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意义(P2、3)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小数乘小数(P4、5):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4、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P10)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①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注意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乘除法,最后算加减法。
②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的意义(P28)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举例说明)
7、循环节的意义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举例)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0.25104×
②2.42.544××
③226.80.108÷
④125.625125÷
例2 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 例3 7.9468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例4 计算①5.523.120.68.9−×+
②3.20.75.41.7×+÷
③××÷(0.361.5+0.03685)4 例5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刻钟3.5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返联络(停歇时间不计)。如果甲队学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学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学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走多少千米?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出答案。方程检验的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
6、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差 + 减数 因数=积 ÷ 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 ÷ 商
被除数=商 × 除数
7、(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8、a×a可以写作a·a或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例6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x的7倍;
(2)x的5倍加上6;
(3)5减x的差除以3;(4)200减5个a;
(5)比7个b多2的数。
例7 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c米,修了6天,还剩下b米。(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段公路有多少米;(2)根据这个式子,分别求c等于50,等于200时,公路长多少米。例8 指出下列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①4057x+>
②6848×=
③4.62.3y÷=
④8627x×−=
⑤9462x+=÷
⑥52ab+ 例9 某个数与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这个数是多少。例10 王晰买了2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共付17元。一支钢笔的价格是一支圆珠笔的40倍,求每支钢笔多少钱,每支圆珠笔多少钱?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5、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6、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7、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例11 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度。例12 长方形的面积是86平方米,宽为6米。BE长为6米,将弧AE平移到FC。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感受等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投掷硬币,每次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3、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平均数=总数÷总分数
4、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
适。例13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箱子中,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黄色球8个,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黄色球?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 :0 5 4 0 0 1
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身份证码:3
0 5 1
7 8 0 3 0 1
0 0 1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复习提纲及题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复习提纲及题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复习提纲及题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复习提纲及题
一、计算复习: 计算方法区分 1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个个数位对齐,计算结果根据小数的性质 2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小数末尾对齐,3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4、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做计算题要求:拿到要求“能简算,要简算的题目”先观察把能简算的题目挑出来,坐上标记,做完用一般方法检查。
5、简算知识点: 乘法分配律:(a+b)×c=a×c+b×c有加号或减号和乘号 乘法结合律(都是乘法)(a×b)×c=(a×b)×(c×b)减法性质a-b-c=a-(b+c)前面是减号()里面变号 加法结合律
(a+b)+c=a+(c+b)商不变的性质
a÷2.5=(a×4)÷(25×4)带前面符号搬家 除法性质 a÷b÷c 加、减、乘、除数量关系: 加法: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已知加数 乘法: 积=因数×因数
另一个因数=积÷因数 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二、应用题复习: 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两车共走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甲速+乙速)
路程=速度×时间
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 应用题思考:
1、当一倍数已知时用乘法,一倍数未知时用除法。先找倍字句,通常“的”字前“是”字后面是一倍数。
2、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
三、数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看比保留的多一位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开始循环叫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叫混循环小数
四、平面图形复习
(一)、单位换算的题目的:
1、思考方法观察: 大到小用乘法,数据×进率
小到大用除法,数据÷进率 知识点: 时间单位: 1时=60分
1分=60秒
1日=24时 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 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地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二、平面图形:
(一)长方形
1、特征:有四条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面积:长×宽
3、画一个长3cm,宽2cm长方形,并求周长、面积。
(二)正方形
1、特征:有四条边,2组对边平行,4条边相等,有4个直角。
2、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3、画一个长3cm的方形,并求周长、面积。
(三)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因为正方形和形都有4个直角,有四条边,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它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但是,正方形4条边相等,所以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四)平行四边形
1、特征:有4条边,2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2、特性: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都是四边形,容易变形。
3、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周长=4条边相加
面积=底×高
5、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一定是相对应的,才能求面积,一个平行四边形标出底3cm,高2cm。求面积
6、思考:(1)、高和斜边一样吗?高和斜边不一样。(2)、什么时候一样?在长方形中高和宽一样。(3)、平行四边形的高有 无数 条高。(4)、为什么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答:因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4条边,且它们都上下一组对边和左右一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它们都有4个角,且对角相等,所以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通过割补,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和它面积相等面积相等面积相等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为
长 方 形 的 面 积 =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它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在乘法里字母和字母相乘或字母和数字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
7、梯形
(一)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不同点 区别:
1、只有一组对边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相同点:都是四边形,有四个角,可以画无数条高,都有容易变形的特性。
(二)先画出一个梯形,在分别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高。梯形的上底:字母a表示
梯形的下底:字母b表示 梯形的高:字母h表示。只能在上,下底之间画高,可以画无数条高。
(三)在下面梯形中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高。
(四)梯形分类,并画出来。一般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梯形:(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五)梯形周长(长度单位)
4条边(两个底+两个腰)相加的和。
(六)求梯形各部分的思考公式: 梯形面积(面积单位)=(上底+下底)×高÷2 梯形高(长度单位)=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梯形上底(长度单位)=梯形面积×2÷高-下底 梯形下底(长度单位)=梯形面积×2÷高-上底
(七)梯形面积公式转化:(为什么梯形面积要除以2?)
