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及在线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分析与展望
微课及在线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分析与展望
转载于:课程教育研究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碎片时间利用以及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层次学习者的青睐。本文将对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微课及在线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现状进行讨论与反思,并对微课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微课的概念与基本设计模式
如今最受认可的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的。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
Penrose主张微课建设应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课堂教学中核心概念;2.用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3.围绕核心概念录制1~3分钟的课程;4.设计课后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5.上传。同时微课平台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知识挖掘的平台,它可以让学习者有更多的主动权来把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以达到最小的时间投入带来最大的学习回报。
在国内比较认可的微课概念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实现形式,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课程资源。
两种概念异曲同工,主要强调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由于微课程能有效利用碎片时间,与移动学习正好完美组合,比传统的网络课程更具优势,在最近的几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学习和翻转课堂逐步流行的形势下,微课更是“互联网+”时代我国医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
2.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普及为在线教育带来新机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7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中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 [1]。由此可见,手机是中国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方式。另一方面,家庭、工作场所、城市公共Wi?鄄Fi无线网络部署进程加快,进一步促进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无线终端使用率的不断增长。据调查,截至2016年6月,92.7%的网民最近半年曾通过Wi?鄄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1]。
互联网技术的腾飞、接入速度的不断提高,促使在线教育等对网络带宽、流量需求较大的互联网业务使用率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线教育领域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截至2016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789万,使用率达16.6%,是2016年互联网增长的热点之一。
3.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对中国知网以“微课”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自2011年我国首次出现“微课”为题的论文以来,近几年微课相关论文数量呈指数级别增长(见图1),预计到2016年底相关论文发表量可能达到5346篇(估计值)。
由此可见,从研究数量的历史性发展看,我国微课研究起步较国外稍晚,自2011年逐步引入国内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微课这种教学形式。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研究数量激增,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从小学到大学,从学校教育到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教育内容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但这其中基本理论和设计应用方面的文献数量占据了所有文献的很大一部分,缺乏深度的挖掘,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引入和应用阶段,至于更深层次的关于微课的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微乎其微。由此可见,未来微课的研究方向,不但要考虑其专业领域的广度,更应加大其深度和内涵的挖掘,以及对微课相关技术和评价标准等研究方向方面来展开。
4.微课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中国知网中“医药卫生科技”类目下的微课相关文献近年来也数量明显增加,总数达到了400余篇,其中大部分内容集中在医学基础课程建设。
也有部分为毕业后教育的探索与尝试,如:齐玲与杨淑艳等人提出微课可以利用在全科医师的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中,菅志远与高义、李玲等人对微课教学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实践与评价,宗美子等人在护理技能教学与继续教育中进行了尝试与评价,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微课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临床医学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并对缓解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于医学知识的庞杂性,医学生不可能在求学期间完成全部的技能培养,医学微课则能成为其工作后继续教育的良好工具,可以按需选择,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和资源拓展。医学微课的实施必将给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继续深造和学习起到良好地推动作用。
5.微课发展的前景及问题
目前微课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在微课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着各种问题:
第一,微课发展不成体系。微课的目标是微课程,形成一个课程体系,是有关一门课程的全部知识点的合集,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在微课热潮下,关于微课的各种比赛也层出不穷,例如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虽然进一步推动了更多的大学在积极的参与微课比赛,但很多学校都是为了参赛而专门制作微课。
第二,微课的标准尚待完善。杨满福等人认为:在微课开发的初始阶段,应当理智、科学地建立、完善评价标准,其对后续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因此微课评价应针对不同学科特点研制分门别类的评价标准,加大用户评价的权重,重视可重用资源的价值导向,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才能为微课良好、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微课的适用范畴也有待探讨。如汪滢通过对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对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提出了其观点。同理在医学微课建设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基本概念、简单知识点、操作技能等课程,无疑是适合通过微课程进行教育的;但对于综合实验等实践性强,持续时间长的复杂技术的教学,则不一定适用于微课这一教学方式。
6.结论
综上所述,微课虽为新兴教育方式,但是我们不能因其“热”而迷信和夸大其效果和适用范围,微课作为MOOCs的一种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有着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应当理性、正确的看待微课的定位和价值,合理的利用其优势,助力医学教育的发展。
第二篇: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分析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术分析
目前,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教育领域,微课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的“微”。“微”是微课的灵魂:①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②微课视频时间短,一般在3~8分钟;③微课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④微课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而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微课的应用有其特定的模式与要求。
● 语文学科应用微课的可能性及优势
1.可能性
首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语文微课必将受到欢迎,发挥其价值和作用。语文教师无论是在全国、区域还是在学校内部,都有相当的规模,这使得合作建立微课资源库,共享微课资源成为可能。再次,语文是既具工具性也具人文性的一门核心课程,两方面都要求课内、课外的有效配合,微课在这两个大的领域都可发挥积极作用和影响。最后,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具有较强的应用基础。
2.优势
首先,语文是一门主要靠积累和感悟得以提升和发展的学科,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相对不是太大,并且艺术性、趣味性较其他学科突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语文用到的文本、声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易于在网上查找,这些是微课茁壮成长的沃土。再次,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一般较高,录制微课时不需要再另外找人录音,相对更方便、快捷,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在配备字幕时也会更准确、精当,这些也都是很重要的优势。
