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景中的细节描写之动作(精选)
情景中的细节描写
——之动作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
2、学习细节之动作描写的方法。
3、初步形成情景中细节描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教学难点:运用细节描写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出示两组对比阅读语句,让学生评一评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淑女的吃相
文一: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送到嘴边,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文二: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粗汉的吃相
文一: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
文二: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2、通过对比阅读回答:“什么是细节描写?”(1)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2)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特别强调: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或者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二、写一写:
1、给出两个情景让学生任选一个,写一个片断。(要求: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字数50个左右)
(1)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我的反应;
(2)考试失败的时候,我的反应。
2、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点评,老师总结。
三、讲一讲:
1、选取课文片段,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引导学生体会分析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的妙处及写作方法。
(1)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的介绍了捕鸟的全过程。
(2)(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刻画出慈父形象。
(3)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轮,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刻画出严父形象。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飞”字运用夸张,生动地写出了宏儿的天真、活泼。
2、同学们总结明确:“写好细节之动作描写的方法?”(1)细化动作,详细展示;(2)精炼词语,表现特征;(3)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四、改一改:
1、请学生再次将之前的文章进行修改,然后以四人为一组交流,推选一位写的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该小组要说出推荐理由。
2、通过这次修改展示,我们可以明确的了解到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有的细节,可以反映人的思想品质,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的细节,可以给人物性格定下基调;有的细节,是显示人物性格的荧光屏,使人物形象富有立体感。
情景中的细节描写
——之动作描写(学案)
一、说一说:
1、出示两组对比阅读语句,让学生评一评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淑女的吃相
文一: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送到嘴边,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文二: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粗汉的吃相
文一: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
文二: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2、通过对比阅读回答:“什么是细节描写?”
二、写一写:
1、给出两个情景让学生任选一个,写一个片断。(要求: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字数50个左右)
(1)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我的反应;(2)考试失败的时候,我的反应。
2、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点评,老师总结。
三、讲一讲:
1、选取课文片段,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引导学生体会分析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的妙处及写作方法。
(1)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3)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轮,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同学们总结明确:“写好细节之动作描写的方法?”
四、改一改:
1、请学生再次将之前的文章进行修改,然后以四人为一组交流,推选一位写的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该小组要说出推荐理由。
2、通过这次修改展示,我们可以明确的了解到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情景中的细节描写
——之动作描写(教学反思)
这堂课总体来说初步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了“什么是细节描写”,也让学生在写作中初步能使用这种描写方法。不过,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堂课容量比较大了,所以深入度不够,应该再把细节描写分解一下,侧重于动作、心理、语言等小目的更好;学生展示习作、评论时间给予的太少,这环节应该是重点,多选些学生展示,让学生自主评价更佳。
第二篇:作文细节描写之动作篇
作文细节描写之动作篇
教学构想:
在学生刚学习了《背影》一课中望父买橘子的动作描写,接着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关于某件事的动作的描写不太理想后,就想到要为学生来讲解一下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指导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3、能够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
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所谓细节就是要把文章写具体,写具体就一定要写具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又能使你笔下的人物“立起来”、“活起来”,让我们走进动作细节描写的大范围,感受其独特魅力吧。
二、感受细节:
1、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赏析:一系列艰难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朱自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怎么做的,才能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2、我的手发抖,点了好几次才点着,扔下火柴就猛地躲到妈妈的身后。
赏析: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出了我喜欢兴奋放烟花之余又害怕以恐惧的心理,假如,只是写“我点着就离开了”效果会怎样呢?如果单是这样那么我的那种又爱又怕的心理就无法体现了。
小结:描写人物行动时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干什么,更要写出他怎么做,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心里以及习惯等,于细微处见精神。
/ 3
三、小试牛刀 :写出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炎热的夏天,同学们刚上完下午的第一节体育课,满头大汗,口喝,想喝水。请同学们写一写你(他)到教室或者到小卖部去喝水的这一系列动作。
第一:在写之前认真思考:
在头脑里构思:自己如何去买水?其它同学如何去买水?书本上看到了作家如何写这一过程?自己口渴时怎么想、做?其它同学口渴时怎么做?书本上如何写的?
第二:通过反复的重现和思考, 分解动作。
从操场到小卖部买水喝 :
1、从操场到小卖部 ————
2、从小卖部里拿出水到喝水
1、经过操场 怎样经过?
2、经过台阶 怎样走的?
