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彬中国老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1:3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红彬中国老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红彬中国老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第一篇:张红彬中国老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中国老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 张红彬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我国老年大学的现状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老年人的需求,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世界各国也曾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老年大学就是其产物之一,实践证明它将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积极、合理、有效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大学绝不仅仅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养老的场所,更是一个满足老年人日益强烈的“职业技能提高需求”与“自我发展需求”的再教育基地。因此,老年大学课程的开设就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型性课程,我们还应开设计算机、英语、法律、幼儿教育、金融、现代科技等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课程,我区老年大学算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很多年前就已开设了相关课程,作为一名老年大学的英语教师,现谈谈我对老年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探讨,同研究,希望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提高。

关键词:兴趣

情境

远程

平等

老年大学的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了方便和扩大受益群体,我们可以是课堂学习,也可以是户外运动(登山、旅游、参观等),时间可长可短,目的是寓教于乐,让老年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

一、尊重童心,寓教于乐

俗语说得好“老还小”,就是指的人老之后就跟小孩子一样,所以我们应尊重他们的这份童心,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兴趣。针对老年人自尊心强、怕出错、记忆力又差等心理特点,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尽量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声情并茂,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另外,我还把游戏、歌曲、小诗、顺口溜、绕口令、谜语、幽默故事、保健操等引进课堂,一边读一边唱,一边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听力及表达能力,轻松习得新知,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由于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外加眼、耳、口、手、脑并用,对所学内容印象深,记得牢。这样,既调节了学员的学习情绪,又增强了集体合作感,凝聚了学员的注意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员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把学英语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二、设置情境,体验成功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完成实际语言环境中的交流,即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以讲解语法 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造就的只是大量懂英语的哑巴,而不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交际型人才。目前英语的全球化趋势及中国加入WTO的国际国内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打破我国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英语教学模式,采取更实际更有效的教学法,培养和锻炼学员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情境,实现以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即在英语学习中进行英语交际,在英语交际中学习英语,全面提高学生视听说水平,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要使学员有真正意义上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则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践,将课堂内所学到的东西,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如让学生充当小记者,对懂英语人士进行采访,举行英语晚会或者交易会,开设英语角,让学员与教师之间或者学员与学员之间尽量用英语打电话,用英语做事,用英语聊天或者e-mail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不但使他们感到自己学以致用,而且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用英语去交际的快乐,建立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真正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老年人反应慢,记忆差,无论怎么教,教多少遍,都有可能很快忘记,但如果通过创设情境,让学员主动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便能很快记住相关知识点,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学员的自信心。比如:教学食品、水果、饮料等教学内容时,我选择了学校附近的南山作为教学场地,分别组织一次购物活动和一次野餐活动,要求自带物品,可以是自己做的,也可以是商场买的,然后选择一个宽敞的露天场地进行现场购物、点餐。阳光、音乐、可口的美味,大家用英语快乐地交流着,What would you like ? I`d like some bread and milk.其乐融融。学员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集体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学员非常享受活动过程。

三、重视评价,建立信心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进程。如果教师能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关系就会和谐,课堂气氛就会融洽、民主,就能促进学员的思维发展。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为了减少学员的心理障碍,课堂教学必须体现民主,与学员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真正做到保护学员的好奇心、求知欲,才会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不搞一言堂,我懂的我就当场告诉他们,我不懂的我也会课后查完资料告诉他们。即使课堂上有个别学员不能很好配合,也不能动辄批评、打击,而应耐心开导,多加帮助。

另外,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在评价中我抓住形成性评价为主,重视学员自信心的树立,激发学员继续学习的动力。检查学员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多采用表扬和鼓励 性的语言或奖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哪怕是个别学员只会简单地说一个词,或一句简单的问候语,我都会用上 “very good!” “good job!” “so wonderful!”等用语大胆鼓励和表扬。实践证明,老年朋友们对我的鼓励和赞赏是非常珍惜的,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贺卡或者一句祝福的语言,人人都在努力争取。