●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笔者认为,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如下图:
1.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微课由于其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简明、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学生自主语文学习。具体可分为三种:①课前预习性了解学习(如微课“木兰诗”),可基本熟悉、理解要点,不懂的地方或有疑惑的地方可以课堂上重点关注、提出问题;②课后
释疑解惑,对上课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寻求相关知识点微课的帮助,相当于寻求课后辅导,解决个别问题;③课外拓展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学习一些超出一般要求的语言、文学、写作知识(如微课“例谈中考记叙文构思六法”),这给一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以发展空间,以弥补课堂大众化教学的不足。课外自主微课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语文教师课外辅导的作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课内展示内容
由于微课制作简便,并且可以共享,便于规划组织形成微课资源库。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应用,通过微课对知识点做基础介绍,然后再进行纵深延展教学(如微课“反问句与设问句的区别”——);也可拓展,通过微课引入相关延伸领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如微课“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亦可通过微课引入趣味性语文题材,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微课“奇妙的对联”)。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件,因为在设计时已融入了讲解,相对可独立实现教学。当然,教师在课上使用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播放时(或暂停)做适当补充、解释。
3.渗透于语文实践活动
微课可作为方案说明、素材等应用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比如,网络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比赛的方案可以在文本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布微课形式的视频短片,类似广告片一样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也可展示一些往届比赛过程的花絮,增强比赛的吸引力。对于实践活动、比赛中的关键知识点、方法、要求等也可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比赛结束,也可通过微课记录活动过程的亮点,展示成果,进一步深化活动的影响。
4.用于教研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研一般通过公开课、说课、集体备课等形式开展教研讨论,这些都非常有效,是教研的主要形式,但这些都要经过精心的组织,耗费大量的精力,有时还会流于形式,而借助微课开展教研,可通过制作好的微课,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虽然现场播放只有几分钟,但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以微课为媒介开展教研交流相对于传统教研来说更加便捷,并且既可现场开展,也可通过网络打破时空进行。
● 语文教师微课应用模式
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自制,教师自主录制,自己在教学中(课堂或课下)应用。第二种“拿来”,网上搜集优秀微课,如中国微课,也可由学校购买一些优质的商业性微课资源。第三种合作,校内或区域内,甚至由国家层面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开发微课,形成完备的语文学科,然后开放给教师、学生共享使用。第一种是起步阶段,也是微课技术、理念普及的基础,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可发展第二、第三种模式,第三种模式将是发展应用的一个主流方向。因为,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针对性,由于各类、各地的学生情况不同,“拿来”、买来的都不一定适用、好用,只有参与合作开发,集体共享,才更加适合,也利于应用。特别是同地区、同类学校间的合作,由于组织便利、教材统一、学生情况相似,非常有推进价值,目前在广东顺德等一些地市已经开展,值得推广。
微课关注于单个知识点和技能点,一门课程这样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数是不多的,一般课程不过几百到一两千个,通过组织团队,很容易就能制作出通用性极强、符合行业规范的微课,有了这些微课,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 应用前景展望
微信、微博、微电影„„这是一个“微时代”,微课是技术进步与教学发展的完美结合,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符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和发展需求,也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现有硬件、软件环境和基础,其应用和深入一定会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学习,解放教师的智慧,促进语文教学的新一轮改革与发展
王飞 2014年6月
第三篇: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课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是很多教师都关注的问题。从教学效果来看,利用微课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教学丰富性实效性从高中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来看,地理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都不够,特别是对很多知识都存在不理解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知识体系,提升理解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系
微课作为微视频教学模式的简称,旨在利用短视频教学提升课堂互动性和直观性。随着现代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入,高中教育不断向深入推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提升对知识的认知和把握程度。但是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地理微课教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寻求有效的优化路径,对于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把握知识,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由于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单靠学生自主进行理解,可能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强化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微课更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经过现代课程改革的验证,微课对于提升高中地理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开展微课教学,既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对于难点,也可以让学学生自主制作微课,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共同解决地理学习难题。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学习体系
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思维,必须增强微课教学的体系性与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多高中地理知识都具有抽象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的网络,打通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隔阂。在这一过程中,地理微课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思维的构建效果,需要教师自主创新,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实现教育目标。高中地理由于具有这样的体系性特征,在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时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优化,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比如,在讲解“板块运动”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微课制作地壳变动视频,让地理教学更加直观。
(二)利用微课提升地理教学丰富性
毋庸置疑,高中地理学习十分枯燥,地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微课作为一种思路与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在微课中积极融入多种教学元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联想,提升学生对知识总体的把握能力,实现地理教育目标。通过引入多种教学元素,可以极大提升教学整体效果,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针对性。举例来说,在讲解关于地质和气候的内容时候,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重点和难点,然后为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微课制作中来,并且和同学分享自己制作好的微课,丰富课堂形式,通过微课的分层次展示,可以实现微课教学目标。
(三)利用微课提升地理教学实效性