3、经过篮球场 怎样经过的?
1、到达小卖部门口,如何走进小卖部
2、拿矿泉水(或者饮料
3、如何打开瓶子
4、怎样喝 ?
5、喝后怎样。
第三:精选动词来刻画:
先说如何到小卖部这个动作:跳、奔、跃、越 运用这几个词就比走和跑来得具体些了。但是还有没有其它词呢?还有没有更精彩的,别人可能想不到的词呢?踏、蹦、跨、蹿、蹬、提、转„„
这样子可供选择的词语就比原来的丰富多彩了: 同学们都想得到的动词(一级):走 跑。部分同学想得到的动词(二级):跳、奔、跃、越。更少部分同学才能想到的词(三级):踏、踩、蹦、跨、蹿、蹬、提、转、蹑、抬、蹓„„
再结合身体其它部位进行描写
⑴我从操场一路狂奔着,向台阶跑去。来到了台阶前,我咬紧牙,后脚一蹬,前脚一提,一步四级台阶,一口气冲到了小卖部。
接着我们来说说如何喝这一动作?同学们都想得到的动词:拿、喝 部分同学想得到的动词(二级):伸、挤、掏、拿、打开、抓、递、拧、拉、咀嚼、咽、吸、吮、含、咬、灌、品、咕噜、更少部分同学才能想到的词(三级):甩、啜、咕嘟、嗅、噙、咂、嘬、溅、沾、擦„„
小结写好动作的要点:
1、写前先思考。在头脑里构思,像放电影似地一遍遍重现这一过程。
2、注重动作的先后顺序。把一件事情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富有特征的动作进行刻画,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
3、精选动词。搜集有关的动词,进行比较推敲。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
4、在描写动作的时候注意在动作前后添加修饰语,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
5、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合情合理的刻画。让情节更加精彩。
6、反复地进行修改。不断地提高文章档次。
/ 3
四、课堂总结: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表现人物个性,揭示文章主旨,还使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有一个成语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也是说我们的动作细节描写。如果我们的作文,出现一两个精彩的动作细节描写,也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加以合理想象,描写妈妈生气的样子,200字左右
教学后记:
学生的智慧,思维开度远比我想像的要高,要强。在课堂上,我只是提到每个坏节中的一二级动词,有的学生就己经能找出三级动词来了,在他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之下,一个个鲜明特点的动词,都一一展现在眼前,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肯定中那些关于动作描写的词汇就如同开闸的洪水从他们若小的脑瓜中喷涌而出,我被他们的争吵折服了,虽然教学任务末完成、目标末达到。但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目标的实现呢——在讨论中长知识。
/ 3
第三篇:谈作文教学之动作细节描写
谈作文教学之动作细节描写
一、当前初中学生写记人记事的文章时存在着严重的写作瓶颈。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训练常以记叙文为主,尤其是记人记事的文章。按理说,对于一个十多岁的青少年来说,老师要求他们用600字左右的篇幅来刻画一个熟悉的人,记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应该是一件很难的事。可事实并非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我每次进行此类作文的训练时,都会发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结起来大致如下:或是不知如何下笔对所要刻画的人物进行描写,或是刻画人物干瘪艰涩,或是写人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经过对学生的反复观察和谈话调查,我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平时没有用心观察身边的人,认真思考他们一言一行、一笑一颦背后所能揭示的个性特征,更不懂得把人物放在一个特定背景中加以塑造。所以,教师要在让学生写有关人物描写方面的文章前,先要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指导。尤其是指导学生的观察和筛选有关人物个性的有效信息,只有这样学生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要想成功刻画人物,让其形象突出典型的方法多如繁星。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我仅对用动作细节描写来成功塑造人物的方法及重要性加以详细地论述。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误会,我郑重声明:并不是我要一味的突出动作细节描写这一方法的唯一性。我只是觉得用这样的篇幅面面俱到,倒不如就一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论述。
二、生动传神的动作细节描写,写人千姿百态、仪态万千。
什么是动作细节描写呢?动作细节描写是指对能够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动作,包括一些不经意的细微动作。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小举动,却能一针见血得使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给人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作家刘真就曾这样说:“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当中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节部分决定的。”一个出色的作家之所以能让笔下的人物彰显个性本色并能给读者留下持久的印象,是他们用自己的如椽大笔来描摹人物,用精妙的雕刀塑造多姿的形象。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中外文学创作大师的著作里真是俯拾皆是。著名的明清小说家吴敬梓在他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用一个“攥”字和一个“缩”字不仅成功刻画出胡屠户嗜钱如命,唯利是图的性格,也能让我们揣测出这一形象当时的复杂心情。就这样胡屠户这一形象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中国大文豪鲁迅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简单地用一个“排” 字和一个“摸”字就能分别成功地塑造出孔乙己有钱时的摆阔炫耀的性格和穷困潦倒时的寒酸形象。再如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中这样描写 “水生嫂”,这位贤惠、温顺的女性的。在“水生”要在第二天去大部队时,有这样一句话对“水生嫂”加以刻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一个“震”字和一个“吮”字对这一女性进行细腻地动作刻画,从而使她特有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用“扑”“抢”“撬”等一系列的动词成功地刻画出老葛朗台贪婪、嗜钱如命的性格。可以说像这样用精彩的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经典语段和篇章不胜枚举。然而,让我们老师感到沮丧的是学生在平时写作时往往忽视这些能够展现人物性格的细微动作。若教师在教读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章时再不注意对其详细的进行讲解,不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体会和再现场景,不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真切体味作者的独特用意的话,那么我们的学生又怎么会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的语段呢?因此,我觉得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学会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从而彻底地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的难题。然而,我们要求学生用动作细节描写人物又不可盲目。