四、运用远程,辅助教学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扩大到农村乡镇,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既可以与同行们分享到好的教学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没有老年大学的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老年人同样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上老年大学也不再是体弱多病的老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教育,真正实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美好愿望。

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关。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逼真的情景,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员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教师在充分整合并利用优秀英语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技术设备和互联网,以常态课为载体、以现代媒体技术为手段,积极发展远程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QQ群,鼓励大家在网络上与老师、同学用英语进行交流,弥补了学员学时少、学得快忘得快,回家又无处问的弊端,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好的学习网站、学习视频,传授给学员查询资料、网络学习的方法,也可将下载好的文件、上课课件、教学案例等发给学员自己回去后慢慢消化,这样,即使学员当堂课有事不能参加室内学习,也能通过网络查看教师教学情况,了解到学校的教学动态,也可以进行自学。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老年大学里没有领导与下属之分,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只有学员,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员,教师的偏心势必会加剧两极分化,加重困难学员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甚至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因此,课堂提问时,教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要心中有数,所提问题要有难有易,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只有从感情上、行动上对学员一视同仁,对优生和后进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待,师生之间的情感才能得以沟通,才能形成一条无形情感纽带,这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

学员虽然年龄偏大,从五十多到八九十不等,学历从小学到大学也不等,但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教师要承认他们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尊重每个学员的人格尊严和 人格平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员,尊重他们的感情,倾听他们的意见,欣赏他们的能力。尊重是相互的,作为教师不能单方面要求学员尊重自己,而对学员横眉冷对。应多一些关心与体贴,多一份理解与帮助,自然就会收获一份良好的师生感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具有治疗作用。所以,建立在这种爱与尊重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有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根据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农村初中生的学情状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探索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运用创造展示的平台,是初中英语教师应尽的义务。

一、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盛行的一种由交际教学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又称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用所学语言做事,在做事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目前,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鼓励老师尽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我认为,从对教师的要求上看,这种模式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这种模式要求教学形式不拘一格,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重视语言运用,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从对学生的要求看,它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交流和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上是我对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二、引入竞争机制与抢答机制,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学习

长期以来,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要举手,经教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或者是直接由老师指定谁回答问题,这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传统做法。它不仅在中学生守则中有明文规定,而且是人们衡量一个教学班教学秩序是否稳定的尺度。但是,随着英语教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推进,是否应该破一破这一章法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将竞争机制与抢答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有了极大的改观,一改过去上课死气沉沉的局面。竞赛一开始,学生就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抢答问题,进行密集快速活动,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每分钟的效率,形成教学高潮。情感既是外语教育的手段,又是外语教育的目的,在以抢答取代举手发言的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学生间的情感得以充分交流,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事物有新奇感,他们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点高。一个人好奇心满足了,则英语知识和交际技巧的水平就提高了一步。

中学生特别喜欢抢答、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极具成就感,以抢答取代举手发言无疑是符合这一心理特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以抢答取代了举手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控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时的焦虑感,激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意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展

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方法,也叫“4P”教学法,是包教授借鉴国外“3P”的外语教学理论,根据我国课堂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发展并创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法。包教授认为,英语教学的所有课型都可以用英语“4P”教学法进行,这里的“4P”是指: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和production。

第一个P是preparation。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做准备,对学生来讲是以软作业(soft homework)的形式做好课前准备。软作业的范围很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每节课我的课堂以“Everyday English,everyday show”开始,其中包括两个软作业:对话表演和复习短语、小知识点。对话选材以书后听力材料为主,6人一组,每天轮流一组;短语由不同的学生每天总结10个,到讲台做提问,同学们抢答,加分,在抢答过程中看到有不参与的同学,再随意叫起,进行必答,同时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天长日久,养成习惯,每个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使不被叫道,也要把知识点默背很多遍。

第二个P叫做presentation,就是授课,或叫呈现。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起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learning-centred,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这一阶段主要不是学生之间的interaction,更多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英语课堂形式可以多样化,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教学设备,如音响、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但老师不要仅仅把自己扮演成设备操作员。