高中地理学习不仅强调理论教学,更强调知识点的实践应用。通过微课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避免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出现隔阂问题。在开展微课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联想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起地理知识体系,提升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在现代新型教学体系中,微课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想?椭?学生构建地理思维,离不开具体教学案例的支撑,通过引入教学案例,也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避免学生的陌生感,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解决知识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升知识的实践应用效果。
三、结语
经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地理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高中地理微课教学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引,仍存在诸多教学问题,需要高中地理教师不断创新理念,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微课教学方式提升地理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谢芳.“微时代”背景下理性运用微课的实践与思考――以“微课”促进高中地理有效学习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z1):124.[2]许芳,李爱英,李想.基于微课应用的进阶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板块运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65.[3]王香东,曾群.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微课案例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12):110.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应用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微课的意义,分析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应用
根据新课标与教育教学实践标准提出的要求,所谓的微课,就是指基于视频这一主要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记录的针对某一重点、难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教学是以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案例片段为核心,并且相关知识点的一系列辅助性教学资源也包含其中,例如教学设计、教学素材、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等。
一、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微课的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自我约束以及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再加上学习兴趣的缺乏,那么他们是无法认真学习知识内容的,特别是对于历史教学,其中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需要记忆的部分较多,例如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历史过程等等,在日益繁重的课程下,学生的负担越来越大,逐渐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与消极心理,而在课堂中引入微课则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微课在内容上的趣味性较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串联起知识内容,采用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在记忆与运用上提供引导与帮助,传统的对教学内容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得到有效避免。历史教学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例如历史故事、任务典故等等,很多知识的系统性、故事性、连贯性是非常强的,而对于这些短小而多的知识模块而言,微课的运用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微课具有鲜明的主题与简洁的内容,不会耗费过多时间,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使历史教学更具趣味性,历史课堂的教学形式也由此更加丰富,同时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供很大的帮助。此外,在微课教学中,知识点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形式得到展示,特别是随着人们对人文素养对公众的熏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历史题材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例如语言节目、影视作品、名人讲座等等。历史教材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然而教师可以寻找影片、说书、以及名师公开课等一系列形式与素材,将知识点展示在课堂之上,如此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得到集中,对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微课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运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法合理控制微课时长。传统历史教学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知识点掌握的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放缓节奏。而微课与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相适应。微课教学不需要过多时间,在微课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可以相对集中,并且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对知识点的掌控相对简单。相关调查显示,5-10分钟是微课教学的最佳时长,这段时间学的注意力能够一直保持集中,因此,针对微课时长控制不当的问题,可以合理设置微课视频播放之间,以5-8分钟为宜。微课教学的时长较短,因此必须注重教学素材的选择,必须达到精简的要求,并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开始时将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以此将主题与主要知识点导出,如此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更快,传统课堂中的导入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就得以缩短,课堂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微课教学素材内容不够丰富,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缺乏充分考虑。在微课教学开展中,尽管教师们保持着高涨的热情,然而受限于备课条件以及对微课教学的认知程度,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微课内容的准备比较单一,然而学生之间的基础存在差异,在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上肯定无法保持一致,因此不同的学生必然无法都适合使用同一套教学内容,这往往难以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相悖于微课课程实施的初衷。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认真选择微课课程的素材,并充分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层次性差异,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在设置微课时要注重灵活性,选择丰富有趣的内容,并且新知识学习要保持连贯,不宜出现过多新内容,合理控制教学进度。
第三,教师缺乏对微课教学的把控,对自身课堂定位没有足够重视。目前,微课教学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有的教师忽视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完全以微课课程中的视频为主,整个教学活动完全用视频来替代。由于缺乏引导,学生在理解视频内容方面并不充分,课堂参与度也不高,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完全被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的提升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课堂定位,合理控制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微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作用,播放微课视频的作用仅仅是展现知识点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微课的运用要求教师注重微课素材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达到充分体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使学生准确、有效的把握知识重点与难点。在微课结束之后,教师必须对整个教学进行一个总结,在学生对微课所学内容的记忆与巩固上提供帮助,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做好反馈与总结,如此课程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才能够达到最佳。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微课的运用仍然有待完善。我们必须针对此展开研究与探讨,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美婷.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4,(9):53-53.