三、动作细节描写,既要真实贴切,又要言简意赅。
1、动作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并高于现实生活。
作文就要从真实生活细节中取材,书写现实。因此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动作细节描写时一定要能够精确、逼真地反映现实中的人事特征。但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真实”并非真的发生过,但必须符合生活实际,决不能凭空想象。
2、动作细节的描写要典型 用动作细节描写人时,要能把握人物特有的个性特征,并非不加选择的全部描绘,洋洋洒洒不着边际。人物个性不同表现出来的动作也不尽相同。
3、动作细节描写要能凸显主题
动作细节描写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的,因此要精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主旨和人物特有品质的动作,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加以描写。
4、动作细节描写要传神
鉴于动作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特殊的作用,我们在用词句对人物进行刻画时务必反复推敲以传其神韵。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细小的动作镌刻于纸,铭刻于心。
四、动作细节描写的提高要训练得法
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在写作中熟练运用,只是靠观察生活和品读有关写人的经典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让他们灵活巧妙地正确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一)学会观察 丰富积累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想写好细节描写少不了平时的深厚积累,多读勤思是主要的途径。教师要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的细节,让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悟成为细节描写的泉源。抓住那些有意义的细小情节浓墨重彩,于细微处见精神。
(二)专项训练 提升层次 梅里尔的教学理论指出:只有向学习者提供辅导并且遵循从扶到放、逐渐独立的原则,尝试应用才能收到实效。教师通过专题训练授之以技法,给学生提供细节描写训练的平台,通过有梯度的训练,为学生的独立写作做好铺垫。
1、选词训练 进行有关精当动词地填(选)词训练,反复推敲用哪一个动词更贴切、更巧妙。说起对精当动词地填(选)词训练,让我们不仅想起后人对贾岛的“推”“敲”典故的讨论,很多人都和韩愈评判一样认为“敲”字要比“推” 字更精妙。但是,“韩愈的评判并非就是终审性的结论。此后许多文人墨客对‘推’字还是‘敲’字运用的孰优孰劣,多次展开过激烈的论辨,于是推敲的历史公案就产生了。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争就是千年,到现在仍争持不下。有人觉得这二字各有妙处,强说其中的一字胜于另一字有失公允,似乎‘敲’字从声形合一的方面确如韩愈所说的胜过‘推’字;但如果从音韵读来,‘推’字要比‘敲’字悦耳些,并且还认为‘推’字更合当时的静谧的气氛。”(摘自吴礼明的“研文的余屑”中的《关于“推敲”公案:深处见诗心》)。可见,到底用哪一个动词或是哪些一连串的动词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常引导学生细细地琢磨作者运用动词的精妙之处并及时的进行人物动作的片段描写。
2、人物写生的片段训练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降低人物描写的难度,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词可写,在平时的具体作文教学时,我常进行两种教学的尝试。第一,让一位模仿能力强、善表演的同学进行表演,让其他同学观看后进行讨论点评表演的优劣,最后再进行文字描述。这样做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还是很好的。第二,教师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来确定一个人物的特有性格。学生进行讨论后扩写。比如,一次我进行这样的训练:请用至少5个动作来描写一位“慈祥”的老人。就这样学生写人的文章有很大的提升。
经过一段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动作细节描写的教学是解决学生作文干涩空洞的突破口之一。我相信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管齐下,重视动作细节描写训练,定能让学生的作文大放异彩。
最后,我再次强调:我并非想要用动作描写的这一个描写人物的方法来以偏概全,排斥其它众多的写人技巧。我只是觉得我们可以用这种动作细节描写的训练方法移用到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其他描写人物手法以及其他写作技巧中去。
第四篇:作文细节描写之动作篇
作文细节描写之动作篇
教学构想:
在学生刚学习了《背影》一课中望父买橘子的动作描写,接着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关于某件事的动作的描写不太理想后,就想到要为学生来讲解一下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指导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3、能够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所谓细节就是要把文章写具体,写具体就一定要写具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①这是一首亲切真淳地吟颂母爱的诗歌,诗中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动作细节是“ ”
②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缺处填上贴切的动词。
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又用指尖轻轻一。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 着针,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将针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