第三个P叫做practice,就是操练,或者叫实践。和学生研讨完以后就要有一个语言实践过程,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感受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presentation的强化训练,方式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学生感受语境,培养语感,二人一组、三人一组乃至六人一组地对话,小组活动充分展示,这一阶段大概要占用课堂近一半左右的时间,以学生的亲自实践为主。

第四个P是production,就是output,输出或者叫产出、使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阶段大部分内容可以放到课后,课堂上占用时间不要太多,这正好和下一个“4P”教学法中的第一个“P”循环衔接在一起。除了应用训练以外,也可以讲一些风俗文化、相关背景等有关语言使用的内容,这个环节可以进行英语表演、小组调查及写作,检查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改进,目的在于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交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ity vers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o explor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for students using creating display platform, is the du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A,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let the students in completing the task English curriculum advocates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odel, “Task Teaching method”(Task-based would Approach)is becoming popular in the 1990 s by a derived a new Teaching method, communicative Teaching is also known a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With specific tasks as the carrier, to complete the task for the power,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gether, let the student through development activities, such a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ability, to do with what they have learned language, naturally to use the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things, working in using the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ability.At present, the humanity vers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to encourage teachers try to use this teaching mode.I think, look from the requirement for teachers, this mode requires teachers to change teaching idea actively, adjust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behavior, give the initiative learning really back to students.This model requires teaching form, not stick to one class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with task as the main line, attach importance to experience to participate in, attach importance to language use, face up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dvocating process incentive, multi-level and multi-angle, the main results and process and ways of evaluation incentive progress.Look from the demands of students,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into a conscious act,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approach to learning,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ommunication and thinking, form good learning habits and form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The above is my for charity vers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Second,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 of vies to answer first, let the students learn in the competition For a long time, students in the class to answer questions to raise your hand, after the teacher allows another rose to speak, or are directly assigned by the teacher wh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has become a habit, a kind of tradition.It not only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prescribed in the code of conduct, and it is people measure a classes teaching order is stable.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the advanc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mposition of whether should break a break? I think, the answer is yes.Introducing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 of vies to answer first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 has a great change, a change in the past sleepy in class.Competition in the beginning, students are scrambling to stand up vies to answer first, rapid intensive activities, greatly increase the dens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very minute,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munication.Therefore, the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various senses, let the students fully experience the joy of learning English, resulting in seeking knowledge desire, only in this way can achieve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第三篇:探究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能解放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内化。以成果导向进行任务设计,能提高学生的任务参与度,能更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及创新研究能力。

关键词:基础英语;成果导向;翻转课堂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是由Spady等美国教育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主流教育改革理念。OBE是指“清晰地聚焦在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取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②OBE关注目标的实现,以及围绕目标展开的教学设计和合理评价。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由预期学习结果,教学活动和结果评估三大部分构成。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最终有意义的学习结果为目标,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教学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突出能力本位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实现个性化选择,教师提供多种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期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内外部需求出发,以掌握综合能力为目标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多元化,聚焦于学生的能力达成,但不一定是以同样的方式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成果导向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回顾学习成果来发现学生的弱点和不足,按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以参与者和构建者的身份融入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长。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翻转课堂

(FlippedClass-room)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中,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翻转课堂给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新思路。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教师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在课堂上师生一起完成协作探究,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进个性化学习。这种重新建构的学习流程,可以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帮助。学生也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促进知识的内化吸收。观看学习资源前的任务单,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观看学习资源后的学习评价,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并及时解决困难。日益成熟的移动技术和快速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教学技术环境支持。移动终端设备能随时随地提供学习资源,实时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各种媒体交互平台能帮助师生整合碎片时间,实现学习和教学管理,为翻转课堂提供有效的移动互联学习的平台。

三.《基础英语》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基础英语》课程确定为综合英语技能课,明确了课程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①该课程是英语本科阶段课程体系中课时和学分最多的课程,教学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现阶段《基础英语》的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课堂以教师为主,上课讲新课,课后做练习。步调一致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生上课没听懂,课后练习难以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基础好,会觉得课上内容简单无趣,没有收获。

