引趣入手,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在美中激活写作兴趣。
2.展开活动,丰富素材。
实践是认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平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多做、多练,动嘴多说,多议,动脑多玩、多思。这样,不仅可以调解沉闷的教学气氛,又可以让学生获取活泼生动的素材。如教师可以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定期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也可以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出外郊游、调查采访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饱含激情地写出来。各种活动的开展,开放了课堂作文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3.组织阅读,充实素材。
阅读也是解决作文素材的一个捷径。学生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外,在一定意义上,还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取信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增设阅读欣赏课,定期开放图书阅览室,学生自订报纸、杂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接触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学生再主动地摘记、收集整理。其中,教师要认真做好指导工作,指导学生记好“三本”(课内阅读摘录本、课外阅读摘录本、日记本),并开展读书交流,让学生在交流、欣赏、评价中汲取知识,积累语言,为写作构建起一座素材资料库。长期积累,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描绘生活:让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 生活化习作最基本理念是: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习作的空间就有多大。所以,学生的习作可以打破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时空界限、现实和幻想界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谓是“无拘无束”的。这样的习作充满着童真和新意,充满着活生生的生活气息!生活化作文教学,可使生活处处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习作开式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写记叙文,还要写应用文;不仅写现实中的,还要写想象世界;不仅继承传统的习作形式,还要勇于创新、善于借鉴。
1.注重交际,写应用文。
在众多的习作形式中,“生活化”习作特别强调的是应用文的写作,“因为生活、工作的需要,人们才写文章。”“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发言稿„„”,这些是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所以“作文教学要学以致用。”生活化的习作因其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所以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生活的技能。比如:
(1)写推销语。如我县是著名的文旦之乡,我们便可引导学生写这方面的推销语。
(2)写倡议书。如我县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时,我们让学生写“请做绿色环保人”,“交通安全你我他”等倡议书,既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支持,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
(3)写书信。如本校与兄弟学校的小伙伴结成友好关系,利用书信交流信息,沟通感情。
此外,教师可以借节日之机让学生制作贺年卡,学写贺词;为学校广播撰写广播稿,包括采访稿,表扬信,小通讯等;学写请假条、留言条、通知等;利用班级图书角,学写借条、收条;毕业前夕学写赠言等等。2.捕捉亮点,写即兴文。
在教学和生活中,常有一些事情,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心灵一振,但又稍纵即逝。这些偶发事件,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指导学生写作的良好时机,教师应及时捕捉亮点,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如一次刚上语文课时,教室外面下冰雹了,这对于生长在南方的孩子可谓难得一见,学生的思绪马上飘到了教室外去了。看到学生心不在焉的样了,我想,与其让他们带着十二分的不满意上语文课,不如让他们痛快地玩一玩,上一节作文素描课。于是,我带着学生到操场上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回,十分钟后再回到教室,并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刚才玩时的感受。学生们仍处于兴奋状态,都迫不及待地把心理的感受告诉别人。教师简单点拨指导,短短的二十分钟后,一篇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感情真挚的文章跃然纸上。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关注生活的热情被激发,他们都感悟到,原来关注生活是这样的有意思,把生活中的这些事记录下来更是有意思。
3.提供原型,写想象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在生活中要提供契机,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研究、探索的快乐。如一年春天,我带着学生去春游,被一道奇丽的风景所吸引,那就是柳树的中间长了一棵槐树,槐树上一串串像珍珠似的小白花,散发着一阵阵诱人的清香,吸引着学生们,大家都想知道这棵槐树是怎样从柳树间长出来的。此时,我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柳抱槐”这一现象,假想它们的来历,生长过程。学生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去了解“假想”的方法,想象着曲折的情节,编织着科幻一般的故事,创造出新的境界。这种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习作兴趣浓厚,还促使学生运用文字把自己幻想的画面、色彩、情感、意向充分地表达出来。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简直到达了忘我的奇妙世界里,潜在的创造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创造生活:让学生体验作文的快乐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大多对事物认识肤浅,意象贮存杂乱,不易再现,写起作文来显得思想狭窄、空洞无物。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生活回忆,再现生活表现,激活写作素材,开拓学生习作的思路。
1.运用媒体,展开联想。当今是一个媒体化的时代,互联网、电视、VCD等媒体设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如果在习作课堂上能使用这些设备,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借助各种音响,激发情趣,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重构生活,产生表达欲望。比如教师可以收集音响,把“哨声”、“呐喊声”、“狂欢声”等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在生活中的特定情境,在课堂上反复播放音响,让学生仔细倾听,弄清有哪些声响,这些声响会在哪些场合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声响,引导学生自由畅想。在学生合情合理地勾画出各种生活场面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再现这些生活情境,写成一篇优美的习作。
2.追忆往事,开启心扉。
教师可指导学生翻阅日记,重温日记梦,重温往昔的趣事、乐事,重温自己参观过的、体验过的美景。同时,要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索时间,使他们在身心高度放松的状态下,自由地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其间的乐趣,实现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其间,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哪一件事使你至今难以忘怀?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把当时的情形在头脑中过过“电影”。当学生回忆往事,重温了往昔的情感体验,点燃了心中的情感之火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倾吐心扉,拿起笔描述情感、抒发情感已是水到渠成。
3.具体事物,唤醒表象。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事物来牵动学生的思绪,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生动形象。如让学生写上学期的实习教师,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课始,我把实习教老师送给班级的地球仪摆放在讲台桌上,并出示了一张同学们与实习老师的合影。此时,学生很容易从眼前的事物联想到过去与实习老师在一起的快乐情景,想到与实习老师在一起的快乐情景,想到与实习老师一起学习生活的许多事情。这样,通过具体事物调动学生的信息贮存,唤起学生的有效记忆,就很自然地打开学生的思路。
4.模拟表演,直接体验。
在作文课上,教师要创设典型情境,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们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些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奇感,还可以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会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让学生参加角色表演,学生对人物的语言、行动、思想感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之间在心灵的沟通中实现情感交融,共同提高说写水平。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写《搬煤饼》时,我从三方面进行诱导:第一,让学生观察图片,理清“搬煤饼”这件事的过程;第二,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表演小品,把搬煤饼的经过再现给全体学生,每演一步,都与学生共同讨论怎么说,怎么做;第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家里、田野里的一次劳动,当时遇到什么困难,心里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安排既使学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当时的真切感受,又通过小品使事情的经过更具体,更符合生活。
“生活化”的习作,让习作走进生活,通过创设条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并在习作中学会思考,透视生活,形成改造生活、提高生活的意识,提高生活的质量。
《习作教学的“生活化”》2004.9.25发表在《教育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