/ 7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又能使你笔下的人物“立起来”、“活起来”,让我们走进动作细节描写的大范围,感受其独特魅力吧。
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逗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②。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③,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背影)主要写谁?(我的父亲)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父爱)2: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父子离别 1):
1、本文写了件什么事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7
本文写了父亲在浦口为我送行,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事,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及儿子对父爱的感念之情。
2):作者对父亲前后的心理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起初对父亲不理解,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及至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这才良心发现:作为儿子,在父亲面前自以为是不对的。
3):
2、如何理解“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太聪明”是太幼稚或太不理解父亲的意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
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处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明了。
1、从穿着写背影:
照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也与父亲为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2、以行动写背影:
选用了“探”、“攀”、“缩”、“倾”等动词和“蹒跚”、“慢慢”、“努力”等形容词,抓住了父亲年事已高、行动诸多不便等特征,集中反映了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 3:、父亲送儿子上车,前后只说了四句话,请把这四句话找出来。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
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送你一句名言:真理是朴素的。
4、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 7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老师提示:写作,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感情;选材,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再现背影
文章线索——背影(明线)
在哪里 流泪 徐州 浦口 浦口 北京 具体描写流泪的句子
流泪的原因
泪中包含的情感
悲哀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为家庭的不幸变故 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被父爱所感动
感动
惜别 我的眼泪又来了
为父亲的离开 在晶莹的泪光中
对父亲的理解、疼惜、怀念 思念
四次背影
点题的背影: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买橘子时的背影:望父亲买橘,感动之泪 离别时的背影:父子离别,惜别之泪
思念中的背影:再现背影,泪光莹莹(思念之泪)
7、请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朱自清。(3分)
/ 7
8、本文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但十分感人,用浪线在文中划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将理由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9、文中写到了“我”的三次流泪,其实这三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①③处加了批注,请仿照①③处的写法,在②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3分)
第二次流泪,是。
10、结合下面两段文字,就你读了《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4分)
9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由于多数学生反对,《背影》可能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学生的理由是:《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9月14日“搜狐网”:听到这个消息,台湾的年轻学子反应却是相当不以为然,而国文老师更是直呼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样做太无聊,《背影》所传递的人性美、人情美是经久不变的“善与美”。
11、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
参考答案:
7、答到朱自清的人物介绍、作品风格、他人评价、有关故事任一方面得2分,两方面以上3分。给满3分为止。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亦可。
8、不设统一答案。3分,画线给1分,理由2分,应有理有据。
9、意对即可。3分,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答理解、感激、同情、忧虑、忏悔均可。(1分)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2分)
10、不设统一答案。4分,赞成任何一方均可,但必须结合课文父亲的形象来谈,有理有据。
11、,例:一阵清风,吹干父亲额头上的汗滴 《背影》阅读理解答案,由巨人高考网提供。
父子情深(暗线)
二、感受细节:外貌
1、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赏析:一系列艰难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朱自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怎么做的,才能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 7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描写父亲,反映父爱的句子 “父爱像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日子里擎着!”
“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伟岸;父爱是一片汪洋的海,浓郁深远!” “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的时候,照亮我的行程!”