其次,课堂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缺乏对课文主题的深入讨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被忽视了,接受性的学习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及创新研究能力。再次,单一的终结性成绩考核办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吸收内化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考前背答案,无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无法培养思维分析能力。《基础英语》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环节进行翻转,实现“先学后教”的模式。师生角色、教学组织形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课堂主导变成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指导者,教师课前设计学习资源并依据预期成果制定学习任务单。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学任务变成依据学习资源和任务单实现主动自主性探究学习。教学组织形式从传统的“课堂授课+课后作业”转变成“课前学习+课上协作探究”。评价方式从终结性考试成绩考核变成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及学习过程记录的形成性评估。以成果导向来实现翻转课堂,以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四.基于成果导向的《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对教与学的双向翻转,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实施翻转,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构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开发学习资源并制定任务单。按照OBE的一般设计模式和基本前提,用反向设计的方式,以教学目标为起点,设计学生必须完成的成果及成果形式。学生收到信息后,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完成基于任务的探究式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通过小组发言、讨论、辩论、展示、测试等形式来内化课前的自主学习内容。由于课前学习资源已经给学生提供了课上讨论等所需要的词汇、句型及背景知识,课堂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实际语言操练,对主题进行深入讨论。课堂教学是成果展示环节,成果展示是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成果展示能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和知识漏洞,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后辅导环节,教师可以依据成果评价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对固有知识加以巩固和提高。

《基础英语》课程的翻转课堂可以从课下和课上两个教学模式来进行设计。课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巩固。在课下设计中,教师根据总体教学目标,制定出容易执行利于评价的单元小目标指导下的单元任务。学生接收到单元任务,完成单元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单元任务时,要制作相应的学习支撑材料,可以是课件和音频及视频资源。学生根据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监控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课上教学主要是集中解决学生课下学习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在设计课下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课前任务单,并围绕任务单准备教学材料。教学材料的选择必须匹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技能,学生在完成课前学习后可以基本完成任务。学习任务之间应彼此衔接,由浅入深,难易得当。异质小组在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这样能够有效评价反馈,激励学生。学生在拿到任务单后,在小组内分配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组内和组间的交流互动,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学生的课下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监控指导,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进行课上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已经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协作来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成果展示后要进行学习评价,主要以组内及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对成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小组活动表现和成果质量上。课前任务不一样,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基础英语》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教师评价成果时要针对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进行评价。小组成员间要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是教师了解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的依据。

五.结论

以成果导向来进行《基础英语》翻转课堂设计,可以在把有限的课堂教学释放到课前学习中去。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观看教学资源来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效率和效能都能得到提高。成果导向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满足感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的课前学习资源制作和任务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提高教学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第四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

堂教学模式

工作单位:欢喜庄中学

作者:李红梅

2009.6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李红梅工作单位:欢喜庄中学联系电话:553012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的“专制型”教学形式已经悄然而去,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型”课堂教学形式,学生课堂上的“被动型”学已逐步转变为“自主型”学,任务型教学模式深入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来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提高有效性

自从区教研室下发英语教学模式以来,我在课下一直潜心研究,精心揣摩,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特别是去年在教研室的督导下,我在校新授了第六册的47课之后,失败的经验告诉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寻求一条新的适合学校实际学习的教学路线势在必行。为此我认真研究了区教研室的各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参与、合作与探究。现作总结如下: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正确、科学、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间合作学习,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品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性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二.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法”,更有必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首先,培养学生自主感知的习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如在听英文歌曲之前,告诉学生What will the song tell us ?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们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营创合作的氛围,相互合作的条件。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大家的相互协助下,才能完成任务。如进行问卷调查、短剧表演、单词接龙、情景对白等等,这些教学活动只能在合作中才能完成。

再次,培养学生自主交流的意识。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要设计好多种情景,鼓励学生在交流时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把生动中的交际场所活化在课堂上,让学生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学的语言信息一样。

(二)、明确教师职责,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在情景中创设问题,把握时机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2、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在设定的探究情景下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在合作中加强实践,降低焦虑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鼓励为主,树立信心。