[2]邬国春.浅谈初中历史微课制作及应用[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6,(6):70-72.
[3]苑玲燕.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散文百家(下),2015,(7):274-274.
作者:阴靖娜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
第五篇:微课在小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在小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型教学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一种,目前已逐渐得到应用,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通过微课能学习更多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微课能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更多便利,但教师应用微课经验不足,怎样发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首先对微课的内容和特点做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几条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 微课 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 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在提出之初便被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之中。微课是科学信息技术产物,运用到科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但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并未取得较多成效,因此,教师还需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1微课概述
微课指的是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教师或设计人员围绕特定的主题、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作出以视频和动画为主要载体的短小而精致、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的教学内容,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这些内容,最终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2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
2.1学习内容碎片化
微课的内容需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将原有的结构化的知识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构成微课的知识碎片。在微课设计中需要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相关知识。但是教师应该注意不能为了满足微课的简洁性而省略一些必要的教学程序。
2.2学习时间零散化
学习时间零散化是指时间短。微课的课长一般都限制在了5min~10min,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完全的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2.3学习资源情境化
微课教学在发展中实现了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微课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自己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形成比较完善的情境化资源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3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3.1结合知识类型特点设计微课
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分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这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信息技术相关的概念、原理、事实等内容;第二类是通用方法与应用技能,这部分内容比例最大;第三类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内部思维的发展。前两种知识类型在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中占主要地位,其具备的设计特点也是不同的。程序性知识的微课教学重点应该是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提供给学生更多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还能使自身技能得到提升。小学阶段的程序性知识微课教学的操作比较简单,操作步骤也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与模仿的,在不同的操作步骤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停顿,让学生能够进行重复性练习。比如在指法练习中的基准键位学习中,先通过微课视频对正确的基准键位指法?M行示范,然后为学生对自己的基准键位指法进行调整留出几秒钟的时间。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基准键位指法,然后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练习。
3.2微课学习内容要有趣
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是小学生学习和中学生学习的明显区别,如果只是单纯的教师讲解或演示,与课堂教学没有差异,学生自然不愿意学习,所以建议采用动画教学的方式来演示讲解,即将真人授课视频做成Flash动画,绘声绘色的动画微视频更能获得学生们的青睐。例如在讲授苏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初识LOGO》一课时,用一小段的LOGO语言编写精美的图形的视频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增加师生交流
教学中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更需学生积极参与。小学生虽然学习能力有限,但学生有较高提升空间,教师可在微课教学中增加一些交流活动,一方面可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可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带动学生思考,教师还要给学生提问题同时,为学生解答疑惑,带动学生动脑思考,促使学生用独特视角看问题。教师应在微课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这不仅仅能开发学生脑力、激发学生潜力,更能弥补微课教学中的不足,使微课教学更加完整。
3.4加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学科之间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补充、交叉的状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是如此。比如信息技术中相关的发展进程及概念,与语文中的言语理解以及数学中的数学运算之间存在关联,信息技术的编程知识与英语学科存在一定的联系。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学习中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键盘与指法练习”时,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状况会直接对拼音打字的速度产生影响,在生疏的字词面前,学生的打字速度就会下降。同时,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相对应的熟练程度对打字速度也有密切的影响。因此,在学习“键盘与指法练习”这部分技能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及英语知识水平,设计难度适中的指法练习内容。
3.5加强对小学生的监管与引导
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对他们进行关注,例如提醒学生微视频学习时间不宜太久,避免影响视力;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学完微课后,不能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玩游戏等等。
4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形势下,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微课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学一线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并且以其自身独特的特点立于当前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在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促进微课和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最终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顾宏网.初探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60.[2] 陆兵.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内江科技,2017,38(09):15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