2、我的手发抖,点了好几次才点着,扔下火柴就猛地躲到妈妈的身后。
赏析: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出了我喜欢兴奋放烟花之余又害怕以恐惧的心理,假如,只是写“我点着就离开了”效果会怎样呢?如果单是这样那么我的那种又爱又怕的心理就无法体现了。
小结:描写人物行动时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干什么,更要写出他怎么做,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心里以及习惯等,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小试牛刀 :写出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炎热的夏天,同学们刚上完下午的第一节体育课,满头大汗,口喝,想喝水。请同学们写一写你(他)到教室或者到小卖部去喝水的这一系列动作。
第一:在写之前认真思考:
在头脑里构思:自己如何去买水?其它同学如何去买水?书本上看到了作家如何写这一过程?自己口渴时怎么想、做?其它同学口渴时怎么做?书本上如何写的?
第二:通过反复的重现和思考, 分解动作。
从操场到小卖部买水喝 :
1、从操场到小卖部 ————
2、从小卖部里拿出水到喝水
1、经过操场 怎样经过?
2、经过台阶 怎样走的?
3、经过篮球场 怎样经过的?
1、到达小卖部门口,如何走进小卖部
2、拿矿泉水(或者饮料
3、如何打开瓶子
4、怎样喝 ?
5、喝后怎样。
第三:精选动词来刻画:
先说如何到小卖部这个动作:跳、奔、跃、越 运用这几个词就比走和跑来得具体些了。但是还有没有其它词呢?还有没有更精彩的,别人可能想不到的词呢?踏、蹦、跨、蹿、蹬、提、转„„
这样子可供选择的词语就比原来的丰富多彩了: 同学们都想得到的动词(一级):走 跑。部分同学想得到的动词(二级):跳、奔、跃、越。更少部分同学才能想到的词(三级):踏、踩、蹦、跨、蹿、蹬、提、转、蹑、抬、蹓„„
再结合身体其它部位进行描写
⑴我从操场一路狂奔着,向台阶跑去。来到了台阶前,我咬紧牙,后脚一蹬,前脚一提,一步四级台阶,一口气冲到了小卖部。
接着我们来说说如何喝这一动作?同学们都想得到的动词:拿、喝 部分同学想得到的动词(二级):伸、挤、掏、拿、打开、抓、递、拧、拉、咀嚼、咽、吸、吮、含、咬、灌、品、咕噜、更少部分同学才能想到的词(三级):甩、啜、咕嘟、嗅、噙、咂、嘬、溅、沾、擦„„
小结写好动作的要点:
1、写前先思考。在头脑里构思,像放电影似地一遍遍重现这一过程。
/ 7
2、注重动作的先后顺序。把一件事情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富有特征的动作进行刻画,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
3、精选动词。搜集有关的动词,进行比较推敲。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
4、在描写动作的时候注意在动作前后添加修饰语,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
5、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合情合理的刻画。让情节更加精彩。
6、反复地进行修改。不断地提高文章档次。
四、课堂总结: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表现人物个性,揭示文章主旨,还使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有一个成语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也是说我们的动作细节描写。如果我们的作文,出现一两个精彩的动作细节描写,也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加以合理想象,描写妈妈生气的样子,200字左右
教学后记:
学生的智慧,思维开度远比我想像的要高,要强。在课堂上,我只是提到每个坏节中的一二级动词,有的学生就己经能找出三级动词来了,在他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之下,一个个鲜明特点的动词,都一一展现在眼前,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肯定中那些关于动作描写的词汇就如同开闸的洪水从他们若小的脑瓜中喷涌而出,我被他们的争吵折服了,虽然教学任务末完成、目标末达到。但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目标的实现呢——在讨论中长知识。
/ 7
第五篇: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教学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教学
一、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推,举,压,摸,拍,捏
二、什么是动作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
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给材料分析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材料: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爸爸打我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了下来。----《爸爸给我买橘子》 学生活动:由文中的动作细节描写分析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即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师总结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多媒体显示)
1、表现人物心理方面的作用。
2、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五、教师点拨动作描写的要求(多媒体显示)1.要写出人物行动,富有个性化,能突出人物特点,能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2.要表露思想感情。3.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要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六、教师表演,学生写作《吃月饼》
刘老师右手把月饼送进嘴巴,左手接着。吃完月饼,把左手上的月饼屑也吃掉了。(学生自由写作,并与范文进行对比.)
范文示例:刘老师右手捏起一块月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月饼吃完,月饼屑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月饼屑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他又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整理好衣服走到电脑桌前。
七、课堂小结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