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的学生教师一予以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不同的鼓励话语。对于好的好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激励前进,培养学科“领头羊”,多说“Try Better.Good Best!”etc。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关心,多爱护,当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教师要多说:“Try again!”“Try your best!”“Will you please try once more?”“I think you can!” “Never mind!Think it over!” etc.。当学生积极参与时,教师切忌频繁打断学生,而应尽量帮助其完成参与活动,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OK!”“Good!”“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Great!”“Well done!”etc.。教师要避免使用“You’re wrong!”“I’m sorry you’re not right!”等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评语,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攻克英语的难关的决心,树立心里的优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喜欢用英语和教师交流。

2.引导帮助,激发能力

教师不应该是满堂灌者,而应该是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每天的英语课堂上都应适当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去的“健脑”训练:A daily game(一日一游戏)A daily story(一日一故事);A daily performance(一日一表演);A daily guess(一日一猜);A daily report(一日一报道);A daily proverb(一日一言语);A daily performance(一日一表演);A daily English song(一日一首歌);A daily speech(一日一演讲);A daily discussion(一日一辩论);and so on。

(四).设置各种思考情境,发展学生发散思维

1.以疑激思,启发思维

例如在教学Book 4 Unit 7 Lesson 51时,能让大家看到一幅“长城”的画面,然后就以此画面让学生进行问答与讨论。学生的问题大致如下:What is it?Is it beautiful? Is it very long? Have you ever been there before? Will you go there in the future? 其中有一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What continent is it? 抓住这个时机导入新课。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训练了听说能力,而且学会了自己动脑,自己参与讨论,无形之中,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广思,发展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Book 4 Unit 5 Lesson 37 时,首先呈现一幅“Flying Donuts”的画面,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设置了一个问题 :“What’s it made of ?”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小组方式讨论出答案,然后又给出如下问题“What’s it called ? Why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快速阅读,并且大多数学生能立刻找出答案,然后在学生第二遍阅读之前给出如下问题“How can it go ?”“What does it use to do ?”让学生又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了第二遍阅读,经过两边阅读,学生对“Flying Donuts”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阅读理解全篇课文的基础上,有实施的设置如下问题“Do you like ‘Fly Donuts’?”“Will Danny’s invention really work ?”“Can

you think of an invention ?”“What’s it made of ?”“How does it work?”可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们众说纷纷,完全投入到所学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五).创设多种合作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创新

1.分组协作,培养合作精神

为了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课堂教学中要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从而实现课堂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也应由单向的灌输,教授变成双向甚至多向,多维的立体交流,研讨协作。课堂学习形式如下:师——个(体),师——组,师——班,个——个,组——组,个——组,个——班,组——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师主导调控作用的发挥,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参与率,而且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多话,合作编话,合作表演,合作游戏。小组间的竞争,同学间的互帮互学及友善的鼓励,形成了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激发了学生合作创新的潜能。

2.特种协作,挖掘潜能

如今,外语教育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应跨越旧的目标,追求新的目标,诸如英语角,英语日,英语周,英语新闻,英语班会,英语聊天室,英语辩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英语的机会,挖掘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及创新潜能。例如:我曾经在班级举行过一次“英语聊天室”活动(Chatting in English),班上学生个个准备,人人参与,包括英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的很投入,查找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聊天过程中,师生共同领略了西方人的幽默,同时又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愉快的语言实践中训练了听力和口语,挖掘了表演,朗诵,演讲等方面的潜能。

【结语】: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在新课标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果”这一关键问题。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将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基础英语教改论坛》主编:包天仁

2.丰润区教研室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3.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http://en.ruiwen.com/)

第五篇: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土门中学张秀玲

一、新授课

新授课教学要求: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训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

A.“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前延伸: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上标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B.值日生汇报也可称为free talk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内容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本单元的重点话题。老师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决定(3-5分钟)

C.“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根据对学案的批阅情况,对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该环节教师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10-15分钟)

D.“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在课堂: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10分钟)

E.“科学训练,迁移应用”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测评题目,尽可能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问答,学生讲解的方法进行反馈(10分钟。)

F.“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向后延伸: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紧密结合当前时事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比如可以以本课的内容为话题进行拓展,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对话,如果课上没时间可作为作业内容在下节课的free talk环节中进行展示。(5分钟)