2个形状完全一样梯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思考:
1、原有梯形的高相当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
2、原有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当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
3、原有梯形的面积是所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12),也就是说所拼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有梯形面积的2倍;所以: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画出转化图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教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1
小数乘法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 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学习小数的乘法及混合运算,小数的乘法运算规律和整数相同,所以学习时可以对比整数的计算来理解。此外我们还要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例:计算:3.4×4 第一步:把小数整数3.4×4看成34 ×4=136 第二步:数因数的小数位数:因数3.4 一位小数,因数4是整数,共有一位小数; 第三步:最后在积136从右边数起几位加上小数点即为:13.6 即:3.4434413613.6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计算:2.5×3.5 第一步:把小数2.5看成整数25,即:25×35=875 第二步:数因数的小数位数看一共有几位:因数2.5 一位小数,因数3.5是整数,一位小数,共有两位;
第三步:把积从右开始数,数共有的小数位数上加上小数点,即为:8.75
即:2.53.525358758.75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从小数从右开始数,去掉第一个不是0后面的0,小数大小不变。比如计算结果是3.20,我们要把0去掉变成3.2,但是如果是3.02,那么这个中间的0不能去掉,只能去掉从右边起第一个不是零后面的0。
3、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和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一样,但是要和小数加减法区分开,小数加减法中,要把小数点对齐,而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中要把位数对齐
如:
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如:5×2(大于1)=10,积大于这个数5 5×0.2(小于1)=1,积小于这个数5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常用的有四舍五入法:看“要精确的位数下一位”如果大于等于5就入1到前一位,如果小于等于4就舍去。
其他还有:进一法,去尾法;
注: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三、经验之谈
在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时我们要注意和小数加减法区分开。在去掉小数末尾的“0”时要清楚哪种“0”可以去,哪种“0”不可以去,引起重视。此外我们不要偷懒哦,多做一些练习,也有利于自己变得聪明强大。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
1.7.2×0.63的积里有()位小数.
2.由7个1000,9个0.1和3个0.01组成的数是().
3.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倍.
4.8.6×0.72=()×7.25.把0.836扩大成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是(),小数点向(()位.
6.两个因数的积是3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7.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38×45=()3.8×0.45=()
8.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
8.03千克=()千克()克
0.45时=()分
2.8平方米=()平方分米
0.8千米=()米
9.在○里填上“>”、“<”、或“=”。
47.6×0.97○47.6 5.43×3.8○54.3×0.38
二、口算题
0.7×5=0.08×1000=0.1×6.7=1.6×0.5=
2.5×4=0.74×0.4=
移动了)。1)
7.5×3=3.74×0=
0.8×0.6=0.05×0.08=
80×1.25=0.13×7=
三、简算题
1.2.4×12.5=
2.9.43×101=
3.3.4×12.5+6.6×12.54.0.125×9.3×0.8
四、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18.25×34=
2.用竖式计算.9.35×4.2=
3.用竖式计算.15.07×9.8=
4.用竖式计算.7.02×0.5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81.25×0.6×9.36.15×3.6+4.83
7.98.42×2.5-83.7
8.700×0.34×2.9
五、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5分共 15分)
1.38.62的4.5倍是多少?
2.把7.2与9.5的积扩大30倍,结果是多少?
3.4.25与0.9的差乘以0.8,结果是多少?
六、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24分)
1.一只母鸡平均每天要吃0.3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5只母鸡一个星期需吃多少千克饲料?
2.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白菜是土豆的2.3倍.菜站运来白菜多少吨?
3.有一小正方形边长1.5分米,如果用这样的4块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新明小学的操场宽45.5米,是长的一半,操场的面积是多少?
5.给一段公路铺沥青,2.5小时铺150米,照这样计算,铺225米需要多少小时?
6.莹丰水泥厂七月份生产水泥7.15万吨,八月份生产的七月份的1.1倍,九月份生产的水泥是八月份的1.2倍,九月份生产水泥多少万吨?
7.一块菜地的宽是34.2米,长是宽的1.5倍。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小数乘法》单元计划
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教学课时: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第五篇: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科目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一单元你们学习的怎么样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自己都学会了吗?(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靠每个同学自己的努力,你们有信心吗?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下面我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学习新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进行整理复习。比一比哪个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认真复习课本2-13页,梳理本单元知识。思考:
1.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 3.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自学检测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1、2、3题(写到学案上)。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1.不计算,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85×1.025()68.57×4.62()52.1 x 2.7()0.001×5.7()0.123×2.005()2.用竖式计算。
1.5×2.5= 3.02×2.3= 0.08×1.27= 0.45×2.48= 科目
3.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79×2.5×0.4 1.25×(8+0.8)
1.25×0.5×8×0.2 3.6×7.1+3.6×2.9
要求:认真读题,书写规范,坐姿端正。(你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吗?)
四、后教环节
(一)更正
1.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2.学生同桌对改,对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根据正确答案,组内交流一对一对改,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让出现错误的学生说一下错的原因?如果说不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
(二)讨论(议一议)
1.第2题中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特别是让5、6号的同学说),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师点拨: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先把小数看成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个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2.探究: 7.5×101(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说出自己的做题方法。)师点拨:第一种错误:7.5×101 第二种错误:7.5×101 =7.5×100×1 =7.5×(100+1)
=7.5×100×1 3.1.25×0.5×8×0.2 =(1.25×8)×(0.5×0.2)
学生会出现多种做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个别学生也会掉括号。4.学生容易把乘法分配率和结合率想混淆。教师针对错误重点讲解点拨。5.总结、交流: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把小数看成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个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五、训练环节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比比谁做的又对又快!完成课本我学会了吗?(写到学案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然后全班展示交流,对出现的错误先由小组帮助改正,再有疑问老师讲解。
【教学反思】