新授课(阅读课)教学模式 1.导入(Leading in)

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5分钟)

2.速读(Fast 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a.寻读。指导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进行搜寻式阅读,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技能。

b.略读。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文章或段落主题句和概括文章的技能。(5分钟)

3.细读(careful reading for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这一步骤既是教师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也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

a.针对课文主要情节,设计问答、排序或填表形式的表层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b.为获取文章深层次信息,设计一些紧跟中考的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c.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段落大意,深层次理解文章。(10分钟)

4.研习性阅读

要求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a.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

b.分析结构复杂的句子。

c.对精彩段落结构的赏析。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他们的看法。(10分钟)5.整篇复读表达输出(Reading reproduction)

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输出,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并交流各自的看法,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a.运用关键词或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b.运用讨论、辩论、采访或报导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c.改写或缩写课文,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10分钟)6.课后作业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训练。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和自己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反思;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布置课下作业或练习,用来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和发展相关能力。a.课文复述

b.扩展性阅读

c.书面作业(5分钟)

二、综合复习课 在英语教学当中,课堂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重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强化记忆,并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的境界。围绕模块主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复习任务。复习课按照“五段式”进行,主要环节为:

1.学案导学学案设计要求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解析易错、易混点,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2.合作探究在学生试做、教师批阅之后,根据所掌握的批阅情况展开课上小组课堂讨论,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适时进行点拨和强调,对小组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进行调控,以求达到小组讨论的最佳效果。

3.典型引路教师对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体点评,对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和再强调,让学生全面掌握复习的重、难点问题。

4.方法点拨教师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对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提示归纳,力求系列化、系统化、网络化,明确提出复习的目标要求,特别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的思路进行总结,侧重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指导,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化,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复习打好基础。

5.反馈巩固教师出示精选的部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练习的题目要精,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的综合度。可安排部分学生上讲台板演,也可通过投影来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发现错误及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及时予以反馈纠正。然后再作简要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而后布置适量的相关巩固性练习和变式训练,使学生学会迁移应用,强化巩固复习效果。具体要求:

1、教学内容要精

2、教学切入点要准

3、教学环节衔接要顺

4、教学方式要新

5、练习设计要精而全

三、试卷讲评课

1.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全面批改好学生的试卷;统计好全班学生的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低分率和各题的得分率,积累学生易选错或答错的各种答案;分析好学生各题得分高低的可能原因;统计好进步学生和退步学生名单;根据答题情况设计有针对性二次检测试题。

2.课堂要求: 自查自纠学生对批改过发还的试卷进行自查矫正,如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自检答错或空白的原因,做出正确的答案等。教师可提前发还试卷并提出自查活动的要求。合作互助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对于个人理解不了或对答案有不同意见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相互纠错。对于小组内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汇报,教师可鼓励其它小组同学尝试解决,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自己剖析,全程参与析错、纠错的过程,以求真正理解。典型分析

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仍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教给学生答题方法,对不明答案教师作出明确的分析。

针对训练根据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围绕相应的知识点、能力点等方面设计对应的变式训练题,让学生在讲评之后进行跟踪测试。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训练方式可以多样化,把口练、脑练和笔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当堂检测,当堂达标。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练习后,教师出示答案,让小组交换批阅。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力争当堂清。

总结反思教师讲明要求,学生自己分析本次检测卷总体难易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相关说明:(1)“待课”制度。三种课型要求教师课前5分钟到教室,播放英文歌曲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达到师生思想的沟通,从而营造民主融洽的的师生关系,为顺利实施英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科学的、具有可测定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必要的内容要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4)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

(5)围绕目标切实做好“达标检测”工作,习题的设计目的要明确,难易、份量要适中,层次要分明,针对性、实用性强。学生训练时应严格要求,独立完成,教师尽可能掌握学生的达标状况。课后补救要“准”,要求要“严”。

(6)以上模式只是基本模式,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式。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等实际情况予以调整,灵活运用。

下载张红彬中国老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红彬中国老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